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历史可以观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历史可以观看》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历史可以观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历史可以观看》是一本由冯克力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一):当历史可以观看

  此书是老照片的选篇作品。编者选择了一些个人拍摄的“不宜发表”“曾入敌档”“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同时伴有着一些背景写作以及分析。   照片非常不错,也确实包含着相当大的内涵,可以作相当深入的解读。但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所欠缺。我自己是学新闻的,记得曾经学过,任何的完成真实是不存在的。同一事实在记者的观点、编辑的方针下都可以做不同的解读。我们惟一能做的只可能是尽可能客观公正。新闻事实如此,而此书显然也是如此。编者或者文字作者显然是对建国以来的政治运动以及许多方面不满的。这很正常,我也是同样观点。但许多文字中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完全否定的政治倾向。本来这也没什么。不过作为一本历史档案性质的书来说,这种政治倾向便带有不合时宜性,反而减弱了照片本身的意义。过犹不及恐怕就是如此。   建国以来左的政策显然是错误的。但我并不认为右就是好的。正因为我们犯过极左的错误,更应该警惕极右的反弹。有句俗话:做事总会有错,做得越多也许错的越多。但总比不做事的好吧。对于历史以及当代来说,左中右缺一不可。应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才是正理。以上便是我的看法。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二):历史与记忆

  从十九世纪初摄影技术诞生到如今,人类拍摄了多少照片可说是恒河沙数,不可计算。在丰富人类记忆层次上,照片功不可没,比如,你想象中的“鸦片鬼”——佝偻、颓靡、瘦弱——始终不如一张侧躺吸烟的病躯来得更加直观,更加震撼。文字始终是抽象的,无论使用多么精确的措辞和语法,而照片是做不得假的。按下快门的一霎那,历史就在那一刻定格。

  照片不仅可以丰富人类记忆,还可以“储藏”记忆。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整理家中的杂物,偶然发现一本老旧的影集,信手翻开竟沉醉其中,心中不免回味其时其景其人其事,甚至一些你认为早已忘记的过往,也逐渐清晰于脑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照片不啻为最神奇的魔术,一种唤醒记忆,重现过往岁月与沧桑年华的伟大发明。父母最幸福的时刻便是翻阅子女的成长照片,最兴奋的时刻便是记录子女的成长点滴,一部影集承载了一段岁月的时光记忆,凝聚了一个家庭的血脉亲情。

  照片也给予了普罗大众一个记录自己历史的方式,在前摄影时代(这个词纯属自己杜撰),记录历史的有两种力量,有形之物与无形之书,有形之物无法“发声”,并且终究敌不过兵燹和战火,熬不过沧海桑田,化为一抔黄土;而无形之书虽然“善言善道”,但记载的却是帝王将相、戎马倥偬,有限的记载又因为历史的积累和修改变得面目全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的也正是如此。相对来说,普通人的历史一直被忽视,他们不是不想在历史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留下自己的足迹,而是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适当的方式,因此,一个个真实而又渺小的个体被漠视,被淡忘,幻化为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照片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记录自己的历史,身边的历史,一个真实的历史,一个注定“不完美”的历史。借用大刘的话说,照相机就是一个“二向箔”,将三维世界的时间序列以二维的方式永久留存。时间留不住也停不下,但我们以这一方式至少拥有了永恒的那一瞬,这个瞬间短暂到用一刹那来形容都显得有点漫长,永恒到所有一切都无法从我们身边将其夺走,这一刻就这样在奔流的时间长河中被我们拾起来了。

  信息爆炸,科技发展,带来的是照片摄制的简便易行以及照片数量的几何激增。现如今,每个人电脑里或多或少都存有几十甚至几百张各种独照、合照、风景照,微博微信也是不断以繁多绚丽的图片来“轰炸”我们的视觉反射神经。我们已习惯了手指一划下一张的模式,除非遇到俊男美女,否则绝不会在一张照片上停留过久的。照片已经从承载记忆、记录历史的个人收藏逐步演变为现代人对文字阅读恐惧与烦躁的替代媒介。

  文字的阅读最需要想象力,也最需要思考。图片次之,而影像只需要你瞪大眼睛看就行,大脑呢?抱歉,我们这只需要眼睛和爆米花。

  综上所述,多多用照片记录自己的历史,最好附带一段说明或所感,文字和图片结合既直观又有想象的空间,对重构当时的情景,重温当时的情感是有莫大助益。因为,说到底,人不是需要靠记忆活着吗?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三):照片的别种意义

  最近一个叫做《北京的星期天》的纪录短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这部1956年上映的法国纪录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只是导演拿着摄像机在北京城里瞎转悠拍下的一些画面,配合着它略带吐槽口吻的旁白。

  如果他拍摄的是2015的北京,当然就不足为奇,但是它有时间帮忙,这部短片里的影像是50年代的北京,一座还没有被高楼大厦占领的北京,一座无数人怀念而又永远消失的北京,仅此一点,就可以让无数人动容。

  在这部电影里,影像最原始的记录功能凸现出来,它是一段时间的切片。

  同样拥有这一神奇法力的还有照片。十几年前,每家每户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家庭照相簿,存贮着这个家族的记忆。当我们重新翻看那些泛黄的照片时,你会感到一种淡淡的忧郁,那是时间的味道。

  而照片不止一种,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照片属于日常之用,所拍摄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但还有一些专门的摄影师,他们为杂志拍照,为报纸拍照,为他们自己心中的某些理念拍照,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身跻艺术家之列,照片放大挂在美术馆里展览。

  那些照片和我们日常所拍摄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同?

  当然,最明显的是技术的高低,摄影技术也是技术,如何用光,如何构图,如何正确的曝光,都需要练习掌握。虽然在科技的帮忙下这些技巧已经越来越简单,但是专业就是专业,同样的场景,你拍的就是没有摄影师拍的好看,这没有办法,一份功夫,一份收获,总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摄影师的自觉,摄影师心里有底,心中有念想,这张照片我是要作为作品留下来的,这个主题是我需要用照片去表达的,他们按下快门时,也是拍下一张照片,但是又不仅仅是一张照片。

  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在20世纪初拍摄了各式各样的德国人,他企图通过照片记录下社会百态,尽可能的拍下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他起初计划拍摄600张人像,可惜二战爆发后未能完成,但是他的照片已经为他留下了不朽名声。假如他并没有这样的计划,想要去拍摄“20世纪的人”,那么他也就拍不出这些照片,就算他的技巧如何高超。

  同样的,美国摄影家戴安·阿勃丝则一直在拍摄各种边缘人、畸形人,她的照片给人以很强的冲击力。毫无疑问,她是有意去拍摄并发现他们的存在,这样我们才通过照片看到了他们。

  如此种种,有艺术追求的摄影家可以名留青史,但我们的家庭照相簿却只能随着时间归于尘土。除非它还能有一些别的作用,比如像《北京的星期天》那样直接呈现历史,重现一些“已经消失的景观”。

  在中国,冯克力先生主编的《老照片》可以说达到了这样的作用。在这本杂志里,不仅有难得一见的国家历史现场,更有许许多多的私人史、家庭史。苏珊·桑塔格说,“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如果你看过《老照片》,便会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老照片》中的照片并非都由专业的摄影师拍摄,拍摄的目的也未必是为了登报,很多照片都属于家庭照相簿范畴,但是在这些家庭照相簿里,你恰恰看到了历史的细节,就像我们在正史之外需要野史,在宏大叙事之外,需要私人化的历史叙述,这些老照片,让历史进入生活,可以辨认,可以观看,仅此一重意义,便又可以使这些照片,焕发新的生命力。

  老照片得以重现意义,自然离不开冯克力的决心和努力,近日读毕冯著《当历史可以观看》,看到了许多故事和照片,还有一些刊发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书虽小,照片也是老的,但沉浸在历史和生活的交界处,却也是一件乐事。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四):内容浅显 聊做消遣

  最近常常看一些大部头,所以看完这本书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浅显。

  其实《老照片》定位很好,而且做得也不错,我觉得,不能因为得到很多人认可,不“集成册”觉得可惜,就弄出一本集子来。这就像饭店里的厨子,每天给客人炒菜,有一天有个客人说:“你炒的菜很有特色,好吃!既然你厨房还有很多菜,不如再弄个新菜品吧。”然后厨子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搞出个新花样来。新菜品不是因为新想法、技术之后才会诞生的吗?

  这本书作者定义为随笔还是比较准确的。这些随笔有十几年前的,也有近期的。时间的跨度大和内容的雷同造成了一个问题:分类不清晰。

  当然,并不是说这本书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就在于图片,毕竟图片对读者来说更形象。但是,问题来了——如果以图片为主,这本书就没有出版的必要性了,有《老照片》就够了;如果以文字为主,这本书也是如同鸡肋,因为文字不是其长处。

  这个问题导致该书内容比较单薄。

  当然,如果读者是《老照片》的粉丝的话,这本书还是能解渴的,读者至少可以对《老照片》的台前幕后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印象不是太好,也可能是我看的电子书,上面的图片太小,缺乏震撼力吧!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五):历史可以观看吗?

  冯克力的书《当历史可以观看》,主体是老照片,特别是清末民国初,以及 文革时期的老照片,再辅以文字的说明,从而让历史生动的重现。

  关于历史,我已经练就了免疫的本领,这是说历史大致都是有偏见的,或者是有 企图的,遑论客观;所以我是认可所谓无图无真相的说法,即使图像大致也会有 偏见,但那则相对小太多。

  看着老照片上灰色的衣服,各种表情的人物,再加上特定的拍摄时间,于是历史在 那一刻定格了,而这种定格一旦昭示出来则是很难涂改的,这也是图像的力量。

  老照片

  看之前,我是有些好奇心的,例如对于过去人们外貌,服装,建筑等会是怎样的期待, 对于特定时期特定时间普罗大众的应对表情,还有就是照片来源的好奇;而此书大致 对于这些问题都有了解答。

  看着一些呆滞的面容,我有时在想,之于国家机器,普通个人真如草芥一般毫无反抗之力, 而国家机器之强大,我们倘若想苟活,或许也只能屈从其下,心中的真实念想已然没有 多大意义了,至少表面上要是个良民;而那时,呆滞的面容或许才是对于这种无上权力的 沉默挑战。

  1984一直在上演,我们所领受的信息总是有太多的修饰和修改,哪怕昨天是英雄,而今天 是叛徒,但今天的文字总是让我们感到无比合乎逻辑,让我们知道他本来就是叛徒;哪怕, 若干时间后,他又成了英雄。所以,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大哥认为是什么。

  对于文字可以销毁可以篡改,照片或许只能销毁,PS不成悬浮于地面之上被民众嘲笑那自是 得不偿失。所以来源总是控制的重点,就像而今的审批制度,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的影视著作, 一个审批就成了大头贴,就不能公映,这是怎样的让人郁闷!更为郁闷的是,你竟然不知道 规则与标准,或者说那只是位于某个领导的心中。很好,我们与领导达到了审美的一致,哪怕 我们是被强奸的。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六):陈丹青:褴褛的记忆

  我家五斗橱的抽屉,底层垫着旧报纸,轻轻掀开,手指探向深处,就能移出我的祖父的照片,如证件照片那般大。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枚照片摄于淮海战役时期,之后,祖父逃往广东,再从海南岛逃去台湾了。

  家里另有两三册影集,不必隐藏。50年代的老式影集,内页是黑色纸版,每页贴满大小不一的家庭照,每一照片的四角,嵌入薄如蝉翼的小贴片——我至今不知这贴片叫什么,文具店照相馆都有卖,密匝匝装在小盒子里——父亲母亲童年成年的照片,各房亲戚和同事朋友的照片,还有我与弟弟自小及长的照片:全是黑白的,凡照相店拍摄的照片,四周必有齿形花边,通常,右下端落着照相店名的浅浅的钢印。

  1966年抄家,书和影集抄走了(隔年,影集还了回来),记得抄家那夜,其实是翌日凌晨,满室狼藉,母亲开开五斗橱:他们当然搜查了每个抽屉,却忘了掀起那层纸:祖父的照片还在。

  默默凝视照片,不想到这是一枚硬纸,相信影像中那个人就在眼前——从未面见的祖父,童年时代的母亲——这种纯真的经验,遗失很久了。自从学会拍照,自从彩色照片出现,自从累积了无数照片和底片,直到数码影像无节制占满电脑存盘,总之,自从我以为懂得摄影,儿时面对照片的心理经验、观看经验,再难找回了。

  为什么动人的照片大抵是老照片,而且黑白?为什么黑白影像这才勾起记忆、如同历史?凡过去久远的人与图景,便是历史么?为什么科技偏偏等到黑白照片摄取的人事成为历史,于是发明了彩色照片——当然,这是毫不讲理的设问,科技变化本身就是历史——为什么在看了无数照片后,我仍怀想早先独对黑白照片的凝视?

  这像是哲学问题,但是谢天谢地,此刻我从自家照片的记忆中抽身,发现这种经验从未遗失。很简单:当你观看他人的照片。

  也是很久前的记忆了,现在才想起、才明白:三十年前,当我在纽约骤然看到大量经典黑白照片——战争、都市、灾祸、色情、罪案、监狱、家庭、罗马巴黎旧城区,尤其是各国人物的照片——我立即像儿时记忆中那般,专注凝视我正端详的那张脸,忘了那是照片。当我渐渐有了摄影意识(有时,意识妨碍观看)——如本雅明、巴特、桑塔格所灌输的摄影意识——那种相信,因相信而默然凝视的经验,仍然在,并在凝视的一刻,浑然不知其在。

  但这经验的前提,须得是别人的照片,还有:消失的景观。

  两三年前,我买到十余册中国风景影集的欧洲古董原版,家庭影集尺寸,衬着灰色的上好的厚纸,摄影者都是热爱中国的欧洲人。核查拍摄年份,时当二三十年代,北方割据,军阀混战,或者,井冈山与瑞金布满红色武装,而我的父母,已经降生。可是在这些照片里,千年神州,亘古如斯,美丽而宁静:田舍,渔舟,油菜花,江南古桥,临水人家,午后的街巷,运河对岸的塔群,天际白云,水光潋滟……这是我的祖国吗?我从未有过这般伤心的观看,恨不得把脑袋钻进图片。

  90年代,我每年回大陆走动,在书店发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此后,我收齐了《老照片》单行本与厚厚的合集。如今他们每期给我寄来,再忙,也必逐页细看,阅读文章,读着,回向配图,再三端详。如今很难有哪篇文章打动我,可我常被《老照片》里不少书写所触动,读过后,惟呆呆复看照片,说不出话。

  《老照片》的涵容,远远超过一本影集,或图文书(所有杂志充斥图文)。列举我记忆深刻的老照片,是件困难的事。那几位刚被日军捕获的女军人,后来活下来么?(她们顶多二十出头,是国军还是红军)那位《红岩》小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原来是蜀中美人(刚毅的苦相,年轻时杀过人,50年代也遭整肃,此后画起画来)。民国夫妻的西式婚礼照,尤为可看(纱裙、西装、花篮、小傧相,眼看这些童男玉女在50年代换穿人民装,60年代与子女捧着红宝书,八九十年代,分明老了,老到如彩色照片一样丑陋,幸亏低成本的《老照片》使彩照变成黑白),还有南北各省质朴而愚昧的平头百姓(建国后的呆相,似比民国时期拍照时的呆,更其深沉冥顽而不自知)……

  相比欧美日本无数精装摄影专集,廉价的《老照片》既不是影集,也 不像摄影杂志,更非文字书。我曾对主编冯克力先生说,可惜了,这般珍贵的影像,如在国外,是要认真分类而排版,做成一流影集。这些年,相对讲究的国内摄影集,越来越多:民国史照片有台湾的秦风系列;辛亥百年,则刘香成推出的《壹玖壹壹》和《上海》,无疑是国际水准了。冷战后,欧美即曾出版苏俄与中国的大型历史摄影集,但休想进入内地。如今能在北京觅得刘香成中英文版本的大影集,多少使我发生一种错觉:中国勉强是个世界性国家了。虽然,这类高档影集在京沪书店并不上架,百姓便是见了,买不起,也并不在意的。

  老百姓爱看什么照片?在乡下,家家户户至少有一枚镜框挤满数十张照片,上及祖宗,下有儿孙;城镇的市民,则哪家没有几本塞满亲友照片的影集?——如今,单是女孩一次性的装扮照,“影楼”就给做成花枝招展的集册——除了自己、自家和亲友的照片,“老百姓”未必爱看他人的照片,更别说历史影像:其实,在我们叫做严肃摄影的那类照片里,都是你不认识的人。

  摄影家、当代艺术家及评家——或许包括部分高级白领——另当别论。而院墙内的知识分子,以我的印象,保守地说,十之六七并不敏感于摄影。要之,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借以维系一种不假借文字的历史眼光、历史感——虽然今日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

  事情是这样吗?但愿我是错的。通常,我也不爱看别人的照片——照片,摄影,是两件事——可是,奇异地,《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老照片》的来源,大部分就是家家户户私人照相簿,是数以万计没有理由进入“摄影”集册的寻常“照片”。虽然,后现代若干摄影风格仿效“家庭影集”的私人感,但《老照片》的缘起和意图,再朴素不过,即如中央台90年代一档专题节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它从一开始就变成百姓私人照片的集散地,街坊邻居、不同代际,得以彼此传看。每次翻开《老照片》,那陌生的,同时,又熟悉又亲切的感觉,像是捡来一册无主的照相簿,倘若愿意阅读文字,我们便走进一户户家庭,在至少三代成员中,认出我们自己及父祖的生涯——上百年来,中国的哪个家族和家庭能逃过革命与巨变么?在《老照片》的黑白谱系中,多是已逝的人,还有,一去不返的景观。

  总之,《老照片》从不标榜摄影刊物,它与我们称为“摄影”的那么一种文化,毫无关涉,它甚至未曾意识到它做了精英摄影无法做到的事,因为它来自、并回到寻常的家庭,寻常的人。

  现在我愿收回对冯先生说过的话,很简单:请《老照片》一如其旧。二十年来,它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人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销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但《老照片》的基调很少流于伤感,甚而是温馨的,没有一位叙述者自觉是在谈论摄影,而是与读者相对,说起往事和故人。有谁在讲述家人家事时,还须刻意伪饰么?此所以《老照片》罕见伪饰的文字,在我看来,它可能是眼下无数文字读物中,格外诚实而可读的一份,虽然它题名为《老照片》。

  我也愈发肯定《老照片》的廉价感——当我说“廉价”,绝不意指《老照片》粗陋,它如贫家的摆设,显得洁净而有自尊——因这廉价感与中国近代史,何其对应:记忆的贬值,一定对应被贬值的历史,争战、革命、转型、喧嚣,去旧而新的新中国历程,其实不过草草,忽而旧了,以其斑驳的影像,汇入这本薄薄的册子,影影绰绰,算是历史的草草交代。说是交代,也勉强,若非仅存的照片,近代史的多少人与事,等于没有存在,没有发生:枉死的人物,铲除的景观,各省各地,千家万户……

  瞧着一辑辑《老照片》,我不起幸存之感,它提醒我,尚有更多更多的照片,湮灭了。如从历史灰烬中捡剩的残余,追念洗劫,《老照片》不可能像欧美的影集那样,堂皇齐整:它应该是这样的。

  我无能,也不必评说《老照片》里的影像。影像就是叙述,何况伴有家属的旁白。眼下,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据说,持续多年,《老照片》的销售排名领先各种书刊,是名副其实的长销书。是的,我们褴褛的记忆,延绵牵连,不肯中辍:它就是这样的。

  谢谢老照片的无数提供者。谢谢冯克力先生!

  2013年2月27日写在北京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七):“当历史可以观看”

  昨天昨年完成的项目在他们的微信平台发布了公展信息,以顺应今年的今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9月3日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今早上一起来就找这本书,找到了。

  我在设计这个博物馆的时候,看了很多背景资料,照片,书籍,亲友的回忆,副官的回忆录,这些信息量远比他们公众平台的资料丰富,这时候脑子里想到罗胖前不久说的一句话“不是没有条件做互联网宣传而是没有写这些文案的人”,面对这种干巴巴的文案,作为这个馆的设计师,实在无力吐槽,累觉不爱,于是我觉得自己写~写满30天~让他们天天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

  对了,这是一本好书~值得购买与收藏~

  2015.0829

  第9页 当历史可以观看

  【摄影诞生以来,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记述去了解历史,最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以及出土的实物去触摸和感知过去。摄影术的发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得可以观看的。某些历史场景,因为有了照片的记录,变得更加直观,也更加确定了。摄影对历史叙述的这种划时代的改变,恐怕是一百六十多年前,那个叫达盖尔的法国人不慎打碎了一只温度计、意外发明银版显影时,也没有想到的吧。

  与文字的叙述不同,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直观而全息的。说他是直观的,这不难理解,说他“全息”,是借用了“全息论”的说法,即“机体的每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象的全部信息”,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所做的一个类比。有时候一幅照片就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所承载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第217页 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摄影发明以前,人名虽然可以从镜子里或平静的水面中看到自己的容貌,但镜中或水中的映像都是即时的,不能保存和收藏,因此也就无法成为记忆的载体。摄影术的诞生,使得过去的映像得以留住,从此人们不仅可以从镜子里看到即时的自己,还能从照片里看到过去的自己,乃至已经故去的从未谋面的先辈亲人。这一奇妙的功能,大大改变了人类审视自己的方式,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过往记忆。】

  又看了一遍,突然发现两篇开头第一句的重影,但是绝不影响这本书的好。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八):大历史中的芸芸众生

  前几日想在在老家拍一些照片,爷爷知道后,带着我去了一些新建好的居民小区,“那里好啊,是新建的,干净也大气”。整齐划一的楼房是新农村建设的标志。可殊不知,我想要的却是那一间一间与现代化的建设似乎有点格格不入的六十年代建成的房屋,那记录政策的渗入的棕灰色斑驳的墙上一个个“计划生育为国家”的白色标语。又想起在南京大学的感受,自己学校现代化的建设固然设计新颖,恢弘壮大,却少了时间的沉淀与记忆的积累,看到烈士纪念碑在南大的校园里矗立,那种为国家前仆后继的烈士精神一定会渐渐熏染一代又一代南大人。

  这大概就是时间的魅力。而对于老照片则尤为如此。

张志新以自己悲壮而惨烈的人生赋予了这张早年间的“倩影”以特殊的额价值和惊心动魄的力量。还有一些老照片拍摄者当初拍摄的时候,对它的价值是清楚的,但随着后来世道的变化,照片呈现出来的价值却完全变成了另一回事。苏珊桑塔格在论及照片与绘画的不同时,曾经说道:“一张照片所拥有的灵气和一张绘画所拥有的灵气之间的真正区别是在于于时间不同的关系,但是部分照片的内在意味,以及它们的主要审美价值恰恰源泉恰恰在于时间作用对它们起的变化,在于它们脱离原作者意图的方式。在时限足够的情况下,许多照片确实获致了一种灵气”。

  这本书里的老照片不是恢弘壮阔的史诗,而是一个个组成社会的家庭。它让人从不同阶级不同背景的人的表情与照片中的建筑结构去感受时代的变化。

照片因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有时无需借助更多的文字解读,便可以将人们带入某个特定的时代,即使是那些寻常的家藏照也不乏这样的功能。比起“宏大叙事”来,家藏的老照片,保留了更多的个体生命的温度,这温度既是个体的,也是时代的。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民经历的一切大概是无意识的,只有当回过头来才赋予其意义。而普通百姓能做的大概只有在任何政策与变化下安身立命。

在社会的演进中,芸芸众生不过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他们埋头于自己的生机,以求温饱,无力去感知行将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一些重大转折或变故。一介草民与其所处的大时代,在许多时候,其实是很隔膜的。那天见了似乎一桌子体制的脸。

  我们过了那个“排斥理性”“崇尚英雄情结”“为解放思想奔走嚎呼”“践踏个人价值”的年代,那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英雄”情结的弥漫,曾使几代人的心灵被扭曲,其负面影响,至今犹在。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能否进步、进步得快慢,并不在于这个社会产生了多少英雄,而在于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享有多少发展与选择的自由,以及这个社会里有多少以正常的、理智的心态生活的普通人

  我们开始关注个体开始关注组成社会最基本单元的家庭,我们开始关注个人。

个体的抉择与体制的冲突,往往带有普遍性,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制度性的安排,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多少年来中国人生存与发展中的一个很大的瓶颈。著名政治学者冯克利说过:“你可以认为我没有价值,我也可以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但是当一种制度认为个人没有价值时,那是很可怕的。

  老照片是时间的记录。看照片看的就是时间如何走过。

  《当历史可以观看》读后感(九):老照片概念的时间限定之我见

  似乎从1996年开始,怀旧之风大起,老照片之类出版物应时而生,满大街都是。自己挑来选去,看中的是山东画报的《老照片》。时至今日,其它老照片早已烟消云散,只有这个系列的《老照片》一直出到现在第九十一辑了——自己的眼光一向还是不错的。

  照相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职)1846年带进中国。按照历史的划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照片在中国的生根开花正是前后脚的同步。

  我是一直把《老照片》系列作为中国近现代史来读的,它固然是主流历史的有形注脚或曰证据,也始终如影随形写在官史的边上,但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实实在在是一份中国民间的近现代史,九十辑里有上千份个人或家庭/家族史具体而微的案例留存,时间跨越140年,地点遍及全国甚至世界上凡有华人之处,除了不具备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外,活脱就是民间史大成。

  上面提到的140年,就是题目里所说的老照片的时间限定范围——从照相术传入中国到上世纪80年代末,“老照片”的概念应该限定在这个时间段内,而不是无限延伸下去。随着网络科技、数码手段、电子产品等等的应用,照片所负载的历史证据甚至记录历史的功能也随之日益微弱和淡化,照片也不会再“老”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