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告密者的自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6: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的读后感10篇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是一本由〔英〕迈克尔• 伍德福德 (Michael Woodford)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227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4-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读后感(一):被告密者的书评

  选中这本书的初衷,是把它和今年(2018年)的中兴一案联系起来了的原因。同样都是外籍员工向自己的国家告密,导致他国大企业收到倾巢危机的案例。不过读完后感觉略有差别,护犊子的说,对于中兴案,是外交和偷鸡的问题;而奥里巴斯案完全是欺诈性的道德问题。相同之处就是企业文化与外籍员工的道德价值直接体现得矛盾。

  不过话说回来,也许世界观和道德观在告密者的内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这些道德也很值钱:和传统的为道德或为正义牺牲者不同,告密者也可以得到相当可观的收益;书中指出,美国各部门为了鼓励这些告密者,会在胜诉和追回罚款后给予告密者相当于罚款数额的10%~30%的奖励,当然,维护秩序者理应得到奖励。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读后感(二):东方关系哲学遇见西方契约精神

  我把这本书的自白过程看作是东西方精神冲突的过程,也是忠诚和背叛交织下的奥林巴斯公司的故事。一个国家里的谚语总有截然相反的道理,就像存在着“正直的人注定失败”和“神就在正直的人心中”这样两条截然不同的谚语,其实说白了,就是看人的选择,当你觉得是对的时候它就是对的,你觉得是错的,世界就是错的。但我反对愚忠,特别是全球化的生产时代,像奥林巴斯这样的大公司,居然出现了三任总裁连手作假,而且出现9家空壳公司,损失了17亿美元,这是非常巨大的错误。中国有句古话是,“纸是包不住火”,公司是一个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或者家族的,菊川的做法我觉得是错的,他选择了为自己的父亲隐瞒真相,而说了谎言,作了背叛,这个已经进入了犯法的领域了,而且这也伤害了整个公司的利益,而不是单单个人的声誉或者财产。这个时候,我赞成的就是迈克尔•伍德福德的西方契约精神了,只有这样正直的人才可以经营好公司,公司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丝不苟,能够预测到严重问题和敢于走出来承认错误的人,而不是选择永远地说谎。

  整个董事局也就只有迈克尔能够对公司作出的收购行为进行询问,公司为何莫名其妙地收购小公司,而且价格奇高,但是迈克尔很快就被清楚了公司,因为他想要改变,而“固守现状是日本的优良传统”,但奉行契约精神是麦克尔的职责,他为公司奉献了30年,于是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彻查到底,直到搜罗出奥林巴斯所有作假行为。其实对于迈克尔的告密行为,我是挺佩服的,因为他是孤独的,而且是非常冒险的,不顾生命的安危,毕竟公司跟黑帮是有关联的,但是他最终成功了。他让奥林巴斯作出了道歉,而不可挽回的就是市值缩水了百分之八十,而面对着烂到了骨子里的公司,正是对一帮同流合污的人给害死的,真的令人扼腕痛惜。同时我们也希望奥林巴斯能够在如此疲软的时刻重新振作起来,这就需要一个非常棒的职业经理人了吧。

  其实读完这本书,让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两难的选择,当选择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的时候,我们的选择就会显得非常困难了。毕竟这时候的选择是会带来毁灭的。但是迈克尔作出了选择了,这是做人的态度和原则,这也是我们要经常反省的东西。一个谎言撒了,那么为了圆这一个谎,我们又必须撒下另一个谎言,这只会造成雪崩的后果,所以我宁愿从一开始便坦诚错误。其实西方的契约精神和东方的关系哲学都有其优点,就要看用的人是如何选择的了。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读后感(三):严苛制度既是企业的铁骨,亦是牢笼

  在读到这本书以前,我一直以为奥林巴斯是一家专做相机的公司,殊不知这家公司实际上主要以医用光学内窥镜为核心生产业务,并依靠此业务实现盈利。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业务宣传类书籍,也不是一本以奥林巴斯公司为背景的小说,而是一本跌宕起伏,比虚构故事还精彩的非虚构类作品。它完整记叙了奥林巴斯新上任的外籍总裁,也正是本书的主人公迈克,面对企业中几乎所有高层人士的遮掩与扭曲真相的种种行为,冒着生命危险与落魄的风险大胆揭发企业内部黑幕的过程。

  尽管这本书的序言和前言已剧透了书籍的部分内容,但丝毫不影响我阅读此书,我甚至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迈克成功的那刻。然而好事多磨,从他被突然任命为奥林巴斯公司日本区分公司的总裁那刻开始,故事就起起伏伏,时不时露出真相的冰山一角,每次眼看着即将触及终点,却总是被对方设下的圈套与阴谋捣毁,精彩纷呈的事件令人阅读时欲罢不能。公司内部严谨的管理模式与严苛的层级制度,对手菊川等人的魄力与手段更是令人连连咋舌。

  书中刻画了多位性格鲜明的人物,菊川刚与森久治作为获知真相的高管和下级管理者出现在书中,是本书关键人物之一。与大多数日本人相同,菊川刚与森久治奉行着公私分明的原则,他们可以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与别人称兄道弟,一旦涉及工作之事或投入工作,便一丝不苟如临大敌。这种经长年历史积淀下来的类似武士道精神的忠诚特制,使日本人比其他国家绝大多数的人员更易于管理,也使得日本企业得以如群狼般在高尖技术领域攻克难关所向披靡。

  如今中国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向这类模式发展的趋势,培养忠诚实干的员工成为内部人员培训的首要目标,然而,这样的模式果真能使企业具有最长久的发展力吗?奥林巴斯的这场风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奥林巴斯的这场黑幕牵涉了无数管理者,它的源头被深埋在数十年前那场金融危机中,无数人曾触及真相,却没有一人揭发。或许在他们看来,对企业忠诚,让企业平安度过风险,是他们作为管理者或普通员工的本职。

  当然,即使有人想要揭发,严苛的管理制度也会使他们无法触及最底层的真相,况且,哪怕手握真相,他们也不敢保证自己有能力撬动日企与全日本舆论界的铁壳。

  不会有多少企业愿意接收对企业不忠诚的员工,而揭发黑幕就是不忠诚的一大表现。

  至于管理者用不合法手段掩盖损失,制作假财报之类的行为,则会被认定为忠诚。

  这是当时甚至当下绝大多数人的判定方式。

  要相信企业,相信管理者,没有过不去的坎,无论出什么问题,只要能维持企业内部稳定,不倒闭不亏损就行。

  这种想法固然有利于企业管理,却并不能算是对股东的负责态度,更是企业长远发展道路上的一丛祸根,奥利巴斯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以至于最终无法回头,只得用越来越多的谎言弥补财报上本该呈现的资产黑洞。

  所幸这种东方人一贯持有的此类想法,并不被大多数西方人认可,他们更认同质疑精神。书中主人公迈克正是携着质疑精神这把利剑,刺破了菊川等人多年来在奥林巴斯里架设的铁笼。

  他为了揭露真相劳心劳力,既触怒了公司高层,亦严重影响到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连妻子都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做法。他就像是一位深陷荆棘丛里的孤独斗士,在不断获知真相的过程中一点点被划伤。

  所幸他最终获得了成功,被大白于天下的真相是对他最好的慰藉,也是对所有企业管理者的警告——天下间没有打不破的牢笼,无论你将谎言埋得有多深,无论你曾多么坚信令多数人无法逾越的严苛制度会给帮你将秘密安全地包藏,无论你曾多么坚信企业内部上下一心是最好的发展模式,一旦根基被腐朽被损坏,建得再高的大厦也会倾塌,到那时,严苛的制度铁骨只会成为你的牢笼,使你无从脱逃。

  菊川没有早早地雇佣黑社会杀死迈克这位揭发者,正是由于明晰的制度与层级关系将他挂在与迈克紧密相连的位置,他不会傻到为尚未暴露的真相把自己推到被人怀疑与议论的风口浪尖。菊川对自己太过自信,多年来的管理模式帮他消除了太多异己,也磨平了太多敢于质疑者的棱角。殊不知,严苛的制度既可以造就企业,也可以令企业在这份盲目自信中一步步滑向深渊。

  另外,大力赞美一下翻译君和排版君。翻译君对文中一些专业名词进行的详细注解为全书增色不少,譬如禀议制等词语的注解,令人对日本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加深了认识。排版君则是将书中许多重要的、值得人多方面思索的、具有借鉴意义的话语用粗体标示,令人阅读时既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重点,又能及时细思主人公经历对我们的启示。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读后感(四):日本企业,真的这么黑?

  日本企业,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给我们提供诸多丰富的产品。比如索尼随身听、比如日本汽车。在我们学习的管理课程中,比如精益生产与看板管理、比如6S管理。偶然间在一个朋友空间里面看到,他对日本企业亲自实践,这样描写日本企业:

  ◆ 菠菜精神

  日常沟通,是日企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被称为“菠菜精神”的日常沟通则强调了三种沟通方式:一、及时报告:向你的上司及时报告,及时把工作进展、想法随时报告给上司,让上司知道你在做什么;二、及时联系:你要清楚和你平级的其他同事在做什么,或者你在做什么也告诉他们,使大家知道彼此都在做什么;三、及时商量:当你有困难的时候要去找上司或同事商量,就是借助他人智慧解决你的问题。

  ◆ 不因自己而给他人带来麻烦

  日本人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就是因为他们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过而给他人带来麻烦。举个例子,在日企工作,如果你要请假,不仅要提前向上司请假,也不要忘了,你还要向你的同事表示歉意和感谢,因为由于你的空缺,你的同事不得不顶班,做原本不需要他做的事情。

  ◆ 严谨的工作作风

  日企严谨的工作作风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在有些企业,就连员工上下班的控制形式也像上课一样打铃,而不是比较轻松的音乐方式,据说目的在于 “使大家都崩得很紧”有利于工作。确实,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维护公司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人性化

  日本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为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这一点上,是受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管理严格,但为了让员工能更卖命地工作,也尽力把企业弄出家的氛围。众所周知的终身雇佣制、企业工会,都是人情味的表现。

  然而,《一个告密者的自白》一桩总金额超过22亿美元的财务丑闻,一场震惊国际企业界的董事会政变,一个为公司服务30年,却在就任两周后被解聘的外籍总裁……这样的日本企业的丑闻,完全颠覆了我对原本日本企业的认识。

  日本企业,真的这么黑?或许吧。但是至少《一个告密者的自白》故事充满谜团、怀疑和背叛,真实的事件,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日本企业。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读后感(五):做好预设,出问题时更有准备——Leo鉴书141

  1997年至2000年在中关村的我曾经卖过奥林巴斯的相机。当时只知道这是个日本做光学产品的公司,数码相机挺有名的,很贵。儿子出生的时间还特意买了个奥林巴斯(u700),用着挺好。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直到看到这本《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让我补齐了后面的故事,原来公司是世界上做内窥镜最好的公司(也是种光学产品),用过一个非日本人的总裁就是本书作者Michael Woodford,就是本书作者。这哥们是海外一家公司的高管,后来公司被奥林巴斯收购了,转入了奥林巴斯负责欧洲业务,再后来被提拔为全球总裁。Michael为公司服务了30年,成为总裁后很快发现问题——公司莫名其妙收购了几家小公司,价格奇高。当进一步追问时,Michael被请出了公司。发现有问题之后,作者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答案,直到真相大白——奥林巴斯为了掩盖亏损做假账买空壳公司为了进一步掩盖问题。最终,前CEO菊川刚及一系列高管被捕,真相大白于天下。本书以作者第一视角讲述了这个故事。很精彩,非常值得一读!

  具体谈谈书给我的启发。

  要不要子为父隐?

  作者提到菊川刚像父亲一样对待自己,几次公司内的提拔都是在前者的认可之下完成的。可当发现菊川刚很可能有严重问题并且表现出不打算自己出来解决的警服男,作者并没有帮菊川刚隐瞒的意思。个人感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都是有个范围的,犯法的事儿还是应该早点自首比较好,不然只好另一方动手了。菊川刚办的坏事砸了一个近百年企业的牌子,全球上万号人的饭碗因此受到影响。亲儿子怕是也不会帮着隐了。

  公司发了我们极不认可的问题怎么办?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选择离开。就算遇人不淑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说小点儿叫道不同,说损点儿不跟混蛋叫劲儿。作者发现问题之后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心系整体体系。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他为公司服务30年,很有感情,不愿意看公司就这么完了。虽然后来公司整体表现的都不太对得住作者,但他仍然坚持到了最后。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定要做到预设。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什么需要做判断的两难境地,但是做好相关问题的预设有利于我们的正确判断。小到在地上看到一个钱包,而就是前面走的人掉的他还没发现,要不要马上拾起来还给这人?大到我们发现公司有财务问题是要不要说出来?看到老板并没有实现自己承诺,践踏道德底线时有没有勇气指出来?或者就是默默离开?

  什么答案都好,都会反映我们做人的态度,重点要于提前想明白。这样在问题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像本书作者一样更少犹豫。书非常值得一读。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读后感(六):《一个告密者的自白》:告密者的光荣

  这本《一个告密者的自白》的主角同样是位告密者,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迈克尔•伍德福德。本书记述的关于他的“告密故事”,发生在他在奥林巴斯集团任职期间。

  奥林巴斯创立于 1919 年,1920 年在日本第一次成功地将显微镜商品化;在癌症防治领域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内窥镜,也是 1950 年由奥林巴斯在世界上首次开发的。迄今为止,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已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事业领域包括医疗、生命科学、影像和产业机械。作为一家日本知名企业,其管理风格极具日式特色,所采用的高管也大多是日本人。因而当从底层一步步晋升,并成功登上总裁兼CEO职位的迈克尔被宣布任命时,许多旁观者都将他的故事视为传奇。不曾想,这段传奇其实才刚刚开始。

  尽管是一本非虚构题材的作品,但故事的自述者迈克尔显然深谙“大众小说”的取胜之道。故事情节充满曲折,又深入剖析了在这场“拉锯战”中各方的形象与心理。作为西方人的迈克尔显然对东方式的管理风格无法接受。他无法想象一家大公司三任总裁联手作假20年,董事会竟视若无睹;也实在想不通为何当他的奥林巴斯处于困境时,日本媒体、黑帮、机构股东,各方力量都企图帮助奥林巴斯瞒天过海,只有身为公司总裁的他自己一人身处迷雾之中,又置身真相之外。

  这是一本可以被当做“商战小说”来阅读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作者亲述自己的经历,显然并不仅仅希望讲一个“好故事”。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日资企业开始呈现全面疲软的态势。这不仅仅是由于其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受到积压所致,更重要的,是其“东方式”弊病日积月累而造成的。简单地概括,便是在危机面前刻意隐瞒,妄图以此逃避灾难和困境。

  或许,我们真的太需要一个“不解风情”的告密者了。

  《一个告密者的自白》读后感(七):革自己的命最难

  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曾任职某大型国有银行总行的行长秘书。某次与该行长谈起行内的改革,行长说,你放心,改革只在下面进行,革不到你这里。而朋友说,能革到我这里,才是真正的改革。朋友如今还在这家银行任职,职位不错,收入颇丰,虽然数次有离开的念头,但终究还是没舍得。当初的那句话,行长曾表示不解。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一个道理——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

  读这本《一个告密者的自白》,最初也被“告密者”这三个字吸引。但读完全书后,却又觉得迈克尔·伍德福德是个“告密者”,但他先是个“革命者”,并且,他非常勇敢地革了自己的命。

  试想,一个在奥林巴斯公司工作了30几年的人,从一个小小的推销员,一直能够坐上奥林巴斯总裁兼CEO的位置,对一个职场人而言,已经算是登顶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珠穆朗玛峰。更何况他还是一个英国人,作者称,日本大型企业只有4个外籍总裁,他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个人成就。所以,即便是看到了某个杂志上,有关于奥林巴斯公司不利的报道,他是不是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呢?毕竟那是他当上CEO之前发生的事,他并没有责任。缄默不言,可以保住职位和收入,即便还有后续的不利报道,相信以奥林巴斯公司的“实力”,也能够安然度过危机吧。

  安德伍德是怎么做的呢?他几乎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考虑,就决定要把这件事情搞得水落石出。他先是希望公司高层做出反应,在遭到拒绝和孤立,乃至最后被解职后,他毅然走上了“告密者”的道路。

  要命的责任感,让安德伍德敢于舍弃拼搏30多年才得来的职位。也就是这30多年,让安德伍德无比热爱这个日本公司,他相信,只要是正确的决定,公司一定会支持。只有割除这个毒瘤,公司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他没有想到的是,纵然革了自己的命,却严重威胁到了公司中那些“企业权贵”们的生存,被踢出局几乎是意料之中的。

  书中描写,刚刚被解职后,安德伍德极其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忧,直到他坐上飞机离开日本,才算安下心来。而作者数次提到的《东京罪恶》的作者杰克·阿德尔斯坦则说:他(伍德福德)揭露了如此巨大的黑幕还能安全离开日本,不得不说他运气不错。

  英国人的身份,从小接受到的“西方契约”教育,让安德伍德在一家日本公司一步步走向职场的高位;也让他敢于揭露公司巨大的资金黑幕;更让他最后能退守家园,利用西方的各种媒体和经济监管者的力量,与奥林巴斯公司做长期的斗争。这是他的不幸,或是幸运?

  无论如何,半年多漫长的斗争,安德伍德最终赢得了胜利。但他也说:赢得辩论,却输了战争。安德伍德一直很想重回奥林巴斯工作,他还想在CEO的位置上,继续领导这家公司走向更大的辉煌。但已经不可能了,纵然他革了自己的命,却遭遇了更强大势力的抵制。他只有退出总裁之争,而在更早些时候,他已经辞去了奥林巴斯的董事之职,他与这个公司30多年的纠缠,彻底完结了。

  书的最后写道,曾经的日本大型企业的4个外籍总裁,最后只剩下一个还在任。

  建立和发展一家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除了商业机制,企业文化也决定了其成败。时代发展至今,大型跨国上市企业越来越多,面对的是遍布全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说商人的本质就是逐利,但过度的逐利会导致什么结果?奥林巴斯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本书写得非常精彩,书中还有不少推荐序和评论,同样值得一读。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很难。但总有如安德伍德这样敢于担当的人,为众人揭开黑幕,展示真相。他们是勇敢者,更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