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餐桌上的世界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餐桌上的世界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0 04: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餐桌上的世界史》经典读后感10篇

  《餐桌上的世界史》是一本由[日]宫崎正胜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一):老百姓如何确知天下

  以如今的通讯发达程度,要了解异国他乡正在发生新闻,只消动动手指。但是在媒体没那么发达的年代,甚至是根本没有媒体的史前,老百姓又是如何确知天下事的呢?日本历史学者宫崎正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平凡生活物件和生活习惯,我们就能得知天下事。譬如,“民以食为天”,《餐桌上的世界史》就告诉我们如何从饮食透视世事变迁

  通常来说,学者们是反过来研究的:先有因后有果。譬如,因为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导致了歉收和饥荒。但当我们接触到的是生活的真实完全可以反过来看——由事物的果,推测其中的因。毕竟,对身处某个时代的人来说,历史大事件孰与最直观感受到的生活品质很难说清。而这种由果及因,反而能帮助我们与世界建立某种连接。

  “料理”一词,原指对食材评估处理,找到最佳搭配。而所谓的“最佳”,往往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在《餐桌上的世界史》开篇作者谈到了世界史上的四个重要时间点,他们也刚好与料理革命互为表里。约1万年前,当人类以谷为食,并以容器盛装,应该无需“农业革命”一词来提醒他们世间巨变;当前所未见、产出更丰盛的食材攀上餐桌成为主流,15到16世纪人们已经近距离尝到大航海时代的硕果了;其后是非本土食物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结构工业革命车轮也推动着工业化的食物链条;而今,空运冷冻食品已不新鲜,皆是拜科技革命所赐。餐桌上缓慢变化外界已是星移斗转

  即使偏安一隅,也仍能嗅得历史的流动。对欧洲人来说,玉米被称作“土耳其小麦”,但玉米真的原产自土耳其吗?其实不然,大航海时代的烙印,让欧洲惯以“土耳其”做定语,来泛指东方、阿拉伯等地的舶来之物,就像日本人将外来之物笼统地冠以“唐”之名,非实指源自中国或源自唐朝,我们却可从中窥见历史未完全褪去的尾巴

  说到“唐物”,茶叶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日本茶还分为两派,从读音就可区分。一为“cha”派,一为“sa”派。两派之别,得从方言里找答案,恍若两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cha”近似粤语的茶,印度、波斯、阿拉伯等沿海国家及俄罗斯皆为cha派。而“sa”近于闽南语“tay”,以泉州为中心的网络,延至台湾、荷兰都是sa派。由此又可见过去贸易通商的留痕。

  品味寻常之物中的历史,在宫崎正胜看来,不仅是有趣也很重要。他更提出“史心”一词,指的是“感知物质体制内部变化的能力”。今时今日,我们能轻松获取信息,知天下事,但没有什么比经由“史心”感知的历史和现实亲切。我们不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作壁上观,有故事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我们的生命,世间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

  ——戊戌年读宫崎正胜《餐桌上的世界史》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二):人类历史上的饮食文化

  当我们今天在各式各样快餐店吃着简餐时,可曾想过早在公元79年,古罗马城就有贩卖简餐的商店了。

  “食色性也”人类对食物的喜爱追求来自本性,人类也因为贪欲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美味。自生命出现以来的历史,食物又是如何演变的?我们今天餐桌上的食物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人与食物之间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日本作家宫崎正胜为我们娓娓道来

  作者从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说起,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谷物和容器的出现,食物也在不断进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区的日益紧密联系,饮食文化也在互相影响着。

  世界三大谷物和各自的饮食世界的形成,因为自然条件差异,欧洲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既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大相径庭的差异,当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在不同国度之间的交流,也更加促进了世界各地饮食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地理发现,“哥伦布大交换”时代,这是史上最大的一次饮食文化的交流,高产农作物玉米,马铃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非常之广的。在中国,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不仅解决了当时人口粮食问题,在当时的鼓励垦荒的政府制度下,更是增加了人口,从而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丝余辉。可见,食物对历史的影响之深,我们对饮食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要且有深远意义

  除了食物本身的演变和影响,作者还在书中探讨了人类饮食文化的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变革,如“热食”文明,为了使食物保存更长久的“冷链”物流系统,不断进化的冰箱不断革新着食物的“冷冻”技术;人类为了防止食物的腐败,而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料理,来维持食物的风味。来自欧洲的人会用葡萄酒制成的醋来保鲜,而来自汉朝的人则用米的发酵用于保存食物。猪羊是如何演变为主食的?还有改变我们生活的“方便面”等既食食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面也逐渐地被“快餐”连锁便利店所取代。

  这是一本餐桌上食物演变发展的科普书,作者的语言简练,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研究角度非常新颖,从饮食文化来探讨世界饮食历史的发展,历史发展的过程漫长,很复杂,但对一个十足的吃货而言,记住了食物的演变,是不是也记得了那段久经尘封的历史呢?如果我们对身边的食物的“前世今生”有了了解,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又多了一点趣味呢?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三):历史,也可以很美味

  生活是由各方面元素拼凑起来的,吃穿住用行每一件小事拿出来都值得说道个几天几夜,尤其是吃,它的变化和人类历史进程配合天衣无缝,就犹如宫崎正胜的《餐桌上的世界史》中所述,若能了解各种食材是何时,又是如何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能通过餐桌深入了解人类的历史。

  我喜欢封面上的那句话——历史,也可以很美味。一下子就让历史充满了感性诱人气息,想必讨厌历史的孩子们,也可以饶有兴致地轻松领悟历史的趣味。相比于正规的历史简介,这种由侧面贯穿历史进程的讲解,不失为一种创新的方式,而且读起来也更加的轻松自在

  《餐桌上的世界史》既然是一本以餐桌变化展示历史的读物,那么在逻辑上必须是严密规整的。根据历史几大进程和料理方式变革结合起来看,每一次世界变革和饮食变化是同步的,所以书中将饮食历史划分为靠天吃饭的农业革命,食材流通和推广的大航海时代,食材保鲜和料理规模化为主的工业革命时代,还有餐桌全球趋势的科技革命时代。

  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要与周围相互依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教我们的真理,饮食同样如此。在宫崎正胜的美味介绍史中,每一个时代节点都串联了许多地方文化,地理常识或生活方式的介绍,美味可不止是味觉上的丰富层次

  影响丝绸之路进程的香菜,为来往的商人提供维生素必备营养,提供解毒健胃的保健功能,还是去腥增味的食材良伴。随着大航海时期帝国势力范围划分,而逐渐形成的稳定繁盛的“四大料理圈”的体系化,以各种酱料和油脂加热为主的中华饮食,以羊肉和丰富香料加工为主的阿拉伯料理,以面包火腿为主的欧洲料理,以咖喱等汤料为代表的印度料理。随着哥伦布环游之旅带回的,拯救了无数旧大陆饥饿贫民的食材,当以玉米和马铃薯或番薯为代表。

  人类技能的不断更新影响着食材搭配和料理方式的创新,而人类对于口腹之欲的追求则反过来刺激了对饮食文化的革命。由此可见,吃始终是我们维持生命的首要条件,也是促成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餐桌上的世界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物质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媒介,以生活周遭之物作为素材思考历史的过程,应是养成历史感知能力所不可或缺方法。如此一来,我们才能轻松地读懂历史,享受历史的乐趣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四):透过食物看历史

  之前看过《酒杯里是世界史》,十分有趣,作为一个吃货,对这本《餐桌上的世界史》更为期待。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在食材与料理中了解世界。

  人类历经了无穷漫长的生命血脉延续进程。从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角度来看,从漫长的原始采猎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再到现在高端文明的信息时代。从人类踏足历史开始,食物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我们在餐桌上认识整个世界。盘中物透露了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秘密。从茹毛饮血饕餮盛宴,人类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食物进化的历史。餐桌前的愉悦属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朝代,属于每一个国家每一天,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愉悦携手前进,甚至比它们更为持久

  如今我们日日得见,以为稀松平常的食材,其实也漂洋过海经历种种才有了今天这种历尽千帆之后的淡然。知道了这些,谁还敢忽视它们,以为不就是一颗蕃茄……有这么一种说法,每一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这自我们出生就已理所当然合理存在背后其实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再回头看这些平常的食材,突然觉得或许他们也是隐于市的大侠曾经风华绝代、贵不可言,如今千帆过尽、低眉顺眼地装点了我们每一日的饭桌

  在公元前1700年前,各地餐饮业已颇具规模。古罗马时期的庞贝古城客栈酒吧餐馆都十分兴盛;16世纪中期,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随着艺术、科技、经济的发展,博众家烹饪技术之长,吸收精华,形成了奢华典雅、排场、华丽独具特色的烹饪。18世纪中期,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转向了法国,此时的法国物产丰富,农牧业发达,餐饮业也随着快速发展,法国菜选料广泛,烹饪方法讲究,大量使用复合调料使菜肴味道浓郁丰富多彩

  由于西方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丰富,发达国家的餐饮业形成了以获取人体所需的营养为主,过分讲究营养质量风格,其食品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特点,使许多人营养过剩,体型发胖,这已成为现代营养科学关注焦点

  将历史看成一连串由食物导致、促成或影响的转变过程。古往今来,食物发生的作用不只是让人填饱肚子而已。在社会转变、社会组织、地缘政治竞争、工业发展、军事冲突和经济扩张等转化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催化剂角色。从史前时代至今,这些转化的故事构成了整部人类历史。

  《餐桌上的世界史》读后感(五):世界美食文化展

  《餐桌上的世界史》,日本作家宫崎正胜所著,一部以美食讲述历史的书籍。首先,建议大家在吃过饭后阅读,不然你会越看书越饿,有两个晚上的饭后阅读时间就能读完这一本书。

去掉外包装的封面

历史的演变

  从大自然开始孕育粮仓祖先们就在大地海洋中寻找食物。

“古埃及人将食物强行灌入水鸟的嘴,以取得肝酱;古巴比伦的富裕人家利用母猪挖掘散发着与公猪信息素相同气味的松露;古罗马人视狗鱼的肝、孔雀的脑、红鹤的舌头等美味。”

  开篇作者就抛出这样一个创造风味的贪欲来,可见人们对于食物的获取真是很有动力,也很神秘了。于是,人类把食材搬上了餐桌,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食物的发展中注入了很多的文化因素,这不得不说起饮食文化。我们现在所谈的饮食文化其实跟食物起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芝麻开门”故事,为什么不是大豆开门、不是红豆开门呢?那是因为熟透的芝麻外壳会裂为四瓣,果实会掉落出来,就像打开了一扇装有金山银山的藏宝阁的大门。这里就是一种象征性的的含义,用食物“芝麻”来做咒语“芝麻”的符号代言,从芝麻成熟的本身来演绎事情节,这是美食文化的外显形式

地域融合

  我们现在去餐馆,能看到很多有情调的餐馆打出的招牌都是“精品融合菜”,一般都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一种加上牛排披萨等等的西餐,大家也觉得很哟风味。在《餐桌上的历史》这本书里,作者也讲到了融合这个问题,在商品流通的同时食物也是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壤,被那里的人们接受,但是也有排斥情况,就比如说芫荽,传到中国被我们作为一个不可少的调味,但是在日本就无法被接受,日本清淡的饮食接受不了味道很冲的芫荽。这种融合与排斥,也是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食物品种,红茶配砂糖,咖啡配砂糖,基本覆盖全世界的人口,这种饮食融合也印证了着全球化的风潮。以前这些可都是奢侈品,都是阶级产物,现在逐渐蜕变成了日用品。《餐桌上的历史》在第六章里也有详细的介绍,这就是这本书的耐读之处,让你知道你每天接触的食物的源头与发展,在日常中扩充自己的知识容量

美食的诱惑

“食品的工业化所引发的餐桌革命,被视为饮食的第三次革命。”

  罐头牛奶奶茶、咖喱等等无不述说着饮食的国际化。在形形色色的美食中,挑选一两种自己钟爱的,也是一大乐事

“餐桌上每日出现的食物,背后都隐藏这肉眼看不见的空间移动和履历变化……若能察觉无法谚语的食材和料理其实蕴含这丰富的历史,相信日常生活也能展现出更加不同的色彩。”

  觉得欠缺的一点,本书没有配图,看不到美色美味的食物,只靠自己丰富了。

美食一张

  以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