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色笔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色笔记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9 05: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色笔记的读后感10篇

  《金色笔记》是一本由[英] 多丽丝·莱辛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66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金色笔记》读后感(一):自由

  看完《金色笔记》的最后一行,简直长舒一口气,这本书消耗了我几乎一整个周末。

  《金色笔记》是我读的莱辛的第一部书,第一次读是高二,那时莱辛拿完诺贝尔文学奖不久,作品都被摆在书店相当显眼位置,而我在某个阴天的下午,战战巍巍的买下了这本厚达700页的《金色笔记》。

  我简直惊异彼时不足17岁的自己能耐性子看完这本书,依稀记得看完之后便迷上了莱辛,可能是把她当成了女性主义的某种标杆少年时毕竟是可爱的,时隔近7年重读这本书,敢断言当年我并没有看懂,甚至现在依然不能说完全明白,可那时就那么简单喜欢上了这位作家

  我买的这版《金色笔记》如今在市面上已难见到,然而作为一个爱书成痴的人,我的书甚至连腰封都还保存完好。腰封上除了大大的“诺贝尔文学得主”以外,还有着这么一句话:“从情人母亲故事,被全球数百万人当做女性独立教科书”,也许当年就是因为这句话才买下了它,曾经是个激进的女权分子。现在看来,这句话却是有点好笑的,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塑造人物安娜,因为外界关注点放在她的小说战争边缘有关爱情部分却忽略她关于种族隔离的种种思想,而拒绝出售小说的改编权;然而在现实中,莱辛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她在《金色笔记》中对自由女性作出的探索和拉扯,依然被概括成“从情人到母亲”这样夺人眼球社会身份。物化大概并没有结束,女性依然没能独立。

  这是一本阅读起来非常困难的书。《自由女性》这部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被割裂成几部分,穿插进了主人公安娜以第一人称记录的黑、红、黄、蓝四本笔记,形成了这本书最后的体系黑色笔记是安娜对自己在非洲殖民地生活回忆红色笔记是她对政党逐步失望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创作的一部爱情小说,《第三者影子》,而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这种支离破碎组织方式,就已经给读者造成不小的阅读障碍了,更何况,莱辛的表述并不属于清晰流,语言隐晦暧昧交织着大量梦境幻想碎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看到最后只觉脑中塞满信息,却理不出任何头绪,也许我们可以用书中主人公安娜对自己所写小说的评价定义这本书,“这是给少数人看的小说”。

  初读时,感觉《金色笔记》像是用小说形式表现的《第二性》,可读到第二部分之后就渐渐发觉这种想法过于天真,莱辛的“自由女性”和波伏瓦的“女性主义”,终究不是一种东西。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创造了安娜,安娜在《第三者的影子》中创造了爱拉,而当你把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层叠在一起,这三个人形象也会逐渐重合,最后你会发现,爱拉就是安娜,而安娜就是莱辛。如果你曾了解莱辛的背景,会知道她经历过几段失败感情,在某一阶段曾热衷于政治,这些经历都被投射在了《金色笔记》的主人公安娜身上。安娜是一个离异独自抚养女儿的女性,她热衷政治,和大批左翼分子来往,为政党做事,却又因在信奉的政党中找不到她要的意义而逐渐失望;她和不爱的人生下女儿,离婚后和深爱的男人同居五年又被抛弃,精神上陷入很大困境,之后和数位有妇之夫有过情人关系......安娜的挚友摩莉和她的境遇基本相同,这让她们互相喜爱,有时又互相怨恨,她们称自己为“自由女性”,然而,自由?我却感受到了压抑

  搜索有关《金色笔记》的论文,会发现有很多跟“女权(性)主义”相关。说这部小说是对“女性自由独立”的探索,我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女权主义”这一点,却觉得值得玩味。诚然,《金色笔记》的探领域索正好是现在人们谈及女权时喜欢的两个卖点——“政治”和“性”,然而这种探索的结果却显得有几分消极

  首先,在政治里,安娜从个人角度不相信她所加入的政党的一切,然而受到周边感染,出于某种情怀她还是兢兢业业的为政党做事,但是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用黑色笔记中安娜自己的描述来说,“我起的作用是’领袖女友’——用来调和各方面矛盾,那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作用。当然,如果我跟这些人当中的某个人关系特别好,那我所起的作用就只会导致分裂”。在非洲时他们的小团体里还有另一位女性,大美人玛丽罗斯,关于她有这样一个细节男人们觉得玛丽罗斯说的某些话很愚蠢,让她感受到了一种容忍并为此不安,于是恳求道“我并没有说我说得对”,这种恳求让男人们重新对她和颜悦色,并说:“当然,你说的很对,像你这样漂亮的人是不会说错话的。” 可见,参与了政治又如何?在政治中,男人乃至社会对女人考量也不能摒除性征。讽刺的是,在这细节中似乎可以窥见一些我们在生活中已然很熟悉的事。

  其次,是“性”。安娜除了生下女儿的那次婚姻以外,其他的情感关系似乎都属于伦理道德所不齿的,她持续的和有妇之夫偷情,而她也把她的经历如实的反应在了她创造的“爱拉”身上。无奈的是,所有以“性”开场的情事,最后都会以爱和纠缠收场,爱拉(也是安娜)想证明自己与男人那些”可爱而乏味普通女人“(即他们的妻子有所不同,然而事实是,对于男人来说,她和她们并没有任何不同——终归没有逃脱成为“他者”的命运。安娜是矛盾的,她极力表现出对婚姻以及婚姻中隐忍女性的不屑,然而她最终还是渴望家庭,她自己也发现,只有在女儿简纳特面前,她才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负责成熟形象,因为此刻她是一个母亲,她需要这个身份,约束自己的同时,也是肯定自己。

  所以我不知道怎样评价《金色笔记》和“女权主义”的联系,在我眼中这更像是一位女性探索独立过程中的自我拉扯。在蓝色笔记(日记)中安娜详细记录了她和精神分析治疗师的对话,以及她的一些梦境片段,我深信梦是一个反映真实思想的载体,而安娜的数个梦境无疑表达了她对自由精神的渴望以及她对探求自由精神之路的恐惧。安娜将自由女性的精神寄情于政治和性,似乎都没有得到一个积极的响应,而她的好朋友摩莉也再次走入了婚姻。小说的最后,两个“自由女性”互相吻别,后来将会如何读者不得而知,安娜到底寻获了怎样的人生意义,也许我们只能靠莱辛之后的人生来脑补了。

  在查阅有关莱辛的资料生平时,看到莱辛说:“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从来不是。我从来不喜欢女权运动,因为我认为这项运动的基础意识形态化。”也许世人把莱辛当做女性主义的先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资料中还有这样一句:她将妇女解放归功于技术而非女权主义。她认为,避孕药片和省时设备,比如洗碗器,作用要比意识形态更大。 我无法考证这言论是否真实传达了莱辛的本意,但我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金色笔记》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反映。这句话也似乎让我懂得,为何莱辛写出《金色笔记》,而波伏瓦写出了《第二性》。

  《金色笔记》读后感(二):最好的朋友状态

  我真希望自己对什么事都不那么敏感,任何小小的情感波动都没有。如果能做到对什么事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那每一次跟人谈话,每一回与人交往就会像穿越一座废矿那样轻松自在了。我为什么不承认这个事实:一个人最亲密的朋友有时会在你的肋部深深地扎上一刀呢?——The Golden Notebook

  你为何会感受到朋友带来的痛苦

  会感受到朋友给的痛苦,可能因为你和你朋友之间的友谊并不是你想象的在一个范围内的互等。你把对方放在心底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以这个位置的标准对其有所期待时,对方心里给你的位置却比你给的低的多,这种差距的结果是你会痛苦而对方却无所谓。如果你有这种感受,那就慢慢的让自己放开,毕竟你努力过,若没有好的结果只能说不值得。

  像《金色笔记》中莫莉和安娜是一对朋友,我不否认莫莉说话丝毫不顾及安娜的感受有一部分是她性格原因,只是写作是安娜喜欢做的事,虽然她目前只凭一部小说的出版费过日子,且马上可能屈服于现实去找其它的工作,若是莫莉心中安娜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她就不会说安娜那部成功的小说只是幸运一个朋友怎会否定对方付出汗水后的成果,又怎会恶意嘲笑对方马上也沦为和他们一样屈服于现实压力的人?

  大学时,我和一个朋友曾经是无话不谈,亲密无间。最后沦为普通朋友时,我才明白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如果只是一个人努力,很少有成功,就像一个天平两边的质量相差必须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他们才能很好的相处

  你有这样的朋友吗

  1.你想告诉他(她)你的一切

  你的人生中如果出现你想告诉他(她)关于你的一切这样的朋友,恭喜你,你不是多了朋友而是多了亲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高兴时,你低落时,你成功时,你失败时,只要你回头,他(她)都在身后。

  我有一个朋友,我和她高一时相识,因为相似价值观,同样柔软的性格而越来越志趣相投。那时高中有快班和慢班,高二时,我到了快班,她在慢班,在越来越忙碌学习中我们也没有间断联系,我们约好要上同一所大学,我常常把自己做的笔记给她。她总在没考好时说自己笨,我却从来没嘲笑过她,一直鼓励她,我会融入她新结识的朋友圈,也把自己新结识的朋友介绍给她。后来我因为家庭原因加上高三学业压力患上神经衰弱,当老师不再关注我,对我不抱希望,身边的朋友无法顾及我,只能安慰我两下时,她一直陪在我身边,每天等我一起吃饭,一直鼓励我。在那段灰色日子里,我们像两个抱团取暖柔弱绵羊,那友谊真的很纯粹,我想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段岁月

  后来,我们上了不同的大学,再后来,我工作了,她继续读研,我们的友谊却没因为距离时间,个人阅历而有任何变化。我们还是无话不谈,聊梦想,聊生活,难过时,高兴时,都和对方说。我很感谢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怎样,她总在我看得到的地方

  2.他(她)是你的战友

  有这样的一些朋友,你可以和他们聊梦想,聊未来,聊规划,聊时事,聊工作,聊行业,和他们聊天你会开拓自己的视野,你会积极努力的去生活。你们就像战友合作着前进,这样的朋友是你精神上的太阳

  大学时参加了一些感兴趣协会,也参加了一些有些专业性的竞赛,所以有幸结识了一些有志青年。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现在么,有的工作,有的继续深造,不同行业的我们也能聊一块儿,我们聊各自现在的工作,各自近期的规划,各自业余生活。每次聊完觉得自己又长见识了,原来很多人都在努力的生活,自己这点辛苦不算什么,要配得起站在他们身边,不然会因为越来越大的差距而渐行渐远

  其实,我们身边也需要这样的朋友,虽不在一个地方,不在一个行业,在精神上却是在同一跑道上。

  3.他(她)是你的导师

  忘年交其实很少。但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他(她)会在你人生的某一阶段出现。你不好意思告诉父母,老师,同龄朋友的困惑都可以告诉他们,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会给你中肯建议年轻气盛的你也许不会接受某些观点,在你经历越来越多时,你会发现他们说的很多都是最好的指明灯,毕竟都是漫长岁月积淀下来的。所以,有些建议还是要记在心底。

  现在的社交上,朋友的类型越来越多,只是维持友谊需要太多时间和精力,所以还是审时度势,量力而为,重要是随心。

  《金色笔记》读后感(三):好吧,你是女神

  这是一本不“好”读的书,我想我只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七分之一,误解了二分之一,但我想到的是一分之三。前面的很多苦笑,眼神小动作生气,又笑了,我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慨叹自己观察人没能力观察得如此细致,后面有一处说安娜能清晰记得发生的事,人说的话,语气表情猜想莱辛本人也如此吧。读到后面,这种感觉渐渐少了,汤姆自杀是个转折,马雪比,爱拉,回想起来,也都有一种影片的真实感,谈论的政治,时局,也让我对共产主义想了更多。而人格分裂,这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苦恼着我的,我能够理解,多个分裂的自己,可以让一些困惑的问题讲得通,不然会对人为何如此究之不清,但我还是希望能从整体认识自己。没想到,原来最后的金色笔记,主题是整合,虽然经历差别巨大,也并没有相隔那么多。经历,每读到作为简纳特母亲的安娜的时候,是那么地感同身受。而女性的视角,这毕竟是一本书写了女性视角的书,我很难用文字表达我凌乱的感受,但我想起那天我走出地铁站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实,我的很多怨恨,悲伤,都是由性别固有的特质导致,她们的很多歇斯底里,他们的一贯行为,也都是出于各自性别的特质,我想摆脱这些,好像只有摆脱了,才能看得更清楚,但那样的话,你还可以代表他们吗,按莱辛的话,是可以的,因为我的感受也是他们的感受。第二个梦那段,真令人感动。

  不知道今后还能再读到几本在这之上的书,希望能再重读。

  补充,最重要的忘了写,一般的虚伪,势利,骄傲,自大,等等,我们都得过且过,视而不见,但她通通戳穿,剥光了一样,这是我读她的小说,与别人的最大的不同感

  《金色笔记》读后感(四):小结,我尽力了

  1、“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记录”?

  封底故事梗概如是说。虽然我们都知道,一本巨著的“故事梗概”大多和小说本身没多大关系,但是《金色笔记》在80年代真的是作为一本女性主义小说引进的,译者还自作聪明的把书名《THE GOLDEN NOTE》译为《女性的危机》。独立当然是小说中的重要话题一,却没有狭隘到仅止于女性独立,这绝不是一本把某个“深刻的”主题硬生生嵌入故事的小说,这本小说远不止一个主题,甚至我们可以说它没有主题。记得好友谈《百年孤独》:“你觉得马尔克斯想谈什么?我觉得他什么也不想谈。”杰作和佳作的界限常在于此,好小说本身无需要作者填塞硬核增加所谓厚重感,他们本来就在那里。

  《金色笔记》出版于50年代,事实上和早年的科塔萨尔、福克纳甚至马尔克斯,本书的结构都不算复杂,任何一本稍喜玩弄技巧的当代小说家的作品或许都比本书晦涩难懂。这本小说一直被评论家低估且死死地钉在“女性小说”的十字架上,大概是因为真的没什么人读完这本书,冲着“女性独立”而去的小姐们估计没看几页就丢一边,高高在上的艺评家们又深谙书皮学奥妙——他们评论一本书是根本不必去读的。以至于最后莱辛本人受不了出来写了一篇前言加介绍,顺带讥讽这群不长进的学术绦虫们。

  为什么要拘泥于女性解放的狭促格局呢?安娜不止是一个女人,她也是一个人。作为一本600多页的巨著,本书出现的几个人物我们都可以说他们是走向自己的独立。譬如对未来迷惘绝望自杀未遂的汤姆,因丈夫不忠终日酗酒度日的马莉恩,沉湎于怀念亡兄不可自拔的玛丽罗斯...他们都被某些事物所幽禁束缚,有的重新在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彻底迷失,安娜只是无数彷徨者中的一员。

  2、笔记与身份

  安娜为了把事情“分清楚”的四本笔记,作家安娜(黑),共产党员安娜(红),小说投射的安娜(黄),“真实”(家居生活)的安娜(蓝)。与其用精神分析的“人格”,我认为用“身份”这个词更好描述四本笔记中的安娜。不同身份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让安娜把自己劈成四份,使不同身份间彼此泾渭分明,以免自己的精神陷入混乱与崩溃。

  笔记黑中的安娜对艺术有自己的品味与执着,她认为文学应当充满哲理与美,而不仅只是新闻报道的延伸或者政治宣教的工具。这与笔记(红)中的安娜显然矛盾,安娜(红)不止一次的在讲演中宣传共产党的文艺理论,既“一切艺术都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工具"。安娜(黑)认为自己的作品离心目中的美学标准相去甚远,安娜(红)则视这本小说为不健康的资产阶级文学作品;安娜(黑)嘲笑党内的文艺作品拙劣的不堪卒读,安娜(红)又坚定的认为这些作品有益大众。安娜(蓝)憧憬安逸的家居生活与婚姻的安全感,安娜(红)(黑)又渴求自由独立与事业理想的实现...

  安娜(黄)比较特殊,是安娜为了逃避现实所重新虚构的一个人物(身份),安娜(ANNA)——爱来(AYLA)只是读音稍显不同,黄色笔记中的情节是安娜现实生活中的调转,这本笔记可以看做安娜逃避现实的一个窗口,通过自己架构的世界修正”自己的人生。

  几种笔记所代表的身份之间爆发激烈的冲突,这是导致安娜精神失常的根本原因。然而我们发现,几本笔记的内容渐渐缠绕杂糅,难分彼此,笔记的混乱并非单单照射出了安娜精神世界的混乱,而是暗示了强行以身份撕裂人格的不可能,无论是哪一个身份的安娜,灵魂是同一且不可分割的。事物的产生往往走向他的反面,安娜的笔记原本是维系安娜精神世界不至崩溃的绳索,最终却成为安娜逐渐失常的罪魁祸首。

  3、真实文本的可能性。

  学过历史都知道同一个事件与人物在多角度解读下可以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如果我们把范围缩小一点呢?或者说,缩小到极致:我们能否如实的书写我们自己的生活?

  安娜的四本笔记是以人物日记的形式出现的,但即使在描述同一件事物的时候,四本笔记的叙述也不尽相同,观察者安娜的身份(红、黑、黄、蓝)不同,所关注的焦点也不同,这就造成一个诡谲的现象——究竟哪一个文本中的内容才是真实世界的写照?

  四本笔记中理论上最接近真实的是安娜视作日记的蓝色笔记,可安娜在这本日记中对自己并非坦诚相待,许多不愉快的记录被涂改划去了,与我们对过往人生充满了不满与悔恨一样,就算无法回到过去改变他们,起码我们可以美化记忆,改写记录,回避事实。有些篡改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已经完成,它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辩白,只要我们还是具有情感的不完美的人类,这种缺陷就难以避免。

  安娜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尝试把一切主观情感从日记中剔除,一段内时间她把日记变成每天行程的流水账,结果数天后回顾当时的记录,她居然想不起那天发生了什么——这种干瘪苍白的记录毫无意义。

  黄色笔记本该是与真实二字最无关系的文本,因为它是安娜作为发泄而创作的一本小说。可它却恰恰投射出了安娜内心的渴望。由于人物的虚拟化,记录与现实划出一道鸿沟,使安娜可以抛却书写暴露真实情感时产生的羞怯感,所以某种意义上而言它又反映了某种真实。小说显然无法与现实等同,但小说家构筑谎言,却阐述真实。

  主干(笔记)之外的《自由女性》章节,原本以为这大概是作为贯穿始终的四本笔记之外的参考坐标系,最接近真实的文本。到最后才在笔记(蓝)里知道这不过是安娜所写的一本小说,至此小说成为罗生门,真实的剧情彻底隐没在了混沌之中。

  真实的记录与书写是不可能的吗?

  《金色笔记》读后感(五):分裂与崩溃

  小说的开篇,就点明了主旨:

  两个女人单独待在伦敦的一套公寓里。

  “问题的关键是,”当她的朋友从楼梯口的电话机旁回来时,安娜说,“问题的关键是我能看出来,一切都开始崩溃了。”

  莱辛用口语化、粘贴的方式,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图景:殖民主义、民族解放、共产主义、资本主义、麦卡锡主义、妇女解放、同性恋、核武器、精神分析......一系列主题杂糅在这部作品里面,当然,这也导致主人公安娜的“精神危机”——崩溃。

  我们怎么去体会或者接近书中所谓的“崩溃”呢?莱辛通过“刻意”分裂的方式来来到达这一目的地。我们跟着安娜脚步逐一游览文本,并进行一次次分裂:一部中篇小说,五本笔记本。安娜在这六个文本中分裂成为六个角色,最后又进行回归统一。然后我们看到,四本笔记聚合成一本“金色笔记”,金色笔记的“酵母”催生出《自由女性》这部中篇小说,自由女性是对之前几本笔记的高度概括、内省反思及某种回应,无论是对两性关系、政治信仰、人格分析或者写作创作,都进行了回应。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的话,自由女性是安娜自我对话和自我和解的产物,因为安娜一直无法下笔写作的原因即由“分裂”导致“崩溃”。汤姆开枪自杀,是安娜逐渐走向崩溃的另一种结局,不过,在最后,汤姆接手理查的业务,“他说,通过进步的大财团的努力,通过向政府部门施加压力,这世界将会有所变化。”汤姆通过改变方式,来对这个世界作出影响。莫莉结婚了,马丽恩离开理查打理小店,理查和琼在一起,安娜呢?安娜没有自杀,在崩溃的边缘,在与索尔格林的交谈中,双方得到某种“启示”,于是通过创作小说,都得到愈合。在她创作的全知视角的小说中,那个“安娜”加入了工党,在婚姻福利中心工作,并且每周两晚上给少年犯上课,这也许是安娜得到的替代方案,也可以是她积极行动。在小说最后,所有人物走向了他们力图到达的方向。

  如果说小说给我们仅仅展现那个时代的图景和精神风貌的话,那么类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必花时间在这上面,它高明的地方,除了它迷宫一样的结构,多叙事角度外,还有那掘井般的自我剖析。安娜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在“分裂”中,非常饱满和立体。我们可以通过安娜的回忆、剪辑、梦境、交谈、日记、内省、独白、第三视角等等,看到如此饱满、有血有肉的人物。在分裂的过程,我们看到好几个安娜,情人、作家、母亲、朋友、战友、共产党,她分裂成为这些数不清的角色,带领我们领略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触及艺术家灵魂,一同感知一同体会风雨飘摇又混乱无序的年代。

  精神危机也是这部小说内核之一,我们看到一些艺术家、诗人、作家等自杀,如果仅仅理解为心灵的脆弱,那么答案也显得过于简单。我倒宁愿理解为“理性的自杀”,按道理来说自杀是非理性的,为什么又变成理性的呢?其实这部小说也向我们开启了一个独特视角,来理解艺术家的自杀行为。爱拉为什么要执着于创作出一部自杀的小说呢?这也许是安娜对自我侧面的探索,如果崩溃了,那么自杀是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无法与世界和解,那么结束生命会不会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我们跟随安娜一起分裂一起游走崩溃边缘,我们也跟着她一起思考:是苟且的活着,还是有尊严的死去,的确是一个问题!

  当然,安娜本人苦思冥想的答案——那个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怎样的存在关切这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意义,也许安娜的选择或者说莱辛给出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尽完满,但是却给我们指明另一种选择的方式,某种伟大的妥协。这时候,康德的那句名言,熠熠生辉:“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金色笔记》读后感(六):分裂与混乱的女性

  这是一本让人觉得在发生什么事,却几乎没有故事情节发展的书。虽然没有什么情节,却塑造了很多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不得不说,这些人的行为模式都不太能让人理解。正如其描述的主题,自由女性,我们看到了以安娜为视角的各种女性角色,摩莉、爱拉、马莉恩还有各个笔记中的女性人物,尽管她们没有遭受苦难,却在生活中挣扎着。整本书有着混乱的氛围和节奏感,非洲、共产党、斯大林、孩子、性,像是快速的梦境,或者更像是油锅,不停地沸腾,却又是一种日复一日的平稳,不知哪里会冒出下一个泡。加上安娜(其实是作者本人)对名字的混用以及笔记的穿插,使这本书比意识流更加晦涩。也许是我认识太浅,并不觉得最后的金色笔记部分是一个升华,反而是一种崩坏,一改之前平静下的乌云遮空的苦闷,变为过度描写可有可无的性,难怪作者本人也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本书中只看到性战争。本书的表达方式专注于女性的精神层面,有种无病呻吟的感觉,浮于表面未能有入木三分的效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