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0 05:5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精选10篇

  《越弱越暗越美丽》是一本由李淼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一):星空诗人梦想及其他

  星空、诗人、梦想及其他

  文/蓝蓝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一个天文学家和一个诗人有更密切联系了。

  任何一个民族的创世神话,都与天地宇宙相关。它不仅涉及到天地如何诞生,也涉及到人的本性、人的诞生。它指向人与万物的联系,人与自然永恒渴望融为一体隐秘冲动。人借助语言做一个生存之梦,以便寻求生的意义,借助隐喻向无限之宇宙敞开自我之有限,并在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中,摆脱孤立无援的生存意识——赋予宇宙万物以意义,则此意义保证人之世界的意义。这也是一个诗人执著于追问世界何以成为世界、人何以成为人原因

  能有幸将天文学家与诗人身份合而为一的并不多见,李淼先生则是一个代表

  和李淼的理论文章相比,我读他的诗歌更多一些。我好奇于一个科学家是如何用文字将他的所思所感转化为诗句而不是公式。我曾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和诗的内容相比,文科生更好奇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比如‘潜意识回路放电’。和科学家比较相像地方是,文科生也迷恋无知,那是想象力创造力开始的地方。”

  这里的“潜意识回路放电”是他诗中的一个句子,这样的句子文科生很少能写出来。我对那些能够知道我所不知事物秘密的人同样也充满好奇——他们是如何同世界发生关系的?以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这种好奇源于对存在认知渴望,正如加缪所说的那样——“我不感到厌烦的地方,就是我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地方。”这里,“学不到任何东西”自然是指未知世界的地平线一直在你面前,引领你不断向前走,这是通往生而非死的道路

  我对星空的迷恋自童年起保持至今。儿时满天灿烂繁星和划过夜空流星,是我最早对永恒与死亡的认识。我的外祖母曾说:“一颗天上的星星坠落,就是地下一个人死了。”无边无际的星空不仅仅给我带来了无限遐思,也带来了对死亡的恐惧

  及至开始读书上学,当一个老师告诉我“你看到的星星也许早已经熄灭,因为它的光要走很多万年才能抵达你的眼睛”时,我的震惊无以言表。——或许,这就是我真正对“时间”、“宇宙”等概念兴趣的开始,那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天文学家。

  阴差阳错,最终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幸运的是,诗歌与星辰宇宙的联系是如此密切,盖因诗歌语言是一个巨大的隐语系统,它须借助世界万物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万物互相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一个人在世界和语言中的存在。或许,这也能解释李淼先生作为一个科学家写诗的理由

  自波德莱尔以来,人与自然的隔离愈来愈远,古老的事物也渐渐失去了它的象征,这意味着我们在丧失赖以立足的精神世界。但在那片日渐缩小的梦的王国,依然还有人继续着造梦人的工作——当一个象征的世界面解体时,重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创世纪工作的一部分,诗人通过语言的创造,给自己一个可返回的家园,而科学家则用艰辛探索,将想象力付诸人与宇宙的连接。还用说吗,浏览一下《越弱越暗越美丽》这本书的目录,便知李淼兴趣之广泛——社会家庭婚姻物理数学传说宗教、神话、音乐艺术等等,不一而足。正如他不惮于以一个颇有建树的科学家身份为广大读者写科普文章一样,此中的意义仍然围绕着从最细微的地方开始,重建人们的宇宙观以便获得一种有助于我们生活的宇宙感——这不仅关乎人们如何走出精神困境,也关乎恢复生命和世界的基始关系,因而“弱”实则是一股强大力量,隐喻性的语言则更是折射明晰光芒。也正是因为世界的本质倾向于隐匿的,人类才能更多地激发其精神力量,点燃语言的烛火,去照亮我们的存在。

  一位学者精辟地引用柏拉图的话:“不参与永恒理念世界的本质,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存在。”正如时间是我们所有悲伤来源,探索时间的秘密,也正是探索我们存在的秘密。尽管科学家们是通过其“观念模型或理论结构”的途径来接近事实存在,但毋庸置疑,这样的观念和理论恰恰也是其想象力和感受力组成的体系。且看一段李淼的诗句:

  只能通过一次性的事物看见你

  彗星一样美丽的前额

  只一次抬头,空中两轮明月

  相对的酒窝

  (《想象》)

  这里,必有一死的生命,和月亮星辰之永恒象征联系在一起,正是我们悲痛的一个原因,也是我们渴望“热爱”之不朽的向往。而理性告诉我们,月亮星辰若不仅仅是个象征,那么它们的存在也是一个有限的生命,每念至此,更会令我们倍加珍惜“现在”,盖因我们的停留不会长久,我们互相凝视的时刻也不会长久。不知死,焉知生?若无短暂,何求永恒?作为诗人的李淼和作为科学家的李淼在此融为一体,以诗句将我们日常生活某个瞬间的感受引入更广阔的事物之中,汇入生命的汪洋,使我们逐渐接近思维和存在的本质。

  在他最近创作的《感想种种》这首诗里,有这样的句子:

  在一分钟之内完成的梦,

  竟朦胧一生

  李白有诗云:“生者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这些诗句和李淼一样,都在书写时间的奥秘:虽有与天地同悲之情,亦有对“时间”这一概念的觉醒。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曾经说:“什么是时间?如果没有人问我,我还知道。可是当我想向人们解释什么是时间时,我坦白,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我所不知道的是什么。”尼采曾说:“是不是呢?时光流逝,而一切非永恒的东西不是只是一个谎言吗?”一切运动变化的——消逝、熄灭、诞生、衰落——都在确切无疑地证明着时间的存在,粒子的运动、种子的萌芽、花朵绽放,都像是对时间的赞歌验证其存在的证据。不过,按照相对论说法,倘若速度和光速相等,那么时间就不存在了。在李淼的诗中,时间的概念同样也不再是我们日常所知的持续流动的时间,“一分钟”和“一生”亦是相等的。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过爱因斯坦给一位友人遗属的唁电中说:“如果时间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就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先于我们而死了。因此我们不要悲痛。”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话,和诗人的诗句一样,将我们从令人绝望线性时间的深渊解救出来。但无可否认的是,李淼也深知:“只能通过一次性的事物看见你”,这一次性的事物难道不是把我们心爱的一切拿走的时间那冷酷的手吗?

  ……我不知道什么是时间。

  当“时间丧失了与空间结合在一起的那种力量,就丧失了其现时性”。

  而李淼则知道:“幸福,就是静默中看见的忧伤。”在一个记忆中,时间和空间被完好地保存,停留在没有时间的“静默”之中,那些美好的瞬间在诗人赋予的意义里跨越了时间和死亡,使它们保留在永恒之中,带着人心中的无限忧伤。

  关于创造力,李淼在书中是这样陈述的:“创造力是什么?创造就是第一个做最简单的东西。”这句话让我想起宋代理学家陆象山和明代王阳明的观点,即圣人易做。这两者都需要专注和精神的想象力活动。只不过做“第一个”比做“圣人”更为艰难,盖因最简单的东西务必通过复杂回归,并为世界带来新的发现发明,此过程便是创造,无怪李淼对于“不动脑子”的思维复制做法感到恶心,可见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孪生兄弟,在精神活动中两者缺一不可

  一本《越弱越暗越美丽》在手中,仿若矗立在我面前一座巨大的秘密之山,我对其中无数我所不了解的诸如“额外维”“宇宙撕裂”“暗宇宙”“模拟黑洞”等稀奇古怪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充满好奇,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本充满魅力的书,它也像黑洞一样吸引着我进入其中一探究竟。纵观当今世界,各种学科职业越来越细化的分类,也不断加速着对人的异化,其中各种对世界认知的隔阂,也在事实中造就思想精神的高墙。我一直相信所有的书都是一本的说法,我也愿意看到一个受人尊敬的天文物理学家朝向书写一本百科全书、以其开拓更为旷阔世界的努力,而这正是此书带给我的惊喜

  为李淼先生的此书写序,作为一个“科学盲”我诚惶诚恐。然而无论作为诗人还是科学家,唯一共同之处便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必需,这两者都对超验之物无比热爱,都要借助我们的想象力去创造出对幻想之物的“体验”,科学如此,诗歌如此,美和爱亦如此——难道不是吗?当我们的所思所想——

  有些形成在梦中

  不稳定的扶梯上,

  有些则形成于

  看到一首诗之后,就像

  登上一个孤岛

  (《感想种种》)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二):时代的鼓手 另一只鼓的鼓点

  优秀物理学家都是出色的鼓手,如何打好鼓,往往能把乐队的演奏推向高潮。本书中提到了两位优秀的鼓手:钱德拉塞卡和费曼。“前者生活井然有序,井然到每次开车在哪个加油站加油,什么时候在何处接搭车的学生(准确到分钟)都一成不变,而后者过的是一种浪漫生活;前者一生的研究不刻意追随主流,而在他的研究完成后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却成了主流,后者一生研究的都是当时最时髦最主流的问题,虽然切入问题的角度完全与众不同;前者一生带了50名博士生,后者基本不带学生;前者是一个着装严整对过程有一种宗教式虔诚的谦谦君子,后者是一个很有表演才能而且喜欢表演的艺术大师……所有这些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特征使得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与众不同的一只鼓,鼓点自然与众不同。”

  敲鼓意味着自由,说真话。我们争取言论自由,是为了能够说出和写出真情

  然而说出真实情况是一切艺术中最困难的一门艺术,因为它是最”纯粹的“,同一切个人、团体阶级和民族的利益都没有联系的,几乎完全不宜于庸人利用,而且也是不能被他们所接受的。

  作为时代的鼓手,这里没有弦外之音,没有绕梁三日的余韵,没有半音,没有玩任何花头,只是一句句质朴干脆真诚的话,简短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沉重,打入你耳中,打在你心上。……

  它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动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

  敲鼓时要”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关于钱德拉塞卡,有一本书《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 ——不同的创造模式》讲得很好,讲到了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讲到了美与真,费曼也是如此。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包括爱因斯坦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贝多芬作品135号最后的乐章带有铭言,“必须如此吗?必须如此。”最完美的艺术必须具有必然性。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三):越弱越暗越美丽

  记得刚学习广义相对论时,爱因斯坦场方程让我震撼了。然而这种震撼很难简单的用语言表达。一方面我还没具备本书作者一样的深厚专业研究经验;另一方面我的语言功力不能达到相关要求

  在大尺度上,引力呈现出来如此完美的动力学(爱因斯坦理论)。实属让人觉得这是一首诗。或许兼备物理学家和诗人的人,才能用那精妙的诗语言去表达那隐秘的引力。 那里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品尝和期待,比如时间旅行。杀母悖论

  对于引力,大尺度上我们已经了解很多了。爱因斯坦理论一直被认为最好的理论,然而微观动力学我们一直还不能完全解答。弦论作为一个最好的候选者,依旧需要我们去发展,比如M5-branes的量子化,AdS/CFT 对偶的发展以及其他领域应用,弦论宇宙学,很可惜本书没有这方面更多的介绍,然而据说本作者旧书“超弦史话”将要再版,我很期待。回到弦论上,某些程度上弦论会给出的低能有效作用量就是爱因斯坦-希尔伯特作用量,然而会有细微差别。就是弦论会有dilaton场,这在某些方面意味着,超强等效原理(等效原理分三个层次,可看Weinberg 引力论)会被破坏。而爱因斯坦理论是目前唯一不破坏超强等效原理的,这方面或许可看成一种检验。当然,dilaton取常数期望值,其动力学也可以约化掉,那么弦论可自然的回到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李老师是弦论专家,超弦史话影响了我。然而这本书的重点不在弦论,而是更多探索引力本身的发展和应用。比如谈到了宇宙学问题,暗能量物质。也谈到不同于弦论的引力新解释:Verlinde的熵力。上面都是最近的研究热点,而李老师却能有非学术语言,清晰描述一个大致的picture。 我想,即使你不是这个专业的,或许读了后,你也能对这个领域说了个一二。这非常有利于自己的谈资。哈哈。

  当然,也许也是影响未来小孩童的美妙读物。

  总之推荐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四):“越弱越暗越美丽”有强大诱惑力

  书名尤为吸引我,给我幽微迷人的感官享受,事实上,书本身也棒极了,以至于我舍不得快速看完,要慢慢品。这一篇篇属于科普性质的文章,谈天说地,浸润着诗意以及几分顽童似的幽默,好文好书。

  作者李淼,目前身份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员。所谓理论物理应该和爱因斯坦、霍金的研究差不多。在我所受到的教育中,这类科学家通常可归入“书呆子”,不识人间烟火,流传甚广的事迹包括忘记吃饭、忘记自己结婚了、乱穿衣服,除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概木知木觉,特别是对美女明星们肯定没感觉不知道。然从李淼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位充满生活趣味的科学家,他在谈论智商的一篇中就随手写到“148是相当高的智商了,我不能肯定麦当娜能否达到,因为据说她的智商是140。”类似的小幽默,信手穿插在文章中,可见李淼是和我们一样,切实过着寻常日子的科学家。

  但是,在和我们过着同样日子的同时,李淼还拥有不凡的专业水平,在理论物理的研究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他能够写出如此出众的科普著述的基础。在对宇宙茫茫的研究中,他个人倾向的观点是“暗能量的密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就暗能量,他告诉我们是一种均匀地充满宇宙的能量,占据宇宙能量的74%”,宇宙中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能量只占4%。“暗”并不仅仅是个形容词,它表示了能量的存在,而这种能量远大于我们看得见的能量,在我们无法看见的黑暗中,存在多少神秘的美丽事物呵。

  就暗能量侃侃而谈时,李淼大笔一转,改编了句诗“暗宇宙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歌爱好者都知道,这一句化自顾城的“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李淼本人的确是个诗歌的超级粉丝,在书中不少文章中,都可见诗的身影,如对北京的雾霾的关注中,李淼便引用了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的短诗《雾》,而这位诗人在中国的普及度不高,应该是只有少数圈内人了解。李淼不仅引用,还自己作了翻译,我觉得他的译诗比诗歌专业人士的翻译更美。

  《越弱越暗越美丽》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五):很亲民的科普文

  一篇一篇都很短,大概是作者专栏和博客的精华合集以及增补吧。

  一直对研究理论物理的、尤其是与宇宙学相关的科学家有一种崇拜,虽然自己现在也做一些很水的研究,但就像sheldon一样,我也一直认为数学和物理相比于其他学科更纯粹,更担得起“科学”这个名号,而只有短期内脱离实用的纯粹,才有资格去解释“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世界是什么”这种终极问题。

  书中对于弦论、全息原理、熵力、膜理论等前沿的理论物理内容作了简单的阐述,使得我等门外汉也得以窥看这些高深学问的一角。更多地方则渗透着作者的治学思想以及一些处世哲学。作者对实用主义是摒弃的,而就我自己接触到的研究领域以及从其他地方得来的信息来看,国内的科学研究也是实用主义泛滥,多快好省似乎成了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准则,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国内工程相关学科强势而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薄弱吧。就拿前阵薛其坤院士的课题组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来说,除了猜测真正进行一线研究的搬砖学生们的生活科研境遇,去查查相关内容,也发现铺天盖地的都是围绕着“这玩意有什么用”来说的。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抱着灌水的心态做研究呢。

  大学之前自己也对这些东西有着很深的兴趣,攒着不多的生活费去买霍金的那几本中译《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来看,宇宙、黑洞、时间的本质这些东西无疑对很多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吸引力,尤其是还没感受到现实和生活压力的学生。还记得两年前带过一个印度裔高中生做了两周实验,为了申请大学增加一些筹码,期间问他的志向,很坚定的对我说自己要去MIT学物理,自己要去研究大统一理论,对我讲起量子力学更是滔滔不绝,而当时自己因为不知道量子力学的英文名称,听了好久才知道原来他说的在他心中异常NB的理论是量子力学。当时就想到了曾经的自己,也曾幻想自己会成为一个研究这些东西的科学家,再看看现在,兴趣和志向剧变,这些东西也许就再没可能了吧。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六):一本文笔很差的书

  六月初买了李淼老师的《越弱越暗越美丽》,几次翻开书,读完序,兴致勃勃的想要读下去,几次都被这本的“难读”打败,厌烦的合上,压在箱底。今天依旧如此。于是终于忍不住想要“科学”的解释一下这本书为什么这么难读。随手翻到86页,“宇宙中的那些空隙……”,勾勾画画的分析了起来。

  第一,文章的结构

  “宇宙中的那些空隙……”这篇文章讲的是暗能量。第一部分是两段字的引言,“暗能量是一种均匀的充满宇宙的能量”;然后从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过程说起,在浩浩荡荡几乎占据整片文章一半内容的宇宙加速膨胀发现过程之后,阐述暗能量的定义是“除了著名的宇宙学常数,人们将所有可能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能力叫作暗能量”;紧接着开始说“真空”,在大约三段突如其来的“真空”叙述之后,接着抛出一个“暗能量”的补充定义,即“所有可能的真空能叫作暗能量”;最后是“暗能量”研究的一些总结和作者个人观点。

  这么一看,文章的结构脉络很清晰,但是,这样的结构分析建立在我三遍以上的翻来覆去的阅读。这真的是一篇合格的文章应该有的结构水准吗?主题为暗能量的文章,首先应该介绍暗能量的基本定义,将定义拆分为三个部分组成一篇文章是不利于读者理解的。本就对主题不甚了解的读者,浑浑噩噩的从“暗能量”到了“宇宙加速膨胀”到了“真空”到了“暗能量”,带着似乎理解了什么高深的东西,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理解的感觉,结束了整篇文章的阅读。

  第二,文章主语

  一篇书写出来是给别人读的,这个别人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家自己。文章构建的是一个场景,让两个人,跨越时间、空间进行的沟通,无声的共在。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场景,却是必须区分划定阅读者与场景的关系的。《宇宙中的那些空隙……》文章全篇主语是“我们”,开头出现“你知道吗”,在分别特指“宇宙学家”、“科学家”之后,又写下了“人们将……称为暗物质”,最后的部分出现了“我个人……”的论断。一段短短的文章中,出现了至少三个场景的切换,读者的晕头转向是可以显而易见的一件事,这与内容的深奥和冷僻毫无关系,完完全全是结构的原因。

  举个例子,小说的结构常常是引导展开型,麦田里的守望者全篇从主人公的视角出发,冰与火之歌采用分篇POV的叙事手法,战争与和平在庞大的叙事背景中穿插各个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你能想象的到文章里冒出作者试图与读者对话的“你知道吗”的情况么?

  这里再说,全篇以“我们”作为主语的文章是否合适。这个“我们”的指代是模糊不清的,是指与作者一样的科学家们?还是整个人类?还是作者和读者?

  第三,连接词的滥用

  “但是,万有引力既然是万有的,真空能量也会产生力。奇怪的是……。所以,……”。但是,既然,奇怪的是,所以。在一个短短的段落中,密度极高的出现这样的连接词,英语是可以的,但是中文是不利于读者阅读的,是对中文长句驾驭能力的缺乏。

  我对这本书没有阅读的快感,有的只是对内容的兴趣。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爆炸外有大爆炸

  实在孤陋寡闻,直到几个月前才在网上读到李淼——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一位有趣儿的学者的文章。但一读就欲罢不能,有趣儿的很。

  李淼老师是位物理学家,在刚出版的《越弱越暗越美丽》里,李老师的59篇文章,按新生活、新知客、新神话、新科学、新世界五个主题分类列出。通读下来,除了感慨作者的专业造诣外,更惊叹作者的思想广博。

  读完《越》后,我们知道了,宇宙年龄是138亿年,组成恒星、星系和星系间的,是4.9%可见物质、26.8%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还有我们很少想到的,宇宙的起源、时间的本质、空间的维度,等等等等

  李淼老师的文章,为我们在欲望红尘中浑噩翻滚的俗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就在我们身边,除了金钱、官级、地位、男女,还存在轴子、正电子、暗物质、暗能量,等等等等,另外,还存在一个活了138亿年的家伙,叫宇宙。。。。

  这些东西,貌似“没什么用”,但任何人,只要稍微动动脑筋,你就会有所感悟,原来的我们,活得卑微而自私,其实天地很大,抬头放眼看看,你会豁然开朗。

  而阅读李淼老师的文章,更钦佩的是,其开放的心态,对未知的事情不是简单地斥之“没有科学根据”,而是抱有怀疑,小心求证。

  在《越弱越暗越美丽》中, 李淼老师对佛教和佛法的态度值得赞赏。一是有怀疑,但不轻率否定。本人读过十余本佛经,感觉悉达多老师参究事物的真相有一个思路,即宏观放大看和微观缩小看相结合,这和现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致的。佛经里的奥妙很多,抱着怀疑的态度先阅读参学,才是科学的态度。

  关于现代科学和佛法,有很奇妙处。

  比如,现代科学集二百年来人类物质文明尖端科技之力,利用灵敏尖端的探测设备,追根溯源,穷究宇宙的本质。这可称为“外求”。比如, 《越》书中“阿凡达的灵魂传输”文中提到,清华大学和中科大的研究组,已实现了16公里的量子传输。2012年,欧洲科学家又打破记录,把量子传输距离延长至143公里。

  而佛法,认为人本身就是尖端仪器,认识自己,就能认识宇宙。而认识自己,方法却简单,即参禅持咒念佛,双腿一盘,一心修行,任何外部力量不靠,是为“内求”。内求的目标是开悟得道。肉体凡胎之人开悟得道后,会有些附属功能被开发出来,如千万里瞬间到达(神足通),这和量子传输极有似处。

  而这些神通,佛陀斥之为小儿科,是修行过程中的副产品。佛法中的精妙概念比比皆是。比如,佛经里多次提到“无始劫”的概念。劫是一个时间区段的概念,例如,我们现在正处于贤劫内,这个劫里要出世一千尊佛,释迦摩尼是第四尊佛,大约四十多亿年后,第五尊佛弥勒佛出世。

  而无始,字面理解,“没有开始”,这和现代物理学探究宇宙起源,时间起点,给出的答案,有奇妙的对照。

  《越弱越暗越美丽》的序言一,是《新发现》主编严峰写的。文末有段严峰和李老师的问答对话:

  问:宇宙从何而来?

  答:大爆炸。

  问: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答:很多人,包括霍金,认为大爆炸从奇点(无穷小的一点)开始。

  问:奇点之前是什么?

  答:这个现在差不多也已经搞清楚了,很多科学家认为是量子涨落。

  问:量子涨落之前是什么?

  答: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现代物理学探究暗物质、暗能量,能计算而不能探测,令人费解。用大乘佛法诠释,是否可以说,天地间不同劫数的佛菩萨无数(像观世音菩萨,就是古佛正法名如来),不同层次的宇宙也无数,或者说不同维度的宇宙无数,在我们这个维度内探测不到其他维度的物质,十分正常。

  关于外求和内求,还可以说说。现代科学,日新月异,高精尖的科技仪器设备层出不穷,人类似乎越来越依赖物质设备。但百年来几个公认的大师级科学家,其惊世成果似乎都是自身思想的产物,如爱因斯坦、霍金等。在佛法中一直强调的就是这个,“道向内求”,惟是。

  让人钦佩的,李淼老师居然还写诗,找了首李老师的诗,做为我这篇小文的貂尾吧。

  误读

  一切皆是误读

  我在玫瑰花瓣上误读了春天

  而春天刚刚走失

  目光停留在眼眶外

  我在秋天误读了自己

  以为秋天化成了身体

  清澈 干净 温暖

  以为这里栖居了上下古今

  以及穿过上下古今的诗人

  然而我热爱误读

  误读是高树的树冠

  是美丽女神梦中遗留的伞

  遮蔽飘摇的雨滴

  以及众人零落的心情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八):书评:让我们多读点科普吧!

  小时候,科学对我来说有些神秘。上年纪的长辈告诉我,科学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上学不久的堂姐告诉我,科学是乘着宇宙飞船去看会眨眼间的小星星。科学到底是什么东西?至今,我也没有得到一个最佳答案。只不过我明白,科学距离我们很近,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描绘着新的蓝图。

  科学距离我们很近,但我们对科学的认识,远比不上科学带给我们的变化。许多代表高科技大产品,我们拿在手里玩的挺高兴,然而问我们关于这些产品大致的工作原理,也只有瞪眼睛的功夫。而据有关方面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在世界上属倒数几位。总的来讲,中国人科技素养的增长还赶不上GDP的增长速度。

  中国人的科学素养低,一者因为中国科学教育做得不好;二者因为中国科学家还没有把自己融入社会。科学教育做得不好,可能与中国特殊的国情有关。中国的科学家不能把自己融入社会,则与中国科学界某些偏见有关。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淼在《越暗越弱越美丽》一书的序言中大约写道,在国内,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在科研之路上没有突破口的科学家才可能从事写科普。从李淼的陈述中,我们至少能得到这样一个认识:国内科学界对科研究的态度不利于科学进入平常人的生活。

  其实,世界上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科学家并不吝啬把自己研究领域的一些知识,以科普的形式介绍给社会大众。为说明这个问题,李淼还特别列举了美国科学家对待科普的态度。可惜,发达国家对待科普的态度并非中国对待科普的态度,对科普近似偏见性的认识也不可能立马消亡。

  中国科学家对科普的冷漠,可能与其对科学存有的特殊认识有关,总是习惯性的把科学视为象牙塔或者实验室中的杰作。客观来讲,这种认识并不符合科学本身的要求。科学只有服务于人类社会,才可以最直接彰显出自己的价值。科学只有走下神台,融进人们的生活,才可能让科学拥有最强劲的生命力。

  《越弱越暗越美丽》整合了李淼近年为《新发现》杂志的科普文。文章取材广泛,在国内科普市场不济的大环境下实属不错。而且通过阅读李淼的文章,我们可以近距离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这对改变我们对科学的认识有不少益处。当然,这本书中不仅有好文章可读,亦可以感受到一个科学家打破业界禁忌那种的勇气。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估计是被科学家的勇气感染了吧。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九):科学与文艺

  翻开这本《越弱越暗越美丽》,你想期望读到些什么?或者说,你能想象里面写些什么?对我而言,这是中国本土最前沿的天文物理科学家写的科普文学,所以不会存在翻译方面的阻碍,作者李淼既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一名诗人,音乐发烧友,文学爱好者,他兴趣广泛,想象力丰富,想必这样的科学家离我们更亲近。如果你是科普爱好者,这本书值得一读。

  我们的宇宙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我回想起很多小时候对于宇宙的问题的疑惑,那时候单纯的异想天开其实一直来也是人类的一种不断猜想的终极问题,哲学家、神学家、科学家都在为此而前赴后继地努力着,对宇宙本质的好奇,一直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近代来,随着科学的发速发展,科学家在科学的本原研究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突破:大爆炸、相对论、量子力学、暗物质、暗能量、弦理论……。科学与人的生活越来越接近,但同时也越来越超越普通人的理解能人,这不仅是分工不同,隔行如隔山,更不得不感慨人和人之间的智商差异是如此之大,以我等普通智商去理解高智商的想法是多么地艰难,如同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很难想象四维空间的情形。

  李淼作为一线的天文物理科学家,拥有众多的科研成果,兴趣广泛,并参与大众科学杂志《新发现》,本书的许多文章,由此中积累起来的,每篇文章,各有异趣,内容涉及社会、婚姻家庭、物理、数学、宗教、神话、音乐、艺术等话题,并用严谨的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热门的话题,思想如天马行空,自辟蹊径,文笔流畅,富有诗意,值得你我为之着迷,又不得不佩服其知识的广博。

  虽然书中有些科学名词或理论让人难以理解,但这本读起来并不费事,甚至轻松,科学的理解给我们带来的深深的喜悦,愉快地读完本书后,我们可以反思很多问题,这也是一本令人回味的书。我们的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保持好奇心,不仅让人类产生更多的科学发展动力,而且还会让生命、生活变得趣味起来。

  《越弱越暗越美丽》读后感(十):聆听宇宙的音乐

  文/严峰

  李淼老师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员。他研究的课题有量子场论、全息暗能量模型、宇宙学矩阵模型、微波背景辐射谱和暴涨宇宙、弱引力猜想等等。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名词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宇宙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也就是传说中的终极问题。从前,此乃神职人员的专属领地。后来,哲学家将之视为自己的最高使命。有时候,文学家和艺术家们也会挤进来分一杯羹。现在,薪火相传,接力棒到了科学家手里。更准确地说,其实科学家一直在关注这样的问题。对宇宙本质的好奇,从来都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只不过,越来越强大的观测研究工具,日新月异的理论模型,为科学在本原问题上赢得了越来越强势的话语权。

  不幸的是,这也让科学在这个问题上的解释越来越深奥,越来越远离日常语言,远离直观的想象,甚至远离我们熟悉的常识与理性。科学家们说着巫师一样的语言,画着谶纬一样的符号,做着魔法一样的实验。公众以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仰望着他们,世界越来越分裂为两块:凡人的世界与科学家的世界。这是一种奇怪的悖论,一方面科学与每一个人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科学却越来越超越普通人的理解。

  这种分裂在中国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些年,我参与编辑大众科学杂志《新发现》。现在国家对科研投入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多。但是当我们的记者想要采访一些课题组的时候,却往往吃闭门羹。想要约一些成名科学家写稿,更是难上加难。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现在的大学和研究所都实行量化考评机制,项目与sci论文成了衡量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尺度。大众科普工作,往往很难进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域。再说啦,即使他们有心写,也未必写得好。

  曾经与台湾科普作家王道还老师聊天,他说台湾也有这种情况。科普被视为“不务正业”,好像只有学术上失败的人才会去做。在另外一些科学更为发达的国家,科普的工作却有许多知名的科学家来承担。比如堂堂牛津大学,就设有西莫伊公众理解科学教授教席,其职责就是向公众解释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大名鼎鼎的理查•道金斯,就是这一尊贵席位的第一个任职者。

  说到这里,我对李淼老师的敬意与感谢就要溢出了。从2006年5月号开始,他为《新发现》杂志开设“惯性参照系”专栏,将近7年的时间,约80篇文章,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本书中的许多文章,就出自该专栏,读来格外觉得亲切。这些文章谈天说地,从宇宙到人心,从牛顿到王朔,从热巧克力到命运,涉及的知识领域广阔得惊人。职业科学家的专业训练,加上飞翔灵动的多维视角,使李老师的文笔既冷静又热烈,既坚实又充满弹性。我的一个基本观感是:啊,原来我们也有这样的科学家!

  有一次,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质疑李老师不专心科研,大搞旁业。李老师火儿了(科学家也是有脾气的),当场甩出一个链接,上面有他近年的科研成果。然后......然后那些人就都闭嘴了。事实上,恰恰是战斗在第一线的科研工作人员这样的身份,才让李老师对最前沿的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权威的发言。难忘今年关于希格斯波色子激动人心的消息传出,李老师几乎是通宵守候,疯狂刷屏,在第一时间向公众解释那些天书般的话语的意义。在那样的时分,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李老师对自己专业的深爱。那是一种最纯粹的喜悦,当世界最隐秘的真相稍纵即逝,惊鸿一瞥。

  李老师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弦论,他应该是中国在这个领域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这个理论认为,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一些“弦”。这听上很有一种音乐的感觉。事实上,李老师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特别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他也是诗歌爱好者,喜欢里尔克,也喜欢自己写诗,有一段时间几乎是一天一首。他还特别喜欢与文学青年交往。最近,他又迷上了科幻。在成都开科幻大会的时候,在刘慈欣和韩松等人的“启发”下,他开始琢磨着自己动手写科幻。说老实话,当他拿出第一个科幻的片段的时候,我还有些不当回事。捞过界了吧,李老师?但等到他很快又拿出第二篇的时候,我惊讶于他进化与变异的迅速。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我和李老师仅见过一面。但那一面是难忘的。当时时间很紧,机会难得,赶紧向他打听几个要紧问题的答案:

  问:宇宙从何而来?

  答:大爆炸。

  问: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答:很多人,包括霍金,认为大爆炸从奇点(无穷小的一点)开始。

  问:奇点之前是什么?

  答:这个现在差不多也已经搞清楚了,很多科学家认为是量子涨落。

  (稍微解释一下,量子涨落就是无中生有,有能量,但是没有物质,——没有物质!)

  问:量子涨落之前是什么?

  答: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李老师最后还是把他对量子涨落之前状态的猜想告诉了我)

  李老师告诉我的是什么?这个坑就让大家读了这本书后,自己从中寻找吧。

  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27282030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