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10篇

2018-07-11 04: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10篇

  《初见---那时中东》是一本由吴宜华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18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一):“那一天,我又梦见大雨中的马苏雷,初夏,伊朗”

  我很喜欢旅行也喜欢游记,写下的文字曾经签过四部书稿。但我很少看别人的游记,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旅行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旅行不容易跟别人分享。但吴的这部游记却让我一口气看完,显然她对我一种魅力。好的游记应该是说事和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因为如果光是说事就是“流水账”一定无趣。如果过分抒情则像一个过度自恋的女人,会让人皱眉。而吴在这两者之间的分寸拿捏的很好。

  她的文字有诗意,但又不“作”,有点小资范却能接地气。书中诸如在遭遇困境时候突然冒出个好心的“伊朗爸爸”;在沙漠贝都因部落的遭遇,等等很能满足人的猎奇心。还有那个“顾”从头到尾吊着你胃口,直到最后还是真假难辨。另外,吴在旅途中已经在平时生活里的一些思考在背后支撑着这些文字。这些思考不会多“拔高”“深刻”却经常触及”本质“。从而让这些文字有了某种深度而变的耐读。

  我很喜欢那句”那一天,我又梦见了大雨中的马苏雷,初夏,伊朗“。据吴自己说这句话也是这部书的”命门“。。她的原话是”中东旅程的一切,皆是一场梦“。关于神秘的”顾“,是真人还是虚构?我审过她,她笑而不答。

  深圳磨房有一个圈子叫《精神家园》。在那里混的多是一些日子过得还凑合,人在接地气和不接地气之间,有一点才华。也可能有点”古怪“,有点自恋。大概吴在这些人中人缘不错,所以几年前当她离开深圳跟某人北返的时候,有人出门张罗搞了一个聚会给她送行。我就是在那次和她有过一面之缘。互相并不熟悉。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就跟她混的有点熟了。但如果在大街上遇到,我一定会眼看前方直直就走了过去,因为根本认不出来。所以有的人其实你是绕不过去的,这是各个人的宿命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二):你种下的睡莲

  他走过去和尚记事本,轻轻地说,故事还没写完,那就算了吧。以后的故事里会有谁呢?我惶恐不安,如果将要孤独地走完未来的路。

  人多要抛开滚滚的尘世生活,潜入遥远深海,注定要与过去和现在痛苦地割舍。乌云瞬间蔽日,突如其来暴雨倾泻而下,原来真的有一种疼痛叫做肝肠寸断,实实在在地从体内蔓延开来,要如此用力地支撑着肉体它才不会倾倒下去。

  我照例紧挨子轶身边铺开地垫,不知怎么的,心里冒出一丝丝的不安,我竟然如此地依赖一个人,而我明知,彼此相惜的距离最易靠近情感模糊界限,此番信号释放难免演变成一种爱意征兆,茫茫大漠轻易让人产生相依为命情愫朋友之间的分寸,稍稍拿捏不当,错觉便会放大,无法收拾,对子轶,我希望在彼此生命中永远亲密伙伴。因为珍惜,所以不可冒失越界。

  面对丧失的爱情,痛苦难过怀念但不歇斯底里,面对亲密的友情,珍惜而不越界,宛如你种下的睡莲,如今已开花,娇艳矜持,珍惜心里的各种情,倍显珍贵

  我喜欢这样的女子,能做到如此分寸,实属不易,更可贵的是她对情的在意,着实令人钦佩而被想珍惜。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三):作者写作功底让人望尘莫及啊!

  作者的写作功底让人望尘莫及啊!

  关于景致和情感的描节简直出神入化,令人感同身受

  实在喜欢她的文字,以下摘录几段,算我剧透吧。

  “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南部小国亚美尼亚,最美的景致我已经路过,看见并记住。在我心里,最美不过是伊朗边境至埃里温的路途。在夕阳下穿行高原无边的花海雪山下的小镇恬静如画,草场丰沃,羊群雪白,马蹄得得,侯鸟高飞,夜色下的湖泊明镜一般。清澈大风灌入货车车厢悠长委婉的伊朗歌曲飘向天边。这条路,美得就像,像是归乡的路。”

  “旅途中,唯一的一场雨,在马苏雷。我念念不忘烟雨中的山峦积水成瀑,倾流而下,波斯地毯花团锦簇凉风中茉莉清幽,夜色静谧如诗,与卿心照不宣,这便是最好的时光吧。”

  “我混在男人世界里,耳边全是听不懂的阿拉伯语。也许因为婚礼神圣场合,以及我是易卜拉欣和子轶的朋友,所以即便我是这里唯一的女性,似乎也没有引起任何男人的特别关注

  我跟子轶在毛毡帐篷边坐着,仰头看着皎洁的月亮,都没有说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脑海出现的是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娃娃新娘》像电影画面历历在目。沙漠、地毯、羊皮鼓、骆驼、唱歌,小小的女孩儿洞房里凄厉的叫声……时代变了,文明进步了,如今沙漠里的婚礼是双方自由选择结合吗?是否仍恪守着对女性贞操的苛求?”

  “头顶便是朗朗星空夜风清凉。闭上眼,却看见繁茂森林里的湖泊,光影柔软。岸边长满浓郁的野姜花,枝茎笔直纤长,花朵洁白旺盛盛装舞步的麋鹿,像前一世的恋人,不曾躲闪。月已圆满

  这景象一闪而过,像记忆,又像是憧憬,大约都是不该存于世间片段,所以,只能在这样的夜里,静静地呈现。七月十五,约旦。我又看见自己在小雨中赤足涉水,伏下身去啜饮清澈的湖水,仿佛赴一个神秘的约会,提前抵达,喜悦等候。”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四):我似乎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转身却是人海茫茫。

  终于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这本书,脑海中仍有无数的画面,来自书中的文字所呈现的画面,一帧一帧清晰而深刻。吴宜华,这个名字于我不陌生,但于更多的读者,是个完全陌生的名字。我在内心里为她充满骄傲。15年前,第一次遇到她,在她的怯怯的眼神里我就看到她的那份灵气,和与她相处之后发现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妖精般的气息,都让我断言她一定会在她热爱的写字中找到灵魂真实的自己,并奉献给懂得的人。

  一本书,可以在阅读时带给人丰富信息、相关的知识、情感的碰撞和对生命的思考,可以让人产生也走在路上的冲动完成自己的故事,那么这本书就不只达到了作者的期待,也成就了读者的自我。

  我们的人生,常常会有似乎听到的声音出现,但基本我们都转身于人海茫茫。如果下一刻我们直面相遇,你是否会感觉到我们似曾相识?前生与来世,我们除了擦肩而过,必定会有初见之时。那一刻,你可能明白,这一见,由来以久,可以追溯。

  点一盏灯,于安静的夜晚,静静读这本书,读出自己的故事。我想,这样的夜晚,一定温婉美丽,充满喜乐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五):《初见-那时中东》自序

  自序

  去年夏天启程前往中东和高加索。

  在路途中慢慢写下一些文字,现在看来,它们就像记事本上的潦草字迹一样,带着明显的个人印迹和自语式的散漫脾性。在夜幕下的火车站月台上,在大雨中的偏远村寨,在广袤无边的玫瑰色沙漠腹地,在那些高温漫长的日子里,完成一本凌乱的手稿。

  这一段历时数月的行走,以小说方式记录旅途的痕迹,也许并没有十足的意义。它只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笔尖在纸上发出唰唰的声响,我知道,即使当下我正眼含热泪,而许多年以后,关于路上的记忆终究会敌不过时间而变得支离破碎。文字写不尽彼时,亦无法对抗遗忘执着地写下它,仿佛是悉心保存一张在岁月中逐渐发黄的珍贵照片,愿来日重拾相对,纵然过往旅途无法历历在目,心底却有宛如初见的惊喜

  时隔一年,为此写下序言的时候,我正穿越帕米尔高原。频繁故障的吉普车在蜿蜒崎岖山路上不得不再度停下。层峦叠障的贫瘠山脉间一条磅礴奔腾的灰色河流沿着崖壁滚滚向前,激流山谷中发出巨大的回响。山顶尚有一抹洁白的积雪飞鸟迅捷地划过天空河岸碎石滚落,寸草不生,一个牧民赶着毛驴不知去向何方。

  河的另一边,便是阿富汗。

  就在几天前,我才离开那个神秘陌生危机四伏国度硝烟不见,而战争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辨。这痕迹并不是被催毁的残垣断壁或者地面上整排沾满灰尘子弹,而是时至今日,仍处处可见被地雷炸伤的残疾儿童,以及无奈地抱着初生的婴儿马路中央乞讨的贫穷饥饿蒙面妇女,无数人岌岌可危命运。我忍不住想起初到伊朗那天,阿富汗难民那双灰色的眼睛

  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中东的幕布又一次在脑海里打开。

  我目睹过大自然恒定久远以及这无常人间,庆幸的是,多年后我仍然能透过生命的脆弱、局限和瑕疵,一遍一遍孜孜不倦探索和印证爱与希望的存在。我知道,即便是在面临战争和饥荒地方,那些坚忍生存的人们,同样对希望怀有本能信仰

  这些文字,能够成为一本纸质的图书非常不易。市场严苛检验令它的出版更像一次冒险。但我想,如果你愿意尝试打开它,或许会把它放在临睡的枕边偶尔读上一段。

  在路途中遇见亲爱陌生人,无法在文中一一道尽,惟愿偶然忆起彼此,心有暖意,如在雪夜里捧起一碗滚热的茶汤。

  这本书送给仍然相信爱的人,心若诚悦,便有良辰美景

  吴宜华

  2013年7月25日于塔吉克斯坦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六):一种安静的力量

  常见到游记把原本平常的旅程渲染跌宕起伏,被人多看一眼就“艳遇”了,独行几天就“三毛”了,可《初见》却把路上的生活写得风轻云淡,笔墨极省,好像不值一提样子,那些让人心向往的旅途在作者看来大概跟柴米油盐一样寻常。这倒是有趣

  花了三个晚上读完,很奇怪,有种看电影的感觉。像小众的文艺片,情节缓慢平静对白简短镜头停滞,带有不真实的美感

  通篇对爱情的描写其实很少,寥寥数语,不细读的话可能会忽略掉那些片段,但不知为何,阅读时心老是放不下,惦记着那若有若无的“顾”。在土耳其车站分别那段,居然不知不觉掉了眼泪。虽然是一部以旅途为背景的小说,但我宁可相信确有其人在作者的心里。结尾收得非常高明,你明明意犹未尽呢,电影院的灯却亮了起来。没点功底的人可没办法这样驾驭文字和节奏

  作者的文字很值得细读玩味,华丽中带着苍凉,平静之下又有股汹涌的力量,看似不着痕迹,但又刻在人心。所以将它归在游记类真真是不了解这本书啊。我觉得有点张爱玲和亦舒的神韵,你们感受一下。

  关于《陌生的阿富汗》,我也认真读过,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读完《初见》后我脑中很自然地想到它。除了文风相似,总觉得它们之间还有什么神秘的连结,又说不上来。我猜也许是它们都有一种安静的力量,不张扬,不取悦,不卑不亢的安静。这绝非趁热打铁炒作出书的人所拥有的力量。它是岁月的历练、知识的积累、情感的陈酿所呈现的文字生命力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七):继《陌生的阿富汗》后难遇的佳作

  我算是认识作者的。知道她最近在做民宿,就来看看。家里那么多的大象,真令人惊讶

  看完书一直想写些什么,为此专门注册了豆瓣账号

  旅行类的书看过不少,也买过一些,也许大家都发现了,这一类书近几年非常热门,而怪圈是,大多读者陷入名人效应,作者被炒作得越厉害,书就越畅销,而许多书只是噱头十足却毫无营养的流水账。

  《初见-那时中东》出版前,我就在网上看过帖子,简简单单的长篇文字,帖子里甚至没有博人眼球图片(后来有网友跟帖时建议放几张图,作者便随性放了几张)。当时我就想,作者是怎样淡定自信的一个人呢,写出那样沉静平实的文章,十多万字连续发布在网上,竟然连图片都不放。那样神秘莫测丰富多彩的中东,仅仅靠文字是否能够丰满

  答案肯定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十年前《陌生的阿富汗》让我印象深刻,看过至少三遍以上,而后十年间各类游记多不胜数,却再难有打动人心的佳作,直到看到《初见-那时中东》,在某个夜里我热泪盈眶。我想对作者说,你让我们等太久了。

  巧合的是,写出这样好作品的作者,都有着相似的低调。两本书看上去都朴素极了,没有名推荐,没有过度包装。作者也不喜热闹、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炒作,不为人所知。

  也许纯粹的写作者,内心与文字洁净相对,根本不需要外界的干预来实现自我。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八):我们初见在往来中东的路上

  和作者初见在巴基斯坦拉合尔炎热简陋的小青旅。我从阿富汗来,她要往阿富汗去。她给我了伊朗旅馆的信息,我给了她阿富汗旅馆的信息,我们彼此都用上了。我还给了她一张塔吉克的SIM卡,没想到帮了大忙。旅途的惊喜和驴友的友谊增添了旅行的韵味

  短暂相处的一两天中,我们甚至没有告诉彼此的名字,只知道她用文字记录旅途并发表一些作品,而我就是一个简单的纯旅客。大家都旅行些年,也就少了一份相互的诧异。但是我当时还是感受到她的异于常年背包客之处:柔和、温婉。这是背着大包风餐露宿走在路上的行者们已经消逝或者从来就没有的质地。别过之后也就偶尔QQ信息。

  这次回来,在她的QQ上得知她已经出书了。诧异也不诧异。诧异是因为故事之外的故事。旅途中人都有故事,或是起源,或是途中,但是故事之外的故事不是人人都有。作者则是一个延续及创造故事的人。不诧异是源于当时对她的感觉。拜读过大作后,就更不诧异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份细腻的情怀,一程跌宕的山水,一缕优美的墨香,无痕地契合了她的品质:柔和、温婉。可是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温柔后面的坚强。

  书中大部分路线不久前我也走过,作者的落脚点我也曾驻足,捧在手中,就像拉着一位老朋友或是小朋友的手。相信同样走过的驴友也会同感。但是有一样是作者独有的:她和“顾”的故事,也即作者独有的质地。

  恋爱使人温柔;旅行使人坚强;如要刚柔并济,请阅读《初见-那时中东》。

  去旅行吧,如果看过此书之前你有旅行的愿望,那么看过此书之后你应该有旅行的行动。走到大路上去,和作者一样,手脚并用写故事。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九):从来没有像期待什么一样期待@起舞灵魂的作品。

  从来没有像期待什么一样期待@起舞灵魂的作品。

  曾经,一个王朝的风花雪月主宰了那个叫长安的城市转瞬即逝的春秋,诗歌的漂泊带来了哀愁、天才、江山和美人,还有挥之不去的思念。那些焰火、野草、王孙和驿站,以及大氅,最终成了乡愁。

  她不是在写书,她本就是一本书。

  《初见---那时中东》读后感(十):那来自中东的风

  我们彼此永远是陌生的

  直到有一天你说我听

  我把你的声音当作我的声音

  当我站在你的面前

  自认为我是站在镜子前

  ---纪伯伦(中东地区诗人很多,原谅我书读得少,就知道这么一个)

  知道这本书是源自磨房的连载,问过作者,你的故事不是全虚构的吧?个人确实对真实的游记喜欢多一点,但这本书确实是作者在路上行走的感悟。

  拿到书的一刻,先吐槽一个,对书的外观设计好失望呀,2014年了,那设计还停留在90年代,这是给四星的原因。细腻而柔和的文字让人爱不释手。安妮独身穿越中东和高加索的八个国家:阿联酋、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埃及。(走过的国家应该更多,我记得还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小说与游记的结合,穿插着虚实两条线,一条是“我”与一个叫“顾”的男子在旅途中一段爱情。一条是在异域风景中擦肩而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要知道,写穆斯林地区的文字很敏感,审查会很严格,往往会被删掉很多,出过中东地区内容游记的作者会很有体会,而作者对文字的巧妙处理让文章一字未删的出版了,看书的朋友能体会到吧。

  书从伊朗开始写起,短暂的旅伴、慈爱的伊朗爸爸、保守的穆斯林家庭、忧郁的沙发主、拿枪指着“我”的极端分子、意图不轨的色狼(居然没被删掉)、游牧的贝都因人、环游世界的单车骑手、卑劣的海关官员,在埃及与“顾”重逢结束,读完全篇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不论你的脚步是否抵达,关于中东的故事总不容错过。心若诚悦,便有良辰美景,旅行是个美好的事情,但不是人人有能力把它坚持记录下来,而在别人的书中看见自己,原来那是的自己是这个样子呀。

  作者在以色列被拒签,导致无法继续去往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许作者再次能去得成以色列以及其他没去的阿拉伯国家,需要等待护照签证页用完更换护照,或者护照到期或者丢失更换护照。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也对无知无畏的人有个提醒,要想走完中东国家,也想去以色列,那必须把以色列放到最后一站,不然很多中东国家是因为你有以色列签证拒绝你入境的。

  那环游世界单车骑手子轶,那中亚旅馆里面留下详细信息的野蛮青春同学,你们也抓紧写呢,在书中看到更多的熟人,是那么让人愉快。

  前几天看到一段差评的文字,但是尽是赞美之词。为何把文字写的那么好还要给个差评呢?那是因为大家买东西喜欢看差评,不把好评的文字放到差评那里,别人看不到。哈哈,本来自己也想这么玩一把猴子派来的逗逼,不过还是把机会留给别人吧。

  书看完之后,我还有一个八卦问题想问作者,不是顾的,细心的读者,相信你看完也能看出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