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秒回读后感10篇
《不需要秒回》是一本由王小柔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于这本书,感觉是被宣传给带跑偏了,才来读的。“既有趣、又有内涵···文字版的说学逗唱,活色生香的市民生活史”。比较贴切的是,还真是挺活色生香的。“把日子过得特2”、“把罩杯塞满”、“五脊六兽”,看到这个我确信作者应当是一个东北人吧,这个“五脊六兽”是我们的方言啊,意思是太闲了,待着没事干,闲得闹心!闹心了就想找点事做,所以就开始写些东西了是吗?说作者开辟了“把日子过成段子”的“文学风格”!所说文学风格,还真不敢苟同,什么时候这样的文字也能称为文学风格了?!似乎作者还火了很久,书都出了那么多,那么我写下的言论,是否要遭到一些抨击了。
说起段子,还未在文学领域见到过这样的内容,倒是让我想起了媒体这一领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谁开始?有点记不清了,因为目前电视节目的各种形式已经是沸沸扬扬、开水滚烫了。记得的开始时还是比较积极正面的节目类似百家讲坛,还有老梁说事,然后一些新闻也开始选用不太正规,不太正式的形式以引起大众兴趣,后来各种谈话类,各种家长里短都搬上了荧幕。单从为了丰富形式来讲,不做评价。但有些电视节目,说得不好听点,感觉就是一个卖弄嘴皮子的现场,没有实质内容,或者说没有深度,只是为了凑趣。时下流行“点击率”,似乎这个数字比较高就能证明什么,而为了谋一个点击率,表皮下存在多少不堪入目的腌臜也真的无法深究了。
觉得类似的,让我想到了二人转的单出头,电视节目的脱口秀,人家纯粹的就是说,就是嘴皮子,让人听的就是那个“点儿”,鼓点儿的那个“点儿”,只是想要练成人家那样的没个十年八年我觉得还是难成。个人觉得,说也可以,你文明点说,或者可以幽默讽刺,你讽刺得听不出贬义词和否定语气,那也叫真本事。有个说单口相声的那个人,方清平,我觉得他创作的段子有些还挺好的,既说出了现实,针砭时弊,又没有那些很随意的话与自创的词,基本还都是相声的节奏,是我喜欢的风格。还有一个“吐槽大会”,虽然这也是同样的一个概念,但人家并没有将这个节目形式抬高到什么层次,人家直接就说了,我们就是吐槽,真真假假的一顿说,发泄了自己的语言,也听爽了观众的耳朵,也还没得罪什么人!我觉得这样反倒还挺高级的。
承认作者书中所说的倒也真的是时事,一些非正能量的待揭露的事情,只是这些话语私下里吐吐槽,或者找个其他渠道发泄发泄,与之有共鸣的人应该也是有不少的,换个平台,也能赚来许多受众,弄个某报刊的评论员文章啥的。在自家饭桌上、朋友聚会时,侃侃而谈,也能算个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书籍这个渠道,对于我来说,觉得这里还是看着干净些好,作家的文字,那也是有价值的,也是一字千金的,如果随随便便的脱口而出就算出口成章,是否有些太草率。
时下的新新社会,新新人类,80后已快退役的天下,我们的祖辈父辈眼中对我们的看不懂,如今已经风水轮流转的转到了我们这一代身上,90后00后的世界,也充斥了我们太多的看不懂。或许这里就有我的看不懂,或许有人会说我一句“不知者不怪”,或许我会被喷口水,我也默默承受吧,毕竟我也在这里喷了半天了不是么。
《不需要秒回》读后感(二):即使不再回你,也还是朋友
欢这本书的有关朋友的每一个故事,我这一生走来有三个闺蜜,第一个闺蜜是儿时的,那时我算是农民工地孩子,外来户,城里地孩子从小被教育每个人都是有阶级地,便没有人陪我玩耍,只有她,如今已有十五年没有联系了,当年通讯不便,写信也总是遗落信件,后来她家拆迁了,就再也未见过她了,如今我只记得她的名字,儿时的她的模样已模糊,再见?再见也不一定还认得了吧。
第二个闺蜜我们一同读完了半个小学和整个初中,我家老人说,依关系,我们还是亲戚呢,按照辈分,她得叫我一声奶奶。那时我们无话不说,晴空万里时,我们躺在操场中央,我们说,此生我们一定会相伴终老,我们只活到90岁就好,若是能活到90随,那我们相约去跳飞机,死前最后感受下那种刺激。我们一本正经地说要28岁才结婚,结婚多没意思啊,整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我偷偷告诉她我喜欢那个说喜欢我地男孩子,但是我不敢,谈恋爱的不是好孩子。后来上了不同的高中,再经过了大学,她结婚了,并没有邀请我。再后来听说她生孩子了,我想起曾经她说我一定会是孩子的干妈。我从未有机会见过我的干儿子。
第三个闺蜜和我过了很幸福甜蜜的高中,她过18岁生日,我给她写了18封信,藏在了18个地方,准备了四份礼物。仅有她知道我喜欢着初中的那个男孩,十年。她是如同我妹妹一样的存在。后来,故事还在继续,这会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故事线在慢慢变淡,会不会有一天不再有有人在意这个故事是是否还会发生接下来的故事?
曾经,她们中的每一个人我都认为我们会相伴一生,我拖着他们去酒吧嗨,玩到月黑天高,我们把孩子定个娃娃亲,以后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时光依旧不急不缓地过,我知道这一切终将变化,因各种各样地原因,我们无法控制。千里陪你一程,风雪艳阳便与我无关。即使我们地生活平淡,却有味,兜兜转转几十年过去,走地时候定会觉得不悔,谢谢这一生地有趣。
大学一位朋友前几天突然给我发一条消息:“君子之交淡如水。”暗喻我们之间的友谊是君子之交,我们相交如水,不会扭捏作态,不会整日黏黏腻腻一口一句亲爱的。我回:小人长戚戚。他告诉我他很开心,我们相遇他很开心,一生交友不易,能形成如水之交更是不易。多少朋友,因一两句伤人之话便老死不相往来,又有多少朋友因暂别便认为这份友谊凉了,再加上个一约有事不出,便觉得这份友谊凉透了?如此友谊,我们终会厌倦的,我们不作死,好吗?我们做不需要秒回的朋友。即使我不再联系你,你也会在我心中,我们都是长情之人,哪有那么容易忘记?
有趣的人,能把最琐碎的点滴过得有滋有味,能把最平常的日子过出仪式感。有些人呢,更叫我们羡慕,不止是过日子有味,而且能把有味道的日子记录下来,变成很久都难忘的日志。
时间的概念很奇特,几乎世间万物或人间万象都可以用时间来衡量。在王小柔的生活日志《不需要秒回》中,她的时间落在窗口盛开的花上,落在跟好友白花花逛街的那一条78元的不合适的破烂T上,落在儿子土土两岁第一次幼儿园的意欲逃跑的身影上。
王小柔的生活过得有味道,连文字都描述得非常接地气,一些奇趣滑稽的表达,说学逗唱式的言语,十分具有市井味道,这样反倒让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那份生活的有滋有味。在她的描述中,一件小事换了一种方式表达便是另一种韵味,比如集体外出钓鱼,连拿相册拍照都能吐槽为“瞧你的破相机,随人”,遇见一个乐呵呵的傻子还想着做一期名人面对面,最逗人的是一人带一条孕妇回家,回家杀鱼恰似剖孕妇的肚子,毫无吃鱼的胃口。
在《不需要秒回》中,是一本活色生香的市民生活史,十分具有小市民的没来由的乐趣,或者说具有普通人相互自嘲的乐趣,或是自我调侃的韵味。自己参加的那些无意义的,还捞不着好吃的酒会,饿得前胸贴后背,只有一碗大肉片才能拯救自己。胖艳看上却穿不上的,那些闪亮又浪漫的蓬蓬纱或大晶片衣服,还有百花花那不满意的臀线。老小孩的老爸,迷上路边的套圈游戏,兴致来了还要写电视剧本,胆儿大了还能捣鼓一下防盗门锁。还有儿子陷入“作文恐惧期”的同学阿绿,和我一起十八般武艺上阵就为了让儿子作文过关,勉强才对得起吃掉的海鲜锅。在洞房里就因为想念好友了,能从羽绒服漏毛说到支持诺基亚,而彼时那一头在给儿子洗澡,还被马桶夹到手。
她说,整理书稿的时候,就像阅读自己的生活档案,在某一时刻发生过什么事,全都扑面而来。我喜欢阅读这种朴实的生活日记,从她的记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属于王小柔的“快乐生活哲学”,虽然我也写日记,但这份韵味我还是难以描述出来,这就是差距呀!但日记不就是图个自己的乐子,时间是自己的沉淀,自己满足就好。
《不需要秒回》读后感(四):秒回吧,青年人
在时间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很久。我们从出生到青春,再到油腻大叔徐娘半老,我们吃了很多饭,也走了很多路,但是我们回头看一看,却发现自己的脚印淹没在茫茫人海中,哪里是自己的方向标和压舱石呢? 《不需要秒回》字里行间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给我们带来的感动,也许我们在读此书前只知道时间就是日历、钟表,但是对于时间的意义并不了了,但是我们读完这本书,却感受到作者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着或深或浅的思考,而且化作一个个方块字,敲击着我们或许麻木的心脏。 《不需要秒回》共分三篇,名唤《把日子过得特》《起哄架秧子》《妖蛾子世界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揭示了人生的妙趣。通常而言,有趣的未必深刻,深刻的未必有趣,只是这本书较好地处理了有趣与深刻的关系,字你都认识,但是道理却是厚重的。〈把日子过得特〉表面上是游戏生命、游戏人间,每则文章的标题也是俗不可耐,但是就是在这种家长里短中,作者揭示了我们生命需要自己去丰富、去感受,从过去提起作文就发怵,到现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许城市是我们居住的土地,目之所见高楼大厦,足之所踏宽街窄巷,但是你的安乐窝永远只有一个,这个窝的成员在人生历程中发生着无时无刻的变化,该来的一个不少,不该来的一个不多,这才是完美、圆满的人生经历。 作者将微博、博客等网络交流媒介喻义为“起秧子”,很形象、很生动,的确我们有时候觉得天下之大,只有自己顶天立地,谁看不顺眼就让谁难堪,但是何必呢,你走过的路未必能多过别人迈过的桥,在桥的这一端你看见的洪水很浩荡,却不知道在另一端大家还在求雨,为干旱而苦恼,这种生活真的是穷人穷怕了,富人闲惯了,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大家你说你的理,我着我的道,与赤裸裸的浪费时间有什么关系。 前不久,世界杯在俄罗斯盛大谢幕,法国队再一次捧起了大力神杯,从小组赛到淘汰赛,经历的何止是过五关斩六将,也许众位看官从世界杯看到的不尽相同,但只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足球是圆的,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如果说只是一次简单的比赛,与篮球、排球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毕竟只有足球人让人疯狂,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世界标远胜于奥运会,它带来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基本上是无出其右的。谈及世界杯,作者有着很多话说,尽管他是以趣说的形式来评论德国、巴西等昔日强者,但是我们知道品读世界杯就如品尝一桌风味各异的宴席,你如果没有丰富的味蕾细胞,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也不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不眠夜中对自己心中的胜利有着公正的定义。 《不需要秒回》带给我们的思考除了家长里短,还有国富民强,更有你内心深处对于世界的认同与执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走,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你自始而终不变的信念!
《不需要秒回》读后感(五):《不需要秒回》,这里的风景很有趣。
其实,最近读过一些鸡汤小文学,对于秒回这个事情,有点点的感慨,那就是,如果有人对你说了话,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去回复一声。就比如在家里父母面对新生活的科技不太懂,那么第一时间去告诉他们如何继续;比如在工作中同事有个事情需要帮忙一下,那么即时的回复一声不论是否能够帮忙都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应该如何继续……
其实,对于秒回,对别人需要如此,让别人对自己也需要如此。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不需要秒回》的时候,我有点迷茫。我前期没有读过王小柔的书,一直以为这本书也是鸡汤的其中一本,直到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其实是可以很精彩也很美丽的,那么这些精彩和美丽,我们又有没有将它记录下来呢?
不需要秒回,也只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就如同出门在外的我,看到让自己觉得美丽的风景,看到了感动自己的小瞬间,这个时候的我,绝对是希望时间过得在慢一点让自己在多享受一点。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我的世界,原来可以这么这么的大。
《不需要秒回》这本书比较厚实,序言也比较简单,王小柔的风格在序言里已经充分的表现了出来,可以感受到她的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火热热的态度。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把日子过得特2、起哄架秧子以及幺蛾子世界杯。嗯,三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就这么自然而然的串在了一起,让生活瞬间又多了那么一些的千姿百态。
把日子过得特2主要讲述了一些作者身边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王小柔的文字里,读起来特别的轻松,在读的时候仿佛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这是和生活贴近的记录,不论是婚礼的闹腾还是女人买bra的各种姿态,不论是不小心身体不舒服开始跟着电视电脑寻找自己生病的原因了解自己是什么病还是帮身边的小孩子写作文……
每一个小章节读起来都觉得特别的可爱,生活也在这些可爱的语言中,变的俏皮了起来。所有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只不过看世界的人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有句话叫做——你看见了,但是你没看见。生活就是在我们看见的同时被我们看见。
起哄架秧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女人们的生活故事篇了,不论是对美的追求还是对生活中美食的喜爱,都造就了每一个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的人,只有有意思才会让生活变得有趣。生活永远都是五颜六色的,女人追求美追求瘦可又爱美食,那么生活中的小碰撞该怎么办呢?生活总归是要过下去的,碰碰撞撞也是要过下去的·。所以对于减肥,就如同胖艳说的,“那我回来再减吧。”
生活,只会越来越富裕,瘦身的生活,虽然不应该在梦里,但是切合实际才是最重要的生活。看看书做点简单的小运动出门去走一走然后认真的去思考去学习……也许就这些生活的小事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不一样了或者镜子里的自己看上去好像更精致了。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之中积累出来的,一个不留神就有了大改变。
至于世界杯这个大章节,在我看来我应该是看不下去的。毕竟一个不喜欢足球的我,是不会把自己宝贵的睡眠时间用来浪费在大半夜看世界杯上的。作者王小柔大概也不爱世界杯,可是却能够把每一天的世界杯都记录下来,并且看她对世界杯的记录会发现,原来世界杯还可以这样看。为什么要把世界杯永远的当做足球来看呢?至少我觉得在王小柔的文字里,世界杯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很有意思的世界。当然了,这个有意思的世界是属于王小柔的,而王小柔的文字里的世界,在某些时候是属于我们的。
生活就像烙大饼,热火朝天的翻腾几下,扔出来,特香。生活是给有意思的人过得,没有意思的人过得生活永远都不叫做生活。喜欢作者王小柔字里行间的那种行云流水,犹如跳动的音符,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的有滋有味。也许,这就是生活需要的吧,谁不希望自己认识的人是个有意思的人呢?做一个有趣的人,从灵魂深处开始,最后会发现世界的风景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