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6 05: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经典读后感10篇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是一本由毕飞宇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2013-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一):《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的法国之旅

  (这是6月初被毙掉的,但我更喜欢这篇,新版发表在《文学报》)

  2013年8月,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在国内出版。2016年3月,时隔三年不到的时间,该书的法文版也随即面世,由译者柯燕梅从中文译成法文,在法国菲利普•毕基耶出版社出版。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毕飞宇的这部新作在法国的译介情况自然值得我们关注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当然不是毕飞宇第一部被译成法文的作品。追溯起来,作家毕飞宇和法国有深深情缘。他曾在对谈中表示:“法国,或者说法语是我的第一站,我的作品都是从法语开始的”,而相较于其他西方语言,毕飞宇的作品被译成法文的数量也是最多的,《雨天棉花糖》、《青衣》、《玉米》、《上海往事》、《平原》、《推拿》等作品陆续在法国出版,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法文版出版后,法国知名学者、作家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第一时间为这部作品撰写评论,称之为“在我看来是他最好的作品”。相比较之前的创作,《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其中的“自传色彩作为一部非虚构小说,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中辨认出毕飞宇的童年生活

  那么,《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是一部写给谁看的作品呢?

  写给儿子的书

  作为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小时候”丛书中的一本,毕飞宇创作《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源于编辑陈丰的约稿,并戏称是一篇“命题作文”。“我们小时候”这套丛书旨在描绘中国六、七十年代风貌,让今天的孩子看一看上一辈人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因此,在这部作品中,毕飞宇非常注重对画面描述,以儿童视角口吻讲述童年的种种趣事,比如男孩爱玩的弹子球,或者是爬桑树、掏鸟窝。毕飞宇直言,今天,孩子们学业压力太大,他希望儿子以及儿子的同龄人可以通过自己文字对过去的年代有一定的了解,因而这本书算是“大作家写给小读者的儿时回忆”。

  写给西方读者的书

  但是,毕飞宇的书写没有止于童年生活,整个故事仿佛是一个时代缩影,即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对生活在当下的人而言,显得越来越遥远陌生。基于此,当代华文中短篇小说网站创始人主编布里吉特•杜赞(Brigitte Duzan)提及了一个有趣回答,《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是写给西方人的。对于不熟悉、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西方读者,阅读毕飞宇的这部非虚构作品,“好像穿越到了一个不可思议、几乎不真实世界”,但透过这样一扇窗,多少可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这也是为什么福雷斯特会说,“这本书对我们而言似乎属于某个国家某个年代的自传、小说、随笔或者童年叙事,属于我们熟悉其密码的一种文学类型。”

  毕飞宇曾表示,自始自终,他都在书写同一个故事,那就是“疼痛”,而在这一点上,法国评论家作者心照不宣。在布里吉特•杜赞看来,《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最大的两处疼痛,一是奶奶的故事,二是父亲的故事。在“蚕豆”一节中,毕飞宇讲述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因为父母工作忙,请了一位奶奶来照顾他。长大后,当他要搬走的时候,去奶奶家看她。奶奶给了他一把蚕豆,在那个饥饿的年代,这把蚕豆的分量情感不言而喻。可他上了大学后就把奶奶忘了,后来从亲戚那里得知,奶奶这些年一直念叨着他……另一个疼痛的故事,是关于父亲的名字。他一直以为父亲就叫毕明,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这个名字是虚构的,是“组织”给的。父亲成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人。

  显然,毕飞宇身上的这两处“疼痛”都和当时的时代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较于作品的文学性,法国媒体更多的是关注文本社会性,因此,“农村”、“农民”、“文化大革命”成了评论的关键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还很落后经济发达,农民生活在悲苦之中,像水牛一样饱尝劳作之苦。法国《快报》的文学记者玛丽安•柏姿(Marianne Payot)这样评价道:“纵观人类历史,没有谁的生存状况比中国农民更糟糕。”如果物质上的匮乏让当时的人民活在生存的挣扎线上,那么精神上的折磨给人带来的创伤就更难以言表。父亲被打成右派,下放教书,因为工作调动,经常从一个村换到另一个村,年幼的毕飞宇也被迫不停地搬家,从童年开始就生活在动荡不安中,对“故乡”没有任何概念。此外,由于年纪小、不懂事,在当时特殊背景下,他作为其中一员,揭发了另一个孩子陈德荣。而这件事一直让他难以释怀,成了他的一道伤疤,他的软肋,他的疼痛……

  写给自己的书

  疼痛在心里埋下了根,破土成长时间流逝伤口不会自行愈合。但或许,写作可以成为一种自救方法,安抚自己,做自己的驱魔人。“总之,我们感到这本书的创作是基于这样一种目的:驱除过去的鬼魅,让自己的灵魂摆脱现在的噩梦。”至少,布里吉特•杜赞对《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作了这样的注解。

  毕飞宇曾经戏谑地解释自己最终成为作家,是因为他一没故乡,二没姓氏。5岁开始,不断地搬家,让他感到生活一次次被“连根拔起”。之后,父亲姓名缺失,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他自己身份的不确定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和模糊不清的姓氏,这些年来一直如影随形,让毕飞宇处于某种“失根”状态。因而,写作不失为一种开启寻根之路的好方法。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忘记,相反,是为了对抗遗忘,正如福雷斯特所言,“毕飞宇的叙事仍以自己的方式让“伤痕”和“寻根”的文学传统得到延续”,他的文字“是对过去鬼魅的清算,为的是保存记忆,记住这段还这么切近又已经远去的过往”……

  因此,在《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毕飞宇看似描述童年,其实故事之外,另有深意。整部作品构思精巧,交替穿插描写和回忆,一方面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图景进行刻画见证,另一方面直抵自己内心深处,剖析这些年来自己的心路历程。尽管故事的叙述者是年幼的孩子,但读者依然能察觉到,毕飞宇始终隐藏在文本背后,从未退场。全书借儿童的天真描绘当时的生活,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农村”,同时又加入成人后的思考与回忆来深化文章,“踩上令人晕眩的时代高跷”去回望过去,衡量历史。双重视角的完美结合不禁让福雷斯特称赞道,“毕飞宇的这部作品,恰恰是他所采用的‘视角’赋予了它分量。”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从中国出发,走进法国,也许之后还会环游世界。孩子从中读到了充满童趣的故事,大人因而更加了解了那个年代——一个“远去的、不复存在的世界”。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二):小时候的香味

  一双孤独的小眼睛,一颗敏感温柔的心,一个善思明辨的大脑袋,一支细腻深刻的笔。四位一体。毕飞宇老师的“小时候”透过四个维度呈现了出来。如春蚕吐丝,细细长长,绵绵不绝。细长之中,还有一点亮,些许白,和很多很多的韧劲。

  在碧蓝晴空中上演“变脸”戏法的朵朵白云,呼啦呼啦成群结队举着翅膀遮天蔽日的红蜻蜓不动声色暗自努力一返青就惊艳的盎然麦田,乱中有序齐心协力修筑堤坝浩荡人群小儿吵嘴大人出面的“打孩子”。各个物,各色人,各种事,尽收眼底。这是个好看的世界。

  心开窍于目。看到之后,热气腾腾的“心”开始蠢蠢欲动。用装满白开水的瓷缸子熨烫好的笔挺熨帖的口袋布丁,尽己所能地诉说着“体面”。一言不发埋首书本安静思考的父亲,将“学究气”洒满了整间屋子。当街不让破口大骂很长时间的男人,让“猥琐”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大众广庭之下。不急不躁谦虚忍让的耕牛,用瘦削背影将“优雅”进行到底。“感受”无言,却无孔不入见缝插针干净透明的心饱满起来,犹如将氢气灌入气球,气球一点点地鼓起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圆。“心”,就热血沸腾起来。

  心思,心思。与“心”紧密相伴形影不离的是大脑的“思”。有了“思”的陪伴,一腔热血躁动不安的“心”才能冷静下来,开始想“心事”。一件又一件,一桩又一桩。

  原来,在学习的初期,“感受”是比“努力”更重要事情充分的“感受”会让“人”与所要学习的“物”合二为一,这时才是“努力”的最好时机需要全力以赴

  原来,“现实”不仅仅是自己当下正在经历的“现实”。它还存封在大人久远的记忆中,大人们的每一次对话,每一次描述,都是一个片段,拼接起来,有一种七零八落璀璨夺目

  原来,一个长大的人,跟一棵树一样。树的主干是“材”,“材”破开来是“料”。粗、长、直是鉴定材料合格与否的三项指标。又直又长的可以做“梁”,又直又长又粗的可以做“栋”。三者合一才是“栋梁之才”。“栋梁”不是那么好当的,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愈想愈明白的“心”安稳了,着手收拾自己的房子,左心房,右心房。井然有序生机一片,满满都是智慧

  言为心声嘴巴张开,流出的是智慧之“心”跃动的和弦之声。只有“说说”是不过瘾的。写下来,白纸黑字地写下来。这样才不是“口说无凭”,而是“立此存照”了。

  笔,瘦瘦硬硬的笔,一旦写起来就收不住了。如开闸放水,一泻千里所到之处,恣意汪洋。写,不停地写。不知疲累的笔生生将自己写成了一朵花。妙得很。花瓣是一幅幅场景花蕊是一个个故人花心是一丝丝情意,花萼是一件件旧事

  原来,毕飞宇老师的“小时候”透着一股清香。闻之,令人动容。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三):我们都曾是少年

  读了毕飞宇的书,便停不下来了!这本书跟他的其他书风格不一样,但文字依旧动人

  有人说,这是一本回忆录,怀旧篇,但我更觉得这是作者对自己童年记忆的整理,那些有趣的事,开心的伤心的,烦恼的,羞愧的,都能被拿出来一一为我们讲述,毕竟,我们都曾是少年。

  毕飞宇在这本书里将自己形容成“瘦的剩皮包骨头壮怀激烈的少年”,这本书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小时候系列中的一本,毕飞宇写出了他的小时候,为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童年、少年。

  “一个黑色的、皮包骨头的、壮怀激烈的少年,他是年少的远东的堂吉诃德,他的敌人是那些高挑芦苇,他的心中充满了没有来路正义。”“我叫堂吉诃德”,毕飞宇如是说。

  毕飞宇的小时候,与我父母的小时候相差无几,他所讲述的这些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陌生,与父母经常跟我讲他们的小时候有很大的关系母亲最甚。一讲起自己的小时候,妈妈嘴角便会弯起,似有柔和光照在了她的脸上,眼睛微微眯起,语调有着说不出的轻快:“我小时候跟邻居家的女孩一起……”整个人都陷入回忆,那些美好和令人怀念的过去。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作者的形象便成了最舒服温暖的状态。

  这本书里的小时候,衣食住行玩具动物手艺人,大地,场景等等,用包罗万象来形容,毫不为过。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六七十年代孩子的生活,不由得将之与我的童年相比,时代的发展与传统的保持清晰可见,童年的生活不一定都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也有可能轻率的、危险的,小时候的我们不一定都是乖孩子,也会犯一些错,但这都不妨碍我们的童年回忆变得独一无二

  大自然作为启蒙老师的孩子是幸运的,我想我是幸运的,能够感受到风霜雨雪,触摸到花草虫鱼,让我对这世界的感受不枯燥,不单调,甚至带着点点的美好。

  这本书一如毕飞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体现了中国人部分特点,叙事中夹杂议论平淡中带着些许的哲理

  我们都曾是少年,看永不凋谢的花,撒显而易见的谎,吹惊天动地的牛皮,为奇怪理由哭得昏天黑地,抑或笑得天地失色。那些纯真烂漫的日子让我们每当想起,嘴角便不自觉的扬起,愿我们还是少年。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四):苏北人抱团怀旧,不得不看的一本书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这本书,我是一定要买回来的。等孩子长大后,我会告诉他:“诺,这就是苏北的农村,妈妈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作为苏北老乡,我真佩服毕飞宇。他写得特别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这本书,不仅是他的童年回忆录,还是一本 “农业生活指南”。

  看完,你不仅能知道房子怎么盖,猪怎么杀,牛怎么耕地,稻子怎么割••••••还能知道,爷爷辈的大集体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里头很多事,有的是我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有的是听家里长辈念叨,却从未得见的。

  毕飞宇是60后,那会正是文革时期。他父亲被打为右派,(就是坏人),发配到泰州农村。全家也跟着一起去了。虽然分配到农村,但是他们不怎么干农活,因为父母都是老师。但这并不妨碍毕飞宇了解农村。

  那个年代,学校没什么课上,他每天就到处溜达。农村有什么好看的呢?有啊!对一个孩子来说,磨豆腐、弹棉花、农忙收割、母猪下崽、哭丧死人……都是一定要去看的热闹事。

  比方说,哭丧吧。死人是一件悲伤的事,但其实在农村,老人死了是一件用不着特别悲伤的事。邻里乡亲来哭丧,也就是情面上的意思意思。主要夸夸死人生前的功劳苦劳。我妈也说过,老人死了是“喜丧”。

  哭丧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悲伤,另一方面,为了表达悲伤,要故意哭得很夸张。没办法,风俗就是这样。现在变了,可以花钱请人哭丧。哭丧的人一般带个墨镜,一喉一喉地哭起来,看不清她的脸,声音很是悲恸。有的村子请男人哭丧,感觉更奇怪。

  毕飞宇一家,没有固定住所。一会住这个村,一会住那个村,有时还住过寺庙。但这不妨碍他苏北人的本性。他的文字,早已出卖了他。字里行间,都是苏北人那种,有点小精明,又人情味十足的样子。和我爸妈他们一样,瞬间让人回到小时候,非常亲切。

  小时候听外婆说起“挑河工”。她的语气里,挑河工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大事,听起来人特别多,很是热火朝天的样子。我只能从她的只言片语里,想象一下。因为我那会,已经没有挑河工这回事了。有趣的是,在毕飞宇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挑河工的盛景。

  毕飞宇是这么写的:

  鼎沸的号子声,还有漫天的烟尘。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只一眼,我就傻了,我不敢想象,我能在“一眼”里头,看到那么多的人。全是人。是的,这是“县里的”工程,它动用了“全县的”劳动力。河床笔直,又宽又长,一直延伸到我看不见的地方。挑河的民工呢?同样延伸到我看不见的地方。

  在最远处,人只有一“粒”那么小,卑微了,不值一提。可是,因为量的巨大,那些小小的,卑微的“粒”既是蠕动的,也是荡漾的,粒粒皆辛苦。

  除了人,工地上满眼都是旗帜,某某公社,某某大队,它们在清晰地提示我:浩荡的人流表面是混乱的,暗地里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没有一条腿会走错方向。

  难以想象,一个国家浩大的水利工程,居然纯靠人力完成。感谢毕飞宇写了这一段,我仿佛看到,外公外婆也在曾其中热情地劳作着。这本书,是连接我和外婆的桥梁。我很庆幸,自己读到了这一段。

  书里,还写了很多文革时期的事,毕飞宇没有回避这一段。因为他父母饱受着屈辱。难以想象,毕飞宇本不姓“毕”,因为他父亲是右派,连本姓都被割去了。真是,挺荒唐的。

  纵然如此,他父亲还自学物理化学,向往着星辰大海。母亲时常在家备上几大瓶开水,和知青们喝茶聊天。这无形中,给孩子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本书虽然有点厚,但是非常好读,中间穿插了很多洞察世事的智慧。对于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地区,很有意义,非常适合给孩子看,也适合拿来怀旧。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五):我的少年也在苏北

  虽然出生在80年代,但同为苏北人,对书中的各种描述再熟悉不过,特别看到“蚕豆”一文中对于蚕豆粉丝这回事,我激动的都要哭了。虽然离家在外,但是对于农村的各种生产常识一直铭记在心。很多次在吃粉丝的时候,跟身边的朋友将其红薯粉丝和蚕豆粉丝的区别,基本上都会被狠狠地嘲笑一番。吃就是了,管那么多做什么。其实在我心理,这不是那种粉丝更好吃的问题,而是我在不断提醒自己,我是生在那样一个淳朴而多彩的农村的证明。

  对于城里孩子韭菜和小麦分不清这样的笑话,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祖祖辈辈奋斗的土地,极力地想要或者已经融入大都市,她们的后代可能已经连方言都已经忘掉。我是一个有乡土情结的人,虽然在城市无力地奋斗,但我最喜欢的永远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还有陪伴我整个童年的那些人。

  看着本书,真的是笑中带泪。相隔20年,我和作者的童年竟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兴化到南通,很近的距离,书中的少年,也仿佛就在我眼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