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30 04: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精选10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是一本由度阴山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一):读这本书的一些感触

  最近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一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讲了明代著名大儒王阳明的一生,以及他的心学理念,这本书让我受益不少。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哲学概念,对于三观系统的概念,还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层面上。由于中学几年的“毒害”,让我觉得思辨理论都是艰深晦涩而又无聊的,比如佛教,比如道教,比如黑格尔的理论,以及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理论。然而,王阳明和心学却让我发现,原来还有这么生动活泼的理论,它能够指导我的生活,而非坐而论道,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比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都是很简洁明快的理论,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实践起来只想也很明确。我有一种感觉,这个理论是本来就存在世间的,或者存在于我心中的,王阳明只是发现出来而已。这个想法倒是和“心学”理论中的“人人皆是圣贤”很配合,哈哈。

  回顾伟大人物的一生,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王阳明天资聪颖,这是他的优势;而他也并没有浪费这个优势,他从小就立志成为圣贤,并孜孜不倦追求着。从小时候学习兵法,学习道教,佛教,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并能够实践起来,通过“格竹子”来实践,说明他并非死读书,而是努力的理论结合实践,寻找他的真理,最终求仁得仁。

  王阳明的天资肯定算是一流的,可是就像他这样的天资,加上后天的努力,也一直到流放龙场的时候才悟道。当然,没有流放龙场的经历,他应该也可能悟道,但是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从他的经历可见,成功=天分+努力+一点点运气。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诚如是言。一个人困境中,才更容易自我反思,能够迸发出顺境中无法企及的境界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死刑犯的心路历程,一般是刚开始无法接受,但之后就会尝试着接受,尝试着思考人生理解人生,寻找解脱。所以说,于困境中能够有更多机会。这不是建议大家去主动寻找逆境去磨炼,这样就有些太着痕迹了,刻意反而不好。况且,毕竟谁会喜欢逆境呢?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狂傲的人,立志建功立业,乃至成为“圣贤”,而非像芸芸众生一样,以科举做官为目标,这样的人,能不狂傲么?然而到了老年的时候,却心境平和,少了建功立业之心,而多了很多平和。这和他一生不断致力于修心,有着莫大的关系。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雄心万丈,老年的时候则心态平和,然而又非“形同槁木”,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完美对比王阳明,我现在的生活就有些畏手畏尾,不像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的生活,反而有些像是中年的生活,背着一个枷锁。虽然有房贷,车贷,有娇妻,小有家业,但这些不应该是我畏手畏尾的理由年少轻狂,回首的时候恐怕会有遗憾吧。

  王阳明的心学,对我的人生,也有许多指引作用

  他的“心即理”理论告诉我一个道理,圣贤不在他处,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假借外物,不必求于心外,而只要往自己心内去求 。由此推而论之,既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圣贤,那么世间就没有权威。无论什么说法,不经过我的良知这一关,我就不认可,这是无可置疑的。比如他“格竹”,就是用自己的良知去置疑程朱理学这个当时的“权威”。又比如佛教里的抛弃亲情等,如果不合我的良知,那么它就是有问题的;在这个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良知做出判断,而非努力的“理解权威”。因此,我可以很自信,因为我心中有圣贤。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理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这句话是《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的介绍,也是心学的诱人之处。知行合一是一个永远正确命题,其中“知”指导着“行”,决定一个人会如何“行”。如果“良知”被遮蔽,行就会不正。一个人内心的良知是很容易找到的,王阳明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遇到一件事情,第一反应就是“良知”;比如遇到一个小孩在井边玩,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救下他”。但后面的思考,有时候却遮蔽了良知。比如,假如我和小孩的父母有仇,“思考”会告诉我不要救他,幸灾乐祸。这就是良知被遮蔽了。因此,在遇到事情时,要遵循自己的第一判断,它代表道德感和判断力。这是致良知的方法。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有时候喜欢占小便宜,比如捡到东西,会很开心。然而我的第一反应告诉我,“捡到东西要尽量归还”,那我就应当遵循这个良知的指引去行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个过程,就是“致良知”。

  王阳明对于情绪管理认识,也让我受益良多。他的理论区别于佛教,并非不让人有情绪,而是要控制情绪,防止情绪影响自己的良知。比如,一个人的愤怒情绪会使自己处于非正常状态,既影响身体健康,又影响自己的判断力,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我以前就是一个很容易愤怒的人,不过幸好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意识的改变。现在我遇到一些容易让人愤怒的事情,首先会提醒自己,保持冷静,避免愤怒情绪,让良知运作起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动作。情绪管理的最佳境界叫“不动心”,这与佛教里的“枯禅”静修不一样,而是修动处的不动心,即遇到事情不乱动,不偏动,不虚动,而是遵循以内心的原则,此心不动,为愿是动,随机而动。修“不动心”乃是修心学的一大目标,也是我的目标。

  不过,以我现在对心学不多的认知中,仍然有许多疑问。比如, 我的第一感觉,大部分可以说是对的,但肯定也有错的,并非全是良知,是被私欲遮蔽的。如何判断自己的第一感觉是不是“良知”?这里面有一些细微之处,还是需要有实践中分辨。 后面我准备在心学上面继续学习,读《大学问》、《传习录》,并以此指导内心。

  虽然仍有一些疑问,但作为我实际上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儒学知识内容,我明白了“中华传统文化”真正是什么意义。以前对中国“哲学”乃至思想与西方的对比,尤其是科学民主启蒙等的对比,总有一些自卑。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明白,中华文化自有其独到之处,实不必自卑,对自己的文明可以有足够信心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二):《内心强大重要

  王守仁,自号阳明子,所以世人亦称阳明先生,所以也叫王阳明。 王阳明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家。一生主要成就是平定赣南匪患,平定宁王朱稹濠谋反,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因军功被封新建伯后改为新建侯,死后从祀孔子庙,真正实现立功立言立德真不朽的圣人。当年明月称他为“大明王朝第一牛人”。 本书记叙了王阳明的生平,并加入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在人物经历上笔墨较为客观,属于传统的记传类,在故事描写文字较为生动,但比较《明朝一哥王阳明》还是在故事性上差了一些,本书也浅谈了心学。 简而言之王阳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自己天赋高之外,就是心学的实际运用。援引书中一句话“心学本身是教人要有强大自信的一门学问。” 王阳明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动,所以遇事从不慌乱,在纷杂的外界条件之下,才能准切的判断事务的要害,一击即中。所以才有赣南剿匪的神速,才有平定宁王谋反的从容。 书中写到王阳明平定谋反时,在捷报送来之时正在和学生教课,听到大婕之后还能继续平淡的讲课,真正做到了不喜形于色。这就是内心强大的镇定。内心强大,相信自己,所以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 王阳明也提到了知行合一,何谓知行合一,知道就去做,才是真正的知道,否则就是不知道。也谈到做事情要遵从自己的良知啊,随着善心去做遍不会担心会做错,也不会担心做不好,想想确实如此,事情没做好,一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想偷懒,想耍滑;二是自己内心不够笃定,做起事情来便慌乱了手脚,也容易被外物所左右,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有时,不去想着把事情怎么做好,而是先盘算起得失来了,我这样可能会吃亏,也有时因为一点变故无法接受,自己内心阵脚大乱,所以才会昏招跌出。 所以,我认为王阳明之所以有所成就,聪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更多的是他内心的光明与强大。因为光明才会为大众所想,不辞辛苦,不几个人名利。(但他为大众谋幸福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也很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夫子)因为内心强大,才会不为外物所左右,才能抵住流言蜚语,抵住诱惑,才能成其大才啊!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三):原创 | 《知行合一》只是了解王阳明心学世界的入门级读物

  在我国历史上,文武双全人才很多,但文能著书立说影响世人,武能统兵作战平定叛乱,两方面特别厉害的并不多见,而王阳明恰好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一位代表。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以致良知”,而他的一生,也遵循了这一原则,观其一生,无论做人、成事,都是值得后人借鉴良方好药,和作者度阴山一样,作为王阳明的忠实拥趸,自己对这位千古圣人的喜爱,也如他在后记中所说的那样,“其实,我最奢望的是,现世的不仅仅是《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这本书,还应该是王阳明的灵魂。”

  回顾这本书,作者通过一个个精彩小故事来向读者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正气形象同时可以说是打开了心学这个神秘学术的第一阶大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精通的高材生们,一定不会忘记了政治课本中对于“唯物”及“唯心”的举例辩证,高中时代,的的确确是在对习题中的“唯心主义”摇头说NO中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的,而历史书聊聊几笔对于“程朱理学”“心学”的介绍也不足以弥补多数学生将一代圣人打入“唯心即错派”的三观损失

  这本书中的故事大多通俗易懂,的确是了解王阳明传奇一生的入门级读物。一些心学的观点如“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存天理灭人欲”“致良知”等精神也可从书中窥探一二,尤其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经典的心学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去善去恶是格物。”

  但是,读完此书,感觉到了“浅出”,但并不“深入”,想要深入了解心学,想要深入了解王阳明,了解这位千古圣人的思想精髓,这一本书是绝对不够的。这本书只适合对王阳明不太了解的初探者,通过作者部分可观部分主观描述,读后对千古圣人建立起一丝神秘的崇拜感。但是,对于将王阳明尊为自己心中的精神标杆的仰慕者而言,读后会觉得作者的写作思路时不时便出现一些混乱个别故事有些生搬硬套,给人一种拼凑情节郁闷感,因而造成写作脉络并不是十分明晰。同时,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虽然尽可能地尝试拉近千古圣人与大家的距离,但是就我个人而言,真的非常不喜欢作者所抒发的一些妄自揣度的笔墨。

  最后,用隆庆帝朱载垕对王阳明的评价结束我的观点,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评价之一:“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四):过誉的一本通俗读物(含全书概括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当年追当年明月的文(其实是在地摊上买了一大本明朝那些事合辑)看到说阳明先生的心学好像很小众很牛的样子

  然后就想起来,我航有一栋办公楼叫知行楼另有一栋食堂叫合一楼加起来不就是知行合一吗,不就是阳明先生的思想言论吗!

  于是翻出王守仁大作传习录拜读,终于因为古(人)文(生)修(经)养(验)太过浅薄,浮皮潦草并未留下多大印象

  这次被人安利了度阴山的这本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终于可以愉快的读完

  以下是此次阅读经验给我留下关于阳明先生的印象

  希望阳明先生泉下有知,不被气死

  心学看起来玄之又玄,其实其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外不过两句话:

  致良知(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无恶无善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在解释这两句之前先得为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说两句

  这句话看起来特别没有人性,人欲都(此处有重音)要去

  其实就是特别没有人性

  尤其是朱熹老人家又特别要求刻板

  就如同小乘佛教的规矩一般

  我不是说小乘不好啦

  人生是需要一(很)些(多)规矩

  尤其是一心求道/佛的人

  但是你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就不对了对不对 - 这里一次念不对断句的都是歪果仁

  好了人身攻击省略五百字

  存天理去人欲里的天理是正义,人欲是私欲

  所以粗浅理解下来就是不要瞎作

  每天好好过日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圣人的道路

  当时除了程朱的“理”学外,还有一个“心”学的陆九渊

  基本区别就是朱熹论理,陆九渊论心,尤其喜欢静坐见心

  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不通的地方也在于

  他的理都来自于心中的神明——良知

  只要心没有被俗世蒙蔽,我们的良知都知道做事的理在哪里

  甚至通俗意义中的坏人,良知也并不是完全泯灭,总有可以唤醒的角落

  阳明先生虽然现在被后人归在了“陆王学派”,可当时他可是尽力把自己和陆九渊撇清的

  为什么呢?

  因为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颇有一点消极避世的味道

  常常陷入坐枯禅,自己高兴了就完了

  而王阳明更强调心上的道理(良知)要在事上练

  不练不知道心是不是稳定,良知是不是一直光明不被蒙蔽

  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至于后面那句“无恶无善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没什么特别好解释的,字面义

  都是一些花架子,背下来就可以了

  谈论王阳明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抖一抖

  阳明先生的理论说完,循例该提一提先生的生平

  简言之

  【天生聪颖,心性不定;三十而仕,仕途坎坷;善于攻心,主要剿匪;无心官斗,醉心讲学;体弱多病,死于异乡】

  王阳明年少顽皮,不循规蹈矩,念书思路跳出了程朱理学

  青年心性不定,对佛道及兵法都有钻研并来回跳跃

  于27终于通过会试,步入仕途

  在经过工部、刑部后,于兵部任职时因进谏刘瑾一事被下锦衣卫大狱,在1507年释放,贬至贵州龙场驿站

  在这里王阳明悟道

  青年时期在兵法颇有心得,后来被屡屡派去剿匪

  当然都是那种钱少活多离家远,位低权轻责任重的活儿

  为了他人所不能为之后也在中央捞不到什么赞赏

  就更别说提官拔爵了

  谁叫他摊上了一位无能的大老板明武宗朱厚照呢

  后来朱厚照终于把自己折在了玩乐中后

  即位的弟弟朱厚熜也并不好

  虽然看起来年幼老实,实则阴沉任性

  只能说好的老板都是相似的而不好的老板你永远不知道在哪里会又坑你一道

  比如去了悍匪横行的江西,平了山贼平宁王

  去的时候是巡抚江西南赣,平了宁王却惹怒朱厚照,取得胜利后即被弃之不用

  朱厚熜想启用王阳明(1521),却搞不定身边大臣杨廷和

  杨廷和的主要阻挠动力来自学术偏见,这可是一个朱熹忠实门徒

  比如又去了边疆广西,平定异族和睦友邦

  可功劳又在政治风波中惨遭抹杀,还险些被削爵

  之后就在郁郁回乡的水路上去了

  王阳明流芳的是哲学言论,而生前的政绩全在剿匪上

  江西和广西三场战役,还是颇可以看出他的章法

  对待江西山贼首先招降一些不稳定分子,又用十户法发动人民内部力量揪出所有内奸,首战告捷后即大肆庆祝麻痹松懈剩余坚固抵抗分子的防备

  平定宁王战役中,在宁王积极出击安庆、南京的时候,抓住宁王“志大才疏必瞻前顾后”的心理,攻其大本营南昌引得宁王仓皇回守,把宁王困住又免去了一路的老百姓无故遭殃

  最后到达广西的时候,从史上安南叛乱次数和当地士官任命情况的资料得出推断出,这个地方适合当地人管理而不是外来命官

  掩卷回想阳明先生这一世

  最不易是坚定的信仰

  坚定的信仰撑过顺景逆境

  坚定的信仰让心学得以传播

  日子好不好过最后只得自己一颗心来评判,与他人都无关

  而阳明先生的“致良知”这一精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五):个人评分:75分。作为一本王阳明的了解读物还不错。

  书评:

  作为一本王阳明的了解读物还不错。

  有点遗憾的是没有系统地将王阳明的言论或者行为来进行归纳梳理,只是讲了一个故事。

  个人对于心学的一些想法:

  1、王阳明说专注于实,那就没心思去追求虚了。这句其实有点鸡汤的,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考虑实的东西,人总有虚荣心的。

  2、心学认为万物一体,所以为他人抗争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抗争。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游行甚至是更激烈的行为,这点在中国几乎看不到。

  3、只要我们的心没有被私欲阻隔,知行就是合一的。这句话又是鸡汤了,然后并没有标准来判定心有没有被私欲阻隔,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怎么说都可以,只要你的辩论有说服力。

  4、心学其实也是哲学的另一种诠释,并不能代替实际技能,人还是要多学习,多思考,你要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人生不会让你以后感觉太过后悔,你一生到底追求什么。

  本书结构:

  前四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王阳明的一生。

  第五章心学理论

  第六章如何做来遵从心学

  这本书讲了什么:

  第一章 王阳明出生到去江西剿匪

  心学最根本的道理:只有我才能支配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心学和禅宗的区别:禅宗注重的是修养(尊德性),而几乎没有学问。心学既有修养又有学问。禅宗没有进取,心学是要人进取的学说。

  第二章 王阳明在江西剿匪以及其军事上的成就介绍

  第三章 平定宁王

  善意的谎言对于心学来说也是不对的。

  圣人并非神人,并非上帝,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犯错的时候

  第四章 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写到王阳明的仙逝。

  王阳明在广西剿匪完成后,回家途中去世

  王阳明府邸豪华,作者猜测是当初私吞了宁王的财产。其家底丰厚,死后家族中发生内斗,导致衰败,这也是没有遗嘱的原因。

  第五章 讲述心学理论

  更深一步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做圣人的权力和资本。

  心学的心即理核心是按两只去做事,不是一味的忍让。

  心学提倡即使是刀山火海,只要是良知让我们去做的,我们就该去,这点和日本倒是挺像的。

  心学认为万物一体,所以为他人抗争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抗争。

  人理所应当的拥有七情六欲,心学要我们做到不让这些七情六欲蒙蔽良知,影响你做事的判断。

  王阳明说专注于实,那就没心思去追求虚了。

  不能太固执,言必行,行必果未必是好事,要随机应变。

  遇到与你不和的人,不要明斗,要不停暗示:我不是斗不过你,只是不和你一般见识。

  平时为人处事表现得看穿一切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遇到大事还能淡定对待才是真牛逼。

  做事不能感情用事,不然可能就会犯错。

  圣人之间不存在比较,如果太过关注圣人的分量,那就陷入争名利的地步了

  第六章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心即理不是说心中什么都有,而是心中的良知可以指导我们去做任何事。但是,能不能完成又看个人能力了。

  只要我们的心没有被私欲阻隔,知行就是合一的。

  王阳明有些话其实是在暗示佛教和道教有些道理是不对的,只不过没有明说,这其实也是给自己在留余地。

  读这本书的动机:

  心学被多次提及,毛泽东、蒋介石都对心学有所推崇,甚至看到过言论说日本的兴起也与心学有关。

  读这本书的目的:

  所以想了解下心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厉害

  作者:

  度阴山

  书中的感兴趣点:

  王阳明、心学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5-6小时通读

  评分:

  75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六):王阳明的理智与感性

  人的感性是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形成的,不适应文明社会。纵口舌之欲,会弄坏身体;逞好胜之心,会得罪人;贪懒偷闲,会让人聊到穷困。还好,人有理智,这点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古代圣人于是说,想要过得好,就得用理智约束感性。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王阳明说这是颠倒本末。理智不该压抑感性,理智应该辅佐感性。因为人的感性思维太强,比如模式识别、联想能力,远胜计算机;人的理智思维太弱,不如算盘。强行克己复礼,以弱压强,不仅困难,而且限制了自己。

  人的大脑可塑性超强。爱恨美丑,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都能洗脑洗出来,感性的方向也可改变。心学之道,就是给自己洗脑:调心态、塑三观、让直觉符合环境 ,欲望吻合利益。达到这一层次之后,只要遵从内心的声音,就能发挥出大脑全部潜能。怎么才能做到这一步呢?『事上练』。只有通过实际生活中成功失败、欢乐痛苦、挣扎解脱来修行,才能领悟最优方法论。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七):知行合一,真的那么难么?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1月底,开始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读后感触颇多,但最近一直没有多少时间来整理一下思路,借着周末可以总结一下最近的思路。读完一本书,如果就像任务一样读完,什么都没得到,没有感悟,那还不如不读最好,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全书读下来给我三个方面的感悟比较深刻,下面我就慢慢的来理一下这三个方面的感悟!

  1. 中国哲学思想价值观的历史

  开篇先介绍了中国哲学的一个大概发展历程,这里主要讲的就是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

  儒学的发展历史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八):人之初心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吧。

  本书作为王阳明心学的入门指导是合格的,但更是一本人物传记。这也让我更加期待接下来的第二本了。

  作者是人大的史学硕士,史学功力毫无指摘,大明的官阶描述起来都和现代一一结合,平添不少乐趣。据闻他对王阳明的《传习录》已能倒背,哈,说实话,我不信。但是对于作者对心学的解读,却不得不叹服。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姑且粗陋地用这三个词作为这本书的总结陈词。大学校训“格物致知”应该是按照朱熹的理学思路去解释的,也更加和咱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比较贴合,即客观真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实践方能出真知。然而了解了王阳明才知道,王老师的“格物”是理解为从外物上去理解和端正我们的心念,“致知”理解为达到或符合我们内心的良知。意思大约理解为,人之初性本善,良知就是天理,本存在每个人的内心中,这是生而为人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了,没有之一。对待万事万物,以我不动之心去自觉评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反证自己的良知,也就是“事上练”,从而“知行合一”。人人平等,生来自有圣人之心。只是大多被外物的欲望所掩盖,故而需要“存天理,去人欲”,静坐思虑,克省自身。

  每到此处,佛道的出世思想,总要被作者拿出来打击对比一番。这里,我倒有些咂舌,想要给佛家辨一辨。佛家是有坐苦禅的嫌疑,但是绝不是叫人逃避人世,逃避君臣、伦理和亲情。佛家的因果论,也是说凡事皆空,因为没有因,就没有果,所以都是空的,但是一切的因又能产生各种果,所以一切又都是非空。反映到现实意义中,也是叫我们积极入世,多种善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现代人,有几个真的会丢下一切去做个纯粹和尚,何况僧人出家也是为了佛法的专修,从大意义上讲不该质疑他们对于小家的意义。

  回过头来,王阳明的心学确实简明,作者所举的例子也比较切中要害。我们并非不知善恶,只是善恶存在于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中,后天的历练让它渐渐被遮盖了。说白了,其实就是修“心”,修“良知”。人人都有缺点,但如果能全心全意发挥良知的力量,人人都能成功。

  但是干坐着说空话这样的事情谁都会做,真正面临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明知道不该这样,但是身不由己,听不得良知的召唤,这大概是我们多数人如今面临着最大的问题了。

  于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事上练”,用唯物主义的话讲,就是去实践。既然良知就是天理,是真理,那么我们还需要用实践去检验,这是唯一标准,我们“事上练”。然后用发展的眼光看,被实践检验后的真理发展了,继续实践。

  哈,教科书上被贴上“唯心主义”标签的王阳明看来要被气疯了。。。作者帮我们澄清了,“知行合一”本意不是实践出真知,人本性就“好好色,恶恶臭”。只要我们的良知未被私欲蒙蔽,知行就是合一的,做的就是正确的事情,所以强调的重点还是“致良知”。

  只是作者在描述,或是说转述王阳明的心学要义的时候,觉得主观性还是偏强了一点。至于王阳明本人是否超凡入圣有过誉之嫌,实话说,在今日之前,我对王阳明的了解并不甚多,不置可否。只是隐约觉得作者将王阳明的所有功绩都往他的心学上去套,去反复强调“存天理去人欲”,总有些用力过猛的感觉。

  我是笃信人无完人的,所以第四章结尾,作者那神来的几千字评述,叫我心平气和了不少。

  嗯,期待第二部的“四句教”吧。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九):心怀理想,活在当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无愧圣人之称。世人无非唯物或唯心,前者多,后者少,我想做个唯心的人,可能是装清高,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喜欢“心”这个字,但无奈大多时候只能唯物,所以始终为理想和现实的抉择困惑。直到初探阳明心学,才理清头绪。阳明心学主张“致良知”:凡事以善为本,明辨是非善恶。继而“知行合一”:行动要和良知相符。而王阳明这个集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为一体的行动派和大多数其他圣人不同,更强调“心即理”“事上练”:对一切事物有了清晰的信念就要践行,自己认为是对的,就施行,错的,就摒弃。 做个有理想的实用主义者,即使面对多骨感的现实,也要怀揣丰满的理想,知行合一,活出尊严。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后感(十):你需要问的,只是自己的心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一句我看到就沉下了心的话,也是一句自带智者音效的话。很多人都说过,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而所谓的战胜自己,在我看来,不过就是战胜自己的一个个所谓的“心魔”,也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心中的贼”。

  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悟出了八个字: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有许多许多东西是我们内心本来就有的,只是这纷繁的、物欲横流的社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自己迷失了”良知”,但“良知”其实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良知“不仅仅是道德的范畴之一,也不仅仅是认知范围内的”知道“。"良知”意味着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与判断力,而对这一点的理解,真是现在大力鼓吹”知行合一“的大部分人们所缺失的。

  要想一窥心学之全豹,就必须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性格特质、他的价值观,而此书,更是给实现这一途径提供了最好的入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