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博尔赫斯,口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博尔赫斯,口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0: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博尔赫斯,口述》经典读后感10篇

  《博尔赫斯,口述》是一本由[阿根廷] 博尔赫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页数: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博尔赫斯,口述》读后感(一):博尔赫斯若在当代,肯定像我一样讨厌微信语音

  当贝尔格拉诺大学提出要博尔赫斯上五堂课时,他选择了几个与时间有关题目。嗯,与时间有关的题目……博老这么喜欢时间,但什么题目与时间无关呢?换句话说,绘画空间艺术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嗯,调侃完毕,正话开始

  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来说,心里多半会有关于书的许多小情愫。比如迫不得已要送朋友书,我情愿送本高价买的而不愿意送低价淘的,因为低价意味着花了更多心思。比如你把我衣服弄脏了水杯弄坏了无所谓,但是如果换成书,偶卖噶的真不是我小气,可是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的书!比如聊起自己喜欢的书必定眉飞色舞,平时木讷的人此刻滔滔不绝,却又不免心里悲观犹豫,因为向别人推荐书总是件危险的事,就像有两个人互相推荐电影回去后却各自把自己推荐的又看了一遍的危险一样。比如满目皆书就有一种满足同时伴随一种恐慌感,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虽然没读几本却感觉想看什么没什么,还是想买。相信有朋友总有这么一两种心思,看到就会心一笑。博尔赫斯说他到书店看到一本好书却不能买感到好遗憾,因为家里早已经有这本书了。我看到就想笑,我逛书店一般都是想,这本书好贵,还好我已经买了哈哈。

  古代西方人认为书籍口头语言的替代物,而不那么崇拜书籍,这一点很令人意外,不知道中国是否也如此。想来如果大家不重视书,秦始皇只坑儒就行了吧?在《讨论集》里博尔赫斯说,而今人们已经习惯默读了,这是幸运征兆。从这种默读的能力完全是表意的书面文字——经验的直接传递,而不是声音的传递——有很长的距离,但总归是离将来不远了。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不大喜欢标榜读书要读出声来。然而我立刻想到,恐怕博尔赫斯不会想到,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可以微信语音。有时候看着满屏语音的秒数,真不知如何是好。固然,语音提供了声音从而让交流更低门槛、更亲切,但信息的传递却不如文字。看文字时可以一眼扫过,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一目了然,重要的地方思考一下也没什么问题,而听语音,你只能根据他的节奏一点点听,完全不知道自己将要听到的是什么。或许一条消息里只有一点点重点,想停留一下却是不能,只好重新把所有重要不重要的都再听一遍。如果满屏十几条语音,你如果再想找到哪一条重要,o( ̄ヘ ̄o#),想想看吧。听书,听起来美好事情,听起来而已。又一转念,博老身为一个有眼疾的人如此推崇书籍,实在令人唏嘘,还是不要面对语音的诱惑了!

  此处博尔赫斯郑重介绍了一个人。他多次表明,不信神,却对神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介绍的这个人,怎么说呢,有点玄而又玄。不少人听说过濒危体验,我也听朋友推荐看了一本《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回,发现了死后的世界那么的美好辽阔神奇的活过来之后就变了一个人似的。而这个人,则是此类体验的集大成者。某一天有个陌生人在街上尾随他到家,自称耶稣,跟他说要他创立第三个宗教,允许他访问第三个世界,从此他就......经常出入另一个世界,并把另一个世界的见闻细致入微的一一向世人描述。与那些濒危体验者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哲学学家,每一个行业都做的非常牛,他声称之前的科学研究都是为后来的神秘著作做准备。有人说他疯了,但他的著作却表明他头脑清晰,维持三十年没有一丝一毫疯了的迹象,而如今,他的教徒成千上万人,虽然依然是小教派。伊曼纽尔·斯威登堡。当然我是不信什么耶稣上帝的,笑话,你让真主的脸往哪儿搁。但是我想他的书应该很有意思,应该能秒杀大多数的濒危体验文。中文书没有简体版,繁体版淘宝有《天堂地狱》、《通行灵界的科学家》。

  嗯,要结语了。博尔赫斯全集第一辑到此要结束了。最后三本恰好都是讲座,也都是那么平易近人的讲座,出版社真有意思还起那么多书名,仿佛七夜不是博尔赫斯口述似的。通读一个作家的全集获益匪浅,不仅仅对这个作家有更深刻全面认识,似乎对文学本身也有了新的理解和体验。

  首发“同道之人”,更多请移步

  写在博尔赫斯全集第一辑之后

  《博尔赫斯,口述》读后感(二):五篇有趣形而上

  《不朽》

  博尔赫斯对不朽的观点无私的,正能量的。我们不朽,不是以个人的存在不朽,而是以“普遍方式永恒”。

  自我是无关紧要的,他也不在乎能活到什么时候,是否能以灵魂独立肉体存在的形式不朽,不在乎名字是否能被后人记住,甚至厌烦了自己的存在,”我腻烦我自己,腻烦我的名字,腻烦我的名声,我想摆脱所有这一切“。

  不朽确实可以以记忆的方式存在,但他也极大的忽略了”不朽的个体“,”以个人方式永恒“这种说法

  他认为不朽是必要的-人追求不朽是必要的,但不要以名垂千古目标。例如他说”不朽存在于别人的记忆之中,存在于我们留下的作品之中。” 不朽不等同于名字被人所记住。

  他认为不朽不是个体的不朽,而是宇宙的不朽。这世界会有我存在的痕迹,所以不必追究前世,也不必纠缠后世

  ------------------------------------

  《书籍》

  博尔赫斯在《书籍》一篇中按时间顺序简述了书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书一开始只是古人口述的替代品,不为古人所重视。进而出现圣书的概念(如《古兰经》,《圣经》)——书被神圣化,被认为是神的作品。

  博尔赫斯饱览群书,评价起各个国家代表作家尤为有趣。他认为每个国家“选出的”作家代表都在试图弥补这个国家的伤痛缺失。如莎士比亚虽是英国的代表作家,却缺失“英国味”,手法夸张的像意大利人或犹太人

  难读的书不为博尔赫斯所喜,他认为乔伊斯是失败的,因为所著太晦涩难读。但书的难易程度最终取决于读者,读书应是激情的,快乐的。

  博尔赫斯为读者指出了他所认同的读书方式-即阅读原著,与作者直接对话;阅读评论是他所不推崇的。重读比第一遍阅读更加重要,这一点我也十分认同。初中时期我浅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只当是情色小说;十年后再读,却成为我个人圣经级的读物

  书附从于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解读,人是动的,所以“读者丰富了书的内容”,(博尔赫斯《吉柯德》一文便是此观点的体现)。而书籍在负重时光后,也变得神圣。

  ------------------------------------

  《伊曼纽尔斯维登堡》

  《伊曼纽尔斯维登堡》是博尔赫斯为瑞典科学家,神学家,哲学家,神秘主义者伊曼纽尔斯维登堡做的一篇文。

  博尔赫斯认为斯维登堡是最了不起人物。究其原因,一方面斯维登堡多才艺,涉及领域可以从他的这几个“家”看到;他是传教士,科学家,懂矿物学,解剖学,天文学,数学,还是位实干家,这令博尔赫斯十分敬重佩服。另一方面,我猜想是博尔赫斯为何认为斯维登堡是最伟大的人物的原因,在于他的主张学说- 第三宗教。首先,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不由上帝决定,而是由个人意志决定,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在哪里感到快乐就可以到哪里去,人的气质在哪里就和谁为伍。另一个斯维登堡的主张是对智慧的强调。没有智慧正义人,会因为头脑的荒芜只能到沙漠做领主。“光做正直的人是不够的,一个人也须在智力方面得到拯救”。布莱克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对艺术的应用。“一个人为了得到拯救,要通过善行,通过正义,通过抽象的智慧以以及艺术的应用”。

  有别于其他“神秘论者”,在博尔赫斯看来,斯维登堡的“实地经验”让他更为可靠。文中博尔赫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但没有继续论述:为何斯堪的纳维亚的影响力就像水晶球和一场梦?

  《博尔赫斯,口述》读后感(三):博尔赫斯娓娓道来

  能读到这个集子实在是一种幸运,几乎所有我所感兴趣的方面,都在其中有所提及,这样的机会怕是不多。

  《书籍》曾在一本文选上读过,此次重读亦有诸多感受,依然惊讶于博尔赫斯对文学惊人的洞察力。言语轻盈与文字的笨重,圣书的概念,蒙田的观点“愉悦的阅读”(批判了乔伊斯,不过倒不那么认真),爱默生对书籍的看法和博尔赫斯自己对书的喜爱,不同国家代表作家与其国民性格之不同。(那么中国是鲁迅吗?)

  《不朽》则是较为哲理性的一篇,谈到历史上各种不朽的概念,柏拉图,苏格拉底,塔西陀,阿奎那,叔本华以及柏格森。也谈论自己对于不朽的看法。卢克莱修的论述最早在内格尔那本《人的问题》中看到,也一直是我的信条。博尔赫斯对于个人不朽的恐惧集体不朽的信念(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生命意志)。

  《伊曼纽尔·斯威登堡》一篇谈论了传奇人物斯威登堡的作品,最早知道此人时,我只当其为罗吉尔·培根,卡尔达诺式的怪才,此次方才详细新颖的宗教观——艺术的拯救和对圣愚的拒斥。

  《侦探小说》一文对于我等侦探小说爱好者来说自然是倍感亲切。文体区分之不必(想到还有不少人斤斤计较于本格派,社会派之争,不得不说博尔赫斯已走出甚远),对《堂吉可德》的侦探小说式解读莫名戳中笑点。对爱伦坡,柯南道尔和切斯特顿的分析(此处泄底莫格街谋杀案,弓区谜案,黄屋奇案,隐形人),指出爱伦坡的贡献,将写作精神创造转为智力创造,为侦探小说定下的基调(幻想性与智力的结合)。此处博尔赫斯因其对幻想作品的偏好将冷硬派作品视为侦探小说衰亡之特点,刚好与毛姆的看法相反(他将钱德勒看作侦探小说之巅峰)。结尾处是对侦探小说这一文体的赞美,称其为对秩序的拯救,心中升起神圣之感。

  《时间》或许是技术性最强的一篇,可看作是一篇对“时间”这一概念哲学普及文章,柏拉图,普罗提诺,圣奥古斯丁的时间观。提到了芝诺悖论,博尔赫斯表面上将其归为连续统和集合论的问题加以解决,但其实质却更像是柏格森的解决方式(对点的处理酷似怀特海的扩延抽象法)。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质疑,但却没有引用近代物理,而是布拉德雷的时间序列理论。时间作为神秘之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博尔赫斯,口述》读后感(四):初见是为了再见

  博尔赫斯说:"我总是设法阅读一遍之后再读第二遍。我认为重读比初读还重要,当然为了重读必须初读。" 人的总是想尽快的读更多的书、认识更多的人、去更多的地方,却忽略了初读是为了重读,初见是为了再见。

  不过博尔赫斯谈到书和诗就很有意思,谈到哲学就显得没有那么了不起。看他谈时间,远远不如去读他写时间的小说。你会觉得博尔赫斯对时间原来是这么想的,那么《小径》也就没有那么神秘了。不过作品一旦写出,它就不再只属于作者,《小径》里的时间被无数读者重新创作过,它也许确实早已超越了博尔赫斯自己对时间的理解。

  这也就是诗的神秘之处,它轻易地超越它的创造者,独自翱翔在无人可及但是可以看到的天际

  《博尔赫斯,口述》读后感(五):《博尔赫斯,口述》笔记

  《书籍》

  书籍是记忆和想象延伸

  追思梦想回忆往事能有什么区别

  人们对书籍的评价的历史:

  1 口头语言的替代物

  毕达哥拉斯:不写作,不愿受书面语言的束缚弟子自由继续思考;时间是周而复始的理论

  神秘哲学喀巴拉:不是为了让人理解,而是为了让人去诠释,为了激励读者继续思考

  2 圣书的观念

  萧伯纳:“所有百读不厌的书都是圣灵写的。”每本书都必须超越作者的意图

  灵感/缪斯

  3 每个国家有代表性的书/作家

  英国味:understatement,尽在不言中

  4 作家们对书的评论

  蒙田:强制性阅读是错误的观念

  爱默生:人类最好的精灵在珍藏室中昏睡

  直接阅读原著,听到作者的声音,这个声音能打动我们。

  读书是一种幸福,另一种稍少一点的幸福是写诗,或者叫做创作,创作就是把我们读过的东西遗忘与回忆融为一体

  赫拉克里特说过,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没读一本书,书就变化一次,对书中的字义体会就不同;更何况书籍里满载着逝去的往事。

  如果我们阅读一本古书,那么我们就仿佛在阅读著书之日起到我们今天为止所经历的那段时光。

  《不朽》

  柏拉图的《斐多》:“我相信,柏拉图病了。”

  英国伟大诗人Rupert Brooke:“在这里,在死亡之后,我们因失去双手而仍将触摸,因双目失明而仍将观看。”

  德谟克利特的神话:挖掉眼睛以凝思

  费希纳:我们的意识,人,是由一系列的愿望、欲念、希望、忧虑组成的,这些都不属于他生命的延续。

  我们时时刻刻处于时间与空间的中心,因为时间与空间都是无限的。

  约翰·多恩的《灵魂的进程》:“我歌唱无限灵魂的进程。”

  圣托马斯·阿奎纳:“心灵必希永恒。”不是想以个人方式永恒,而是想以普遍的方式永恒。

  每当有人爱上了敌人,就出现了耶稣的不朽。这时他就成了耶稣。

  不朽存在于别人的记忆中,存在于我们留下的作品中。我不知道诗人的名字,但他就活在我身上。我重读席勒的诗句时,我父亲就活在我身上。

  听过我朗读的人讲活在我的声音中。

  这一切都将留在我心上,虽然我不提它的名字。

  《伊曼纽尔·斯威登堡》

  丁尼生:灵魂不喜欢坐在镀金椅子上,只喜欢我行我素,永无休止。

  他被赋予投射一种形象――沙漠――的能力。

  天国应是天使们交谈神学的地方。

  他在对话时不容许别人嘲笑他的观点,但也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不愿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谈不拢就转移话题。

  我想,这一切部分地归因于斯堪的纳维亚的命运,凡是发生在那地区的事情都好像只是个梦,都仿佛发生在水晶球里似的。

  神学书店

  我们要通过善行,通过正义,通过抽象的智慧以及艺术的应用得到自我拯救。

  《侦探小说》

  书之存在是在读者开卷之时。此时才产生审美现象。

  惠特曼――聂鲁达的平民诗

  爱伦·坡(小小的丁尼生)――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文学观念:文学(诗)是智力而非精神的运作

  《莫格街谋杀案》:这两个人在天亮时拉上窗帘,点亮蜡烛;黄昏时分出门在巴黎人迹稀少的街道上散步,寻找那无穷的苍穹。只有一个沉睡的大城市才有这样的夜空;同时感受人潮涌动和寂寞孤独,这能激发人的思想灵感。

  密室杀人。。

  我们的文学在趋向取消人物,取消情节,一切都变得含糊不清。

  狄更斯,斯蒂文森,柯林斯

  《时间》

  想象自己自己处于暗室里,看得见的世界消失了,躯体消失了,感觉不到躯体的存在。

  发生了什么事呢?可能是感觉,可能是觉察,或许仅仅是记忆或想像。

  丁尼生:光阴在子夜流逝。――当大家都在酣睡时,光阴像静悄悄的河流,在田间,在地窖,在空间流逝,在星辰之间流逝。

  世界上没有一种危险能够得到化解,我们将永远焦虑不安。

  圣奥古斯丁:“时间是什么?你们不问我,我是知道的;如果你们问我,我就不知道了。”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也是一条河流,我们自己也是在不停地流动。

  布洛瓦:“光阴就在某些东西已离我远去的时刻消逝。”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记忆构成的,这个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忘构成的。

  詹姆斯·布拉德雷的理论:时间是从未来流向现在的,未来成为过去的那一时刻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在时刻。

  唯一存在的是我们感觉到的。只有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情感是存在的。

  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通过。现在是一个抽象单位,与点一样难以捉摸。

  圣奥古斯丁:我的灵魂在燃烧,因为我想知道时间是什么。

  我的联想:帕特里克·古兹曼的纪录片《故乡之光》

  《博尔赫斯,口述》读后感(六):“时间是从未来流向现在的”

  笔力有限,但也想尽力的说点什么,以下:

  “时间是从未来流向现在的,并说未来成为过去的那一时刻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在时刻。”这是博尔赫斯引用英国的一位哲学家詹姆斯·布拉得雷的理论。 这里涉及到三个时态,过去,现在,未来。在这三个时态里“现在”是最难以捉摸的,也是最真实可感觉的,当我说“现在”的时候,它已经成为“过去”,所以我们通常把“现在”称为“过去”通向“未来”的一个时刻。不存在也无法定义的这个时刻,我们模糊的称之为“现在”。但上文博尔赫斯引用的布拉得雷的理论却恰恰相反,“现在”是“未来”成为“过去”的时刻。 在这里其实就可以反驳关于“时间”的不可逆和它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线等凡此种种单一的认识,当然这是题外话。 “现在”是“过去”通往“未来”的时刻 “现在”是“未来”成为“过去”的时刻 第一个陈述句的前提其实是“未来”的不可预测的,它是无序而又偶然的,或者说发生的无数可能性。当其中无数的可能性(“未来”)一个可能性发生了,它就成为了“现在”,而其他的关于可能性就成为了一种“幻想”,或者卡尔维诺所说的“干枯的枝杈”。 那么第二个陈述句预设的前提其实是一种宿命论,一种反向的延伸,成为“过去”的“未来”,说明这个未来已经发生了,所以它变成了“现在”。说得更明白一点,想象一盒磁带。 突然又想到一个题外话,时间究竟存在与否?爱因斯坦已经告诉我们宇宙中不存在一个巨大的钟。那么我们所说的时间究竟是什么? 我通常认为,时间就是变化,我们把变化定义给时间,但“变化”本身是大于“时间”。我们古人把太阳的升起到下一次太阳的升起定义为“一天”(它最终成为时间,同时也是时间的一个单位)。我们把一个人出生到死亡,定义为89年或者77年等。我们把太阳的形成到现在定义为46亿年。等等。

  变化是可逆的,因为它是无序的,如果我们把时间定义为一种永恒的,那么我相信这绝对是对“变化”或者说时间的一种误读。

  《博尔赫斯,口述》读后感(七):别做谨小慎微的阅读者——读《博尔赫斯,口述》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文豪,阿根廷的张枣、梁遇春、李劼人、傅雷、金克木。

  长期以来,我对于博尔赫斯的认知,处于一种常见的肤浅状态:知道他的名字、见过几句被人引用的名言警句。但作者在文学上对世人的慷慨,一直被我拒之门外。为了推开这扇大门,我最近买了一套博尔赫斯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品,共16本。过去两个月里,我已经读完了三本,分别是《私人藏书:序言集》、《恶棍列传》以及今天想说说的《博尔赫斯,口述》。

  《口述》一书内容来自1978年5月24日至6月23日,作者在贝尔格拉诺大学所上的五堂课。每节课深入阐述了一个主题,分别是:书籍、不朽、伊曼纽尔·斯维登堡、侦探小说、时间。那时作者78岁,对于一位社会学者而言,正是思想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一、序言

  1979年3月3日,作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给《口述》写下的序言,简短、平和,有着让读者亲近的魅力。

  “如同阅读一样,讲课内容则是双方合作的结晶,听众的重要性不亚于听课的人。”序言里的文字展示了博尔赫斯令人愉悦的收敛、才华和友爱。这样抛砖引玉式的谦逊,我在许多大家身上都曾看到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谦逊,更像是见识高超者的标签)。譬如李零谈起,“我的知识千疮百孔,我的记忆颠三倒四。”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他们的分量,跨越的艰难。

  二、书籍

  《口述》的开篇,题为书籍。这是一个古老话题,就连作者本人也承认,“关于书,许多作家写过非常出色的书评。”几千年来,全球各路人马几乎穷尽了相关内容。就连我,都能就此话题从容不迫地开出一长串的阅读书目。比如:

  金克木《书读完了》

  胡适等《怎样读书》

  王小波《我看国学》

  董桥《惦记住在书里的人》

  兰小欢《一转念 用经济学思考》

  ……

  总而言之,选择这个题目,可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但阅读了作者写下的第一段后,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令人敬服的决定。Susan Sontag在小说《In America》中写下的“the material is then, the mood is now”(素材是过去的,气韵是现在的),完全可以搬来推崇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的第一段是这么写的: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在恭维图书的作用之前,作者在5月24日的课堂上,首先和听众分享了一个令他意外的发现:“古人不像我们那样推崇书籍”“说来奇怪,人类所有伟大的大师的学说,都是口授的”。他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甚至基督来佐证这一发现。作为东方人,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例子。比如孔子口述而成的《论语》、口传下来然后用汉朝通行隶书记录的《尚书》。

  这一段“轻视书籍”的介绍,并不是突兀的。我们也不必为书籍不那么显赫的出身而生气失望。带着疑问去懂作者介绍的深意,会帮助我们摘去书籍(印刷物)的光环,摆脱盲目崇拜的可悲。

  一旦书籍被当作宝物、圣灵去敬重,许多无头脑的人,就算饱读万卷书,也不过是亚克敦卿一样“蚂蚁一般勤力的硕学,却没有留下一卷传世的书。他的生涯中,缺少着人类最上的创造力。他就像戈壁的沙漠吸流水一样,吸收了智识,却亦一泓清泉,也不能喷到地面上来”。曹聚仁因此丧失了对单不庵师的信仰,只因“他是那样的渊博,却又那样地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读的书很多,从来理不成一个系统。”为了告诫人们不加思考式读书的危害,博尔赫斯引用圣安塞姆的话,“把书放在无知者的手里,犹如把剑放在儿童的手里一样危险。”环顾身旁卷帙浩繁的图书市场,自命不凡的庸品常见。有些精品,也会往书里掺假。比如普利策历史奖获得者,历史学家Joseph Ellis伪造了自己参加越战、反战的经历,天知道他往书里塞了多少私货。

  在怀疑一切书籍之前,我还是希望大家毫无保留地接受博尔赫斯的意外发现,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对书籍保持审慎的珍视,敢于大胆打破书籍神圣不可触碰的观念。

  对书籍的崇拜一旦打破,读书的方法便是接踵而来的要紧事。博尔赫斯在书中强调读原著的重要性,事情的确如此。“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系当过二十年英国文学教授。我常跟我的学生说要少钻图书馆,不要去读评论文章,要直接阅读原著;也许读原著一时理解不了,但总能从中得到享受,总能听到某个人的声音。我要说,作者最重要之处是他的语调,一本书的最重要之处是作者的声音,这个声音能打动我们。”

  关于阅读,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个观点:千万别做书籍谨小慎微的收集者、阅读者。不要把拿到手头书都规规矩矩的从头读到尾,要学会快读、速读,抓住图书的写作逻辑,发现它的智慧或者漏洞。然后读完一本书后,要向康德学习,“看了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砌起墙来。”

  在图书面前,“始终不把自己当盲人”,谨以博尔赫斯书中文字结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