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错不在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错不在我》读后感10篇

2018-07-18 05: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错不在我》读后感10篇

  《错不在我》是一本由卡罗尔·塔夫里斯 / 艾略特·阿伦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错不在我》读后感(一):《错不在我》认知失调

  前言:我们都可能相信过那些会被证明错误事情,并且,当它们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我们仍会不顾一切歪曲事实以表明自己正确的。我们会合理化这一过程无限地持续下去:唯一能够对它做出的检验是,某种错误的信念迟早会被铁一般的事实所击碎,而这一切往往发生战场上。(乔治 奥威尔 1946) 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出了错会有逻辑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是谁的责任,但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到后背一阵发凉,按照『认知失调』的理论细细反思,原来有很多时候即使我表面上承认是自己的错误,但实际内心却认为自己是为了顾全大局,才委曲求全。 『认知失调』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来的,当一个人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感"。 举个例子,减肥中的你国庆放假出去玩,看到各种各样异域风情美味小吃,你会想什么?"哼!不能吃!宝宝在减肥!" 还有一种情况,在难以抵制美食诱惑的情况下,你手上抓着美食,内心安慰自己说"我只吃一点点,偶尔这样不会胖的~~",然后开开心心的咬了下去..... 这就是认知失调,你的一贯认知是好好减肥不能乱吃东西,而当你想要胡吃海喝时,这种想法与你减肥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你会感觉不安。于是这引发了下一个动作,为了减少这种不安,你开始了自我辩护"只吃一点点不会胖的",一旦做了"要吃!"的选择,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支持自己的决定。 回想一下,在很多情况下,你不是通过逻辑判断一件事情的正误,而是你在站边的情况下,为了你坚信的观点去寻找各种各样支持的理由,而当你为了这个观点投入越多的精力时间或者是金钱,你的这个信念就越是难以改变,失调也越大,而为了减少失调去夸大所做选择的有利方面,去证明自己正确性的需求也会越大。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战犯,在战争中屠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之后,还坚持认为自己是为了保护国家,而这些人一定有被屠杀的理由,"他们犹太人垃圾","低等支那人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阿尔伯特 施佩尔在二战后,这么回顾当时的情况"如果人们偏离了现实,他们很快就会面临来自周围人的挖苦和批评,在第三帝国中却不存在这种矫正,与此相反,每一次的自我欺骗都会被成倍的放大,就像置身于一个由哈哈镜组成的大厅,一个由反复得到确认的镜像组成的虚幻世界里,他不再与严酷的外部世界保持任何联系。在这些哈哈镜里,除了看到自己反复出现面孔外,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禁唏嘘。 错误并非需要否认或者为之辩护的个别人的可怕失败经历,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认知失调"这样的思维盲点,下次遇到问题的时候,试着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我的错,我要真正知道到底问题是什么,下次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 我也愿各位的身边有一位"爱唱反调的人",他会戳破我们"自我辩护"的泡沫,从而帮助我们认清真相作者: [美]卡罗尔·塔夫里斯 / [美]艾略特·阿伦森 豆瓣评分:8.2推荐系数:4星 我们都可能相信过那些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事情,并且,当它们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我们仍会不顾一切歪曲事实以表明自己是正确的。我们会合理化这一过程无限地持续下去:唯一能够对它做出的检验是,某种错误的信念迟早会被铁一般的事实所击碎,而这一切往往发生在战场上。(乔治 奥威尔 1946) 引言: 自降临人世的那一天起,我们每个人便拥有了自我辩护的冲动,我们会为自己那些具有伤害性的,不道德愚蠢的行为推卸责任。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要讲出“我错了,我犯下了可怕的错误”这句话,即使不能说绝不可能,也是相当困难的。 在有意识地撒谎去欺骗他人和无意识地自我辩护以欺骗自己之间,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由记忆这个不靠谱的,自利的历史记录者来掌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会出现自利性扭曲,我们会忘记或者歪曲已经发生的事情,此时我们可能会相信自己谎言。 第一章 认知失调:自我辩护的原动力

认知失调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两种不一致的认知,就会出现这种状态;一旦做出了选择,我们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支持自己的决定;某种选择付出的时间,金钱,努力或者困难越大,其结果越是难以改变,失调也就越大,而且为减少失调而去夸大所做选择有利方面的需求也会越大;当人们带有攻击性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时,他们往往感觉更糟糕,当你对另外一个人做出伤害行为时,另外一个因素便会强烈地发生作用,你需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一个人慷慨的行为会增进慈爱怜悯精神,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当人们去做一件好事特别是当人们没有心理准备或者突然间决定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善心和慷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即使是对于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当我们在帮助他之后,人们会想“为什么我会去帮助这样一个人呢?有可能他并不像我曾经认为的那么讨厌,其实他是个不错的人,值得我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帮助”;大多数自尊心弱或者自己的能力评价比较低的人,会对可能引起失调的成就感到不安,也会将它们视为偶然事件或者异常情况加以拒绝

  第二章 傲慢偏见,以及其他盲点

人类大脑天生具有视觉和心理上的盲点,其中最为狡黠伎俩便是,它会赐予人们具有安慰作用的错觉接受礼物唤起了某种潜在的互惠欲望;偏见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偏见会为我们想要伤害别人进行辩护,而我们之所以想伤害他们,是因为不喜欢他们。比如反对华工的运动,会将华工描述为堕落邪恶的,贪婪的,没人性的,但其实只是因为华工吃苦耐劳且更低廉的工资要求,减少了其他人的工作需求,所以人们说服自己是因为华人的邪恶我们才不喜欢他们才伤害他们;如果人们偏离了现实,他们很快就会面临来自周围人的挖苦和批评,在第三帝国中却不存在这种矫正,与此相反,每一次的自我欺骗都会被成倍的放大,就像置身于一个由哈哈镜组成的大厅,一个由反复得到确认的镜像组成的虚幻世界里,他不再与严酷的外部世界保持任何联系。在这些哈哈镜里,除了看到自己反复出现的面孔外,我什么也看不见。(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阿尔伯特 施佩尔)既然每个人都存在思维的盲点,我们进行自我矫正的最大希望便是确保自己没有置身于一个由哈哈镜组成的大厅之中,确保所看到的一切不是我们自身愿望和信念的歪曲反映,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些爱唱反调的人,需要一些愿意戳破自我辩护吹出的保护泡沫,并且能够在我们偏离现实太远时及时将我们拉回的批评者。

  第三章 记忆:自我辩护的历史记录者

社会心理学家安东尼 格林沃德指出,自我会被“极权主义自我”所控制,“极权主义自我”会无情地毁灭那些自我不愿意接受的信息;错误的记忆会让我们原谅自己,并为自己的错误进行辩护,但有时候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失去对我们的生活负责的能力。即使是深刻的记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第四章 良好的愿望与糟糕的实践:心理治疗中的“闭环思维” 第五章 司法系统中的失调与自我辩护 第六章 爱情杀手婚姻中的自我辩护 第七章 创伤裂痕,战争和自我辩护 第八章 承认错误,放弃自我辩护 我们的目的是搞清楚导致痛苦的两种不协调的认知,然后找到一种积极解决方案,或者当我们不能解决的时候,学会加以适应。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试着对自己说『我出错了,我需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错误并非需要否认或者为之辩护的个别人的可怕失败经历,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她们会帮助我们成长,帮助我们不断走向成熟

  《错不在我》读后感(二):都是世界的错

  在书评正文开始之前,容我先讲一个以前看到的笑话。当然,因为本人实在没有什么讲笑话的天赋,所以读起来可能不怎么有趣

  今天看电视的时候,有个节目说“吸烟可能导致肺癌”,吓得我赶紧关了电视,不行,我得吸根烟冷静一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人会不断的犯各种错误,当这个错误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某种严重后果之后,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犯错误的人低头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不断的将这种责任推给其他人,或者试图证明自己没有错,试图将自己与这件事完完整整的分割开来。

  这种看起来很可耻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特有的名词,叫做“自我辩护”。而这种行为的产生、作用机制以及可能造成的各种后果则是本书讨论的主要内容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自我辩护的行为?按照本书的观点,自我辩护的产生是为了减少认知失调所产生的心理上不舒适和不愉悦体验,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紧张感。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是在1957年,由社会心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在这里我觉得我可以举一个心理学实验作为栗子:心理学家随机找了两批人,让他们花费一个小时观看一部糟糕透顶的电影,然后给了其中一批人20美元作为实验报酬,另一批人的报酬却仅有1美元。然后让他们对观看的电影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美元报酬的一批人对电影的评价普遍很低,而1美元报酬的一批人却对电影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而产生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的原因就是认知失调,获得20美元报酬的并不会产生认知失调,因为他们的报酬足够弥补浪费一小时产生的后果。而那些报酬仅有1美元的呢?他们浪费了一小时,却只获得了这么少的报酬,那么为了弥补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他们就会采取自我辩护:“电影很有趣,这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能干富有魅力的人,也一样希望自己成为这种人。那么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偏离这条轨道的呢?这本书基于认知失调提出了一个“决策金字塔”理论。

  当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往往并非黑与白、做与不做的选择,而是后果不明朗的灰色选择。人们所采取的第一步行动往往是模棱两可的,而正确的决策也并非总是一清二楚。人们做出了一种过早的、明显不合理的决策,然后通过为其辩护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由此落入一个环环相扣陷阱——行动,辩护,再行动,这使得我们行动的强度承诺得以强化,并最终导致我们远离最初的意愿准则

  简单来说,当我们偶尔做了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决定,比如作为一个官员,你的目标是成为新时代的包青天,却接受了一个商人的小额金钱,那么你的认知就会产生失调,你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辩护,证明自己始终品质如一,那么你最终就会掉落到金字塔的最底端,最终成为自己最开始讨厌的那种人。

  如果你是一个对社会事件非常关心的人,你也许会发现,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冤假错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不仅仅有认知失调在作祟,还有一种叫做“闭环效应”的可怕妖物。

  闭环效应或许也可以称作“验证假设倾向”,指的是你的观念影响你观测的事实,而观测的事实又会影响你的观念。

  比如说,你是一个诚实警察,你破案的时候凭借多年的经验锁定了一个嫌疑人,但你的证据却无法指向他,你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搜到了一些证据,要知道,对于那些耗费较多资源产生的结果,我们时尤为看中的,于是他被捕了。

  你提供的证据,使审讯人员坚信了他有罪,并通过以前学习的“有罪的人审讯时产生的反应”,来观测他是否有罪,于是闭环效应出现了,冤假错案也就出现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出现这种自我辩护的现象并避免因此产生的后果呢?

  本书告诉我们,就像鱼意识不到自己在水中一样,我们也因为盲点的存在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由亲朋好友组成的“陪审团”来适度提醒我们。

  然而,在许多私人问题上,我们能够信任的只有自己,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存疑了。

  《错不在我》读后感(三):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不算是一个新理论,我以前也在其他书上看到过。《影响力》中也有相关的内容,我记得例子是如果能说服一户人家在门口立起“爱护草坪”的牌子,或者能让他们在“自愿垃圾分类表”上签名,那么他们就会下意识地维护自己曾经的诺言。这本书把这个理论进一步细化了,同时讲的也更加清楚。

  书的内容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前几章讲了认知失调产生的根源以及一些实验,基本算是全书提纲挈领的概括。后面几章就是认知失调在各个社会领域的案例和应用了,基本算是对前几章的说明与补充。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种心理学类的书籍,知其然没什么,关键还是要应用。比如当一个人做出了明显的辩护反应时,我们应该能够及时发现并且调整自己的谈话策略,所以说“争吵的唯一结果就是双方更加坚信自己是对的”;再比如我们为什么要“防微杜渐”,就是因为一个人在犯了一个小错后,很有可能会因为认知失调的缘故(当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个只是一部分),一步一步的犯更大更多的错误。

  五星推荐,值得一读。

  《错不在我》读后感(四):One Body Two Souls

  我的脑袋瓜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说,留在宿舍上网吧,另一个说,好呀好呀。

  好吧,开个玩笑,热热场。

  仔细回想,有两个小人寄居在我的身体里,至少有两三年了,它俩好像不能单纯的用“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来区分,也不像“阳光小人“和”消极小人“那样绝对。最近我会比较明显感觉到,当我做了热心分享的事儿的时候一个会表扬另外一个;要是自私了啥的,那个就会批评另外一个,让它慢慢改。忽然有了一种自己把自己当孩子慢慢培养的感觉。

  买这本书是源于两个小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和谐共处了,一个要纠正另一个“天错地错我没有错”的观念,这观念从小就有,并一直强化,所以“自我辩护”的能力也是异常强大,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所以一个小人打定主意要调教另一个小人,这本《错不在我》的出现,正是时候!

  书中的“认知失调”,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小人发生了紧张的冲突,它俩对同一件事有完全不一样的认知,这时候,出于自我保护(可能是维持愉悦的感受,也可能是延续“天错地错我没错”的信念。。。),总是靠“自我辩护”的小人占上风。有了这本书的指引,终于可以在“认知失调”和一个小人的“自我辩护”之后,另一个小人有更多的论据来质疑“自我辩护”,虽然离作者说的“承认错误,放弃自我辩护”还有一长段路要走,但这看似极小的改进,已经让我兴奋不已,我这二十多年“天错地错我没有错”的顽疾,正一步步在松动!

  在自己即将离开学校,跨入社会的时候,意识到自己“One Body Two Souls”,并慢慢让其磨合,值得庆祝,干杯!

  《错不在我》读后感(五):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自我辩护的原动力,即导致人们将自己的行动和决策(尤其是错误的行动和决策)合理化的力量,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受,费斯汀格称之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状态,例如,“吸烟是愚蠢的,因为它能够置我于死地”与“我每天吸两包烟”。失调会导致心理上的不舒适感,从轻微的疼痛到极度的痛苦;直到找到某种减少失调的办法,人们的不舒适感才会得以缓解。在这个例子中,对一个吸烟者而言,最直接的办法是停止吸烟以减少失调。但假定他已经尝试停止吸烟但最终失败了,他就只能通过下面的方式来减少失调:让自己确信吸烟的实际危害并不大,或者让自己确信吸烟的风险是值得的--因为吸烟可以帮助他放松或者防止他身体过重等自我欺骗的方式来减少失调。

  【重构记忆】

  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既不会说出事情的全部真相,也不会刻意隐瞒和欺骗。我们没有撒谎,我们相信自己的讲述。就如同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我们都会添加一些细节,而省略一些不合时宜的事实,我们会对故事进行细微的自我拔高的修饰,事实会被修饰得很好,以至于下一次我们还会增加一些细节;我们确信这些细微的无伤大雅的谎言会使故事更合理更清晰,(这种修饰)最终会使我们的回忆与真实发生的事情产生出入,或者甚至回忆起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记忆就是这样成为我们个人的自我辩护的历史。为了减少认知失调,记忆还可以被重构。对记忆最重要的歪曲,是利用它来为我们自己的生活进行辩护或者解释。

  【实例&应用】

  1.认知失调认为,假如人们得到某个东西时经历了极度的痛苦、不安、努力或者尴尬,他们就会比轻而易举得到它时更为幸福。“我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的认知,与“我历经艰辛才得到某个东西(例如,加入了一个令人厌烦而又毫无价值的团队)”的认知之间,会存在失调。因此,我会将自己对这个团体的认知向积极的方向扭转,努力去发现该团体积极的方面,而忽略其消极的方面。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自愿经历某种困难或者痛苦的体验,那么这个目标就会更具吸引力。

  2.一旦我们作出了选择,我们便会想尽一切方式来支持自己的决定。

  某种选择所付出的时间、金钱、努力或者不便越大,而且其结果越是难以改变,则失调越大,并且为减少失调而去夸大所作选择有利方面的需求也越大。所以,当你将要作出重要的购买决定或者重要的决策时,不要去咨询某个刚刚作出这种决定或决策的人。而应该去询问那些正在搜集信息而且尚未拿定主意的人。

  3.为你做过好事的人,较之曾经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于随时帮助你。

  4.为什么那些自尊心低或者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能力不足的人,在漂亮地做完某件事情时并不总是欣喜若狂;而且相反,为什么他们往往感到上当受骗。假如那位自认为不讨人喜欢的女士遇到一位很棒的男士认真地向自己发起追求,她可能会感受到顷刻间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很可能会因蜂拥而至的失调而光泽尽失:“他看上我什么了?”她的答案不太可能是:“太好了;我一定比自己所认为的更有吸引力。”而更可能是:“一旦他发现了真实的我,他就会将我抛弃。”她将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来克服这种失调。

  【错不在我】

  我们从内心深处试图通过自我辩护来免遭失调的痛苦,但是灵魂却在不停地自我拷问。为减少这种失调,我们多数人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保护自我并维护自尊,以免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愚蠢、更易犯错误。

  放弃自我辩护而承认错误,对于我们的心灵和人际关系都十分有益,那么为什么我们许多人不这样做呢?我们都很乐于看到别人勇于承担责任,但是为何我们自己却不能经常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我们必须这样做。自我辩护的行为几乎是自动形成的,我们意识不到,它会让我们避免因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而出现失调的感受。“错误?我不可能犯错误……那棵树是自己跳到我车上的……无论如何,我有什么必要为此道歉?是她先开始的……他偷了东西……这些都不是我的错。”其次,社会存在着一种“错误恐惧症”的文化氛围,错误总是与没有能力和愚蠢等特质联系在一起。所以,即便是发现了错误,人们也不愿意去承认它。因为一旦承认了,就意味着自己是个只会胡扯的笨蛋。如果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愿意承担错误并积极改正,我们就必须克服以上所讲的这两个障碍。

  最后,这本书废话太多。

  《错不在我》读后感(六):自我辩护、认知失调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错不在我》主要讲的正如副标题所言:“人们为什么会为自己的愚蠢看法、槽糕决策和伤害性行为辩护?”,但对我来说了解所谓自我辩护、认知失调等理论,目的就是想自己做正确的决策。一个正确的决策,肯定需要相应的业务领域知识与能力,但我们能通过自我辩护、认知失调理论,看到人们心理过程对决策的巨大影响。

  先来看看“决策金字塔”的比喻:

  当我们要做某个决策的时候,就像站在“金字塔”顶端,面临的往往并非黑与白、做与不做的选择,而是后果不明朗的灰色选择。第一步的行动往往是模棱两可的,但过早、明显不合理的决策,会通过其辩护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由此落入一个环环相扣的陷阱:行动、辩护、再行动,使得行动的强度和承诺得到强化。当我们站在金字塔底部的时候,各种犹豫不决便会变成确定不疑,但此时你会发现,最初不明显的选择导致我们各自立场截然不同、差距明显,我在这一边,你在另外一边。

  决策金字塔例子:一个小决定,自我辩护后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后果:

  假定有两个在态度、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相同的年轻人,他们都相当诚实并且对某件事都持有同样温和的态度。例如,他们都认为作弊不是一件好事情,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坏的罪行。现在,他们两人正在接受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将决定着他们能否考取研究生。在撰写一篇重要的文章时,他们都感到毫无线索可循。眼看就要错过这场考试了……此时他们每人都得到了一次作弊的良机,他们可以读到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两个年轻人与自己的欲望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其中一个人屈服了,而另外一个人则抵挡住了诱惑。做出这两种决策可谓一念之差,他们两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选择对方的决策。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某种重要的东西,但也付出了各自的代价:其中一个人为了获得好成绩放弃了诚实,而另外一个人则放弃了好成绩保全了自己的诚实。

  现在的问题是:一周之后,他们会如何看待作弊?假设他们都有足够的时间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那位屈服于诱惑的年轻人会认为,作弊并没有太大的罪过。他会对自己说:“嗨,人人都会作弊。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为了将来的前程我必须这样做。”而拒绝了诱惑的那位年轻人则会认为作弊的不道德程度加强了:“实际上,那些作弊的人是非常无耻的,他们应当被学校永远开除,对他们必须做到惩一儆百。”

  在这两个学生自我辩护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其一,他们之间的差异已经非常大;其二,他们的看法已经内化,他们认定自己一直这样看待作弊。似乎一开始他们站在金字塔顶端,相距不过几毫米;但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之后,他们已经滑落到了金字塔的底部,站到了塔基相对角的两端。那个没有作弊的学生认为另一个人是完全不道德的,而作弊的学生则认为另一个人是不可救药的清教徒。这一过程揭示了受到过痛苦诱惑的人是如何抵制诱惑,进而几乎要屈服于诱惑,但是在最后一刻却又抵挡住诱惑,并如何逐渐厌恶甚至憎恨那些没有成功抵挡住诱惑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看到了自我辩护心理过程的作用,下面就依次谈谈几个重要概念。

  1、自我辩护、认知失调理论

  1)自我辩护

  大多数人在面对所犯错误的证据时,不仅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方式,反而会顽固地对其加以辩护,这就是“自我辩护”。自我辩护与撒谎或者辩解不同:自我辩护常常是无意识的骗自己,使自己相信错误是无足轻重的;而撒谎或辩解是常常是为了说服别人,骗别人,自己是知道问题存在的。

  当我们做了自己觉得不该做的事情(比如未能及时完成作业周日晚上赶作业),就会自我辩护说是因为某种合理因素的作用导致的(比如自己累了一个星期太想玩了)。这样一来,就会觉得错误是合理的,至少说是可以理解的,结果就是心安理得不用内疚了。这种心安理得,也就是自我辩护的好处,能让我们睡个好觉,但以后当出现想提前做作业的情况时反而会觉得不太适应,可能会问是我之前错了吗,还是先玩吧。

  为了自我辩护而去责备对方,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自己看不到问题,另一方面还刺激对方自我辩护。开放看待自己的问题,考虑对方的感受,大家就有了仔细研究问题的良好心态,效果自然更好。

  2)认知失调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两种的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的一种内心紧张冲突状态。 为什么大家要自我辩护,因为大家不想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带来不舒适感。比如一个想戒烟的人在偶然的情况下没能遵守自己的戒烟承诺,就会出现认知失调,这时会有不舒适感。我们会不由自主去找到某种减少失调的办法,会想“吸烟的危害并不大,自己吸了那么多年也没能怎么样”,或者“吸烟可以帮助自己放松”。经过自我辩护,错误被合理化了,会让自己不再处在纠结的状态,不舒适感就会缓解。

  3)很多东西都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或自我辩护理论来解释。

  这种处理认知失调的方式,往往会是人们下意识的行为,不为人们所注意。我们来看看两个例子:

  例子1,如果人们得到某个东西时,经历了极度的痛苦、不安、努力或尴尬,他会比轻而易举地得到它时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解释:“我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与“我历经艰辛才得到某种东西”之间存在认知冲突,那么我们对这个东西的认知就会向积极的方向调整。如果这个东西根本不值得我们花费这么多精力,就会显得我们很傻,完全不能说服自己 。

  例子2:美国流行的“大学兄弟会”,当加入仪式越严格,加入者就会越喜欢这个组织。

  解释: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愿意经历某种困难或者痛苦的体验,那么这个目标就会更具吸引力。如果不这么看,是否也证明了自己做这件事情显得很愚蠢。

  4)防止认知失调、自我辩护在“维护自己决定”中起的作用

  为了防止认知失调,我们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会想尽办法来支持自己的决定,也会更相信自己的决定。

  例子1,实验分成两组,被实验人会受到言语侮辱,“实验组”允许控告,而“控制组”不允许。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人更加愤怒,更加深恶痛绝。

  解释:决定控告这个行为,意味着是一个决定,既然是决定,人们就会想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因为受到言语侮辱才控告的,这些人太可恶了,强化这种感受。

  例子2,因为愤怒打了某人,此后更是怒不可遏的多次想打对方。

  解释:攻击者的恶性循环,攻击引起了自我辩护,而自我辩护又引起了更多攻击。

  例子3,美国总统如何征服政见不合者,他不是低声下四的去恭维他,而是引导这个人来帮自己。请对方从他的图书馆帮自己借一本稀有的图书。归还时,附上了表示强烈感谢的便条。结果,两人的关系逐渐改善成了好朋友。

  解释:慷慨行为的良性循环,一旦决定了帮助别人,就会觉得他并不像我曾经认为的那样愚蠢,是个不错的人,值得我帮。也就是,对自己帮过的人印象会更好。

  5)对于自我辩护的困惑:

  哪些是自我辩护,哪些是正常的判断,界限不是很清楚。

  如果有确凿的证据、严密的推理,倾向于是正常的判断。

  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依据个人倾向选择,则要注意自我辩护就会出现。

  2、盲点与偏见

  盲点和偏见,基于一种“幼稚的现实主义”,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理念,指的是我们能够像事物“本身真实存在的那样”,清晰地对他们进行感知。这里制造了逻辑混乱,我们会持有如此的想法:那些思想开发、公正的人应该赞同理性的看法;我所执的看法一定是理性的。如果愿意倾听我的看法,我就可以告诉他们事情的本来面目,这样他们便会赞同我的看法。假如不赞同,一定是他有偏见。

  偏见的出现,是由于人脑对信息的感知和加工具有类化(或定型)的倾向。为了更好的把握各种事物现象,我们通常会进行各种分类,会指导我们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对待他们。一旦有了分类,在我们眼中,同一类的差异会变小,不同类的差异会变大。这些分类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我们的知识体系,因为好用所以很相信它,存在固化的风险。固化的思维,就会让我们很难看到其中的细微差别,就算看到了也会认为是“规律的例外”加以排除。“你是犹太人吗?但你看起来好得多,相比我预期的”。维持自己的偏见,其实就是自己在努力维持自己类化的认知。

  3、证实偏差

  所谓证实偏差或证实性偏差,是指人们总是寻找自己希望的证据或只想看到的证据,选择性的采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出现证实偏差,就说明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具有非理性,要小心了。要避免偏差或偏见,就要确保所看到的一切不是自身愿望和信念的歪曲反映,倾听反对者的声音。

  记忆中的偏差,我们会记住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不利的东西会选择性的忘记。在记忆补全的过程中,更是会为了强调一致性,衍生出很多不是事实的细节。

  以事实为依据,就能打破自我辩护循环,避免证实偏差

  重新看“决策金字塔”:

  1)站在金字塔顶端,面临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选择。

  2)尽可能找到确定的证据或旁证。

  3)剩下的只能通过倾向解决,如果2没做好,就有可能陷入自我辩护的恶性循环:

  决策==》自我辩护==》下一步决策==》...

  只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种风险,但现实是很多情况都无法找到这种证据。

  4)如何避免偏差。

  审视自己的决策是否有确凿的证据、严密的推理。

  审视自己的决定或说辞是否受到之前决定的影响,避免证实性偏差,避免考虑不周。

  必要时,可以推翻自己之前的选择,我们要的是本次选择尽可能客观、全面,我们追求的是“事实真理”。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维护自己之前决定的误区之中。

  如果是一连串相关的关联选择,那么还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审视:初衷是什么,一连串的选择是否走偏,是否能导向自己的目标。当你认为中间的某个选择错误只是执行过程中的小偏差而已,就不会出现否定它的认知失调,就会更敢于做在外人看来是自我否定的决定。

  最后,记住正确看待之前决策的灵丹妙药

  以事实为依据,不要维护最初决定的正确性。

  我出错了。但我需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错不在我》读后感(七):不要从金字塔顶端跌落

  读书经验告诉我,读书不但要看书的内容,还需要留意作者、流派等等一系列信息,这样才能获得更丰富的认知。《社会性动物》和《绝非偶然》已经让我受益匪浅,所以看到《错不在我》的作者是阿伦森的时候,我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事实证明,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

  “错不在我”,这是工作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说法,几乎人人都说过这样的话。而且许多时候,明明“错在我”,大家还是要说“错不在我”,比如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明明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小布什仍然认为“错不在我”;再比如基辛格面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入侵越南的战争罪指控,也会说“一定有别人出错了”。阿伦森的《错不在我》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这种现象,并给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结论。

  阿伦森解释说,“错不在我”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认知失调现象。所谓认知失调,是指当人们的认识与现实(或事实反馈)不一致的心理现象。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觉得难受,于是要想尽办法“平衡”认知失调,达成一致,方才满足。这个过程说起来复杂,其实简单,郭德纲有段相声可以说明:

  我抽了几十年的烟,昨天看电视说抽烟对健康影响很大,转天我就给戒了

  不容易啊,您真是有毅力的人

  哪啊,我把电视给戒了

  戒烟之后看电视可以心安理得,另一方面,戒掉电视继续抽烟,省去心烦意乱的聒噪,同样是对认知失调的平衡。而且,因为认知失调会让人不舒服,所以对它的平衡往往是自然而然地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即便是提出该理论的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也无法避免。费斯廷格提到,有段时间,他曾经反复纠结于买距离学校近的房子还是远的房子,最终选了远的、旁边有湖泊的房子。搬过去才发现,这样远离了学生,其实住起来感觉并不好。结果,有一天他忽然买了条独木舟回家,这让他妻子大笑不已。费斯廷格一开始并不理解,他反复思考才发现原因:搬过去之后的各种反馈让他感觉这个选择并不好,但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他还是希望维护自己的决定,所以买一条独木舟作为“补偿”,让自己感觉良好——在湖边可以泛舟,生活会愉悦很多,虽然此时距离真正能在湖上泛舟的日子还有好几个月,但他每次看到车库里的独木舟,还是会有幸福的感觉。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错不在我”是怎样发生的——人们都拥有自己习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且认定这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当然会获得预期的结果(没有人会说“我开始就想到了要落得这么个意外的糟糕的结果”吧)。当实际的结果不符合预期时,人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为了平衡这种失调,就需要“解释”甚至“捍卫”自己的行为,所以“错不在我”也就顺理成章出现了。这种现象不只在大人身上出现,小孩身上也会出现。我们问小孩为什么打架,他们一定能找出理由,比如“那家伙是个笨蛋,还总做错事(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对我不恭敬)”,所以,“我揍他是有原因的,错不在我”。

  而且,之前投入得越多,“错不在我”就表现得越发明显。费斯廷格年轻时曾和两名助手潜入某个组织,该组织号称某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只有加入它,才能在12月20日晚上被飞碟救走。可是到了这一天,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结果信众开始不安。于是领导者解释说,“我们这个小团队无与伦比的忠诚感动了上帝,他决定救赎这个世界”。在外人看来这个解释站不住脚,甚至非常可笑,但组织内的人却感到欣喜,否则他们根本无法解释自己之前的虔诚态度,所以他们公开要求新闻媒体报道此事,并走上街头要求路人改变信仰,成为自己的同伴。同样的例子,回忆录的可信度也是需要打个问号的。很多回忆录之所以不可信,就是因为作者本人需要“合理的解释”,比如年轻时侯满怀激情的投入,何以导致了糟糕的现状,所以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美化或者夸张,而自己丝毫没有觉察。

  如果单纯看个案,我们可以发现,为平衡认知失调,往往会出现各种奇怪的言行。如果把眼光放更宽广一点则会发现,认知失调-平衡认知失调的现象会不断出现,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现象,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来说明。

  首先,邀请被试对某个人施加450伏的电击(这样会造成让人难以置信的痛苦),并提供20美元的报酬,结果大多数人都拒绝了,哪怕给2万美元也不行,因为他们不看重这些钱,也不愿意为此伤害他人。

  然后,邀请被试对这个人施加10伏的电击,并且让被试能够观察到电击的结果,仍然提供20美元的报酬。这时候很多人同意了,因为这种电压人体几乎察觉不到。接下来请被试进行20伏电击…,然后用30伏、40伏,最终到450伏特。不同意一开始就施加450伏电击的人群里,有三分之二会逐步把电压提升到450伏特,因为在其中每一步,他们都觉得“反正之前都电过了,也没什么问题,再加10伏也不会有事”。

  阿伦森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决策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顶部,两个选择之间很可能只有细微的差别,比如“要不要对某个人施加毫无伤害甚至无法察觉的电击(尤其是能获取20美元)”,这看起来是很小的选择,无关宏旨。可是一旦做出了最初的选择,你就会在潜意识里不断肯定和强化自己之前的选择,结果环环相扣,层层放大,到金字塔底部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变成了“要不要对某个人施加450伏的电击”。如果单纯看最终的结果,我们会觉得很多事情不可思议,但这种巨大的差异就是由最初那微小的分别造成的。

  读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拉人下水都是从小恩小惠开始,大动干戈都是从小打小闹开始。如果一开始就摆出大量资金,估计敢于受贿的人会少很多,一开始就大肆操练,打起来的可能性也会小很多。甚至我自己的经历,也在不断印证这个道理。我之前也自认为属于“比较爱整洁”的人,每周或者最多两周就会彻底打扫一次卫生,并对此颇为满意,至少生活比较有序。直到有一天我的朋友Jack跟我说:“你有没有尝试过,一看到有不整洁的地方,就立刻打扫呢?”我当时并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觉得这样太琐碎而且没有意义,但仍然愿意把它视为一个友好的建议去尝试。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随时打扫”不但让环境整洁了很多,避免了朋友临时来访看到乱局的尴尬,更重要的是悄然改变了我的心态,不再会有“虽然不干净/不太干净,但我现在太忙/太累,等周末再打扫好了”的想法,而是多出了“看到了就立刻动手”的行动力。这种行动力的增长,又会在生活其它很多方面带来更多的益处。决策金字塔顶端的细微区别,带来的是底部的巨大差异。

  从此出发,我又仔细观察比较优秀程序员和不优秀程序员之间的差异,发现这个道理也是适用的。优秀的程序员往往会对程序的缺陷“零容忍”,对知识的空白“零容忍”,一定要解决问题,弄清楚原理才善罢甘休(我认识的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他写的程序不但没有错误,连警告都没有)。而不优秀的程序员往往觉得那么做是吹毛求疵,吃饱了没事做,充其量是“把那些东西留到以后再说吧”。单纯从这些细节来看,这么判断不无道理。但退一步看,这只是金字塔的顶部而已,既然可以不在乎“无关紧要细节”,往往也就不在乎“不那么要紧的细节”,因为“如果这种问题都要解决,那细抠起来要花的精力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之前没抠那些细节,程序不也照跑嘛”……然后就是不在乎“一般的细节”,再然后就是不在乎“比较重要的细节”。周而复始,最终程序崩溃时,他们才会发现原来要改的东西太多,完全无法掌控,只能推倒重来,并继续忽视“无关紧要的细节”……。这样的程序员,无论做多少项目,有多少年经验,也难跻身“优秀”程序员的行列。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小善小恶,看起来不过是一念之差,就事论事也确实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希望避免最终的恶果,就必然需要重视小善小恶的区别,这样才能避免为平衡认知失调而做的重重辩护,断绝由此铸就的长长锁链,真正防止我们从金字塔的顶端重重跌落。

  《错不在我》读后感(八):明明知道吃了会胖,为啥你还会一直吃吃吃吃吃

  2016-09-30

  前言:我们都可能相信过那些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事情,并且,当它们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我们仍会不顾一切歪曲事实以表明自己是正确的。我们会合理化这一过程无限地持续下去:唯一能够对它做出的检验是,某种错误的信念迟早会被铁一般的事实所击碎,而这一切往往发生在战场上。(乔治 奥威尔 1946)

  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出了错会有逻辑的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是谁的责任,但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到后背一阵发凉,按照『认知失调』的理论细细反思,原来有很多时候即使我表面上承认是自己的错误,但实际内心却认为自己是为了顾全大局,才委曲求全。

  『认知失调』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来的,当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感"。

  举个例子,减肥中的你国庆放假出去玩,看到各种各样异域风情的美味小吃,你会想什么?"哼!不能吃!宝宝在减肥!"

  还有一种情况,在难以抵制美食诱惑的情况下,你手上抓着美食,内心安慰自己说"我只吃一点点,偶尔这样不会胖的~~",然后开开心心的咬了下去.....

  这就是认知失调,你的一贯认知是好好减肥不能乱吃东西,而当你想要胡吃海喝时,这种想法与你减肥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你会感觉不安。于是这引发了下一个动作,为了减少这种不安,你开始了自我辩护"只吃一点点不会胖的",一旦做了"要吃!"的选择,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支持自己的决定。

  回想一下,在很多情况下,你不是通过逻辑判断一件事情的正误,而是你在站边的情况下,为了你坚信的观点去寻找各种各样支持的理由,而当你为了这个观点投入越多的精力、时间或者是金钱,你的这个信念就越是难以改变,失调也越大,而为了减少失调去夸大所做选择的有利方面,去证明自己正确性的需求也会越大。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战犯,在战争中屠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之后,还坚持认为自己是为了保护国家,而这些人一定有被屠杀的理由,"他们犹太人是垃圾","低等支那人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阿尔伯特 施佩尔在二战后,这么回顾当时的情况"如果人们偏离了现实,他们很快就会面临来自周围人的挖苦和批评,在第三帝国中却不存在这种矫正,与此相反,每一次的自我欺骗都会被成倍的放大,就像置身于一个由哈哈镜组成的大厅,一个由反复得到确认的镜像组成的虚幻世界里,他不再与严酷的外部世界保持任何联系。在这些哈哈镜里,除了看到自己反复出现的面孔外,我什么也看不见。"

  不禁唏嘘。

  错误并非需要否认或者为之辩护的个别人的可怕失败经历,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认知失调"这样的思维盲点,下次遇到问题的时候,试着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我的错,我要真正知道到底问题是什么,下次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

  我也愿各位的身边有一位"爱唱反调的人",他会戳破我们"自我辩护"的泡沫,从而帮助我们认清真相。

  《错不在我》读后感(九):执迷不悟者,有你吗?

  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有一篇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妻子和情夫,在一系列“铁证”面前身陷囹圄,安迪在狱中利用专业知识和顽强意志,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在安迪的谋杀案中,有一个重要证人——商店职员,他证明安迪买过香烟、啤酒和擦碟纸巾。安迪坦言确实买过香烟、啤酒,但用来掩盖枪声的擦碟纸巾,却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的事,店员为何能说得言之凿凿?证人并非有意作伪证,他只是在媒体、警察、检查官的一步步诱导下,说出第一个谎言。当他因为证词而成为法庭明星、扬名于公众面前时,他做不到自我揭穿,于是不得不将谎言进行到底,甚至不惜以母亲的名义起誓,恐怕最后连他自己都相信了这份编造的擦碟纸巾的证词。书中不止一次写道:记忆实在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

  店员的初衷并非陷害安迪,但他终究还是成了制造安迪冤案的一柄利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错不在我》一书中给出了解释:这是由认知失调引发的自我辩护。当一个人内心出现两种互相矛盾的认知时,会陷入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即认知失调。为了缓解痛苦,人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辩护,通过自圆其说,将错误的行为合理化。就好比一个正在减肥的人,明知巧克力是减肥的天敌,却奈不住嘴馋,互相矛盾的状态让他陷入痛苦,此时他只要不吃就能解决问题,但他却偏偏选择了一种对他而言更容易实施的错误的行为——拿起了巧克力。他“吃巧克力”的行为与“不能吃巧克力”的见解不一致,为了减少失调、保住自尊,他不得不自欺欺人——不断暗示自己吃一两块巧克力并不会对体重有多大的影响,胖一点说不定对皮肤更好呢!

  认知失调理论最初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后与同事艾略特一起将这一理论加以完善,艾略特正是《错不在我》一书的作者之一。《错不在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学经典著作,由卡罗尔·塔夫里斯和艾略特·阿伦森共同编写。卡罗尔·塔夫里斯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为《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出版物撰写心理学专栏文章。艾略特·阿伦森,主要研究社会影响和态度改变、认知失调等,他是唯一一位在研究、教学和写作三方面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最高奖的心理学家,代表作还有《社会性动物》。

  《错不在我》作为一本心理学著作,不仅指出人们进行自我辩护的缘由是产生了认知失调,更是用大篇幅解析认知失调的表现以及带来的恶劣后果,最后还提出一些应对的小建议。书中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反而是全程以屡见不鲜、切合日常的大量案例进行分析,进行思想指导的同时不给读者制造阅读门槛,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作品。《战国策》中有一句名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成功之路都是从失败教训中总结得来,而认知失调却让人在自我辩护中逐渐迷失。通过《错不在我》,我们来看看人是如何一步步开启自我辩护之路的。

  我们往往认定自己是个聪明睿智的人,目标坚定不移、行事易如反掌,所以当为了做成某件事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时,无论事实如何,我们都不会轻易承认这件事竟然毫无价值。我们会努力寻找证据,将认知锁定在目标的积极面,放大优点、忽视缺点,力求证明自己做的事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如在世界末日的预言中,为此倾家荡产的人即便在预言失败后仍不愿意接受现实,对末日之言更坚信不疑,而那些没有付出巨大代价的信徒,更容易从无稽的预言中醒悟过来。

  我们向来认为自己是个好人,所以当自己做出某种与“好人”相背离的攻击行为时,自我辩护又会粉墨登场。我们不会承认这是自己的过错,认为攻击行为在当时的场合是理所应当的,即便有错,也都是外界因素造成的,甚至会越觉得是对方活该。实在不行,就只能先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希望尽快翻篇,当一切从来没发生过。长此以往,攻击-辩护-攻击,陷入恶性循环,以至最后暴力越演越烈。法制日报曾披露,中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政府在15年正式确立《反家庭暴力法》。居高不下的比例让无数专家投身到家暴的研究与应对中,虽然施暴缘由还没有一个统一定论,但施暴者在攻击过后的自我辩护却是毋庸置疑,而且在辩护后的下一次更凶狠的攻击行为也在静待着。家暴不会只发生一次,就是从认知失调引起的自我辩护开始的。

  我们都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当其他人以不同观点出现时,我们一边只想坚守自己的信念,一边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孤行己意,于是只好千方百计寻找坚定该种信念的证据,而对与其持相反观点的证据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刻意贬毁对方,吹毛求疵,歪曲事实。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警察、检察官和陪审团依照自己的经验和技术,都认定安迪是个冷静且残酷的杀人犯,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安迪无法解释和开脱的人证与物证上,而对利于安迪的证据视而不见,以致安迪这起冤假错案直到一个职业小偷托米被关进监狱才算破解了真相。

  要承认一句“我错了”实在太难,尤其是过错越大,认知失调程度越深。要跳出自我辩护的恶性怪圈,就要试着做一个批判性思考者,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检视和反思,学会有效批判,做到公正思考。不要让“知错能改”成为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人人都该将其付诸于行动,不做伪记忆的奴隶,只做更好的自己。

  《错不在我》读后感(十):错不在我,错在自我辩护

  《错不下我》这本书,是我近期读来,最好的一本书之一。里面的内容从解释为什么“骗子、傻子、歹徒会容忍自己的行为,到解释自我辩护的原动力,到一些具体的场景之下,”自我辩护“的各种模样(诸如司法体系、婚姻、创伤、战争等),到最后究竟该如何放弃自我辩护。

  自我辩护的源动力,即导致人们将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尤其是错误的决策和行动)合理化的力量,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受,即“认知失调”.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两种不一致的想法、态度、意见,就会出这种状态。如“吸烟是愚蠢的,因为它能够置我于死地”与“我习惯每天吸两包”。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停止吸烟以减少失调,但如果他做不到,那么就只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减少失调:让自己相信吸烟的危害并不大,湖综合让自己相信承担吸烟的风险是值得的——如放松或减肥。而这,就是自我辩护的开始。

  首先对于认知失调,书中给的解释是:人们总会寻找理由为自己所做出的任何一种选择进行辩护,同时也会寻找理由为自己没有做出另外一种选择而感到庆幸。人们一旦做出了选择,就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支持自己的决定。以一个传统却又迂腐的习俗来解释“认知失调“,是再恰当不过了。文中提到“流行病传染期间,村民就会拔掉所有孩子的门牙,这样当孩子们感染了破伤风后,家长可以帮助其进食。为了说服孩子们接受这样一个近乎折磨的举动,村民会说,拔掉牙齿具有审美价值(凹陷的下巴有吸引力),甚至会说这是步入成年的仪式。以此让人们觉得“没有牙齿才是美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见到很多“压力发泄”的方法,如砸沙包,戳娃娃等等,但实际上,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直接对另一个人做出攻击行为时,其实他的愤怒并不会减少,反而会陡增,你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辩护,证明自己是合理的,而当你这样和自己劝说时,也许你会觉得自己真的开始做得有道理,进而引发了下一次的冲突,因为你想一直重复,直到证明出自己是真的是对的,而这,就是陷入了自我辩护的漩涡之中。

  我想先挑挑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爱情杀手—婚姻中的自我辩护》来聊一聊,

  里面有句话摘得很经典,说:”结婚前要睁大双眼,结婚后则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本杰明-富兰克林)。夫妻双方首先会为两人的相恋辩护,然后再为同居辩护。这就和买房子一样,如果你买了一栋新房子,尽管有很多缺点,但你还是会努力的将其优点放大,让自己能够减少失调,进而住在里面是舒心的。

  绝大多数夫妻离异,都是长期的累积所导致的,双方都在以滚雪球的方式责备对方并为自己辩护。夫妻双方总是盯着对方的差错,对自己的优点、态度和行为方式则极力辩护。这样做恰恰会导致另一方固执己见,甚至寸步不让。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合理的、正确的。最终就致使最后一根稻草,最无力的感慨都无力发出了,“所有的婚姻都是这个样子的,已经无计可施了。目前这个情况已经很好了。虽然婚姻并不美满,但总比单身要好。“但我相信经营好的两人生活不是这样子的。

  书中举的一对夫妻对同一事情完全不同感受的看法简直精妙。同一个事情,两个面对面相处的人做出完全不同的反馈,而这样的反馈,至少在我这儿,是真实发生的,所以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不得不感慨作者极强的代入感。

  案例分析完后,作者分析总结道,误解、冲突、人格差异,甚至吵架都不是爱情的杀手,自我辩护才是爱情的真正杀手。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对一个人主观迷恋、近乎痴迷的喜欢大概是1年半到2年左右。书中提到的另一观点,说人们对于所有发生的事情的直觉和记忆会存在偏差,并且会受到个人立场的影响。在”我爱这个人“和”这个人做的事真让我生气“之间产生了很多失调。每一份“努力”都在影响这份感情,要么使两人更加相爱,要么造成破坏。我想是对的,总的来说,就是自我辩护得越多,对方越加不会理解,并且越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即使他承认了,也是违心的,只想消弭这场纷争,嘴巴上虽然不抵抗,但心里却在想,”我知道你说的意思,你已经说得够多了,但是我也不会改变的,因为我也是正确的。”进而,这种消极的不抵抗会引起辩护者的更大的愤怒,因为对方不愿意同自己应战,只能说明他对自己不那么在乎。于是本来对一件事情的争吵,就马上变为了“你对我不那么在乎。”“你不那么爱我“的纷争上。

  书中另一章节,《记忆:自我辩护的历史记录者》,我也觉得写得很棒,下次更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