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10篇

2018-07-11 04: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10篇

  《胡若望的疑问》是一本由史景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0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一):胡若望的今天

  《胡若望的疑问》这一本书是我今年阅读速度最快的书。

  我的阅读速度大致上是,非严肃题材小说大于严肃小说,大于严肃题材的小说,大于计算机参考书,大于文史哲专著,其中,文大于史,史大于哲,大于数理学科参考书,其中,物理大于数学

  胡若望是一个跌落在十八世纪全球化早期浪潮可怜人,他离开广州,渡过马六甲,横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千里迢迢来到法国,期望朝见教宗,却一下了岸,就被当作疯人看待,直到被关进疯人院。他是所谓的传教士带来的翻译中国经典读书人,可怜的是,他周围都是法国人。他的举止若在大清,可以被理解,但是在法国,他并不能。也因为是在法国,胡若望的行为可以怪异到没有边界。他的自由至少在短期,也没有边界。

  我们可以瞥见,在与外界毫无沟通的大清帝国里,胡若望遭遇并非个例。书中所云在胡之前一名同样身份的耶稣会信徒也曾来到法国,生活几年之后,收获颇丰,也最终使得事件中的主导人傅圣泽神父带走了胡若望。

  但胡若望之所以被明确的记录下来,正是因为他不同于先前的那位信徒,他的遭遇恰巧反映光怪陆离的法国生活里,这似乎可以理解为,异国文化里,一旦进入外来的奇遇者,尽管离经叛道也能接受,但是文化上更容易认为这是一位疯人,或者至少不是那么神经正常

  即便是今天,完全以探险的精神去往一个法治国度结局也不会有多少改观,只是完全的冒险精神,并不存在于诸文明大陆。就是上周,在河南信阳,一位生性冷僻的患病少年,在下了火车之后,种种奇遇后,病发死在当地的精神病院。除了制度政府,我们发现在文化心理上的鸿沟,也许更难逾越。比如一旦某人被认定存在精神问题,他的处境很难有所改观,除了疯人无法证明自己不是疯子这一原因,更深层次的是,他的举止在此时被理解为该群体中的疯癫。

  胡若望比这位少年幸运不少,可能是教宗的圣泽的确普及到他。他竟然又漂洋过海回了国,得以在广州讲诉他那奇异的法兰西之旅,可惜胡若望的叙述并无史料记录,否则,我们会发现,他的叙述里,法兰西可能也是个疯人国。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二):疑问重重

  这本书当然是冲着史景迁去读的,不过看完以后,老实说,不太明白史景迁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

  当然,按史景迁自己讲,胡若望这个人的遭遇有它极其特殊之处:他是那么一个平庸小人物,甚至有疯病,没有任何一技之长,在正常情况下,他的人生如草芥,根本不值得流传后世。可是关于他的记载却保存在世界三大资料库里。他人生里最不同寻常际遇,是他于1721被法国神父傅圣泽带到欧洲,在那里呆了四年,其中有近两年时间被关在疯人院里

  我怀疑这本书的写作只是为了满足史景迁在故纸堆中寻找线索梳理故事所得到的成就感,可是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真是……随便一个历史博士生都能做到吧?!完全就是按照时间线的梳理和尽量还原事实的叙述,基本没有任何分析。有相对完整的史料钩沉,主要原因是带胡若望去欧洲的傅圣泽,因为对胡若望被关进疯人院心怀不安,写了详细的资料替自己辩白。

  所以这也是这本书特别大的一个问题:大部分是神父的视角。读完了你也不明白胡若望的疑问:"为什么把我关起来?"当然直接原因是他行为不太正常、不服管、四处游荡,神父生怕他会造成更大的问题(那时候,在巴黎,胡若望是唯一的中国人!他的行踪是受到巴黎警察总监的直接关照的),可是更深层的原因呢?他的内心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造成他想去罗马面圣又在最后关头放弃?是什么让他喜欢巴黎又逃走?什么让他答应了为神父工作可是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干?在海上漫长的几个月和在欧洲,他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灵和文化冲击?所有这些疑问,读者完全不得要领。他的故事,对后人来说,也没有任何借鉴和观照的意义

  我想了想,这本书什么人可以读读呢?史景迁的粉丝、对当时耶稣会传教士和神父的日常生活感兴趣的人、对18世纪的航海史和法国社会有兴趣的人(其实说得也不多)…… 这本书有另一条在我看来比较无聊的线是傅圣泽神父如何费尽千辛万苦把几千本中文书籍运到法国。这该是在文化交流史上有意义的事吧,可他的最大目的,是做关于中国的研究,而他的研究是为了证明,中国人的宗教文化典籍,包括《易经》这样的书,源头是真神,是基督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三):胡若望的目光

  胡若望,或John Hu,又或Giovanni Hu,男,广东人,四十多岁,天主教徒。既不是第一个从海上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也没有留下任何可资炫耀的成绩,胡若望在康熙雍正年间的这次欧洲之旅无声无息。如果不是史景迁把他从罗马教廷的陈年旧帐中扒拉出来,抖抖灰尘,恐怕他的游(yuan)魂要在教廷档案馆的书架间继续游荡三百年、三千年了。

  经历过清初“片帆不得下海”的严厉海禁后,胡若望得到的欧洲工作offer并不是什么令人艳羡的差事,只不过每年20两白银薪酬或许比他之前作为教堂看门人的工资略高。或许寄望于靠出版游记留名青史,又或者觐见教宗的虔诚心愿,使胡若望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

  然而,信心满满的胡若望没有料到,从广州港启锚开始,他就驶向了一片幽暗深遂的未知之海。尽管没有GPS,没有卫星通迅,也没有雷达监测,航船并没有无端消失在广袤的南印度洋,它绕过了好望角(当年还没有苏伊士运河呢),一度抵达南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到达欧洲。

  胡若望的精力似乎已经在旷日持久的海上航行中耗尽了,开始做出种种反常举动,而除了他的老板耶稣会士傅圣泽老爷,又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广东话。等到老板对他彻底失望后,胡若望也就再没有能够仰仗的人了。经历了短暂的巴黎、奥尔良之行,行为乖张、无法控制的胡若望就被关入了沙朗通的疯人院。直到忧心忡忡的耶稣会士担心他客死异乡,将给中国的传教事业带来更大的麻烦,急匆匆把他救出疯人院,搭上开往中国的商船。

  回到广东的胡若望,终老乡里,也没有写出他的欧洲游记,除非想描述疯人院的生活细节,他有限的经历大多是在一望无际的海上飘摇。彼时的欧洲大陆给康雍盛世的徐若望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无从得知。等到下一次中国人用审视的目光踏上欧洲大陆时,时光经过去一百多年,他们走下轮船,参观议会、图书馆博物馆监狱,不由得发出阵阵感慨对了,还有疯人院,曾经关着胡若望的疯人院,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们一定能够看到在疯人院的栏杆后面,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广东人,投来无助的目光。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四):性格决定命运

  这是件真实的故事,1722年康熙年间,一个广东人胡若望去了法国,其间被囚禁在疯人院二年半,最后在1726年他回到了广州。这是作者根据档案整理出来的,可读性差一些,权且当纪实日志来看。

  就像序言说的,这么一个普通人的一段经历却被详细记载在世界三大档案库里,简直是件令人惊奇的事。

  胡若望,广州人,四十岁的鳏夫,有一个儿子。性格令人生厌,其貌不扬,(肌肤黝黑,相貌丑陋,看起来不太干净,而且又一副落寞绝望模样,仿佛以前曾经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后来却穷困潦倒出身寒微,生活贫困,而且只受过粗浅的教育。在去法国之前只是教廷传信部的一个看门人,识得中文字,没有任何功名,他不懂得欧洲语言信仰虔诚,他(1700年)19岁就皈依基督教。

  傅圣泽神父需要找个一起去欧洲的中国助手,希望能在漫长的旅程陪伴他,替他抄写中文书籍,同时也可练习中文口语能力。由于上司的阻挠,他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也只有胡的毛遂自荐,这是个不得不的选择“如果不是这个中国人,就没有别人了”。而胡选择跟随傅则是因为可以去罗马见到教宗,自己将来能把游历见闻写成书这类的想法(如果真的写成书了,到是一份很好的自辩书。)

  “两人签了份合约:胡将担任五年的抄写员,期满之后,傅将送他回国。胡的基本年薪白银二十两,并由傅负担他的饮食所需、前往欧洲的旅费,以及旅程上的附带开支。特别指出这些款项的支付前提是:必须依照傅的指示抄写孔蒂亲王号上的四千本书中的任何一本。”

  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胡若望之前,也有人为西方教士担任助手,他们去了欧洲,(1680年沈福宗、1714年黄嘉略)能学习当地语言,与人正常交往,融入当地社会,在那里工作。近期的还有樊守义跟着传教士去了葡萄牙意大利,又学会了拉丁文,从而成为教士。别人都过得不错,而胡落得如此境地,主要还是和他自己的性格、行事有关

  从1722年1月13日上船,到1722年3月下旬,这二个月胡晕船晕的起不了床。胡没有学会任何法语,船上的其它人也不会说中国话。他不是和傅一起吃饭,也没人教他应有的的礼仪。还和船上的水手打架,批评他们言行粗鲁

  1722年8月28日,航程终于结束了,七个多月的漫长旅程,孤立足以让胡的精神出问题。1722年8月,在西班牙的港口,傅开始怀疑胡的神智是否正常。因为胡申请要去说服总督准许他们上岸采购物品。(他哪来的自信啊)

  后来胡的种种行为,不睡床,睡在地板上,不许女人进他房间,私自骑走了信差的马。他想要一边行乞一边步行穿越法国。一些古怪念头种种。从行进的马车中跳下,一次又一次,还把全新的外套给了乞丐。在冬雨中一路走到奥尔良,在巴黎街头游走,在圣保罗教堂前用中文说教,挥着旗子,打着鼓。(这种行为本身在当时就可能遭到有关单位的逮捕与惩罚)他个性乖张,我行我素异常行为让傅更加怀疑他的精神出了问题。

  一个信仰虔诚的人到了前往罗马的时候,却不肯走了,而且胡拒绝前往罗马的意思非常坚定,完全不可动摇。明知道傅离开后,没有人可以和他沟通,也没有人可以照顾他。天知道他怎么会有个念头“傅会杀人”所以拒绝一起前往罗马。傅临行前写信请警察总监把胡安置在沙朗通医院,那里有专门收容精神患的病房

  而住这里的没有钱的病患缺乏阳光,没有蜡烛,没有走动空间,不能洗澡、就医。遭遇羞辱痛苦感受孤独寒冷

  1723年10月22日-1725年8月9日。没有人能够确知胡究竟神知正不正常,有些人说正常,有些人说不正常。院长曾想要找个会说中文的人,以便了解胡对于这一切的看法,但似乎都找不到这样的人,于是他也就放弃了。(他需要一个会说粤语的翻译,难度又大了一点)。

  “自上岸以来,没有从事多少抄写工作,总共大约只工作了六个小时。”

  “1723年3月28日,傅对他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定下心来抄写中国典籍,胡彻底拒绝了这项要求。傅说,只要他不工作,就永远不会付钱。胡只耸了耸肩。”胡不曾按照合约履行他所应做的工作,因此没有权利要求支付薪资。在这点上支持傅。

  但是带胡去法国的傅圣泽神父也没有起到雇主的义务,既然双方签了合同,也就有了契约关系。傅没有主动教习胡法语,在船上没有,尽管他当时找胡陪伴是要练习中文口语。到法国后他很忙,要见这个见那个,就更没有时间了。“傅曾在船上向胡说明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及他到法国之后会见到什么样的情景,有助于减轻文化差异对他造成的冲击,可明显胡根本没有听进去。”而是最后在出狱后,警察总监还派人教胡法语,尽管被胡拒绝了,但至少他们想到了,如果胡会一些法语,能和人沟通,他的一些异行也许就能解释得通了, 现在我们只看到傅一方的陈述,难免会有失偏颇

  傅曾写信和别人说“天底下没有比他更令人望之生厌的人”。尽管胡不仁,但傅不能不义。如果傅是位商人,那么便不会要求他更多了,而他作为一个神父,不能因为对方性格讨厌就抛弃他,而不做些努力去帮助他,尽管我不了解宗教,但是神爱世人,做为具有同样信仰的教众,只有你能和他说同样的语言,你却遗弃了他。可是除了父母,谁又会包容你的一切呐!况且一个四十岁的成年男子

  最后“胡一领到钱,随即出外购物,买了仿佛是宴会要穿的华丽服饰。他穿上华服,带着母亲和儿子出发前往不远处的故乡。他儿子受不了父亲装腔作势,于是逃到澳门和其他基督徒住在一起。”

  我想他没有疯,只是此人不是平素我们认知中的那种安守本份的,勤劳的中国人。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五):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许让胡若望来写,不免又是一番景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各方面体现出来。不否认胡若望作为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粗鄙不堪,甚至可能会有些恶习及人格缺陷的1723年的中国人,多少是有他的各种问题。但不能否认,一个西方教士,一个东方信徒,无论从语言还是感受都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即使神父傅圣泽公平公正的记录了当时的种种经历,仍然无法排除其从自身视觉角度出发,不时带出的偏见和误解,这些人本身的情绪变化都会影响其对笔下人物的判断和推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做的每一个人生决定,都是要负责任的。也许,一开始带走胡若望是个错误,那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非让问题发酵,让后人来评判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不足,不能妄下定论说对与错,看客们只是看客,实在无法合理的为历史为过去为没有见证的昨天做出公平的审判。

  没有人能够确知胡若望究竟神智正不正常。有些人说正常,有些人说不正常。那到底谁来评判?是啊,也没有说傅圣泽的说法正确不正确,谁又去评判呢?

  书看了一半大概150页,可能不太喜欢这种抱怨的风格,和一厢情愿的叙述,也很难主持出来一个公道,家长里短,确实太琐碎,所以不看了,留给世人去评说,就这样吧。

  《胡若望的疑问》读后感(六):尴尬的历史

  《胡若望的疑问》讲述的是一段中国人走近西方文明的境遇历史。史景迁立足于丰富史料,流畅而浅白地将历史以故事的面具加以叙述,通篇下来有时间地点,有人物情节。

  傅圣泽的身份是神父,他背负的职责是传教,还有研究中国的经史子集和宗教礼仪,他要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返回西方世界,向罗马教宗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得。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职业和文明教养的西方人。

  胡若望的身份是看门人,他没多少文化,从历史档案来看字也写的一般,只能称之为工整。他基本满足了成为一个仆从所需要的标准。

  胡若望随着法国神父傅圣泽前往欧洲,他扮演的是一个仆从的角色。理想的仆从,应当低眉顺眼,言听计从。由于神父工作的需要,他还需要能书能写,掌握基本的文化水平。这些指标,从一开始傅圣泽神父对胡若望的考察,是达标的。倘若这趟旅程发生在中国,那么面对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社会风俗,也许胡若望并不会陷入困境。他只身跟随傅圣泽离开中国,踏上前途未知的旅程,来到陌生而一无所知的国度,未来的一切将会怎样,他不得而知。

  傅圣泽是文明世界教育培养出来的文明人,他在意的是自己的职业与生活,胡若望对于自己而言仅仅是一个附庸,当这个附庸不再顺从于他的旨意,且带给他难堪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转向,故事逐渐背离理想和谐的轨道,朝着荒诞的路线进发了。胡若望在异国的怪异举止和荒唐表现,是让傅圣泽选择放弃胡若望的原因。但我们能得到的,仅有傅圣泽的一面之词,这些书信往来被加以保存,再被史景迁尽量以客观的方式呈现给现世的读者。

  有人说,这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次失败案例。也许我们面对这样的思辨,应该多报之以坦然的态度。当两种文明接触尚浅,两种文明养育的人交汇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且是文明交流的第一步。历史总是有许多面,而水土不服的尴尬是它客观存在的一面。胡若望的异国之旅充满坎坷,这一部分原因在于外部世界的不公待遇,一部分是自己的内因,如果换做是你,你会如何在一个周遭陌生且语言不通的世界闯荡?会如胡若望所作所为吗?即便在今日的世界,不同文明碰撞带来的痛苦和尴尬依然存在着。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