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10篇

2018-06-29 04: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10篇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是一本由[美]大卫•奥•康纳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9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一):柏拉图教你谈恋爱

  现在一说起柏拉图,大部分的第一反应就是柏拉图式恋爱,也就是精神恋爱。先不说这是事物传播过程必然被扁平化、单薄化和庸俗化的结果,追本溯源来说,人家柏拉图提出的“精神恋爱”原本并不是建立男女之间,而是建立在盛行于古希腊贵族阶层的“情人”与“情伴”之间的,也就是男男之间的“高贵感情”。因为他觉得,相对于男性家庭中所扮演的守护者和保卫者,或者通俗地说是丈夫父亲角色而言,他和自己同性伴侣之间能够抛开家庭责任感和芜杂琐事,更关注于精神层面交流,更有可能成为彼此的soulmate。

  怎么样,世界观是不是轰然崩塌了?感觉不会再爱了?不要紧,柏拉图不仅关心男男之间的爱情,也关心男女之间的爱情,既关心俗世的爱情,也关心奥林匹斯山上神袛的爱情。不要一说起柏拉图你就在脑海里浮现出那一脸大胡子苦大仇深面容,连带着对哲学都敬而远之。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圣母大学哲学系教授大卫•奥康纳,也就是《爱是光着脚的哲学》一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哲学并非是离我们很遥远的、高大上事情,而是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萌哒哒的事情。

  不信?之所以奥康纳教授开设的以柏拉图《会饮篇》为基础的,名为《古代智慧与现代爱情》的公开课能够与“公正课”、“幸福课”、“死亡课”并列为全美顶尖高校最受欢迎的公开课,显然其内容不像题目表面看起来那么干巴巴的学术感十足。实际上这是一门非常八卦、非常好玩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课程,我认为《柏拉图教你谈恋爱》的标题更符合其内容。

  我们的现实世界与柏拉图所处的时代差异已可以用光年计,用“沧海桑田”来比喻也丝毫不过分,当时具有现实意义的经验对目前的我们来说都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哲学除外。哲学关注的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困境,千余年前人类面对情感困惑与今天的我们并无二致。如果你跟随奥康纳教授的脚步走进柏拉图的世界,你会惊异的发现,他已经早就预见到了从莎士比亚的《奥赛罗》绵延至伍迪•艾伦的《汉娜姐妹》也未曾断绝的爱情困境,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所阐发的爱情悲剧周而复始地在后世人们身上重演,只是稍稍变换形式而已。

  《会饮篇》柏拉图的一篇对话作品,在公元前385年后不久写成。它是一段关于对爱的本质的作品,以演讲和对话的形式写成,既有讽刺式的,也有认真的。对话所描写的是悲剧家阿伽松为了庆祝自己的剧本获奖,邀请了几位朋友到家中会饮、交谈。参加者有修辞学家斐德罗、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他们对话的大前提是,人类对爱情的渴慕源于人类本来的性格: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对于那种完整的希冀追求就是所谓爱情。

  柏拉图的《会饮篇》犹如一棵大树的主干,后代演绎爱恨情仇犹如这棵树上的绿叶花朵,偶尔也结出带着苦涩意味果实。奥康纳随意撷取了几片绿叶,几枚果实让我们观赏品尝,以更加接近柏拉图用抽象概念语言所阐述的爱情观。电影《理发师的情人》《异域夜店》、《情如物证》,莎翁的戏剧《奥赛罗》和《仲夏夜之梦》……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们在有意和无意的状况下,分别演绎了《会饮篇》中每个人所秉持的不同观点

  希腊人将对爱情的观念投射到神袛的身上,神是反复无常,甚至可怕的,正如爱令人兴奋,但这种浪漫却来自极端快感和极端痛苦交融一样。莎翁借奥赛罗的遭遇描述了人类面对这两种极端体验的困惑:我们上演着一部喜剧,在其中我们既追求爱又在躲避爱;我们创作了一部悲剧,虽然在其中我们要求爱,但我们却拒绝爱甚至毁灭它。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多大一部分是不愿意承认我们依赖别人,不愿意承认我们的人生之锚能被他人掌控。我们对爱情的渴望通常都伴随着我们对失去自由恐惧,所以我们常常因此害怕并且躲避现实。

  如何破除对爱的恐惧呢?柏拉图哲学的核心观念认为,爱情是什么取决于它可以成为什么,即使我们永远无法抵达“可以成为”的状态。只要我们一直带着开放心态,最终成为的肯定比一开始期盼的要多。当我们坠入爱河,我们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安定下来”,而是变得不安分,以我们以前从来不敢想象方式追寻。因此,“爱情是一种充满渴望、不断追求的生活,而不是简单满足的生活:是一种舍弃。”爱情让我们意识到,生活并不完美,然而没有爱情的生活,却是没有灵魂生命力的。

  ====================================================

  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个读书类的微信公众平台

  读书有疑(微信号doubtsinreading)

  每日推送一些有看头的书评(当然不只是我写的)、作品作家精彩短篇等。编选的宗旨就是有趣、有品、有疑。欢迎喜爱读书的朋友们推荐、订阅。

  快!关注起来!关注一下不会怀孕的啦!(●'ω'●)丿♡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二):当先哲们谈爱情时,他们在谈什么

  文/***

  “会饮”,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喝酒,是古希腊时期流行的一种社交活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庆典或是宴会,人们边饮酒边歌颂诸神边进行思想交流。那时的众多先哲都有以《会饮》为题的作品问世。 最有意思的要算柏拉图的《会饮篇》,借哲学家苏格拉底之口,与多位年轻人讨论爱情的威力危险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是美国教授大卫•奥•康纳将柏拉图的《会饮篇》和《斐德罗篇》相结合,并附以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和《仲夏夜之梦》作为议题,让我们跟着先哲们思路一起探讨爱情。当先哲们谈爱情时,他们在谈什么?去揭开这个谜题,给我们的阅之旅带来了欢愉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便是《弱小的人与强大的神》,古希腊人对神有无限的敬仰。即使神再强大,面对爱时,他们也惊慌,也无助,也痛苦。与强大的神祇比起来,弱小人类的爱都是痛并快乐着体会。作者通过阐述与爱有关词汇让我们了解爱的初始语言,语言使爱更美丽。而后,却以《异域夜店》和《坠入爱河》两部电影为例来说明情与欲的关系。如果你了解柏拉图,就知道他的精神恋爱观,以他的观点,无论爱情故事如何浪漫,“掌控人类浪漫生活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和爱神阿佛洛狄忒必须被控制、被抑制和被限制”,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有爱就有伤害。避免伤害的办法,也许就是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可是爱是人类的本性啊!本性这种东西,你关上前门,它也会从后门偷偷地溜进来。可是,诸神们不管这些,抗拒也好接受也罢,这是你们人类的事儿

  那我们人类怎么办?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即是答案。在斐德罗提及爱情与死亡的关系时问到:谁愿意为你而死?当然是那个爱着我的人。而莎翁竟然说谁愿意杀死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答案回答。这个专写宫廷爱情剧的老头儿,竟然有这么“阴暗”的心理!都说哲人冷静,其实是无情。第二章的题目有趣,叫《躲避爱情》。我们且不说早年的古希腊对爱人性别界线模糊,也不说在爱里的人可能比其它人更具有羞耻感,也不管先哲们在酒会上热烈地讨论的灵魂与肉体问题。但是,终究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爱是被需要,爱就是责任。所以,在伍迪艾伦的《汉娜姐妹》里,爱略特对汉娜说:“与一个付出太多却要求回报很少的人相处,真的很难。”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躲避的往往不是爱情而是责任!

  柏拉图认为:浪漫生活是什么取决于它可以成为什么,即使我们永远无法抵达“可以成为”的状态。如果我们躲不过爱情,又操纵不了爱情,那么我们就毁了它!我觉得至少第三章《毁灭爱情》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我们在第一章里提到过,爱情是被限制的,所以浪漫的生活可不是想象里的完美。比如我们把爱情的终极归宿当成婚姻,可婚姻意味着什么?书中说,“一场婚姻,并非是庆祝已经实现的爱,而是对开放的未来承诺,这个未来可能会更好,也可能会变糟。”这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给一位友人之女写的新婚贺词:婚姻这东西,好的时候非常好,不好的时候,我总是去考虑别的事。祝愿你们有很多很多好的时候。婚姻是什么?婚姻就是信任。如果你总是去找寻爱的证据,那说明你选择了拒绝信任。没有信任的婚姻是奥赛罗式的婚姻,最终要去杀死妻子苔丝狄蒙娜。可如果坚持信任,你可能等来的是欺骗。这又引出莎翁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其实,婚姻不可能永远完美,信任和欺骗都可能是婚姻的组成部分

  在第四章《爱让我们免于分裂》、第五章《生生不息的爱情》、第六章《爱情涅磐》和《威尼斯的爱与死》,这些章节都在为我们规划爱的路径。海德格尔说:忘记死亡就是忘记生命存在。如果过着一种生活,却忘记了生活终有尽头,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就并不属于一个完整的人。我们遭遇爱,我们接受爱,我们享受爱……可爱到底是什么?尽管生命有尽头,但爱不止息,这是《圣经》里的教义。爱,其实是人的生命特别美好的一种东西,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一个人热爱生活勇气,甚至是抱负理想。为什么说“爱是光着脚的哲学”,因为爱从来都为人提供了一种涅槃的生机

  本书以《愿景或幻境》作为全书结束篇章,它将哲学放在了一个不那么崇高位置。大卫•奥•康纳教授说,当一个人面对爱的时候,希望哲学能够给人们提供想要的帮助。哲学当然是难懂的,书中引用了许多希腊诸神的神话故事,以及与观点诉求有关的电影戏剧,力求让哲学更通俗易懂,让爱的解析更透明清晰。我觉得其中有一小节的题目特别棒,叫“柏拉图的口是心非”。颠覆柏拉图也不是不可能,哲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模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越来越地忽视了爱带给我们的美,而越发重视爱带来的收获或者利益。从美学角度来说,无论是精神上的情爱,还是以肉体为核心的爱欲,情与爱所迸发出的激情永远是最美的,为了追求官职金钱表现出来的爱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人非神,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情爱的美感丝毫不逊色于神,当先哲们谈爱情时,他们在谈论美,属于我们人类的,生生不息的美!

  转载请告知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三):在百道网看到了这篇编辑手记,觉得很赞,用心经营好书,未经允许就给转载过来,别见怪啊。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这本书出自网易的国际名校公开课系列中一门广受欢迎、点击率很高的爱情哲学课,原课程名字叫做《古代智慧与当代爱情》,由美国圣母大学哲学教授大卫•奥•康纳亲笔撰写。

  事实上,我从很早之前就开始接触网易公开课的视频课程了。几年前,公开课视频一经推出就在校园非常风靡,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你可以和世界顶尖名校的学生一起学习任何一门你感兴趣的课程,聆听各学科、各领域优秀老师们的精彩见解,这对于求知若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开视野的好途径。后来我看到一些热门课程如《公正该如何是好》《幸福课》《死亡课》等陆续出版成书,内心也会随之欢欣雀跃。当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打着名校公开课的旗号,冒名编写的课程讲义,内容和品质都极为低劣。

  非常幸运的是,在我刚刚获得独立责编资格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我心仪已久的选题。严格说来,这算不上我自己策划得来的稿子,它原本是由一家主推少儿读物的民营出版公司谈下的版权,后来因题材内容与那家公司的出版方向不符,于是“忍痛”将书稿和版权转让出来。在初步阅读了书稿的样章后,我当即决定接手来做。不仅因为恰好我之前就看过这门公开课视频,了解这个课程内容相当不错,而且书稿经由康纳教授对讲义进行了重新梳理,比原课程视频的条理脉络更加清晰,且译者翻译水平也颇值得称赞,语言流畅生动有趣。

  但即使一本质量上乘的书稿,也并不意味着它必然会成为“畅销书”。如何呈现出最符合其精髓气质的样态,如何宣传策划让其推向市场让广大读者接受,面对这些问题,编辑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一腔热血,更重要的是对书稿在整体把握上的深思熟虑以及细节处理上的精雕细琢。就这本书的内容而言,它是以柏拉图的《会饮篇》为主线,在还原和重述古希腊哲人对于爱情的解读的同时,以现代人身份视角介入到这场关于爱情的谈话之中,并将当下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小说(如伍迪•艾伦的《汉娜姐妹》、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等作为分析的文本穿插进来,借由古希腊哲学的智慧和思考帮助人们重新理性地审视爱情。从严格的定义来说,这本书显得难以分类,你说它是课堂讲义?爱情哲学?古典诠释学?抑或是文艺评论?似乎都沾边,又不完全是。本质上它就是一本哲学性质的通识读物,而主题直指爱情。

  所以,在着手对书稿编校的同时,最让我费心的事就是起书名。如果按原稿的题名“古代智慧与现代爱情”,虽然比较贴合全书的内容,却显得过于学术化,有些刻板生硬,显然不适合推向市场。若按该课程的形式改作“二十七堂爱情公开课”,但书稿的章节与视频课程的结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所谓“二十七堂课”也不准确。为了想一个好的书名,我发动编辑室的同事群策群力,当时大家贡献了不少点子:比如《哲学是一剂爱情魔药》《当哲学遇到爱情》《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柏拉图们绘制爱的况味》《丘比特的靶心》《柏拉图爱情密码》《苏格拉底教你如何不明觉厉谈恋爱》《左手哲学,右手爱情》《爱情哲学》……可兜兜绕绕一大圈,还是没一个满意的。对于好书名的标准,似乎在雅和俗之间很难抓住一个平衡点,换言之,既不能大而空洞的不明所以,又不能为博眼球而媚俗。后来我在书中读到关于爱神厄洛斯的神话传说,他说苏格拉底具有的哲学美德恰是爱神的化身,“爱是光着脚的,就如苏格拉底的身份识别标志一样,这也是识别爱的一条线索”。于是灵光乍现,决定将书名起作《爱是光着脚的哲学》,不仅暗合了书中的核心意旨,又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当我抱着犹疑不定的心情将这个新改的书名写邮件征求康纳教授的意见时,原以为翻译成英文多少有些词不达意,没想到教授热情洋溢地回信说觉得书名很棒,令他拍案叫绝。虽然我知道这样说多少有些夸张和客气的成分,不过得到了教授的认可确实很开心,也让我意识到原来直接跟外国作者沟通也并非难事,教授还坦言告之,当初这本书的版权也是出版公司的策划人直接发邮件和他洽谈的,并非通过版权代理公司。令我感激的是,康纳教授是一个谦和有礼、毫无架子的人,每次我们用邮件讨论封面、插图及出版细节,他都不忘在提出意见或问题的同时,赞赏我所做的工作和为此付出的劳动。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出版以后,我们又与网易公开课合作,通过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联合推出了精彩试读、转发赠书以及网友提问的互动参与活动,反响很不错,短短数天,就有5000多条评论转发,我们搜集了近200条网友提问,从中再精选出20个问题发给教授,而教授的回答连同提问最后将在10月下旬由网易公开课以专题页面的形式全部刊出。当然,对于这个宣传活动的有效展开,在此必须感谢康纳教授的欣然应允和积极配合。与此同时,非常荣幸,这本书入选了百道网的中国好书榜。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推广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四):爱是光着脚也要拼命追求的哲学

  身体的拥抱本身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真正的东西是两个人精神的连接。

  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教授大卫·奥·康纳教授给他的本科生上了27节哲学课,这27节课的内容,就是这本《爱是光着脚的哲学》。康纳教授的讲课,从古代哲学智慧的维度来探讨现代爱情。他将古希腊神话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古代哲人对爱情永不停歇的诚挚思考,杂糅进现代人对爱情的想象之中,用经典哲学品析当下耳熟能详的电影、小说、戏剧,分析剧中的人物心理与恋爱关系,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如何丝丝入扣地影响了现代爱情世界,提出了非常独到的恋爱观。据说,这些课的视频被公开后,很快出现“洛阳纸贵”的情况,在美国及世界许多高校掀起了收视热潮。很快,大卫·奥·康纳教授的这些“哲学课”与“公正课”、“幸福课”、“死亡课”一道,并列于全美顶尖高校最受欢迎的公开课。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一书由“弱小的人与强大的神、躲避爱情、毁灭爱情、爱让我们免于分裂、生生不息的爱情、爱情涅槃、威尼斯的爱与死 、愿景或幻境”等8个章节组成。在序言中,康纳教授指出,“无论坠入爱河或渴望爱情,希望你们能和伟大的人物一起,特别是柏拉图和莎士比亚,跟随他们了不起的思路,去享受思考的乐趣。或悲,或喜,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笔下的思想和故事,仍在不断塑造着我们理解爱情的方式。”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出,康纳教授的哲学讲课,就是希望借用古人的智慧,来摘下爱的神秘面纱,还原爱的本质,让今人从中受到启迪、教育。继而引导人们如何把握爱的尺度,掌握爱的技巧,捍卫爱的尊严,并从情爱生活中汲取能量,丰富人生,达到智慧高度。

  首先,康纳教授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剖析,结合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经典《会饮篇》和《斐德罗篇》、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的论述,对爱究竟有什么作用,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论述和阐释。他认为,爱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在我们千方百计抓到手的一刹那,又从我们指缝中溜走了。”仔细想想,这话不无道理。爱从某种角度讲,的确好像是虚无飘渺,来去无踪的神秘东西。但是,认真思考,爱又有规律可寻,有踪迹可觅。他说,“爱的方式真美妙:它是经由舍弃而获得的。通过完全地舍弃更加安全、驯服的自己,我们便能进入爱的颠峰狂喜状态之中。放弃一个舒服的旧世界,我们便得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同时,爱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具有超凡的力量的。

  康纳教授总结道 ,“情爱最伟大之处,在于它能使任何人都成为最好的勇士。” 同时,“爱情比其他任何人类关系能够激发我们达到理想的状态。”这充分表明,爱具有巨大的能量,能激发人的全部创造力;与此同时,爱的力量还能让我们战胜死神的威胁:“我们拥抱死亡,因为爱是我们逃避破裂的拼命一搏。”从康纳教授的这些论述中,爱的神秘面纱,已经悄然揭开了——爱,是信心和活力的所在,爱是希望与憧憬的所在。

  爱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康纳教授在书中要回答的问题。在“爱情涅槃”一节中作者认为, “爱身上丰富和贫乏的结合,让他始终处于生气勃勃和贫乏衰败两种状态的交替之中。这种永不停息的循环就是情爱生活的本质所在。”他在“爱是光着脚的”一节中又说,“当我们与某人坠入爱河,难道只是简单地想找一个让我们感到舒适、自在的人,仅仅为了摆脱孤单吗?真实的情形可能是,我们与一个爱人安顿下来,但那可能是因为对方没能激发我们的的抱负和热望,没能激发我们的上进心——让自己尽可能变得更好的永不停息的上进心。”从这些话里可以知道,爱的本质,就是一个旅行的人在感到疲乏之时,寻找到了一处可以遮挡风雨的场所,也是人能够保持不竭动力的源泉。

  诚如康纳教授所言,“哲学始于好奇,而归结于感恩。”他的哲学课,不只是隔空叫战,而是要回答现实生活中的命题。应该说,在爱情生活中,男女双方最应该做到的是什么呢?康纳教授用古典哲学进行了针对性的回答。他说,“身体的拥抱本身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真正的东西是两个人精神的连接。”在这里,他把性与精神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定义。这就是,在两性关系中,精神相通是第一性的,而性是其次的。再则,他还认为,“婚姻应该是透明的,配偶中任何一方的责任,是让你的另一方能完完全全地看得清,没有任何秘密而言。”也就是说,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间互相信任,相互忠诚,比什么都重要。只有信任和忠诚,才能减少婚姻生活中的摩擦与矛盾,做到和谐幸福。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真正的情爱关系,实则是一种师生关系,爱者在教导爱人,并将其引向一个德行高尚的人生。”看吧,真正的爱,可以将一个人锻造成为“德行高尚的人”。这样的爱,真值得人们“光着脚”也要拼命去追求呢?!

  原载于:信息时报

  原作者:贾登荣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五):大卫·奥·康纳教授答中国读者关于爱情的五个问题

  This is Professor David O’Connor.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 my online lectures “Ancient Wisdom and Modern Love”! The response from my Chinese audience has been so enthusiastic that I decided to write a book based on the lectures. My publisher has gathered some of the hundreds of interesting comments and questions you have posted, so I can share a little in your conversations by posting a few responses and further ideas. Thank you to the publisher for translating both sides of the conversation. You will find more discussion in my book of these and many related topics. I wish you all could be my students; it is wonderful that my lectures and my book have inspired so many thoughtful ideas. I am deeply grateful to you all.

  中国的朋友们,我是大卫•奥•康纳教授。感谢你们学习我的在线课程“古代智慧与现代爱情”!因为你们的热情回应所以才使我决定基于我的课程写下《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这本书。广西师大出版社和网易公开课收集整理了几百个你们发表的有意思的评论和提出的问题,下面我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和进一步的探讨来分享我的一些看法。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编辑翻译了双方的对话。关于这些问题和相关话题的更多讨论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我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我的学生,我的课程和书能够启发你们做出思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对此我也深表感激!

  1.陷入爱情中的人容易患得患失,情绪过于受对方影响而失去自我,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请问如何面对和改善?

  1. People in love tend to worry about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 and lose the ego due to the emotional influence by lover. once this case happen, how to face and deal with it?

  rofessor O’Connor: “I think we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we think. We have an everyday and comfortable image of who are, like old clothes that are good for relaxing at home. But this comfortable image is not the whole truth about us. When we fall in love, we dress up ourselves, we put on our party clothes, and maybe even a wedding dress. These fancy clothes, this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 self, is just as real, just as true, as the comfortable everyday self. But fancy clothes are never as easy and comfortable as our old jeans and our soft old shoes! When we fall in love,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ends, we put this more beautiful self back in the closest, and hope for another chance to dress up. While we wait, we look at that more beautiful image and wonder if it was true. We may even doubt whether the party was real: Did we lose our true self to the madness of love?Should we avoid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love to hold on to a comfortable image of ourselves? We might try to return to our comfort zone by denying the self we discovered when we were in love. But this denial is a mistake. We mourn when a relationship ends, but our mourning should always be mixed with gratitude, gratitude for how that love revealed to us a more beautiful image of us, an image that most of us see and feel only through the eyes of someone who loves us. Once we see this more beautiful self, we will not ever be as settled into that old everyday self, and this discomfort can feel like a loss. Those fancy party clothes and shoes in our closet make us feel a little less at home in the faded jeans and the worn shoes. But to trade comfort for beauty is never really a loss. So I say: Face the pain of mourning a lost love with gratitude for a new self. –I discuss these issues in last two chapters of my book.”

  大卫•奥•康纳教授:我认为我们比自己认为的要更为复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个自我感觉舒适的形象,就好像我们在家里穿的旧衣服一样,非常的休闲放松。但是这个舒适的形象并不完全是真实的自己。当我们恋爱的时候就会盛装打扮自己,我们会穿上聚会礼服,甚至是婚纱。这些华丽的衣服就是更好和更美的自我,这个自我和日常生活中那个舒适的自我同样的真实。但是华丽的衣服穿着却不像旧牛仔裤和柔软的旧鞋那么休闲舒适。当我们恋爱分手之后,就会把那个华丽的自我重新放回衣橱中,然后希望下次再有机会把它穿上。我们在等待的时候,就会怀疑那个更华丽的自我是否真实。我们甚至会怀疑这场聚会是否真实:我们是否在爱情的狂热中迷失了自己?我们是否应该逃避爱情中的情感冲击,坚持那个舒适的自我形象?通过否定那个在爱情中发现的自我,我们试图回到自己的舒适区。但是这种否定是错误的。我们哀悼逝去的爱情,但是这种哀悼应该伴随着感激,感激这段感情让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更美好的自我,一个大多数人只能在自己爱人的眼中看到和感觉到的自我。一旦我们看到了这个更加美好的自我,我们将不再进入到那个旧有的日常的自我当中,这种不适感会让人感到缺失,就好比那些衣橱里的华丽聚会礼服让在家穿着褪色牛仔裤的我们感到有些失落。但是用舒适感换取美丽却绝不是一种损失。所以我认为:怀着感激的心情去直面缅怀失去爱情所带来的伤痛,为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书中的最后两章有讨论。

  2.爱情和友情的差别是什么?和一时冲动迷恋的差别又是什么?爱情区别于其他感情,有什么特殊之处?

  2.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ve and friendship? and difference with impulse , obsession. What differentiate love and other feelings, why it is so special?

  rofessor O’Connor: “The question about obsession is too hard to discuss in a short paragraph! Some of my ideas might become clearer from my discussions in my book of Shakespeare’s play Othello (in chapter two) and of the French movie The Hairdresser’s Husband (in chapter four). –This question about love and friendship comes up all the time with my students. They often say that it is best to be a friend with someone first, and only after to fall in love with them. But I disagree, and I think my students don’t really believe this either! There is even a phrase in English that sh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omantic love and friendship, when we say that someone we find attractive has ‘put us in the friend zone.’ This means we aren’t being considered as a candidate for romance, even though that attractive person likes us and is happy to spend time with us. Once you are put in ‘the friend zone,’ it is unlikely you will ever escape to ‘the romance zone’. I would go so far as saying that you shouldn’t treat as a friend someone whom you want to consider as a potential lover. The energy we feel from falling in love is simply a different thing from what friendship gives us. A mark of this difference: we feel more self-conscious about our flaws with a love interest, a romantic candidate, than we do with friends; we have more energy to ‘look good’ for a lover than for even our best friends. (I discuss the power of this romantic self-consciousness 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my book.) Of course, we usually do become a friend of someone we fall in love with; but someone we love, even deeply love as we love a spouse, does not need to be our best friend. And here is some marriage advice: you do not have to dress up for your friends, but you should dress up for your spouse at least once a week!”

  大卫•奥•康纳教授:很难在一个较短的篇幅中探讨迷恋的问题。在我的书中关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第二章)和法国电影《理发师的情人》(第四章)的讨论中我的一些观点有更清楚的阐释。这个关于爱情与友谊的问题也是我的学生们经常提出的问题。他们常说最好先成为朋友,然后才开始相爱。但是我不同意这个看法,甚至我的学生自己也并不真心这样认为!在英文中甚至有一个关于浪漫爱情与友谊差别的说法。当我们说自己被喜欢的人“放进了朋友区”,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对方爱情的候选对象,即使对方对自己有好感并愿意待在一起玩。一旦你被放在了“朋友区”就不太可能再进入“爱情区”了。我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果你将对方视为自己未来的恋人就不应该像朋友那样对待他/她。恋爱中所感受到的力量和友谊所给予我们的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区别的一个标志是:当我们与追求对象在一起的时候会比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对自己的缺点更敏感。相比于朋友,在恋人面前我们更有动力去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在书中第二章讨论了爱情中自我意识的力量。)当然,我们也常常和我们的恋人成为朋友,但是我们的恋人,甚至是我们深爱的配偶都不见得一定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再提出一个关于婚姻的建议:你不用为了自己的朋友盛装打扮,但是你至少应该为自己的配偶每周盛装打扮一次。

  3.为什么我会恐惧爱情?

  Why we fear of love?

  rofessor O’Connor: “Think about how we are nervous or anxious before an athletic contest, even though we have trained for it for weeks or months; or how we are nervous before we go on stage to act in a play, even though we’ve rehearsed the lines a thousand times. Anxious athletes or nervous actors fear the moment of performance even though they seek that moment and think it a very good thing, because performance is demanding and risky. The best trained athlete can still lose, and the well rehearsed actor can still flub a line. So we fear the performance because we may not measure up to what we want to be in the heat of the moment. Because of this fear, many people would never choose to compete in athletics, even though they might like to exercise and to train; or they might never want a part in a play, even though they love the theater. I believe we fear love in the same way. Love makes something new out of us, which is both exciting and nerve-wracking. And we invent all sorts of strategies to avoid or remove the risks and demands of moving toward this new self we find in love. I try to delve into some of these strategies and fears, with lots of help from Shakespeare and Plato, throughout my book.”

  大卫•奥•康纳教授:想想在运动会前我们是如何的紧张和焦虑,即使我们已经为此训练了数周或数月,或者再想想我们在上台表演话剧前是多么的紧张,即使我们已经把台词排练了上千次。焦虑的运动员和紧张的演员都会在临场一刻感到害怕,即使他们一直期盼那一刻并认为这是件极好的事情。因为比赛和表演都充满了不可预见的失败的风险——训练中表现最好的运动员仍有可能输掉比赛,排练顺畅的演员仍然会在演出中说错一句台词。所以我们怯场,因为我们也许无法达到热恋时自己期待的样子。因为这种恐惧,很多人选择永远不参加比赛,甚至不愿意去练习或者训练,或者永远不愿在话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即使他们喜欢剧场表演。我认为这和对爱情的恐惧是一样的。爱使我们自身产生了新的东西,这使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在寻找爱情、迈向全新自我的路上,我们想尽各种办法避免或者消除因此产生的风险和艰辛。在我的书中,通过莎士比亚和柏拉图,我试图去探究这些方法和恐惧。

  4.我们常常惊讶和困惑于A和B为什么会相爱。然后我们会拿出一大堆理由来解释,比如相似的家庭背景、共同的兴趣、有钱、美好的相貌和身体等等。但这些解释在A、B之间说得通,放到C和D之间可能就说不通了。那我是否可以说:其实人是不会相爱的,TA爱的至多是与对方共同缔造的爱情故事里的自己,或者自我投射?

  4. We tend to surprise and confuse about why person A and B is in love, and we try to explain it with abundant of explanations, such as similar background, common interests, rich, beauty, physical fitness etc. While it work on couple A, might not does on couple B. Could I draw the conclusion from it that people don’t really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he or she just love oneself in the love story they create together, or just the self reflection?

  rofessor O’Connor: “This is a great question, or rather a mystery. Love always seems to be more than what can be explained by listing the attractive features or character traits of someone we love. If we are asked what attracts us to our lover, and we mention her beautiful long hair, or his kindness, or sense of humor, won’t it still be true that many other people we know, but did not fall in love with, have hair just as beautiful, kindness just as authentic, and make us laugh just as much? As the question suggests, it seems tha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about me, not just about you, that makes me fall in love with you. And these two facts –that your attractive properties can be reproduced in many other people I don’t love, and that I seem to be creating or projecting something onto you when I love you, not just discovering something about you –can lead people to become cynical about love, and think it is nothing but an illusion. I think finding a way to acknowledge that love can’t be explained merely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beloved, but must also involve my love of myself, without slipping into a poisonous cynicism or skepticism,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a philosophy of love. I certainly could not answer the question without lots of help from greater minds than my own! This is why I am so grateful to Plato and Shakespeare, whose writings give the best antidote to romantic skepticism that I have found. I try to defend love against the charge that it is nothing more than narcissism and fantasy in my discussions in the book in the last two chapters of Plato’s Phaedrus and Shakespear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With a hard question like this one, always look for help from people greater than you.”

  大卫•奥•康纳教授:这是一个很好或者说很奇妙的问题。爱情似乎总是能够超越那些在现实中用来解释爱一个人的一大堆理由。如果我们自问是被恋人身上的什么优点所吸引,可能我们会说她们美丽的长发,或他的亲切善良或幽默感,可是我们认识的其他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却没有与他们相爱。就像问题中提到的那样,似乎这是因为自我而不仅仅是对方才让我们坠入爱河。一方面,对方的吸引人的特质可以在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人身上复制;另一方面,相爱时,我们不是发现了对方的特质,而是把自己创造和想象出来的东西投射在对方身上。这两点导致人们对待爱情采取游戏的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幻觉。我认为承认爱情的存在不应该仅仅通过对方身上的特质来解释,而应该包括对自我的爱。避免变成讨厌的玩世不恭者或怀疑论者,就是爱情哲学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不借助诸多伟大思想的帮助我无法独自回答这个问题。这是我对柏拉图和莎士比亚心存感激的原因,他们的作品是爱情怀疑论最好的解药。在我的书中最后两章,关于柏拉图的《会饮篇》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的讨论中,我试图反驳爱情是自恋和幻想这一指责。对于像这个问题一样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应该向那些更伟大的人寻求帮助。

  5我有两对学长学姐是情侣。学姐甲非常粘男朋友,非常依赖男朋友并且容易吃醋;学姐乙却非常大度,不怎么管男朋友也不依赖他。大家都说学长乙找了个好女朋友,我却觉得学姐乙不如学姐甲爱的深。老师,您怎么看待呢?到底怎样才算是爱得情真意切呢?

  5. Here is the situation: Girl A is jealous and dependent, and so is rather demanding of her boyfriend. Girl B is generous, in the sense that she doesn’t get jealous easily, and less dependent than Girl A is, not as needy. People say that Girl B is a ‘better’ girlfriend than Girl A, because Girl B is easier for her boyfriend to get along with. But the questioner wonders, isn’t Girl A more deeply attached to her boyfriend? Doesn’t the need of Girl A go deeper? Isn’t this deep need where jealousy comes from? It looks like Girl B is an easier girlfriend because she doesn’t care as much for her boyfriend. In fact, is anyone really is your boyfriend, or your girlfriend, if you don’t feel some jealousy toward them? How do you consider this situation? What kind of behavior shall we call genuine love?

  rofessor O’Connor: “I think this question points to 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I often pose to my students, and to myself: Who is more in love, the person who needs the other more, or the person who enjoys the other more? In this case, it looks like Girl A needs her boyfriend more, but maybe Girl B enjoys her boyfriend more. This difference between need and enjoyment can even arise within a couple: If Girl A needs her boyfriend more than she needs him, but he enjoys her more than Girl A enjoys him (in part just because she needs him so much that she is jealous), which is more in love with the other? In my book, these issues come up when I discuss Woody Allen’s movie Hannah and Her Sisters (in chapter two), and they run through many later discussions. I tend to agree with the questioner, that need and jealousy are a part of being in love, so that I am suspicious about how serious a relationship is like that of Girl B. But I do think the heart of love is joy, even though that joy can never be perfect and complete (a theme I discuss at length in chapter four). So in answer to the final sentence in the question, I would say that genuine love will involve jealousy, because genuine love focuses in a special, indeed in a unique way, on one particular individual; but this intense focus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joy in the relationship, not by anxiety about it. But love in this world is always imperfect, so joy and need will always be intertwined.”

  大卫•奥•康纳教授:我认为这个问题指向了一个我经常向我的学生和自己提出的问题。谁爱的更多,是那个更需要对方的人还是比对方更享受爱情的人?在上述情况中,女孩甲更需要她的男朋友,但是女孩乙比她的男朋友更能享受爱情。需要和享受的差异甚至在夫妻之间也会出现。如果女孩甲比她的男朋友更需要他,而她的男朋友比她更享受这段感情(部分原因是她太需要他所以会经常吃他的醋),那么谁更爱对方呢?在我的书中,当我讨论伍迪•艾伦的电影《汉娜姐妹》(第二章)中,提出了这些问题,他们随后也进行了很多讨论。我个人倾向同意提问者的观点,即需要和吃醋是恋爱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不禁怀疑女孩乙的恋爱关系究竟有多真切。但是我也认为爱情的核心是快乐,即便这种快乐并不可能一直是完美无缺的(这一点在书中第四章有详细讨论)。所以对问题中最后一句话的回答,我想说:真爱是包含嫉妒的,因为真爱以一种特别或者说独一无二的方式将一个人当做焦点,但是这种强烈的聚焦应该充满着快乐而不是焦虑。但是世上的爱情从来就不完美,所以快乐与依赖总是相互交织。

  (转自网易公开课专题http://v.163.com/special/openclass/aiqingzhexue.html)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六):你需要的不是“暖男”,而是更好的自己

  这几天闺蜜向我吐槽她那理工小男友的各种不解风情,下班回家累了也不在旁边给她端个茶递个水,情绪不好了也不懂给她讲个笑话逗个乐,让他帮修下电脑,男友就像打游戏通关的王大锤,通宵跟机器死磕到底直至天明,修好之际方才独自含笑而眠。我说这么一个做事负责务实肯干的好青年,你咋还不满意呢,矫情了不是?闺蜜很认真地说我理想的男友应该是个暖男,会体贴我,照顾我……我暗笑,都怪网上那个被转载了万的N次方的鸡汤帖——“女神为何选择暖男”,把暖男打造成了现代女性眼中完美男友的标准,着实害人不浅。恰好手上有这本《爱是光着脚的哲学》,我立马向她推荐了,也准备跟她谈一谈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感悟。

  这是一本探讨爱情的有趣的哲学书,它出自美国圣母大学最受欢迎的哲学公开课,由David.O’Connor教授亲笔撰写。在这门爱情哲学课中,以柏拉图的《会饮篇》和《斐德罗篇》为主线,并发散性地探讨了当下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小说、戏剧,用古希腊哲学的智慧和思维分析现代爱情中的恋爱心理和恋爱关系,帮助我们重新理性地审视爱情。

  其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令我印象颇深,斐德罗借吕西亚斯之口向苏格拉底阐述了一个听起来有点奇怪的爱情观,即:不爱你的人才是你应该选择的伴侣,而对你有爱情的人你却最好避开。为什么这么说呢,柏拉图认为爱情会让人变得疯狂,往往不能用头脑清醒地思考,就会做出各种愚蠢的举动。爱你的那个人总是对你有极强的占有欲,他会试图让你变得比原来更笨拙更柔弱,希望你完全依附于他,因此跟一个对你有爱情、迷恋你的人在一起,他会习惯性地把你视作一个孩子或宠物,对你嘘寒问暖,极尽温柔与照顾之能事。

  回头说说那个烂俗的鸡汤帖,博人眼球的就是举出三个女明星的例子历数“暖男”的好:周迅拍雨戏时,Archie总在旁边拿着大浴巾像裹小猫一样把她包起来;林青霞的丈夫邢李源会在她生病的时候打飞的去片场送饭菜;陈凯歌工作时还不忘提醒冬天赤脚的陈红穿袜子。然后作者还不忘画龙点睛地告诉女人们,原来“暖男”就是“他在你已经习惯了独立的时候,把你当成孩子”。可是柏拉图却告诉我们,这样的爱情状态是很糟糕的,习惯于被对方当成孩子一样去对待,不仅是在心灵上拒绝成长,还会产生不可摆脱的依附关系,它可能意味着让你失去某种控制力,或面临着身份丧失的危险。沉溺于情爱之中的女人不过是希望有个男人成天宠着自己,千依百顺地哄着自己,但到头来却发现恰恰是他纵容了你一身的臭毛病。

  很多人说,爱情里没有智者,哪怕外表再坚强再彪悍再女汉子,职场上再精明强干再独挡一面再说一不二的女人,内心都是个渴望被男人疼爱、宠溺的软妹子。哪个恋爱中的人没体验过苦等对方的电话短信QQ微信时的焦虑,没中过牵肠挂肚胡思乱想患得患失的“情花毒”,对那些爱得山盟海誓死去活来惊天地泣鬼神的恋人们来说,爱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一切。男神谢霆锋在没和张柏芝决裂之前还曾发誓说“我把这条命都给你”,转眼就成了浮云。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讲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最初的人类是圆的,像一个球,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是受到宙斯的惩罚,被劈开后破裂的一半而已。而男女之所以相爱,是因为他们都渴求找回原本就与自己连在一起的另一半,重新合为一体。然而,现实生活中令人嘲讽的是,无数爱情悲剧证明,一旦相爱的男女完全陷入对彼此的爱慕与依恋,从而丧失了各自的精神独立和人格独立,他们由合到分的悲剧序幕也随之开启。如果爱一个人让你爱到要全然地舍弃自己,忘记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完完全全地为对方而活,那么恭喜你,这样的爱离恨也不远了。

  如果你还在为爱抓狂或是纠结,与其写信给连岳或者私信@陆琪之类的情感奶爸求教那些扯淡的恋爱技巧,我劝你不如安下心来地读一些经典,与真正有智慧有见识的大师们一起思考爱情。苏格拉底对爱作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阐述。他将人的灵魂比作一位驭手,驾驶着两匹马在天上飞翔。白马高贵驯服,象征着理性;黑马放纵不羁,象征情欲冲动。“当人坠入爱河时,首当其冲的感受是混乱与无措,但同时又经历着一场超凡脱俗的狂欢。”爱情是人类生命中最圣洁最美好的事物,当我们爱上某人时,其实是在找回某些藏在心底早就被遗忘的东西,因为所爱之人激发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才让我们首先记起“我是谁”。苏格拉底试图让我们在爱情中回想起的自我,是比往常看到的自我更好的自我,是灵魂深处那个原初的自我。爱应该给人以智慧,让我们不仅学会爱别人,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善待自己。当灵魂满溢出对生活的热诚,那颗为寂寞摇摆的心才会有所依附;你所依附的不再是别人,恰恰是那个内心强大的自己。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七):爱的哲学课

  爱的哲学课

  林颐

  柏拉图式的“爱”,今人常以为“精神恋爱”。美国学者,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大卫·奥·康纳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他的27节相关的哲学课堂视频,被收录进世界名校公开课系列,在全世界范围热播,并结集成《爱是光着脚的哲学》一书。

  柏拉图对于“爱”的阐释,集中体现在《会饮篇》、《斐德罗篇》。一群哲人相聚酒宴,在觥筹交错中开启了“爱”的论辩。

  斐德罗、鲍萨尼亚、厄律克西马库,三位哲人的演讲主题相近,他们都赞美爱情,却尽量将酒神狄俄尼索斯和爱神阿佛洛狄忒拒之门外。大卫以经典影片《异域夜店》来揭示这种既渴望爱情又抵制爱情的焦虑组合。影片试图在人情最淡薄的背景里寻找真情的可能性。伍迪·艾伦的代表作《汉娜姐妹》则探索了一些人性的选择和我们所面临的诱惑,并且反映出男性和女性对于爱情关系中控制和依赖的不同理解。《理发师的情人》,探讨了男性和女性对于爱情和时间的不同感知,爱现在的我,抑或在时光流年中渐渐丢失容颜的我。这些经典影片呈现的浮生百态,正是日常生活类似情形的展示与聚焦。在这个时代,我们常常觉得“爱无能”,而大卫所期望的,便是通过他的些微努力,让读者从哲学中获得一些爱的智慧和能力。

  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并非仅是“嫉妒”的象征,大卫破开了奥赛罗的疯狂表层,提出了一个关于婚姻承诺和责任的认识论上的问题,对爱的逃避,对爱的视而不见,这种忧虑或许在于,陷入爱情可能意味着自己身份的某些丧失,意味着失去自身的控制力。我们总是习惯怀疑,然后为自己的怀疑套入似是而非的证据,大卫的分析精辟入里,甚而令人颤栗。在《斐德罗篇》里,苏格拉底解决了我们的困惑,爱情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好的自我,在我们所爱之人的眼中。

  电影《魂断威尼斯》,年老的艺术家奥森巴赫和少年塔齐奥的情感纠葛,可以说正是对西方古典式爱情的回归和致敬。汤姆·克鲁斯1996年主演的《甜心先生》中的那句“你成全了我”,则跨越了时空的阈限,让爱在几千年的人类追寻中一脉延续。阿里斯多芬说,最早的人类有三种性别,男、女、亦男亦女,宙斯为了削弱人的力量,把每个人劈为两半,后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够成全自己的另一半。这是关于爱情起源的最唯美的想象!世界有我、有你,当我和你在一起,于是有了爱,因为“我爱你”所以世界得以圆满。

  通过《会饮篇》和《斐德罗篇》,柏拉图借助不同之口阐述了若干种爱情观,最终由苏格拉底道出了柏拉图认同的爱的真谛。而大卫,他在他的哲学课堂,用缜密的思维、诗化的语言,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爱情糅合,从柏拉图到莎士比亚到现代电影作品,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去思考爱情,在哲学高度去仔细体会“爱”的意义,向内心的探索,亦是发现爱,找到更好的自我的过程。

  苏格拉底总是光脚走路。爱是光着脚的,犹如苏格拉底的身份识别标志,这也是识别爱的一条线索。透过包裹爱的各式各样的鞋子,我们是否能够识别爱的线索?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八):爱情的定位

  一聊到关于爱情的话题,场面或是热络得人人争个面红耳赤,或是平淡得你我说得云淡风轻,但话题总归是能终无停歇地进行下去。说它热络,是因为爱的一面是理想主义的浪漫家;说它平淡,是因为爱的另一面是现实主义的生活家。这一天一地的两重性,让爱情具有了多重色彩的同时,也给爱情带去了一抹神秘。正是这抹捉摸不定的神秘,让关于爱情的讨论亘古长存,让处在爱情关系中的双方急于寻找各自在爱情中的位置。

  对爱情定位的乐此不疲,也是爱情之旅的奇妙过程之一。大卫·奥·康纳的《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试图介绍一种全新的爱情定位的方法,他建议现代人带着自己固有的激情和敏感,在古代先哲们关于爱情的讨论中寻找自己的爱情坐标;让古希腊的智慧变成爱情地图,指引现代人解释爱情独有的奇幻与失控。

  在力求用古代人在爱情方面质朴而体系化的哲学为现代人理解爱情绘制地图的同时,辅助我们理解的例子也层次分明地叠加起来。这些便是那些镶嵌在古代棋盘中的星星点点的现代艺术钻石——电影和小说。

  对于哲学,一般人都望而却步,即使在关于入门哲学的大学课堂上,那些圣贤的智慧和灵感之光也鲜有被我们抓住的,往往不过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既没有达到得意忘言的融通,也无法修成信手拈来的博学。因而,哲学讲授的高明之处在于降低哲学的高度,用日常经验代替理论的生涩,让情感体验越过幻想的鸿沟。而电影和小说,既是日常经验的爆发,也是情感体验的熔炉。

  从《汉娜姐妹》到《情如物证》,从《理发师的情人》到《世间所有时间》,随着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的话语,一部部电影和小说在我们面前展开。除了主题的应景之外,更多的对影片和小说本身故事的关注,也把读者一次次从哲学的虚无缥缈的错觉拉回现实的土壤中,用一种反思的审视的眼光打量电影与小说的话语、情境,从而形成某种返照,最终将聚光灯调至我们自身,使每个阅读的个体成为爱情的主角。

  也许你也曾迷茫,在爱情的道路上,痛苦跟随你,多疑驱赶你,胆怯困住你;而爱情,其实不过是光着脚的哲学,像柏拉图自得其乐,像苏格拉底质朴无华,像斐德罗层级分明,像阿里斯托芬你我平等。无须多言,驻足,聆听,他们的智慧之光,将在你我头上洒下沁心的甘露,富有了爱的认知。

  原作者:张丹秋雪

  原载于:佛山日报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九):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卡佛在他那篇同名小说里描述了一次小聚会,餐桌上一对夫妻向一对恋人聊起了经历的一段爱情。这篇小说真正打动我的地方不是略微狗血的爱情经历,而是谈论结束之后众人的疲惫,他们陷在椅子上,看着房间一点点黑下来却无力再动弹。我想,任何一次关于爱情的深入谈话都将是疲惫的,那些真正有过爱的经验的人,在事后重新谈起它们时都会有一种毫无生气的痕迹。所以,平常我们谈论爱情总是倾向于废话、胡话、鸡汤,乃至于荤段子。

  《爱情是光着脚的哲学》也是一次事关爱情的谈话,它介于两者之间,不至于那么疲惫、伤感,也不至于那么习见、不察,毋宁说,它是恰到好处的。它机巧的一点在于,并不直接诉诸于个人的恋爱经验,而是从古希腊文本(如柏拉图《会饮篇》)和当下电影中(如伍迪艾伦的《汉娜姐妹》等)去抓取不同的主人公类型来参与谈话,如同柏拉图在发起爱的演讲时将酒神狄俄尼索斯和爱神阿佛洛狄忒都挡在门外以确保谈话的纯正,这本书保持的谈话距离也使得谈话不至于那么沉迷在情绪里,它不是一次经验分享,不是一次情感倾诉,而更倾向于多次智识上的沟通。所以这本书有时候会显得难以分类,课程讲义?爱情哲学?古典诠释学?抑或是电影评论?但无疑,它们的主题都是爱情。

  通常这也伴随着另一个问题:爱情是可被谈论的吗?虽然爱情与谈论爱情,爱情和爱情智慧几乎都无法同时共存,或者说,我承认谈论爱情几乎无助于爱情本身。但它仍然可以是一次教育。不是教习爱情攻略或恋爱守则,而是一次自我认知上的更新可能。人们在对待爱情的时候,往往比对待他们的生活要更真实,更善于区分谎言,因此它也更易于区分那个自以为是的我和事实所是的自己,因为我们谈论爱情时,大部分都只是在谈论自己。

  爱情作为智识教育,这似乎是一个曾经熟悉却又已经陌生的概念。有一种说法是,我们当下对爱情的全部观念几乎都来自于中世纪:浪漫。关于这一点,我们即使在反讽骑士的堂吉诃德身上也看得很清楚。而中世纪之前,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爱情观念则从两个分裂的维度被肢解了。其一是语言上的肉体化, Aphrodite(阿佛洛狄忒,爱与美之神)衍化的aphrodisiac变成了壮阳药;相对Eros(爱神厄洛斯),erotic成了偏狭的情色之意;Venus(维纳斯)到现在只剩下“venereal disease”这一个组合,意指“性病”。而与语义上的肉体化运用对立的则是片面理解上的唯精神化,“柏拉图之恋”作为误用的典型已成为其代名词,致使精神与肉体在爱情上的分裂被人为地制造和放大。《爱情是光着脚的哲学》正是在试图把谈话重新拉回古希腊的那个传统:“认识你自己”,我想这是此书最珍贵的一点。

  在古希腊的爱情理解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爱的阶梯论:爱者从对某一个特定对象的爱,上升到对更广阔的抽象事物的爱。寻找一个爱人,除了爱人本身,更为有益的是寻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一种更广阔的命运,这曾在私人经验里给我很大的提示。“这种情爱升华产生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希望与我们所爱的人进行创造的深层欲望。”当然,书中具体照见的主题以及那些无法转述的细节比我在这里介绍的要宽广得多。坦白说《爱情是光着脚的哲学》真是一个我不那么喜欢的书名,但内容却比我想象的更为有趣和有益。

  《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读后感(十):爱情,始于对自我的好奇和完善

  这是哲学的解释,这本书不好读懂。值得一读再读

  哲学+爱情=无神秘感

  书单:

  柏拉图 会饮篇 斐德罗篇

  莎士比亚 仲夏夜之梦 奥赛罗

  哲学:培养人性的自由和思维,而不仅仅是技能。通过这种自由教育,启发我们去选择充满思索、丰富严谨、生而为人的生活。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人们想安定,但只有不安定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没有什么能像哲学那样不安定,也没有什么能像爱情那样给人以希望。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的大多是自己。但我们总喜欢带上旁观者的面具,以隐瞒事实。尼采说,几乎所有的哲学中都有隐藏着的自传成分,而关于爱情的哲学思考,更是如此。哲学的思考让我们具备洞察力,却不会让我们更超脱,只是让我们更认识自己,达到自知之明。

  书中探讨了爱情的各种可能的解释,从古希腊神话到现代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形象,从人的起源、爱神的诞生来追溯爱情中的男女之间是如何产生爱情、维系爱情、失去爱情的。很有启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