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长的告别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漫长的告别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0 05:5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长的告别的读后感10篇

  《漫长的告别》是一本由[美] 雷蒙德·钱德勒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42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一):用一本书的时间去告别

  在第53章开始之前,你并不知道结局会是如何。

  侦探马洛用了一本书的时间去给好友特里一个正义的告别,漫长且带着苦涩

  两对夫妇,分别出轨的四角关系,加上其他旁支交织出一个巨大的网,马洛被网在其中,看不清方向找不到突破口承受着网外的质疑与威胁

  在小说后半段的时候,马洛用自己方式去告别心中的好友,悲壮地似乎要牺牲自己去换一个公道。最后两章,是扭转如是氛围地方,威胁随着真相出来的时候消退,最后看着他转身走人造大理石地板上远走。

  每个人都不过是人生中过客,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故事的最后就像一桩平常案件,写上完结的句点后放进档案夹里,尘封。

  ————————————————————

  书中有好多篇幅描写其实是与案情与主旨无关的,却正如前言里面村上先生说的那样,这样的写作风格成了钱德勒的个人风格。

  案情的推进,就像退潮的海水,一个一个浪地往海里走,引着你一点点地深入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二):因爱生恨的复仇女神

  因爱生恨的复仇女神

  漫长的告别

  3/19/2017

  一天里读完的这本书,可能有点急于求成的心太重了,难免只是草草读个囫囵吞枣。也是因为自己对于侦探小说总有些怠慢吧。所以结果就是,故事是读完了,但却并不能体会出为何amazon和豆瓣的一致高分评价

  村上春树的序也没有读完,因为显得太文学批评专业了,急于开始进入正文读故事,就跳过了。

  因为看得快,很多名字就混淆了,也有好些支线情节不懂了,文章后面的滚床单又是什么意思咩。

  印象深刻的是,在文章96%之前都以为侦探重情义,想还朋友一个清白,虽然这个朋友全世界千夫所指酒鬼醉汉懦弱、不能支持自己的生活而委身于根本不爱不尊重他的荡妇妻子,但只有这个侦探识得他的好教养、他的无耐。但看到文章最后的那场对话,才觉得侦探境界更高了哇,原来他也是很鄙视这个懦弱又机会主义男人的。

  故事里弥漫着酒精,显出上流社会光线外表下的腐败荒唐

  杀掉丈夫人和丈夫、而又自杀的女主,一出场就是惊人天人般的描写,最后的下场也不由让人感叹。她用杀戮来控诉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年轻真爱战场英雄虽逃得一死、却沦为不堪酒鬼和荡妇之夫,她委身下嫁的丈夫也盛名不负、对她不忠。她制造了故事中的三场死亡,是化身柔弱少妇的复仇女神。

  总之就是,没觉得这本书有多么特别赞... 得去看看其他的书评学习一下。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三):于乱世之中找到安稳

  购书已有一年,去年此时正忙于毕业大作的纷乱头绪中,一同买来的还有《FBI心理分析》,后者已让我留于杭城那个不会再打开的柜子,这本确是一直带在身边的,半年多的辗转,始终不离不弃,一来是其包装精美,二来是其价格不菲

  起初读来是因钱德勒获爱伦坡奖,而对爱伦坡的印象却是缘于其死后墓碑上的“乌鸦说:此人不再来”,哎呦喂,当时那个凄凉。看到此书的名字时《漫长的告别》始终也是无法与侦探小说联系在一起的。看惯了阿加莎强推理故事性的一口痛快,也看得了东野圭无费了那么多笔墨考察人性掰弯人格。但这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名字也怨不得中文翻译,你说the long time goodbye。怎么译?怎么译?臣妾都做不到阿。

  后来读起来变能体会到这种强浪漫主义情怀与男性文学的人格植入到了作者文风中。开篇马洛与特里的“情深”都已达到超越“只要你说你没做过,我就相信你!”的琼瑶阿姨的烂漫,已然是一种“你特么什么都不要讲,信不信随我,当然,我自然会信你,我就是有这种自信。”的男人之间的真情义!无力抗拒,无力抗拒......

  (未完待续)

  3.19,16:58来来来,我们继续说一说这个故事。

  村叔作了两万字有余的序,还是蛮惊讶的,但村叔向来也是文学界著名老好人,不会胡乱的刻薄与相倾。但却是颇具技术含量的褒奖与赞美。如果说我这样三脚猫的学过几堂流量中度过的文学课的多半是在看故事,那么再回头来读村叔的序则可以说是让自己掩面自愧三分而有余的。

  绕道细节,而不去刻意刻画主人公人物性格,在行为中与细节中去塑造读者感官中最主观性质的人格与动机。就好比说A看到了马洛的仁慈,B看到的却可以是马洛的刻薄一样,如若A和B跑来找钱德勒争辩,那么自然老钱会抬着下巴,捋着胡子,蔑视而又戏谑的边走边说“我可什么都没讲,都是你们胡乱猜的哦。“13年硕哥曾和我讲过关于真分数定理里面的禅意。X=T+E,我们选取大样本来去无穷逼近这个T,然后自鸣得意的说我们在越来越高的置信区间内得到了这个T,但是呢,终究T还不是T,所以也就会有现在国际学界上所出现期望废弃置信区间这个来头。那么其实X有很多个,T也可以有很多个,无非是在等号的哪一头来看对方。这时候又想起了胡说的”道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

  我们再来看看韦德夫人,这个罪魁祸首,因为一贯缺乏的人物刻画,而又以男性视觉或者说是一眼万年的铁哥们情义决定了这个可怜的女主角都没有深刻的人物自省分析,而导致乐我们只是单纯的知道她美美美,这多少都是有些可怜的,但是开篇与我们的马洛见面后的那句”你不能就事论人,而要就人论人“。当时真是拍岸叫绝阿,我们的女主角有着这样深刻的认知观念,人格这个事情我们用尽了如此多的方法去拆分16PF,大五巴拉巴拉,可是不论行为主义如何去说,人作为一个统合的人是多么的玄妙

  我们不去深究了,侦探小说多半不能深究 ,作者也是不能考虑的如此全面,多半是想把自己表达主体表达清楚了,才不会去管后来人对它的指手画脚。所以我自然也不想来耗脑力去思忖杀人的动机之类的。对于主人公间的情义自然也是不想多想的,因为我已经察觉到这章初评已经太长而缺乏结构了。

  后面的话还是留到日志里去讲好了。但是还是要扣题不是?

  有时我会思考,如果特里是个邋里邋遢的醉鬼,没有蓝色幽灵,没有文质彬彬,没有夜生活开启前加酸橙汁的琴蕾,没有五千块的大钞 ,没有白色猪皮行李箱,没有咖啡,没有刀疤脸,没有这些还是否有这样的漫长的告别?小说可以假设 ,生活却没有如果 ,每个人身上的tags多多少少,我也在努力的去贴,可这并不全都是我,这也并不全都是你,这种信任,这种有所保留坦诚,这种倾心究竟是什么在左右,影响因子有很多 ,每个因子上的载重我不知道,不过都无所谓了,可以随意持枪杀人的年代是乱世? 法理道义安生就会安稳?

  也都不重要了。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四):迷人的乱起八糟

  用故事情节来吸引人的小说越来越少,本书恐怕不是例外

  在它的故事内容里,有为了正义和事实顽固到底的愣头青式偏执男主角。在它的故事结构上,有最长距离的前后呼应。在他的情节节奏上,有高潮式的结尾。

  这些都不是最最吸引我的部分

  最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其中“乱七八糟”到没有限度的想象力

  随便举几个例子——

  1、不眠之夜于我就如肥胖的邮差一样少见

  2、那桌子颇多疤痕,像是从方舟上弄下来的,诺亚买的也是二手货。

  3、这一瞬间,冰激凌掉在她身上也融化不了。

  4、再也没有什么比没有水的游泳池落寞了。

  5、而她则飞给他一个不易觉察的微笑,几乎使他被自己的口水呛死。

  6、需要刮脸的侍者食物朝你脸上一丢。

  7、来了个强硬家伙声音听上去像是从装甲车的窄缝里挤出来的。

  8、你可以把抹自己脖子也算个节目。那观众喝彩要我再来一个怎么办?

  是因为村上春树才连接到此书。喜欢村上春树的原因是喜欢《挪威的森林》,喜欢《挪威的森林》的重要原因是喜欢里面——具有超级想象力的比喻句。此书与《挪威的森林》在想象力上有同工之妙。

  仅仅是一两佳句、三四美段就定位一本书,是浅薄了点儿。可没办法,我的理解力、接收力止于这一程度

  读书向来是囫囵吞枣,买椟还珠是常事,零判断力是盖不住的缺陷。但这不能阻止我从小区域出发,产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快感,每有迷人细节便狂喜肌肉颤抖的生理反应

  对书,别人的爱深似海,我只爱 一点点。只要有一处迷人,足矣!足矣!读此书,有想象力迷人这一处风景,足矣!足矣!

  读此书,让我想起国家剧院音乐厅的屋顶。它凌乱无章的图案设计者用叉子随意勾勒的结果。看,看!操作动作时,在小角落里跑跑题、卖卖萌、秀秀玩性,也是魅力裂变的呀。这就像,在参加世界顶级游泳赛事关键时刻中,边极力劲游,边自由活动脚趾小脚趾,1234,2234,3234……oh yeah!

  一路狂奔不忘舞,忙里偷闲静赏花。我喜欢这样的玩法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五):她比想象的浓烈

  一天二十四小时,一些人在不断地逃遁,另外一些人在努力地追赶。在包藏万般罪孽黑夜里,有人正在咽气,成为残废,被飞来的玻璃片割伤,在巨轮之下支离破碎,在方向盘头破血流。被殴,被劫,被勒死,被强奸,被谋杀忍饥挨饿病魔缠身百无聊赖孤独绝望,懊悔自责,担惊受怕怒气冲天,冷酷无情焦虑不安,哭泣颤抖。一个不比其他城市更糟的城市,一个富裕的、生机勃勃的、充满骄傲的城市,一个迷失的、筋疲力竭的、极度空虚的城市。

  这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世界即使危险,但始终有人不紧不慢的活着。

  也是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的,读起来确实精彩无比。但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艾琳是凶手,可能是我剧情感太弱了吧。一个在战争失去爱人女人,一个与不够爱的人结婚想要忘却伤痛的女人,却在百转千回以为自己完全沉淀下心好好过日子的时候,上天又让她遇见了特里,但他们已经彻彻底底失去了对方。记得小说在艾琳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着重描写了她的美丽,所以这么漂亮的女人,在故事里难道注定要承担痛苦抉择吗。很心疼艾琳这个角色,一个是和自己爱过的男人,一个是和自己结婚的男人,可都被另外一个感情生活极其混乱的女人夺走了所有的爱。但这个杀人的动机真让人无奈呀。看到小说最后特里复活,总以为艾琳也有重生的反转,可这不是爱情故事,是推理是悬疑走向。但我真的好喜欢艾琳呀。

  再说特里吧。这个打动了很多人的男人。他最后死而复生的方法,后来是很多人用的梗吧,在前几年的港剧里恰好有看到这个方法,在书里看一遍,就很有画面感了。这是个在小说里一直变换名字和样貌的男人,没有他,也就没有漫长的告别,对人仗义,有责任心,爱喝酒,他的婚姻就像是一笔交易,放任自己的女人和别人交欢,他拥有无限的名誉金钱,反正他开心就好。谁也不知道他的以后会去向哪里,但不缺钱,不缺酒,想必也不会缺女人。

  那菲利普·马洛,这个私家侦探,我也是服了。在百度里搜索了下,他后来在另一部作品里和琳达·洛林结婚了,但他还是愿意做一个小侦探,这样真好。喜欢马洛的性格,每次和警察死磕的行为看着很欠,但他总能化险为夷。对特里念念不忘,在故事一步步发展过程中,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探寻到真相,通过艾琳的旧物线索,把事实一引而出。他真是个厚道机智好人,对特里不过分关心送他去机场,帮韦德带回家给艾琳,在艾琳打给他时他也及时赶来帮忙,最后不要钱,什么都不要,只想当个探子做自己,大智若愚吧。而且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先想着不慌不忙的煮完咖啡,对了,还有琴蕾,这究竟是种多迷人的味道,希望以后自己能有机会尝到。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漫长的告别终于结束了,可艾琳再也不会回来了。那“热烈癫狂,难以言喻,如梦似幻的爱情一生不可能遇到第二次”的特里,非要换个身份与她相逢,可你看,他没有想象的爱你,而你的爱,却比你想象的浓烈。你知吗?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六):我爱特里

  三天左右的时间看完了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

  特里·伦诺克斯是一个十分十分迷人的角色。“我其实是心肠相当硬的人,可那家伙有什么东西触动了我。我不清楚是什么,也许是他的白发、疤脸、清晰嗓音和他的礼貌。也许这些就足够了。”马洛说。或许是最近某类小说看多了的缘故,看到身为同性的马洛在小说第一章的结尾这样评价特里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丝小小的期待,不过也只是像最后一遍清洗衣服时,冒出来的细小而稍纵即逝的气泡。

  从外表来说,特里应该是一个极其闪耀的英俊男子,不然让人魂牵梦萦的金发美人艾琳和身价不菲明艳动人的西尔维亚也不会先后嫁给他。但全文似乎没有对他外表进行直接又细致的描写,从我有些囫囵吞枣地初读中,我脑海中的他应该是,体型高大结实,但却并不健壮,虽然从过军,但也不过是短短的一段时间,并且还受过好几年被俘虏之后的折磨。最重要的是文中多次提到他“礼貌”,即使是在喝醉以后,也不过只是像“最多就是喝了几口橘子水”。当然健壮与礼貌并不冲突,你可以说一个有八块腹肌胸肌突出手臂粗壮有力的健身教练温柔的和你打招呼,他是礼貌的,但也没达到说他风度翩翩彬彬有礼的程度。而特里的礼貌在我看来却是一种儒雅风度,是超过了礼貌的。同时,他的脸部线条坚毅优美,洁白整齐的牙齿被薄薄而红润的嘴唇包裹着,鼻梁精致高挺,鼻尖微微上翘,双眼皮,浓密英气的棕色眉毛下面是一双多情的有着深棕色瞳孔的眼睛,是晴朗夜晚里月光跳到大海的褶皱上摇摇晃晃,闪闪荡漾的光揉碎其中。右脸僵硬横着几条细疤,皮肤白皙细腻。但与他的白发比起来,他的疤痕不算是最显眼的。显眼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但无疑是吸引人的。你会好奇,你会想去探索不寻常的事物背后的故事线索。

  我在想如果特里没有那头白发和疤痕,马洛一开始是不会载他回家的。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外表与不俗的气质足够吸引人了,但吸引并不意味着主动靠近,好奇才是踏出第一步的助力。马洛作为一个私人侦探,在第一次遇见特里的时候就把醉醺醺却又保持着礼貌的他载回家,也不过是犯了职业病。

  他知道他有故事。

  特里岂止是有故事,简直是太有故事了,不然也不会用整整一本书来讲他。

  ---------------思维发散的人写东西真滴有点痛苦,先挖个坑,考完试再补---------------------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七):分离就是轻微的死亡

  写一下自己读后的小感受~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还是读原版好。曾经也试着读过英语原版的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但是读起来就是很辛苦,很吃力,可能是书中太多古旧地道的表达吧。看完《漫长的告别》后,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看原版的,因为我看到村上春树的序的讨论翻译部分还有相关书评,发现英文表达很流畅特别棒,所以下一本外国文学我一定要试着读原版啦~

  2.这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推理小说。个人觉得,相对于其他推理小说比如东野圭吾的作品,这本书的情节描写是不算精彩,甚至一开始读有点索然无味。我所理解的是讲:艾琳杀了酒鬼作家丈夫韦德和她的前男友的妻子,她前男友参军回来整了容,娶了富家女,人也变得很堕落,艾琳等了他十年,但是看到他变成这样很失望,没有以前的爱了。“人生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夭亡,而在于变老、变得下贱。”艾琳的丈夫也爱上了浪荡富家女,却发现富家女的素质不高.满嘴脏话,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于是他交欢后愤然离去,富家女紧追被跟踪丈夫的艾琳看见,艾琳杀了富家女,此时她丈夫是喝醉酒的状态,她不确定她丈夫会不会记得,会不会告发她。而特里成为最大嫌疑人被迫外逃。后来艾琳又找了个机会杀了她的酒鬼丈夫。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但是他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还有细节描写很棒,可能原版体会更佳

  3.可以从村上春树的二万多字序里面了解到很多。我是看完书的内容再看序的,确实心生佩服,同看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村上先生告诉了很多我看不出的东西以及没有去了解的东西。比如:钱德勒的介绍、美国司法机关的相关知识,还有这本书批判的东西……其实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经典的一句话“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感触不深,只觉得很美,觉得不过就是时间过去一点就是死去一点的意思吗?还是图样图森破。看了序我才知道这句话不是钱德勒的原创。科尔·波特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造了一首歌曲Everytime We Say Goodbye,I Die a Little,一般认为法国诗人埃德蒙·阿罗古的诗是其源头:分离就是轻微的死亡。是为了所爱的死亡。至此我明白了原来说一声再见的意思就是分离,真是愚钝,分离之苦真的就像死亡一样难受,我也真正理解了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

  20170710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八):别给我线索

  写这篇书评好有压力啊,村上老师已写了两万字,还印在了正文前,我深觉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超越……

  虽说读过的推理小说不算太多,可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本书与其他推理作品的不同。

  如果单纯以一个推理小说来评价这本书,从情节的编排、节奏的掌控、悬疑的设置、伏笔的铺垫到结局的冲击,它并没有太多的惊喜,不足以匹配那两万字的序。

  但这本书真正的意义就在于它并不是一本单纯的推理小说,或者说作者并不只把它当作推理小说来写。这就使书中有许多段落、情节看起来有些多余,这也是很多网友评论它冗长的原因吧。

  据我以往对推理小说的了解,及基于这一了解形成的阅读方式,令我在阅读这本书时迷失了好多次,作者好似位坏学生有意戏耍着我这个私塾先生。

  那些我得意洋洋抓住的伏笔,都沉入海底,再没有上岸。我想这是大多数人在阅读推理小说时的习惯,我们在跟作者捉迷藏。一缕发丝、一个倒影、一片纸屑,一旦发现这些蛛丝马迹,便兴奋的好似抓住了作者的小辫子,于是人人变身福尔摩斯,玩一场叫做你藏我捉的游戏。而好的作者便是既留下线索引读者在迷宫中穿梭,又能将悬疑保留到最后一刻,待所有人都已累的气喘吁吁,才忽然吹散眼前的迷雾,将你手中的七巧板拼给你看。

  可钱德勒并不按套路出牌,每当我为“线索”忙的焦头烂额后,才发现,我找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七巧板,只是随风飘落的一片树叶,打了几个旋然后落入尘埃。被骗后的我或气他顽劣,或讥他无聊

  可他为何将这些看似无用的树叶呈予我看?可能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他只是要将树叶上的脉络指给我看。无所谓线索,只是他看到的,剪取的生活。这种片段的描写在别的推理小说中是很难找到的,或者说作者认为描写这些实在无用,何必浪费纸墨。

  这也能解释马洛身上的许多行为。作为一个侦探,他的做法很多时候都很“孩子气”。起初我还期望为这些举措在后文中找到“高大上”的解释,但很快我便放弃了,因为我知道根本不可能找到,作者本就无意将他塑造成名侦探。他只是个佩戴侦探徽章的普通人,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可能偏颇,却十分坚持。

  嘿,别再忙着低头寻找了,举首间,那片树叶正在飘落。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九):美版琅琊榜

  稍稍浏览了一下短评,绝大部分人好像都是从作品的表达,故事的结构推理等专业方面去评论,于我而言,在意的并不是这些,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我也并不懂这些。

  看完后我只是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而且作者描写的很有画面感,我是一气呵成的读完的,看完的当下我只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有触动到我,抑或是感动,可是具体又说不出来什么,只能默默回味。

  我羡慕特里,能遇见马洛这样的朋友。马洛跟特里之间的友情应该是很多人都向往的,我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你确如此懂我,如此信任我,就像简介里说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交流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自发地相互理解的故事,是人类抱有的美好幻想和它不可避免地引发的深深幻灭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我觉得马洛跟特里有点像最近比较火的琅琊榜中的靖王和梅长苏,马洛对特里是无辜的这一事实的坚信就如靖王坚定的相信林殊是被冤枉的,而且特里和林殊都改头换面以另一层身份继续活着。。。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十):闷骚而有分寸的男人,大概就是这样吧

  不知从何时起,相较于简单粗暴可以直接以金钱外貌定义的“高富帅”,还有一类男人也开始成为女同胞们痴迷的对象——Smart is the new sexy。这类男人往往貌不惊人,也非腰缠万贯,然而思路敏捷,特立独行,做人做事背后又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坚定的底线。从《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到英国BBC版的“卷福”,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一类。而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里的菲利普·马洛,大概也算这类“型男”的鼻祖了。

  之所以想到看钱德勒的小说,当然是因为村上春树。同属于美国爵士时代的菲兹杰拉德和钱德勒,以及两人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漫长的告别》,不仅在村上的小说中屡有提及,这两位作家也对村上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早年看了大量村上春树的作品,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钱德勒的小说,有种找到村上“祖师爷”的感觉,也渐渐明白了,村上的那些作品,何以会写那样的人、那样的事。

  村上小说里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独居的中年男人,从事的职业,也是不需要团队合作的个人事务所类型(侦探、翻译,不一而足)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被迫卷入某些事端,然后,因为某些不可推卸的原因(或者说是主人公自认为有责任),要去寻找真相,或是别的什么。

  而在钱德勒这里,菲利普·马洛就是这样一个主角。一个人经营着私人侦探事务所,办公场所局促而积满灰尘,与“豪华”、“富丽堂皇”这样的字眼儿完全不沾边。一次偶然的机缘下,认识了喝醉酒的特里·伦诺克斯,后者虽然酩酊大醉,但依然显示出某种教养或者说恪守着的规范。正是由于这一点,马洛被其吸引,逐渐卷入到一连串错综复杂的血腥事件中。

  而某种程度来说,马洛是伦诺克斯的另一个分身,他同样恪守着自己的原则。虽然经常有话不好好说,但在被抓紧警察局后,宁愿挨打也不愿意违背真相和良心做出不利于伦诺克斯的供词;后来又孜孜不倦、不顾阻挠地去寻找案件的真相;甚至于,还孤身一人去救出醉鬼作家韦德……

  用村上春树的话说:“《漫长的告别》之所以明显区别于钱德勒的其他作品,可以断言完全就在于特里·伦诺克斯的塑造。这部作品既是菲利普·马洛的故事,同时又是特里·伦诺克斯的故事。”

  可是,对于习惯用“常理”来判断事件、人物,特别是推理小说故事情节的人来说,不管是马洛还是伦诺克斯,都不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对话都有些别别扭扭,以至于整部小说读起来也不同于一般推理小说的逻辑缜密、叙事流畅。而钱德勒似乎并不在乎这一点,同样是在村上春树的日译本序中,他引用了钱德勒的原话:

  “如果你要写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早上起来时有三只胳膊,那么这故事就不得不讲述多了一只胳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不必对胳膊增加进行一番正当化处理。因为那已经是个前提了”

  所以,这部小说压根儿不会告诉你,伦诺克斯或者马洛,这样不简简单单好好说话、骨子里又不是一个坏人的闷骚性格何以形成,钱德勒只需在这一默认前提下,继续展开他的故事即可。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小说里还是留下了不少线索,揭示了“闷骚男”何以如此的原因。伦诺克斯多舛跌宕的人生轨迹,是一个比较直接的解释,而对于马洛来说,有几处独白,读之也非常令人心动。

  “私人侦探一声中的一天就这样打发过去了。平常的日子并非完全如此,也并非完全不同。天知道是什么让人一直这样混下去。你发不了财,也不常碰到有趣的事。”

  “我的另一部分希望马上离开,避开这些事情的纠缠。可我向来不听从自己的这个部分。要是我真那么想,就会守在我出身的小镇上,在五金铺子谋个饭碗,娶老板的千金,生五个小孩,星期天早晨给他们念报纸上的趣闻轶事,要是他们不像话,就给他们后脑勺一巴掌,和老婆争论该给他们多少零花钱,该让他们看哪些电视节目,听哪几个电台。我说不定还会发财——小镇人眼里的发财,住有八间房间的大宅子,车库里停着两辆车,每个星期天都有鸡吃,客厅茶几上摆着《读者文摘》,老婆一头烙铁烫的卷发,而我的脑瓜就像袋水泥。伙计,你去过那小镇上的日子吧,而我还是愿意待在这脏乎乎的、畸形的大都市。”

  爵士时代的美国,和今日的中国不无相似之处。城市新贵大量涌现,一方面,阶层正在逐渐固化,城市富裕阶层的纸醉金迷,和小镇居民平淡安逸的小日子已形同两个世界,而处于两者之间的城市中产阶级,固然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却依然被大城市的繁华、无限多的可能性梭吸引;另一方面,阶层流动的阀门还没有最后关闭,就是这一点点渺茫的希望,驱动着无数小镇青年前赴后继的涌向并不那么美好的大城市。

  时代的巨变之下,马洛这样的闷骚男的行为处事,也就有了合理性,也成了大城市中无数孤独青年的化身。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喜欢这样的闷骚男,倒也显出了时代环境下的必然——不咄咄逼人,有腔调有个性,看似乖张不羁的底下是明确的坚持和不容侵犯的底线——无怪乎,《漫长的告别》中,伦诺克斯的狐朋狗友愿意用一个惊天大谎来保他周全,而马洛呢?整篇小说中唯一一个不怎么坏的富家女,也愿意主动上门,投怀送抱。

  (本文首发于头条号“虫鱼的艺文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