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复仇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复仇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6 04:0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复仇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复仇者》是一本由[挪威] 尤·奈斯博著作,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复仇者》读后感(一):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感谢出版社,奥斯陆三部曲终于正名了,之前这一系列被译作悲伤精确度、孤独的精确度以及死亡的精确度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看的第一本尤奈斯博是雪人,对于一个之前看的都是阿婆这种整天带着由老小姐年轻漂亮姑娘将军上校考古学家这些贵族组成的嫌疑人团队阳光灿烂风光旖旎世界各地周游,要不就是福尔摩斯和华生穿梭在充满雾气的伦敦和开满金雀花的乡下的套路,尤奈斯博抛过来的是一把利剑,他的文字自带一股北欧的冷冽、紧迫,不给人喘息机会,上来就是赤裸裸的谋杀案,这种手法可以说相当刺激推理迷的心理了。

  尤奈斯博的故事结构像是一张大网,把各个人物都编织了进去,且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我看的过程中经常会把书中人物都列下来,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圈出几个嫌疑人不断排除更换,这个猜谜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奥斯陆三部曲有其连续性,但是单看每一本又都可以独立成篇。

  复仇者之前被译作悲伤的精确度。一个抢银行劫匪抢走了两百万克朗还枪杀了一个银行柜员案子还没破,哈利自身又陷入一个大麻烦,在跟前女友晚餐约会后,第二天醒来发现前女友自杀了,但一切似乎又表明另有阴谋。哈利在这本书中的搭档不错,贝雅特聪明、有其天才一面特别强大的梭状回。

  书中有一点比较兴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明确地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空间的距离。

  亲密距离,0-45厘米是亲密距离,两个人可以感受对方体温,闻到对方的气息,这属于最亲密关系的人相处时的距离。

  个人距离,46-76厘米是非正式场合的个人社交距离,一般只有熟人和朋友能进入这个距离。

  社交距离,1.2-2.1米,一种社交性人际安全距离。

  所以哈利在录像中看到了这点,引起他的注意,一个人就算在生死关头还是会尽可能不踏进别人的亲密空间,所以劫匪最后在把枪抵在贝雅特前额时候,他们之间的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之前哈利看到的录像中劫匪和银行柜员的距离明显要近得多,所以这一点点细节也就暴露了两人的关系。

  细想想真是这样,我们会根据不同关系来和人保持着相应的安全距离,很奇妙,就算曾经是恋人关系一旦解除了,两个人再进行社交,自动会保持在非正式场合或之外的距离内。

  此外原来的摇滚巨星让尤奈斯博写起音乐来也直指人心,也可以看出尤奈斯博的音乐喜好,回头可以把里面唱片找来听听

  《复仇者》读后感(二):全是“套路”,却引人侧目

  “成熟的”罪案小说似乎现在已发展出了固定的“套路”,比如会有一位核心不拘一格的探员,与之相对的则是极为难缠的罪犯,还有危险的最后一刻,当然最后一定会有正义胜利

  我们熟知这些套路,却仍不免被一些作品吸引,是对惊险刺激的天生喜好,还是对推理判断的不断追逐,是出于对经典英雄永远致敬,还是因为作者与时俱进的妙笔?

  每个读者心中自然会有自己青睐因素,但也可以肯定,没有哪一部罪案小说能够单凭一个因素成功。尤·奈斯博被誉为“北欧罪案小说天王”,他的作品近年来受到热切追捧,尤其是“哈利·霍勒警探系列”,其成功正是建立在对多种因素的合理利用与组合上。

  “哈利·霍勒警探系列”以哈利·霍勒警监为核心。与经典的侦探形象一样,哈利也是“有瑕疵美玉”——当然,他的形象更贴近现代读者的口味——他身上的“超凡”气息比福尔摩斯的略弱,而“世俗”气息则比大侦探波罗的要强,与二者不同,他作为一个“体制内”的警探,一些特点,比如嗜酒,被儿女私情影响,有种略带孤僻傲气,注定让他是刺头和麻烦。这类人就有点像是明朝的名臣殷正茂,对于上级来说,他们属于“问题下属”,不用则其余庸才难以平患,用其可以成事,但也易惹麻烦。不过,读者则更希望看到不墨守成规的警探,毕竟,侦破案件实现正义才是我们关心重点,所以,我们更希望看到非常规事件

  具体到《复仇者》这部小说,尤·奈斯博用哈利前女友的死亡将他卷入到案件中,于是,他身上的非常规因素就自然显现出来:这个平日中冷静得有些冷血的警探会出于情感因素做出判断,他不相信同事们做出的结论,而选择自己调查同时不揭露自己与死者的关系。他的行动不能容于制度,但却是读者理解甚至支持的;而其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如果没有哈利的私自行动,也就没有其后整个谜团的反复与展开,也就不会增加“案中案”的精彩

  案中案也不算新鲜的套路,但的确丰富了小说的层次,使主人公哈利不仅有体系外的对手,还有潜伏于体系内的对手。观影式的“无间道”体验让读者可以一览全局,知道答案的同时又极想(如果真心喜欢这个故事的话)去助主角一臂之力。而《复仇者》作为系列小说之一,需要纵深的伏笔和延展的可能,尤·奈斯博把案中案的两个端头都没写死,使得后续作品能够有更广阔拓展空间,也许他会在续作中写出“黑警察”更早前更隐秘历史,也许他会安排其在之后的大案关键时刻给哈利重重一击,而非本书中的小试牛刀,初露狰狞,随后匆匆又隐于水下。

  除此之外,案情的反复甚至反转,与搭档间的信任危机,谜题萦绕的案情关键,应该说都是熟悉罪案小说的读者见过的情节,但这就像是惯看的七色,在绘画大师的组合与点缀下还是会呈现惊喜,尤·奈斯博的小说亦是如此。他的小说节奏张驰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案情中的犯罪与刑侦手段也与当下的技术合拍,情节的设置衔接恰到好处,没有多余动作煽情更是“情节洁癖者”的福音

  尤·奈斯博是来自外行的内行人,现在人们看见他的名字可能要思量用哪个标签才能与之对应,是摇滚明星,是金融翘楚,还是罪案小说名家?他的小说一如他的身份,是融洽的整合,各业界资源与体验在他的指挥棒下完美交织

  尤·奈斯博入局小说界并大获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是出于胸中那些交织的经验灵感的酝酿,最终水到渠成?或者是出于外行人长期对内行人的“怒其不争”,干脆甩开读者与观众的身份自己操刀?抑或都有?但确定的是,在他的调动下,我们熟悉的香料食材的确被烹调成了美味

  《复仇者》读后感(三):复仇真的会让生活更美吗

  奈斯博好牛的一点是,每本书都在成长,因为是倒序看霍勒系列所以感觉特别明显。这本书又完全不同于前一本《知更鸟》将两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故事放在一起纠缠。这本是即时发生的两个案件共同推进,但围绕的核心词当然就是——复仇。

  现在被训练的如同哈利般嗅觉灵敏,虽然不再猜奈斯博讲故事的走向了,但“不对劲儿”三个字还是时常蹦入脑海。比较喜欢银行抢劫案那条线,有意外也合情理。从塑造的哥弟两个人物来看,“复仇”简直是崔恩的唯一选择,如果再能来些三人之间的具体事件,会显得这个故事更丰满,而不是只用几句话的回忆确认三者的关系;安娜那条线略微勉强,至少没有把吉普赛人爱恨情仇浓烈劲儿,拿捏的更入骨。安娜的复仇说白了就是自己作,我猜奈斯博是想跟安娜母亲过往牵连出一丝感情层面说服力,但描述的太浅不能形成有效的影响。总的说来,奈斯博不太擅长同时开弓,更擅长抓住一条线一个核心词,百转千回的虐读者。(从看过后续几本的佳作得出对比)。

  霍勒系列还有两本,继续加油。

  《复仇者》读后感(四):镜子里的人

  你知不知道,视网膜会把一切都反过来,所以你的头脑先接收到的是镜像画面?如果你想看清事物的真正样貌,就必须看镜中的影像。那么你在里面就会看到很不一样的人了。

  提起复仇,武侠作品中的那些角色大概就是我们脑内呈现的第一组相关形象。他们往往背负着杀父灭门之类的血海深仇,苦学武艺二三十年,然后一举铲除构陷者,正义最终得以伸张,社会得以安定。然而,这种《赵氏孤儿类型的复仇并不是整个复仇门类的全部内涵。复仇的动机因人而异,可以是嫉妒,也可以是仇恨;复仇的形式也因此千变万化,可以是暗地里的“穿小鞋”,也可以是明面上的对抗战。尤·奈斯博的《复仇者》就呈现了一种别样的复仇形态

  尤·奈斯博是一位非典型的挪威作家,他生活顺遂,进过球队,干过金融,组过乐团,而且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是他也不安现状,永远想要尝试东西,于是他笔下的哈利也呈现为绝对的不羁,是个非典型的警监。以哈利·霍勒为主角,奈斯博创作了“奥斯陆三部曲”(《知更鸟》,《复仇者》和《五芒星》)以及《雪人》、《猎豹》、《幽灵》等作品,透过哈利破获案件的过程,我们既能感受奥斯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能了解与案件息息相关的历史社会问题。

  以《复仇者》为例,哈利在侦查挪威银行抢劫谋杀时,也在暗中调查前女友安娜蹊跷的自杀案,然而两个案件似乎都显得迷雾重重。

雾也从他们上楼时经过的每扇门的锁孔里飘出,像条后面谈裹住了哈利。他们走进那间公寓,哈利觉得仿佛走在云端:周围的一切——人、声音、对讲机的杂音、相机闪光灯——都蒙上了如梦似幻的光泽,披了一层隔离衣,因为这一切不是也不可能是真的。但站在那张床前,床上躺着的女性死者右手握着枪,太阳穴上有个黑洞,他实在不敢看枕头上的血,不敢注视她那空洞责备目光。他只好去注意那块床头板,看看那只头被咬掉的马,希望这阵雾很快会散,自己也会清醒

  朦朦胧胧的雾将事实掩盖,一切都显得真假难分。在邮件的诱导下,在信誓旦旦的在场证明前,哈利见证了阿尔内·亚布和列夫·格雷特的死亡现场,一切似乎就此收场。然而,活在迷雾中是碰不到真实的,同样,镜中的影像也不能代替真实存在。给哈利介绍自己未完成的大作时,安娜对哈利说:“你知不知道,视网膜会把一切都反过来,所以你的头脑先接收到的是镜像画面?如果你想看清事物的真正样貌,就必须看镜中的影像。那么你在里面就会看到很不一样的人了。”镜中的人虽然可以复刻照镜子的人,并在表面上看起来毫无二致,然而一个却是另一个精心制作假象,是赝品。

  崔恩·格雷特嫉妒列夫·格雷特,后者在他的心中永远是那个坐在屋顶骄傲晃荡双脚的男孩。他一生都追随着哥哥背影,在婚后终于有了可以喘息的空间。所以当丝蒂恩爱上哥哥时,“他们觉得人生不顺遂是别人的错”。于是崔恩为了实现复仇,故伎重施,把自己做的事推给哥哥,给哈利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镜子里的人,也给案子画上了一个虚假句号

  而安娜,一个情感充沛的吉普赛人。因为背叛而被逐出忠诚家族的她,其实也同样只能看见背叛和忠诚两个选项。对她而言,除了极致的爱,就是极致的恨。她深爱哈利,所以深恨哈利毫无理由的抛弃。于是安娜给哈利警监画了一幅藏宝地图,而这幅地图只能透过镜子观看。它指向亚布,指向阿尔夫·古纳隆,最后明确指向哈利·霍勒。因为安娜知道,我们的警监哈利是个永远正义的人,永远不可能放过他所认定的原则。所以,安娜认为她一定能成功实现对哈利的复仇。

  然而,是烟雾就终究会消散,是存在也就总是有迹可循。被迷雾遮掩的真实,与被镜子变形的存在,终于在一次次峰回路转中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人们看到,所谓复仇,其实是制造镜子里的人的过程,是摆布权力意志的过程。先前的译本将本书译作《悲伤的精确度》,确实是佶屈聱牙,但是却也道出了悲伤的真谛——复仇自神话始,便早已根植人心。人造出了镜子里的人,以为把罪恶感加诸他人身上、完成复仇就能活得更好。其实,等迷雾散尽,镜子打破,空虚将一直缠着他们,悲伤亦如是。哈利吸了一口烟,看着烟雾上升又消散。这个过程从农夫在墨西哥的田野播下烟草种子开始,种子在四个月内长成跟人一样高的烟草,两个月后采收,经过筛选、晾晒、切丝、包装,然后运到佛罗里达或得克萨斯的雷诺烟草公司摇身一变成为装了滤嘴的香烟,再装进黄色骆驼牌的真空包装袋,放进纸盒,运往欧洲。一片原本在墨西哥艳阳下一株绿色植物上的叶子,八个月后,在一个醉汉走下楼梯、下出租车,或因为不敢打开卧室房门面对床下的妖怪而只好拿外套披在身上当被子的时候,掉出他的外套口袋。然后,等他终于找到这根皱巴巴、缠在一堆口袋棉屑里的香烟他把香烟的一端放进有口臭的嘴里,在另一端打火点燃。那些干燥、切碎的烟草叶被吸入他体内,给他带来短时间的喜悦后,又被呼了出去,终于能够自由。自由消散、化为空无。被人遗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