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人生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人生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27 04: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人生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我的人生故事》是一本由周有光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一):传奇人生,风雨乾坤

  那天我收到朋友寄来的周有光先生的《我的人生故事》,喜不自禁,对这个百岁老人,我知之甚少,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让我好奇,于是欣然读之。

  书看完后,我轻轻放到一边,不停感叹:确实是一本有趣的书,有趣在周老的文字是那样轻松,好似自然的风雨来去自如,全没了人世沉重世纪沧桑。所有的经历,都化作了修行,于是有那样博大胸襟,那样开阔眼界,那样恬淡心境

  朋友没有“放过”我,竟“嘱予作文以寄之”,说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为这本书写篇短评。评我不敢,因没那资格,只是有些感想,写于此,聊作读书之分享

  周老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后经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新中国,故有友人喜称周老为四朝元老,于是读这位“四朝元老”的人生故事,就像在读中国近当代史,然这部史全不像中国近当代史那样凝重、沧桑、忧患重重,足见一个人的心境有多重要。周老以轻松,简朴的文字,向我们阐述了他的成长,他的思考,他的研究,他的际遇。人世的况味世事变迁荣辱祸福,皆如浮云智者苦难里看到了莲花,是故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周老的青春年代,从青果巷到纽约,良师益友云集。一个人的成长,好的环境,好的教育,好的人际圈子,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一生发展底色。周老生于乱世,长于一个末落的世家,自幼受到很好的教育及熏陶,概因此,一个人更易看淡祸福忧难、荣辱得失。那个时代人物,真真可爱,因他们是那样的简单,有精神,有追求,有自己内心信仰踏实认真真诚谦虚,对现实历史宇宙都存敬畏之心,真理至上,“古不轻今,雅不轻俗”。

  我还真真羡慕张氏四姐妹爱情婚姻,各个有才有貌,配得郎君亦是那样的情投意合。“若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周老与张允和先生结婚70多年,鲜有吵架,喝茶时竟还“举杯齐眉”。周老说,夫妇生活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一个小动作,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很有用处,增加家庭生活的趣味,增加了家庭生活的稳定。当代离婚率频频攀升,两个人能走到婚姻,爱一场不容易朝夕相伴的“待”更不易和谐幸福的家庭是每个人的心愿,而现实却是那么多的支离破碎,读周老的人生故事,给人很多启迪与思考。

  一个经济学家竟然变成了一个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从外行到专家。周老在接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任命时,选择的是面对,然后不停地去学习,是自主学习成就了周老今日在语言文字界的地位。周老说他的生命从80岁开始坚持终身自我教育,百岁亦自学。兴趣与专注的学习!这个超过百岁的老人,他一直保持着对世界万物的兴趣,探究它思考它,故能各种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博通古今,放眼全球,站在时代的前沿。人老心不老,智慧芬芳如那陈酿的米酒,愈久愈弥香。

  现在的教育,成人给得太多,这其实既是不相信孩子能力表现,也是当代人内心焦虑的表现。快速的现代生活,未来样子透着恐怖,成人总想给孩子多一些东西,以应对日后的变化。可是,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孩子怎么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远远比教了孩子什么重要。

  很多人向周老请教长寿秘诀,周老总结为两条:一,规律的生活;二,涵养。这着两条要做到,说容易做到难。不说涵养,单是规律的生活,就不简单。想到近两年来我数次尝试按时就餐、按时休、适当饮食、适当睡眠,却屡屡失败的经历,深感自己的自律能力太差。爱自己,应从日常生活作起,还需认真为之。周老说,不要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话在小学时就听过,可是生活中却从未用过它,生气、怄气、爆发,死了多少细胞,伤了多少组织啊,害了自己,伤了他人!看来,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常识,越易被忽略,而真正做到的人,才是智者!

  一本人生故事,一部世纪风雨,是传奇,是平凡,是平凡中的传奇!而当回首,一切都是那样的明朗,向来处无风无雨,唯有那日月,依旧照着这朗朗乾坤。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二):你的人生,你的传奇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书评而想去读这本书。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了解周有光是谁,而今天无论是何种年龄的人都受益于这位伟大的老人:他主持的汉语拼音方案实施,使得众多平民百姓也很容易识字读书,上升到更有发展机会的知识阶层;汉语拼音使用的拉丁字母,使得我们今天在键盘轻易进行中英文转换,与世界的交流沟通易如反掌

  《我的人生故事》是一本大家小书,用平实的文字去回忆跨三个世纪的历史,108岁的智慧老人仍在在发光发热,保持着高度思想活跃性。如文中所说,人生的价值不在福与寿而在于光与热。

  周有光年轻时候与吕叔湘聊天说道,他反对半文半白的新闻体,提倡文章口语话。如他的理念一样,这本书很口语很平实,如一位安静的老人娓娓道来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过去的老时光与现代的思想激烈碰撞,边看边写下了以下:

  保持朝气,保持思想的活力——就不能老呆在一个地方一个环境内

  周有光年轻时候很传奇,读过两所大学,留日留美,在纽约的经济银行工作做中高层职员,归国后从事语言学。他在大学毕业时候,就有人劝他“你在上海待在太久了,不要老待在在上海,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要超过三年,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麻木,没有刺激。“他的一位老师孟宪承(解放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也对他说”你在光华大学工作当然安定,但是我劝你去别的地方工作,不要总待一个地方不知不觉中没了朝气“。周有光秉承了他们的教诲,他的一生都在”折腾“,因为他的不安定,他才有精彩的人生。

  现代的我们往往被教育”稳定“,甚至相亲的标准也是看男方是否”稳定“。稳定固然也有金钱职位上的稳固,但丢掉的是思想上的朝气与活力。”三年换一个地方“或许可以被考虑与尝试。

  你的同学,你的校长,你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还被他的朋友所印证。他的妻子是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吕叔湘是他的同学,常州中学高一级的学长,是语言研究的著名学者;张寿镛在很多地方影响了周有光,他是光华大学校长,是清朝末年大官僚,宋子文是财政部长,他是副部长;徐志摩是光华大学教文学的老师;老舍在美国的时候常去他家吃饭;甚至,他在美国大学里见过爱因斯坦两次并与之交谈……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他的”朋友圈“这么牛X?他在中学时代努力读书(在中学时代就掌握了英语),后来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除了历史与国文全部以英文授课,并且教学模式也从欧美化以自修为主,他在思想上受到的新式洗礼。后来到日本与美国留学,基本以自修为主,条件优良的图书馆让他如鱼得水,美国式的效率与工作方式让他感触颇深,在30,40年代就已在纽约金融拥有中高层地位,薪水与年休假样样让人羡慕。

  正因为他的努力,他的环境越来越不一样,遇到的朋友也越来越传奇。青年时代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要去做。他的朋友圈也与他互相影响,逐步提升,一生认识了如此多的传奇人物,令人羡慕

  环境是靠努力得来的,环境与朋友会改变一生

  企图改变世界,却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

  书中最让人痛心一面,就是那场十年浩劫。虽然在周老笔下平静一带而过,可那些时代的人物悲惨经历无法涂抹。

  中国日报创始人刘尊棋,解放后主持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那个年代翻译美帝的书籍,任何一个条文都可能让你关进监牢,然而刘尊棋认为这件事值得做,可以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事实观点。他创办《中国日报》,自己居住在小小的一件卧室,一张单人床,一展台灯,饿了就吃一包泡面。然而在十年浩劫中他受尽了折磨,劳改、监狱、妻离子散,最后因为身体长久折磨疾病而去世。

  胡愈之引导一代青年,早期就在《东方杂志》与《世界知识》中发表文章,引导青年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他30年代中期写作的《莫斯科印象记》,莫斯科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心,带给青年心灵与思想的震撼。解放后他又主持了文字改革。然而在十年浩劫中他的作为也成为他被批判内容

  名人志士怀着一腔热血,”利国利民值得做“是引导他们行动方针。他们妄图改变世界,却在历史的车轮下形如蝼蚁,被碾压粉碎。我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件事,焚书坑儒的故事在历史中不断上演。文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还是坚持自我理想?做一个勇猛激进的清教徒,还是顺滑如泥鳅的弄潮儿?

  这本书中有很多很多故事串成,更像一位老人对自己朋友、工作、生活的回忆录。常常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始,但都包含着丰富的人生细节别致的人生情趣豁达而开阔的人生视野

  更值得一体的是,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中,108岁依然保持着思维的活跃度,保持着对国家的思考,这才是一个人活着真正的价值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三):《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

  一、教育,尤其是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周老先生研究汉语拼音,取得重大成果,但其实他是半路出家。爱因斯坦说,人和人的区别,或者说人能够学习到什么东西、取得什么成绩,业余时间利用非常重要。没错,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或者光电效应?)的时候,他是一个专利局的工作人员(if i remember correctly)。对知识的获取、对事物理解,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老先生80多岁还在学习。

  二、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平静坦然的心境,有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头脑清醒,也有助于生活快乐平和淡然,非常重要。联想到“关注圈和影响圈”的道理,异曲同工

  三、资中筠老先生在序中说,任何一个领域问题深入研究,最后都有助于对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大规律有所认识(大意)。是的,到了一定高度,或者说深度不同领域的具体的知识就交织起来,所谓融会贯通。但前提是深入再深入,不能停留在夸夸其谈表面文章上。越是肤浅,越是杂乱,越是头绪繁多。越是深入,越是清晰,越是简明扼要

  四、周老先生对中国与世界、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论述,甚为精辟糊涂之人应该看看这本书,以减少一些糊涂。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四):老人很可爱,但书不是

  周有光老先生很是可爱,他说长寿的秘诀就是不生气,对于他过去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也是轻描淡写。我有记下来这么一段话:“一个炸弹把我冲出去,我掉在沟里面,也不知道自己是活的还是死的。掉下来就不敢动。等日本飞机走了再起来,我一位我自己受伤了,结果摸摸身上没有地方疼,旁边的人都死了。” 还有他还说,“经过抗日战争困难,‘文化大革命无所谓了。”的确经历过这么多大风大浪,老先生很淡然了。

  然而我觉得这本书编得不好。题为《我的人生故事》,但是里面的文章是从老先生选集里面抽出来的,每篇前后联系不好。而且中间有很多文章是老先生回忆自己的朋友,和讲语言学工作和知识的,看了不禁有点挂羊头买狗肉感觉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五):资中筠先生代序

  代序

  资中筠

  周有光老先生一生的经历差不多浓缩了中国的20世纪近代史。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整个20世纪内忧外患不断。前半是外患为主,而后半主要是内忧。一波又一波的折腾,使民族精华备受摧残。有人比喻历次运动就像撇奶油一样,一次运动撇掉一层,最后几乎剩下清汤。周老先生是没有被撇掉的幸存者。能幸存到今天,是他的幸运,更是我们民族之幸。

  由于医学的进步,现代人寿命比以前长了,百岁以上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但同样是“人瑞”,不一定都有周老这样的大智慧和贡献。另一方面,中国百年来有大智慧、大作为的精英也不少,我的师长辈就可以数出来一些,但是多数都不幸备受摧残,壮志未酬而英年夭折。此时我随便举出一位来,例如叶企孙先生,他是非了不起物理学家同时也是非常优秀教育家,1949年以后一段短暂时期曾任清华教务长,但是不久就不断挨整,直到文革中沦落街头,形同乞丐。这样悲惨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这一批民族精华都能在正常的环境中得到正常的发挥,他们也许活不过百岁,但是一定能各自放出不同色彩光芒,与周老先生相辉映,相承接。而周老能有今天,也有幸运的成分,正如他自己说的,他如果没有被调到北京来做文字改革工作,继续留在复旦教经济学,绝对逃不过“反右”,那就不定被发配到哪里,受到怎样的摧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填沟壑了。

  周有光先生在中国语文现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我是外行,没有多少发言权。周老在这方面的成就、贡献和影响当然非常了不起。不过他晚年对文化学、对人类文明的探索更显示了他的大智慧。不久前出版的《周有光文集》从第九卷到第十五卷都是与这方面有关的。这一点与他的长寿也有关系。有一些成就可以靠天赋,例如音乐、绘画、诗歌等文学艺术可以青少年就有大成就,但是对人生的彻悟,特别是不仅限于个人而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探索达到大彻大悟,非有渊博的知识和很深的阅历不可。不是单凭书本知识,在书斋里能悟出来的。所以周老说他的生命从80岁开始,这不仅是幽默,还是有一定深意的。

  单是年龄和阅历也还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智慧和觉悟。这需要几个条件:

  (一) 从少年时期的教养和熏陶形成一定的底色——对真理的追求;对知识探索的兴趣;超越一己私利的对大社会的关怀;在道德上的正义感。有了这一底色,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可以走错路,但一旦发现错了,决不自欺,不为世俗的种种所羁绊,就能够唯真理是从。

  (二)博大精深的知识。在高层次上各种专业知识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周老博古通今,思接千载,放眼全球,但都是有扎实的事实为依据,他原是学经济学的,更重视数据,所以他的结论都不是空疏之论。这点很重要,事实+逻辑=常识,常识的积累逐步接近真理。如果对什么都蜻蜓点水,随便发议论,大体是大而无当的空疏之论。深钻一门或多门专业,那么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向人类发展的规律。这是我体会的周老的做学问和追求真理之道。

  (三)更重要的是完全超越世俗的是非名利,宠辱不惊。很多人自称淡泊名利,其实不一定都能做到。也有人,不是为个人,但还是摆脱不了中国人仰望明君的惯性思维,往往会为某位权贵人物的几句话影响自己的忧喜、判断力,或升起幻想。我想周老已经彻底摆脱这一切,所以总能对自己的看法充满自信,面对种种荒谬之事,乃至涉及自己的无理和不公,都能付之一笑。人类发展的规律是他的信仰,他坚信凡脱离轨道的早晚要回到轨道上来。

  作为超过百岁的老人,周老最鲜明的也是最可贵的特点是一直关注世界的最新发展,站在时代的前沿。他的名言之一是“要从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世界,这同当前有些人处处强调中国特色成鲜明对比。已经进入21世纪,在“地球村”的形势下,人类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远远超过各民族狭隘的利益。强调“中国特色”往往是为一些负面现象辩护,掩盖落后。我还有一个观点和周老不谋而合,那就是反对把所谓“东方文化”同西方文化对立起来。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东方文化”。流行的以儒家为核心的“东方文化”的说法实际上是“汉族中心论”,连少数民族都代表不了。印度文化和汉文化是一回事吗?古来新疆对中原而言是西域,文化更接近中亚还是中国内地?所以自以为是“东方文化”代表,排斥所谓“西化”是站不住脚的,只能固步自封。

  当前我国在思想上两大危险,一个是狭隘的国家主义(我现在用“国家主义”,而不用“民族主义”,因为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含义容易混淆),一个是民粹主义。这两个正是当年希特勒法西斯统治的两大思想基础。“纳粹”一词就是德文“国家社会主义”的缩写。我说的在我国最近的表现就是借钓鱼岛为题的打砸抢事件。这种情绪被煽动和利用,可以起很大破坏作用,名为爱国,实际祸国殃民。所以周老提倡的“地球人”、“世界公民”、“从世界看中国”,不仅仅是哲理性的,在当下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社会现在又处于转折点,曾长年在谎言蒙蔽下,“启蒙”工作任重道远,特别需要像周老这样的智慧之光驱赶蒙昧的黑暗。即将出版的《我的人生故事》从《周有光全集》十五卷中精选周有光先生的与人生、信仰、研究有关的故事,汇集成一本浓缩了他的人生经历的作品,读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体察和了解作者不寻常又积极有为的一生;了解他是如何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实际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超越人生的狭窄和局限,将人类美好的目标变成每日努力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书中所选择的周有光先生的作品,常常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始,但都包含着丰富的对生活细节独特的观察体悟角度、别致的人生情趣和豁达而开阔的人生视野。在幽默机智、简洁明了、清新宜人的语句中,透露出他对生活和学术研究方面独立、严肃和认真的思考和参悟能力,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我希望这本书为更多人喜爱,并从中得到对人生可贵的启示和激励。

  2013年7月17日

  (未经文章著作权人许可,不得转载)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六):书摘

  1、 考试的范围早已告诉你了,学校招考的小本子写明要考什么书,可以说没有舞弊,为什么呢?题目多得不得了,六天当中只有一天用中文,其他都用英文,题目多得你要笔不停挥。你想打稿子,不行,一打稿子,题目就做不完,舞弊是不大可能的。已经告诉你材料都在这里面,不要叫你猜,不捉迷藏,现在考试是捉迷藏。题目很多,就是叫你秉笔直书,写不快,就不行,怎么考,都公开的。

  2、 英文很容易学好,你重视它就会好的。

  3、 徐志摩是北京大学教授,又兼光华大学教授,从北京到上海跑来跑去,结果飞机失事死了。徐志摩的作品、作人的风格影响学生。我到过徐志摩家里,他和原来的夫人离婚,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也是很有文化的,张幼仪是小脚,他们是家里面订婚的。后来他跟陆小曼结婚,在上海住,一幢房子三层楼,下面一层是英国式的,第二层是日本式的,第三层是印度式的,三层楼三种文化。

  4、 当时有一个思想说: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要超过三年,为什么呢?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久了,就会麻木,没有新的刺激,所以当时的教授跟大学要订合同的,不超过三年,三年以后换一所学校,换一个地方。这跟解放后的思想不一样,解放后是在一个地方,一生就不要动了。那时候要动,才有发展,这个思想影响很大。

  5、 五四运动的先锋是白话文运动。这个现象好像非常奇怪后来胡愈之的解释非常好,他写过一篇文章,说:西欧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语文运动为先锋,中国的启蒙运动也是以语文运动为先锋。

  6、 1933年,我们一结婚,立刻就去日本,不耽误时间,那时候到日本留学的人多得不得了。那时候跟今天不一样,要到日本去,用不着签证,上海坐船,第二天早上就到日本了。那时候,有大量的日本人在上海,日本人喜欢到上海来,中国人喜欢到东京去,东京有大量的中国人,写一封信,在国内三分邮票,到日本也是三分邮票。日本东京的物价和上海比,加十分之一。那时候上海虹口一带全是日本人。中日民间往来很频繁,你到东京去,上岸根本不检查你。不仅到日本方便,到美国也很方便,你有护照,到美国最多一个星期就可以走了,现在不行。现在两个制度,你把我当敌人,我把你当敌人,那时候没有这种情况。

  7、 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们每天上午10点钟喝茶,有的时候也喝咖啡,吃一点小点心。喝茶的时候,我们两个“举杯齐眉”,这当然是有一点好玩,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下午三四点钟,我们又喝茶又“举杯齐眉”。

  8、 姐夫在解放之后到台湾去了。 三妹张兆和在胡适做校长的中国公学读书,沈从文在那里教书。沈从文追求张兆和,写了很多情书给张兆和。张兆和一封也不看,还生气了,她拿了信告到胡适那里,说沈从文是我的老师,还写这样的信给我。胡适的思想跟张兆和不一样,他说:沈从文没有结婚,因为倾慕你,给你写信,这不能算是错误。

  9、 沈从文还有一点了不起,1949年以后沈从文被郭沫若定性为“粉红色文人”。因为沈从文与胡适关系好,胡适当年被贬得一无是处,所以沈从文也受到牵连,被安排到故宫博物院当解说员,别人都以为他很不高兴,他一点都不在乎,他说:“我正好有这个机会接触那么多古董!”于是,他就研究古代服饰,后来写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也证明,沈从文度量大,一点架子没有,这也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沈从文如果多活两年,很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七):读后感一则

  资中筠先生的代序写的好,对真理的追求,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完全超越世俗的是非名利,宠辱不惊。这些都在周老身上,都是这位百岁智者字里行间中散发出的芳香。百岁瑞者的智慧,跨越一个世纪的飘渺岁月,清流拾贝间感悟人生的真谛。周老的人生故事就是一部载满了睿智的饕餮盛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百岁以上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但同样是‘人瑞’,不一定都有周老这样的大智慧和贡献。

  生命的欢欣,欢欣的生命

  屠元博的常州中学,高等学府圣约翰,光华大学到京都帝国大学,再到战后留美。张寿镛校长提点,胡愈之,魏建功此类大家引路,与吕叔湘,刘尊棋,张志公,姜椿芳一路相识,还有征信所的奇才章乃器,"古不轻今""雅不轻俗"的罗常培。连襟沈从文,携手张允和,相识徐志摩,叶圣陶,老舍,拜访爱因斯坦。流光溢彩的人生让注定了周老眩目的年华。

  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的优与劣,乃至基因,光是这些就足以左右一个人的一辈子。而我们自身能够去左右的东西是少之又少,可气的是,人的认知又永远无法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是与生俱来,待我们略有体会之时时间又悄悄流逝,自我的力量似乎显得贫乏无力。反视之,正是因为如此才难能可贵。作为一个20余岁的大好青年,无力而自暴自弃不可取,蛮干妄为亦不可取。那生命的欢欣与欢欣的生命又从何说起。

  周老的一生也不定是一片通途, 抗战八年,文革十年,两场浩劫对于周老是痛心的。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否定了苏联模式的马列主义,人们发生信仰危机,改革开放后就发现一切文化都消失了,脑袋空空如也,可见信仰对于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虽说是浩劫,但在周老的笔下读到了些许真相的同时,更多的感悟了他的那份豁达与宽广。或说睿智这个词更为贴切。周老回忆长寿秘诀看似笑谈却恰恰是最简单的众人皆知的"秘诀"。周老说他的生命是从80岁开始,这不仅是幽默,还是有一定深意的。72岁的周老重游欧美和家庭文化的那段写的很精彩,文化需要有优越的生活来培养。太穷了,文化就困难。一般来讲,在外国,文化人都属于中产阶级。而当下的中国,也面临着这么重要的课题。其实我们很多人并不缺物质,却又显得极其渴望物质。物欲的驱使让我们不断忽略生命的本质,明明大家都向往着有所追求,却又沦为俗物。也就是缺乏这种对事物的不断再认知和强大的归零感吧。于我们而言,生命在不断的重新开始,问题的关键是新的一段开始需要站在什么样的一个高度去诠释。这或许就是我理解的欢欣和生命的联系吧。

  坐独轮车上学就是跨越900年的文化时间奔向现代

  独轮车代表古代文化,圣约翰大学代表现代文化。上海求学写的很精彩,17岁的周先生打一个领结再打一个领带的笑料让人记忆犹新。周老向一个风尘仆仆从传统文化深处大步流星迈向现代社会的智者,这点是最让我钦佩不已的。周老谈到大同到理想国,地球村需要村民教育,需要扩大视野,补充常识,勃兰特有世界观,扩大了视野,认识了过去,面向未来,小泉纯一郎反之。德国总理的一跪,德国人民都站起来了,日本不正视历史,参拜神社也将丢掉未来。

  国家如此,行业亦然。又如我们的餐饮行业,一听餐饮二字就是个传统的不得了的行业。如何从传统思想里解放出来,挣脱束缚似乎成为了一个很难的课题。首先要做到扩大视野,其次就是补充常识。斯诺告诉毛主席,美国农民只占人口8%,毛主席摇头说不信。而当今现代,美国农民只占人口2%,工人阶级只占20%以下,十年后会减少到10%!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新起与繁荣。工农不断减少,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现象,毛主席听了不知道将做如何反应,马克思听了又会有怎么样的反应。世界的无产阶级不是越来越壮大,而是越来越缩小。历史的变化出乎预言家的想象。我最近又特意翻阅了<<资本论>>,马克思没能像周老活那么久,只经历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时代,对马克思的学说也不能搞两个"凡是"!那么扩大了视野,补充了常识,才能认知到什么是现代餐饮服务业。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第三产业的崛起成了决定作用。对于中国,现代餐饮服务业的认知还有很长一段路程。但我相信,这段路也不会走得太久。

  如何从传统中走出来面向未来,步向现代化,其实在周老回忆胡愈之先生那段就写出了真谛。胡先生高瞻远瞩,很早就提出,我们应该是从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中国。西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语文运动为先锋,中国的启蒙运动也是以语文运动为先导。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但这些都需要思想的启蒙和沉淀。餐饮现代化的启蒙,服务行业的全新认知也是如此。认知到了,需要的就只是一个契机,这些不可能是偶然,也不是一蹴而就,好的东西是人人向往,人类共享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的提高,志同道合之人也是会逐步觉醒。我期待着,也将不断努力着。

  微不足道的拼音字母发挥了走向世界的作用

  创造于西亚的字母和创造于中国的汉字,东西相距十万里,上下相隔三千年,"风马牛不相及也"如今竟然彼此偎倚,相互扶持。周老一生功绩无数,更是推动了汉语拼音,在电脑的国际互联网时代,使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前。前不久读到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互联网思维让全球化成为可能并为之加速。如何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活在当下就不得不有互联网思维。

  在这里还真是很感谢拼音输入法的存在, 互联网给人带来的体验是无穷尽和妙不可言的。前不久是沈从文逝世纪念日,想到沈从文是周老连襟,不禁随性发了一则微博感怀了几句。引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微博上我略谈了些我的体验,他则告诉我去年他刚拜访过周老,说周老身体状况很好,109岁老人关心天下,能够准确随口说出当今主要国家的GDP,我不禁佩服万分。同时也感慨万千,我不过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普通读者,却因互联网迅速和周老产生了微妙的交集,我甚至觉得去见一见周老都能有机会成为可能。不禁拍案,活在当下真好!

  微餐厅,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皇太极,雕爷牛腩,褚时健的橙子,这些餐饮选用的O2O思维仅仅是能算是步向未来的冰山一角。大象难转身却又倒逼其进化以至于不论落为恐龙的陌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嘈杂声四起的时代,读周老,或许可以为这个有点浮躁的世界注入更多清澈的思想智慧的源流,让更多人有可能沐浴其中,尽享其人生智慧带来的启蒙和启迪。周老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财富,<<我的人生故事>>是本可读性很强的好书,也是本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反复阅读的好书。

  文末,请许我以周老书中的一句诗句作结,感谢这个时期读到了这本好书:

  啊!明年〜

  春风苏醒,

  春草再生。

  能否寻〜

  当年的脚印,

  难忘的温情。

  2014年5月25日 码字于武汉市图书馆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八):周老先生的实话实说

  看完了周有光先生的《我的人生故事》。

  其实以前一直不知道谁是周有光的,直到去年读到了周先生写的《孔子教拼音》一书,深入浅出,把很多我从前不明白,讲不清楚的关于拼音,中文的问题,就那么深入浅出讲出来了。真是一本好书!于是后来在豆瓣阅读中看到了这本《我的人生故事》,马上就买下来了。

  这本书我把它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周老先生对自己的童年,家庭,朋友的追忆。让我佩服的是,老先生追忆自己童年求学的经历,追忆自己去美国,去日本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追忆自己的亲人朋友,胡适之,沈从文,张家四姐妹,吕叔湘,丁聪等等,都是从积极角度来写的,写得都是让我神往的事。而对五七干校的下放,对文革的浩劫,老先生只是说,比自己惨的人多得很,自己算是幸运的。不倚老卖老,不因为自己现在功成名就而乱发牢骚,把精力用在正面,积极的方向。值得钦佩。

  第二个部分算是周老先生对社会,国家,世界;对语言,文字,文化的看法。周老先生自谦,说自己是搞经济的,搞语言文字是半路出家。其实他真的算是给我们现在使用的普通话,拼音定基调的人之一。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周老先生这本书中的实话实说。他说毛爷爷的书都是躺着的,不是竖着放的,总是看老书,不看新书,哈哈;他说蒋介石还没去台湾的时候就要搞简化字,到了台湾两次要搞简化字,都搞不成功,后来台湾看见大陆搞,还成功了,就开始反对简化字了,哈哈。其他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这本书算是周老先生的回忆录吧。简短的回忆录。推荐给大家。

  《我的人生故事》读后感(九):大家小书

  大家小书,周有光的文字很洗练,敲一段文字,和大家共享。

  我家在常州住的巷子叫青果巷。青果巷有意思,瞿秋白、赵元任、我都住在青果巷,我们三个人都搞文字改革。瞿秋白家很穷,租人家的房子祝赵元任家的房子叫八桂堂。我们家的房子叫礼和堂。我们家的房子是明朝造的,了不起,很旧了也不能拆掉,旁边就造一座新的房子,连在一起,房子有好几进。我们住在新房子里,旧房子租给人家。我们家在运河边上,前门在路上,后门在水边。我们住在河的北面,我要过了河去上学,河没有桥,只有由船连起来的渡桥,人在船上走过去。大船来的时候,摆渡船就分开,叫开渡,大船过去之后再合起来,人又可以走来走去。……可是常州在中国来讲,是电气化最早的城市。沪宁铁路是最早发展的地方,常州在沪宁铁路的中心,最早办了一个发电厂,发电厂的电输到整个沪宁铁路。常州乡下很早就有电灯了,而且用电来搞小的发电机打水,所以常州没有荒年,农业发展很早。育志小学我长大一点,大概六岁了,进了小学。进小学的印象我到今天还记得,刚刚开始创办新式小学,听说已经创办了两个学校,我们这个小学是第三个。我们的小学叫育志小学。这个小学原来是一个庙,我们家的男工带我去看,把庙里的菩萨一个一个打掉,怎么打呢?把绳子套在菩萨的脖子上,一拉,卟隆冬,就破了。把菩萨都搞光,把庙收拾收拾,就成了小学。那个房子里面都是麻雀窝,麻雀多得不得了。我们下了课,小学生很淘气的,架一个梯子爬上去,把麻雀蛋拿出来,吃了。麻雀就在那儿飞,一边飞,一边“骂”我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