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异乡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异乡人读后感10篇

2018-06-29 04: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异乡人读后感10篇

  《异乡人》是一本由[美]保罗·尹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异乡人》读后感(一):逐雪之人

  这是一本简单平静小说,我甚至不能称它为小说,没有英雄式的人物跌宕起伏情节,只有诗一样语言和缓缓流淌的情绪,我数次期待下一个章节出现强烈转机突然扭转主角命运,但这些都没有,然而平静之下涌动的情绪却是异常耐人寻味

  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最终签订,大批战俘开始遣返,基于政治家们各怀鬼胎的心思,战俘们可以选择返回自己国家,也可以留下,甚至可以去中立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与巴西签署了一系列移民协议,巴西与日本自一百多年前开始就有了密切联系。也是恰好有一个机会居住在巴西的日裔裁缝需要招一个学徒,主角亚汉选择了前往巴西这个炎热国度,做了这位日裔裁缝的学徒。

  清是一个很典型的日本人,一丝不苟沉默完成手边的工作,他和亚汉的交流极少,在我看来这大概可以被称作“疏离的眷恋”,他们没有倾诉般的对话,也没有亲昵的交流,但清让亚汉自己保留工钱,有时两人爬上楼顶,共饮一瓶酒,一起眺望山城。在亚汉到来满一周年的时候,清写下“又一年安好”,送上一套新衣,寄予和传达了期盼与希望。或许这种亲密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直到清死后,亚汉才知道他和他一样,也曾是经历残酷战争的人,他们的过去何其相似,连选择也如出一辙。一时的逃避变成一世,在逃避中出走,亚汉就是清的转机。若是合上书,想象清在一个个静谧的夜晚为亚拉缝制新衣时的心境,他感受到的应该是生命延续,也是新生的希望。

  对于鹏的记忆零散的出现在各处,战时亚拉紧跟着鹏穿山越岭,在战俘营一起背尸体,亚拉看见鹏的最后一眼......美国兵给他们两人的绰号雪人”,他们俩是在一次炸弹爆炸中唯一幸存的,对亚拉来说,鹏也许是那段岁月里唯一并肩前行的人。可他看到他失去双眼的痛苦,最后看到他的死亡,鹏的离去使他彻底变成一个孤独的人。

  生命怎会消失,怎会有一日再也无人探究他的前世后生?鹏和清的离去,给亚拉带来如此的迷思,或许并不是无人探究,而是无从探究,正如那件清留下的新衣,还有他从未诉说故事心声,就这样随风消逝,无从探听。

  比亚这个女孩第一次告别,亚拉没有挽留,他仍然迷惑于生命的回廊中,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五年的分别,亚拉谈了一场短暂恋爱,慢慢的打开心扉,走出孤独的世界。在比亚的第二次告别时,亚汉终于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山洞尽头的微光显露端倪,他知道那个女孩将出现在他的未来

  在诗意词句里,一切都变得像秋风细雨温润。初看像是一个人的呢喃呓语,沉浸其中,才能感受到作者保罗对于怎样治愈战后心理创伤表达,他不针砭政治,也没有任何抨击的观点,只是平静的描述一个人,讲述一种生活

  在生命刹那湮灭之前,是否来得及打开心扉,接受这个或许不那么完美的世界?

  《异乡人》读后感(二):那声音曾叫过我的名字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淡淡的甜蜜,淡淡的孤寂;淡淡的向往,淡淡的回忆——这就是全书给我的感觉。但是,就在亚汉的且行且停之间,他体味了生活,感悟人生,寻得了本心。他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心境安然,可以把复杂的生活过得简单;心灵浮躁,亦能让简单生活过得复杂。

  而除却了故事本身之外,作者细腻的笔法也是亮点所在:简单的情节之下,隐藏了时空历史交错的深沉,书内与书外契合的宁静。亚汉在书内等待“又一年安好”,而书外的我们,恍惚间也享受到了属于巴西的温暖阳光,属于亚汉的片刻安宁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处处存在着异乡人;世界的各个人,都有可能变成异乡人;而相对于永恒的历史,广博宇宙,变幻的生活,我们——同为别人生命里的异乡人。

  《异乡人》读后感(三):北朝鲜战俘的心灵疗愈之路

  关于战争伤痛的故事电影常见,美国人对911的缅怀、对伊拉克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的反思经常体现在影视作品中。美国人讲朝鲜战争的纪实性作品也不少,比如《最寒冷的冬天》。但是似乎还没有把视线锁定在朝鲜人身上、从关怀他们内心角度出发写过东西。韩国倒是有部出名的电影《太极旗飘扬》讲述兄弟俩在南北两个阵营血泪史,画面惨烈,情节曲折,将战争中人性凶残软弱刻画淋漓尽致。看这本《异乡人》的时候,很自然就想到了这部电影。

  书名《异乡人》和宣传语“给所有孤单的人和没有被陪伴的岁月”口味太过清新容易误导读者,我更喜欢本书原来的英文名字snow hunters。书里对应这个词儿的翻译是“逐雪人”,倒是跟北朝鲜那无边无际大雪和书中男主角记忆深处的大雪相合。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写法,朝鲜战争后,原北朝鲜士兵亚汉拒绝回家,在联合国的帮助下乘船到了巴西,给一位日裔老裁缝做学徒。老裁缝不多说话,二人几乎没什么交谈。亚汉不怎么葡萄牙,也无法跟当地人多交流。就在这种沉默又宁静的日子里,亚汉开始回忆战争。

  他在部队中重逢了年少时有过一面之缘的玩伴鹏,鹏的眼睛受伤,二人同时被抓紧南朝鲜的战俘营。从此,他们开始背死尸,挖墓穴,洗衣服,为战地医院护士们端托盘……他们缺衣少食,一边处理死尸,一边还要留心死尸身上的绷带、衣服和鞋子——如果它们完好,要记得剥下来给活人继续用。

  “他不再记得那一张张脸,只记得零星碎片。他们究竟去过哪里,究竟如何受伤,他自己究竟让谁入了土,谁又活了下来——岁月无法挽住这一切记忆,只留下了残迹:他记得曾见过一个家伙将盛水的长柄勺伸到朋友干裂的唇边;一个家伙寒冬季节光着身子,待在角落里,趁着用过的洗衣水还有些许暖意,给自己洗了个澡;有两个家伙曾想逃跑,第二天被绑着手腕捉回来,他们中有一个伸手摸到看守的来复枪,把它放进了嘴里……死者眼神是何等清澈。”

  最初看这本小说,觉得短句子翻译得太生硬,所以很想吐槽翻译。后来找了英文原文对比,才明白这是原作者的行文风格。而且,随着阅读的展开,渐渐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看似破碎语句来叙事。因为“他不再记得那一张张脸,只记得零星碎片”。

  他甚至追溯得更早,想到了死去的父亲,想到被俄军占领的家园。“国家被分成了两块,被一条边界拦腰斩截。”“俄国人带走了鸡鸭猪牛。亚汉眼见早已修缮完毕的庄园被拆毁,一点点变小,散落在田野之间。”

  亚汉的记忆一点点拼凑完整,过去的伤痛也渐渐愈合。他在老裁缝的铺子里开始了新的生活,没有鲜血,没有炸弹,没有死亡,一切归于平静。他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结交新的朋友。一边缝补衣服,一边缝补心灵。

  日裔老裁缝是这个小说的一个亮点。从头到尾他没有说过几句话,只是每天循规蹈矩地量尺寸、做衣服、改衣服。但是他用默不作声方式给亚汉关怀与照顾,一件新衣,一张字条,写着:“又一年安好。”在年复一年的轮回里,他从不提自己的过往,即使去世时也安静如初。谜一样的老裁缝也成为亚汉缝补记忆的一部分,他永远无法彻底弄清楚老裁缝的身世想法,他无法知道老裁缝是如何摆脱二战的战后创伤,通往平静安宁。

  这是一本关于战争回忆的小说,虽然涉及的国度敏感,却没有太过鲜明意识形态立场。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南北朝鲜也罢,巴西俄国也罢,姓资姓共都无所谓。作者没有让主角背上太重的政治包袱,只把他当做一个纯粹的人来看待,让他反思战争,反思生活,反思自己与亲人关系,在时间洪流脱胎换骨,重新获得爱的能力遗忘,是为了更好的纪念。安放好回忆,从容告别。

  (书籍封底文案有误导,战俘并未去过美国,而是被美军俘虏,关在南朝鲜的战俘营里。)

  《异乡人》读后感(四):身在他乡为异客

  身在他乡为异客

  偷爱警/文

  小说已战争开篇,以希望结尾。涵盖着异乡人的凄苦传递一种孤独的酸味。异乡人的生活,因为战争爆发,彻底改变。因为沉寂平静,特别渴望生活的精彩美感,希望能在波澜不惊中沉浮。

  朝鲜战争结束,亚汉(日裔朝鲜人),没有同意遣返回国,而是选择,从战俘营走向另一个新世界。在联合国人员安排下,亚汉来到巴西,在巴西,他结识了日本裁缝师清先生。清先生并不排斥亚汉的到来,也不意外,甚至没有流露出一点点的反感。默不作声成为两个人约定俗成的事。亚汉由此成为清先生的裁缝徒弟

  对于清先生的过去,亚汉一无所知,清先生也从来没有提起过。直到清先生去世,亚汉才真正了解这个孤僻老者。一个经历过二战的战地医生,移居巴西,或是逃避,或是隐居,或是其他。这一切都随着清先生的离去,而无从知晓,但却引出一段日本人移居巴西的历史。

  保罗是美国人,却用亚洲视角看待战争孤独的挫败。战争没有人喜欢,包括好战份子日本,在全球来看,日本侵略他人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日本被入侵的历史,却很少见。弹丸小岛,为什么有如此的胆识和能力,抗衡一个个强大的外族。除了日本人弘扬的武士精神,还有日本人对土地和生存的迫切需求。如果发动战争,日本的生命力,就不会被一次次激发和膨胀。但现在的日本,依然保持着一种强势态度,不管是敌是友,日本所把持的态度,依旧是我行我素,不屑于顾。但在这部小说当中,满满的充斥着一种无奈悲凉作为移居海外的日裔民众,他们都想摆脱好战血统,他们甚至宁可顶着“脱日者”的头衔苟延残喘的生活在异乡,也不想整天被人指责和唾骂,有些日裔人,他们祖辈上就是“脱日者”,世袭下来的人,只有更好的融入到新生活,更好的接触身边的人,观察对方习惯生活,才是日裔侨民的向往。

  在描写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细节,脚踏车,布料巧克力茶叶等等,都在体现作者对细腻生活的理解,但依我个人来看,结构平直,情景渲染过多,可能这样的描写手法,带有一丝柔美的悲凉,除了对日本的愤怒和痛恨,还有对日裔侨民的怜悯。功过不能相抵,日本对战争的罪责,必须承担,而旅居海外的日裔侨民,也应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世袭背负沉重挫败感,不用再介怀于战争洗礼给侨民带来的腹痛感。生活本来就是充满了惊险挑战的。亚汉最后选择的大胆表白,更像是一种自我的解脱释放,对于爱,对于心中压制很久表白,需要用行动证明

  中国有句古诗:身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很适合日裔侨民。思乡之苦,切肤之痛

  注:

  1822年,巴西独立地广人稀的巴西,对中国清政府垂爱有加,但清政府并不买账,各种原因,请读者自己搜索。巴西见清政府碍于面子,不肯接受移民政策,开始转问日本,日本听闻,很痛快的答应了巴西的移民政策。就此日本人在巴西安营扎寨,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世代传袭。至今,巴西仍是全球最多日裔的海外国家。

  日本侵略朝鲜由来已久,1592年,日本太政大臣丰臣秀吉下令入侵朝鲜,万历朝鲜战争爆发,明朝因为宗藩关系派兵援助朝鲜,经过6年的斗争,明朝联军在陆上和海上击败日本。1598年,日本军队撤出朝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异乡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