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The Paying Guests》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The Paying Guests》的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4: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The Paying Guests》的读后感10篇

  《The Paying Guests》是一本由Sarah Waters著作,Virago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20.00,页数:5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The Paying Guests》读后感(一):抉择困境

  “你已经勇敢了,那就再勇敢一点”,书里的主角之一这样说,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说。这样说的意思,你知道,就是勇敢已经在打折扣了。她对自己面临的状况有这样的描述:我看见眼前有两条路,可它们都是黑暗的。怎么选,仿佛都是绝路

  这话出自法兰西斯,她是《房客》的主角。这本书是萨拉·华特斯的第六本小说,从她第三本的《Fingersimth》之后,我已很久没有这样的阅读感受速度关心主角们的命运,迫切的想知道结局,几乎手不释卷的一口气完全书,读到某些部分,甚至几次忍不住对书说了出声“不是吧!”

  那些还有点迟疑喜欢drama的读者们,你们可以放心了。这本书充满了抓马。而那些嫌节奏慢的,不要着急,到了书中某一个点,潘多拉的盒子打翻,各种事件变化气势汹汹扑面而来打得你措手不及,你会怀念前面那些略有拖沓时光,会跑回那几十页中去,就象我现在做的,从中寻找一些温情。那些同志读者们,经过《小小陌生人训练营而垂头丧气的同志们,更不必担心,这本书不靠YY不需脑补,也没有装神弄鬼玩意,主角当仁不让是两个女人

  两个女人,一个是中产阶级小姐法兰西斯·芮(Frances Wray),另一个是职员太太莉莉安·巴伯(Lilian Barber),时间是1922年,一战结束后的伦敦。芮家家道中落到几乎入不敷出,迫于生计,把自家宅子的二楼收拾出来,登报征房客,巴伯夫妇应征而来。芮家抹不开面子,称他们paying guests (付费的访客),而不是租客(lodger)。在这点可怜掩耳盗铃坚持下,巴伯夫妇开始了与芮家母女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开始总是有傲慢偏见,试探与摩擦,然后,既然是同志作家老师作品,然后就有了然后,法兰西斯和莉莉安有了恋情

  这应该不算是剧透,九成九的读者都能估计到。除此之外,情节上我不再多说什么。我们都知道这不成文的规矩,对华老师的书剧透就是犯罪。感谢比我早看此书的橘子君没有透露半点,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和主角一起感受到了意外,惊惧、痛苦焦虑。我不应剥夺下一个读者被情节蹂躏的机会

  但我可以说说这两个人。如果你是华老师的老读者,初读《房客》一定会有各种似曾相识感:孀居的母亲,困于家中孤独不甘心的女儿,不是Affinity里的玛格丽特和她母亲么;黯淡的大屋,没落的家,嫁不出的小姐,不是Little Stranger里的艾夫人和卡洛琳么;参加社会运动,派传单女孩,不是Tipping The Velvet的弗罗伦斯么;阶级身份的跨越,不是The Night Watch里的凯和海伦么。然而读到后面你会发现,这是两个全新的人物

  法兰西斯无疑是孤独的,她二十六岁,无业,居家,未婚。但她不是玛格丽特,上世纪二十年代不是维多利亚时期追求自由思想逐渐被人接受,Bloomsbury Group已经活跃(前女友明确提到Bloomsbury),她有可以谈心的,甚至过上了同居新生活的前女友。她年轻时参加过争取选举权的游行,还拿鞋砸过议员。她并非养尊处优的小姐,因父亲生前不善理财而经济拮据,两个兄弟战争中死了,家里没有男人,她要做全部家务,不说劈柴喂马,至少是抹屋扫地生火做饭一肩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接受受薪劳动(她曾计划过去打字学校培训课然后做个文员,甚至家务保洁工作都肯干,只要有薪水)。

  她出身良好,有一些开放思想,并不代表她没有偏见。当巴伯一家刚搬入时,她和母亲在背后是蔑视他们的,她们称呼他们“职员”,带着不屑。她们意外遭遇莉莉安娘家一家老小来访时,看着他们略显粗鲁言谈举止,心里也不免有居高临下优越感;莉莉安满屋堆砌的品味欠奉的花哨家饰,她并不认可;她母亲一度劝她不要和莉莉安走得太近时,使用理由之一是,“她该去和她同样背景的人混”,她对莉莉安的态度,也是反复无常,有时狂热,有时怀疑

  虽然,令人尴尬事实是,巴伯夫妇比她们有钱。门第出身,破落了就不要再提,家产只剩一座房子,而且不是大府邸只是一座两层的房子,请不起佣人捉襟见肘的前士绅人家,和市民新富一比,四十五镑的年利收入和二百二十镑的年薪一比,只有黯然神伤的份。

  当莉莉安穿着睡袍,上午十点多施施然从楼梯上走下,看到卷起袖子跪在地上擦地板房东小姐法兰西斯时,这个倒转的阶级差别,不能更刺眼了。

  在另一边,莉莉安,保险公司职员的妻子,二十二岁,年轻,美貌(那种总是吸引男人眼光的美,法兰西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凝视她的曲线),不乏动手技能,裁剪缝纫,美容美发,各种得心应手,对普通家务倒不太上心房间杂驳凌乱。她出生平家庭,母亲改嫁,带着四个拖油瓶女儿嫁给开布匹店的小商人。她年纪轻轻就嫁了,据说是奉子成婚。她不满于娘家的平庸粗俗曾经想过学习美术向往精致一些的,与众不同的生活。

  她与列纳德婚后不久搬离了旧环境,以期“脱离”。她和丈夫搬进了位于“高尚”一些的地段的芮家大宅。所以,她收集摆设异国情调东西,以期摆脱惯常和平庸,达至“别处”。所以,在家人来访与芮氏母女意外撞见时,她显得尴尬局促

  读到这儿我想,在一个社会结构变化,阶级重组的时代一个女人挣脱束缚,想超越平凡的生活,却因自身局限,最后还是种种沉重肉身,无法超越……有写成《包法利夫人》的潜质啊,如果后面没有拐弯到奇情的话。

  我想说莉莉安虚荣,但又没那么严重,只是,她在乎得到关注爱慕,无论是来自丈夫列纳德,法兰西斯,亦或旁人。她追求时髦和享乐,性格看似随和,却很有行动力,实际上,她和法兰西斯关系中几个转捩点,以及某重些要事件,都是她采取的主动。她渴望得到爱,我相信她爱过,也许仍在爱着,法兰西斯。但法兰西斯和读者都难免有这样的疑虑:她是不是因为想跳出家庭才找了那个男票?是不是为了报复才和某人好?又是不是为钱才做了某事?

  这本书是以法兰西斯的视角写成,读者看得见法兰西斯的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但是莉莉安,我们和法兰西斯一样,看得到她的行动,听得到她说的话,却因为她的种种变化,永远猜不透她内心。这种写法传递了法兰西斯的困惑和焦虑,带入感贯穿始终

  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值得细味的。我在这部分中建立起时代感(小说的节奏也模仿旧小说的味道),对各个人物的背景——可见的背景——有所了解。法兰西斯对莉莉安的好感,对她的试探,倾吐,退缩,渴望、再试探,以及常常出现的,具有萨福意味的凝视,法兰西斯满身满脸的性焦虑,都细腻生动。华老师拿手细节,譬如试裙子时,法兰西斯强作镇定面对莉莉安的端详品评和无意(?)的上下其手;莉莉安把她按在凳子上的剪发烫发;两人在厨房剥豆子时谈论《安娜·卡列尼娜》,手指在碗里碰到;莉莉安拔出假想中“钉入心口的楔子”,等等等等。明白人自然明白中意味。我看着莉莉安和法兰西斯友情的逐渐发展,预知这一定有阻滞,步履维艰。我不明白那些说“入戏缓慢”的抱怨,小说第一页就是法兰西斯迎接租客的到来,主角立刻登场入戏,还要怎样的直白?莫非一上来就摸大腿、滚床单?(摸大腿滚床单不是没有,耐心一点好吗)

  第二部分便是开始恋爱后,她们面对的尴尬处境。爱欲排山倒海,一切却只能偷偷摸摸,人前人后,各种小心翼翼,各种撒谎,上一分钟正在口交,下一分钟听到门响立马鸡飞狗跳迅速穿衣找鞋装作没事人走出去打招呼却潮红未退头发散乱。和莉莉安偷偷缠绵后,白天要面对人家夫妻名正言顺的出双入对,甚至要忍受她丈夫有意无意的挑逗,晚上要睁着眼听隔壁的响动而焦躁不安,法兰西斯快要精神分裂。

  莉莉安说,当穿着她睡袍,上午十点多施施然从楼梯上走下,看到卷起袖子跪在地上擦地板的房东小姐法兰西斯时,她就爱上了她。

  莉莉安是有夫之妇,这状况很多女同志都会碰到,爱上有夫之妇是个大坑,处理不好,就是无尽的纠结和痛苦。要解决,一方或双方必须做出一些放弃:或物质钱财)、或名誉、或亲情、或时间(斗谁命长)。如果两人没有开诚布公的,现实讨论出路,没有对放弃什么有个共识,此事必然无解。

  这里我还没谈道德问题

  莉莉安陆续还说了许多法兰西斯没想到的事,到最后,法兰西斯已经不知道哪句真哪句假。读者我也不知道,我希望都是真的,但是变化太多,确认很难。

  这本书章节上是三部分,从情节发展来看,是两部分。某些事件的发生,使叙事节奏瞬间发生变化,从人物主导,变成了情节主导,从读小说变成了看电视剧压抑的罪案剧情片,暴力悬念交织,其中的人物非常痛苦,陷入无法自拔的抉择困境,黑暗象四起的乌云,压城而下。

  黑暗纠结的第三部分,是无处不在惊恐,怀疑和自我怀疑,几乎把人逼到崩溃的边缘。但是,在那些惊涛骇浪深处,仍存在着一片温柔敏感,小心翼翼的躲在疏远和冷漠之后,埋藏在焦虑、妄想和歇斯底里之下。

  读到此书中后段,我有点轻微反感,不是嫌它黑暗,是觉得情节转折密集,有玩弄桥段之嫌。直至读完,掩卷回想,桥段已不再重要,比之更有力的是华老师设下那个致命的抉择困境,道德抉择。

  首先是婚外恋情,婚姻制度当然有各种缺陷虚伪,制度下的男女,如果一面逢迎维持,一面轻视否定它,这种行为是否应受到惩戒?这个惩戒的理由是否能让当事人良心得到安慰,以某种正义感,去除道德上的负疚

  另外就是对行为的负责。当一个人做出了错误的行为,带来致命伤害,TA是应该对这个行为的后果负责,还是推卸——尤其是在有推卸的条件时,TA应如何抉择?

  对于法兰西斯和莉莉安,甚至读者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折磨。所有那些外部事物,意外出现的转折,统统放到一边后,黑暗道路的抉择困境,依然还在。

  人性中本来就有软弱自私,渴望占有,希望侥幸。然而对诚实责任等等道德满足感的期盼,也在左右法兰西斯和莉莉安的抉择,从而令她们痛苦。

  所以最后,当她们在稀疏星光下,看伦敦的灯火次第亮起,法兰西斯心里关于“能不能再勇敢一点”的盘问没有停止。

  我给这本书4.5星,为引人入胜的情节,黑暗而焦虑的爱情故事缺点明显的两个主角,为这个致命的抉择困境。减去半星是因为抓马略显过头。华老师出名善于设置令人惊叹的情节,但是,单凭情节构成的不幸遭遇,说不上真正意义悲剧。真正的悲剧描述的是人物与现实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冲突引致的力量抗争毁灭结果。这种冲突,来自人性,来自人物内心的价值信念或某种精神追求,不因为外部某个情节的改变而解决或改变。

  《The Paying Guests》读后感(二):不做作的致敬之作

  出于对她前几部书的热爱,尤其是直追狄更斯”荒凉山庄”的”轻舔丝绒”, 直接在第一时间买了她这本最新作品。

  整部小说虽然以第三人称Frances来写,但视角实际上是第一人称视角,处处都是描述Frances的经历感觉题材仍然和同性有关,但故事简单了很多,没有前几部作品中主人公跌宕起伏复杂情节,喜欢剧情片的读者可能大失所望

  这是一个一战期间的故事,在英国的一个小镇,出于经济压力,Frances和其母租出了其老房子的一部分。租客Barbers夫妇居住不到半年,对Frances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美丽的Mrs. Barbers(Lily)吸引了Frances的注意力,唤起了她尘封已久的同性情感。Frances不可阻挡的爱上了Lily, 成为Mr.Barbers无法想到的最不可思议第三者。但她们的感情是否真能持久?她们彼此的付出是否真的毫无保留?当时保守世俗环境是影响她们真爱的唯一原因么?

  后半部一场意外的谋杀案将故事推向了高潮,Frances和Lily的爱情在这突如其来的事件中将会如何收场,成为整个故事的唯一悬念。

  arah Waters没有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简单的三角关系,通过其细腻的笔触,Frances的心里描写占了整个故事的大部分篇幅。而小说一直困扰读者的的结局也出乎意料,或者说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空间

  本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主人公之一Lily最爱读的小说。联想到安娜最后自杀,不是为了爱情殉情,而是因为自己不被世人理解。而Frances和Lily的爱情,最终其实并不是因为世俗的压力而破烈,人类无法摆脱的本性:怀疑,嫉妒,善变,贪婪和欲望,这些才是比世俗更加可怕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arah Waters不是表面上的向托尔斯泰致敬,而是在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深度的思考批判陷于复杂关系中的人性。

  《The Paying Guests》读后感(三):Weak or Brave

  这本书和华老师前几本相比,意外的容易读,不过我还是惯性的以不着调的节奏,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直到30%才进入状态,而看到50%的时候就进入秉烛夜读的模式一晚上看完了,虽然最后10%看得有点痛苦。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部看得格外带入的关系,中间虽然情节并没有太出乎意料,但还是虐的我死去活来。但我不禁怀疑,如果缺乏代入感的话,恐怕会觉得有点冗长,尤其是对于主角F内心各种无穷无尽的debate。碰巧的是,小说里L和F一起读Anna Karenina,记得小时候每次看到动辄好几页的心理描写就吐血倒地继续不下去了。但显然,AK里面的心理描写是被无数人狂点赞的。华老师恐怕也不是随便挑了AK的吧。

  小说第三部分的抓马,让我想到很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同学发展超乎友谊的关系。当同学出事时,我是恨不得24小时长在边上,但作为闺蜜,两天去看一次,已经是极限了。其实我也去帮不上忙,但完全做不了其他的事。与其说是为了对方,不如是为了自己,只有看到对方的时候自己才能安心一点。这时候才格外明白名正言顺的重要性。

  书里不断的出现的两个词就是weak和brave。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各种勇敢,可以保护自己喜欢的人,并不在意对方是不是weak。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不知不觉的对对方weak越来越不能容忍。当看到书中L对F说“你没有你想象中勇敢”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也越来越不勇敢,才会对别人的weak格外介意。

  书中很大一部分关于道德上的抉择讨论,这个抉择我在看《嫌疑犯X的献身》时,就曾经有疑惑过,静子的自首让石神的悲剧加倍了。或者我真的是个道德不够的人,看到F在最后在自首上反复纠结时,我忍不住的想,这真的是因为正义吗,仅仅是正义吗?甚至是她最初为了妈妈放弃C,都让我不禁怀疑,这难道真的是因为孝顺,仅仅是孝顺吗?还是真的像L所说的,她其实是用正义和孝顺来掩盖她的不够勇敢。

  《The Paying Guests》读后感(四):“勇敢生活,坚持自我”并不那么容易

  最近一直在看《the paying guest》,还剩最后一节,但已经被折磨的压抑不堪了,就像某豆友说的:华老师你这个折磨人的小妖精!

  随着情节深入,对人物的认识也越来越不同了,原来觉得Frances很勇敢坚定,Lilian虚荣懦弱,但慢慢的,慢慢的发现,性格开始调整,F一再让自己勇敢,但遇到事故后在道德与爱情面前的各种挣扎,对L的怀疑和自我怀疑真的让人不忍多读,但同样的,看上去软弱的L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坚定,或许不符合道德规范,但强大的生命力和忍耐坚定倒有几分地母的光彩。

  相对而言,对F更有共鸣,一方面华老师以她的角度来描写,另一方面,可能也和自身性格有相同之处吧。很多时候都以为自己很勇敢,很坚定了,可真的遇到事情的时候,遇到实实在在的生活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退缩,就好比F不忍心让无辜者入狱,内疚不堪,很想去警局说明真相,但如何面对老迈的妈妈,L怎么办......而且,就像L讲的,会挖出一大堆事情,最终耗尽全部精力后,不再抗争了。但她和L之间却很难回到从前了,回到两个人激情燃烧的日子了。

  相反的,L也很害怕,甚至比F更害怕,背负的更多,或许自私,懦弱,但却很实际的坚持下来了,甚至问F,在这一切结束后能不能回到她们曾经规划的那样。看上去或许没有道德心,但是生活处处充满苦难,经历了苦难,背负了太多压力的人往往更珍惜美好的东西,更能跨越这些苦难勇敢的生活下去。所以,随着剧情推进,反而是越来越喜欢Lilian,她是个真正生活的人。

  人一生漫长又短暂,我们活在人群中又独立于人群,我们畏惧人言又渴望人群认可,所以能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能够不管不顾旁人眼光的活着总是让人尊敬。所以当来自下层阶级的L从楼上下来准备去洗澡,看见曾经的上流社会大小姐F趴在地上擦地的时候,一下子就爱上这个对旁人眼光无所谓的女人,当她们去公园散步,F帮她勇敢驱逐好色男的时候,她更是加深了爱慕,这是她向往的品质:不畏旁人眼光,勇敢的人。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都有自己的坚守,受了教育的大小姐因为家庭原因离开了最初的爱人,没解释的回归了家庭,照顾寡母,让灰尘掩盖自己了,掩盖了生命的活力。而另一个活生生的,带点小虚荣,但又迷人可爱的小职员妻子又点燃了她,让她疯狂,无法忍受与人共享一个人爱人,开始渴望共同生活在一起,开始憧憬俩人的新生活,并强烈的灌输过去,甚至逼迫Lilian,可以说,最后的悲剧的发生有很大程度来源于这个疯狂的规划(另一方面是Lernard给她带来的痛苦),所以当F后面对她的质疑,甚至说出真正伤害她的话时,可以想象出内心的幻灭。

  爱一个人是希望双方能够坦诚,一起分享快乐,面对压力。F的崩溃在于自己告诉了L全部,而L隐藏了那么多,L的崩溃在于以为很勇敢的F并没有她以为的那么勇敢,以为可以一起携手面对艰难的人说出完全不懂自己的话。或许在那一个月里发生的事情太多,各种猜忌让她们根本渐行渐远,未来会怎么样呢?我还没看完,不知道华老师会怎样安排,但据说也让人惆怅,在道德的抉择上,从来都不是轻松的。

  这个故事背景是1912年,一次大战后面,《the night watch 》是在二战后面,维多利亚三部曲是在维多利亚时代(19世纪中叶), 时代变了,女人面对大环境也变了,最大的变化在于女人越来越独立,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过去的核心问题越来越不成为问题了,但内心的纠结与选择却是改变的不多,能够真正勇敢的生活,无畏流言,坚守自我还是很长世间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还没找到中文版,好在华老师文笔很好,磕磕碰碰也看的差不多了,其中各种压抑不忍多说。

  《The Paying Guests》读后感(五):抓马,抓马,抓马抓马抓马

  熟悉华老师作品的人一定知道,她的书,常常是抓马非凡----所以这次也是不例外。

  不同于维多利亚三部曲,这本书是在一战后的英国。熟悉西方历史的便知道,一战过后,虽然英国算是战赢,但战争带来的,总是伤痕累累,无论输赢。这本书的设定是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说,不久西方就要陷入深深的经济危机了。而这本书的一号女主Frances,便正是来自一个典型深受战争影响的家庭。同时代的英国,也有了第一轮女权主义和著名的Bloomsbury。作为华老师的典型故事路线,我早已猜到Frances是个深柜。

  作为给整本书建立环境和背景以及人物个性的Part 1,一开始的节奏是很缓慢很悠闲的,却绝对不缺乏任何语言上细腻。Frances和Lilian,我也是一开始就猜是这本书的CP,不出所料。不过我从没有觉得Part 1过于啰嗦,而且越读到后面我反而越想念Part 1的美好时光……在这俩去Lilian家的party的时候,华老师的写作用词就用到了很多暖系形容词,并且称双方之间暧昧的共识为knowledge。这本书是伪第三人称,也就是说,看似第三人称,实际上我们是跟着Frances的思路走的,甚至对人物的称呼,也是跟着她的叫法走。所以这里的简简单单一个knowledge,写明了Frances当时便暗暗明白了Lilian对她的感觉。所以她告白了:"It's your shine." 我特别喜欢这一段,喜欢程度胜于后面的热恋期。"Take me home, will you?" 这几句话,我细细地看了好几遍。由于不想剧透,就不更多引用了。不过整本书读完以后,我此时已经开始怀疑这个party scene的纯洁度了。

  art 1过后,华老师就不打算给读者过好日子了。是的,我越读到后面,越无法面对这本书。虽然很精彩,却有一种回看Fingersmith时的渴望与胆怯交集的复杂感觉。不剧透的话,我只能说Part 2&3的剧情的走向与Part 1真是天壤之别,剧情的加速,不停的扭曲,并且高潮迭起,然后at one point, shit hits the fan and BOOM,剧情炸了。请做好心理准备!

  贯穿全文的一个中心词,就是bravery。Lilian曾对Frances说过她第一次被Frances吸引就是被她的勇敢过人之初而吸引。是的,Lilian曾一度认为Frances异人勇敢。可是作为读者,我并不赞同她。Frances在很多事情的选择上,都是可以更加勇敢一些,可是她做不到。而她的做不到,就铸就了故事一开始的Frances,一个照看家事,社会阶层较低,和妈妈一起住的Frances。相比之下,Lilian是一个渴望这样的勇气的已婚少妇。以我一开始对这两个角色的勇气认知去看Part 3的时候,我发现她们已经升华了。此时的Frances在内心里有她的对某事的不踏实以及想要诚实的念头,而Lilian却变成了另一个人。这里我很喜欢的是在法院厕所里的一幕,短,却瞬间将这两个人的本质搬了出来。

  这本书的结尾很开放,而这两个角色的将来,就如同这个结局一样,不知去向,却可以随意猜想。而读完以后,我也把书名里的paying解出了另一个意思:付出代价。不知道华老师一开始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我觉得这样也是相当合理。

  《The Paying Guests》读后感(六):Gone Boy

  【终极剧透!!!透掉底裤……】

  继维多利亚三部曲、二战两部曲后,Sarah Waters在她的第六部小说中,带着我们造访了1922年伦敦西郊Champion Hill上母女俩相依为命的Wray一家。

  小说开篇在屋子里焦急等待房客的Frances让人联想到《夜守》里站在窗口的Kay,同样是出生富足人家的姑娘,同样没有结婚。屋外也是一派从战争中恢复的景象:时不时可以看到踯躅独的失业退伍军人。Wray家母女希望通过招租以维持生计的房子有些像《小小陌生人》里的Hundreds Hall,但远不如后者宏伟,因而12镑每月的房租入账,也即可维持较为体面的生活。

  华老师在采访中说“the paying guests”是一个英式委婉语,代指“房客”。因已故丈夫的失败投资欠下的债务而不得不放弃仆人、厨子的Mrs Wray坚持使用这样一个说法,是希望能够与招租客、做生意的普通人家区分开来。女儿Frances继续忙里忙外,承担家中所有家务:除尘擦地、煮饭烧菜、清洁卫浴。

  1922年初春,年轻的Mr&Mrs Barber搬入了Wray家二楼,屋子里重新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动静:小夫妻俩把Mrs Wray的旧卧室改造得充满波西米亚情调,壁炉架上满是异域风情的小物件,Lilian,这个年轻的Mrs Barber,的衣柜里找不到一家颜色暗沉的衣服。Lilian的娘家更是带来了更多的脚步声、留声机滋滋作响、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

  而其中,姜黄中带了点红发色的Mr Leonard Barber使这个因一战失去两个儿子的家中又平添几分年轻男子的生机。

  很早就知道《The Paying Guests》会回归拉拉故事,因而Frances与Lilian的情愫暗生也就没有那么让我意外。秘密恋情在英格兰的夏日不断升温,在自己的家中却没有真正私密的空间与时间,于是Lilian在旅行之前把Frances带去滑冰:在冰场上,她们可以尽情地执手相望,可以计划一个离开丈夫、离开母亲的属于她们俩的未来。

  然而,旅行归来,Lilian告诉Frances她怀孕了,但她要拿掉这个孩子。继《夜守》之后,华老师再次触及“堕胎”,Lilian没有像Viv那样有生命危险,但也逃脱不了心情的纠结到生理的痛苦的必经路。

  当Frances拎着满满一桶血水走下楼梯时,撞见了提早回来的Leonard,“生理期”的谎言在Frances的狼狈与Lillian的虚弱面前完全站不住。从痛心爱妻,到蹊跷生疑,Leonard逼问妻子是不是外面有男人,Frances坦白真相,三人陷入一阵暴力、哭喊与混乱中。

  但很快,Frances发现死命钳住她的Leonard松手、倒地。Lillian用一个烟灰缸砸在了他的后脑勺上,他死了。

  在摆在面前的两条路中,她们选择把Leonard抛尸小径,七月时Leonard也曾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不明人士”的袭击,鼻血横流,若是警方能把他的遇害作为另一场悬案悲剧……?

  从这里起,《The Paying Guests》从香艳的感官小说猝然堕入罪案悬疑,基调犹如季节变换,变得灰暗沉郁。

  早在《指匠情挑》中对于华老师就显现出对于“葬礼以后”的浓烈兴趣,在这部小说里,她把这股子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第二天的警察上门宣布悲剧,到警察局内的问询,到法庭取证,到Old Bailey的最终审判,Part Three占了篇幅40%的。

  庭审的细节,没有因流程的重复、迂回、沉闷而削弱其力透纸背的感染力——浸润的,是Frances对于自己懦弱选择的悔恨、是她对于不愿放手的爱情的挣扎、是她对于警察、侦探一次次拷问的惊恐、是她在发现Lilian隐瞒的部分事实后的犹疑、是她难眠的夜晚、是她坐立不安的白天、是她在Lilian家里那逼仄的走廊间干涩的吻,是她在看到Leonard的家人、看到被牵连的Charlie、看到无辜被冤枉的19岁男孩的羞愧难当,是她想到坦白后等待她的母亲的震惊与心碎的泪水涟涟。

  华老师说,许多小说或影视作品里,对于一个角色的死亡,其他的角色耸耸肩,也就过去了,但她不想这样。在《The Paying Guests》,她展现的是Leonard之死对于Frances&Lilian的关系在身体上、情感上、道德上的深重影响。

  由于第三部分Lillian搬回娘家,读者跟着Frances,只能不断地揣测Lilian的所思所想。前有《Affinity》,叫华老师的读者怎么能不质疑Lilian的动机?怎么能不害怕一个《原告证人》式的转折?“Marriage is an odd thing”,华老师刻意使然,我们无法知道Lilian的真正的想法。但是,当Frances质问Lilian为什么为丈夫的不忠觉得羞耻进而隐藏Leonard的风流韵事,当她质问为什么Lilian纠结这个Billie时,其实她也正是另一个Billie,而Leonard,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里,如潮水涌上心头的,也是为Lilian所困的羞辱感。

  《The Paying Guests》不再像《指匠情挑》一样,一个战场上只有莫德与苏两个人,“消失的爱人”牵动了Lilian与Frances整个交际圈:不忠的丈夫、苍老的父母、愤怒的亲人、藏匿秘密的朋友、在周五晚上看见你的邻居、以及在早餐桌上盯着泰晤士报上你的照片的陌生人。《The Paying Guests》的情绪就像这本564页的小说的厚重,直视了整个人类的情感:在恐惧中,正直、忠诚、勇气将经受怎样的考验。

  ‘What an unlucky house this has been for men, hasn’t it? Or unlucky for women, I suppose I ought to say.’

  ——Mrs Wra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