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4 04: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精选10篇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是一本由[美] 马修·克劳福德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90,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一):略显散漫描述,一个哲学家对工作的态度

  总体来看,书的逻辑较散漫,主线不好把握

  因为作者学哲学的缘故吧,书里引用了不少哲学家观点可惜整本书每章节安排没有感觉特别有逻辑性,可能也是哲学家的缘故?

  书中有几节对摩托车修理的描述,倒是很有趣。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摩托车的人来说,这是个陌生世界

  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关于“工作的意义”的叩问。换做两三年以前的我,一定会拍手称快,现在就不会轻易那么激动了: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创造价值需要自己去努力实现

  读完书的两个收获:一个是,全情投入工作容易产生满足感,而这种全情投入源于对工作内在价值的追寻、非其外在价值,如加薪升职;另一个收获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平时做做家务手工,也是有益提高满足感的。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二):作者的论文

  整本书核心观点就一个,「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结合,才是完整有意义的工作体验」。

  然而,过多对修理摩托车的细节描述,让我这个对摩托车一无所知的“文盲”表示完全看不懂且枯燥无味,如果能给出在修理过程中,通过什么样的思考过程让人体验到怎样的工作乐趣,或意义,会不会能让我对作者的意图了解的更加清楚一点?

  从很多角度试图证明观点,可惜,心太大,每个都是浅尝则止,并没有紧扣书名《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

  其实,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为什么放弃高薪白领工作,去开一家摩托车修理店?

  在修理摩托车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给思想带来转变经历和思考?

  这些转变,对于自己,是否是当初想要并富有意义?

  o,我更愿意把这本书定义成一篇论文。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三):小摘录

  完美状态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自我校正,在振荡中带到理想的比值。

  修理工在做每一件工作时,都要先抛开自己的想法,专注于要修理的东西上:他必须仔细去看、去听。

  人人可见的工作成绩是一种社交工具

  如果说满足感是一种个人感受,那其中必然存在自我的表现

  市场营销人们注意力商品本身转移到附加在商品上的背景故事,从而夸大不同品牌之间的微小差别

  经验的缺乏削弱了我们全面审视公认事实能力

  概括地来说,任何假设情况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实际情况,而这与当前要进行诊断的问题没有逻辑关联,只与实际操作相关(就好想折纸一样)。

  修理工的价值和工作稳定性就在于他拥有一手的知识和经验。

  要懂得自己面对的是何种问题,也就意味着必须清楚哪些情况可以被忽略。

  泰勒式“管理者……承担起责任,将过去工人们掌握的传统知识收集到一起,进行分类和整理,然后将这些知识总结规则条例和公示。”

  如果只是被集中到规模越来越小的精英手中,真正的知识数量工作就不是在增长,二是在萎缩

  如果未来不一定能进入高层,但希望在工作中使用自己的大脑,那么找一份不受泰勒式逻辑影响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应该是有帮助的。

  创造力是精通的副产品,而精通只能通过长期的实践培养。只有不断地屈从既定规则,才能实现对某项事物的精通(想象音乐家如何联系音阶)

  “让工人在一些有限固定选项中进行选择,以造成工人可以进行决策错觉,其实这些都是管理部门故意留出的,一些可以让工人进行选择的无关紧要事情。”(更换电灯泡

  指挥型的现实与可支配型现实分别对应“物品”和“设备”。前者通过自身固有的特征表达自己的意思,后者则会回应我们不断变化精神需求。(乐器音响)“物品”必须被实践,而“设备”只需要被消费

  一家人围着吉他唱歌,是“技巧人类主动参与”的例子。博格曼将其称为聚焦实践,即“坚决、有规律且通常以社群的方式共同关注某聚焦物(例如吉他)。”此类聚焦物”让我们的世界凝聚在一起,并散发出意义,这种方式与商品提供的散心或消遣形成对比。”

  个体主体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得以实现,但是,选择并不等于创造。

  市场营销人员似乎明白,真正吸引人的并非产品,而是实践本身。

  【“速度要花钱买,你想买多快?”】这种奥林匹克式的精神对顾客有着强大的影响,它让顾客感觉那是一个有着严格入会限制俱乐部,他们渴望成为会员(那些手里拿着光秃秃曲柄的人)。所以,改装车商店的那种不屑也许是一种更高层次销售手段,无形中将人分为了几个等级。但不是有钱就可以进入这个世界,你必须凭自己的努力来争取——这里没有价格标签

  有些东西就摆在我的面前,但我缺乏发觉它们的相关知识。

  优秀艺术通常对我们而言显得神秘莫测,因为它抗拒易于实现的空想。反之,蹩脚的艺术则毫无神秘性可言,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实现自私白日梦的捷径。优秀的艺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客观世界,让我们明白了保持客观是何其困难的一件事情。

  在《有效团队建设》中有以下文字——小组活动塑造自我意识,增强团队力量。将每位小组成员名字写在纸上,每张纸上写一个名字,然后将这些纸折好,放入一个篮子。每位成员从篮子里抽出一个名字,然后花一分钟的时间写下那个人的优点,数量越多越好。在完成以上任务之后,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站出来告诉大家他选中了谁,以及那个人有哪些优点。在下一个小组成员发言之前,被赞美的人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吗?请解释一下。”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突出优点,建立自尊。但这是一类特别的自尊,是通过团队的评估折射出来的自尊。这个过程也许更多的是重构自我意识,而非塑造自我意识,因为团队成为了个性控制工具。

  在工作群体中,技能是圈内同行,甚至是非同行之间获得认同基础学徒可能会渴望成为熟练工人,从而加入那个圈子,而这与薪水没有什么关系

  办公室工地更常出现言谈准则、多元化研讨会和其他形式的较高层次的规定,者并不奇怪。有些人也许将其归因于办公室内男女掺杂的比例更高,但我相信更基本的一个原因在于,当工作没有具体任务规定时(这在大家眼里是自主管理的好处),社会关系也就缺乏稳定的基础。

  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要了解锤子,不是盯着看就可以,而是要拿起来用”。

  外部的奖励会影响人们对自身动机诠释,而这种诠释会自己变为现实。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四):这里有多少怀揣创业梦的广告狗?

  原以为这是本谈论情怀文艺青年读本,谁知道这是本这么尖锐甚至有些极端的宣战书。

  本书最振聋发聩的部分莫过于对“现代公司”这种组织批判。管理者通过对各种学科和经验的高度抽象归纳,总结出一套效率最优且保证及格分产品质量的工作流程。该流程将权利利益集中在最上层的管理者手中,通过少量的中层管理者指挥千军万马技术工人。这个流程不但保证整个流水线的效率最优,且只产生最低人力成本

  以4A广告公司为例,每个公司基本都遵循一套类似分工和工作流程,MD或ECD只对公司利益负责,不需要作品情怀,但需要通过不断的阐述将其工作与客户生意严格分开。他们“不可能痛苦的意识到事情可能糟糕到何种程度”,却总能通过貌似科学方法证明其不用对客户的生意恶化负责。

  而其中的中层人员,满足于做一个“传话者”,以毫无生命力迂腐透顶的官话套话与整个世界沟通,为得也是在这个体系明哲保身,并伺机将有限的功劳纳为己用,以早日成为“上层管理者”。唯一需要关心的,就算是底层手下人的情绪了。

  最可悲的是底层的技术工人,没有任何技术可言,每个人都是完全可以被替代的。他们身处一个自己永远无法理解的工作链条之中,做着定型化不用操心的工作,完全不知道自己得到的工作需求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如同行尸走肉。

  这样的公司创造了什么呢?没有创造什么,只是经营消费者心态。被消费主义麻痹了头脑心灵的人们,甘愿沉醉在营销广告为自己虚幻出来的形象身份之中,像吸食鸦片一样不断索取物质刺激廉价的人造情感

  所以,有那么多人梦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咖啡馆,或“创业”。

  这里不去评价上面这些理想,但逃离公司后该做什么,我总结了我比较认同的书中观点和自己的体会

  1. 10000小时的实操经验,专注以达到那种“直觉”,类似书中说的“隐性知识”,懂得的东西多于能表达出来的和能公式化表达的东西。

  2. 职业道德尊重自己所做的工作及其价值,尊重服务对象,尊重自己花费生命所投入的事业

  3. 承认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每件事物都有其存在和运行的规则,这个世界已经复杂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放下超出自我能力范围的事情,将有限的生命和精力投入更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

  4. 真实体验。一种是自我的工作成果,能直接在使用群体中体现,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开个自己的咖啡馆。另一种是在虚拟网络代替了越来越多实体体验的时代中,提供满足人性需求的真实体验(饭店演唱会)。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五):你永远无法通过互联网来钉一个钉子

  就像北大校友陆步轩卖猪肉中国媒体热炒一样,马修·克劳福德从美国芝加哥大拿到博士学位后,不甘心在咨询公司做颗无足轻重螺丝钉,便在加州开了一间摩托车修理店,在美国也被人疯狂关注了好一阵子。

  不过,克劳福德显然比陆步轩有着更大的企图心,作为政治学博士,他在修理摩托车期间,从解决发动机毛病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和快乐,这促使他对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产生了怀疑:体力劳动真的不如脑力脑洞高级高尚吗?

  一个想法在克劳福德心中萌发,在机械生产时代,他想为匠人工匠精神正名,后来他把对于这个问题的想法,写成了一部书——《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

  克劳福德无疑号准了时代的脉搏。不仅仅是美国,从德国、日本乃至中国,面对工业流水线的碾压,手工制造业一再边缘化,匠人群自觉低人一等并为夸夸其谈的白领金领们所不屑,连带工匠精神也近乎陨落。

  那么,克劳福德要想光复的和当下中国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呢?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天生是和动脑相互结合在一起,修理摩托车所需要的机械知识,和码农们写代码所需要专业计算机知识,所凝结的人类智慧其实是无差别的。

  当然,这在互联网时代看上去有些可笑最新的iPhoneX机身上只剩下两个微小的螺丝钉,如果没有特定的螺丝刀,用户几乎无法拆开这部手机苹果设计导向很能说明当下工业「隐藏零部件」的工程文化:在打造更好用户体验的名号下,电子消费品厂商们并不鼓励用户探索产品的内部构造。如果手机出故障了,最好也被别自行打开修理,直接更换一个新的就行了。

  当一切可以从屏幕上获得的时候——购物、点餐、设计、甚至是谈恋爱——谁还会在意你是否能够用便笺纸折一只纸鹤、能否换掉卫生间坏掉的排风扇呢、能否给手机换块电池呢?从我们的学校到办公室,都在淡化动手能力,而「动脑」和动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但你永远无法通过互联网来钉一个钉子,动手能力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更是整个人类文明基石

  这块基石开始松动。经济学家建议,自己制作可买到的东西需要承担太多的机会成本;教育家会认为,培养手艺人也是对年轻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手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视为是过时的工作。强行地把动手和动脑能力分离,其结果是人类只会沦为照顾机器的看护工。

  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结局,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工匠精神的更深层本质是人类处理与物、与职业、与世界的情感和专业,它不仅仅是手工艺的专业精神。

工匠精神兴起的必然

  工匠精神的话题,有一阵在国内曾经大火,但很快又沉寂下去,直到眼下由中国最大的匠人手电商平台东家app承办的2018年第二届中国匠人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汇聚了2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身怀各种手艺的匠人,让工匠精神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潮落潮起之间,其实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在整个生产消费大循环中,急切地需要来一场变革。

  首先,从产品层面看,相比手工作坊,大工业流水线生产方式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它让伦敦街头的女佣都可以穿得起和女王同款的丝袜。没有工业流水线,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熟悉的钢铁、铁路、摩天大楼、电力和石油等工业。

  但弊端也日益突出,在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线之后,今天世界上各大车企之间的产品差异正在飞速缩小,特别是顶级车企之间的主要差异,已经从工程技术转向外观设计、品牌故事上来,你很难说这是倒退还是进步,但事实如此。

  这也意味着,在剔除了品牌和精神之外,消费者面临的产品彼此太过相似,有点甚至达到了像素级的雷同,这点在智能手机上尤为明显。因此,对于生产者来说,也急需通过提倡工匠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打造不一样的产品。

  其次,生产方式层面看,大工业流水线的重心流水线,是大工业流水线的核心是机器,而人只是机器系统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一个螺丝钉,他们不需要具备创造性,很大程度上只需要重复简单动作。

  福特式流水线,获取高效率的背后,是以劳动者异化为惨痛代价。

  据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的报告,流水线工人易患上心脏病和胃溃疡,寿命较短。当人每天超过10小时从事同样的任务,精神经常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休息时间不足,身体大脑得不到放松,很容易诱发焦虑情绪。

  对于工人来说,流水线上的生产索然无味。特别是相比传统手工艺作坊,这更加让人怀念传统的匠人间师徒帮传带式充满人情和人际互动的生产方式。

  此外,从生活方式层面看,大工业流行线的产品千篇一律,既无法给生产者带来成就感,也无法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和价值取向,这种巨大的厌倦感势必需要一个救治。

  也许生于物质短缺的上一代人消费追求的是「求同」,但诞生在2000年之后的Z一代,却表现出明显的「求异」情绪。刚性流水线的特点是大规模、可复制地批量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而传统手工艺者则更擅长出打造每件都不一样的东西。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更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相比刚刚满足温饱初期,人们需要通过人尽皆知的大品牌来彰显身份地位,当下的人们更加最终消费的体验感,人们更多的是在为审美买单,为个性买单。人们也愿意尝试些不一样的小众品牌和个性化交易平台,因此,在淘宝、京东之外,又才出现了东家这些不一样的非标品电商平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

  中国当下复兴的匠人和工匠精神,并不应该反对机器、科技和工业文明,而是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任何脱离质量谈情怀的匠心都可以视为伪匠心。

  首先,对于匠人来说,对品质的苛刻,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是匠心的核心,质量是基础,同样也是生命线,没有了这种态度,那么工匠精神势必是空谈。

  德国和日本,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工匠精神的代表,其基础和核心正是值得信赖的质量。

  恒大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德国制造成功的秘密之一是,有大批把一件产品做到极致的「隐形冠军」,数据显示,德国是拥有隐形冠军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每百万居民拥有“隐形冠军”的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位列全球第一。

  今天,在产品质量上,中国已经有了飞速提升。德国权威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依然存在负面形象,但「中国制造」在德国受欢迎度比其名声要好不少。这项调查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仅有11%的德国的消费者拒绝中国产品。

  其次,在保持高质量的前提下,为每一件产品倾注格调与审美,正是工匠精神的另一核心优势。

  手工打造的物品,成本往往高过流水线的标准品,从设计到制造,无不倾注了更多的人力和心血,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手工艺产品付出更高溢价,看中的也就是其中的这份匠心。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也曾在演讲中提到,「中国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缺少一种东西,就是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在中国有,但是我们缺失了。」

  事实上,在第二届中国匠人大会上,所展示无论是景德镇瓷器、还是繁复的苏绣、抑或杭州的丝绸,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工艺所凝结的品质和匠心,同时也预示了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工艺的新一轮进化融合的到来。

  毕竟今天的手工艺人同样会借助计算机做设计、采用增材技术进行制造,今天的工匠群体和工匠精神更多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尊重和倡导个性、服务和彰显「人是万物尺度」的信念,本质上,它是一次制造业的文艺复兴,而核心正是每一个你。

  (波波夫,商业科技专栏作者,微信公号:波波夫同学)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六):所想

  书很好,作者的观点也甚合我意。有一种说出了我所想的但又说不出的东西。不过,还是有一种没读懂的感觉,或者说从这本书中,我获得的东西还太少。应该是,读书方法的问题,加上是翻译过来的作品,所以很多地方就囫囵吞枣的过去了,倒是书后面湛庐文化推荐的读书方法,让我感觉收获很大,真实搞笑,不应该这样,还是要多训练自己读书的习惯,至少应该在读完一本书后能说出来作者所言何物,所言何事,所言何理,创造很难,复述和吸收应该做到吧。

  不要让自己拼命读书,却消化不良。

  读完一本书,收获总还是有点的,多和少的问题。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罗永浩的推荐,一直在亚马逊收藏着,没买。那天,为了凑够免邮买了它。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望不大。

  这本书里面没有什么现成的观点可以用来去煲鸡汤,每节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讲故事,却没有结论。故事,大概就是作者身边所见所听之事。普通,琐碎。但,你要把他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却值得好好思辨一番。

  修摩托车这件事贯穿了整本书,仔细想一想,好像整本书也只说了一件事,就是实践才是知识的来源。知识又有显隐之分,而区分各行业的普通人和精英的恰恰是那不能被言传甚至是被身教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也就是自己亲自动手做而且是长时间的做了之后才可能被领悟到。

  我深以为然,在我的日常体验中我发现,这个规律似乎不仅仅限于手工业,好像可以用于很多事物中,而且是很多看起来不相关的事物中。嗯,也就是这么一想。

  还是要放开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去用心的感受身边的这个世界,或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七):工匠精神与这个世界的紧张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附近的一条胡同里,美国人马修·克劳福德找到了知音---一位自行车修理师傅。这位师傅有一辆敞篷手推车,里面放着很多自行车零部件和修理工具。

  在路边摆摊的修理师傅主要给附近的街坊邻居修车,基本上不怎么说话。“他身上没有任何企业的标志,也没有必要去推销自己的服务”。马修站在那里,仔细端详这位修车师傅,“他自信满满,已经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方式,用不着满嘴废话!”

  马修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当今的社会里,这会让人感觉是一种杰出的成就?”

  你觉得这会是一种杰出的成就吗?你怎么看那些在路边摆摊设点的修车师傅呢?不用多问,你辛辛苦苦紧紧张张从幼儿园一路奋斗到大学毕业,肯定不会将自己的理想定位在一个自行车修理工身上!你要买房买车,要升职加薪,要这要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你会觉得----修自行车!也太失败了吧!最次也得是个保时捷修理工吧,还得是蓝翔技校毕业的!

  不过马修·克劳福德却跟你不一样,确切地说,他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其实跟北京胡同里那个自行车修理师傅是同行,他有自己的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当然他不仅仅是一家摩托车修理店的店主,此人不到14岁就在社区里担任电工的助手,15岁成为保时捷汽车修理店的修理工,从高中到大学的7个暑假都在兼职做电工。

  大学毕业以后,他继续电工生活,后来因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博士。博士毕业以后,他进入华盛顿的一家智库工作,5个月以后离职开办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

  因为他学历很高,同时主业是蓝领修理工,所以业余时间他写了本书 Shop Class As Soulcraft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哲学》,这书一经出版,就受到关注和欢迎。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哲学博士去当修理工,实在会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工匠精神的确可以迎合大多数文艺青年的内心渴望,但是都去做工匠的话,也没那么多就业岗位呀?

  前不久,前新东方英语培训老师老罗推出了锤子手机,一时之间江湖上众说纷纭。锤子手机因为用了Smartisan这个英文品牌,于是artisan再一次被大家讨论,老罗那张在工作台上挑灯苦战的图片,估计也让很多人为之有些感动。

  只不过,感动之后,太多的人还是不愿意去做个苦逼的工匠,更愿意到写字楼里做个白领,在所谓的团队协作的训练中,在各种精神蹂躏的过程中领那一点点永远买不起房子的薪水。

  我们的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紧张,这么神经,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成功,渴望一份光彩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作不那么光彩,却能给你一份成就感,这就是工匠精神,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化解我们的紧张呢?

  好吧,先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跟马修聊聊天吧!下面是湛庐文化副总裁、《IT经理世界》前执行总编辑贺志刚(大刚)与克劳福德的一个对话,其中也有我们的不少困惑和问题,且看马修如何回答。

  大刚:我们很荣幸能够在中国出版你的这本书,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想请教。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去开机车维修店,这经历本身就是此书吸引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你是一个摩托车修理店的老板,而不仅仅是一个摩托车修理工,这是不是你的工作成就感的重要原因呢?

  马修·克劳福德 我没有任何员工。以前我的修理店是半松散的,其他修理工就在自己的仓库里工作,我们只是很注重知识分享。但修理店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运营。

  大刚:工匠精神这个概念肯定不仅仅是手工业的工匠才可能具有的精神,社会的发展导致分工越来越细,也催生了很多新的行当。摩托车修理工需要工匠精神,软件工程师也需要工匠精神,大学教授需要工匠精神吗,行政助理需要工匠精神吗,你对于工匠精神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马修·克劳福德 好工作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发挥最大潜能的工作,你的每个行动都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不是体力工作或脑力工作。而是,这份工作需不需要你进行判断。但确切的说,年轻人更值得考虑技术工作。与工人和“白领血汗工厂”不同,水管工,电工或汽车修理师必须经常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些还是即时的。

  对于那些有流程可循的工作来说,他们工作的外界环境变化太大,无法单纯的遵循一些规则,他们必须经常思考,挑战自己的智慧,正因如此,他们才感觉自己活生生的存在,而不是像机器的零件一样。

  如果一款产品不允许在质量上出现任何差错,人们就会为之努力;肯定不会再粗心大意。工匠精神简单的说就是自愿把事情做好,因为这代表一种荣誉。即使没能做好,也会感到憎恶和耻辱。文化被破坏,或者说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时,社会就不再重视荣誉和廉耻,品质就会降低。

  大刚 按照我的理解,你对于工匠精神的推崇很大程度上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外包趋势有关,越来越多的工厂转移到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时转移走的还有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打击了美国一直以来的机械和手工制作的传统。如今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和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给工匠精神的复兴带来机会呢?

  马修·克劳福德 我认为3D打印带来的最好的结果不是该技术本身,(目前,其应用非常有限),而是她唤醒了人们对于手工业的想象。手工突然间成了非常尖端而充满魅力的科技。一旦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进行制作时,他们就会明白传统的技艺要比3D打印更划算且实用。

  真正的创新革命是YouTube 上的教学视频。现在,手工制造技术正在爆炸式的宣传,像手工业者分享他们的知识一样。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一些低成本的工具,使得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投入尝试开发新技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出于业余爱好。但是手工文化复兴了,我相信美国的制造业会增加一些小型、专业化的企业。但是在大型制造业方面美国无法与中国竞争。所以这些发展无法拯救美国的中产阶级。但是我相信这会给一些热爱创新和修复的人提供机会。

  大刚 事实上,我很认同你对于工匠精神的推崇,但是不太同意你的推断过程。到现在为止的企业管理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断进化的结果。不管是如今的格子间还是科层制的管理方式,也许都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按照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你会如何改变目前的状况呢?有哪些企业和组织在这方面有特别好的实践,可以分享给我们吗?

  马修·克劳福德 我的另一本书中记录了一个很长的关于Taylor and Boody这个组织的研究案例,这是一个制作巴洛克风格的手风琴的组织,其在工作组织,培养员工以及产品制作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多参考。这本书的名称是“The World Beyond Your Head: On Becoming an Individual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将由Farrar, Straus & Giroux于2015年4月出版。

  大刚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目前的教育制度的兴起有其历史原因,也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教育是如何抑制工匠精神的呢?如何改进?如今的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马修·克劳福德 我知道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太多,工作机会却很少。问题是父母们认为教育是孩子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而且还需要通过权威机构的重重考核。我不知道中国的技术工种的收入情况,但是在美国,电焊工或柴油机修理工的收入往往比初级的办公室白领高,有的甚至高2或3倍。

  拥有技术的人太少了,我们对于“知识性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着错误的认识,如果一份工作很脏,那么人们就会轻易的认为这份工作很傻。但事实是,技术工需要做的思考真的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收入比较高的原因。而许多办公室的工作让人越来越笨,这是其收入低的原因,尽管要得到这份工作需要大学学历。

  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很少人天生就是学者的料,可以安静的每天坐上几个小时,盯着看书。但是想像一下,你要为一场赛车搭建赛道,数学会突然变得非常有趣,因为你需要它。手工技术的培训让你想要获得全面而抽象的知识。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也很容易集中。

  大刚 从字面上来理解,工匠精神很大程度上与制造业更相关,而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推动创意产业,更崇尚想像力、创造力和领导力,你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创意产业是否也需要工匠精神?

  马修·克劳福德 任何可以带来进步,从中能够通过增长技艺而获得快乐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问题是现代经济的残酷逻辑将思考和行动分开了。目标是让一些人做计划,另一些人去执行。真正的知识性工作高度集中在少数(有史以来最少)精英的手里。很显然,这样做让只需要根据要求做事的人替代了需要技能的人,因为这样就不需要支付很高的薪水。每个未能成为精英的人最后都仅仅是一名职员,这样的事情每个行业都会发生。

  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是找一份与将思考和行动分开这一逻辑相悖的工作,有些号称“有创意”的工作并不真的如其所说。一般来说,能够保持一定的“曾经的辉煌”的工作才真正有创意。但是目前,这种辉煌只是用来吸引大量的年轻人渴望得到这份工作,让他们愿意接受无薪水的实习工作,充满希望地以“啃老”为生。

  大刚 你在书中说:生产性的工作是一切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生产性的工作呢?

  马修·克劳福德 我的观点是任何经济的基础都是劳动力:提供商品和服务。那些通过某些方法(如金融)获得极度财富的人是在获取他人创造的财富。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相信卡尔·马克思对于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值得重新审视。

  大刚 你在书中提到自己曾经做过一份写摘要的工作,而你感觉那份工作把人变笨了。但这份工作是否是可有可无的呢?如果必须要有人做这份工作的条件下,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马修·克劳福德 理论上,如果我按照其自有的逻辑做那份工作,将会非常有激情并充满挑战,工作的质量也会非常高。但问题是,我有工作量要求,每天需要阅读28篇学术文章并给出摘要。这很显然是完不成的,唯一能够完成工作量的方法是“生产垃圾”,这同时也压制了我思考的能力。

  生产力要高!这是股东们在要求短期利益时爱喊的口号,而经营者的薪水与股价息息相关。当消费者清醒并发现产品已经变成垃圾时,投资者和管理团队已经转移到了另一个公司。这份工作被人唾弃,公司也因此倒闭,经营者由于破坏他人财产而得到回报,我们则拥有了差劲的产品,这种事情在美国天天上演。

  大刚 你在书中多次提到了道德与良心的问题,是否因为您觉得目前这种流水线的工作方式,降低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但是,手工业的工作是否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马修·克劳福德 中国,以及其他任何国家,价值观都存在危机。任何要求并培养粗心大意的工作都会耗费精力,促成一种虚无主义。我们天生愿意投入精力认真的做事,愿意做值得我们投入的事。但是找到这样的事很困难,他可能存在一个令人意外之处。

  想象一下街坊上的修理工,他们细心的调试修理街坊邻居的自行车。这不是一份光彩的工作,没有“远大目标”,但是这是可以将其做好的事情,是一种可以带来满足感的工作。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八):你上一次动手修理自己的东西是什么时候?

  一个政治哲学博士到摩托车修理师傅的感悟

  你上一次动手修理自己的东西是什么时候?

  我还好,我刚给自己用了两年的iPhone5换了电池,刚给自己的车蹭掉漆的地方重新修补了一下··· ···

  但我不会开摩托车,所以我在想如果我有一辆自己的川崎,或者是雅马哈,这本书我应该会有更多的体会。

  除了锤子科技的罗永浩,还有罗辑思维的罗振宇,以及前一段时间在圈子里流传很广的纪录片《寿司之神》,他们都在推崇一个精神:工匠精神。

  主流之所以推崇和向往,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稀缺吧?

  什么是工匠精神?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哦,原来工匠精神是每一个做产品的人都在追求的精神状态。

  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程序员,设计师,我们都是手艺人,那我们是否具备了上面的这些工匠精神呢?这个问题,让我自己都觉得脸红。13年我做过一个无线音乐盒的产品,从最初的ID&MD到最后的壳料,组装供货——我到现在都无法原谅自己。现在我随身我都会带一个,是不是拿出来看看,恩,没有的“工匠精神”的产品经理不应该从事这个行业,因为无论你做什么产品,你最终呈现出来的肯定是LOW货,及时产品侥幸能上市,也很快就会淹没在市场的汪洋大海里,连“咕咚”一声都没有。

  如何做到“工匠精神”

  看看这本书吧,或者成为一个处女座也好,哈哈哈哈

  就酱~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九):工匠精神的回归

  本书的作者在拿到了政治学博士之后,加入了某个智库,但是仅仅在6个月后,就辞职自己创办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这本书就是作者讲的在修理店里的体验。

  作者认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科学管理,不断的把工作异化,使得参与其中的人将工作和生活分开。过去的工匠是十分讲究手艺的,比如木匠在修理马车的轮子的时候,需要能够分辨不同的木料,然后用手艺将它加工成一样的马车轮。而通过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工厂逐渐变成了流水线,需要的只是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动作的人。以前的手艺被异化成了操作手册。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教育培养的就是能够参与流水线工作的人。即使读了大学之后,也是在格子间里面称为知识工人。作者举了自己硕士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论文摘要的工作。他认为道后面根本没有时间去得到他原本期望的了解各种知识,而只能是机械的按照要求写出不知所云的摘要,原因是要求的量越来越多。他认为这不是他所要的工作。他认为类似旧摩托车修理店里的工作是需要不断的了解、练习,才能干精通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十分享受这个过程。这样人才称为人。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读后感(十):美国人写的书就是会把一个问题努力的延伸开来

  最受人启发的一段是他在做文献摘要工作的一段。“这种筋疲力尽的状态显然与我感觉自己身陷矛盾之中有关。那种速度要求我全心投入其中,又同时阻碍我专心致志地做事,就像是让我的思想与动作脱节。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必须努力压制自己的思考能力,因为想得越多,无法理解作者论点的情况就显得更突出。”信息流巨大的时期,同时自己的个人道德要求还要求深入分析。每天纠结于自己要求的工作质量不能满足的巨大压力之中。这不正是google那本书的真实写照吗?作者的做法是放弃这种折磨人的要求,转向自己熟悉,熟练,又可以满足自身道德、荣誉感的摩托车修理当中。

  作者写当前的教育体系就基于哪种知识比较重要的观点:是“知其然”,而不是“知其所以然”。其实也是因为现在的信息流太宏大了。个人一方面无法沉下心来知其所以然,又被迫重新投入学习中,于是各种凑合。

  创造力是精通的副产品,而精通只能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培养。这句话说的特别好。无法精通才是最大的可悲之处。而且外部奖励/评价对于知识管理型工作很难量化。这导致人们为了外在的平价而放弃内心的道德标准,追求不求甚解的过程。

  给我的启发是,一定不能屈从于时间和压力,要努力做到高质量的产出,需要有一些更有启发性的东西,比如从project出发。取舍之道,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外部环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