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帝的咒语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黄帝的咒语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1 04: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黄帝的咒语经典读后感10篇

  《黄帝的咒语》是一本由呼延云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一):极具玄幻的推理

  断死,这个词早已在我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了,更别说用一些诗词就能把人从阳间拉到阴间了。如果说我们真正见到的断死术,也只有用“回光返照”这个词来形容了。这也是属于中医望闻问切中望诊的范畴。主要是观察个人的是否有“神”,以及“有神”与“无神”之间的变化,来判断人的生命何时结束。不过这本《黄帝的咒语》却将断死术、断死师写的特别精彩,它不仅是一部推理小说,而且还是一部将环境描写与故事情结合的相当完美宝典

  黄静风,一个工作天平间的殡仪工,被断死师段石碑用《黄帝内经》上断死的诗句和一些有关断死的故事忽悠之后,成为他的杀人木偶。“断死”了地铁婴儿、穆红勇、钱承,最后在杀死姚远之后,自己明白过来,断死只是一个幌子;自己并不是什么断死师,而是一个让人摆布的棋子。在整本书中,每一次黄静风的出现,都会有一种阴森恐怖感觉渲染着故事发展中的气氛,无形之中,让人对“断死”两个字产生敬畏之情。但故事的结尾,你却能够感受到黄静风的那颗炽热的心与他苍白冷艳面孔形成鲜明对比

  蕾蓉,法医界的权威,整个故事都是因为蕾蓉的地位叙述的。张文质、高达伦一等人通过器官供体的非法手段获取利益,为掩饰他们的罪行,只能致蕾蓉于死地。从向蕾蓉邮寄剔净的头骨开始,到后来的栽赃陷害,每一步都是在将蕾蓉逼向绝境。她的分析能力着实让人很吃惊,尤其是对钱承死亡的分析,从“针灸死”推理来看,就足以看出她对死亡的了解是如此的精湛。就像“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者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者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者十日死,其动为吞······”这些知识,恐怕连一些针灸师都不知道。当然最精彩的就是对“穴位埋线”致人死亡的分析,的确让人很长知识。

  呼延云,本书的作者,小说中最牛逼人物,其地位之高,单单从别人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具分量的人物。最终,整个案件在他的推理下,找到真凶。不过看到故事的结尾,感觉还有下部,真的很期待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二):一咒断阴阳 片语死彭殇

  一咒断阴阳 片语死彭殇

  ——评《黄帝的咒语》之断死师魅影

  咒者,口诀密术也。黄帝咒语,岂容小觑,立断阴阳,骤死彭殇,直令推理也迷惘,名探亦惆怅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今有黄帝断死师,只咒片语易成伤

  然则既有《阴阳师》和《入殓师》专美于前,岂不知“断死师”之名更加缠绵刻骨悱恻惊艳。奇诀洗冤,清白难辨,推与断的涅槃中飞出了推理名社的百鸟之王,残烬下的断死红灰隐隐孳生暗箭明枪

  秉承了一贯的岛田庄司式学术手法,长篇累牍科普扫盲;延续知性美女为主聪睿怪探为辅的主线交叉,情感暗昧案件明朗;开辟了断死行业的杀人无形神秘惊诧人心不古惑敌自戕。由来红颜邂逅权贵便是一笔从金苹果烽火台的糊涂账,想来道义乍逢贪欲曾是一段从浮士德到吴三桂的枉作伥

  好情节好推理好文笔如三山五岳浸四季光阴,奇布局名师奇凶嫌似月明星稀回溯了银河堆锦。依旧是一片冷眼旁观洞若观火的巫山云,依旧是一缕柔肠百转强悍坚韧的岸芷芬,依旧是一朵身陷泥淖不染凡尘芙蓉蕾,依旧是一群嘴脸各异诸生百相的世间人。凶手苦心孤诣其情可悯,嫌犯是孤苦伶仃迷失本心,帮凶是丧尽天良死有余辜政客草菅人命玩弄权术。满纸荒唐现状,一把辛酸泪断肠

  是这般新题材无限意外,是那等熟角色纷至沓来;似寒梅吟不尽双颊沁香,似弱絮飘不绝漫天雪白

  英才便招人忌,诀断湮没自屈,正义艰难险胜,于无声处牺牲。内经何必以外力推动?原来只怪人学艺不精;为断死名家以身试法,为求生鼠辈丑态倍增。世间万象浓缩于名利权势,案件千百逃不开舍生赴死

  看一折不平事,猜一回断死师,品一瓯今古录,击一节诡计值。拊响掌浮大白拭两腮,灯弄影歌当哭剑作舞

  拳拳似晤,皎皎如故

  ★★★★★剧透,慎阅★★★★★

  忍了千山万水死生阴阳,忍不得最后还是要吐槽下封面黯然神伤:恁内酿云蕾清芬静风微凉,怎敌它尸面鬼眼玄黄洪荒

  爱求疵之胖马缘何不呼救及逮捕袭击者?他又非游侠于狭路救美须潇洒匿影藏形,他本是一身警衣为救人才伤人岂非顺藤摸瓜方为专职常情?

  且有瑕之蕾蓉隐藏身份揭示略少,稍嫌不抵奎因式线索铺陈之厚道。同章中忽见阿婆《东方快车谋杀案》泄底,理应事先提请读者注意

  以及是不是只有某把T-B-4联想成了知名网站?但仍一掬同情之泪为匣中人薄命凄惨高山之霞,灿若春花,日出四散,随风飘化

  掩卷郁郁,惘然若失。本部确为呼延君四部推理之冠,较前作更加深刻而渲染尤甚,《嬗变》、《镜殇》、《不可能幸存》均以比前部趋于完美之势著就,至《黄帝的咒语》又达一巅峰魁首。如西施蹙眉,眼有余韵而心有缺憾;不以案件告破而欣喜却以人物收场而哀恸,置庙堂振聋发聩,掷江湖则哀婉低迴,悯己怜民兼忧天下,微斯知音与谁归家?

  无生 零肆年叁月卅日 皇天后土 净咒锋诅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三):推陈出新悬疑之作

  第一次听说断死师这回事,不禁充满了好奇,百度一下,竟然都是从呼延云这里出来的,于是对呼延云的膜拜之感顿升。能从《黄帝内经》中看出与众不同地方,并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其进行论述,可见呼延云的思维方式新颖,这也正是今日我们能看到《黄帝的咒语》的原因

  说实话,此书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阴冷的,我体会不到黄静风的哀苦、无措,只是以为他是一个自甘堕落、没有思想的人,随着情节的延展,才发现他其实是书中最苦的那个人,也许这就是小人物悲哀,无论是他还是高大伦,都让人无法恨起来!因为从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找到小人物所具有的感觉,而那,也正是我们的感觉!也许,这正是《黄帝的咒语》迷人之处,不仅仅是悬疑推理小说,更是对人性深度刻画

  书中对四处的描写,让我感觉非常的神秘,原来这世间还有如此神秘之所,但正因如此,所以也觉得有点失真。尤其是四大推理社的事情,这世间的确是有像最强大节目中的那些奇人,但是不可能恰恰都是背景雄厚的人!作者在某些情节的设置上也略显匆忙!但不论如何,《黄帝的咒语》的确是一本推陈出新之作,与之前的悬疑小说完全不同

  惊诧于呼延云对以往历史典故的掌握,他所提及的黄帝、扁鹊、王充、张仲景等等,如果不是精心地研究根本无法将他们融进小说,更不会对他们的事随手拈之,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写作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让我们觉得敬畏的!

  从写作手法而言,作者在天马行空基础上,立足现实,牢牢把握逻辑性这一要素,无论是对雷蓉经历的描写还是对黄静风的描写,无一不让我们看到了事件进展合理性,但事件的结局却是一番某些悬疑小说看开头知结尾的特点,即不到最后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它的原因!猜不出结局的事件,太吊人胃口

  这就是《黄帝的咒语》,让你在体会悬疑小说魅力同时,又忍不住去读《黄帝内经》,在它的引导下,从另一个角度仔细揣摩研究《黄帝内经》。

  写到这里,突然很想说一句“雷蓉的反败为胜告诉我们,童年所见所闻是多么的重要!”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四):一曲终将停唱的夺魂悲歌

  呼延云的《黄帝的咒语》这本书,是我第一次在微信上试读了一个章节之后就决定购买的。主要原因是书中提出了对我而言完全陌生的一个职业——“断死师”。这一职业的起源出自《黄帝内经》,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职业,历史上包括黄帝、岐伯、扁鹊、王充、张仲景、华佗、袁天罡、李虚中、叶天士、张其锽等人都有一个隐蔽不可提及的职业,就是断死师!所谓断死,简单说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人的生死……

  对这样一个职业,或者说这样一门手艺,若是能有个一知半解,莫说非要断某些人的生死,反过来想,仅仅能用于防微杜渐保健养生也是很(niu)好(bi)啊。也就是说这次完全不是冲着推理去的……

  呼延云的书,我不是第一次读了。每次读他的书,都能够感到满满的社会情怀。就像这本《黄帝的咒语》,他通过蕾蓉这一角色,表达了对法医这一职业的尊敬。我也是“认识了”蕾蓉,才开始明白法医这一职业的神圣所在:他们尽可能用最科学严谨的手段,去为一个人的一生做出最后一次结论,让一个生命得到客观公正评判和结局。所以,无论他们的压力有多大,他们都必需做出专业不辱使命选择

  说到蕾蓉,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剥夺了你的全部意义呢?

  这句话在书中的意思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要消灭蕾蓉所坚守的所有信念。当一个人没有信念,失去了全部意义,这个人会怎样,当你坚持的东西没有了意义,还要不要坚持?这里需要探讨一下: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是为了下一代,有人说是为了改造世界……我觉得,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你想得到什么,或达到某个目标,你就为之努力奋斗,去追求,这就是意义所在。有人会问,对于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你觉得这个人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达到无欲无求就是意义所在。至于人类存在的共同意义……那也是人类共同要去做的或想要,就是意义,只可惜人类暂时还没有统一思想。

  言归正传,所以在我个人来看,没有人能剥夺蕾蓉的意义。因为蕾蓉所做的事情就是意义本身。

  当以蕾蓉为代表的法医与断死师这一古老职业开始剧烈撞击时。表面上一方代表科学和法律维护正义;另一方利用失传的绝学去谋取利益。然而,这双方背后还隐藏着更加复杂因素。其中有私人恩怨,也有门派纠葛,有犯罪团伙利欲熏心,更有不屈不挠的正义火种。就在这些线索发展到不可开交时候,一个具有改变格局能力的人物才终于出现。

  他就是呼延云——在本书小半过后才迟迟到来。也就是从这位推理大神的出现,故事才开始从断死师制造的层层迷雾当中开始拨云见日。一个只有推理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法医和警察都难以单独完成的。哪怕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再牢固,工作作风再严谨,职业素养高超,恐怕他也只能站在专业角度去分析问题。而推理者很快就可以变换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轻松的做到利用他山之石去攻玉。

  比方说最后的真凶,他的言行,在身边的人看起来似乎再正常不过,更不会怀疑。但是呼延云站在推理的角度,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破绽

  呼延云的出现,就像一个水龙头。而蕾蓉,也包括读者,就好比一个人走在沙漠中,走啊走,走到口渴眼花,出现幻觉,还被蛇蝎咬了几口,眼看就要挂掉。这时候,水龙头出现了,前者拧开水龙头,先是喝水解渴,再是洗脸提神,然后冲洗伤口,最后满血复活!顺着水管方向,他们最终走出了沙漠。

  有些情节无需遮掩,那就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随着呼延云揭开“断死师”的面纱,那首令人闻风丧胆的断死决,也戛然而止。这的确是一首悲歌,无辜的生命被视同草芥,被随意利用和践踏,人类的器官被当成商品,从穷人身体里挖出,植入富人的体内。这不是抢劫,而是抢命。这种行为同样需要医术,而医术的意义应该是救人的命,并不是抢人的命。正如同断死师,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了救人,并不是为了诅咒人。

  一曲悲歌停唱了,却不知有多少悲剧正在上演。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不过,如果能保持推理精神,至少可以让人们看到更多真相,不至于让他们越陷越深。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五):淘尽狂沙始见真

  在这本书以前,我并未接触过呼延云的推理小说,不过这一点并不妨碍我阅读这本书。

  本书围绕断死师这一奇诡的职业开始展开。初时,作者的叙述偏向断死师一职,无论是其神秘来历,饱受压迫的历史根源,还是其传承的艰难性,都令人对这份职业抱有同情,甚至不禁有种恨不得让这一职业发扬光大想法

  与此同时,作者叙述了断死师的对立职业——警察这一方的情况,法医雷蓉接连收到莫名其妙死人骨,随即接连不断地被牵连入一桩桩事件中,仿佛一条游鱼无意中游到渔网的收束范围内,即将面临窒息与死亡的困境

  断死师与警察原本毫无关联,却因逐高集团老总钱承死亡一案纠结在一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由此展开,然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作者始终掩而不答,他把所有细节抖露在读者面前,却愈加使人迷惑不解。每一位人物的都有可能是帮凶或幕后指使者,可动机与作案手法因的事件过多杂乱纷繁而混乱不堪,作者直到最终才收束一切线索,引导人走向谜团的终点。

  这就是一位优秀推理作者的能力,他既不通过遮掩线索令人迷惑,也不故布疑阵扰乱视线,他帮助读者置身于现场人物的混乱情绪里,唯有如呼延云那样的冷静者才能看清一切。

  呼延云是作者在全书中着墨较少但刻画仅次于主角雷蓉的一个神奇人物。其强大能力、冷静性格、在推理界的崇高地位,在全书中独树一帜,除雷蓉外无人可以匹敌,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雷蓉则以冷静睿智善良的形象出现于书中,作为全书的主角,既不优柔寡断讨人厌烦,又不过于冷静脱离现实,在推动情节发展与吊起读者胃口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其他人物在此不一一赘述,作者刻画人物的功底十分深厚,全书大小数十位人物全都形象丰满,丝毫不显多余,这是在国内大多数推理书籍中非常罕见的优秀特点。

  另外,全书引用了大量洗冤录和黄帝内经等书籍中的片段,并借用许多历史著名人物的典故为断死师真实性制造论据,神秘的传承书籍,挑选传人的艰难考验,言出必验的断死奇术,原本脱离现实的事物竟在此书中化而为真,不得不令人更加佩服作者的功力。阅读此书时,真恨不得借用搜索引擎把里头的典故一一翻出来温习与勘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本现代背景的推理小说里融入了古代武侠小说中的帮派体系,各大推理门派之间既有争斗又有联合,在这种体系背景下,推理仿佛是一把利刃,每一次推理破案就像是在刃尖上的对决,而雷蓉与呼延云与该体系分分合合,更增加全书的可看性。

  如今信息量爆棚的时代,要写好一部推理小说实在难上加难。而作者用他娴熟的技巧与丰沛的知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推理其实并不难,它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太多人泯灭良心,不再愿意费工夫追寻事件的真相罢了。

  不知是我直觉太好还是以往阅读推理书籍时已锻炼出了自动辨别罪犯的特殊技巧,阅读到全书中间部分,结合封面后那段简介文字“真正的凶手,已经站在了她的身后”等文字,竟猜出了那位断死师的真实身份。

  这篇简介是这本书可阅读性的最大杀手,其威力简直比《天意》这本书的封面的杀伤力还要大!所以,阅读过许多推理书籍或直觉性很强的朋友千万不要看封面后面的那一小段简介。切记。

  最后补充一句,由于该系列太好看,我已开始看前面几本了,幸好网上有电子书,需要的朋友可以豆油我联系,^_^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六):非贬

  有时想想国内推理的大环境逼迫作者架空历史写推理真是件挺尴尬的事。作者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为读者创建新的世界观中,创作的过程就会在新旧世界之间疲于奔命,最后小说成稿变成四不像。

  读完呼延云的《黄帝的咒语》对作者还是挺佩服的。

  且不论推理小说写的如何,但从小说而言,至少在历史典故的旁征博引和对医学知识的信手拈来,外加对前辈推理小说的另类解读方面,足以见证作者强大的知识储备。而这确实一名小说家的修养。

  可推理小说毕竟属于一种类型小说,自圆其说是第一步,严密的逻辑线索和对人性探讨才是推理小说能够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本书被(编辑们)定义为本格还是社会派推理,小说在作案手法、人物设定、犯罪动机上都有一定的瑕疵,而这也正是推理小说的内核。

  断死师的设想

  呼延云从《黄帝内经》的医书中解析出断死师职业,可谓大胆创新,独树一帜。全程断死师借助类似于推理的手段,断人生死,就像是拥有未仆先知的魔法。

  如果这种设想贯穿始终也就无妨。但最后在“后代断死师”黄静风眼中断死逐渐变成杀人咒语,生死皆由我定。这种情绪转变未免太快。

  加上断死本就是杜撰,前篇花费大量篇幅证明这种职业的存在,最后将揭秘锁定在断死师段石碑的身份上,立意又破题,建立起的世界观再去摧毁它,真让人无限惆怅。

  人性的合理性

  人之所以杀人,必然是有动机的。

  取地铁杀婴一段而言,段石碑动机是引诱黄静风入局。可杀婴的手段确实很拙劣,如果坐过北京地铁的朋友都能明白,病弱病残幼躲闪尚且不及,又怎么会集体上脚呢?

  这一段写的过于仓促。

  续集的问题

  这本小说陆陆续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二十人,相信有些人物已经在前几本书出现过,所以作者减少了笔墨,这也可以理解。

  但有些人物出现的唐突,消失的也很唐突。

  比如最重要的神级人物呼延云。此人类似于东野笔下的汤川,一出场皆可秒杀众生。只因有外事干扰,所以一直没有时间解密疑团。最后庖丁解牛般剖析案情,一招半式间指出真凶。看的人热血沸腾,分分钟想为其生孩子。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本书既然是以女法医蕾蓉为主,就应该有始有终,看她探案。呼延云从旁点拨即可,何必亲自入场?

  不然任何犯罪在其面前都漏洞百出,每次探案都是“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的强势,那别人还玩什么?作者花上大篇幅写前面的探案人物,难道就是为了证明他们有多弱智吗?

  何必呢?

  好吧,说了意见,个人拙见,非贬。

  时下,国内用心写推理小说并会绞尽脑汁设计情节的人并不多,写的不难看就更少了。

  这本书至少是能看,且不难看的。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七):很有个人特色的中国风作品

  粗看简介这书就很有“料”的感觉。得到实体书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一、创作理念

  很花功夫地编绘了“断死师”这种职业的完整历史传承、在每章开头有一段宋慈撰写的《洗冤录》摘录、文中多处有传统中医著作的引用……文中这些种种的设计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野心:不甘于只是作欧美推理、日系推理两大巨人的亦步亦趋者,而是想借助一些中国的特有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呼延氏”中国风推理。

  我为作者的这种创作理念所击赏。真正意义上推理作品的大量译介和原创推理的蓬勃发展也有十来年。在中国,推理这块沃土上已经聚集了一批对推理有一定深度理解的爱好者和一群有着一定文学素养和小说创作经验的实践者,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推理已成气候,“走自己路”的时机已经成熟。日系作品的早期往往有很重的欧美范儿,甚至有把作品直接拿来改写的实例,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究成就了推理的另一高峰。

  二、行文

  太平间的夜班守卫、马上灵验的咒骂、有着悠久传承的职业断死师、《黄帝内经》阐释、心梗的西医诊断……在作品的第一章里,作者就把这本书的很多亮点、卖点都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非常地抓人。一下子就抛出了很多的谜团:被人咒骂“我看你活不过今天早晨”并马上灵验的司机到底是巧合还是真的咒骂有魔力,或者只是单纯的巧合;断石碑口中的断死师是确有其事还是为了欺骗黄静风而故弄玄虚;太平间的夜班守卫黄静风特别看重的T-B-4冷藏匣中的女尸到底是什么身份,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每一个都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加快翻页的速度。

  第二章开始,视线则切到了法医专家蕾蓉,其实看到这里我有一丝担心。以法医专家为主角的侦探小说,在专业知识上的要求非常的高,不是光光抄抄早在网上传烂掉的几个法医科普贴就能让口味日益刁钻的读者买账的。所幸的是作者似乎在这方面至少是很资深的爱好者,很多的知识我都是第一次听到。

  法医中心不断受到不明的遗骸、蕾蓉也受到舆论和肉体上的双重迫害……随着页数的增加,故事紧张气氛不断增加,一山还比一山高,根本停不下来。书中的几个推理虽然与前辈奎因相比还不是这么厚实,但是从切入点来看还是经过作者的巧思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书中有两段插叙回忆稍稍长了一点,在如此快节奏的行文中略显些突兀,如果稍加精简可能效果更好。

  很多推理论坛中都在讨论“中国原创推理往哪走”,我相信本书作者对此做了一次很积极的尝试。我很期待能读到更多这类的作品。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八):人性难勘破 人心更难猜

  第一次写书评,不懂格式什么的,大概只算是记录读完后的心声。

  周一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被告知有快递,打开包裹后惊喜的发现书到了。工作忙碌没时间看,更囧的是下班回家想看吧,看到书的封面和介绍,觉得很恐怖不敢带回家。

  在几天的阅读中,带着一种对恐怖情节的恐惧感,和故事走向的好奇感终于把全文读完。文笔精彩准确,读的时候有种行云流水感觉,故事中间起伏跌宕看的心脏都紧张,仿佛自己置身其中。看到结局,心酸的感觉。有种想哭的感觉,大抵只有读过的人和经历类似感觉的人才会明白这种心境,人性难勘破,最读不懂是人心。

  断死师的名词大概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在作者的文字一一铺开后,才发现,原来很早我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断死师的一些事迹,课本里、课外里常常听到的扁鹊、华佗的不少事迹,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与断死师无异。

  拥有一份技能后,人性的不同决定了所做的事情不同。古有断死师,断生死而为救人或筹备好后事,或怒言一帮奸人死期;奈何今有断死师为私利,不惜向弱者下手,向正直之人下手。

  其实更让人惊叹是人性,揭幕真相那一刻,彼此说出心声后,仿佛看到了两个世界观念,一面是渴望满足的私欲最后组合成一把利刃,只为刺向满足私欲路上的阻挡者。一面是执着的信念在漫漫黑夜里的挣扎,在破晓后终于光明战胜了黑暗,可是真相露出后,最想不到的人成了最大的痛,信任与执念到底是否值得呢?

  所有的鬼魅妖魔都比不过人心的可怕吧。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九):好看的小说

  黄帝的咒语

  文/崔朔玮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是隐藏着很多神秘。何况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还有很多民间流传的各种不为人知的技能。总有人与人之间各种利益的纷争,所以也演变得很多人为之生死搏斗。《黄帝的咒语》,正如它的书名,一个让人惊悚的名字“断死师”背后的阴谋。呼延云,著名的推理小说作者,为我们演绎了一部环环相扣、严谨缜密、略带恐怖,但是结局又是让人拍案叫绝的一本书,深觉推理小说是如此的精彩,不尽惘然读书几年还未曾灵略过它的魅力。

  圈子,一切都是圈子!只有跳出这个圈子,你才能看到真相。就像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故事。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做的非常严谨,不留一点蛛丝马迹时,却逃不出推理者的思维,正是不留一点痕迹才是痕迹。你能明白这句话吗?

  故事围绕着一个古老的职业谈起,《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论横》……很多很多的经典,我们只看到它的一面,几千年来,所有的人都认为它们之中有些只是一本医书时,殊不知它还隐藏着秘密,“断死师”,当这个名字被提到时,我还迷茫无知,作为已经读中医书籍五六年的我,对这些名医推断病人生死的事情还是比较熟悉的,也曾寻找过它背后的原理,但是始终想不到他们是传承的,不单单是生辰八字、手相面相、奇门遁甲之属,而是更深层次的一个门路。但是最后被揭秘之后,反倒觉得人性的卑劣!推理小说,最精彩的莫过于最后的真相大白,但是最让人乏味的是摸不着头脑,很多貌似结局很精彩的推理小说总是失败在中间的乏味。而这本小说环环相扣,虽说有一些让人不知所踪,但主题始终未变。同时,作者是谁?呼延云,而书中最牛的人物是谁?呼延云!不错,这个作家还给我们幽默一次。使得有点让人发怵的剧情显得偶尔会很轻松。我并没有怎么说书中的情节,诸位看官想必在书本的介绍和其他的评论中能了解大概。我只愿说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每一个思维缜密的推理小说作家总会给人一种眼界,这是一本书的灵魂。圈子,还是圈子,只要你能够跳出这个圈子,很多事情也没有那么复杂了,而人就是有这样的毛病,总在执着着,有时又被自己的小心所误。假象有时候也是揭示真理的证据。

  2014.04.13

  《黄帝的咒语》读后感(十):挑剔之余依然肯定

  差不多用了半天的时间,把这本小说读完了。

  从整体来看,故事比较庞大,人物与事件关系也属于错综复杂的那种,几条不同的主线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莫名其妙的尸骨、暗流汹涌的阴谋、诡谲离奇的断死术。这些在开篇看似凌乱的线索一直若有若无地牵连着,而在最后巧妙而完整地划上了一个圆,大大小小的空缺被细致地填满,原先那些令人思索起来顾此失彼的线条也被流畅地拢在一起。能将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步调稳定思路清晰地叙述清楚,作者对小说架构的把握能力可见一斑。

  先来说说案件的设定。

  整个事件的设置上,情节真实感强,故事展开也很自然,不会像有些新本格作品消之不去的华而不实;也不会像有些作品,给人一种犯罪教科书的冰冷感。复杂而合乎情理的关系网;合理的动机;合理的作用传导机制以及合理的真相还原,作为一部比较纯粹的本格作品能够做到这样的无明显短板程度真的已经相当不错了,尤其是在其未脱离“解谜”这一内核的大前提下。

  另,小说中关于断死师的背景资料与文献引述都介绍的非常到位,使得整部作品的底蕴明显厚实起来,可读性与知识性也大大增强。小说里有大段大段对古文献的引论及解读,这种娓娓道来的耐性真是相当难得。文中还有大量对尸检、解剖以及医药知识的旁征博引,可见作者沉淀之深厚,其实国内很多推理小说所缺乏的韵味就在这里。

  此外再来看推理的部分,但凡推理小说定脱离不了这个最具特色也是最让读者肾上腺激素狂飙的核心元素。呼延云大人实乃画龙点睛之神奇存在也。从和作者同名就能妥妥的看出他灵魂人物的地位。但呼大人确实思路清晰严谨,几段推理论也让人读得挺过瘾的,尤其是小说末关于现场奇怪痕迹以及犯罪心理的推理都相当精彩,读起来的感受可以用畅快淋漓来形容——不牵强,不装逼,非常合理,没有给人一种“耍诈感”,是纯粹的智力享受。

  好了,表扬了那么久,接下来我要说的是……

  人设……我的上帝,真的是挺醉的,惨烈之中带着中二的凄美。其实我打开的呼延云的第一本书是《嬗变》,但是我还没看几页,一看到那个姓林的男警察出场就深深地醉了,然后果断把书删了。原本这本书也是难以幸免的,因为我相信同一个作者写出来的肯定都差不多尿性,然后是因为没书看了啊!犹豫了半天,又反复研究了下导读,确保不会有什么超出我忍耐限度的人设才勉强开始读的。事实证明,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是对的,一个个青年才俊,美貌智力兼备,性格鲜明且极具魅力,可是作者。不真实啊不真实!全都跟个漫画生物一样,不,甚至比漫画还夸张啊,明明是挺写实的文风怎么就搭了个这么浮夸的人设呢?所以我只要看到人物描写的部分就翻个白眼直接跳读几段。

  另外就是整个故事里多少有点牵强的部分:解剖活人是个什么鬼,这么一瞬间真的真的能做到吗?逗我的吧?羊肠线又是什么玩意?真的做得到无痕?还有一根针真的扎得死人吗?我不深究但绝不代表我信了。所以姐姐最后的灵光一闪真的毫无亮点甚至让人有点失望啊……说到这个,蕾蓉,上帝这个名字真是……我说姐姐是不是太神奇了一点啊?又是断死师又是大推理家首席弟子还成了首屈一指的法医……都这样了你怎么还被整?你看你弟弟三言两语案子就解决了……最后就是那个看起来逼格很高的“中国推理四大势力”,我深深明白了看着别人中二是种什么感觉,浓浓的武侠加漫画即视感到底是哪里不对……

  咳咳,为什么一开口批评连文风都骤变了。总的来说嘛,这部小说在中国推理小说中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作品了,抛开其中拖后腿的元素不说,完整流畅的故事架构,丰富的背景知识,严密的推理论以及对本格的坚守都毋庸置疑地值得肯定。

  逻辑,是闪耀着理性之光的永恒艺术。

  因而,推理不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