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消失的老北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消失的老北京读后感10篇

2018-08-10 04:4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消失的老北京读后感10篇

  《消失的老北京》是一本由梅英東著作,八旗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TWD,页数:4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老北京》读后感(一):作者Mike和何伟(Peter Hessler)的渊源

  因为微博上发了《消失中的江城》和《寻路中国》以及《甲骨文》作者Peter Hessler(何伟)的推荐语,很多人没看清楚,以为《再会,老北京》作者就是何伟。那就开个帖子解释一下吧。这本书作者是Michael Meyer, 另一个和何伟一样热爱中国,长时间居住在中国,用自己的笔来写中国的作者。可以说,是Peter的“好基友”吧,呵呵……Michael看到不要打我!

  为啥说是“好基友”呢?首先,两人是同一批“和平队”的。他们一起来到四川,在四川大学学习汉语。何伟这个中文名的由来不得而知,但Mike的中文名“梅英东”我是知道的。一开始Mike想说,就直接用姓的谐音"麦尔"吧,但教中文的老师觉得,听起来像“卖儿”,不太好。他们学习中文的那个楼叫做“霍英东”教学楼,然后Mike的姓Meyer谐音“梅”,就取了“梅英东”这个名字。Mike自己是不太喜欢的,觉得还是“卖儿”比较好。

  还有个道听途说消息,这个班上,中文学的第一快的是何伟,第二就是Michael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何伟去了涪陵,写了《消失中江城》,后来足迹遍布北京乃至全中国,写了《甲骨文》和《寻路中国》。

  而Michael去了内江的一所大学,在那里呆了两年,过了两年非常非常懒散日子。这一段生活在《消失的老北京》里也有描述

  接着他就到了北京,住进胡同之前的生活在书里也写了,我就不剧透了。然后他就搬到胡同里去了,全程跟踪大栅栏拆迁,自己也成了一个胡同居民。这本书的英文版是在奥运会之前出版的。预知后事如何,请于去寻觅《消失的老北京》一书。

  说起Michael和Peter的感情,还可以再多说几句。在港大Michael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会有一些reading的作业,当然其中少不了Peter写的东西, 然后我们上课就分析,觉得这里Peter是这么这么想的。Michael 就会说,哦,其实他是这么这么想的,然后甩出一封peter写给全班同学解释这篇作品邮件。我们分组做介绍各个作者和记者的Presentation的时候,有一个组就是介绍的peter,然后大家有幸跟peter在Skype上长聊,非常开心。Peter人特别好特别谦和

  另外《打工女孩》的作者Leslie Chang, 张彤禾,也是何伟的老婆,也对Michael这本《消失的老北京》评价很高,说他捕捉到了很多细节

  后来《消失的老北京》要出中文版的时候,我和Michael商量要找哪个出版社,之前也有一些Candidate,然后Peter强力推荐简体版上海译文和繁体版八旗文化。然后就促成了这段愉快的合作

  简体版书名是《再会,老北京》

  我的个人观点是,这本书绝对不输《消失中的江城》。欢迎大家踊跃购买!

  《消失的老北京》读后感(二):消逝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几年来,不断的阅读使我不断的陷入精分状态,从本性传承而言,当然倾向保护古迹文物,甚至也认可为了保护可以“反发展”,但内心深处也不断有个声音在诘问自己“所有的建筑都能成为文物,我们的后代要住到哪儿去?”,的确,空间如此有限,保护的限度在哪儿,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城市以后该怎么办?城市发展与古迹保护永远偈一个悖论,让情感理智,不断的左右相博,难以自己!记得某年,陪某大佬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当外国记者诟病某城的旧城区改造时,大佬的回答可谓理由充分,但过于冠冕堂皇。会下,我提出一个观点,如果让这些住着空调大厦,开着大马力豪车的洋鬼子,在这些街道狭窄,既无上下水,也无室内厕所的古迹中住上几年,他能还会指手划脚嘛?凭什么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幽古之心,就得让我们的人民成为文物的一部分,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隔绝,供他们在窗外指手划脚?

  《消失的老北京》读后感(三):無形巨手可曾來到你的背後

  入手這本書有幾個月了,因為手頭總有些書沒看完,一直擱在書架上。前幾日來了一位北京朋友,聊天間偶然講起了老北京的那些人那些事,他也對今天的北京擁堵不堪的交通和嚴重的污染抱怨不少。送走朋友後,我匆匆將上一本書趕緊讀完,捧起這本美國人梅英東(小梅)寫的《消失的老北京》。

  寫完這本書時,小梅已經在一片叫做“大柵欄兒”(我的北京朋友告訴我,應該讀作“Da-Shi-Lar”)的老城區裡的一個破舊的四合院裡生活了三年。胡同裡的街坊鄰居永遠不知道哪一天他們將被迫搬離這片生活了一輩子的社區。一隻“無形巨手”,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在某個四合院的圍牆上畫上一個圓圈,裡面寫上一個字:拆。這只無形巨手好像無時無刻不在左右著胡同裡人們的生活。人們無法反抗,只有無奈的苦笑。

  這隻無形巨手也曾來到我的背後,在我十幾歲的時候。那是一個週六,我參加了一個考試,考完之後,我就再也沒回過那個弄堂

  這本書讓我想起兒時生活過的弄堂和老房子;想起那些到了夏天巨大梧桐樹遮蔽滾滾艷陽,留下一片樹蔭子的馬路;想起了和小伙伴在弄堂裡踢皮球,球砸破別人家窗戶然後大家四散開溜的畫面;想起了乘涼時鄰居們總是把電視機搬到弄堂裡,大家夥一邊吃著西瓜一邊觀看奧運比賽為女排加油的那些市井生活。。。

  到現在我還會時常夢到那裡,夢到老房子裡走路咯吱咯吱作響的地板和樓梯,夢到雨天打傘走在弄堂裡踩著地上的積水,夢到自己穿梭在迷宮一般的老街區裡“探險”。不過,這一切終於只是一個個夢而已了。

  我不知道,那隻無形巨手是否可曾來到你的背後?

  《消失的老北京》读后感(四):筆記

  ﹣在我開始讀這本書時,掛在背包上的“不拆”襟章就掉了。這個“不拆”章其實蠻諷刺的,它是由NLGX這品牌的紀念品,我在北京機場3號樓以貴價買的。這個品牌的興起,其實正是‘riding on' 胡同社區的衰落。雖然我很喜歡這襟章,但總沒有忘記其實它的‘受歡迎’是十分的ironical.

  - 寫北京老城的書這肯定不是第一本,但我卻一直沒有動力拿起其它的書。反而這本書我卻挺能接受。它不是那些高高在上去談甚麼文化價值歴史建築的學述東西,也不是一個‘西方眼精’的東方主義式懷舊。作者在北京當年七八年的志願者教師,以一種極為‘卑微’的身段融入了社區的生活當中。書中談的無寗更多是作者作為一個人,一個帶著同理心與慈悲心的人敏感地記錄著在北京老區的生活。

  ﹣作為一個外國人,作者總是能閱讀到一些令人會心微笑的東西。比如說愛國主義教育的無聊,教育體制的僵硬,胡同居民如何受到政治生活的塑造等等。這些視覺可以想像在西方的讀者中一定十分受歡迎,但與其批評這是在討好某些讀者,不如說他更像國皇的新衣中的小朋友揭穿了一些大家不忍說穿的事實。

  ﹣北京市對我來說一直有種說不清的感情,這既是青春的也是理想的,這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對於今天的北京如此不宜居,我心中的某個角落始終會保留著一些最私密但又最真實的記憶,關於這座城市的自已的記憶。

  ﹣作者有意無意提到他生活的社區與八九的關係,雖然資料乏善足陳,但那空白卻已意味著甚麼,挺有意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