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2 03:31: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是一本由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花城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一):《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看遍了他人的痛苦,同时她自己也是灾难的 受害者。多少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多少爱情不再有正常的结晶。政府与管理者的专权,不知情老百姓的无辜死去。小孩子的天真无邪,妻子的声嘶力竭,丈夫的义无反顾。一个个的家庭因此支离破碎。贪婪不知情者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去清理灾后现场(无异于自杀)。政府不允许任何的报道,拍照,但外界人民有权知道真相呀。愿灾难不再,死者安息,与灾难,战争之地的人相比,此刻身处和平国家的我们是何其有幸,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呵护着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但也不应死于安乐,忘记曾经被侵略的耻辱,落后就要挨打,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二):战争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人们对此哑口无言

  这不是一本小说,应该算是一本受访者的独白合集,切尔诺贝利,这场巨大的灾难,诞生了一个个奇异而残忍的故事,书中没有精细的情节设计,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切尔诺贝利人略显语无伦次却真实得让人骇然的切肤之痛。

  直到如今,一千万白俄罗斯人中,还有两百万人住在这块有毒的土地上,地底下的生化坟场中,还掩埋着上千只被射杀的动物,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恶魔实验室。这不是战争,没有枪林弹雨,战争中万物都被摧毁,死在当场,一了百了,战争中的幸存者可以欢呼他们的劫后余生,但这里比战争更可悲,田野如常,村庄如常,美丽的溪流和草地如常,你或许只会被告知一些完全看不见的东西来了,然后这个东西会摧毁整个世界,还会爬入你的体内。更多的是,那些奔赴现场的清理者、消防员、司机、三十四万参与善后的士兵,他们戴着单薄的防护,用未知的延后的死亡,换来了奖金和勋章,他们被叫做英雄,可是信息的不对等,所谓防止恐慌而说出的不得已的谎言,让他们中很多人根本从未认识到后果的可怕。而那些世代住在那里的普通居民,更是在官方的撤离和自发的反撤离中莫名地来来往往 。空荡荡的家园,破门而入的流浪者和盗匪……

  当我看到描述中,外面的孩子玩过家家,而那个切尔诺贝利的孩子却只玩给娃娃看病的游戏,打针,量体温,吊点滴,最后娃娃死了,她帮娃娃盖上白色床单,游戏终结;当另一个六岁的孩子在睡前轻声说:“爸爸,我要活下去,我还很小。”这是一幅多么诡异的末世画面,真的觉得心好冷。

  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战争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人们对此哑口无言。”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三):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

  这本书看完已经有好几天了。我已经放下了它,可是它不肯放过我。

  这几天来,无论我在做什么:在大街上闲逛、在电脑前写字,在床上刷朋友圈,甚至是在吃东西时,书里某些句子,总会附带着场景感,幽灵般地浮上来。

  “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从嘴里跑出来,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我用绷带包着手,伸进他的嘴里,拿出那些东西。”

  “我的女儿六岁,我陪她入睡时,她在我耳边说:‘爸爸,我要活下去,我还很小’ ……我们把她放在门上,我父亲躺过的那扇门。直到他们带来一只小棺材,很小,就像摆大洋娃娃的盒子”。

  “这景象很可怕,枕头上全是血。我从浴室把脸盆拿来,血流入盆里,像是在用桶接牛奶一样。”

  “医生说不能把我生下来。为什么我不应该被生下来?那我该去哪里?高高地在天上吗?还是在别的星球?”

  ……

  光凭上面这些字句,你可能会以为我读了本恐怖小说,其实不是的。我读的是一本口述史,体裁接近纪实文学。书中文字来自多人之口,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妻子、父亲、母亲、医生、博士、军人……

  这是一本既温情又冷酷,既真实又荒谬的书。上面摘录的部分字句虽然看上去鲜血淋漓、情境可怖,但其实它们来自一个深情的语境。这些文字的母题,统统指向——爱。男女之爱、亲情之爱、家园之爱、国土之爱……

  当然,如果你没有看过《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本书,你不会知道我在讲什么,我想讲什么。

  我已经抑郁了好几天,是让这本书给害的。

  回想了下,距离我上一次看书看到抑郁,已经过去了五年。五年前我看的那本书,是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

  两本书不是同一个作者,这两个作者却来自同一国度,一个被称为前苏联的已经瓦解的国度。

  索尔仁尼琴记述的是古拉格群岛,S.A阿列克谢耶维奇讲述的是切尔诺贝利。

  很多人是在日本福岛的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才知道切尔诺贝利这个地方的。我从前也只是依稀知道切尔诺贝利曾发生过严重的核泄露事件,至于严重到什么地步,从未去深究过。

  但我很清楚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的威力,它让一座城市瞬间变成人间炼狱,让一个不可一世的帝国举起白旗。

  但是你知道吗?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反应炉损坏事件,造成的危害相当于三百五十颗原子弹在广岛引爆。

  据资料记载:二次大战时期,纳粹军队摧毁了白俄罗斯境内六百一十九座村庄,而切尔诺贝利事件,令白俄罗斯失去了四百八十五座村庄。

  战争时,每四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死亡。而今天,每五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人住在受辐射污染的地区。

  从这些数据里你看出了什么?

  对!核泄露事件=战争。

  哦不!核辐射比战争更可怕。因为你看不到你的敌人,它潜伏在各种形体里,你无法与之作战。你呼吸的空气里有它,你喝的水里有它,你吃的面包和盐巴里有它,就连母亲哺乳婴儿的乳汁里也有它。

  你怎么躲?

  出事故的4号反应炉炉心,目前用石棺封住了,里面仍存有约二十吨核燃料。而根据数据显示,石棺处总共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漏洞和裂痕,放射性粒子还在持续外泄。

  在被辐射波及的地区,目前仍有许多人居住着,这其中包括本书作者的亲人和朋友。

  你需要了解的是,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泄露出来的有毒物质多达几百种,其中铀的分解要十亿年,而钍的分解期要一百四十亿年。而人的寿命,撑足了也就一百年。

  这是以上那本书的背景知识。

  .A阿列克谢耶维奇花去七年的时间,走访了切尔诺贝利事件幸存的所有相关人。隔离区的居民、消防员的遗孀、尚幸存于世的清理人、当事的官员、专业的物理学家……然后写下了这么一部口述史,来全方位地、客观地解读切尔诺贝利事件。

  悲剧发生的时候,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对于核辐射一无所知。

  消防员们连防护服都不穿就去灭火。

  反应炉燃烧的时候天空出现的光比电影场景还美,人们抱着孩子,竞相涌出家门来观看这异象。

  隔离区的居民们被要求在三天内撤离,任何物品都不许带。为什么不能带?这是我们的财产呀!于是他们把家电、摩托车用各种方式偷运出污染区,把污染源分散到全国各地。

  军人奉命去清理现场,对于自己所身处的环境半知不解。什么是贝克?什么是居里?什么是毫伦琴?没人懂,军校里没教过。

  司机在露天烟尘中运送铲起来的被污染的地皮,拼上身家性命,只为了赚一笔可以买一套高级西装的钱。

  听说喝伏特加能防辐射,人们喝光了酒之后,开始喝含酒精的防冻液,结果中毒。

  政府和官员们当时在做什么?

  事故发生几天后,当地所有关于辐射、广岛或长崎,甚至讲X射线的书都消失了。当地官员说这是为了避免在民众中制造恐慌。

  他们听任居民们在辐射云下露营,在河边游泳、晒太阳,然后拍成片子散播出去,说是为了稳定民心。

  他们命令军队在一座无人的小镇连夜清理出一幢房子,用来拍摄一个婚礼,目的也是稳定民心。

  人民都选择相信那些科学家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辐射,他们给出的建议是:没什么可怕的,只要记得饭前洗手就好。

  灾难发生后,原本当地有储备的浓缩碘可以投入水源,供民众防辐射用,却没有人敢下令投放,因为没有收到上级长官的命令,不敢动用。

  国家安排投放到当地的防毒面具,并没有发放给当地民众。为什么?地方官员解释:为了避免造成恐慌。

  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内空永远是:情况已在控制中。

  而事实呢?

  赶赴事故现场灭火抢险的消防员,因为接受了大量辐射,在14天内死去。有的全身发黑、身体肿胀如水桶、皮肤一片片碎裂……

  消防员怀孕的妻子因为不忍心离开丈夫,陪同护理了14天,最后产下了一个死婴。

  军人从事故现场回家后,扔掉了所有衣物,却留下了一顶帽子,因为儿子实在太喜欢戴。不久之后,儿子得了脑癌。

  污染区的居民想尽办法带走了家里一块门板,因为那块门板是家族纪念物。家族的传统是:家中任何亲人过世了,都要让其躺在门板上,直到入土为安。男主人曾经在门板上送走了他的父亲,切尔诺贝利之后,轮到他六岁的小女儿,躺上了这块门板。

  从切尔诺贝利来的女人都不敢再生小孩,有人愿意冒险,却生下无肛门无尿道只有一个肾脏的女婴,经受无数次手术却依然无法正常地生活。

  所有上过反应炉屋顶清理石墨的人,都在五年或七年内死去,死的时候,各有各的惨状。

  切尔诺贝利出来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多站一刻钟就要流鼻血、晕倒。无数人得癌症、自杀。

  切尔诺贝利的居民,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没有人愿意靠近、接纳,哪怕是亲生的姐妹。

  书中有个黑色幽默段子。有人叫卖污染区出产的苹果,路人好心奉劝,说这样不行,苹果会没人买的。摊主说:没关系,卖得掉的,有人买给丈母娘,有人买给老板。

  切尔诺贝利的灾难,使得经受过战争摧残的心理学家的防线都崩塌了。

  那是一场怎样声势浩大的劫难啊!

  士兵们戴着面具和连指手套、穿着连体的防辐射服,进入那些被污染的村庄,拆毁村民的房子、捣毁他们的菜园、射杀所有家禽与宠物、掩埋水井、把树木锯成一米半长包上玻璃纸放进洞穴、把土地表层全部铲起运走……

  不明所以的村民们在胸前画着十字问士兵:这是怎么回事?世界末日要来了吗?

  士兵们无可奉告。

  被污染的不止是空气和土地,还有人心。

  隔离区的土地表层及地上一切物什,按规定必须掩埋到四米深的地下,要用玻璃纸隔离,掩埋地要经过测量,要选择高地,要避开水源。

  要求是这样,执行起来又不一样。经常是有人随手一指:就那儿吧。挖多深?挖到有水为止。

  隔离区里,有投机商人用伏特加贿赂军人,运出被污染的家具电器转卖到度假小屋。

  那些被埋入地下的物什,过了些时日,又被人偷偷挖出来,流落到了二手市场上。

  产自污染地区的牛奶无人再购买后不久,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遗忘了包装的牛奶。

  送入隔离区的补助品走了一圈,又被走私出来。商人、警察,中低阶官员都从中获利、以此为生。

  总共有超过五十万人参与了切尔诺贝利的清理工作。他们中最多的是军人,此外还有司机、矿工、建筑工人、各行业的专业人士。

  军人中有些刚刚从阿富汗的战场上下来,却马上被叫去切尔诺贝利。一开始被告知只需要去二十几天,结果一去就是半年。

  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更有些人,接到通知书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自愿要去那里的。

  他们没有专业防护地暴露在辐射之下。最先进的机器人都会因高辐射发生故障的反应炉屋顶,他们赤手空拳去清扫,因而得着了一个“绿色机器人”的称号。

  这些英勇地走上反应炉屋顶的人们坐在一起,冷静地讨论着执行任务回来后的生存期限。五年?七年?口气像是医生在谈论一个病例,当中没有恐慌。

  无论是自愿去清理还是被强制执行命令,这些军人们都说,他们没有后悔过。不需要什么崇高的誓言,这是责任所在。

  比起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更在乎的是:俄国会不会胜过美国,成为最伟大的国家?航空飞机哪家强?他们谈论国家的命运和宇宙的法则,就是不谈自己的寿命。

  这是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是一代人的宿命。

  而他们为之奉上血肉之躯报效的国家,却一直以谎言回报他们。

  军中有法令规定:如果有士兵受到超过25伦琴的辐射,他的长官会因令部属中毒一事去坐牢,所以,没有士兵接受到超过25伦琴的辐射,哪怕上限为200伦琴的测量表在所测地爆表。

  一个上校死了,挂牌上写着他受到的辐射剂量为7贝克,而实际上是600贝克。

  辐射探测仪上显示的数字是一组,而在报纸上出现的数字则是另一组。

  军人们说得最富荒诞意味的一句话是:从阿富汗回来,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了,但切尔诺贝利则在回家后把你杀死了。

  他们一个个成为烈士,得到荣誉的勋章,但政府允诺奖励他们的汽车、公寓,最后都随同他们的生命一起,飘散在风里。

  他们被称为英雄。每一个英雄背后,都有一群至恸的家人。他们无法从冰冷的勋章中得到安慰,他们需要的是一具温暖的肉身。

  “如果我早知道他会因此生病的话,我会把家里的门都锁上,我会站在门口挡着,我会用家里所有的锁,把每一扇门都锁起来,不让他离开。”一个清理人的遗孀如是说。

  我想起伊夫。邦廷的绘本《爷爷的墙》。

  小男孩由爸爸领着,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华盛顿特区的越战纪念墙,从上面刻着的五万八千个士兵的名字里寻找爷爷的名字,找到后拓下来,带回家。

  那是一个荣耀的名字。但是,小男孩在心里说:我更愿意爷爷就在这里,带我去河边,告诉我扣好外套的扣子,因为天气很冷。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本书的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擅长纪实写作,喜欢让事实说话。每写一本书,她都要花上几年时间实地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

  如此用心良苦,但她在自己的国家并不受待见。当官的人讨厌她,因为她写出了这个国家藏污纳垢的一面。

  那些被她采访过的人也恨她。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些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事实变成文字之后,是那么沉痛黑暗。他们简直不敢相信那样的事情居然在自己身上发生过,不愿意承认自己经受了那么多年无意义的痛苦。

  遗忘,是否就可以当作这一切不曾发生过?

  如果最终目的是这样,我们是不是就不应该再记得?

  说实话,如果不是在“单读”公众号上读过本书其中的一篇文章,我估计较长时间内都不会去碰诺奖新红人的书。一直以来的读书怪癖是,大热的书通常都不愿急着去读,更愿意等着机缘巧合。

  那一天,路过曾经工作的书店,看见它与该作者的其他书一起码着堆,冷清地孤傲着。

  拿起一本来翻,店员在边上说:这本书卖得不好,进得还很多。

  我笑笑回答她:没关系,就这么放着吧,总有些人会买的。

  然后,我买走了其中一本。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四):书话一段

  读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全书,你会觉得作者什么都没说,她只是安静地倾听者,安静得记录了整个事件,但你又会觉得她什么都说了,并且在控诉着什么,呼唤着什么……

  而这本书作为纪实文学,其纪实方式新颖,书中记录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又影响深远,作者更是冒着损害身体健康的危险深入“战场”去了解受灾群众,所以本书在全世界都倍受关注,。2013年,该书进去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20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她独特的创作风格给我们真实反映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那场核泄漏事件发生,到数十年后受灾人们生活的变化,与痛苦……我想作者是含泪记下这些文字的,你可以从中读出她的慈悲与关怀,还有,无奈… 可以说,书的每一页都是沉重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残忍的!

  当然,金无足赤,我觉得本书存在两个小缺憾,一方面可能因为其为纪实文学,内容上会最大限度得尊重口述者所讲述的,所以更多故事都会给人类似、“似曾相识”的感觉…另一方面,在内容结构的安排上,有一处我觉得不是太合理:第一个受难者的“声音”太特别以至于后面其他受难者的“声音”都暗淡了……如果把第一个受难者的“声音”在书中所放位置给调整一下或许会更好,仅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样给读者的阅读反差会更小些。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五):我们抓了上帝的胡子

  “我今年十二岁了,我生病了。班上女生知道我有血癌之后,都不敢坐在我旁边,他们不想碰我。医生说,我生病是因为我爸爸是在切尔诺贝利工作之后出生的。我爱我爸爸。” 你知道切尔诺贝利吗?如果没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不知道还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根本就无法想象在我们的真实生活里发生过这样恐怖的科学灾难。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点二十三分五十八秒,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存放燃料棒的四号反应炉,共释放了五千万居里的放射核素到大气中,切尔诺贝利核灾成为二十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反应炉失火了。人们不懂物理不懂核辐射的危害,甚至都没有人阻止儿童们靠近反应炉去观看。以为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失火。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政策发布,没有任何的紧急措施。人们正常游泳,晒暖,割种……直到人们发现紫色的萝卜叶子,发现蜜蜂躲在封箱不出来,发现满地的麻雀尸体……当一些有良心的专家告诉人们被政府隐瞒的实情时,没有人相信:“为什么电视和广播都没说?”

  “我们要面对成千吨的铯、碘、铅、锆、镉、铍、硼,还有未知数量的钚,一共四百五十种放射性物质。相当于三百五十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只需要几滴碘,就可以减轻核辐射的污染;只需要带上防毒面罩和特制的外衣就可以避免患病死亡。所有的一切都被污染,房子、土地、空气、水、植物……所有在切尔诺贝利生长的食物都不能再食用。但领导们为了防止百姓恐慌,报出虚假信息。谎称局势稳定,谎称可以正常生活,谎称可以安心食用牛奶水果,就连市内已备好的七百公斤的浓缩碘都原封不动。“我们必须阻止恐慌的发生。”“为了国家利益,什么都不能说。”

  他们把他抱起来给我看——是女孩。我唤她:“小娜塔莎,爸爸替你取的名字。” 她看起来很健康,四肢健全,但她有肝硬化,肝脏有二十八伦琴的辐射,还有先天性心脏病。四个小时候,他们告诉我她死了,又是同一套说辞:“我们不会把她交给你。” 不把她交给我是什么意思?我不把她交给你们!你们要拿她去研究。我恨你们科学!我恨科学! 这是一位在切尔诺贝利牺牲的消防员的遗孀。当核电站爆炸,她的丈夫是第一批进入爆炸中心抢救的消防员,没有带任何防辐射的装备。回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全身龟裂、长疮、变形、死掉……切尔诺贝利的死者死状都很恐怖。下巴移位了,脖子不见了,舌头却跑出来了。血管破裂流血,脸颊,耳朵,到处都是……医生们说“我们见过被压扁的人,我们见过支离破碎的人,我们还见过烧焦的小孩尸体。但都比不上这个。切尔诺贝利人的死状是最恐怖的。” 而这位女士,已经怀孕。因为受到核污染,刚生出的患病女儿四小时后去世。后来再婚,生了个儿子,没有右臂。一份报告显示,单是一九九三年的白俄罗斯,就有二十五万件堕胎案例。受核污染影响,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都出现了问题。要么无法生育,要么生出的孩子残缺或畸形。 幸存的清理人员遇到喜欢的女孩,说:“我们交往吧。” “有什么用,你是切尔诺贝利人了,我不敢和你生小孩。” 女儿问我:为什么她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她不能爱人?为什么她不能生孩子?为什么发生在蝴蝶和小鸟身上的事不会发生在她身上?为什么大家都可以,只有她不行? 你知道生小孩是一种罪吗?

  “孩子们画着切尔诺贝利的涂鸦。画里的树是上下颠倒的。河里的水不是红色就是黄色。他们画着画着就哭了。” 你知道吗? 有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遗症需800年,而反应堆核心下放的辐射自然分化要几百万年。 或早或早晚,一定会有人出来负责。

  合上书,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本书以口述采访的形式,真实的讲述每个人心中无法抹去的切尔诺贝利。在电厂工作的工人、清理人、消防员、物理研究人员、委员会人员、普通百姓、儿童……所有切尔诺贝利的幸存者都无法回忆或不愿回忆那比战争更可怕的浩劫。到处都充斥着恐怖、绝望、压抑、怨恨……同时也存在着勇气、同情和爱。这是一本太沉重的书。 “切尔诺贝利电厂为什么发生故障?有人说是科学家的错。他们抓上帝的胡子,现在他笑了,确实我们付出的代价。”

  我抬头看着窗外被雾霾笼罩的混沌世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六):在骨感的真实里看清现实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是一本了不得的纪实纪录片,一切的文笔都抵不上历难者的真实感受。

  切尔诺贝利核灾,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历史。举世闻名的灾无非两个,一个是美国在广岛长崎的那两颗原子弹,另一个是日本出现的核泄漏。广岛长崎的原子弹造成的危害从未在文字上感受过;日本出现的核泄漏恐慌也未曾影响到过我的生活,因此未曾真的感受到过核灾的恐怖。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尽是采访受难者家属抑或是清理人而演化出的文字,小孩、父母、医师、物理学家、第一书记……这些文字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是却能从这些文字里感受到他们的失望,感受到核灾下的分析离盘。1986年员工的一次操作违反,而引起了数百个原子弹威力的核电站的爆炸,使得这片土地物是人非,一切都变得畸形。人们所遭受的磨难,除却了意外,还有的是政府的无能。苏联有一群不畏死的群众为政府尽力掩埋这一次的灾害,而政府高官却在掩埋真相,企图蒙蔽群众。而人民在灾害之下,家庭的破灭,遭受辐射,饱受折磨,恋爱是罪恶,生子是罪恶,切尔诺贝利成了一种罪恶的存在,然而他们却什么都不曾做过。

  政府想要稳住局势,避免引起恐慌自然是无可厚非,然而掩埋真相却仍然对群众不采取一点医疗措施,这一点是残忍不堪的。我曾对苏联解体有万分的疑惑,觉得如此联合体为什么会有朝一日崩坏一分十五,在读了这些文字之后,却除去了某些疑惑。现实总是会让人感受到残酷难忍。

  而我的感受比不上书中文字的万一。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七):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爱情还是死亡

  第一部 死亡之地

  一次爆炸将“核辐射”这个无形无色的危险之物释放了出来,那么措手不及,使切尔诺贝利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被上帝收回的死亡之地。

  本书这一部分通过当地的居民、外来的战争难民、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士兵等不同群体的人的回忆,重现了核爆炸发生后的切尔诺贝利,以及他们被辐射笼罩过的生活。“切尔诺贝利人”不再是一个以地名作为身份标志的象征符,而是一道隔离墙,一纸宣判书,隔离切尔诺贝利与非切尔诺贝利,宣判生与死。 切尔诺贝利人将其视为一场战争,一场自己所经历过或听闻过的最残酷而又莫名其妙的战争,因为“辐射是什么?我看不见他们”,但是它又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他们:亲人或邻居、朋友还来不及道别就被死神唤走,亲手栽培的马铃薯还没收获就要被重新按回地里,成片的房屋被埋葬,原本熟悉的家也只能在夜晚回来偷偷看一眼……

  原来的居民因为辐射离开了,留下了狗、鸡、猫和空荡的切尔诺贝利。但是同时,也有一群人,他们来到了这里,虽然有人警告他们这里到处都是辐射,“看到你站的地方了没?就在那里。”但是与过去自己身处的可怕地狱相比,这里仍旧是天堂,虽然不是故乡。斯维特兰娜来自塔吉克斯坦,没有外力的侵略,但是种族矛盾却使得库利亚布人和帕米尔人自相残杀,邻居射死邻居,昔日的同窗同归于尽,虽然他们都是塔吉克人,嘴里嘀咕着相同的神谕。而与之相比,切尔诺贝利就是好地方,因为“这里没有人赶我们走,没有人把我们踢出去,这里不是任何人的地方了,上帝收回了这里,住在这里的人都离开了。”绝对的天堂与地狱或许并不存在,因为世间的苦难总是那么多样,那么难以想象。对斯维特兰娜来说,自相残杀的人比辐射更可怕,“什么东西比人还可怕?我不可能害怕土地和水,我怕人。”

  很多年轻的士兵从全国各地被召集到此,他们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危险,什么东西不危险,需要堤防或忽略什么,每天在辐射中执行着任务。虽然危险,但是他们还是去了,并且全心付出,以此为荣,因为“我们只记得自己是军人,而上战场是军人的天职。”“为了探索火星设计的机器人都坏了,所有线路都被辐射摧毁,但是穿橡胶服、戴橡胶手套的军人还在那里跑来跑去”。但是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应得的英雄待遇,执行任务时没有安全的防护,任务完成后没有妥善的安顿,或许在召集他们的时候,政府就已经将他们变成了“一次性的”。“回去之前他们警告我们,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最好不要到处告诉别人我们看到的情况。可是除了我们,没有人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什么都不懂,可是我们什么都看在眼里”。回家后,有人形态可怖的死去,有人开始发疯,也有人妻离子散……因为,他们被辐射过了,已经成为了切尔诺贝利人。“我也去过阿富汗,那里比较简单,他们直接开枪把你射死。”

  “那个地方会颠覆你的想法,事情的条理都被打乱。女人挤牛奶,旁边站着一个士兵,确保她挤完后把牛奶倒在地上;老妇人拿着一篮鸡蛋,旁边一名士兵陪着她走,看着她把蛋埋起来。农民悉心呵护他们宝贵的马铃薯,偷偷摸摸收割,其实他们应该把马铃薯埋起来。最糟糕也最令人费解的是,一切都那么美!那是最糟的部分,你放眼望去,一切事物都好美。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疯狂,包括我们的在内。”  第二部 活人的地方 辐射对切尔诺贝利人的威胁不止于一代,而是让古老的预言一语成谶。“很多年前,我的祖母看到《圣经》里描述说,世界上会有一段时间,万物都欣欣向荣、开花结果,河里有很多鱼,森林有很多动物,但是人类无法使用那些资源,无法繁衍后代,不能传宗接代”。切尔诺贝利人也像其他人一样享受着恋爱、结婚的甜蜜,只是爱情的结晶在带来寻常幸福的时候也伴随着难以描述的痛哭:他们的孩子是畸形的,先天不足的,甚至多数只是在这个世上短暂停留几天。“你知道生小孩可能是一种罪吗?我以前从来没听过这种事。”

  “为什么每个人都对切尔诺贝利保持沉默?为什么我们的作家不书写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事?他们描述战争和集中营,但是对于这里,他们很沉默。为什么?你觉得那是意外吗?如果我们战胜切尔诺贝利或了解切尔诺贝利,人们就会谈论、书写它,但是我们不了解其中的意义,无法把它放入人类的经验或时间的框架中。所以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

  对于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经历者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选择遗忘还是记住,他们不知道事件是如何发生的,辐射是什么,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下个定义,是天灾,是上帝的惩罚,亦或是战争,好像都不贴切。他们惶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成为了区别于其他所有人的切尔诺贝利人,切尔诺贝利人掩盖了他们其他的社会角色,不知道如何面对世界,如何面对自己。“参加过战争的人被称为‘迷失’的一代。我们也同样迷失了。唯一没变的,是人的苦难”。“忘了是别人告诉我的,还是我读到的,说切尔诺贝利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自我认识。这个说法似乎是对的。我一直在等着某个聪明人向我解释这一切,就像人们解释斯大林、列宁或布尔什维克主义一样,或者像鼓吹自由市场的口号般不断重复。然而,我们是在一个没有切尔诺贝利的世界里长大的,现在却要与切尔诺贝利共存。”

  从事件经历者的叙述中,可以窥见他们对政府及官僚体制的不满,政府隐瞒他们,利用他们,然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同时,也能看到国家从小盛行的军事教育对人们的思想的影响,牺牲自我,用死亡换取人生意义,成为鼓励当时很多年轻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的动力。从大局来看,他们是英雄,牺牲了小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对人性本能的压抑。

   第三部 出人意料的哀伤 “现在我参加了教堂的唱诗班。我开始读经,上教堂——只有在这里能听到人们谈论永恒的生命,这样的言语可以安抚人心。你会很渴望听到这样的话语,这是在其他地方听不到的。” “有人说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对人是创造物之王的信仰动摇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上帝的依恋。 切尔诺贝利事件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而这一灾难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不仅与核辐射本身有关,也与当时冷战的背景,苏联的军事体制,官僚体制,人们从小所受教育所培养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俄国人是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不会只为自己的生命考虑,不会有这种想法。我们的政治家不会把个体的生命价值考虑在内,因此我们也不会。”“我是我们时代的产物,我不是罪人”。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八):过分真实的荒诞

  1.这本书算是口述历史,书名确实有点琼瑶;

  2.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什么原因,虽然主题深刻,但是文学性上还不至于一个诺贝尔奖吧;

  3.让我见识到了那个时代下人命如草芥,稳定大于一切的可怕情景,我们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依旧如此,连我聪明睿智的老妈也跟我说,我们国家人这么多,乱起来多可怕,稳定很重要!毛当年不怕打仗的勇气就来自于我们中国人很多,不怕牺牲,个体是无关紧要的;

  4.那个时代人民的民族主义精神很令人震撼,这样执着的精神来自于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过切诺贝利以及随后的解体估计也让这种信念崩塌了,可惜他们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5.切诺贝利现在还有人是从车臣这些地方搬过去的,人们宁可被辐射也不要受战争凌虐,太可怕;

  6.想起之前看过的新闻,很多白俄乌克兰姑娘过得很苦,嫁不出去,是不是跟这个有关呢?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书名真是误导读者,实际就是《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新译。

  这本书是各阶层对切尔诺贝利核灾的口述集合,通过对各阶层的访谈来拼凑出切尔诺贝利事件。

  书中的每一页都透着对辐射的恐惧,对污染的麻木,甚至在死亡之地找到自由和荣誉的欣喜,如此诡谲的共存于此。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苏联人的集体价值观深入骨髓,一方面认同牺牲自我,一方面又忽视个体。切尔诺贝利影响的不仅是土地、空气、水源,还有人们的精神和健康。个体被从集体中离弃,同时还被剥夺了生活,太可怜,太无辜。但猜测里面的每个人如果转换了立场,他们也都会做出属于那个立场的行为。对集体精神下的个体而言,集体既是我自己,又是陌生人。

  或许所有英雄都只是被迫成为英雄。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十):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情,是为事实感到震惊和悲伤,还是为未来感到害怕和恐惧。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还有切尔诺贝利核泄漏这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过,翻开第一页我就知道,我将会进入一个和我从前的人生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个人初面死亡时,内心的恐惧会无法抑制的涌出身体,可是每天都处在死亡中时,仿佛就没什么可以害怕的了。面对终究要来临的东西,害怕已经不再是生命中应该担心的问题了。 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人,一群平凡的人,一个和平的小镇,却因为一场核泄漏事故,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切尔诺贝利仿佛不应该存在于世上,仿佛切尔诺贝利人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同胞。切尔诺贝利没有战争,但在经历过战争的过来人的眼中,在战争中幸存却饱受辐射折磨的人的记忆中,切尔诺贝利就是战争,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性的战争,甚至比真正的战争还要可怕。在政府和世人的眼中,切尔诺贝利是一片被遗弃的土地,可是在被遗弃的人的眼中,它才是真正的家园。有农田,有森林,有河流,还有他们的祖先和世世代代居住于此而对这里的土地产生的深厚情感。 对于不愿离开的切尔诺贝利人,所有人都觉得他们是疯了,为什么在生命和家园中选择了放弃生命呢,为什么在死亡和爱情中选择了用死亡来维护爱情呢。可是,只有直面死亡的人才真正明白死亡的意义,所有值得珍惜的东西,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只会变得更加值得珍惜,而生命的终结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既然终究会死,既然我们之间深爱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更深爱的死去呢。 这一场核泄漏是谁的错,是发达的科技,是无用的政府,还是在切尔诺贝利建立核电站的人,站在各自的立场谁都没有错,而真正的受害者又只是切尔诺贝利吗? 我们都是怕死之人,所以我们把切尔诺贝利人和我们分开了,我也怕死,我也不能确定当自己遇到一个切尔诺贝利人时会是什么反应,但我想,在死亡的阴影中乐观的生活的他们才真正了解什么是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