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边的卡夫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边的卡夫卡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6 05: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边的卡夫卡的读后感10篇

  《海边的卡夫卡》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页数:5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一):书摘与几处中英翻译比较

  第五章

  不少书从书页间漾出久远年代气息。那是长久安息在封面与封面之间的深邃知识敏锐情感释放的特有芳香

  When I open them, most of the books have the smell of an earlier time leaking out between the pages – a special odor of the knowledge and emotions that for ages have been calmly resting between the covers.

  *** 林少华的翻译风格概括为添枝加叶。田村卡夫卡内心敏感,但行事利索、果断、军事化,他的话语风格是简练、干涩、甚至略显冷漠的(“不知道”,“也许”,“非常”)。英译无疑忠实的翻出了这种风格。“知识和情感的特有芳香”一旦被译成“深邃的知识和敏锐的情感所释放的特有芳香”,不但冗长拖沓,而且人物特点全无。

  坐在沙发上东看西看的时间里,我意识到这房间正是我长期寻求的场所。我无疑是在寻找仿佛世界凹坑那样静谧地方,可是迄今为止那只是个虚拟秘密场所。那样的场所居然是既存在于某处,对此我还不能安全信以为真。我闭目合眼,大口吸气,于是它像绵软的云絮驻留我的心间。感觉妙不可言。我用手心慢慢抚摸套着奶油色外罩的沙发,之后站起身走到竖式钢琴跟前,打开琴盖,十个手指轻轻放在微微泛黄键盘上,又合上琴盖,在带有葡萄花纹的旧地毯来回踱步。我拉了拉开窗关窗用的旧拉杆,拧亮落地灯,熄掉。一幅一幅看墙上挂的画。然后重新坐回沙发,开始接着看书,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

  As I relax on the sofa and gaze around the room a thought hits me: This is exactly the place I’ve been looking for forever. A little hideaway in some sinkhole somewhere. I’d always thought of it as a secret, imaginary place, and can barely believe that it actually exists. I close my eyes and take a breath, and like a gentle cloud the wonder of it all settles over me. I slowly stroke the creamish cover of the sofa, then stand up and walk over to the piano and lift the cover, laying all ten fingers down on the slightly yellowed keys. I shut the cover and walk across the faded grape-patterned carpet to the window and test the antique handle that opens and closes it. I switch the floor lamp on and off, then check out all the paintings hanging on the walls. Finally I plop back down on the sofa and pick up reading where I left off, focusing on The Arabian Nights for a while.

  第七章

  百年之后,置身此处的人们(也包括我)应该从地上荡然无存,化为尘埃化为灰烬。如此一想,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心情。这里所有的人或物都显得虚无缥缈,仿佛即将被风吹散消失。我伸开自己双手定定地细看。我到底为了什么如此东奔西窜呢?何苦这么苦苦挣着求生呢?

  但我摇摇头,不再往外看,不再想百年后的事。要想现在的事。图书馆有该看的书,体育馆有要对付的器材考虑那么远的事又有什么用呢!

  “必须那样,”叫乌鸦少年说,“毕竟你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In a hundred years everybody here – me included – will have disappeared from the face of the earth and turned into ashes or dust. A weird thought, but everything in front of me starts to seem unreal, like a gust of wind could blow it all away.

  I spread my hands out in front of me and take a good hard look at them. What am I always so tense about? Why this desperate struggle just to survive? I shake my head, turn from the window, clear my mind of thoughts of a hundred years away. I’ll just think about now. About books waiting to be read in the library, machines in the gym I haven’t worked out on. Thinking about anything else isn’t going to get me anywhere.

  “That’s the ticket,” Crow tells me. “Remember, you’re supposed to be the toughest fifteen-year-old on the planet.”

  *** 顽强——即不被思虑过度分心,能够留足注意处理眼下的事。这是一个有趣诠释,因为通常来讲,顽强多是用在更艰苦卓绝任务上,绝非这么平凡琐碎。比如星野用尽全力翻转“入口石”的顽强。而此处的顽强是务实的,是令狐冲不顾怀疑侧目护送仪琳的师妹的顽强。

  第十章

  中田心悦诚服的看着短毛猫雷厉风行工作作风

  Impressed, he watched as Mimi went about her business with a brisk efficiency.

  *** 很幽默,哪怕由林少华的革命腔译出。

  之后两人分别就鳗鱼沉思默想了一番。只有沉思鳗鱼的时间从他们之间流过。

  The two of them were silent for a time, eel musings filling the passing moments.

  *** 生活美学

  第十三章

  词章之乐。若词章乐不起来,必然半途而废

  I’m not a fast reader. I like to linger over each sentence, enjoying the style. If I don’t enjoy the writing, I stop.

  *** “若词章乐不起来”十分费解。英译好理解得多:慢读能够读出作者的行文风格,如果不喜欢其风格,便不继续读下去。

  舒伯特么,让我来说,乃是向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挑战而又败北的音乐。这是浪漫主义本质。在这个意义上,舒伯特的音乐是浪漫主义精华

  chubert’s music challenges and shatters the ways of the world. That’s the essence of Romanticism, and Schubert’s music is the epitome of the Romantic.

  *** 此处是我觉得中英翻译出入最大的一处。中英都翻出了浪漫主义者世俗挑战,然而中译强调浪漫主义者之“败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英译则强调浪漫主义者shatter(撼动)公序良俗,不论是否保全其身。两个版本几乎南辕北辙。就全书看来,大岛同时具有夹缝求生的意志和较为入世的处世哲学,虽然对人性抱有深刻冷静的理解,但并不悲观,很难想象大岛讲出“向万物挑战而败北是浪漫主义本质”这样的话。“败北”虽不合理,却是一个新颖观点,它的隐藏含义是浪漫主义必须排除一切功利性,与成功背道而驰,挑战世俗同时自利的人不在浪漫主义者之列。按照英译本中规中矩的翻译,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倏然降格为经验之谈。很希望能够读日文原著了解村上春树本来的意思

  第十五章

  我在清晨安静树林一边听鸟的叫声,一边看着本“事务处理专家”的故事(阿道夫 艾希曼)。书的底页有大岛用铅笔写的评语。我知道那是大岛的笔记。很有特点的字。

  “一切都是想象力问题。我们的责任从想象力中开始。叶芝写道:In dreams begin the responsibilities。诚哉斯言。反言之,没有想象力,责任也就无从产生,或许。一如艾希曼的事例

  itting in the quiet woods with birds chirping all around me, I read the story of this practical guy. In the back of the book there’s a penciled note Oshima had written. His handwriting’s pretty easy to spot: It’s all a question of imagination. Our responsibility begins with the power to imagine. It’s just like Yeats said: In dreams begin responsibilities. Flip this around and you could say that where there’s no power to imagine, no responsibility can arise. Just like we see with Eichmann.

  *** 此处的“想象力”可理解为“共情的想象力 (empathetic imagination)”,即能够体会他人感受能力、同理心。产生同理心的必要条件除了想象力,还有人文教育批判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人们不盲从权威独立思考事情前因后果、并作出判断基石。中英译本都只译出了“想象力”部分,原著很可能也没有点出“共情”,我觉得是不到位的。

  第十六章

  “中田君,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琼尼沃克说,“看得太超前不行。看得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会撞上什么。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时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

  As I mentioned, Mr. Nakata, in everything there’s a proper order,” Johhnie Walker said. “You can’t look too far ahead. Do that and you’ll lose sight of what you’re doing and stumble. I’m not saying you should focus solely on details right in front of you, mind you. You’ve got to look ahead a bit or else you’ll bump into something. You’ve got to follow the proper order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 an eye out for what’s ahead. That’s critical, no matter what you’re doing.”

  *** 对“顽强”的一个补充。

  第十九章

  女性递出名片,大岛不动声色地仔细看罢,放在台面上,而后抬起脸,漾出华丽的微笑凝视对方。那是极品级的微笑,足以使身心健全的女性不由得脸颊上飞起红霞,然而对方眉毛都一下不动。

  The woman whips out a business card and passes it to him.

  His expression unchanged, Oshima reads it carefully, places it on the counter, then looks up with a blazing smile and gazes intently at the woman. A first-class smile guranteed to make any red-blooded woman blush.

  This woman, strangely enough, doesn’t react, not even a twitch of an eyebrow.

  “‘有良知的女性当中难道有和我同样遭受精神折磨和我同样苟且求生的么?’”大岛说。

  两人沉默的一如并列的冰山。

  “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经典剧作。我反复看了好多遍。另外顺便说一句:gender一词说到底是表示语法上的性,表示肉体上的性我想还是用sex更为准确。”

  “How could any woman of generous spirit behave otherwise, given the torments that I face,” Oshima says.

  The two women stand there as silent as icebergs.

  “Electra, by Sophocles. A wonderful play. And by the way, the term gender was originally used to indicate grammatical gender. My feeling is the word ‘sex’ is more accurate in terms of indicating physical sexual difference.”

  痛苦这东西是个别性质的,其后有个别伤口留下。所以在追求公平和公正这点上,我想我不次于任何人。只是,更让我厌倦的,是缺乏想象力的那类人,即T S Eliot说的‘空虚的人们’。他们以稻草填充缺乏想象力的部位填充空虚的部位,而自己又浑然不觉地在那上面走来窜去,并企图将那种麻木感通过罗列空洞的言辞强加于人。

  Each person feels the pain in his own way, each has his own scars. So I think I’m as concerned about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anybody. But what disgusts me even more are people who have no imagination. The kind T. S. Eliot calls hollow men. People who fill up that lack of imagination with heartless bits of straw, not even aware of what they’re doing. Callous people who throw a lot of empty words at you, trying to force you to do what you don’t want to.

  *** 很显然空虚的人们并不是要将“那种麻木感通过罗列空洞的言辞”强加于人,而是将他们盲目笃信的教条强加于人。中译显然不准确。

  归根结底,杀害佐伯青梅竹马恋人的也是那帮家伙。缺乏想象力的狭隘、咳咳、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何为正确何为不正确——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这种个别判断失误,在很多情况下时候不是不可以纠正。只要有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一般都可以挽回。然而缺乏想象力的狭隘和苛刻却同寄生虫无异,他们改变赖以寄生的主体、改变自身形状而无限繁衍下去。这里没有获救希望。

  ut there’s one thing I want you to remember, Kafka. Those are exactly the kind of people who murdered Miss Saeki’s childhood sweetheart. Narrow minds devoid of imagination. Intolerance, theories cut off from reality, empty terminology, usurped ideals, inflexible systems. Those are the things that really frighten me. What I absolutely fear and loathe. Of course it’s important to know what’s right and what’s wrong. Individual errors in judgment can usually be corrected. As long as you have the courage to admit mistakes, things can be turned around. But intolerant, narrow minds with no imagination are like parasites that transform the host, change form, and continue to thrive. They’re a lost cause.

  第二十一章

  田村卡夫卡君,你现在所感觉的,也是多数希腊悲剧的主题。不是人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人。这是希腊悲剧根本的世界观。这种悲剧性——亚里士多德是这样下的定义——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与其说是起因于当事者的缺点,毋宁说是以其优点为杠杆产生的。我的意思你可明白?人不是因其缺点、而是因其优点而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即是显例。俄狄浦斯王不是因其怠惰和愚钝、而恰恰是因其勇敢和正直才给他带来了悲剧。

  Listen, Kafka. What you’re experiencing now is the motif of many Greek tragedies. Man doesn’t choose fate. Fate chooses man. That’s the basic worldview of Greek drama. And the sense of tragedy – according to Aristotle – comes, ironically enough, not from the protagonist’s weak points but from his good qualities. Do you know what I’m getting at? People are drawn deeper into tragedy not by their defects but by their virtues. Sophocles’s Oedipus Rex being a great example. Oedipus is drawn into tragedy not because of laziness or stupidity, but because of his courage and honesty.

  第二十五章

  “你认为佐伯明白那里的语句意味着什么?”

  “未必。因为象征性和意味性是两个东西。她大概可以跳过意味和逻辑等繁琐的手续而把握那里应有的正确语句,像轻轻抓住空中飞舞的蝴蝶翅膀一样在梦中捕捉词语。艺术家其实就是具有回避繁琐性的资格的人。”

  “Do you think Miss Saeki knew what all the lyrics mean?”

  “Not necessarily. Symbolism and meaning are two separate things. I think she found the right words by bypassing procedures like meaning and logic. She captured words in a dream, like delicately catching hold of a butterfly’s wings as it flutters around. Artists are those who can evade the verbose.”

  *** 很美的一句话,被“意味性”毁了。其实朴实地翻译成“象征性和意义是两个东西”就很好。林少华大概觉得“意味性”与“象征性”并列更工整。但此处用“意味性”这样几乎是自造的词来凑工整,不但不知所云,还破坏了大岛通俗而优美的语言风格。

  *** "艺术家其实就是具有回避繁琐性的资格的人"也远不如英译(Artists are those who can evade the verbose)简洁,“回避”也不准确。或可译作:艺术家能够免于被琐事束缚。

  第三十章

  大凡物体都处于移动途中。地球也好,时间也好,概念也好,爱情也好,生命也好,信息也好,正义也好,邪恶也好,所有东西都是液体的、过渡性的,没有什么能够永远以同一形态滞留于同一场所。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黑猫宅急便。

  Every object’s in flux. The Earth, time, concepts, love, life, faith, justice, evil – they’re all fluid and in transition. They don’t stay in one form or in one place forever. The whole universe is like some big FedEx box.

  契诃夫想表达的意思是:必然性这东西是自立的概念,它存在于逻辑、道德、意义之外,总之集作为职责的功能于一身。作为职责非必然的东西不应存在与那里,作为职责乃必然的东西则在那里存在。这便是dramaturgie。逻辑、道德、意义不产生于其本身,而产生于关联性之中。契诃夫是理解dramaturgie是何物的。

  What Chekhov was getting at is this: necessity is an independent concept. It has a different structure from logic, morals, or meanings. Its function lies entirely in the role it plays. What doesn’t play a role shouldn’t exist. What necessity requires does need to exist. That’s what you call dramaturgy. Logic, morals, or meaning don’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it. It’s all a question of relationality. Chekhov understood dramaturgy very well.

  *** “总之集作为职责的功能于一身。作为职责非必然的东西不应存在与那里,作为职责乃必然的东西则在那里存在”或可译为:必然性的功能由其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不扮演任何角色的东西也就是不存在的,必然性使然的东西则必须存在。”

  第三十三章

  叫苦和拒绝负荷是身体的正常反应。我必须做的是安抚和制服这样的反应。

  It’s the body’s normal reaction – muscles screaming out, resisting the extra burden put on them. Listening to “Little Red Corvette,” I try to soothe that reaction, suppress it.

  让 杰克 卢梭有个定义——文明诞生于人类开始建造樊篱之时。堪称独具慧眼之间。的确,大凡文明都是囿于樊篱的不自由的产物。归根结底,在这个世界上,是建造高而牢固的樊篱的人类有效地生存下来。如果否认这点,你势必被赶去荒野。

  Jean-Jacques Rousseau defined civilization as when people build fences. A very perceptive observation. And it’s true – civilization is the product of a fenced-in lack of freedom. The people who build high strong fences are the ones who survive the best. You deny that reality only at the risk of being driven into the wilderness yourself.

  “不过那样的生存方式恐怕还是有其局限的。不可能以强壮为墙壁将自己围起来。强壮终究将被更强壮的击败,在原理上。”

  “因为强壮本身成为了道德。”

  佐伯微微一笑:“你理解力非常好。”

  我说:“我追求的、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墙壁。我洗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

  “那恐怕是最难得到的一类强壮。”

  “There must be a limit to that kind of lifestyle, though,” she says. “You can’t use that strength as a protective wall around you. There’s always going to be something stronger that can overcome your fortress. At least in principle.”

  “Strength itself becomes your morality.”

  Miss Saeki smiles. “You catch on quickly.”

  “The strength I’m looking for isn’t the kind where you win or lose. I’m not after a wall that’ll repel power coming from outside. What I want is the kind of strength to be able to absorb that outside power, to stand up to it. The strength to quietly endure things – unfairness, misfortune, sadness, mistakes, misunderstandings.”

  “That’s got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strength of all to make you own.”

  *** 对“顽强”补充。不仅是消极的顽强,因为消极的顽强亦须抵抗外力。田村卡夫卡所追求的是承受、消解、并内化外力的顽强。

  第四十章

  贝多芬自视甚高,对自己的才华绝对自信,对贵族阶级概不讨好。他认为唯有艺术、唯有情感的正确表露才是这世界上最为崇高、最值得致以敬意的东西,而权力和钱财则是为之服务的。

  eethoven, he (Hoshino) learned, was a proud man who believed absolutely in his own abilities and never bothered to flatter the nobility. Believing that art itself, and the proper expression of emotions, was the most sublime thing in the world, he thought political power and wealth served only one purpose: to make art possible.

  *** 显然原著中“艺术”与“情感的正确表露”是并列关系,而非用“情感的正确表露”来诠释“艺术”。一个“和”就可以译出这种并列关系,而中译本用了一个顿号、两个唯有,还是无法避免歧义,让人误以为艺术此处的含义是“情感的正确表露”。另外,权力和财富的唯一目的究竟是为艺术服务(且不论这语言风格多么革命腔调),还是使艺术成为可能,两者是有细微区别的。

  第四十一章

  哪里也不存在旨在结束战争的战争。战争在战争本身中成长,它吮吸因暴力而流出的血、咬噬因暴力而受伤的肉发育长大。战争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活物。

  There’s no war that will end wars. War breeds war. Lapping up the blood shed by violence, feeding on wounded flesh. War is a perfect, self-contained being.

  我原本在读上海译文出版社、林少华翻译的版本,由于多处费解,手边又有Philip Gabriel翻译的英文版本,就做了一些比较。

  中文版本: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林少华

  出版年: 2014-4

  页数: 576

  ISBN: 9787532765454

  英文版本:

  aperback: 480 pages

  ublisher: Vintage (January 3, 2006)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1400079276

  ISBN-13: 978-1400079278

  roduct Dimensions: 5.2 x 1 x 8 inches

  Translated by: Philip Gabriel

  人物中英名字对照

  奇数章节:

  田村卡夫卡(叫乌鸦的少年)Kafka Tamura (the boy named crow)

  樱花 Sakura

  大岛 Oshima

  佐伯 Saeki

  偶数章节:

  冈持节子 Setsuko Okamochi

  中泽医生 Doctor Nakazawa

  冢山重则教授 Professor Tsukayama

  中田 Nakata

  星野 Hoshino

  田村浩一

  上校山德士 Colonel Sanders

  大冢 Otsuka

  川村 Kawamura

  咪咪 Mimi

  大河 Okawa

  胡麻 Goma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二):十五岁少年

  15岁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形成和未成形之际,作者想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通过知识的灌输和人内在内心世界的呈现帮助人认识自己尤其是少年形成自己的生活的信念和态度。书中的少年背负的是杀父与母亲和姐姐结合的诅咒,这类同于希腊神话中最大的悲剧,也是作者呈现生活残酷一面的极端,而且少年还被母亲抛弃,余下的时间都处于一种自我怀疑中并怀有深深的罪恶感,然而作者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如何在这残酷的环境中如何达到自救,是随波逐流形成一具空壳还是逃避现实。图书馆在书中具有特别意义,可以说是连接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入口石。我们能经历的事情有限,书籍可以让我们和五百年前、五百年后的人相识,能让我们读懂现在的人,通过思想的碰撞来形成自己的思想。正如作者强调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思考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和理解来了解这个世界,而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能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角度,所以在文中也有许多知识灌输。然而在我看来这本书还是有不足的,文中用大量的篇幅的叙述来推进故事,但有些荒诞的情景和人物却缺乏合理的解释,以至于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就如书的最后是回归现实,或许作者想传递的是如何接受残酷的现实但同时保持内心的自由,但我个人觉得书若能精简一些会更好!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三):十五岁的我也想离家出走

  十五岁,我正读高二,一周七天,六天住校,一天回家。晨夕中读书,读书中匆忙偷闲,早起晚睡,反反复复。与家人关系略带冲突,正赶上年少的叛逆,明明想和家人好好说话,三言两语后便要拍桌子离家。好也好在高一,一周只回一趟家。但生活一切都稳定,并不太坏。 而那个真正离家出走的少年田村卡夫卡,四岁时被母亲抛弃,受到父亲的冷待与诅咒,迫使他在十五岁生日那天,离开家,执意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父亲的诅咒,如同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一般,弑父奸母。这一言论很难想象出自一名父亲。而卡夫卡就是为了逃离这一极不合理性的诅咒才离家的,他尽可能的随机逃避,但越是随机遇上的越是命运中注定的人。 十五岁的卡夫卡独立于普遍的社会,他是孤独的。他一个人健身、一个人读书、一个人生活,他的人生观大多来自图书馆里等线分布的书籍。他在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再适合不过的地方居住:图书馆。在这座图书馆里,他与年轻时的母亲相恋,在梦中与佐伯交合。 书中充满着怪诞,第二条线索来自一个少年突遭奇异现象而导致脑子不好使的中田。命运待他也是不公的,自从生病后,影子比别人淡了一半,字是认不得也写不得的,缺少了这些他就被家人在精神意义上抛弃了。但生病以后,中田却能和猫对话。中田与卡夫卡奇特地联手杀了卡的父亲,中田手刺集魂者琼尼·沃克,卡夫卡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里承受着父亲死亡喷发的血渍。 中岛在迷迷糊糊来打开入口石的过程中,他无法知道下一步具体要做什么,他只有一个方向,只有到了那个方向才能知道要做什么。他知道要往西走,虽然不知道走到哪里,但到了那里就知道是哪里了。这便象征这我们切忌不可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卡夫卡无论在哪,命运都在依照着父亲的诅咒进行。卡夫卡与命运的抗争中,最体会与最支持的是大岛,大岛以一个兄长的姿态,传授给卡夫卡十五岁少年最需要的知识。 卡夫卡在森林中找到世外桃源,已经不存在比这更幸福的地方,少女时期的佐伯想见就可以见到,时间和生命似是无限的。但要成为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还是要回到现实之中,即使知道现在已经是最好的了,还是要出去闯一闯。这与佐伯所回忆的少女时代一致,虽然知道她不可能比现在更幸福了,但还是想要去见更大的地方,认识更多有趣的人。 离家出走的少年即将要归家,命运的诅咒或许不过如此,往后的生活才更为重要。即使一个人,也应直面生活。 我心中的十五岁,平平淡淡。但读完《海边的卡夫卡》,十五岁的我也已经离家出走一回了。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四):世界是个隐喻

  很惭愧的是一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阅读村上春树,好像是莫名对大众化、流行的文学有一定的排斥感,小说也读得很少。去年在港中大的图书馆里,抱着赖明珠翻译的,竖版繁体字的《1Q84》读完,又在康本的商务印书馆里买下了同样版本的《当我谈论跑步时我在谈什么》。仔细读过以后发现,其实村上春树并不适合变得那么流行,很多意识流的东西未必是那么浅显易懂的。但是他的作品还是让许多许多的人喜欢,他的为人让很多人敬佩,我想这就是村上的魅力吧。

  看完村上的小说,就会开始审视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无论是在《1Q84》还是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和现有世界平时共处的另外一个世界总是显得那么真实,就像是在现在的某个地方,那个入口石还隐隐约约在悸动似的,正等着哪个人将它打开。

  其中最喜欢的桥段莫过于对入口石的描述。有如契科夫所说,戏剧里出现的手枪就是要发射的。小说里出现的入口石,也就纯粹地变成了一个功能物。在必要的时候将它的功能展现出来,引导情节的进展,开启另一个平面的故事。这样赤裸裸的描述非但不让人讨厌,反而是在读的过程中的会心一笑。

  在同时开始的两个交叉的章节里的主人公开始准备相遇时,就是故事高潮来临之际。这在看过《1Q84》后会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也刨开了很多期待的因素。但是要一味地说和《1Q84》相似,也是有失偏颇的。看完《1Q84》再回来看《海边的卡夫卡》会发觉,在后期写出的有三本大书之多的《1Q84》所创造出的平行世界,整个世界观更加地完整和完善。虽然在阅读的时候不一定有感受,但写作的人要创造出这样的整体是并不容易的。而《海边的卡夫卡》较之更为意识流、形而上一些,字数也是刚刚好的,点到为止才是最好的表述方式。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五):叫乌鸦的少年。与猫说话的老伯。

  作为我的高中最后一个生日收到的生日礼物,这本书一直被封存着,连带着精心包装的礼品壳,陪伴着我从马鞍山来到了一个陌生、无可预料又命运使然的城市哈尔滨。然而,或是学业繁忙,或是自身懒散,一直任他沉睡在书架的角落。一次不经意的一瞥,愧疚感与新奇感一齐驱使我拆下包装,掀开了他覆盖已久的面纱。可能如果不是由此,我这个从未对小说感冒的人也是不会有机会读这本书的,或是有机会逐渐培养我对阅读的兴趣。

  奇偶章节分别用两条线索来开启小说的情节。不得不说,如此新奇的体验一下吸引了我。毋庸置疑,两条线索直接一定彼此关联,最后有所交叉影响,没准卡夫卡与中田两条线索的主人公是一个人……我边阅读边肆无忌惮地猜想着。结果显而易见,有意料之中也有自作多情。然而不断的猜想与验证不是阅读的全部,更重要的是不断的思考,从虚幻的小说映射到现实的生活的隐喻。

  正如书中所说,生活处处都是隐喻。隐喻也充斥着整本书,启发着爱思考的心灵。现实的一条线,悲剧的一道索,卡夫卡背负着邪恶的诅咒终日担惊受怕,他不去相信也不愿相信,努力读书锻炼,只为了等待那一天的逃离,期盼着能逃离诅咒的困扰。然而命运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诅咒的暴风雨终究逃避不过。似乎人人都抱怨的命运的悲惨,老天的不公,谁又没有过那样一种挫折,撕心裂肺,如龙卷风差点将你撕碎。大岛的先天病疾,佐伯的爱人离去,卡夫卡的诅咒等等,他们的命运不同,却有着同样的苦痛。入口的石头给卡夫卡开辟了一处逃避的世外仙境,那里的人们没有记忆,因而没有苦痛,时间停息,生命如白开水一般毫无生气地前进。人们已然成为空壳。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死亡。“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面对命运,或许你束手无策,用尽一切也无法逃离,那就勇敢去面对这一切,好好把握住这一场命运给你安排的挑战,坚强,勇敢,当你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改变,明了这命运的意义,骄傲自身的成长。

  奇幻的一条线,闲适的一条索,智力障碍的中田拖着完全的空壳跟随着命运的脚步完成使命,安然老去。有时,我们急于去追求些什么,一分一秒安排好我们的行程,我们的目标,终日操劳,又常为失败而遗憾苦恼。此时,当我们停下脚步,如同星野一样,追随着中田的步伐,不去想下一步要做些什么,只关心着现在的自己正在做着正确的事,如此忙里偷闲,才有机会去真正的审视自己,评判自己的是是非非,并从精神上有所超越,让忙碌的躯壳有所充实,让聊赖的人生重获新生。命运推动着他们步步向前,完成了使命,只是这一次,是如此的自然闲适,仿佛被中田的性格所影响,还是因为中田的性格是命运所铸就?当然,如此悠闲,如此安然,只可能出现在奇幻的小说情节。然而,有时我们是否也需要反思自己?急于追名逐利的我们,或按着固有的目标步步紧逼,或漫无目的又终日忙碌好让自己有着迈向成功的安慰,而有多少人能够在此间隙中停下急促的脚步,听一首钢琴曲,看一本书,或只是发着呆思考着什么,体会着什么。我们忙碌的日程中需要一时的空档。

  现实与奇幻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恰如我们的现状与期盼的矛盾与交融。把握住现在,提升自己,我想这就是现在的我们存在的意义。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六):一份关于《海边的卡夫卡》的零散笔记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种马男男男(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595668365/ 人们一生都在追逐一些东西,有些人的相对而言比较具象,例如名利与爱情;另外的人,则喜欢追求一些懒散的抽象东西,我个人就是如此,一直在追逐一种感觉——即使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或者怎么用语言来表达。菲茨杰拉德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被追逐者和追逐者,疲惫者和忙碌者”,被追逐者的世界我不了解,但是追逐者的世界我很清楚,不管是我的还是田夫卡夫卡的。 田夫卡夫卡的坚强使其成为了史上最顽强15岁少年,他选择逃离自己所厌恶的东西——不完整的家和父亲的诅咒。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而言,他牺牲了自己的童真换取的是肉体和思维上的成熟,并用逃离的方式去追求一些东西——他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生存,他所追求的是对现实爱情,童年缺失的母亲和姐姐,以及对父亲的厌恶巨大的集合体——一个覆盖着欲望的绿色黏液的红黑色肉球。田夫以其为生,以其为耻,逃离的东西自然而然成为了他所追逐的东西。 他来到了“世界”,之后又离开了“世界”,因为他边缘化的性格,“世界”对于他而言是那么的无趣,甚至可有可无。他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害。甲村图书馆对他而言确实是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孤岛,可以保护他。他执著抗争于命运,在世界独自寻找能与自己有关联的任何一样东西,但却什么也没找到,卡夫卡式的孤独就像浓稠的液体注入他的全身,孤独不再是孤独,孤独成了绝望。 书的另一部分说的是中田的事,中田与田夫截然不同,两人从没见过面,但命运冥冥之中却有 联系。对于中田我不想多说但一想到他却又停不下来,因为我认为这是个可怜的角色,却又极其羡慕他。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已被命运抛弃,并且一直活在自己能认知的世界范围里,满足于生活并且对生活质量毫无要求。 中田同时也是个讨人喜欢的角色,在看到他离世时我的心里颤了一下,当星野哭时,我也便留下了几行眼泪。一是因为对中田的怜惜;二是因为星野提到了自己根本不知道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这点还是蛮能引起我共鸣的。虽然我很清楚我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但我了解星野那种无助感和突然来临的孤独感。我的上一行眼泪是因为一部电影,当感觉到和她有关时就控制不住了。盯着屏幕大脑里的映像却像电影一样,当想到她走了便被莫名的孤独和恐惧包围了起来,像是心死了的感觉。 记得在MONO上看过一篇文章,便是说卡夫卡的。卡夫卡死前曾经要求把自己所有的作品都烧掉。村上对卡夫卡最大的致敬不是在于将卡夫卡式的孤独赋予田夫卡夫卡,而是选择让左伯当另一个记录者,以此实现了卡夫卡的遗愿。左伯死后,中田烧掉了左伯的遗作,实现了左伯的心愿——从此再也没人能读到她的作品——她安静的回到了入口石的另一面。 田夫卡夫卡的抗争,其实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我自己,或者说通过他与自己命运斗争的胜利,我看到了我彻头彻尾的失败。他逃离了自己所厌恶的东西,逃离了那个崩坏的正在离析的世界,逃到了接纳自己并且自己接纳的理想的岛上,而我却一直在自己厌恶的世界里慢慢腐烂。我曾经的追求似乎和田夫差不多——躲到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或着至少自己喜欢的世界,但是我不仅没能做到,反而一段时间之中差点遗忘了自己曾经的追求。之后的我便把自己封闭起来,就如田夫一样在自己的周围建起来高墙,与他不同的是我人凭自己的孤独,任凭自己绝望,任凭自己的灵魂在高墙内静静死去。 总之,最后我妥协了,我妥协给了生活。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七):所谓爱情和人生

  村上春树可以算得上在中国最后欢迎的日本作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包括《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且听风吟》《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等都受到中国读者的追捧和好评。想来前三本我都已经读过,还有一本《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直心心念着想买来读一读。

  《且听风吟》大概是去年读过的,文字、故事一如书名一样,委婉美丽。只是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书里讲得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了。

  《挪威的森林》和《海边的卡夫卡》这两本是最近才先后读完的。《挪威的森林》已有同名电影,所以看书之前早已对故事梗概有了大致的了解。渡边、直子、绿子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如果说是一首音乐,这音乐给人的感觉是舒缓流畅却又不时透出一丝丝的忧伤。三个年轻人在爱情里感悟人生,在人生中参透爱情。他们跟所有年轻人一样,有着属于他们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忧愁烦恼,任谁也无法拯救。唯有自己试着敞开心房、打开心结,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若是一直走不出困惑,最后恐怕就只有与死亡牵手。人的情感从来都不是那么平铺直叙、简简单单,恰恰相反,情感的神秘曲折只怕连当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面对情感的最好方法我想就只有坦诚接受,问问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海边的卡夫卡》掺杂了很多的元素,有15岁少年对自由对感情的向往和追求,也有人类无法掌控的命运,还有人与猫对话、人被神控制的玄幻……然而,即便再如何纠缠交织,有一样始终不变。那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把握,只有勇敢面对。逃避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有宿命论,那么我们可能并不会甘于命运的安排,即使无益,至少我们曾经挣扎过,努力过,这样就不会留下遗憾。就像田村卡夫卡逃不出父亲的诅咒,但他最后还是因为自己的坚强而决定勇敢的面对接下来要走的人生。

  孤独、寂寞、希冀、迷茫、困惑、迷失……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这些情感。欢乐时有、痛苦时也有,唯有品尝这一切才是真正的人生。

  有人说读书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反射。你看书中的人物,其实是在用你自己的思想去衡量,去评价。或许因为我家庭生活简单幸福,15岁左右的时候我并没有经历所谓的叛逆期,即便是现在,我也不太能体会卡夫卡的那种心境,甚至没办法想象他的父亲怎么会对他下那样的诅咒,而他又怎么明明知道却还是接受了所谓命运的安排,去道德相违背,去伦理相对抗。同样的,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我,尤其是那种年轻时候简单纯粹的爱情,渡边和直子、绿子之间的情感我没有任何发言权,不能做任何评价。看到那种因为所谓爱情沉迷的人,我只有唏嘘。一个人的人生这么短暂,哪有时间来蹉跎岁月。可是,没有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爱情的人生是不是不够完整呢?这一刻我在怀疑,会不会因为自己经历的太少就没有办法就深刻理解主人公的情感思想?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八):卡夫卡——叫乌鸦的少年

  #Metaphor# #Allegory# #Analogy#

  整篇小说,像是十五岁的卡夫卡向着世界最顽强的少年成长的故事。像一场混乱的旅行,坐上火车抵达目的地,又坐火车回到起点,看似只是时间的推移,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章隔一章,看似是两个故事、两个事件穿插叙述,最终却碰到了一起。(让我想到蒙太奇……尽管不是很了解,但这真的是村上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出来的一本小说吗……)小说的人物都具有相关性,看似是巧合的事情,却暗含了命运的预言。“葡萄酒琼尼”、“肯德基上校”还有那个谜一样的雕塑家田村浩一,你不由得通过一种共性把这三个人物联系到同一个灵魂身上。名字是可以换的,只是你还是你。叫乌鸦的少年到底是谁?像是卡夫卡的一个促使自己成长的人格,他为自己命名为卡夫卡——捷克语的乌鸦,作为一只离群的、不幸的的动物,不得不学会忍受孤独,面对不幸,变得更加顽强。

  小说的每一个角色看上去都那么特别。最是中田,若是简简单单给他贴个标签(他自己也会这样介绍自己)就是“脑子不好使”。中田这个老伯其实让我感觉很讨人喜欢,不认字,为人、长相都顶老实,说话客客气气、彬彬有礼,想法总是很简单,似乎有些迟钝,理解不了太麻烦的东西。他说自己是个空壳子,就像没有书的图书馆。他自己本身的意识好似没有这么强烈,要去做某事,只是遵循着答应了他人的请求,顺应着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感谢。星野也是和中田太合拍了。尽管原本是个挺闹腾的人,他反倒觉得跟着中田是件有趣的事,他似乎很能理解中田,就像另一个自己在与自己对话。

  还有关于想象力。其实并不理解“责任始于梦境”。但你可以在清醒时抑制住自己的想象,却无法在梦境中控制它。梦境真是奇妙的东西。

  预言既然要实现,就去直面吧。接受不幸的预言、接受既定的事实,肯定自己,并继续向前进,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成为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吧。

  (寒假就读了两本书,读完居然都下雪了)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九):村上春树不变的话题——寻找现实世界与异世界的平衡点

  村上春树的很多作品里都会有一个场所,这个场所的特点是与现实世界相隔绝,没有快乐,没有喧闹,没有强烈的感情,没有变化,也没有痛苦,并且具有很强的私人意义。比如《挪》里的高档疗养所,《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的世界尽头,《舞舞舞》里的那个狭小的房间,还有《海边的卡夫卡》里入口石后面森林里的那个世界。这个意像是现实世界的对立面,是不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个人意识深处的世界,或者说类似死亡后的世界。

  15岁的佐伯去了入口石背后世界是因为曾经其过于完美的生活而不愿这样的生活逝去,因为现实世界是一直在变化的,不管是人还是物。所以15岁的佐伯想要永远留住这样的生活而打开了入口石。所以田村在入口石后的那个场所遇到了15岁的佐伯。所以佐伯到了15岁后就再也无法前进,或者说15岁后的佐伯本质上是和中田是一样的。

  中田在小时候在集体催眠事件后便成了所谓的”空壳“,即没有强烈的感情,没有欲望,没有快乐,没有痛苦,甚至没有性欲,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人。这倒是很切合庄子和禅宗所期望的理想状态。根据中田的老师给医生写的那封信可以推断,中田出生于名门,却常常遭到家里的冷暴力,冷暴力不同于一般的家暴,但其对孩子心理的损失却不会亚于一般的家暴。书中写道:“孩子的心是很柔软的,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样子,一旦变硬后变很难恢复原样。”转学到乡村读书后,中田或多或少开始对大家敞开心扉,但在这个时候却遭到了来自自己最信赖的老师的莫名其妙,不可理喻的暴力。可以想像当时中田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而恰巧当时入口石开了,遭到严重心理伤害的中田选择进入了入口石后面的世界。

  最后是主角田村卡夫卡,他遭到了一个人被现实社会抛弃的最极端的状况,即被母亲抛弃,被父亲诅咒——杀父奸母奸姐,另外应该还有无数来自其父亲的冷暴力。所以我想田村大概无法搞清自己是什么。但不得不说田村卡夫卡是个很坚强的人,他阅读,健身,独立。他依旧想和这样一个现实世界搏斗。为了逃避这样的环境和诅咒,他最后逃离东京去了四国。但就像俄狄浦斯的故事一样,预言似乎一点点的都兑现。最终在森林的深处产生了彻底与现实世界决裂的想法,进入了入口石后面的世界。但他在四国的期间,他已经开始确立了自己的意义,他认识了佐伯和大岛。最后在异世界他遇见了他的”母亲“,也就是佐伯。他选择了原谅佐伯,同时也原谅了他自己,最后获得了救赎。最后田村卡夫卡勉强在现实世界和世界尽头找到了平衡点,离开了异世界返回了现实世界。

  和《舞舞舞》中一样,羊男建议“我”返回现实世界,因为我还有牵挂,还有热情,还有作为人的欲望。而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我”的影子返回了现实世界,而“我”却选择留在了世界尽头。《海边的卡夫卡》中田村卡夫卡选择了离开异世界返回现实世界,毕竟田村只有15岁,还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情感。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我”却是身经百战的特种工作者,已经厌倦了财阀争斗而选择了离开现实世界。当田村卡夫卡对佐伯说到:"我不知道活着的意义"的时候,佐伯给的建议是:”看画,听风。“而《舞舞舞》中羊男给的建议是:”跳舞。“看画和跳舞的本质是一样,即使无法接受现实世界的很多事,但你依旧可以通过专注于一个点来充实的度过一生。

  最后来说一下中田和星野这条线。中田因为有一部分去了异世界,所以留住现实世界的中田和一般人不一样。中田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替田村杀了他父亲,并打开了入口石。中田可以说是日本军国主义体制下的受害者,田村卡夫卡的父亲也就是琼尼.沃克则是军国主义和大资本家的混合体的代表。中田杀了琼尼.沃克的肉体,而星野则在中田的感召下杀了琼尼.沃克企图去往入口石背后的世界的本体。某种程度上中田是二战无辜日本人民受害者的代表,而星野则是日本迷茫一代的代表。在前者的感召下,后者彻底杀死了旧日本的军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让日本最新的一代,也就是田村卡夫卡获得了救赎。可以说这部小说的隐喻是具有双重性的,第一重是个人,第二重则是社会和国家乃至世界。

  田村卡夫卡在异世界的电视上看《音乐之声》的时候感叹到”如果我童年时期有玛利亚这样的老师,恐怕我的人生会大不一样。”但田村终究是幸运的,他在四国遇到了对他百般关心的“姐姐”樱花,以及在某种意义上是他真正的老师的大岛,以及作为他诅咒的一部分的他的恋人佐伯。从而与现实世界和异世界连接了起来,樱花连接的是现实世界,而佐伯则连接的是异世界,大岛则介于两者之间。这些人才是让他最后获得救赎以及让他找到现实与异世界之间平衡点的源泉。

  最后再说一点无关紧要的,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作家内心的投影。从村上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村上其本人与他作品中的主角应该很多的相似之处。或许村上曾经也是一个很难和现实世界妥协的人,他本人也承认过他的童年并不快乐。反应在他的作品上则是其作品中的人物都曾经有这样那样的创伤,并不断的寻找在现实生活中的平衡点。以及对女性的信赖和对父权社会的反感。找到现实世界与异世界之间的平衡点是村上小说永恒的话题,在他的小说中有没有找到平衡点而放弃与现实世界妥协的,比如《挪》里面的直子和木月,《没有色彩的多绮骏和他的寻礼之年》里的白,《舞舞舞》里的五反田,还有《海边的卡夫卡》里的佐伯。村上本人大概是通过写小说来找到平衡点的吧,这大概也就是村上那么多年还能维持高产的原因。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十):少年卡夫卡的救赎

  重拾高中时期烂尾的《海边的卡夫卡》,总算是平心静气读完了它。从前过于浮躁了,总不能细细品读村上的作品。在压力愈发大的大学三年级,十五岁的卡夫卡诚然给了我一种精神力量。

  村上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者,“什么也不引渡给别人,同任何人都不发生连带关系”,文中主人公田村卡夫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隐约透露出了这种脾性:被母亲抛弃、被父亲诅咒、离家出走、不羁于世俗。但他作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却在客观上无法形成既定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观、世界观,这让他的人生也有了选择的余地。有人说《卡》是现实版的《俄狄浦斯王》,而在我眼里它更是一部十五岁少年的成长史,这让我在读它的时候少了一点顾虑,更多轻松自如的感觉。村上或许是将灵魂与躯壳区别而谈。“我置身与我这一容器之中。我这一存在的轮廓,随着咔嚓一声轻响完整地和在一起锁上了。足矣。我在平时的位置。”当我晨练归来,冲澡的时候想起了这一段。人们总是需要冲洗自己的身躯,却鲜有人希望冲洗自己的灵魂。文中副线的主角中田看上去则更像是一个智者:“放松身体,关掉脑袋开关。不大工夫,他开始像蝴蝶一般在意识的边缘轻飘飘地往来飞舞。……那里有一切,但没有部分。没有部分,也就没必要将什么和什么换来换去。无需卸掉或安上什么。不必冥思苦索,委身于一切即可。”

  人们追求灵魂上的自由,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绝对自由的境地——“异界”。卡夫卡一开始便沉迷于无数“异界”出现的一千零一夜——“比起站内熙来攘往数不胜数没有面孔的男男女女,一千多年以前编造的这些荒诞离奇的故事要生动得多逼真地多”。而在他自己身上,则附着了父亲带来的希腊悲剧俄狄浦斯式的罪恶诅咒,父亲诅咒卡夫卡终将用其双手杀害亲父,与母亲和姐姐交合。卡夫卡为逃离诅咒离家出走,然而终将逃不过这个命运。但我幸运地感受到这终将不会是一个关于宿命论的故事,卡夫卡没有逃离出父亲对他的损毁,但却走上了一条救赎之路,卡夫卡在接受诅咒,同时也在领悟生命的真谛,最后当佐伯死去,卡夫卡从“异界”中放弃所谓的自由时,我知道他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

  回到现实,我们何尝不是那些没有面孔的男男女女,又想着什么时候能够遗世独立,追寻至真的自由,也就是文中所体现的“异界”。作者在试图给出答案。年少失去爱侣的佐伯和遭遇不幸的中田终究死去,千幸万苦找到了异界的入口,也成功从满目疮痍的躯壳中解脱。他们与“异界”中厌战的逃兵一样有着必须逃离的理由和无法复原的创伤。而卡夫卡却不一样,当他的人生还留存着一点希冀之时,所谓“异界”就不应该是其灵魂所追寻之物。无论是朝思暮想的少女佐伯,还是一切妙不可言的境地,都不是他的归属。当他决定从“异界”中返回时,作者通过卡夫卡的另一个自己即叫乌鸦的少年认定“你做了最为正确的事情”。小说的最后一句:“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显然作者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信号:好好活下去,所谓至真的自由在于自身灵魂深处,没有所谓神,没有所谓“异境”,只有当下的自己。而我们真正需要顽强抵抗的,或许不是那些通过文中诅咒隐喻的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而是——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正如大岛所言: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

  “我们从中既可以领教世界是何等凶顽,又可以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而美好。”

  我想,成长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