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错引耶稣》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错引耶稣》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4 04:4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错引耶稣》读后感精选10篇

  《错引耶稣》是一本由【美】巴特•埃尔曼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4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错引耶稣》读后感(一):错不在祂,在我们

  在中国这种无神论和不可知论占主导国家,本书当然不可能像在基要派大本营美国那样引起轰动。不过,本书读者也不是非信徒不可。

  抛开一切宗教因素,要了解版本学的话,从这么一部明星典籍入手,应该是最有趣味的。

  如果觉得版本学枯燥无味,也可以把这当作成长故事,一个信仰依托一部书渐渐成熟,很多人影响了书,书影响了更多的人。

  按时序发展是成长,倒过来就变成了追本溯源的侦探故事。隐藏在有意无意重重迷雾之下的真相原文)是什么呢?与此相关的、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非常精彩。这大概也是作者和多数圣经学者投身圣经版本学的主要动因。

  由此,作者的个人历程成为游离在主题周围的又一则故事。这个故事也引申出其他几个有趣却未在书中探讨议题。比如,基要派这种死扣字眼的宗教派别为何在近现代得到迅速发展?必要前提包括足够普及经文书籍和足够高的信众识字率(这些在前现代都是不具备的),但直接动因显然需另行挖掘。又比如,开放式的思辨是否容易将人从某种有神论带向不可知论乃至无神论?作者的经历正是如此,不过大概需要更多的案例才能尝试总结规律

  至于本书在信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在书的后记和读者问答中有些有趣的内容。不过,正如前面所述,我们真的不必是信众,也可以读这本书。

  《错引耶稣》读后感(二):冯象评论

  艾氏在北卡大学教授《新约》及早期基督教有年,著述极勤,文风活泼,还常上电视,在美国圣经学界可算个公众人物。他的书若能准确地译为中文,对于学界和普通读者,都是一件功德

  艾氏在别处多次声明放弃基督教,跟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接受现代圣经学知识历史批判方法没关系。真正让他困惑、心生疑窦的,是所谓“约伯疑难”或“好人为什么受苦”的拷问。经过长久思考痛苦内心斗争,他认为这道难题在一神教教义框架内,不可能得到合理解决升华为生活的慰藉;这才告别教会,转向了不可知论(参阅艾尔曼《上帝的难题》及《耶稣,被遮断》)。至于课堂作业学生横向读经”,就是找出福音书里的平行故事,比较语汇情节的异同,这办法古人早有记载,还列出一组组的“对观句段”(synoptic pericopes),发展了精微的神学解释。故此,承认部分经文为托名作品,或者由不同渊源时代地域、个人或社团)的片断文本传统编辑而成,跟主张经书神授,奉为圣言或上帝之言,这两种立场虽然对立,却未必动摇得了信仰,是可以妥协而共存的。毕竟,信仰不靠(有时也不容)论理:人性孱弱,奥义无穷;宗派纷争永无宁日。教义即人意亦即政治传世抄本犹如历代译文,充满了消弭不了的歧义跟矛盾原本不足怪的。

  历史批判的关键,在于跳出传统教义同解经学的循环解释,从语言学、考古学、比较宗教学等等出发,考察产生各个文本传统的社会生活与宗教文化。这现代圣经学的方法,可以追溯到两位大哲,霍布斯(1588~1679)和斯宾诺莎(1632~1677),上世纪下半叶渐次融入西方主流神学院的课程内容,只是一般保守派教会还不肯接受。所以艾氏才说,如今神学院的毕业生若是想当好牧师,得把老师教的通通忘了才行。这实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特有的伦理悖论:信仰被做成了即异化为冷冰冰的一门职业技能灵魂背弃智慧

  《错引耶稣》读后感(三):关于错引耶稣

  还没看完,边写边看边改。

  一是里面的资料算是个常识普及,本身不是特别新奇东西,作者煞有介事,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音派比较反智的一面

  二是这些是否构成对基督教的颠覆呢?

  作者主要论述的是传抄方面问题,这本身就不构成颠覆,如果说能证明圣经本身就不是启示,而是人的杜撰,才是颠覆。但是这一点基督徒回答和比如无神论或自然神论的回答可能从前提上就不可能一致,基督徒会回答:圣经既不能被人证明为是启示,也不能被人证明为非启示,圣经本身自证其为启示。

  同样的,对于传抄的态度上,也许基督徒和批判者从一开始就没有站在同一个前提上去看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即便批评者自认为其研究已经构成了颠覆,但是对于基督徒来说,批评本身是一种鞭策,促进反思和研究,离颠覆却还远。

  传抄讹误的存在一直都有,也从历代就被发现讨论,本身对于基督教而言是常见问题,认为现今手上拿到的版本一定与原文完全一致,其实是体现了许多基督徒盲目无知的一面,但这并不代表历史中的基督教对于传抄讹误问题本身没有意识。传抄讹误本身是常识,正如在人类社会中,由于人本身的不足和社会当中复杂环境因素,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会有各样问题,本不足为怪。

  问题在于作为高举神圣启示的信仰,基督徒相信的是来自超越之神的启示和从外在而来的救赎,因此实际上在此前提下,相信即便存在传抄讹误,在历史中也始终存在神圣超越的力量保守教会和信徒能够正确分辨解析经文,也是逻辑必然。神圣保守和神迹并没有确保每一次的传抄都准确无误,也没有保守在时间中经文必须获得某种字面上的持续净化,但是从更加宏观角度,则确实保守了真信仰的维持。这可能体现在历史当中一次又一次对圣经的讨论、驳斥异端、护教、改革等中。

  而如果并不相信神圣启示,那么由于传抄错误这样的问题而动摇了信仰,其实是从不信到不信。作者提到的诸多传抄错误,虽然有些可能会对信仰阐释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并不触及根本。反过来说,如果只要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用一些比较精妙的办法篡改经文,一个信仰就可以被颠覆了,那倒反而证明这个信仰本不足论。恰恰是不论人的失误或私意如何干预进来,信仰依然能在重重困扰中保持其真切,才显明其超然之处。是否存在一个公认无误的版本则这个信仰就不被质疑了呢?根本不是。不论有没有原文,对于基督教信仰的质疑都不会有任何减少。即便是对于共同认可的经文,基督徒之间也常常争论不休。最终还是要回到神的保守,确信他在历史中带领他的教会。

  (真正需要讨论的是具体传抄过程中有哪些讹误,拿出来仔细分析,以及讨论现代高等批判一类的事情。力不能及,只能作以上疏浅之论。)

  《错引耶稣》读后感(四):《错引耶稣》:炒冷饭还是发现新大陆

  内容提要:丹佛神学院高级新约教授克莱格•布劳姆伯格认为,巴尔特•额尔曼《错引耶稣》的内容不过是在“炒冷饭”,基督徒都知道。搞得好像发现了圣经的重大失误似的,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克教授的书评,懂英文的也可以自己瞧瞧

  http://www.denverseminary.edu/article/misquoting-jesus-the-story-behind-who-changed-the-bible-and-why/

  译者:臧弟兄

  很奇怪巴尔特•额尔曼(Bart Ehrman)与我的过往经历竟然如此地相似。在此书出版之前我已经从他其它作品中了解了他的生平出乎意料的是他用长达15页的序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都是在美国中西部的主流新教教会中长大的(他是圣公会的,我是路德宗的)。我们同样是高中时在Campus life/Youth for Christ团契中信主的。我们也同于1973年高中毕业。毕业之后我们同样各自进入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基督教学院(他去了慕迪学院,我去了Augustana学院),之后各自进入位于芝加哥的神学院(他进入了惠顿学院,我进入了圣三一学院),最后我们又各自进入蜚声国际的大学的著名的神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进入普林斯顿,我进入阿伯丁),为的是有朝一日成为研究新约圣经的学者和教授。到如今,额尔曼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书已经有一段时间,而且已经成为一位高产的作家,他所写的几本书的销路相当不错。而我所做的也差不多,只不过是在丹佛神学院。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巴尔特与我一样非常有幽默感,而且是有一点点病态幽默感。

  但今天额尔曼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大众文化领域已经成了一个名人,以拿保守的基督信仰开涮为乐。他撰写圣经文本传播的历史,但聚焦于抄写者几个世纪以来对经文的改写;他撰写所谓的“失落的福音书”和“失落的基督信仰”则为的是复辟诺斯底主义。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但他不像已故的罗伯特•方克(耶稣研讨班的创始人曾经的南部基要派人士)那么明目张胆,也不像依然健在的的学者罗伯特•普利斯和戈尔德•吕德曼那样锋芒毕露表面上他常常以开玩笑口吻写作。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其它多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他的一篇几百页的论述耶稣历史真实性的著作。在这个著作中,他以“dude”为例来论述词义的变迁,说这个词原意是“牛仔”(或“帅哥”),然后逐渐演变为“男人”的代名词,而现在则变成一个感叹词。但在论述的过程中,他却莫名奇妙地插入一个桥段,说他如何用这个词来恶心他的儿子,因为这个词以前也意指骆驼生殖器官。

  平心而论《错引耶稣》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的可读性很强,准确地体现出文本批判的特性和历史的一些精华内容,而且生动有趣,无论是学富五车专家还是贩夫走卒都会爱不释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名字实在是哗众取宠,文不对题,无非是想多买几本书而已!该书的主要内容如下:(1)希伯来和基督教圣经正典的形成;(2)古代和早期基督教圣经传播中的抄写技术;(3)对于重新构造出的希腊文新约圣经(reconstructed Greek New Testament)的日益增加的批判如何产生的主要历史,抄写者有意无意引入的到现存数以千计的现存手稿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引发的对新约圣经的重新构造;(4)后宗教改革时代对最著名的几个新约圣经重构版本产生重要影响的著名文本批判家,从西门到Westcott和Hort;(5)近现代文本批判方法,列举了内外部的证据和新约圣经一些重大更改的非常有趣的例子;(6)一些更加吸引眼球的、由神学观点驱动的更改;(7)另外一些例子,说明因为时代被变迁由抄写者引入的改变。在简短的总结后又转入作者个人故事的讲解,这里他着重强调,对新约圣经的众多更改,使我们既无法直接获取到原文圣经,也无法完美的重构出来。进而他认为无法承认圣经是无误的、是神所默示的(即使是按照最宽松的福音派的观点),同时暗示(却不直接挑明)任何有理智的人都应得出同样的结论

  所以,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一点也不新鲜,是在炒冷饭,比如在Bruce Metzger的关于新约圣经文本和传播的著作(包括额尔曼最近所修订的)都有论述,只是这本书用了更为讨人喜欢方式。这本书的过人之处在于特别关注部分关键点和圣经文本历史中的几个重大的变化,让普通读者认为为数不多的关键点和重大的变化是一种常态,这是一种欺骗。(也就是说,这本书会让读者误解,以为新约圣经已经让人改得面目全非了,这实在是对读者的欺骗!)他所列列举的第一个详细的圣经文本问题的例子是被抓的行淫的妇人和马可福音的结尾(可16:9-20)。在论述完这两处经文都不可能是福音书的原文中后,额尔曼承认“对圣经的变化大多没有这么大”(原书69页)。但听上去好像还有一些变化也很大,但事实上没有任何其它的文本变化超过这两处的四分之一!

  为支持自己的观点,额尔曼假设多数新约圣经是由非职业抄写员(文士)所抄写的,直到君士坦丁在4世纪第一次命令制作新版本圣经,而这些非职业抄写员显然没有职业抄写员那么认真。同时,额尔曼假设此后的多数圣经版本由职业抄写员所抄写。不但这两个假设无法证明,而且2、3世纪的文本本身能够给出的证据,虽然比以后几个世纪的要少很多,但足以证明这些文本本身的一些流变显然无法支持额尔曼的假说(他的假说是:我们无法高精度的重构圣经的原文,即使这个精度要求是90%而不是100%)。

  额尔曼对伊拉斯谟和约翰短句(约壹5:7-8)的讨论既清晰明了又很有意思。但他再一次忘记承认一个事实:在整个圣经文本批判历史中找不到这样的先例,就是在基于单一的、很可能被修改过的中世纪抄本的批判希腊文本(critical Greek text)中添加经文。而且额尔曼在论述的时候好像认为三位一体的教义完全依赖于这两节疑似后加的经文,他完全忽略了其它很多支持这个教义的新约圣经经文。

  这本书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原创性的部分是讨论神学观点和社会环境而带来的圣经文本的改变。额尔曼在修订Metzger的标准教科书时也加入了一些这样的讨论,当然要简略一些,但这门学科的大部分初学者都忽略了这些修订。马可可1:41中可能是指耶稣生气(而非动了慈心)是否是为符合他对耶稣的整体描述?弄清楚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路加最初“忽略”了“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的描述(路24:43-44)是否是他想描述一个更加“坦然自若”的基督?弄清这个问题也很有意义。额尔曼认为来2:9原文应该是“因着‘神离弃他’而为人人尝了死味”,而不是“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他的观点不能成立,表面上看单单是因为缺少外部证据。但俄利根认为他那个时代的多数抄本就是如此的观点是正确的话,原文可能就是“因着‘神离弃他’而为人人尝了死味”。即便是这样,也不会产生非正统的神学观点(想一想福音书中耶稣哭诉被神离弃的经文便知),那我们就需要思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后来大多数的抄写员都采用了现在广为人知的经文,即“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呢?

  在这些章节中,唯一一个虽为福音派学者高登•费所支持,但毫无说服力的观点是:林前14:34-35两节经文从原文中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后期的几个抄本把他们移到了本章的最后面(这样比较自然流畅),同时有几个更早的抄本包含边注(marginal signs),这些边注可能表示存在某种文本问题(这个也可以解释为对经文的位置有疑问)。无论是什么神学派别很少有别的文本批判家(也包括费本人)认为:所有新约圣经书卷的原文与所有已知的抄本都不同,仅仅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抄本的数量众多和年代久远,除非一些段落已经与整体的神学思想不相符(即使是这样大多数不会采用修改文本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额尔曼坚持认为徒4:13表明彼得和约翰是文盲,这是一个事实认定错误(ἀγράμματος这个词在上下文中意思是:所受的教育不超过主后1世纪犹太儿童所受的基本教育)。另外,全本书中最令人失望的是作者明显地对归纳和演绎两种研究圣经的方法区别一无所知(或者是作者不愿意讨论)。传统福音派从来没有宣称圣经默示论和无误论这两个教义是从通过检查现存的经文本身中而得的,而是“神乃是圣经的作者”这一信念(提后3:16,耶稣对圣经的尊重,他说圣灵将会把更多的真理启示给他的门徒并记录下来)的神学推论。如果圣经都是“神所呼出的”,而且神是不会犯错的,所以圣经就必然是神所默示的、无误的。

  额尔曼在书中没有提供论据证明他的观点,即:如果神默示了圣经的原文,那么祂一定会、也必然能保证后续所有抄本是无误的。比起默示一小批圣经原始作者,通过超自然的方法在历史中引导每一位抄写员、每一位翻译员是个大得多的神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圣经的人性和神性之间微妙的平衡必然被打破(译者注:可能是指“有机默示论”),就像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所必需的是,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重新构造出与原文非常接近的圣经版本,而且对于这一点我们有充足的证据。同时,没有任何一条核心的教义仅仅依托于文本不是很确定的经文。这意味这基督徒文本批判家可以放心的考察不同抄本之间的差异,而不必担心自己的信仰会像额尔曼认为的那样受到威胁。

  那么,巴尔特与我的信仰和教育经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似乎是专科院校的办学理念的不同。我当时去了一所路德宗普通学院,虽然有基督教的传统,但那时它证快速地改变对信仰研究的态度,为的是向世俗的大学模式看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发现实在是没有必要走得这么快、这么远。而当时额尔曼去了慕迪,我70年代在Augustana学院的教授称之为“中控组织”,纵贯伊利诺伊州所有学院和大学的信仰研究与教学。后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也上了其中的一所学校。他曾经带着意思挖苦的口吻称慕迪为一所从19世纪以来就没有改过立场的学校。额尔曼经常认为那里所教授的观点和立场过于保守和不够精准,以至于他起来反对哪些过度狭隘和教条的右派神学教授。直到今日8年级的历史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依然回响在耳边,她说:“极左和极右,你们都要避之如瘟疫”。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自己比额尔曼做得要好一些。

  尽管如此,我们全家衷心地感谢巴尔特,因为他很好地阐述了作为解释者偶尔会碰到的断字难题,比如当你拿到一个打着“lastnightatdinnerIsawabundanceonthetable”(原书48页)的手稿时。这个阐述将成为布劳姆伯格家族的传家之宝,因为当我把这一堆词我女儿看到之后,她们就编了一段舞蹈以示郑重。谁知道呢?说不定巴尔特想到只是一片面包而已。

  克莱格•布劳姆伯格

  高级新约圣经教授

  丹佛神学院

  2006年2月

  《错引耶稣》读后感(五):最看重的是那段关于信仰的心路历程

  看到开始处作者的那段心路历程,我就觉得这书值了。基督教在我心中的地位,也随着我的认识在不断的改变。

  因为家里人信教,开始接触圣经,但是这些信徒实在的无法打动我,我当故事一样看了些圣经故事后,便觉得似乎比他们更了解基督教了,愈发觉得他们的愚昧。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摆脱了教科书里盲目自大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思想,发现这世界的主流意识都是来自西方,我似是而非的将这一切归功于基督教,归功于坚定的信仰,不妥协的信仰。没有信仰,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达成。

  后来,看了许多罗马文明,中世纪的历史,我渐渐发现基督教在这其中并不是总是起着正面的作用。基督徒将希望寄予身外的世界观,愚昧的固化思想,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圣经里许许多多错误,许多不公正,也让我无法接受。

  近一年,看了耶鲁大学的两个课程,分别是关于旧约和新约,我立刻感觉释然了。《圣经》确实是人写的,有可能是各种矛盾的,这虽然影响其作为权威的地位,但是却正反映了每一代信徒对于信仰的思考。他们并不只是愚昧的相信,而是一直在反思,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意义。

  看完作者的历程,我不由会心一笑,和他一样,知道了更多并没有增添了更多的困扰,而是感到更满足。

  《错引耶稣》读后感(六):信仰是如何放弃的

  《错引耶稣》的作者是一个宗教的权威学者,曾是《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引人入胜的序言,几乎第一时间就让我进入了阅读的状态。

  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充分的满足了对宗教的好奇:为什么信?信什么?如何信?为什么不信?

  作者年轻时即信仰基督,除了家庭和社会环境原因,主要是内在感受到空虚,空虚的原因是因为基督没有进驻我们的内心。只要呼求基督,它就会进入内心,以喜乐和幸福充盈,这一切只有那些被“救赎”的人才体会得到。

  基督教最真实的部分即是:圣经无谬,完全委身。

  没有印刷技术的时代,圣经的传播都是抄写。即使保留得最好的抄本,也是公元四世纪之后,耶稣死去了三四百年。

  抄写的“错引”,即是宗教学者持之以恒的探秘。有非常多聪明的、有趣的、令人惊叹的办法。

  非常多的争议,到这里作者产生了质疑。

  上帝没有展现保留最初启示文本的神迹,那有什么理由相信,他曾通过神迹启示这些话语。

  要使文本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它,阅读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其他话来诠释它,用其他话来诠释它的唯一办法,就是取其它的词汇,取其它的词汇,你要拥有自己的生命经验,拥有生命经验的唯一办法,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期待、需要、信仰、观点、世界观、意见、喜爱或讨厌,以及其他所有使人成为一个人的事物。阅读文本,就是更动文本的过程。

  即使《新约》中,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马可和路加眼中的耶稣也是不同的:痛苦的和镇定的,愤怒的和慈悲的,是上帝的隔绝还是上帝的恩典。。。

  耶稣必须是痛苦和愤怒的,才是人的赎罪。耶稣是镇定的和慈悲的,才可能是神。哪个是真?

  不同的人,看到同一的事物,都是不同的。物是为人而生,非人为物而活。

  任何强调某宗教书籍是完美的人,提出的都是信仰的陈述,而不是事实的陈述。

  质疑自己的信仰,是信仰上的软弱?还是对真理的真正的虔诚。

  作者最终放弃了信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