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根财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摩根财团》读后感10篇

2018-07-10 04: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根财团》读后感10篇

  《摩根财团》是一本由[美]罗恩·彻诺(Ron Chernow)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8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摩根财团》读后感(一):美国金融业发展

  买这本书的初衷源于亲身经历的这一轮疯狂的牛市以及紧随其后的股灾,我很想知道美国当时是如何应对股灾,在股灾之后整个金融业是如何应对并重新兴旺起来的。看完全书,它没有给我直接的答案,但真的令我感叹历史有太多相似之处。

  英文作者全书结构安排得非常好,按时间顺序将摩根财团的历史分三部分讲述,分别为领主时代(1838—1913)、外交时代(1913—1948)、赌场时代(1948—1990)。领主时代,政府权力相对弱小资本比较稀缺,有声望能聚集到资金私人银行家,社会地位高高在上经济危机发挥稳定人心作用堪比今天的政府机构。说的就是当时的摩根财团的当家人——皮尔庞特•摩根。当时的金融业,基本是靠牢固的私人关系运营。摩根因为其稳重可靠不张扬的贵族色彩、严守客户秘密作风,吸引着很多客户自动送上门来。当时美国发展起来的工业托拉斯,与银行的推动密不可分。工业需要的资本太多,个人根本无法负担,必须依靠当时能调动资本的私人银行,私人银行的资本又天然讨厌恶竞争,希望工业有序,有稳定的现金流,于是私人银行便支持了有实力的大公司兼并弱小公司,工业托拉斯就这么诞生。(今天也一样,银行喜欢贷款给大公司,不喜欢贷款给私人小企业

  领主时代另一个有趣的史实是,当时美国作为一个新生国家,其实是很不自信的,它初期发展的资本大多由私人银行家从英国募集以来,所以那时候的银行家贵族们都很崇拜英国,以有着英国的绅士风度自豪。他们觉得伦敦是理所当然的金融中心,从来没有非分之想。甚至直到第一次世界战争后,英国金融实力大大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们也不自知,还抱着一种情结去帮英国维持金本位,以维持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外交时代,美国私人银行家因为战争的缘故,连接起美国与整个欧洲。主战场欧洲的资本往美国流入,换取战争物资,美国工业借此从世界崛起。战争期间,政府不能出面协商的事情,有银行家代为穿针引线,并借此赚得盆满钵满,此为私人银行盈利增长得最快的外交时代。但战争总有完结的时候,而人类容易得意满,也喜欢秋后算账。一战结束后,欧洲不再需要从外进口那么多战争、生活物资,美国的工业产能快速扩大后逐渐走向过剩。美国人及私人银行家们享受着眼前的繁荣,但没有看到潜在的危机口袋里现金多了的美国人民,推升了当时的债市股市达到疯狂的程度,私人银行家捉住眼前金融的繁华,想的是赚更多。所有人都被一时的经济繁荣引起的投机狂热笼罩着,直到泡沫破灭,大萧条来临。于是众人又掉转头来指责华尔街,“银行家从冷静正直的人变为鼓动人们在高风险股票和债券上赌博的贩子”。其实,这股狂热源自人性贪婪,金融家、投资者都有责任。在人类贪婪的潮流里,很难有人保持清醒独善其身

  这与去年末开始启动中国牛市多么相像。借着改革牛的风吹起,政党舆论的支持,口袋里余钱很多的中国百姓们,一窝蜂涌向股市,上市公司讲述的每一个前途远大故事,大家都愿意相信深信不疑。久违了的牛市令金融业也很兴奋,银行、券商、信托公司等,背后做起各种杠杆交易,配资给客户炒作股市,誓要“开张一次赚足几年的钱”。直到牛市的尾声才有人出来喊过热了,炒作过头了,但大家的头脑经过热,于是股灾给大家狠狠上了一课。也是股灾过后,我们才发觉为什么这半年股市为什么会升得这么快,因为背后有着杠杆资金,改革其实还没有实质进展,我们被自己的中国梦蒙骗。清醒过后,恐惧意识与杠杆资金又形成了一股恐怖的反作用,股市不断下挫创新低。牛市到股灾,真的快得如梦一场。

  外交时代的最后结果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需要严格分开,不许混业经营想不到的是,在赌场时代,这条法案并没有保护到投资者,而只是害惨了保守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狂热时代依旧狂热。外交时代的历史,还有一个有趣的论点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把美国拖出大萧条的主要因素是第二次大战,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并不算非常大。这也是到今天为止,经济学界都不喜欢政府插手干预经济的一个强有力例子吧。

  赌场时代,一句话概括,就是本来保守庄重的私人银行家,不再绅士谦让了,和所有人一样不顾仪态,赤膊上来赌场和所有人肉搏。因为这个时代,资金不再稀缺,大型公司不需要借助银行来筹集资金,自己就可以解决。竞争激烈,议价能力不再,承销证券不能再为投资银行带来稳定足够利润。于是,以前被看轻的“交易商”业务崛起,交易手续费直降,利剧减又导致了更加火热的兼并重组业务。在这个时代,为了追逐利润,投资银行甚至不是循着客户需求提供兼并收购的咨询,而是主动发掘适合的标的,鼓励客户去做兼并收购。讽刺的是,很多公司因为兼并收购或反兼并收购,背负了沉重债务(多数利用杠杆资金兼并收购),导致大幅度裁员甚至破产,兼并收购前许诺的更好业绩、更高薪酬成了泡影。中国的证券公司现在也在经历手续费剧减的阵痛,兼并重组借着牛市也有点火热,我们会不会走上同样的道路?以往觉得兼并重组是会让强者更强,现在看到恶意兼并的案例后,发现投资银行其实很恐怖,已经到了为利润不顾客户死活的程度。历史真的会惊人相似吗?

  以前的拉美主权国家债务危机,投资银行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他们诱使拉美国家举更多的债,而忽视风险。金融行业,没有管制、没有风控,最后害的除了别人还有自己。

  以上概括,主要是针对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摩根财团的概述很少,但其实全部都可以归纳在以上脉络中。这本书,我更看重的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私人银行如何进化到今天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我们中国券商又可以从中总结出哪些得失

  看了作者前言和致谢,对于欧美诚恳对待历史,不遮遮掩掩的态度,我也很佩服。这本《摩根财团》,里面也挺多摩根的丑闻,一些没有职业操守之类的事件,但摩根的后人、摩根担保集团、摩根建富等,也能很坦诚接受作者的采访,提供历史档案资料给作者查阅,摩根财团的管理者也很推崇大家去读这本客观的历史传记。我觉得,这些真是太难得,让我很佩服。

  《摩根财团》读后感(二):手不释卷 意犹未尽 荡气回肠

  在金融领域,《摩根财团》这本书被称为“航母”,它不只是一部金融史,在生动展现历史的同时,又引人入胜刻画了摩根家族在两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与当时政要及政府之间的周旋与交易。这本书之所以广受追捧,得益于该书对J.P.摩根公司逐步演变全球最具影响的金融机构之一的翔实追溯。从J.P.摩根公司与西奥多・罗斯福的亲密关系,到随后使摩根大通银行、摩根士丹利成为世界行业领先者的数次兼并,它讲述的是一部悠久的、令人骄傲的历史。

  书中,作者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刻画和描述引用了许多鲜为人知史料,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本书全面展示出摩根家族四代人所生活的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更深刻揭示了财富在各个时代的威力。还有有关亨利·福特、伍德罗·威尔逊、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邱吉尔等要人的一些鲜为外界所知的史料。

  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史料的铺陈具有娴熟的驾御能力,从而使本书架严密而充满生气,令人手不释卷。

  作者独辟蹊径,以一个银行帝国的财富为唯一的折射点来看待整个华尔街的辉煌历史。作者以翔实生动的描述再辅以丰富数据,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之间了解华尔街光辉的过去,甚至在书中找到乐趣。试问哪一个银行帝国最能反映华尔街历史呢?毫无疑问,是铸就摩根财团的J.P.摩根家族及其在大洋彼岸建立的银行帝国。

  J.P.摩根、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建富,这三家摩根银行的历史就是英美金融界本身的历史。一百五十多年来,它们在华尔街或伦敦金融城的每一次恐慌、繁荣和股市崩溃中都首当其冲。它们经受了战争和萧条、丑闻和审讯、轰炸和未遂暗杀。现代世界还没有哪个金融王朝如此稳定地维持着其显赫地位。摩根财团的编年史就像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研究高额融资风格、职业道德礼仪规范上的变化。为使这个巨大的历史画卷井然有序,作者将其传奇经历划分为三个阶段,领主时代、外交时代和赌场时代,而摩根财团的这三个也正是华尔街所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

  领主时代

  1913年的华尔街是皮尔庞特・摩根的领主时代。这时银行家是经济体系中的主人,他们为运河、铁路炼钢厂、航运公司融资,从而为新生的工业社会提供了资本。在那样一个桀骜不驯的竞争时代,是银行家解决了公司间的争端,并组织了托拉斯来遏制竞争。他们作为资本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主要中介监督着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因为是他们在配置稀有的资金,所以他们往往比接受融资的公司更有势力,日益掌握对这些公司的控制权,由此产生一代难以驯服的银行家。他们的钱财神话般滚滚而来,引起了公众的恐慌,最后促成了一场政治运动,以控制银行家过度的影响——1913年,依照《联邦储备法案》,美联储成立

  外交时代

  在小杰克·摩根的外交时代,华尔街的私人银行家们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摇身成为政府的左膀右臂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秘密使命,与各国的中央银行平起平坐。摩根银行家们这时变成了政权掮客和全球会议上政府的非正式代表。他们作为国王总统和教皇的挚友,在华盛顿或英国白厅的严密监督之下从事外交活动。在国外,他们似乎经常成为政府政策化身;在国内,它们仍旧是各个公司“传统的开户银行”,但是这些公司尽管仍然算得上忠诚,却越来越不需要强大的银行家的帮助。摩根合伙人与客户维持着排他的关系,因而享受一个高贵奢华的世界,似乎是那么文雅,那么悠闲自得,不受现代标准的侵扰。

  赌场时代

  在二战后的赌场时代,华尔街银行家们面临着全球市场激烈的隐蔽的竞争,对客户失去了控制。跨国公司此时压倒了银行家,在资本和金融技巧上与他们一争高低。机构投资者,比如说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成为新的抗衡力量。由于公司和政府能够在各国筹措各种货币的资金,所以力量的天平已朝着不利于银行家的方向大大倾斜了(联邦政府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法案和银行法)。然而,正如摩根财团的历史所表明的那样,这一新型的金融攻势实在是银行家虚弱症状。随着老客户们“翻身得解放”,昔日的华尔街上的绅士银行家们也不得不东奔西跑地去揽生意,以便找到新的地盘。他们就在那残酷无情的公司兼并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地盘,这样一个世界挽救了他们,却危害了经济。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金融新时代,银行家们已经抛弃了自维多利亚时期就已统治英美金融界的传统。

  《摩根财团》读后感(三):你阅读的不再仅仅是文字,也有这本书字里行间所描绘的场景气氛意境

  曾经看过一本书,阿兰•德波顿的《幸福建筑》,他说,那些经典的建筑通常都是让每一个看见过它的人——身临其境,或者从照片图像中看到——有所共鸣,换言之,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座教堂、一栋别墅,而是一份庄严肃穆、一份温馨舒适情怀、意境和气氛。

  读书也是一样。在你读到一本书的文字之时,感受到的却不仅仅是这本书固有的文字,也有这本书字里行间所描绘的场景、气氛和意境。小说的三大要术:人物、情节环境。而我的感觉,情节与环境其实都是对场景和气氛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一部惊悚小说,环境就应该是昏暗且没有生气的;一部侦探小说,情节就理应是紧凑离奇的;一部纪实文学,气氛就应该是与现实无二的……

  说起这几年我所看过的书,就意境而言,最佳的作品,不是抒美的散文,不是扣心的奇纪,不是唏嘘启示,更不是洒脱诗集,而是一部金融史书。也许是我没有读出其专业学术,抑或是我还看不透作者想要揭示的现实意义,但我依旧倾倒为之场景之宏大,记叙之流畅文风干练。引用《红楼梦》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文章”,不得不说,这文章的学问,何其深。

  文起之时,一个有些忙碌郁闷吝啬商人,辗转于伦敦和纽约之间,寻找每一星点关乎于市场的信息。商人生意越来越大,他便不再执着金钱,似乎一夜之间,他豁达的洒出了这一世的珍宝:以无数金钱,让自己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善人。

  然而,这却也给他的合伙人压力。在那个商人歇业归隐之时,他的合伙人骤然成为了故事的主角,那时候,新主角在伦敦,游离在英国各财团的资产间,与远在纽约的儿子不断堆砌属于他们那个家族的财富。

  合伙人老去,那个曾经只是负责联络纽约与伦敦的儿子,日渐伟岸,一步一步走向了美国财富与权力的顶峰。这时候他成为了故事的下一个主角,俨然就是华尔街的王者!我看到了他一次次挽救悬崖边的美国经济,行使着美国外交部、财政部、中央银行的职责。

  再之后,再之后……波峰之后,便是波谷。儿子也老去了,随着巨轮沉没在大西洋里,他的事业也似乎触礁了,他在一次疗伤之旅里,一梦长眠。这时候孙辈们走入了历史的舞台,却被那些儿子所招募的杰出人才,一点点挑战着这个家族的血统,这个家族的血统逐渐成为了那家华尔街巨擘的象征与名字。

  再之后,再之后,再之后……战火烧起来了,从欧洲烧向全世界。这个家族财团的精英们,奔走于同盟和轴心之间,左右着整个世界:也许仅仅是与英国首相的一通电话,便动摇了英国人抵抗的决心;仅仅是写给日本外长的剪短电报,便让日本有了在国际舆论重压下的喘息时间;仅仅是与罗斯福的一次会晤,便让美国人毅然决然的参加战争。

  然后

  ……

  …………

  我这仅仅是平铺直叙的讲述了整个故事的一些细屑片段,我实在无法用文字形容每一页纸上的惊心动魄。在我看来,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不是现在华尔街书籍喋喋不休的阴谋论和另辟蹊径的野史、奇闻,作者仅仅是在稳健的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这不是财富主导世界的阴谋故事,更不是为了出挑而想出的一个惹人注意的题目。

  这本书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主角,主角是那个家族、那个姓氏、那家公司、那条街、那条街上卓越的传奇们和那整整150年的历史。这本书的每一页上,甚至更短——每一段里都充斥着数不尽的博弈、斡旋,每一段都有普通人仅仅只能仰望的传奇。确是“文铺锦绣,字吐珠玑。篇篇俱是云烟满,句句皆取锦绣裁。”

  我不知道多久之后,才能再找到这样一本书,当我看完之后掩卷叹惋——如斯荡气回肠,那般百转千回,何其辽阔雄壮,怎得意犹未尽。

  说回到开篇的题目“你阅读的不再仅仅是文字,也有这本书字里行间所描绘的场景、气氛和意境”。正如这本书字句间的价值,中正、磅礴、恢弘、大气,或者倾我所有的词汇也无法总结的壮美。这是一部鸿篇巨著,一卷充满洞见的金融历史全景图,150年资本市场发展活教材,整个华尔街、现代金融业的兴衰和更替。

  《摩根财团》读后感(四):一部关于金钱和人的流动的恢弘历史【只是读书笔记

  到目前为止,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从去年11月拿到手,天天看几页,直到今年3月中旬才读完第一遍,前后差不多有5个月,而且其实也没怎么读懂。

  之所以这么慢,一来是缺乏金融和金融史的基本常识,很多作者一带而过的事件并不能很快就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甚至根本不可能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二来是这套书本身体量巨大,不仅仅是一部摩根几代人的传记,同时也是一部主线分明、枝杈有趣的家族发展史,更是一部跨越了一百六十二年的金融进化史。这样一来,读得就更慢了;再则,这本书本来也不是追求阅读快感的那类,不管看到哪里停下,下次直接翻开,还是可以直接看下去。书读过半之后,甚至不用专门从断掉的地方开始,随便翻开都可以读下去。所以就一直这样慢慢看下来了。

  但是非常值得一读再读。因为几乎每一页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片段,而且每一个历史片段都格外踏实有力量,就是力求讲明白每一处历史转折这样发展的多方相互博弈和妥协。完全没有花巧,踏踏实实讲述这个金融帝国、这个家族、这条街的发展。但正因为这种严谨和端方,历史本身的跌宕起伏反而更加耐人寻味。

  预期过段时间会开始读第二遍。现在单单就读了一遍的粗浅感受,来说说这本书吧。

  一、内容庞大

  这是一部读完之后,会对摩根财团的兴盛、衰落和复兴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对华尔街,甚至美国金融史有一定概念的银行帝国通史。

  在英文第一版前言中,这样总结道:

  1913年以前是皮尔庞特・摩根的领主时代。这时银行家是经济体系中的主人,用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的话讲就是“万物之灵”。他们为运河、铁路、炼钢厂、航运公司融资,从而为新生的工业社会提供了资本。在那样一个桀骜不驯的竞争时代,是银行家解决了公司间的争端,并组织了托拉斯来遏制竞争。他们作为资本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主要中介,监督着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因为是他们在配置稀有的资金,所以他们往往比接受融资的公司更有势力,日益掌握对这些公司的控制权,由此产生了一代难以驯服的银行家。他们的钱财如神话般滚滚而来,引起了公众的恐慌,最后促成了一场政治运动,以控制银行家过度的影响。

  在小J.P.摩根的外交时代,私人银行家们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摇身成为政府的左膀右臂,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秘密使命,与各国的中央银行平起平坐。摩根银行家们这时变成了政权掮客和全球会议上政府的非正式代表。他们作为国王、总统和教皇的挚友,在华盛顿或英国白厅的严密监督之下从事外交活动。在国外,他们似乎经常成为政府政策的化身;在国内,它们仍旧是各个公司“传统的开户银行”,但是这些公司尽管仍然算得上忠诚,却越来越不需要强大的银行家的帮助。摩根合伙人与客户维持着排他的关系,因而享受一个高贵奢华的世界,似乎是那么文雅,那么悠闲自得,不受现代标准的侵扰。

  在战后的赌场时代,银行家们面临着全球市场激烈的隐姓埋名的竞争,对客户失去了控制。跨国公司此时压倒了银行家,在资本和金融技巧上与他们一争高低。机构投资者,比如说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成为新的抗衡力量。由于公司和政府能够在各国筹措各种货币的资金,所以力量的天平已朝着不利于银行家的方向大大倾斜了。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每天都充斥着令人眩目的新闻报道:买卖一锤子就是十亿美元。然而,正如摩根财团的历史所表明的那样,这一新型的金融攻势,实在是银行家虚弱的症状。随着老客户们翻身得解放,昔日的绅士银行家们也不得不东奔西跑地去揽生意,以便找到新的地盘。他们就在那残酷无情的公司兼并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地盘,这样一个世界挽救了他们,却危害了经济。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金融新时代,银行家们已经抛弃了自维多利亚时期就已统治英美金融界的传统。

  整本书的结构正是如此。

  从1838~1913年,是为皮尔庞特・摩根和他父亲朱尼厄斯•摩根的领主时代。

  在1913~1948年间,是小J.P.摩根的外交时代。

  在1948~1990年间,则为风起云涌的赌场时代。

  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专注于摩根家族的历史,从最开始的乔治•皮博迪,一直到长袖善舞的汤姆•拉蒙特(他并不是摩根人,而是摩根合伙人,这个时期的摩根外交明星非他莫属)。

  如果以皮尔庞特为坐标系,可以这样划分:

  朱尼厄斯的合伙人皮博迪是个白手起家的美国商人,一心想要在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证实美国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穷其一生,他都在伦敦,为了把美国的旗帜插在异国的土地上而不懈努力着。这个孤独的小气鬼,一生都在勤谨工作,并在生命的后期,成为一个挥洒无度的大善人,惊人程度正如他前几十年的吝啬。他这一阶段,我理解为前摩根时代。

  从皮尔庞特的严苛父亲朱尼厄斯算起,正式跨入摩根时代,他和皮尔庞特共同构建了领主时代。

  皮尔庞特能够成为个人对金融世界影响最大,并能够十数年如一日操纵摩根财团,既有他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他是个诸葛亮式的管理者,事无巨细,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在他把控之中。在他那个时代,以少到令人无法相信的职员数量管理着偌大一个初期金融帝国,这肯定要归功于他过人的才智和精力。但同时,那个时代也给了他一人独大的机会。在19世纪后期,政府和金融业之间的博弈几乎还没有开始,差不多是放任的状态(看下来感觉如此),整个市场都处于一种抢占地盘的阶段。

  彻诺在讲述这位奠基者和开拓者的种种事迹之时,笔触始终客观。他笔下的这些银行业的真正掌权者都是多面体,既没有过分夸大其个人品性中值得尊敬的部分,也没有隐藏其人生进程中不光彩的部分。有这样一个细节:

  约瑟夫•普利策与摩根同在一个俱乐部。当普利策的报纸攻击了皮尔庞特的生意时,皮尔庞特对普利策抱怨的不是报上对他的指责,而是在漫画中把他的鼻子画的过大,他觉得这很不公平。

  读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也可以从某个比较好入手的层面,来理解这位脾气暴躁的、可以在16分钟内筹措2500万美元用来稳定市场的、利用游轮和长途旅行来跟情人幽会的、在外界看来始终神秘的金融家了呢。

  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想起了另外一本讲述晋商的小说《乔家大院》,二者并不是同一类别,在题材和体量上也区别巨大,但在人物刻画上有相似之处:都并没有试图打造一个金光闪闪的、供后人膜拜的偶像,而是多维度地展现这个人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侧面。唯一不同点是:在乔家大院里,作者着力写了晋商群体胸怀天下的民族大义和爱国热情,这可能跟自古以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有关;但在摩根的世界里,客户是第一位的,美国经济是其游弋的海洋的一部分。文中有这样一句,“摩根实在是被政府像抓壮丁那样逼着干的”,很好地说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位胖胖的,还有点哀愁的世界霸主,在他生命的后期,差不多可以算是全世界的债主。他的时代的终结,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为序曲,普约听证会对他的指控则是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后,一代金融寡头就这样在旅途中黯然离开人世。

  在他身后,他为之坚守终身的信条:垄断是抑制破坏性竞争的最好办法,继续得到了一段时间的施行,然后最终被时代和政府共同瓦解。

  而在普约听证会后,1913年12月,威尔逊总统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案,这样政府就有了一家中央银行,在紧急情况下,它就不用再依赖摩根银行了。这个新成立的联邦储备系统是个混合体,既有地区的私营储备银行,也有位于华盛顿的政府的联邦储备委员会。

  自此,外交时代悄然而至。

  如果说领主时代是不加约束的自由竞争时期,其特点是有些金融家常常势不两立地与政府作对,但在即将到来的外交时代,则是金融与政府权力的公开融合。

  不同于其祖父和父辈,小J.P.摩根执掌摩根后采取了明智的自我保护方式,他做了皮尔庞特绝不可能做的事——将权力下放给戴维森、拉蒙特和其他人,转而以一种潇洒的姿态掌管全局。他没有受到他父亲那样的火爆脾气或个性的影响,也没感觉到来自那些有才干的同龄人的威胁。皮尔庞特喜欢合伙人唯命是从,而杰克要营造的是一家具有天赋的高级管理人员云集的银行。

  所以在他这个阶段,很少看到他运筹帷幄独断专行的时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由这个时期的摩根明星哈里・戴维森和汤姆・拉蒙特来斡旋于政府和各个工业体系之间。

  恰恰在这个时期,他们历经了两次战争,世界金融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纽约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而摩根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是无可替代的存在。他们输出美国资本,为战争融资、为欧洲重建融资。其间,摩根的势力扩展至远东、拉美,包括中国。(但是中国这一阶段比较有意思,因为政府更迭,缺乏强有力的政府来担保偿付债务,他们转而更加青睐日本。)同时,凭借精明的投资策略,摩根实现了对国内石油、航运等行业的控制。

  这一阶段的摩根,除了这些耀眼活跃的合伙人,作者的笔触还延伸到了此时摩根家族以及周边合作家族的子弟人生轨迹。而且作者仅仅用一个细节,就写明了这一时期的摩根,对于美国以及其相关利益者的重要程度。

  在杰克于家里遭遇枪击事件之后,每当杰克访问巴黎时,高级合伙人赫尔曼・哈耶斯都要通知巴黎警察厅。侦探们靠得很近,但不暴露身份。杰克的活动受到暗中保护,他享受着国家元首级的待遇。

  此时的华尔街23号,戴维森和汤姆・拉蒙特是具体操纵者。尤其在戴维森死后(死时只有54岁,过劳死不是现在才有的呀),拉蒙特更是如日中天,成为华尔街的实际灵魂人物。这是一个天生的乐观派,遇事总能泰然处之,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着急”,他的儿子科利斯说他从来没见过他父亲生气。这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而且生逢其时。

  摩根在长袖善舞的拉蒙特手里,最终放弃了传统的“绅士银行家准则”(强调与客户建立排他性的关系、不主动寻找顾客等等)。而在二战尚未来临之时,1931年9月25日,拉蒙特给杰克写了一封信,指责其在对英国贷款事物中的失策,这标志着摩根银行不再是个家族银行。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该时期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国际上一片哗然,日本大藏省就此发表声明,轻描淡写地说在柳条湖采取的行动,无非是个“小规模的军事措施”。该文以强有力的措辞结束。而这篇帮助日本获得谅解的新闻稿实际上正是由汤姆・拉蒙特起草的。直至1934年,他才彻底厘清事实,撤消了对日本文化组织的捐款,冷落来访的日本要人,并警告日本总领事,不要错把美国的和平愿望当成怯懦。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对摩根来说,同样是艰难的时期。这一时段,对摩根银行的威胁远远不止来自南方的政治蛊惑家和罗斯福的智囊团中的教授们,威胁也来自银行界自身。杰克历经了跟他父亲一样的事情:佩科拉听证会

  紧接着就是全书的第三部分,混乱的赌场时代到来了,摩根开始历经漫长的分家和重组过程。

  二战初期,J.P.摩根公司完成了从私人合伙人制向公司化转变的最后历程。为什么要改变现状呢?这家银行担心随着三个最富有的合伙人的衰老,银行的资本会迅速分流。这三个人是,汤姆・拉蒙特、查尔斯・斯蒂尔和杰克・摩根。他们还希望涉足信托生意,而合伙人制度是不能经营这种业务的。

  1943年,罹患心脏病的杰克在昏迷状态下死去,时年75岁,跟他的父亲一样,死讯压到股票市场关门后才发布,以便不影响股票价格。至此,强硬神秘的摩根家族最后一个君主离开,摩根跨入新时代。对于外交时代的银行家来说,战争留下的是一段忧伤的回忆。但是对于刚刚踏入赌场时代的新的玩家们来说,却是消除经久不衰的摩根神话的好时段。

  而这一时段,摩根士丹利、摩根建富和J.P摩根在英国、法国、巴西、阿拉伯,非洲等地区各自攫取着市场,面临着全球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跨国公司此时压倒了银行家,在资本和金融技巧上与他们一争高低。机构投资者,比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成为新的抗衡力量。由于公司和政府能够在各国筹措各种货币的资金,所以力量的天平已朝着不利于银行家的方向大大倾斜了。(老实说,太复杂了,完全没理清他们之间有时候相互竞争,有时候相互联合的复杂关系。总之,就是相爱相杀就对了。233333)

  二、语言和翻译

  金钱的流动本来就是格外惊心动魄的事情,深入浅出讲述关于金钱的流动的历史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是这本书里,除却摩根家族一以贯之的五六位灵魂人物,还有前前后后不下几百人物出现,但是叙述丝毫不见慌乱,在时间线的辅助下,每一个涉及到的事件都严谨完整,间或还小小逸出几笔,来说一段看起来无关紧要、但能帮助我们理解彼时彼地彼事的小故事。

  而对于主人物的刻画,并没有着力于一点,并力求证明该人物特征,而是在时间和事件的双重进展之下,将每一个人物鲜明的性格和行事特征自然展现。

  而且,人物在书中是不断刷新自己不断成长着的。该时期的错误决策或是性格弱点,并不会被隐藏或是略过不提,作者以一种记录片式的方式,客观中正地对待他们(或许也有隐藏观点,而我太渣没看懂吧)。比如拉蒙特,在一战后和二战前,他致力于开拓公共关系,并在某一特殊时段为日本人背书,但其后期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争中继续壮大摩根的做法,都一览无余地被展现。

  翻译就更不同提了。金立群先生对金融经济专业的浸润和其完美的中英美文化的理解,体现在这部书里就是信达雅的翻译。有趣的是,虽然是一套严谨专业的金融史,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都具备将其生动讲述出来的本领,所以想我这种毫无基础的读者,也可以从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当然,更大的乐趣则来自内容本身。这种热血沸腾的历史,无论是否有背景知识,都会被感染吧。

  而且看金立群先生的前言,也是笔力遒劲,来龙去脉干脆利落,对于事件的分析也是直中要害。非常耐看。

  三、观点

  作者本人肯定是有自己的观点的,比如在拉丁美洲和中东拓展那段,作者本人的针砭可以探寻一二。但是整部书下来,作者都在力求还原事实。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著书立传时倘若不增删可以美化的部分,简直太良心。由此也可见,还原事实真相的珍贵和苦难。看几乎每一章后,都有大量注释表明该段文字来源于何处,很多资料都是摩根家族提供,可为佐证其真实程度。

  还有就是,完全没有迎合经济大萧条时,大部分报纸和民众对摩根财团的想象,这种想象在现如今,也是一种喧嚣于各种媒体论坛和小报的言论。这直接就将其从普通历史读物中择取出来,成为一套有自身态度和取舍的金融史巨著。这种不取悦读者,反过来甚至扳正部分读者认识误差的决心和魄力,可以时时刻刻在书中读到。每当读到这种地方,总会不由赞叹,真正恢弘大气,毫不回避。

  四、版本和装帧

  我只买了这一版,据说是自初版以来,装帧最好的一版。其他两版有查过资料,感觉1996年版的封面很简单,2003年版的封面是直接用了华尔街23号的照片,更多的是历史的厚重感。个人感觉这个版本采用内外双封做得挺好,内封简单素雅,外封用纸和配色也相得益彰。

  更让人开心的是,前面附了两篇推荐序、中英第二版前言、中英第一版前言。作者和译者,还有彼时摩根大通的董事长,他们的总结互为辉映,不仅从当下的世界重新解读了摩根过去的历史,弥补了该书在上世纪90年代戛然而止,不能尽兴的遗憾,而且从这些随着再版而更新的序言中,体察到成书过程中的故事,而这故事,也是摩根财团一个半世纪以来传奇的延续。毕竟,正是因为摩根在华业务的拓展,才会有此书引进国内,从在摩根士坦利到人民大学开会时的赠书,成为现今的大众读物。

  五、遗憾

  最大的遗憾大约就是自己并非金融甚至相关专业,完全不能从当中get到金融史上风云变化背后的技术细节。

  但也正因如此,反而更多关注这套书所流露出的生生不息、磅礴大气的奋斗与抗争精神。而这种人类发展史上体现出来的创造与奋进,无论在哪一领域,其精神内核都是相通的,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更好地创建这个世界。从这一点上看,摩根无疑是典范。

  很棒,值得每个人都读一读。

  《摩根财团》读后感(五):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

  《摩根财团》的英文书名叫做《House of Morgan》,“house”一词颇有点双关的意味。摩根财团的大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正是在那个位于华尔街23号的房子里发生的。这个带有某种令人着迷的气息的房子,几经易主与改造,似乎是摩根财团几个世纪跌宕风云的最好见证。

  切诺的这本书也的确有种恢宏建筑才有的蔚为大观的气派。

  我在读的时候,经常会想起《红楼梦》。这两本书都在讲大家族的兴衰史,都有庞大的人物群像,都有充满细节的生活场景描写,都有勾勒世态世相的春秋笔法,还有穿插其间的散文诗、兴起而作的一两句评论。

  实际上,文学作品与纪实作品之间还是泾渭分明的。切诺的写作特别夯实,他绝不吝惜援引大量的一手史料、当事人访谈等,来充实自己的非虚构写作。当然,其中也穿插了不少切诺的个人评述。

  切诺将1813年到1990年间一百多年的摩根历史分为了三段,一战前的领主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外交时代、以及二战后的赌场时代。每一段历史的写作范式也可以说是有迹可寻的:先以一记政治格局的宏观描述开场,再将镜头摇到关键的几个人物上,配合大量的史料佐证与适时的个人分析;每个关键人物的引介,总是从一段外貌描写开始,搭配着零星几句对其性格的评述和其出身背景的介绍。

  说回到摩根财团历史本身,领主时代无疑是摩根财团走向巅峰的黄金岁月。由于工业、实业企业尚处于弱小的发展初期,以摩根为代表的金融财团凭借提供融资,成为了企业董事会的核心成员,把控了工业、实业企业的命脉。如此这段呼风唤雨的经历,让摩根财团在进入到外交时代时,自然地扮演了政府代言人的角色。与华盛顿的联姻,一方面给予摩根财团更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受到更多的注目、更多的利益相关方的制肘。至于到了赌场时代,摩根家族的影子逐渐地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遍布于全球金融与财富网络里的专业经理人。

  在呈现摩根财团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切诺也不忘去描绘摩根家族内部所经受的种种挑战,比如家族产业后继无人的危机、婚姻情感不合的无奈、经受恐怖袭击的惊慌等等。两厢境遇的比对,让我同时感受到摩根财团的强大与脆弱,让我觉得切诺写作的亲切。作为金融巨头,它有很多荣光;但其中的个体,却无法回避日常生活这一摊子的五味杂陈。

  历史类的书读到最后,总难免唏嘘,尤其是当这段历史被切诺讲得如此磅礴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张爱玲在《传奇》的扉页上写的那句话,“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的生活里寻找传奇。”切诺这本书,无疑既写出了摩根财团的传奇,又从这段传奇里寻找到了一群普通人。

  《摩根财团》读后感(六):【转】各版本《摩根财团》的区别

  1996年版

  这回国内最老的一个版本,基本上不对外发售,是当年摩根史坦利到人民大学开会时的赠书,一共只印了3000本。现在旧书店可能还有,一些图书馆里还有,但是基本买不到了。

  2003年版

  也是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但是这个版本和上一个版本一样,都非常的少,而且那次也是摩根史坦利赞助的版本。这两个版本和在一起说。

  金立群先生对文本的翻译基本上做到了“雅”,文字实在值得玩味。但是不得不说,很多字句,名词的用法不太符合现代人的表述方式。金先生对艺术品的翻译尤其值得说一下。在95年前后,国内并没有互联网,更不用说如此方便快捷的查询名词,所以金先生都是以当时版本的中国名词百科全书作为翻译依据。许多的艺术家名都与现在的标准用法有些偏差。文中索引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漏字、错字等现象。

  2010年的重庆版

  这个版本可能是最“亲民”的一个版本,但是从纸张、装帧、排版和设计都很难把这个版本与“经典”这个词画上等号。文中的错误也很多,定位也有一些问题,以至于这个版本被包装成了“生意之王的生意经”。实在有点损害这本书的经典。

  2014年江苏文艺版

  这个版本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版,还原了书中的“摩根财团年表”,增加了中英文对照表,以方便查询那些有多种翻译现象出现的词,并且给这本书增加了权威性和实用价值。编辑过程中,校改了超过100处错误,金立群先生也亲自参加到了这次出版社,重新校对了稿件,也倾心撰写了一篇近万字的新序言。

  可以说这次的版本是还原了这本书原本的经典性,而且从封面到装帧,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静心的设计和考量,让经典成为读者书架上夺人眼球的一道风景。

  《摩根财团》读后感(七):除了变化,没有永恒

  描写了家族成长之路上,不断扩大的业务,不断扩展的人际网络,不断扩散稀释的家族力量。不断的变化中,掌握资产的调配使之掌握了很大的权利。受到赞美,承受责任,被人怨恨。家族式微后,名望却可以保留,足见一个良好的商业信誉所带来的巨大效应。配合这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发展优秀的组织架构,组织的寿命超过人,理念的预见性是事业长青的根基。

  但中英文的思维习惯不同,翻译过来之后,很多时候略显晦涩,不知所以。精英主义的银行业现在更多的受到了计算技术的帮助,但不管技术发展到何处,保持先进的小众决策是明智的,尤其在面对风浪兴起时。

  《摩根财团》读后感(八):这是一本编年体历史,而不是小说

  编年体

  初读这本书,觉得很累,原因是书中引用了很多话语,评论,当时的注解等。文章阅读起来并不算流畅,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翻译不好,认真的读下去,却觉得完全不是翻译的问题

  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写一本关于摩根财团的编年体记录,而不是小说,他更多的是想展示这个巨大的金融机构,如何一步一步,在英国,在美国,在全球,扩张自己的羽翼,走到z f的前面

  这本书更多的是陈诉事实,而不是夸张渲染的来描绘故事

  至于可读性,要看你如何去看了,你如果将自己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去看这个隐秘的金融财团的一页一页的发展,这本书是非常棒的教材。如果,你希望看金融的勾心斗角,看小说的引人入胜,请不要购买这本书,也更别去翻看了。因为你一定会给出一个:差评

  企业做大以后的结局是什么,可以看到2000年的微软,如日中天的企业,当年的庞大身躯,几乎占据了整个IT市场。接下来得到的消息是,可能会将微软拆分。那年提出的,是IT泡沫的奔溃

  对于一个企业尚且如此,对于一个金融机构,还是如此庞大的金融机构,自然而然的,成为所有问题的替罪羊。文中不止一次地说起发生经济崩溃和危机后,将大金融机构绑在椅子上受刑,是公众最喜欢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又能够简单的将矛盾焦点转移到个别的企业上

  信任

  最初的银行建立的根基是什么?是信任“金钱和其他任何东西都在其次,金钱买不到人格。。。。因为我不信赖的人即使以基督教世界所有的债券作担保,也不能从我这里拿走一分钱”

  这就是信任,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处于顶端的银行家,内心和行为准则,都是有着古代骑士的风范和理想。

  查理芒格: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正是基于那些信任,付出的信任,和收获的信任,建立了摩根早期的王国,那个王国稳定而充满神秘,在数次经济危机中,又充满了骑士的救援精神

  基于信任的那些年代,业务和工作内容是干净的。

  基于信任的那些年代,摩根的人,是简单的

  “皮尔庞特选择合伙人的标准不是看他的财富多少,或是他是否能增强银行的资金实力,而是看他的头脑与才干。如果说摩根的风格是君王式的,那么他的用人之道则是唯才是举”

  所有的合伙人的出色,最后组建起来的摩根,拥有如此巨大的能力。合伙人对于摩根给予的信任,回报是不顾一切的努力工作

  丑陋

  也许对于部分公众来说,贪污,恶意收购,垃圾债券,丑闻,这些内容在后来的摩根发展历史上,是改变摩根的因素

  只是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在二战中受到的屈辱,即使是多少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磨灭。摩根对于意大利,日本的支持,是很难接受的

  虽然在100多年的历史上,中国,多次将摩根的给中国借债化为乌有;而日本,却依然秉承永远不背叛摩根借债,战后依然偿还

  是的,即使在这些丑陋的历史里面,事实,就是如此

  后续

  现在的世界里,的确大型企业越来越多的能够跨界经营,包括组建自己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领域。越是拥有长久历史的机构越是感觉痛苦。只是我个人一直并不看好这样的模式。

  最关键的永远不是钱,而是目标。企业的目标,与银行,证券,保险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些不同目标的存在,才能使那些巨型企业,在几十年,几百年的变化中,抵御各种风险和变化

  很高兴能看这本书,这不是一本金融书,这是一本,编年体的,历史记录书。连小说都算不上

  《摩根财团》读后感(九):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和他的子嗣们

  大多数愿意看书评,或者看新闻的人,都能对摩根二字说出他们的印象,但是,绝大多数人讲述摩根的时间难超过两分钟,毕竟知道摩根富可敌国、势可敌国是一回事,能说清摩根家族之间关系,指明摩根在哪些领域做出深远影响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能在摩根及其子嗣们进行有趣的对比,讲述出摩根财团中感性色彩浓烈的东西,那需要专业级关注者才能做到。

  达到专业关注者级别的最便捷途径便是翻阅这本书,框架清晰,叙述详尽,它无疑是研究摩根家族最权威的一部著作了。

  在一般人眼里,摩根二字代表的是J.P.摩根,其实我们印象中的J.P.摩根已演变成两个人的混合体。老摩根与小摩根父子两人相貌酷似,都是秃脑门、圆鼻头、鸭梨般的身材,这就使人们分不清谁是谁。小摩根还增加了模糊度,晚年坚持让别人称呼老摩根。《摩根财团》的作者提醒说,许多人记住的是一个复合式巨人J.P.摩根。

  如果说《摩根财团》是一部人物传记,主要是针对前两部分而言的。在厚达800余页的作品中,作者罗恩•彻诺只分为三部分:领主时代;外交时代;赌场时代。前两部分就是摩根家族祖孙三代人的史记。

  作者把摩根公司诞生到1913年那段时期,也是朱尼厄斯和皮尔庞特这对摩根父子联袂出现在世界银行业舞台的时代,称之为“领主时代”。这一时代适逢铁路业和重工业的兴起,新兴产业所需的资金远远超过了最富裕家族的财力,银行家的重要角色就凸显出来。

  这时银行家是经济体系中的主人,他们为运河、铁路、炼钢厂、航运公司融资,从而为新生的工业社会提供资本。以皮尔庞特•摩根(老J.P.摩根)为领袖的银行家们作为资本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主要中介,监督着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占尽了权位,出尽了风头。

  与权位对应的是老摩根多姿多彩、风流无尽的生活。与许多富豪一样,老摩根对女人充满迷恋。他的一生有多少情人至今仍是个谜。老摩根对情人的处理方式堪称经典,也是后来传记者最能吸引眼球的佐料。他通过不断安排旅行来防止妻子在眼前充当电灯泡。不是自己旅行,就是妻子旅行。以保证他们聚少离多,以便可以充分地与情人交往。

  在阅读《摩根财团》时,如果以皮尔庞特•摩根的故事为基点,会让整个家族的故事更简单明了。

  皮尔庞特•摩根在父亲朱尼厄斯•摩根去世前,一直备受压抑,承受着父亲过重的压力。朱尼厄斯•摩根的家训给儿子皮尔庞特打下深深的烙印,帮忙选定在瑞士、德国留学的课程,安排儿子在华尔街当学徒,无一不在掌控之中。

  在压抑状态下,皮尔庞特•摩根容易迁怒他人,所以养成狂躁易怒的个性。

  再往前推进,从摩根财团诞生之日起,就流着贵族的血液。摩根家族可不是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的,第一代摩根大佬朱尼厄斯•摩根用不着为拓荒中攫取的血腥钱财加上合法的色彩。19世纪早期,他们就很富足,享受着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

  再看小J.P.摩根,因为缺乏关心而郁郁寡欢,在一段时期内,他作为母亲的同情者出现在作者的笔下。比起父亲来,小J.P.摩根更不贪恋权力,在他领衔时期,摩根公司的合伙人有机会走到前台,展现风采。

  按照作者罗恩•彻诺的划分,小摩根施展拳脚的时代应该称为外交时代,私人银行家们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摇身成为政府的左膀右臂,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秘密使命,与各国中央银行平起平坐。

  摩根银行家们这时变成了政权掮客和全球会议上政府的非正式代表。

  有报道称,19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由此,可见小J.P.摩根把摩根财团的触角和影响力推到了新高度。

  摩根财团由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于1838年创办于伦敦,后由摩根家族所继承,迁至纽约后声名鹊起。罗恩•彻诺认为,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财团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联合机构,但它具体包含哪些机构呢?

  作者在前言中有较为明确的说明:在30年代大萧条之前,华尔街23号是一个金融帝国及外国前哨办事处的总部。它还有3大合作伙伴,伦敦的摩根建富、巴黎的摩根公司及JP摩根所谓的费城分公司。其中,摩根建富无疑势力最大,形成了摩根帝国伦敦-纽约的轴心,成为越过大西洋传递英美国家机密的邮局。

  作者这样定义:在实行“新政”之前,“摩根财团”可指纽约的J.P.摩根公司,广义上讲,亦指全部合伙人这张无形的大网。

  《摩根财团》不仅是人物传记,它其实也是公司传记,这在第三部分体现得尤为明显。

  比起第一、二部分,第三部分的描述因为缺乏单一主角,要枯燥得多,也因为要详尽地描写摩根财团各大分支的发展,该书不得不厚重起来。

  比如,二战后银行家们进入赌场时代,作者不得不分出不同章节,分别论述各大摩根公司在英国、法国、巴西、阿拉伯,非洲等地区的发展和影响力。

  更何况,战后银行家们面临着全球市场激烈的隐名埋姓的竞争,对客户失去了控制,摩根财团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上世纪70年代早期,J.P.摩根、摩根士丹利、摩根建富三家公司考虑过重新联合,但今天,这三家公司没有正式联系,相互之间竞争激烈。

  我们来看看三大公司的现状:

  2000年12月,大通曼哈顿银行与J.P.摩根投资银行合并,成为“JP摩根大通集团”,现任董事长杰米•戴蒙,原花旗集团董事长桑迪韦尔的亲密助手,他带领的摩根大通公司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摩根士丹利和添惠合并后更名为摩根士丹利-添惠公司,后改回摩根士丹利之名。在董事长麦晋桁的领导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华尔街仅存的两家投资银行,以后将兼营商业银行业务,从而不再是纯粹的投资银行。

  最早由朱尼厄斯•摩根在伦敦开办的J.S.摩根公司,在1910年更名为摩根建富,该公司于1989年被德意志银行收购。

  如今,摩根财团各分支各走各的路,甚至成为一些领域的竞争对手,昔日风光无限的摩根财团只成了各自历史和回忆的一部分而已。

  从正常业务来往而言,摩根财团作为最显赫的银行,服务对象包括许多名门望族,比如,阿斯特家族、古根海姆家族、杜邦家族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等。融资的对象中有很多工业巨头,如美国钢铁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作为美国海外势力的工具,摩根财团的行动具有十分广泛的外交政策的意义。

  但是阴谋论者更愿意捕捉下列影子:摩根财团曾经制止过几次大恐慌,拯救过金本位,三次解救纽约股市,还仲裁过不少金融争端。

  读罢《摩根财团》,我有以下两点较深刻的感触。其一,《摩根财团》理解成金融简史不为过。其二,《摩根财团》没有阴谋论,作者的观点相对中立,不是单纯的膜拜或讨伐。作者描述的每一代摩根掌门人的打拼都是多维的、艰辛的;描述摩根家族成员的工作与生活都是立体的,褒贬相间,多重观点。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从摩根家族最后成就的事业来看,不管是作为早期铁路银行家,美国工业发展的推动者,还是作为外交家执行美国的对外政策,或者是世代对政治的渗透力力,摩根题材是最好阴谋论的优质土壤。

  抽空翻阅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摩根财团》——一部精当的金融通史类图书,你我或许就不会被阴谋论者牵着鼻子走了。

  《摩根财团》读后感(十):读《摩根财团》

  很详细,但是把摩根几代人刻画的有点模块化。

  12 金融史在欧美是很长的,必须记住这一点。

  40 对我父母和外部世界来说,1873年9月的金融崩溃像一块里程碑,令人难以忘怀;对半个世纪之后的人们来说,难以忘怀的则是1929年10月的恐慌。

  279 拉蒙特有一种“飞轮”理论:银行之所以如此兴旺,是因为它顺时谨慎,逆时大胆。

  365 1931年9月21日,英国告别了金本位制,凯恩斯乐不可支:几乎没有几个英国人不为我们砸碎了黄金的桎梏而高兴。

  368 当全球贸易萎缩时,金本位制使得日本的出口产品更加昂贵。被经济萧条所困扰的美国人减少了对贵重衣物的消费,这使得日本的丝绸出口直线下降,大米的价格也大幅下跌,这些经济上的倒退加强了军国主义的势力。

  373 日本军国主义对于日本欧美派的持续刺杀。

  421 摩根斯坦利的独立出去。

  689 伦敦脱颖而出,将OPEC的石油美元剩余资金输入债务国家。

  755 赌场时代,公司的声誉往往胜过银行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