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5: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10篇

  《爱因斯坦的梦》是一本由(美) 艾伦·莱特曼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5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一):爱不释手的小书(小总结

  三天看完,一天十个梦。真心喜欢这本小书,因为太喜欢,所以做个小总结。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与人文学教授阿兰·莱特曼,替爱因斯坦做的三十个梦。

  第一梦:时间即是圆,世界永不停息的重复

  第二梦:时间是流水,某天突然带回过去。(人们惶恐、畏惧,怕改变过去的任何因,将会为未来结出不可测的果。)

  第三梦:时间有三维,与空间一样是立体的,世界一分为三。

  第四梦:有两种时间:机械身体。(两种时间狭路相逢时,是绝境;两种时间分道扬镳时,是满足。)

  第五梦:离地心越远,时间流动越慢。

  第六梦:时间是绝对的,以时间为绝对的世界。

  第七梦:因果不定的世界。

  第八梦:如果时间不曾流动,时光虽然流动,但没有心事发生

  第九梦:世界末日前一年。(因为大家分担了一个同样的命运。只剩一个月的世界,是一个平等的世界。)

  第十梦:时间的质地是粘的。

  第十一梦:时间的流逝反而增加秩序

  第十二梦:时间以画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流动。(回到外面的情人发现他们的朋友都早已去世了。毕竟,好几辈过去了。)

  第十三梦:没有时间,只有意象

  第十四梦:没有记忆的世界。(没有“生死薄“一个人只是一张照片、一个两度空间的画面,一个鬼魂电影《记忆碎片》)

  第十五梦:时间间歇错流的世界。(现实世界大家对于未来都是公平的,都对未来一无所知,也许你知道三年后这里会修建一条跌路,但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总会在某一方面的未来无所知。)

  第十六梦:没有人在静止状态

  第十七梦:时光倒流。(电影《返老还童》)

  第十八梦:人的一生只有一日。(一生只是应时而至的的一瞬。一生只是一个秋日。一生只是像蓦地关上一扇门时,那门影纤悉的边缘。一生只是一举手一投足之间。)

  第十九梦:时间是一种感觉

  第二十梦:人会永远活着的世界,时间无涯。(今者和来者,无限的生命带来了无限长的亲戚名单。 )

  第二十一梦:无法测量时间的世界。

  第二十二梦:一个没有未来的世界。(一个无法想象未来的人,是一个无法考虑行为后果的人。)

  第二十三梦:时间是看得见的坐标一维。

  第二十四梦:在这个世界时间是不连续的。(世界停止了,一微秒后,世界又开始了)

  第二十五梦:时间可以测量和度量。

  第二十六梦:时间有区域之分,因区域不同而时间不一致的世界。(城与城之间互不干涉,使各地的生活自然发展千姿百态

  第二十七梦:未来是固定的世界。(命中注定,宿命。爱做什么做什么是一种奇怪自由,是在没有自由的世界里的自由。)

  第二十八梦:这是一个数不清复制的世界,时间来回跳动

  第二十九梦:在可以改变过去的世界里。

  第三十梦:夜莺是时间,夜莺是时间的化身。(捕到鸟的人欣喜于冻结的那一刹那,但是不久即发现:夜莺气绝而死了。)

  这是一本时间旅行的书,带你穿越时间的维度去旅行。这里共有三十个梦,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梦是这几个:时间即是圆的,想象一下如果你做的一件事情或者是经历过的事情不断的循环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时间是流水,突然把你带回从前的某个点,想象一下,看着这些熟悉人群,你要做什么?还是不做些什么?时间以画同心圆的方式进行,想象一下,离地心时间越慢越迟衰老,离地心越远时间越快,人生也将过的更快。你愿意选择慢的时间还是快的时间?如果慢的时间,等你有一天到外面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你熟悉的世界,你认识的人早已经不再人世,因为好几辈过去了。人生只有一天时间,你能做什么?看得到夜晚但看不到日落,一生只能感受一个季节,与亲人错过相见,最后感叹人生短暂了,我还没有好好体验和感受这个世界,就已经离去。一年前就已经知道世界末日,所有人都准备等待着死亡,曾经人与人之间的所有仇恨恩怨在这个已知的死亡化解了,因为死亡的平等,带来了人与人间友好相处,不再计较得失,不再尔虞我诈,不再勾心斗角。想象一下,如果世界末日最后一天,你要做什么?你怎么度过这一天?时间是跳跃的,无论怎么你都抓不住,小孩可以抓住,但是不想抓,老人想抓住但抓不住,但是一旦有人抓住,那一刻时间就停止,也就是死亡。时间是坐标上的一维,一个人一直往前冲,最后冲到五十岁甚至到八十岁,但是他却错过了太多。时间是三维,存在着多种选择,多种世界。时间是区域性的,每座城的时间不相同,从这一座城到另一座城,感受时间快慢的不同,其实每座城是一个孤岛独立的运作,一切自求多福。时光倒流,想象一下,会不会觉得这个体验与正常生老病死相似,想象一下即将死亡与即将变成婴儿感受,其实人也如害怕死亡一样害怕自己变成婴儿,因为那也代表着人生的终结。人永远活着,也就是长生不老,想象一下,除了有一长串的亲戚名单外,这个世界是不是太拥挤了。

  这些时间的梦中,觉得非常漂亮的是时间如流水、时间以同心圆方式进行、世界末日、时间是夜莺是跳跃的。

  这本书让我想象到时间的形状、时间的样子,时间的质地,时间的速度,不同时间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像诗一样的散文,构成这本书。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二):假如时间变了样子

  《爱因斯坦的梦》是一本不到二百页的小说。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故事。整本书讲了爱因斯坦关于时间做的三十个梦,小说的时间设定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前夕。

  在小的时候,我曾幻想,如果人的一生不是从婴儿,少年,中年,老年,死亡的顺序开始,而是一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老年,然后按老年,中年,少年,婴儿的时间顺序过完这一生,当你呱呱哭喊而不能言语时,你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当看见自己的异想天开出现在书里,就如同和一个朋友样相遇的感动

  我们常做梦: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自己之前所有关于时间的假设在这本小书中都一一出现,而那些自己脑洞还没有大到的边界处,也被作者带着做了一翻梦。并且译者文字还带着一种诗意~

  ##假如一生只有一天

  gt; 在这个世界里,人的一生只有一日。人留心时间消逝的跫音,好像猫在聆听阁楼里的声息。因为没有时间可以由人挥霍而损失。出生、上学、恋爱结婚事业、老年,所有的人生阶段都必须在日夜的一次循环与晦明的一次交替中完成。一生只是应时而至的一瞬。一生只落一场雪。一生只是一个秋日。一生只是像蓦地关上一扇门时,那门影纤细的边缘。一生只是在一举手与一投足之间。

  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如果她生在了春季,她便一生都没有机会知道雪为何物,如果她生在了冬季,她便不知小草萌芽是什么样子。人总是感叹四季的循环,时间的重复,如果时间不再重复,你会错过什么?又会珍惜什么?

  ##假如人永远活着

  这个世界的人不会死亡,人只有两种:一种“来者”,一种“今者”。

  在“来者”们看来,既然时间无涯,没必要急着念书,急着学习,急着升职,急着坠入情网,急着成家。无涯的时间中任何事情都来得及。

  “今者”们则认为既然生命无限,所以要做所有想象出来的事情。他们建立无数多的事业,结无数次婚,他们是画家,是律师,是会计,是农夫。他们声称要品尝生命无限的滋味

  因为没有人会死去,所以这个世界中的一个人会有上百亿个长辈,为不朽付出代价便是没有一个人是完整和自由的。最终人们了悟出了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死亡。

  时间究竟是我们的感官认知,还是客观的存在?时间是四季的轮回?还是一段生命的历程?一个有限的生命个体放在时间的长河里,就像大海中偶然机器的一朵浪。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身体内本能恐惧源自对死亡的焦虑万物生生不息,在一代一代的交替循环中印证了人类的伟大和局限。

  ##假如时间不可度量

  gt; 在时间即性质的世界里,记事或凭天空颜色,或凭阿娜河上船夫呼唤音调,或是一个人走进屋子时或快乐或恐惧的感觉。一个婴儿的出生、一件发明专利、两个人物的相遇,都不是分秒所记载下来的、时间之流中的几个定点;而是时间划过想象的空间,因一凝视或一渴望而化为具体事实

  人类的钟表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从此全人类对时间有了统一表述方式。我们习惯了用钟表去度量时间,八小时工作日,读一小时英语,做了两天火车……却很少有人说,我快乐了两个小时,我觉着内心温暖了一天,我整整悲伤了两周呢……

  **你的生命=你度过的时间吗?人们用钟表去度量时间,你用什么来度量自己的生命?**

  一个人看待时间的方式也是他看世界的方式。比如在那个没有死亡世界的“来者”和“今者”,他们选择的方式是两种世界观极致变现。今天读书时想,为何我们内心总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期盼?一种“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另一个地点,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我们从未遇到过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印证时间的方式,就是一个小世界,而这个小世界让我们感到陌生好奇。仿佛亲眼看到他们的生活样子,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另一个世界的生活。

  可是呀,你看待时间的方式,你选择度过生命的姿态,也是你自己打造的独一无二的小世界。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三):当伦理成为科学枷锁

  今年为止读过最棒的书。三十个关于时间的寓言,解构了三十种时间构成的可能性,用任何人都能读懂的方式,透露狭义相对论的本质:把时间拿来和空间、声波、速度、意象、意识想象等各种质地的概念来作比较,那么定义时间的弹性是无穷宽广的。如果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认知是平面的(只能依靠意象而有所相信),比如说,真的很难相信三桩可能发生的事件实际上同时发生了并会形成三种真实的未来,或者无法理解为什么时间可以时快时慢、时硬时软、可能连续也可能是间歇的甚至是黏性质地的,那么最起码是时候重新审视人类造出能人为度量时间的方法器具来使所有人从此失去彻底的自由这件事是否是好的。其实无论时间的本质是哪种范式,人类这种麻烦生物总要附会一些这样那样的伦理道德:假定人会永远活着,总有人会悟出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死亡,要以有限战胜无限;如果人能看见未来,总有人拒绝理会既定的命运要用不一样的轨迹自己闯闯看,结果过了失望的两辈子;若这是一个数不清的复制的世界,他感觉到自己被重复了,那么哪一个重复是他自己、他真正的身份呢?这是什么样的孤寂?到头来,看了三十种,还是觉得现在我们那么局限地认知着的时间范式已经是符合人类伦理期待的最佳方案,不知这是好还是不好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四):夢中的時間

  作者是MIT的物理教授,既教物理又教写作,还指导一门“写作与人文研究”的课程。这本书可以视为一位奇人写的奇书。奇是令人惊奇意思,不是奇怪的意思。

  译者也足够水准,台大中文系学士,哈佛大学博士。一直读诗、写诗、研究诗,当年在哈佛大学写博士论文期间,读到此书,欲罢不能,直接把博士论文放在一边,做起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期间,还联系到作者,与作者当面就书本身及翻译做了交流。作者不懂中文,却让译者念中文译本中的一段给他听,之后夸赞译者“掌握了小说中内蕴的诗情”。译文干净、漂亮,是地地道道的中文,全无翻译腔。有些句子更有令人惊艳,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本书算是小说题材,却无明确的故事主线,像是散文诗,主要是以1905年爱因斯坦奇迹年的专利员为人物,写他作出的三十多个梦。所有的梦都是关于时间的。每一个梦中时间的性质都不同。有的梦里时间在倒流,有的梦里,时间没有过去,有的梦里,时间没有未来,有的梦里,时间是三维的,有的梦里,时间的一维是看见的,有的梦里,时间不确定,有的梦里,时间跳跃,有的梦里,时间抽筋儿似地回转到过去。在时间霸道不可理喻地不同统治之下,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

  最后一个梦里,时间是疾飞在空中的小鸟。只有少年足够快,能够抓住,却没有抓住小鸟的欲望。而成人都想抓住,却已没有足够的速度了。小鸟偶尔被抓住,人可以享受片刻时间停驻的美妙时光,但很快小鸟就气绝身亡了。

  这本《爱因斯坦的梦》,堪称庄周梦蝶之后史上最牛逼的梦了,没有之一。阅读此书,是非奇特的体验。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五):Dream or Reality?

  三十个梦。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时间。极其具有美感。梦境之所以为梦境,就在于它其实打开了看待现实世界的另一扇窗户。真正有趣的问题是这个:我们对时间产生的所有概念,不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感知吗?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难道不是能成为任何样子吗?这就是为什么三十个世界里,不少都让我们能够联系到现实世界上,它们看起来只是和我们通常认知时间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让我们问自己,难道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显然这引发了特定的哲学问题,最后几章似乎尤为明显,也可能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随着时间关注点的变化所致) 作者在这本书里,实际上在我看来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的人生感受。人类对永恒的盲目追求总是导致悲剧的结局。美和生命正因其有限和变化而美好,失去了可能性,也就失去了生机。所以他试图表达出某种希望人能够抓住现在,活在当下,而不为未来或过去,亦或由于愚蠢地对永恒的期望和追逐而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一定是出自个人经历,正因为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才需要表达这一观点的重要性。 六月二十二日的梦是非常存在主义的。如果一切都是命定的,那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难道我们就该因此而放弃吗?后面的另一个梦则是放弃寻找意义的后现代感了。 总而言之,在无限的可能中,或对现世无限的理解中我们知道一点是必要的。那就是不要把精力集中于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过去已经发生什么,也许它本身甚至都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时间将无足轻重,如果只有这一刻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珍惜现在,而不是让它因忧虑或懊悔而在你手中溜走,只有在其中才能真正寻得生命最想要的东西。 全书我最喜欢的一句是“Planets caught in space, oceans, silence.”那一个小节也是这本书最美丽的部分之一,You don’t see time. You just see MOMENTS. 那才是你可以找寻到永恒的地方。

  《爱因斯坦的梦》读后感(六):原来理科也可以很性感,哦,是感性

  书很薄,译者童元芳老师是写诗之人,把一本交汇理论物理与魔幻场景的小书,翻译成一段段美妙的诗篇。

  这本书也让我看的很累,头脑跟随作者为爱因斯坦关于时间的三十个梦境飞速旋转,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横冲直撞的时空飞船。读读停停,整个人也在半梦半醒间度过一天。时间是什么?是不断轮回重演再重演的圆,是可以回溯到过去的水流,是听从身体的专属节奏,是散落的片刻岛屿所在的海洋,是一生只一瞬的举手投足间,是......这个本来清晰的答案开始变得千奇百怪。

  1905年,26岁的专利局职员爱因斯坦提出伟大的相对论。对于这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世人对他的有着方方面面的解读和探索,不同于科学界惯于使用的科学语言和大量公式,同样作为物理教授的莱特曼,大胆新奇的独辟蹊径,将科学探索转换成诗,给我们演绎了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梦境,一幕幕划开,来不及落泪,心中只剩迷雾散开之后的寂寥。

  个人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梦境:这个世界里,时间不是虚幻,而是一只只夜莺鸟。人人都想要一只鸟。大家在城市里四处想方设法捕捉鸟儿,却很少能捉到这样迅速敏捷的鸟。而若有幸捉到夜莺,时间会为你即时冻结。“只有孩子们有捉住鸟的速度,但孩子们却没有要时间停止的欲望。因为对孩子而言,时间移动的已经太慢了。他们从这一刻冲到下一刻,焦急地盼望着生日和新年,几乎等不及下面的日子。”

  而终于捕捉到夜莺企图令时间永远定格的人们,最终也无法如愿。夜莺的歌声日渐微弱,气绝而死。人们以为捕捉到的刹那,也随之没入寂灭的荒漠。

  我怔怔地合上书本,跟书中梦醒的爱因斯坦大人,一齐陷入空虚。

  2016.06.1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