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10篇

2018-07-20 04: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10篇

  《斯坦布尔列车》是一本由[英] 格雷厄姆·格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一):不止于消遣的“消遣小说

  《斯坦布尔列车》是格林专职写作后,被认为第一部成功的小说,格林自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消遣小说。

  这部书出版于1934年,格林时年28岁,1929年专职写作后的第五年。不知道格林为什么会说这本书是消遣小说,它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消遣小说有太多的不同文学化的场景描写复杂人物个性,绝非圆满爱情,都在指示世界真相

  我想所谓的消遣小说,总是让人们虚幻中获得某种满足,而并不能对世界产生相对客观真实认识。而格林从未曾想这么做,揭开世界温情面纱一角,直视人性黑暗善良的幽光,人生选择的偶然性,等等。他用谎言讲述真实,只关注一件事,就是把他看到的世界的本来面目展示给读者。真实的世界是残酷的,是发人深思的,而无法给人以消遣,被简单地打发。

  书中每一个人处境都难逃荒谬性。有钱犹太人迈亚特,要忍受人们对犹太人的歧视穷困舞蹈演员科洛尔,因为晕倒,迈亚特让她在自己的卧铺中休息一夜,而似有若无地和这个有钱的犹太人发生一段感情。流亡者津纳,为了理想主义,为了穷人,却与自己的家人疏离,最终也死于民众之手。

  每个人都处于某种错位之中。

  而他们做事动机理由,也充满了偶然性。如果是消遣小说,我们本该看到作者大加渲染的爱情。但是,迈亚特和科洛尔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充满了各种权衡和现实考量

  其中最戏剧化的情节莫过于迈亚特租车回上一个车站去找科洛尔,这期间他可以说是冒着各种风险。但是格林说得明白,对于迈亚特来说,这个行为只是让他良心上过得去,只要去过了,找不找得到无关紧要,更像是自我欺骗。当他在车上又看到更加漂亮、并且有犹太血统的帕多之后,他也就迅速地将科洛尔抛之脑后,一心要博得帕多的欢心,甚至想到和她结婚

  如果是消遣小说,迈亚特冒着危险回去找科洛尔,本该是大加渲染的桥段,可以骗一班女读者大把眼泪,但格林并不屑于这样做,虽然这一路的凶险描摹得足够,但后面真相的暴露同样不遗余力反差更加惊人。如果是一心冲着消遣来看,会不会反倒怨作者太不给人以幻想空间短暂的迷醉呢。但格林没有讨好他的读者,即使他认为这本书已经在讨好读者了。

  格林甚至有一点残酷。在充满异国情调上的火车情事,这个题材本可以是浪漫的,如果是一位通俗小说家来写,该何等可歌可泣,又怎么会是借这个题材,行的是揭开面纱看赤裸裸真实之实呢。

  这种真实就是,有威望的运动家,在5年后,自然被他所为之奋斗人民遗忘,记得他的女记者只是想在他身上获利。在这隐姓埋名的五年中,为了生存的苟活中,他甚至连一群学生也不能摆平,在列车上对于泼辣妇人也吞吞吐吐。在他死后,科洛尔感叹,他要是有个女朋友就好了,或许就不会这么认真,也许就能找到一条活路了。他是为了那些理念而活的,于是走向一条不归路。

  犹太人迈亚特,人们只有在看到他掏出钱交给自己,才会勉强尊敬他。本书出版不到十年之后,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有目共睹。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的土壤。希特勒也并不是一个发明者,倒可能是顺应了某种呼声

  现在,我们说起犹太人,都觉得他们富有、有头脑曾经战争受害者,并没有什么负面的观感。可是就好像在中国曾经重农抑商一样居无定所、靠做买卖致富的犹太人,在欧洲也不过是二等公民。世界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质的变化。很多看法都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耕读传家曾经是中国人信仰,现在却是一切向钱看。

  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一个正面形象,人们都存在各种各样缺点,每一个人都在算计,不论是犹太人、革命家,还是女记者、舞蹈演员,与后期格林作品中人物的复杂程度相比,本书的人物充满悲观调调,也相对脸谱化。在格林后期的《喜剧演员》中,即使是骗子琼斯,身上仍有幽默感可爱一面。这或许就是年轻的格林对世界的看法。这本书出版后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本书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冷漠氛围,酝酿着的正是一种战前的气氛作家敏锐感受时代氛围的人,格林就是这样。佛教里有一个词叫共业所感,二战的发生与欧洲的这种氛围,普通人之间的这种不信任难以割裂,把罪过归于个别人是简单的,可以自我开脱,可以逃避良心的责罚,但如果忽略了战争产生的土壤,就绝非真实客观。不懂得反省,也就不能期望进步。就像是酒的发酵,离不开一颗颗粮食。想了解二战,这本书或许可以提供一种时代背景的解读。所以这本书并不是消遣小说那么简单。

  我想格林对于给人们仅仅提供一种消遣也并不感兴趣,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紧密关注当下,有些间谍小说的题材,与20世纪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呼应,与世界各地的政治事件紧密联系。有人说中国的艺术家缺乏反映现实的能力,指的是中国的现实,而格林却恰恰相反,他不仅着眼于自己的祖国英国,还把视线放诸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并且都能够进行精确的场景刻画主角多是外来者,在跟当地人互动中,能抓住该地的特点,并对时事发出清醒预言和准确的描摹,《安静的美国人》中的越南,《喜剧演员》中的海地……格林一直是一个清醒的勇于干预现实,用文学之笔记录时代的作家。许多大作家对他不吝赞美之辞,我觉得,格林的意义不只在于文学的华美,人性的复杂,还在于对现实的勇气和担当。

  在格林早年的评论中,说美国甜心秀兰·邓波尔装可爱,以至于受到邓波尔指控,并留下案底,就是敢于在一片赞美声中发出不和谐音的证明。格林始终是清醒和有勇气的。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二):这是一列让你感慨万千的列车

  全书结构上说包括奥斯坦德、科隆、维也纳、苏博蒂察、君士坦丁堡五部,从内容来看,每一部就是列车到达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每个人物出场都是主角,也可以说他们都是配角,但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让读者有万千感慨急于分享

  第一个出场的人,舞者科洛尔’马斯克,从她的廉价雨衣和消瘦身形,格林一下子向读者眼前展现出一个贫穷的年轻姑娘,这样的姑娘一个人出现在这样一列长途列车里,她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贫穷的女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所迫四个字,不出意外,生活的艰辛真的让科罗尔的这段旅程仿佛经历了一整个人生。这个人物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她小心翼翼的向有教养的女性看齐,却也会在忍无可忍时张开她藏好的爪牙叉腰与人大声争辩,她的骂街姿态源自母亲,这是她无法选择的出生,而她毫无保留的以身体感谢帮助她的人,这也是她讨好型人格表现故事的最后,跌宕起伏剧情还是把她推向了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归宿

  第二个出场的人,理查德‘约翰(真实身份医生,更是一个曾经大有作为的人),他年纪大了,满心都是他的主义,他崇高的主义,他要拯救贫困无产阶级,打倒资产阶级,他有远大的理想,要在这列车的终点实现,很可惜,他还是没能走到终点,而他那满腹的经纶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注定是一个悲剧,从他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作为中国读者,我私心以为他会赢,至少他应该可以踏上家乡土地搞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可是没想到他居然倒在路上,被他想拯救的无知兵士所终结

  第三个出场的人,迈亚特,在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注定是赢家。他也曾受不了内心的煎熬中途跳下火车踏上去寻找情妇征程,可他并不是非要找到她不可,他嫌她过分消瘦,可能还有小家子气,他早已看上了另外一位女性,光凭外表就看上的。你无法说他肤浅,因为他有钱,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位配得上他的妻子。所以他可以毫发无损的来回穿梭在不那么太平之地,所以故事的最后他依然是富足的他,所以他甚至过得很幸福

  第四个出场的人,奎因’萨沃里。一个从底层靠写作奋斗到上层社会的作家。他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营销自己,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可他最终也无法真正进入上层社会。

  第五个出场的人,梅布尔’沃伦。我认为她有点神经质。她有记者的敏锐,但她也满肚子坏水。她要做到的事情她全都能做到,可是她的内心有点扭曲。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人物,总是喝得酩酊大醉,习惯用手中掌握的证据去要挟别人,喜欢乘人之危。可悲的是,这样的形象很写实。

  第六个出场的人,珍妮特’帕多。她很美,有高贵气质,可我不明白一个没文化的人哪来的高贵气质?她不是靠女朋友就是靠男朋友,现实生活中我最看不起的女性就是这样子,可是这样的女性往往能靠着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约瑟夫’克伦利希,一个小偷、一个杀人犯,可他居然一直没事,总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为什么格林要这样写?因为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的不公平,有的人小心翼翼,可就是有飞来横祸。有的人满腔抱负,却客死他乡。有的人拼命学习提升自己,却被命运引向深渊。有的人无知无脑,却尽享荣华富贵……格林啊格林,他把人世间一切都看得那么透彻,我不愿意承认的,在格林笔下总是赤裸裸的展现出来。

  这本书很棒,掩卷沉思,很多曾经让我钻牛角尖的地方如今豁然开朗,格林的魅力不止于此。推荐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三):列车终点未知

  《斯坦布尔列车》是格雷厄姆·格林成名作中创作年代较早的一部,出版于1932年。格林称其为自己的第一部“消遣小说”,但事实上除了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外,这本小说一点都不消遣。格林从事写作之初,便将对宗教道德、政治、秩序思考融汇其中,在小说中,他不是答案创造者,而是问题的发掘者。

  《斯坦布尔列车》的戏剧性非常明显,三个主人公——隐姓埋名的共产主义革命家津纳、唯利是图的犹太商人迈亚特、贫困潦倒的英国舞女科洛尔——共同登上著名的“东方快车”,从毗邻英吉利海峡的奥斯坦德历经三天四夜、穿越数个国家、前往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这样的设定本身就非常符合舞台剧“三一律”的要求,再加上其他配角——报社记者和她的同性女友出身低微畅销书作家、杀人逃命的惯偷……这些背景丰富的人物辅一登场,一台大戏便呼之欲出

  作为这出戏的编剧导演,格林像他笔下的斯坦布尔列车一样,有着确定起点,却无法预料最终会在何处停车。相比战后出版的《恋情的终结》和《安静的美国人》,身处20世纪30年代的格林,对于宗教尚处在模棱两可态度中,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弊病,他的批判也十分克制。宗教和政治,前者关乎个人心灵的安宁躁动,后者关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彼时,上帝已死,布尔什维克的红旗插遍世界各地,美洲的资本家庄园主正在倾倒牛奶咖啡,欧洲纳粹阴云正悄然聚拢……格林和所有人一样,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

  在主人公津纳医生身上,这种不确定性充分体现出来。津纳出生于塞尔维亚的穷人家庭,父母节衣缩食供他读书,让他成为一名医生。然而他却发现“自己的医术毫无用处,他不能替自己人做任何事,他不能建议疲劳过度的人去休假,也不能给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因为他们没钱买药或休息”。似乎是一种必然,他走上了“医人不如医心”的道路开始领导无产者革命。一度,他放弃了宗教信仰、放弃了儿子和医生的身份,在自己心里那座“潦倒破败”的房间里,只留下“社会主义者”一根蜡烛。然而,两次革命失败让他动摇起来,“心中唯一的烛火摇晃欲灭,这时他欢迎任何人和他作伴”。在列车上,他试图和一位牧师探讨忏悔”;在审判庭,他又试图对着一个“站错了队的穷人”发表他的共产主义演说;在中弹临死前,他既没有看到上帝对恶人惩罚,也不再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甚至抱怨忠诚让他倒霉”。回顾津纳的一生,他的心从摇摆走向坚定,又从坚定走向摇摆,最后无可挽回地走向虚无。

  在津纳死后,陪在他身边的科洛尔说,“如果有个人同他生活在一起,偶尔笑话笑话他,他就不会落到现在这步田地。他就不会凡是那么认真,他也会学得见怪不怪,听其自然,那是唯一的活路。”

  见怪不怪,听其自然,是津纳所厌恶、不能接受的生活方式,也是科洛尔和迈亚特他们所熟悉、早已麻木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犹太商人,迈亚特对自己的种族自卑,这种自卑只能靠金钱平衡。帮助一个贫穷的英国姑娘、给她十磅买一张头等车厢的票,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但对科洛尔而言,则是一种莫大的施舍。要接受这种施舍并不容易,科洛尔冒着被“抛弃”的风险决定以身相许。在一列逼仄的火车上,两个人似乎是相爱了,但这种爱情正是“见怪不怪,听其自然”的。如果不是后来科洛尔误入了津纳的案件,也许两个人真的可以在斯坦布尔列车上举办一场临时的婚礼,在君士坦丁堡的酒店里享受蜜月。迈亚特依然可以靠自己的洞察力化解公司危机,继续将生意扩张;而科洛尔则永远告别拥挤的公寓和狭窄的楼梯,过上阔太的生活。如果剧情按照这样发展,他们两人的结合本身具有颇浓的资本主义意味——女人跨越种族歧视接受一个男人的爱,她领悟到“爱情原来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它是由感激、礼物、无拘无束的玩笑、一套公寓、一名女仆以及不必上班干活等组成。”

  在迈亚特和科洛尔看来,生活像阶级和种族一样是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的,即便在火车上一场艳遇可能改变两人的人生轨迹,但在他们内心深处,迈亚特依然是那个趋利避害的犹太商人,而科洛尔一直都是穷困潦倒的英国舞女。所以当科洛尔身陷囹圄时,她虽然期盼迈亚特来救她,但也对此前的经历感到满足。迈亚特虽然愿意冒着风雪搭车寻找科洛尔,但无功而返后很快淡忘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在这段短暂的爱情中,当事双方都以一种麻木的心态迎来送往。而在这段漫长的列车旅途中,除了津纳,所有人都在麻木之中。记者为了稿酬不择手段、女孩为了安稳接受她人包养、作家为了畅销苦心钻营、小偷了为了钱财可以杀人放火……每个人都麻木地扮演着生活所赋予的角色,殊不知舞台早已开始坍塌,世界已是一片混乱。津纳医生看到了这一点,想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救赎人类,最终却只能在迷茫中为他想救赎的人类殉道——他不够坚定也不能坚定,因为作者格林本身尚处在不确定之中。

  直到十年后,战火在世界各地燃烧,人类将残忍的本性最大化地暴露,格雷厄姆·格林的文学列车的终点才逐渐明晰——作为一个天主教徒,他最终还是回归了宗教——在人类创造新的上帝之前,旧的上帝仍然是所有问题的终极答案。

  2018/7/14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平台——林禾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四):体会格林特色的“东方快车”

  一口气看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黄梅和黄晴翻译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斯坦布尔列车》(Stamboul Train),我感觉已经深深地被作品征服了。这本《斯坦布尔列车》实在太好看了,为读者呈现了非常有格林特色的一趟往返“奥斯坦德—科隆—维也纳—贝尔格莱德—伊斯坦布尔”的“东方快车”。

  格林的文笔优美生动,文字流畅非常好读,兼具内涵丰富引人入胜。火车在行进中的风景描写得非常生动,一个火车上的旅客在乘坐火车过程中的感受可以说写得很能引起火车乘客的共鸣。

  在人物和情节简单明晰的背后,细细一想,读者会发现失败者的不简单。

  失败者津纳医生遭遇警方和新闻记者的双重围追堵截,他的形象被作者描述得非常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对他的描述采用从旁观者迈亚特的眼睛看到的表象:

“他正要放下窗帘,却看见在自己的影子后边,还有曾向他的房间里探头探脑的那个穿旧雨衣的男人。他的衣服已经褪色,磨得发亮,面目全非,就像是穿着古代服装的幽灵,但仍勉强地维持着体面:敞开的雨衣里露出高高的硬领,以及扣得整整齐齐的夹克衫。”

  后来人物的遭遇更是充满了悲剧色彩,津纳医生出身于塞尔维亚的穷人家庭,他怀着穷人的同情向旧秩序宣战,是本国的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被人称为“先生”,他如老绅士般执着于“慷慨、仁慈和毫不含糊的荣誉准则”,他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经历了数十年的流亡岁月,他要回国发动革命。惊心动魄的逃亡和追捕过程,让读者犹如在看一场用文字表现的惊险电影。丰富的视觉元素,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还原了东方快车的真实场景,很是过瘾。津纳在车上宣讲阶级斗争理论的尝试连穷姑娘科洛尔都没能说服,他甚至想在审判之时有机会为自己的事业慷慨陈词,可悲的是医生根本没有上法庭这样的机会,默默地倒在了敌人的子弹下。格林的悲剧意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格林的小说绝对不仅仅是通俗的消遣小说,它背后的象征意义让读者深思。

  格林的文笔冷静、克制,处处是优美的风格、沉郁的气氛描写,常常于不动声色之中,就把惊人的现实摆在了你的面前。总之它带给我意想不到的阅读乐趣。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五):一幅东方快车的浮世绘,一众自私贪婪的丑恶脸

  在往返京沪的高铁上读完了这本格林厄姆的成名作,读书的环境和这本书刻画的故事发生地都在列车上,有时偶尔抬头看看飞驰的车窗外转瞬即逝的景致,再结合故事里刻画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欧亚大陆东方列车外的冰冷寒天,意象虽不同,但借由奔驰和行驶的方式还是能深切感受到那段发生在列车上的是是非非。

  这本小说是格林第二本重要的小说集,当年格林只有28岁,却写出了这么内敛生动的作品。未到而立之年的格林已然在他的作品中埋下了悲观和厌世的伏笔,正如她所说,小说家不过是在用公共能理解的方式演示他本人自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心中的私人世界图景”。毋庸置疑,格林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不是乐观的,不是积极的,甚至有大量潜藏的阴暗和绝望。但通过他巧妙的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后却又显露了另一面的趣味和生灵,让那种压抑和悲观显得即可笑又值得把玩。

  这一趟从比利时开往塞尔维亚的东方快车凝聚了一副浮世绘的众生相,有精明的犹太人、政治流亡犯、落魄的歌舞演员、同性恋女记者、虚伪的畅销书作家、狡猾的杀人犯……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各自都心怀鬼胎的踏上了这趟东方快车。在彼此接触和交流中,格林用类似“毛姆”笔锋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一个个性格独特而鲜明的人物,进而让人读出了格林对于人性本恶与卑劣自欺的渗透。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像机灵但无处可逃的鼠蚁一样,互相碰撞、互相蚕食、互相利用又互相消逝。格林与其说刻画了一个列车的众生相,倒不如说以小见大的描绘了那个年代下的欧洲是怎样的风情。有钱人、穷人、卖弄色相的人、怀揣报复的人、小偷、吊儿郎当的警察、没有底线的记者、虚假造作的作家……这一个个人物恰恰折射了那个时代的欧洲各阶层的人的面目。但在格林的笔下,这些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在我读来就是自私和贪婪。 有钱的犹太人看似热心而好意的爱上了落魄的舞女,可最后却轻而易举的忘却她选择了唾手可得的另一个女子,在和舞女良宵一夜后他一个人独处时觉得那么惬意和舒服,精明的算计和善于权衡,让这个犹太人的自私跃然纸上。政治犯看似怀揣理想具有报复,可不息连累别人一意孤行,这难道不是自我自私的表现?舞女是故事中唯一让人觉得值得怜爱的角色,可是她作为第三者的身份被一个拥抱着妻子的丈夫摸大腿,难道这算是大无畏?她得到犹太人的喜爱后,在对方没有说之前极快的说出了我爱你,并生怕一不小心就失去了到手的山药,这难道不是自私的表现?同性恋女记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用钱保养了一个女人,却又心怀不轨的色欲外漏,为了达到自己的职业目的可以毫无底线的做事情,这难道不也是种自私和贪婪?惯偷犯利用约炮之际偷盗杀人并最终潜逃到列车上未被绳之以法,这种自私是制度缺失下的人性溃烂。如此种种,格林将欧洲各层级的人描写的贪婪不堪自私不绝。表面整洁实则内在肮脏鄙陋。

  整个故事并不悬疑,也没有太多的铺设和套环,几个人物依次登场然后逐步有了交集。个人觉得某些部分读起来有些唠叨和细碎,如果不是聚精会神很容易连接不上或者出现断片。像格林这种大师,每一句话或者每一个形容词或许都隐藏了他对于人物的感受。

  诚然,这部作品并不完美,作为大师早期的作品,这里还有各种不成熟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但28岁的年纪写出这样一部精彩的浮世绘,现在重新读一读,让人觉得大师级的成长也即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