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以卵击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以卵击石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2 05: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以卵击石读后感精选10篇

  《以卵击石》是一本由[英] 德里克•贾曼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以卵击石》读后感(一):北青报对本书在北京库布里克座谈的报导

  北京吉版图书公司“光影译库”新近出版了德里克·贾曼的电影日志《以卵击石》。4月19日,来自台湾的女摄影家、作家彭怡平,法国文化出版人、“光影译库”主编胥弋,以及毕业于法国自由电影学院的“作者导演”陈丹枫针对此书在北京库布里克书店举行了座谈。

  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 1942—1994),英国画家诗人,电影导演,独立制片人,被公认为20世纪英国(1945年以后)最重要视觉艺术家。主要电影作品有:《卡拉瓦乔》、《英伦末日》、《花园》、《爱德华二世》、《维特根斯坦》、《蓝色》等。此前,“光影译库”已经出版了贾曼另一本日志《现代自然》,那是他被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隐居于邓杰内斯海边小屋中,醉心于园艺和花草个人生活记录

  而刚刚出版的《以卵击石》,其写作时间更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贾曼拍摄影片《英伦末日》。《英伦末日》被誉为贾曼最原创的、最具技术革新的电影,也是其最个人化的作品。拍摄启动之后,贾曼也开始了这部日志的写作,《以卵击石》包括日记和访谈,以及对剧本的批注、影片的拍摄剧照,他个人及其家庭友人私人照片。书中,贾曼描写了他不同寻常童年,以及作为一个导演的崭露头角等等。这是贾曼最具自传性的日志,呈现了非常多样化和创造性的生活的所有细节

  《以卵击石》读后感(二):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请勇敢直接地表达出来

  同性艺术家,一直都因为其性取向而在这个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更准确地讲,同性恋艺术家的作品,其力量的表达、视角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这让我想起在HK看的朱铭雕塑展——

  为什么一件雕塑成为作品?

  不是因为简单的所谓的美,而是因为力量。

  人体抽象出来,但是扭曲而成的力量,在源源不断地涌动。

  所以,观赏者才会被震撼

  德里克•贾曼的作品也是如此,从这本书就可以略窥一二。

  他从小绘画,之后无意中成为电影导演。然而他的电影有些难懂

  我也只是听过他最负盛名的《塞巴斯蒂安》。

  一个有些古老而让人惊讶片子

  由于德里克•贾曼已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为艾滋病去世,所以他所拍摄的电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作品。

  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二十年来讲,可以说是现代艺术影响力最为强大时代

  德里克•贾曼的电影,更加因其性取向,也因其患病,以及当时世界对同性恋的残酷打压(如今也是)……种种因素混合,引发出冲击力。

  这本书读起来有点难,因为理解其中过于跳跃语言,是有难度的。

  不过没关系

  正是这种风格,才更加让人怀念1960's-1980's。

  而且,这本书也更好地诠释了,所谓创作,是为了表达,不是为了所谓的信仰

  任何一个艺术家,其创作,都是在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以及这个世界对他反馈之后,他再次的表达。

  与世界互动,很有趣

  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请不要带有任何色彩阅读,不要同情德里克•贾曼,不要认为他受到伤害,更不要以为他生活的艰辛

  在这个世界面前,我很高兴,德里克•贾曼曾经存在

  ----------------------------------------------------------------------------------

  欢迎关注

  阅读与思考的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以卵击石》读后感(三):从头来过 仍将不知所终

  1986年8月,德里克•贾曼开始拍摄《英伦末日》。《以卵击石:贾曼电影日志》(Kicking the Pricks)正是写于这部影片拍摄期间。书中汇集了贾曼的日记,访谈录,剧本札记,私人照片和剧照。作者坦诚地写下了个人的成长轶事,对电影与艺术的感悟。虽然这些文字与电影的拍摄几乎同步进行,但银幕上的癫狂极致,在贾曼笔下却几乎荡然无存文章读来颇有一番“闲话把桑麻”之意味

  日记体的随笔,都冠上了小标题,看似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时过二十年,一切已淡然。在贾曼式的追忆似水年华里,他毫不避讳地谈及自己的性经历。每段经历只是一个片段,貌似与他有关,又与他无关。在这种若即若离气氛里,已过不惑之年的贾曼,写起青春时的那个自己,仿佛是隔着镜头去看另一个人:这个小孩不太合群,欲保持纯洁身心,他认真学画,想画下南部平原的红土地。六零年代的英伦,恍如一个梦境年轻人在舞池里听着披头士的音乐跳舞,结伴去老电影院里看帕索里尼的电影,学校老师翻阅着一本名为《嚎叫》的书,另类圈子的集会一个接一个。写起这些,贾曼的笔调是轻松诙谐的,连在俱乐部警察的冲撞,都带有搞笑与自嘲的色彩。

  书中对父亲的长篇描写令人动容。很难说贾曼的性取向,是否完全与他有一个保守失职的父亲有关。其中多少有瓜葛吧。他对这位男性家长感情复杂的,似乎是恨多于爱,确切而言,是恐惧与疏离,这其中还夹杂着战战兢兢的怜悯。贾曼之父是皇家空军飞行员二战参与过对德空袭,曾荣获空军十字勋章。用贾曼的话而言,“家庭成为了战场延伸,”“有些人的可悲之处,就是在做父亲和祖父时,偏偏是坏男人。”这个“坏男人”,在承担家庭角色时,对物和情感,都是吝啬成癖的。当贾曼恶作剧般从中风的父亲那里搜罗出囤积如山的烘豆、厕纸等物品时,内心却是懊悔的。而这部分回忆,也以父亲在路上的一场小小壮举戛然而止:他以雨伞准确地攻击了一个出言不逊出租车司机。对于一个获得国家勋章的荣退英雄,街头这样一场有些无聊闹剧般的举动,几乎与他的身份地位毫不相符。但做为儿子的贾曼确好像讲段子一样,以毫不避讳的半嘲讽赞许口吻把这点轶事写下来。说到底,对极端爱国主义痛恨的贾曼,深信正是国家扭曲摧毁了他这位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父亲,所以,他不惜笔墨地给自己的父亲--被国家“变了形变了态”的老贾曼“树立”形象。文字的基调越谐谑,渗透的悲凉感反而就越强。

  在访谈录里,贾曼也对《英伦末日》的内容进行了阐释。这部让很多观者一头雾水的拼贴式作品,令人疲倦,却似乎又欲罢不能幼儿时期,轰炸机曾在贾曼的童车上空飞过,这也成为了他一生梦魇。《英伦末日》以光怪陆离影像,上演了这样一场梦魇。对于战争与核武器的惊惧,使得贾曼在人生后期,以离群索居方式大自然中寻找慰藉。虽然这部日志与另一部《现代自然》完全不同,但在本书中,贾曼那双敏感眼睛,依然捕捉着大自然的细微变化。也许是与他早期的绘画训练有关,也许是生来慧心,在行将尾声的“春天”这一小章节里,他再次以画笔般的笔触,描摹了自然的非凡之美。色彩斑斓植物在他的眼中都是灵动生命个体,不忍触碰,甚至连童年时采摘一朵风信子,他都会产生内疚不安感。因为“即使插到花瓶的水中,也永远不会让它们复活了。”

  贾曼在影像上的实验大胆激进的,其思想行为也与传统相悖。他对自由和平的想往,对专制保守的反抗,都在这些文字里,以不动声色的英式优雅幽默娓娓道来。时代是否如披头士的歌《Getting Better》所唱的那样,越来越好,对此贾曼是打上了问号的—-“如果从头来过,我仍将不知所终”。

  《以卵击石》读后感(四):《以卵击石》,希望破灭的世界

  《以卵击石》,希望破灭的世界

  初遇贾曼,源于《现代自然》。在那本书里,我深深地被德里克•贾曼的个人经历和其才识所震撼。确实是这样,他是画家、诗人、电影导演,独立制片人,同性恋权利活动家,他坦率,直言,富有艺术情趣创造力同时又独立于世,桀骜不驯。《现代自然》,是他写于1989年至1990年的日记,在这里,贾曼讲述了他在被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的最初四年里,他如何沉湎于邓杰内斯海边小屋的花园里。坦诚的描述真挚动人,贾曼娴熟运用这些文字符号,如同在电影里驾驭影像一样。

  岁月流逝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斗转星移,三年后,竟然又遇到了贾曼的《以卵击石——贾曼电影日志》。全书分为五部,其中有日记、访谈录、剧本注解等,这些文字都是写于贾曼的电影《英伦末日》开始拍摄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本书也是从影片最初的结尾——《船起航》开始,引领我们进入回溯时光旅程,奔向不可知的未来。书里的文字在我看来是跳跃式的,仿佛从日记跳跃到了访谈,又从访谈跳跃到了剧本的剪辑,无论是文字的转换,还是时空的变化,都会让你感慨,贾曼是真实的,所有这些文字都是真实的。你大可从这些文字中探寻你所想要触到的点,我想每一触点都会让你觉得大有收获

  也许很多人会对贾曼同性恋的身份表示唏嘘,那么多的光环集于一身,假如他不是同性恋,最后也没有携带上艾滋病病毒,那么他真诚、勇毅、智慧的形象,终不会成为他那个保守国度里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以卵击石》里,贾曼坦承了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面对压迫,在一所英国预备学校冰冷的宿舍里,他爬到了一个九岁孩子的床上;“这一举动其实很孩子气,我们谁都没预见到它的后果”。但最终带来的公开惩罚让贾曼身受震惊,“它所造成的创伤永远无法愈合”。

  正如豆瓣上一位书友所说,写作是祈祷的一种方式。我想贾曼把这些内心真实的想法付诸纸上,也是从内心给自己祈祷。他的这些文字,几乎都是些很流畅散文,笔调很有诗意,也很干净。而贾曼的《英伦末日》这部电影,到底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人性毁灭吗?是世界末日带来的人的精神迷茫还是人的精神迷失带来的世界末日?影片带给了每个人不一样的理解和思考,影片的背后影藏这位同性恋先锋艺术家对世界的各种预言,而本书,贾曼会娓娓道来他所拍摄这些电影的内心的情感轨迹

  本书另外的精彩,还是书里几十幅珍贵插图,有电影《英伦末日》的剪辑图片,更有贾曼自己不同时期的珍贵的照片,他的父亲,母亲妹妹家族成员照片,还有一些生活中很重要的人的照片,也就是说,如果你读《现代自然》,感受到的是纯碎的文字般的聆听,那么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一个直观的贾曼,真实的感觉,仿佛就坐在你面前。特别是1960年,那幅看起来无比天真的贾曼,一定会让爱贾曼的人无比感动

  可能是因为我比较感性吧,贾曼在书里写的关于他父亲的文字,我触动很深,贾曼的父亲,被认为是典型的同性恋者的父亲,在贾曼看来:“我的父亲经历了一场艰难的战争,与希特勒交战,以一种已被证明不能遏制暴力的暴力进行战争。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解释,可是,没有像我父亲那样的人,战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战争结束后,他继续进行战争。这摧毁了他的世界。他的许多朋友都战死了,他九死一生地活了下来。一种可怕悲伤充斥了他的生活;最后,他变成一个有偷窃癖的人,偷窃那些他认为别人从他那里偷走的东西。我所继承的那些腰带鞭子很难被人谅解。”

  虽然从小就与父亲在感情上疏远和对立,但仍然无法摆脱家族血缘的传承,激进却又守旧。而从字里行间,却也让人朦胧感觉到,贾曼其实是爱父亲的,很复杂也很深沉,“我还是为他感到遗憾可怜灵魂,年迈的他吃着烘豆和煮鸡蛋孤独一人呆在他那城堡似的家里……在他的葬礼上,当好心牧师说他的好话时,我心里想:悲哀的是,怎么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落下一滴泪。”

  听!卵石轰鸣的撞击声

  海浪将其卷走,又抛掷上岸

  返回时,又冲向高高的海滩

  开始,结束,周而复始

  和着战栗而缓慢节奏

  带来永恒哀伤音符

  ——节选自马修•阿诺德《多佛海滩》

  《以卵击石》读后感(五):人性的宣泄

  购买以卵击石这本书其实是在一个很偶然的地方--库布里克咖啡店,说来也巧,那天约了几个朋友到那里聊天,恰好遇到这本书的推荐会,就顺便一起参与了,收获还是蛮大的,其实不怕笑话,我以前并不太知道德里克•贾曼 这个人,听了推荐会以后尤其是在推荐会最后播放贾曼自己拍摄的一部影片的片段以后,对这个人的好奇一下子升到了最高点,是什么样的人能用最简单且没有一句台词的方式拍出那样震撼心灵的影片呢?之后我自己又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从他的经历,我貌似能感觉出他拍摄影片的心情。他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诗人、画家、植物学家和同性恋权利活动家,我想最后一个身份应该是他所有作品的源头。其实最早他是以画家的身份从事艺术活动。由绘画进入电影,使得贾曼有别于传统的导演,他对情节、故事都表现出极大的厌倦,他对电影的形式和传达的抽象思想更感兴趣。贾曼的影片始终执著于先锋实验倾向,其中有许多男子的裸体以及男子同性恋的性爱场面,有很多时代颓废,疯狂的亚文化。毁坏的伦敦、衰败的景象,他的辞世之作《蓝》更是以“反电影”的极端形式出现的,片长76分钟,银幕上只有一片蓝色。没有剪辑,没有场面调度,没有任何记号,实际上他是在考验我们对影像的态度,我们是否已经成为影像的奴隶。你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都是影像,那么只有一片蓝色的银幕不正是对电影的真实写照吗?这是一种怎样的疯狂!最后当他得知自己患了艾滋病,生命不多时,他在海边建了一个小屋,在屋边修建了一个花园,回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我觉得他的电影更多是对人性对当时整个时代的宣泄,同时也在寻找,他好像是一个无言的导游,给我们展示了无数的黑暗,然而目的却是让我们自我寻找自我救赎,是一种从灵魂深处的释放。其实说实话,看他的电影我会毛骨悚然,然后当我真正理解的时候又会恍然大悟,这就是德里克•贾曼给我的感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