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千年一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千年一叹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7 05: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千年一叹经典读后感10篇

  《千年一叹》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千年一叹》读后感(一):由“叹”而生

  1、颜色:书中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完全作者行程路线所作,很有实时性,仿佛看到一辆吉普车在浩瀚的沙漠中全速驰骋。余秋雨写道:“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以色列是象牙色,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巴基斯坦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印度是油腻的棕黑色,而尼泊尔居然是绿色!”我没有这么多色彩记忆,在我眼中,他们都是黄色,黄沙漫天的黄色、砂粒状的黄色。城市是黄色的,那么人应该是黑色的,他们的衣服是黑色的长袍毛发是黑色的,眼睛也是大大黑黑的。

  2、对待文明态度:我的看法比较乐观,我觉得文明自身是有生命力的,它的载体很多,法典、语言书籍建筑符号工具服饰皆有体现高中毕业那会儿非常想学小语种,当时还考虑是选阿拉伯语还是西班牙语,可是一想到阿拉伯世界频出恐怖分子不由得心有余悸,所以觉得那样的语言讲出来听着也像在反人类。现在想想,其实那种条状的阿拉伯文我根本是不懂的,为什么不能用一颗包容之心去对待另一种文明呢?我们希望别人正视我们,同样也应该以平等博爱之心去对待他人。

  3、文明的觉醒与拯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当人们衣食不饱连生存都成问题还回去保护文化、捍卫文明吗?为了生存而变得野蛮无理无序是逼不得已,但为了生存而任意妄为却又卑鄙可恶,就像为了活下去而偷抢一样。生存不是逾规越矩的借口。面对奄奄一息的文明该怎么办呢?等待她复苏几乎无望,但倘若给她打一针强心剂怕会失去原型原貌,慢慢调理行不行?可是调理的难度很大,接不接受是一方面关键是施以调理的人会有一颗“医者父母心”吗?能够设身处地吗?

  《千年一叹》读后感(二):巡礼千年,一叹万言——重读《千年一叹》的一些感想

  一、缘起

  1999年九月,香港凤凰卫视策划了一场“千禧之旅”的活动邀请余秋雨先生为随行的嘉宾主持,一行人驾驶越野车行程四万公里,以遥远的希腊为起点,穿越中东这片目前世界上最危险、最动荡地区,一路途径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印度,直到珠穆朗玛峰脚下,一路考察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用余秋雨自己的话说,“这一趟把中国之外的人类主要古文明全都巡拜了一遍。”

  “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余秋雨在本书的序言调侃说自己与卢梭染上了同样的毛病。我们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认知与现场认知是有巨大差别的。对于没有经过实地考察与证实所得出的文化结论,也是很难让人信服的。这本《千年一叹》诞生于行走与问寻中,白天赶路,夜晚书写,以日记形式记录了这场冒险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更巧的是,全书截稿日期是在2000年的元旦这一天,是跨年,也是跨世纪,更是人类再度直面历史、思考文明、重新审视自身的一次质的飞跃。

  余秋雨一行看过的那些古文明的发源地和全人类重要的文化遗迹无一例外,都已经衰败、消亡,或者干脆沦为战场了。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那些古老文明所在位置,要么交通枢纽,要么平坦开阔,都处在四通八达的地区。但无论一种文明发达到多么高的程度仍然很难弥补地理位置上的缺陷,外民族的征服者可以很容易的入侵,原生文明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其他文明都衰亡了,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衰亡呢?余秋雨认为,我们的中华文明也经历过战争的炮火,面临生死存亡,但本质上的不同在于,中国凭借地理环境的阻隔,所经历的战争大部分是以内战为主,内战的各方也只是在争夺文明的主导权,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文字系统形成了文化所独有的一套礼教制度哲学体系,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产生庞大人口体量,避免被周边小体量的民族吞没的同时,也承载了文明的延续与传承。

  这本《千年一叹》的作者是大家所熟悉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的出版,曾经一度开创了“文化散文”的先锋写作热潮。余秋雨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实地考察和游历的基础上,以文化为主题,通过对文明深入人心感悟力,以及文学、史学的深厚功底表达对历史的反思感叹作为唯一一位完整穿越过中东地区的文人教授,余秋雨由此创作的这本《千年一叹》,长期位居全球华文图书排行榜的前列并多次获奖,从2002年首次出版以来,前后由三家出版社再版,加印多次,畅销不衰。

  因为这部《千年一叹》是一本文化游记,每篇日记都是边旅行边完成的,整体看起来内容很杂。余秋雨先生是一位文化学者,让我们透过一个文人的视角,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为例,梳理本书主要讲的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二、除中华文明外,其他三个古老文明的现状

  在这儿,先要做两点解释:第一,这里所说的“现状”,是1999年的情况。余秋雨所有的感慨都是基于当时的所见所想,因此先了解一下那时候的情况是有必要的。其次,看完这本《千年一叹》,我真的去了埃及和印度,看到了那里的房子街道、人们的生活状态,其实都和余秋雨在书中所描述的一样。因此,说是现状倒也不算过分了。

  我们都知道现在生活在伊拉克、埃及、印度境内的人已经跟曾经创造灿烂古文明的人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从这些国家今天的现状看来,我们仍能够感受到那种紧张氛围落后状态

  伊拉克的现状,其实,对于余秋雨一行中的每个人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当所有人到达这个国家的时候,还是遇到了超乎他们想象官僚腐败懈怠。在边境过海关的时候,原本只是一些流程化的入境手续却被海关的工作人员拖延,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索要小费,如果摄制组拒绝给他们的话,办事大厅的工作人员就一个个地离开了。整个入境过程耗费了一整天的时间,这让余秋雨和摄制组非常头疼。在腐败中,好像人的尊严是最不值得一谈的东西。在这片拥有过最古老的法制意识土地上,如今每天都在上演着最猖獗的非法活动,想来真是让人遗憾

  在政局不稳定时期,对伊拉克的实地考察是非有限的。摄制组选择了国家博物馆作为考察的一站,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截止到1999年,已经有九年没有开馆了。经过反反复复好几次的协商和申请,余秋雨进入到了博物馆的内部。这里只有一间屋子陈列了非常少的伊斯兰文物,他们穿过空空荡荡的走廊,穿过空空荡荡的展厅,在人类最早看到文明曙光大地上,那些承载着文明印记的文物,在当下的冲突与动乱中已经消失了。

  都说文明的传承,要依靠那些承载文明的人。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伊拉克有太多辍学孩子,即使还去学校的孩子,也因为国际禁运而没有课本,国际制裁的背后,受伤的只是老百姓。他们不读书、不识字,在极度的贫穷中看着眼前的打打杀杀,长久麻木让这些孩子更容易受到极端宗教的蒙蔽和蛊惑。他们不曾想过改变,甚至不知道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看过了麻烦不断的伊拉克,埃及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活在大城市的埃及人每天上午九点上班,下午两点下班,中间还要按常规喝一次红茶,吃一顿午餐,做一次礼拜,真正用来工作的时间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这种松散和懈怠的状态随处可见。除了少数受过西方教育的人之外,大部分埃及人是没有时间观念的,约会迟到、不遵守承诺更是家常便饭,你很难与他们友好合作,因为他们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一些埃及人的观念,更是令人哭笑不得。路边的居民区会看到许多没有封顶的房子,生了锈的钢筋露在外面,指向蓝天,这些影响城市面貌的建筑在埃及人眼中却是很气派的,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没有盖完的房子才说明新房子。自从一九九七年几个恐怖分子在卢克索的哈齐普苏特女王庙门口枪杀了六十四名游客后,埃及的旅游业一败涂地直到今天。摄制组从开罗驾车到卢克索,更是一路荷枪实弹、战战兢兢,今天的埃及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记录的:“一个人的过度劳累会损耗元气,一种文明也是。”

  埃及的现状确实让人有些沮丧,那我们的邻居印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余秋雨选择了一条佛教的路线,因此来到了瓦拉纳西。清晨走到恒河的旁边,这里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一辈子做梦都想来朝拜的地方,很多老年人感到即将走到生命终点时,也会不远万里赶到恒河边,只为死在这里,将骨灰撒入恒河水。也正是因为太多的人都拥挤到瓦拉纳西等待死亡,无论男女老少都跳进恒河里沐浴、游泳、喝水、刷牙、祈祷,旁边的焚化厂不断地将骨灰倒入,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尸体漂浮在河面上,可奇怪的是,好像没有人对环境的破坏有想要改善念头神圣的恒河早就已经被污染不堪重负了。

  不仅是瓦拉纳西,在首都新德里也能看到很多乞丐和遍地的垃圾。印度的种姓制度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不管是贫穷还是落后,都让人们乐观地接受了现状,最终失去了改变的意愿动力

  种种的现状,都让人惋惜无奈。在世界上最动乱的地方,人们为了满足私欲,更为了便于统治,阻止孩子们接受教育,这些在无知和麻木中长大的一代代,对读书的排斥,对努力创造生活的不屑一顾,让他们已经不再在意一种文明的伟大辉煌、不再意识到传承的使命、不再自豪、不再珍惜、不再有任何意愿去改变和追求

  三、其他三个古老文明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衰亡。

  美索不达米亚,这个有点拗口又充满浪漫感的名字,最早出自于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流就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这两条河流的充沛水量孕育出了一片富饶的“新月沃土”,也成就了古巴比伦文明。

  随着楔形文字的出土,证明了这里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已经开始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了,可以说,这里是早期人类文明的起点与重心,大半个世界都接受过她的滋养。为了突出重点,余秋雨在本书中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精缩为古巴比伦文明。实际上,巴比伦文明是分为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两个阶段的。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会清楚地找到巴比伦王国在亚欧大陆中间的位置,也就是今天伊拉克的所在地。从地理角度看,这里没有高山海洋为天然的屏障肥沃的土地、平坦的地势和四通八达的战略位置,吸引了外民族的入侵。当时生活在古巴比伦王国北面的亚述人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征服了古巴比伦王国。一百多年后,巴比伦人赶走了亚述的统治者,又建立起了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在位期间,经济、人口、贸易、建筑、法律等等,都发展的非常强大,征服了周边的很多小的国家,并且建造了当时举世瞩目的建筑“空中花园”。但是,随着国王尼布甲尼撒的去世,国内各方势力矛盾变得越来越激烈,就在这个时候,东面的波斯帝国逐渐强大起来了,最终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在此之后,阿拉伯人,蒙古人,土耳其人,每一个征服者都想在这片土地上面发展自己的文明,因此,古巴比伦文明就这样消失了。

  看过了古巴比伦文明的衰落后,让我们越过欧亚大陆来看看地处北非的古埃及的文明。

  埃及有句古老的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是会再回来的。”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发源,周边被沙漠所包围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天然的屏障,保障社会安定和文明的高度发达。但是,一切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现象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更深刻的情况。被沙漠保护的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充沛水量的滋养下,形成了安稳的农耕生态,但是这种隔绝和安定却使得它越来越保守,而这种保守又进一步促进了法老王的集权统治。

  我们都知道,在古埃及人的心中,法老是神一样的存在,集统治权与神权于一身代表一切光明正义和希望。这种过度的集权导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法老为了抗衡这种矛盾对政权威胁,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给予了祭司阶层和地方贵族,使得地方权势不断的膨胀,随后演变成地方政权与法老的对抗,这一切让法老的统治渐渐被弱化和瓦解。其实在这个时候,虽然分裂频繁发生,但是如果没有受到外族的入侵,古代埃及人也不过是内部的你争我夺,对文明的本质不会产生毁灭性伤害

  可是公元前525年前后,波斯人大举进攻,征服了埃及。外族的入侵又一次决定了一种文明的衰亡。随后在这片文明的土地上,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相继入侵,人们从血缘、文字、信仰上都斩断了古埃及的脉络,延续了3000年的古埃及文明最终还是中断了。

  看过被彻底斩断的古埃及文明,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邻国,印度的古老文明。

  印度的古老文明说起来也应该分成两个阶段,以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入侵为分界点。雅利安人入侵之前的古印度是靠近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这段时期距离今天太遥远了,可以说,这段时期的古文明从起源到发展高度,很多都已经无法考证了。因此,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讲述的实际上是雅利安人入侵之后的古印度文明,距离今天也有3500多年了。

  雅利安人最早出现在印度的西北部,入侵之后势力范围逐渐向南部扩张,同时也将统治的中心从印度河流域迁移到恒河流域。这段时期印度的土地上被分裂成了十多个国家,彼此之间为了抗衡和兼并而发动战争,最终虽然雅利安人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但随后又被崛起的波斯人打败,古印度的文明被异化然后消亡。其实,在对印度历史的追根溯源中,我们会发现,印度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分裂时期,是小国家之间相互打仗,统一后又是外民族来侵略,战争使得印度文明在王朝不断更替中,走向衰亡。

  看过了世界三大古文明的衰落,我们会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一定是优越的,而恰恰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注定会成为政治和战争的焦点。虽然一种文明的灭亡一定是有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最重要,也是最彻底的原因是与外民族之间的战争。文明应该是延续的,只有在被另一种文明所统治的时候,才会消亡。

  四、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衰亡,一直发展到现在。

  就像余秋雨在本书中所说的,“我自己最看重的,不是发现了那数万公里,而是从那数万公里重新发现了中华文化。”在人类所有的古老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

  当然,一个文明得以延续一定是有太多的因素,甚至还有些历史中的巧合,但是在本书中余秋雨以文人的视角将其粗略地概括为五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是依赖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不能否认的是,人类的活动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在文明的初始阶段。生产力的低下,使得自然条件在很多时候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最东端,东南部的临靠海洋,西部有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以及北部的戈壁沙漠地带,一道道天然屏障,形成了半封闭的地理结构,避免了与其他几大文明相互征战,保持了华夏文明源头上的本土性。

  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争大部分是内战,打仗的双方也是为了争夺文明的主导权,所以,没有从根本上对中华文明造成伤害。即使在元朝时期蒙古人南下,清朝时期由满族人统治,但是他们的文化在当时的历史时期还不算成熟,属于区域性的,因此,并没有取代中华文明,反而被中华文化所吸纳和融合。

  第二个方面是依赖于文明的体量。这里谈到的体量,指的是地域体量和人口体量。简单来说,地域体量就是指国土面积广大,而人口体量就是指人口基数庞大。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构成的面积比起周边其他文明来说要辽阔数倍,这里丰沛的水资源、富饶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农耕文明打下了基础,储备粮食、增加人口,也给抵御外民族的侵略提供了保障。同时,因为面积广大,外族入侵也很难一下取胜,这也给了中华文明一定的缓冲空间。而对于人口体量来说,不仅给农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人们的创造力也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文明向更高程度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是依赖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无论是古巴比伦文明使用的楔形文字,还是古埃及文明使用的象形文字,早都已经彻底的消失了,没有人可以解读出这些文字的意思了。对于古印度文明使用的梵文,如今也只是有极少数的人,在研究文献的时候使用,今天的印度人说的是印地语和英语。

  而我们的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甲骨文,从已经解读出的1500个单字来看,已经具备了现代汉字的基本结构,虽然书体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体的演变发展,但以形、音、义为特征的结构和语法被延续到现在。华夏的汉字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仍然能让中国人轻松诵读,从发音到含义,可以毫无障碍地传递到今天的日常生活。促进了中国人在思想、观念上的统一,也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播得到延续。

  第四个方面是依赖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自秦大一统以来,封建统治阶层为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将儒家思想推为主导思想。儒家思想所规范的礼教、宗族、社会伦理的观念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思想体系,也形成了中华文明独有的中庸之道。无论是与周边国家的相处,还是普通老百姓之间,都按照不偏不倚、平衡、适度的处世态度,这就最有效的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产生。在余秋雨看来,宗教会让一个文明在较短时间内走向伟大,但是,当宗教走向极端主义,又会让一个文明在较短时间内面临战争。中华文明没有被宗教极端主义所挟制,始终推崇和保持着一种理性和中庸,维护了文明的延续。

  第五个方面是依赖于科举制度。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多年,这套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方法,虽然不断被后世批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套考试制度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在古代的社会,想要当官,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参加考试,同时,这套选拔制度又将传统中华文化知识严格规定成考试的内容和方向,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学习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因此,科举制度在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五、总结

  首先,描述了伊拉克、埃及、印度的现状。这些国家因为极端宗教的冲突,教育的缺失,极度的贫穷,政府的腐败作风,人们主观上的麻木与自暴自弃等等原因而动荡不安

  其次,总结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的消亡。一种文明的消失一定是多种因素的作用,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外民族入侵而引发的战争。

  最后,分析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第一个方面是依赖于地理环境的阻隔;第二个方面是依赖于文明的体量;第三个方面是依赖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第四个方面是依赖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第五个方面是依赖于科举制度。

  这本《千年一叹》用最平实的语言和最真挚的情感记录了余秋雨一行人在一九九九年的漫漫征途,书中讲述到的很多凌乱落后的现象,如今少部分已经开始改变了,但是大部分却依然没有任何变化。每个人都知道历史是不能重新改写的,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是一个遥远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话题。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去反思这些古老的文明呢?

  我想,答案应该就是以史鉴今。唐太宗李世民曾有一句传世警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可以照出国家的兴衰,文明之间的更替,也指导着现代人的观念与行动。

  《千年一叹》读后感(三):千年一叹 千禧之旅

  这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具才能实现的千禧之旅。从1999年9月29日到达希腊,一路跋山涉水,途经或繁华,或荒芜,或战乱,或恐怖主义遍布的各个国家的各个城镇,到最后的2000年1月1日从尼泊尔回到祖国。

  整本书读完,首先是迅速向头脑中袭来的对余秋雨老师及一行媒体人满满的敬意——了不起的中国人。他们这些勇者追逐着世界的文明发祥的脚印,探寻者人类文明的历史,反思着文明进程中的诸多兴亡盛衰。有感叹,有无奈,有惊喜,有沧桑……书中自序部分,余秋雨先生他已经染上了卢梭同样的毛病:“我只能行走,不行走就无法思考。”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行走中,他抓紧一切时间,感悟行走中的“风景”。又将这“风景”转化成文字,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苦旅之中去感受人类的文明。

  读此书的过程中,让我着实感到自己见识的严重不足。读到很多地方,都要寻求网络的帮助。另外,特别希望这本书中加入每到一处的插图,可惜没有。还好他们一路的壮举都有纪录片《千禧之旅》,每读完一个国度,我都可以到网上看相应的纪录片,更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

  读完之后还发现,其实应该先去读余老师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再从国内走到国外。下一次买书,准备收入囊中。

  《千年一叹》读后感(四):并非书评

  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甚至连乌云也匿迹了

  抱怨的触角伸展开来却猛然扑空

  匆匆的岁月在日记本中拾缀不起

  空白页的突兀嗤笑着原来时间褶皱的只有面容

  近五个月没有更日志

  近几日朋友们集体发问我是否仍在阅读

  生活节奏与自斟自酌的兴趣爱好似被监管在目

  自去年国庆读完这本《千年一叹》后也真格再无阅读

  上周才又拾起

  我明白终会拾起

  只是连自己都讶异竟用了这么长的一段光阴

  我始终在路上

  只是有时在迷路的沼泽里放弃挣扎

  以为睁眼便回到清幽的小径

  在一次次破晓时奢望张眸

  却发现太阳刺破的永远是遥远的东方的黑暗

  我相信这世间一定存在着一个永昼的角落

  因为我收纳了它所有的苦痛终于成为了极夜

  我暗觉自己的笔风像极了只会唱苦情歌的杨宗纬的嗓音

  满溢低沉不快与无能为力

  若哪次欢呼雀跃的在聚光灯下载歌载舞

  那必然像是格格不入的蹩脚错别字哽在警示名言里

  他的每一声哭腔每一首苦情歌并不代表他此时失恋遭弃

  所以我的每一句哀婉每一篇消沉文并不意味着我此刻痛不欲生

  如果没有风

  云便不会走

  就像如果没有睁眼

  梦便不会破

  恰时

  音箱里送来

  “如果梦醒时还在一起

  请容许我们相依为命”

  《千年一叹》读后感(五):探访古文明,千年走一回——《千年一叹》书评

  作者:李国翠

  《千年一叹》是作家余秋雨在千禧之年记录自己以希腊为起点、中国为终点探访亚欧大陆人类文明足迹的日记集。他用细腻优美的语言和一流的深度,记录下了他在旅途中的经历与感悟:在巴特农神庙前感受希腊文明无与伦比的美丽;拜谒伊朗“国父”居鲁士大帝的陵墓,在其陵寝为他打灯,为大流士的霸气和豪气所震撼,近距离的感受波斯文明的雄魂;在巴基斯坦犍陀罗寻找到法显和玄奘的足迹,激动于险途中第一次文化意义上的逆向幸遇,感受佛学文化的真谛;在印度感受来自泰姬陵的单纯与美好 ……。这一路上,余秋雨用他的笔,将异国的风土人情与人类文明的精华,向我们一一细细阐述。

  沿途中让他感到震撼的,不仅仅是文明的衰落与毁灭,还有在这次旅途中的惊险与见闻:当他冒着生命危险,与自己的团队经过寸草不生且极端恐怖分子肆行的道路上,他的心里是忐忑的;当他在巴格达询问一位小姑娘是否讨厌美国时,小姑娘那稚嫩声音所表现的成熟思想让他震惊;在约旦偶遇杜月笙的女儿女婿让他感到惊讶;在印度近距离感受“人口爆炸”也是让他“无言以对”,……。

  这一路上,他见过了太多太多:他看见人类创造了文明却又亲手用武力毁灭了文明,他看见文明在历史的岁月里被侵蚀,生命在战争中离开。这一切的一切,引发了他对文明的思考:为什么中华文明在经历了种种还能源远流长?人类的文明将何去何从?书中,不仅有对历史的寻找与探索,也有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深思;同时也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我深深的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他感受到祖国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当他见证过世界各地文明发展的现状后,他自豪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千年一叹》是作者十六年前的游历,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作者在旅途中不仅探访了人类文明的路基,同时也记录了一些国家的连连战事和危机重重,向你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段独特的游历,更是其背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与作者对于文明发展的深思。“不差不修,不捧不贬,不惊不乍,不借其说历史,也不借其道沧桑,干净的痛苦”,这是一个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

  读完《千年一叹》能让我们的思绪也跟着横贯了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在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让浮躁的心得到沉淀,让整个人变得厚重起来,从真正意义上也来了个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读后感(六):问古而知今

  秋雨先生在自序中说到“我只相信实地考察,只相信文化现场,只相信废墟以及,只相信亲自到达。”尽管文献资料当中能够还原部分文明历史,但依旧远不如亲身体验过来得真切。体验前人的文明时代,怕是不大可能了,所幸的是我们还有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于是秋雨先生出发了,带上对文化的思考,带上自己的疑问。

  历史上有过灿烂文明的地区,现如今,在历史的漫长岁月当中,早已褪去当年的光辉,更多的是留下已然风化磨蚀的断壁残垣。而这些地区的人们,很多也都还在经历着与代表现代文明灿烂顶端的势力的激烈对抗当中。毫无疑问,充满着危险。但是,这阻挡不了一个学者对古文化实地考察以解心中所惑的决心。

  把世界曾有过文明的凶险地方都走遍,换作习惯冒险的勇士也未必能下定此决心,但秋雨先生身为孱弱书生,却毅然决然地说走就走,不得不令人佩服。

  秋雨先生是感性的,字里行间都倾注了自己对那灿烂古文化的感情与憧憬。但秋雨先生又是清醒的,每一份倾注于文字的感情都透露着他的忧虑。

  “我说在中国也向来如此。兴盛的是术,寂寞的是道,因此就出现了学者的责任。但是,弘道的学者也永远是少数,历来都是由少数人维持着上层文明。”

  “对于贫困我并不陌生,中国西北和西南最贫困的地区我也曾一再深入。但那种贫困,至少有辛勤的身影、奋斗的意图、管理的痕迹、救助的信号。这一切,在这里很难发现。因此,惊人的 不是贫困本身。”

  “我们以往的乐观,是因为相信法律和舆论能维持社会公理。但是,就说你遇到的这件小事,如打官司,证据何在?至于舆论,除了那两个帮凶,别人根本不可能来关心。来关心更麻烦,例如在印度教徒看来,那头拉粪的牛很可能是神牛,你还福分不浅呢。以小见大,联系到一系列世纪难题,人们都在使坏,根本不在乎灾难降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么能乐观得起来呢?”

  ……

  所谓以史为鉴。对于文明的兴衰起落,今人所见难免会一番感慨,但是对于这些历史文化更有价值的,是对当下的思考,与对未来方向的展望。秋雨先生不顾危险艰难,带着我们以肉眼去观察体验了一番古老的文化,其中虽然难免会倾注了过多的个人情感,但是比起对历史风光的记录,更重要的是隐藏于背后的关于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思考。

  总有人以不必悲观,怀抱希望地对这种忧虑的心态嗤之以鼻。但是倘若人人都失去了警惕之心,或许如那些曾经灿烂的古文化般走向失落的日子也不远了。还是警醒些好,以免千年之后只是留下后人一声叹。

  虽然秋雨先生说对当时特殊的写作状态分外珍惜,舍不得不多加改动,但据说第一版还是比现在看到的版本更多一些风情,现在所看到的版本因为经过整理,更多了些小心翼翼。倘若要再拜读的话,还是希望能有机会看到第一版,体验一把千年文化的真实。

  同步载于微信公众号『布吉岛是什么岛』(Bugidao)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