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9 05: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写给儿童中国历史》是一本由陈卫平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5元,页数:2014-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一):探索历史的奥妙

  一直很想给女儿们讲一下中国的历史,可是面对各种史书,别说是小孩子听不进去,说算是我自己看都觉得需要好久好久的时间,陈卫平先生的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正好解决的所有家长所面临的问题,这一套书从开天辟地讲到了民初中国,共十四本书,对中国的历史都做了重点讲述,我收到的是第六本《东汉.读书人本领——西晋.八王与七贤》。

  本书写有两篇“序”,一篇是写给父母的,第二篇是写给小朋友看的,在写给父母的序里写了这本书定位高度、编写的初衷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写给孩子的序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历史。

  没有哪个孩子不爱听故事,不管是虚构童话,还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儿时的我便是在爷爷奶奶讲的各种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和战争故事是长大的,而现在的绘本故事书,国外的较多,国内的较少,这本书一定会得到较多家长和小朋友喜爱,因为他写的是关于我们的故事

  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小朋友知道更多的关于中国的历史,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看历史,再不是枯燥公元少年有怎样的事发生,用故事来贯穿一段历史是很符合孩子们认知的,但是语言风格也会影响阅读兴趣作者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尽量注意了语言的通俗化和口语化。

  书中的插图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无论服饰家具建筑等都具有当时年代特色精美图片都是来自博物馆的石刻、地动仪、书法和现存庙宇展示了东汉时期人们安逸生活和三国时战争的场面。书是还有各个小知识点以及各章后对小朋友的小小的问题,让小朋友再次的去探索新的知识

  书是第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东汉时对读书人的故事,着重讲了班超,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杰出成就

  第二的小故事讲的是东汉的发明家,一直以来,我们只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事实上在东汉时期,还有好多有趣的发明,让小朋友明白读书与思考好处

  这本书还包含有神仙道路、宁可对不起天下人、三分天下、八王与七贤共计六个故事。

  古人云,以史为鉴。阅读历史,可以让我们学习古人的道德品质智慧谋略兴衰成败,还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上帝角度,看看纵向的蝴蝶效应——一件小事,如何变为一场风暴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二):送一幅历史的拼图给孩子

  送一幅历史的拼图给孩子

  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第2册 夏・家天下—西周・ 烽火戏诸候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黯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王安石 《读史》

  如何读史是个由来以久的问题,然而从来没有人否认过读史的重要性。“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在任何年代,都有着无可替代作用。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给他们一本历史的启蒙书,胜过讲千百遍做人道理。历史书很多,专门为孩子们写的历史书却很少。而这一套书,却很清楚的告诉你,我是“写给儿童”的。

  既然是写给儿童的历史书,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否则与孩子们去学校里好好上自己的历史课就无差别。书中将历史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并且时常穿插一些小提问,让孩子们可以不时的参与到故事的讲解中。

  如:你听说过“礼多人不怪”这句话吗?周代的人大概就是如此吧!

  你听说过“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句话吗?三千年前的周公,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了。

  同时书中常用现代的孩子们熟悉事物介绍一些古代才特有的事物。例如作家封建制度形容为“堆宝塔”。用这种孩子们最熟悉的方式来解释“封建制度”的阶级观念,使得许多概念不仅有趣,同时更易于理解。在孩子们听历史的过程中,结合他们日常接触过的事物辅以说明,连历史故事都能像童话一样显得亲切起来。

  本书图片文字各占一半,幼儿园阶段的小宝宝都可以尝试自己单独阅读图片,认识青铜器、巫师立像等。也许过几天走进博物馆,他就能准确的认出来什么是青铜爵、什么是毛公鼎。再大些的孩子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个别偏僻生硬的词有标注拼音亲子阅读更是方便词句朗朗上口极具口语化,读起来的感觉,就像父母化身成说书人,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激昂澎湃。

  作者一定是了解到独立思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在历史故事中,将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也作为了本书内容的一部分。每个章节都辟出一块“说来听听”,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又有利于梳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父母也可以参考此类问题,寻找一些与孩子们共同讨论话题

  让小小年纪的孩子们在求知欲最强的时候,能这样自由的穿行在历史故事中,或许历史可以真正的溶入到今后他们对于人生的认知中。于浩瀚的几千年文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明灯

  最后,我想作者肯定基督徒,因为在写到商汤祭天的时候写到是“为了感动上帝”。他毕竟是以他的方式在讲解历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三):知耻近乎勇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我自己在小学时候读过一套按朝代分册的《中国历史故事》,每一册只有寥寥几幅白描的插图,但我还是百看不厌可惜后来几次搬家,大部分都找不到了。 去年带孩子做了一次为期两周的长途旅行,出发前我按照习惯去找一些跟旅途地点有关的书来做准备,可惜讲世界各国地理的绘本不少,介绍中国各地风貌的有趣绘本却很难找,不得已我翻开了这套历史书,从字里行间扒拉出关于隋朝大运河、明朝南京城相关的几段,读给孩子听,没想到这样字多画少(相对于一般绘本)、篇幅长、生词多的历史故事,竟然引起了四岁孩子的极大兴趣。我们后来的扬州、南京之行也非常愉快收获颇丰。尤其是关于唐代长安城的那一篇,他几乎是百听不厌,因为在更早前我曾带他去参观过西安的古城墙。 最近,这套书又成了我家的必读书目。每天读一篇“中国历史”已经成了习惯,时间有限的时候,为了读历史故事,他缩短了玩玩具的时间,放弃了其他所有的绘本,只求能读上一篇。然而最近我们读的并不是什么辉煌的隋唐盛世,而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清朝(第12、13两册)。 因为前阵子带孩子去过两回香港,我随口说起香港曾被英国人占领过的事,回家后我们就打开了这书的第13册,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章一章地读,我们像当年我高考一样地从每一篇中去挖香港被侵占的三步。读到甲午战争一节,车辆控的小男孩更是被各种战舰、大炮给吸引住了……这些在我自己当年学起来郁闷的历史,在孩子那里似乎都只是故事,是和繁荣的长安城一样的真实的故事。 看到孩子那么平静接受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战败、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甚至扬州十日大屠杀等等,我不禁有些佩服,也有些反省: 自己一直以来,对于那些屈辱的近现代史总是若有若无地回避,八卦起那些风流繁华的汉唐盛世却滔滔不绝,其实跟日本人不肯面对他们的侵略史又有什么不同呢?都是在心里忌讳着罢了——越忌讳,就是越在意,只能显示出我的胆小怯懦不敢面对。“知耻近乎勇”——而不到五岁的孩子,却用他未经洗脑的不带偏见包容心,给我上了一课。 感谢孩子,带我读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四):历史教我们成长

  历史也宛如由无数颗璀璨的珍珠串连而成,一颗沙经牡蛎精心的孕育最终变成了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虽然也不乏有一些坏珠。

  那些可敬的、可爱的、可憎的、可恨的。还有那些品德与道德都臻于完美的大才大德的先贤们,也不无那些奸佞、谄媚虚伪之徒,是他们串连着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他们真实而生动的为我们演绎着一个个或激励人心振奋人心或切齿痛恨的故事,他们汇聚成了我们中华的历史海洋

  我们在历史的海洋中能够如此的畅游,除了感谢那些历史的记录者,还要感谢现代这些解读历史的学者们,尤其《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一套书,以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小朋友们是很容易接受和阅读的。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5西汉.楚汉相争——新莽.由假黄帝到真皇帝》,不仅是每一篇的后面,还有阅读的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会从脑子里冒出来,值得我们这些大朋友引导小朋友们思考。比如: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一扇与外互通的大门,在这条北丝绸之路上,他把番茄菠菜黄瓜大蒜石榴葡萄等等的一些蔬果,与口吞剑、嘴吐火等的杂技,还有变戏法,秋千等这些好玩的事情都带了回来,他在这一路上都遇到过哪些人,遇到过什么事儿?他在收获了视野开阔增长见识外,都受到了什么样的苦头?我们的精美的、丝滑的丝绸带到了国外是哪些人通过南丝绸之路而带出去的?那条南丝绸之路上又会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发生?还有苏武在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十九年时光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的不屈服,他的坚韧毅力让我们钦佩的同时,是不是引导孩子思考一下他是靠什么信念坚持下来的?可见一个有着信念而坚持的人是多少的值得我们学习与钦佩。

  《匈奴王的崛起》那一节对我的感触很多,匈奴人的粗野与蛮横,以及冒顿对亲生父亲都能如果残忍,都说明了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沟通会有怎样的后果?自古以来,尊老爱幼都是我们这个被世人称道的礼仪之邦传统美德,而匈奴人从小就被灌输的冷漠情感与兽性又何异?同情心与同理心都是从小给孩子建立起来的,不得不让我想到,现在的一家一“宝儿”父母以及隔代抚养的娇纵与溺爱,能培养出一个长大后有怜悯心和对父母及家人有爱的孩子吗?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又会怎么去爱别人?又怎么会幸福?这个社会即使有太多的黑暗,但只要有爱的光芒照耀,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这本书不仅让孩子了解一个个鲜活人物与故事,如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这样的帝王,还有曹参、晁错、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的文臣武将,还能让孩子了解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典故地由来,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苏武牧羊等。

  没有什么故事能像历史一样透彻教会我们做人的一些好品质,而且更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历史照鉴着人的品行与给予我们反思的智慧,它更是一位讲述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的老者,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哲人,为我们前行的路上指引着一盏不灭的明灯。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五):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经常听身边热爱亲子阅读的宝妈们说这套书很不错,虽然是历史,但不像我们读书时的历史都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文字。所以我对这书开始有了向往,想看看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套书。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的翻了起来。发现这本书有个独特之处:书中有两篇序,一篇是写给父母亲看的,一篇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从这个独特的序中可知,这本书不仅适合小朋友们看,而且也适合父母们看。以前看历史书,很多时候看不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但这本书却与从不同,书中每个故事都有很多幅写实插图,画家们的插图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而不是依靠卡通形象简单地吸引孩子们,无论服饰、风俗还是建筑,都反映时代的特色,让孩子们有穿越的感觉。生动而形象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印象深刻,孩子也兴趣大增。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每篇文章里都有一小块"说来听听"的内容,借助这个小方栏,孩子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更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一桩历史事件。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一共有14册,我们阅读的是第9册,在我和孩子读完第一篇《用钱买来的和平》的时候,我问孩子“你觉得他做的妥当吗?为什么?”,孩子说:“当然不妥了,如果花钱能够买到和平当然好,但他只知道一味的逃避,第一次觉得三十万就可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后面会有更多人这么想,不是男子汉,没有积极的解决根本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每段历史都是用一个小故事来贯穿,语言简洁,故事精炼,画面精致让孩子简单易懂,并知道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知道了很多历史人物,王安石、司马光、毕昇、沈括、岳飞、韩世忠等人的一些历史故事。

  这是一套非常不错的历史书,特别适合刚上小学的孩子阅读。希望以后我们的历史课本能像这样生动有趣,不是为了考试而应付学习。让我们都爱上历史,愿意主动的去了解历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六):【七色花亲子乐园】历史其实是很好的故事——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有感

  历史其实是很好的故事

  ——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有感

  文/岸晓风

  历史使人明智。不仅是对成年人,对于小孩同样如此,甚至,更有意义。究其原因,因为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些好的历史书的沁润,一些好的历史故事的激励,也许很容易让孩子一辈子受益,对于他们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通过和孩子的共读,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同时也让我对孩子的历史教育有了比较深入思考,这本专门为儿童写作的历史书有这样几个妙处:

  一是激发孩子学习历史知识欲望。我们常说启蒙教育很重要,对历史启蒙同样如此。这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加深了孩子对历史的了解,促使小孩有更大的好奇心和学习知识的欲望。

  二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说,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喜欢听故事的。对于大多数家庭,睡前给孩子讲故事都是家长的必修课。在我们讲的若干故事中,既有寓言、童话,也有名人故事、历史故事。孩子可能有一些疑问,这些故事里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啊?阅读这本书就可以帮小孩解决以往一些讲过的“故事”中的疑问。小孩在看这些书的过程中,经常会问我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历史上确有其人吗?为什么要写成神话?人的起源等等。

  三是增加知识面。知识是互联互通。尤其是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和文史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我们在接触其他的知识的时候,可以有所借鉴。有些知识,经常是以一些历史为背景的。比如果果学的一些成语知识:“班门弄斧”与是春秋时期的鲁国、“滥竽充数”与战国时代的齐宣王、“门可罗雀”讲的是汉朝、“望梅止渴”讲的是三国等时期的故事,先就了解了这些历史,再听(看)这些成语故事的时候,就显得不陌生,印象就更深刻。还有小孩在学习一些天文地理知识时的一些传说什么的,比如说后羿射日。所以学了历史,对学相关的知识有触类旁通的效果。

  当然, 还必须要说的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 非常的通俗易懂,非常的深入浅出,带给家长和孩子的,都是一种阅读的惊喜。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七):千万种情感,只为诉说一个故事!——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3》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某些评论说,美国人拍片波及整个地球,中国人贯穿上下五千年,韩国人拍片出不了三环……美国拍的是广度,中国拍的是深度,韩国拍的是速度……很戏谑,很具有玩味性,却也一针见血。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三皇五帝,夏,商,周朝开始直至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经历了83个王朝,五百多个帝王,上下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久远,文化流长,各朝代的大事件数不胜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末时期的陈胜吴广起义……等等,无数本珍贵的史料著作留传后世,《史记》《春秋》《左传》《战国策》……,文人雅士,诗词歌赋,经典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写给儿童的中历史》作者陈卫平,台湾学者、作家,资深出版人。他成立的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专门出版少年儿童图书。自一九八七年,中国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后,他更致力于儿童文学领域的对话与切磋,对他编写儿童书籍更具有深远的影响。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一书荣获台湾出版最高奖——台湾金鼎奖。

  本书共分为14册,以孩子为对象,以孩子能懂的经验和语言,配以近千张彩图和珍贵的文物照片,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中国历史具体轮廓。

  在天子称王,诸侯当道的周朝时期,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霸主——齐桓公。而辅佐他的是管仲。话说,管仲射了齐桓公一箭,然而齐桓公并没有杀他,反而请他做宰相。而推荐他的人就是他的好朋友鲍叔牙。起初大臣们都很反对,后来,管仲使得齐国越来越强大。人们也开始相信他。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后来就用“管鲍之交”比喻友谊深厚的关系,也就是很知心的朋友。

  鲁国在历史上并不强大,却当相有名气,原因是它在公元前五五一年,诞生了一位很特殊的人物——孔子。他没有做到大官,没有留下钱财,却留下许多发人深省的话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鬼神而远之”……而他所著的书《春秋》,就像一面镜子,书中有褒贬,警示着后人。孔子一生有三千多名学生,学生又教学生,于是,相信孔子这些道理的人,渐渐形成了一股宠大的力量。他们好像一个大宗派,后来的人就称他们为“儒家”,把孔子视为“万世师表”,意思老师中的老师。

  孩子最喜欢讲故事。本书一直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脱离了应式教育的方法,讲故事,蕴哲理,让读者及孩子都能深入浅出的了解中国历史。故事之后的说来听听,让人思考。如果很难在有生之年成功的事,你愿意去做吗?为什么?你认为国君不重用孔子,是因为他们觉得孔子说得不对吗?你觉得帝王伟大,还是一们好老师伟大?伟大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试着去问问孩子,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哦!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八):历史可以这样读

  我们总是给孩子许多期许,包括对历史的记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等等。这些不应该成为所谓“铭记历史,继往开来”之类的空谈,也应该尽量避免以生硬的方式灌输知识。常言道:“文史哲不分家。”《左传》、《战国策》、《史记》……诸如此类,其中既有文学价值,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载体。但对于孩子们而言,面对这些书目,假使有一丝探求历史的兴趣,也被这些大部头和里头晦涩难懂的文言所吓退。

  孩子们自然不会愿意读这种原始著作,我们选择给他们提供后人编辑而成的历史类课外书。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历史类课外书,大都是一页页的文字,还有寡淡的叙述,让人总是难以打起兴趣,也在脑海里留下了“枯燥无味”的印象。

  陈卫平先生的16册著作《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一书,颠覆了我们对于儿童历史读物的传统印象。历史也可以真实而又生动有趣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铜版全彩印刷、大篇幅的插图、大字号的字体,让人霎时觉得阅读历史其实是一件轻松又愉快的事儿。最重要的,是每篇之后的提问环节。让孩子们,跳出辨别黑白对错的惯性思维,联系自身和当下,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这套书的一个闪光点。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成为父母与孩子们沟通的话题,可以对孩子讲出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她的看法,这个过程,不仅能加深亲密度,也交换了思想,彼此都拥有了两个思想的苹果,人文教养就在这轻松的讨论中润物无声地实现了。

  以第4册《东周•唇枪舌剑——秦•谁是大丈夫》为例,书中的时间跨越了战国、秦朝及汉初,容纳了“合纵连横”、“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等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史实,介绍了战国四君子、屈原、秦始皇等历史人物和长城、兵马俑等历史遗迹。薄薄一本小书中包罗万象,一点也没有旁落这些重要的历史元素,既能契合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做到叙述得有趣而生动,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到底,我们通过阅读收获的,是在此之外所形成的影响和意义。相信孩子们会在这套书中发觉历史有趣的另一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借此与父母展开更深层次的对话。不论是获取新知,还是增进亲子关系,我相信都是有所裨益的。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九):生动活泼的历史故事

  生动活泼的历史故事

  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by烟波浩渺1980

  这套书我读到是第11册,而书中所讲正是明朝初的故事,恰逢中秋节,书中开篇的故事讲述的是《月饼的故事》,说的是汉人反抗蒙古人的起义,通过月饼传递消息方便联络。相传这就是月饼的由来。而作为读者在中秋节读的这个故事,分外应景,顺带科普了历史知识。八岁的儿子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他非常喜欢,书拿到手就开心的阅读起来。

  陈卫平,台湾学者、作家,资深出版人。毕业于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后致力于儿童图书出版工作。1990年曾率台湾儿童文学界访问团赴北京、天津进行座谈。近年来发起并推广“中、小学班级读书会”活动,以及“绘本阅读与欣赏”观念之普及运动,并参与讲评及讨论。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译作有《群众与权力》、《国家的神话》、《世界电影史》、《罗素》、《科学的进步与问题》等。

  本书是全彩铜板印刷,图片的清晰度很不错,开本较大,字体大阅读观感比较舒服。图文并重,书中的插画有两种:一种是传世画作属于历史资料、另一种是历史题材的新作,与书中的内容相配合。关于文字方面,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作者陈卫平用适合儿童理解的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那些在历史长河熠熠闪光的人物和故事。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中,选择故事方面来说以历史为准,启发孩子思考为主,选取不同历史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最能说明的问题的一些经典片段,选材详略得当如本书所选的《月饼的故事》、《瘌痢头皇帝》、《郑和下西洋》、《海盗》(倭寇)等,并且在书后还有知识点的小贴士,科普成语故事、典故、历史名词等几方面的内容,还有“说来听听”提出本章节重点问题让读者思考,以帮助读者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怎么看待某些未有定论的历史现象?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动脑思考如何看待一段历史发出的起因和结果。

  本册书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让人想到原来历史可以这么阅读,跳出惯有的思路,是非黑白。不要被动去读,更多的是开动和启发脑袋运行中。了解和熟悉了这段历史,学会如何去分析和理解,确实是不错的亲子阅读的读物。如何以史为鉴为镜,这也不是空话,而是需要学会思辨。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十):历史即故事,故事即历史——致我慢慢长大的孩子们

  这是我第一次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作者是台湾的陈卫平先生。我读的是第八册《唐•阿弥陀佛的盛世——北宋•换炮加身》。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作为少年读物。而不是年幼的儿童。每个小章节后面都会有一个“说来听听”的小提问,这个好适合和孩子们来讨论下呢。

  这一册主要讲述了唐朝的盛世,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还有杨贵妃以及唐朝的没落。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唐朝的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是一个包容的时代。我真想可以尽快的和我的宝贝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可是他们现在还太小了。我只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他们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对别人不可以小气,但是允许有自己适当的坚持。我想尽可能的培养宝贝们保持善良和努力向上的心。育人和治国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道理总是相通的。一个乐于分享的人总是可以尽快的学会和别人友好的沟通的。善良而有原则,可以不轻易被欺负和同化。一个朝代也是如此。唐朝的仁君以德立国,道德直达,才成就了不一样的太平盛世。当然,这一系列历史丛书里面有太多精彩的历史故事,关于一个时代,关于某个人物,都是值得我们和后辈去学习和了解的。好的东西要传承,前车之鉴要借鉴。

  我很喜欢里面关于唐朝太平盛世的插画。整幅画作色彩鲜艳靓丽,街上车水马龙,各国使臣、客商、僧侣、学者、工匠、纷纷至沓而来,奇装异服,甚是美丽。一眼就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都是无比繁荣昌盛形象。孩童总是对色彩先感兴趣的,或者我可以引导我的小宝贝们了解历史从漂亮的插画开始,再大些,又可以从文字做更深入的了解。

  我期待我的宝贝们和我一起来更多的了解历史,来和我们有更深层次的对话,从带写实插画的儿童历史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