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日美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白日美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7 05:3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日美人的读后感10篇

  《白日美人》是一本由(法)约瑟夫·凯赛尔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白日美人》读后感(一):令人惋惜的自我毁灭(有剧透)

  一位中产阶级年轻女人童年阴影一直抗拒和丈夫的圆房,但是却在精神上保持着和丈夫之间纯洁爱情(仿佛永远初恋状态)。但是其实女主内心渴望快感——女主渴望的并不是性爱带来的那种快感,而是一种病态的渴望被虐待感觉可能和童年阴影有关)。一次在和一位女伴聊天时,女伴无意间讨论到的妓院彻底打开了女主追求快感的大门。隐约之中,她发现有一种让她上瘾也让她恐惧情绪缠绕着她。

  当她从尊贵骄傲的塞维利娜变成“白日美人”时,她就无法控制自己了。她无法抗拒自己对快感的渴望,虽然她的内心也有过反复的抗拒与挣扎。然而,性爱的快感并不是她想要的,成为妓女并不能填满她欲望沟壑,但是,她并没有停止接客,她仍试图从中找寻偶尔出现的那种快感。某些特殊客人,比如那些偶尔出现的肮脏粗暴强壮男人,会给她想要的快感。渐渐的这成了一种习惯,她早就是一个受欲望驱使动物了,她享受着这一切。但是每当她面对自己一无所知丈夫时,他既害怕又羞愧,但是她依然爱他,她努力使她的丈夫感到幸福,她伪装的越来越熟练,她渐渐的能轻松驾驭两个身份自由切换。直到她爱上了危险人物——马赛尔。

  马赛尔能给他那种快感,而且马赛尔的世界吸引着她,令她遐想,令她既向往又恐惧。或者说,她就是喜欢这种遐想来的感觉,从她决定去妓院到她和马赛尔去冒险,都是在欲望驱动下深陷幻想漩涡时的产物。她也厌恶这样的自己,她也时常感到痛苦,她尝试着摆脱这一切,可是每当心底的欲望升起,她就像一只温顺绵羊,总是屈服与顺从,她在这个泥潭里越陷越深。

  于松的出现彻底使她疯狂了,她感到惊恐慌乱绝望。她真的不想失去皮埃尔,他说是因为她爱他。她真的还爱他吗?我觉得她自己都不清楚,因为她一直爱的都是欲望,凡能满足心理需求的她也许都爱。她爱皮埃尔也是因为皮埃尔的某些特点能给她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最后为“爱”疯狂的马赛尔误伤了皮埃尔,面对瘫痪的丈夫时,她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她又一次陷入恐惧和内疚: 她恐惧大众知道她的秘密,他恐惧自己要蹲监狱;她内疚她的错误带走了她所爱的皮埃尔的年轻与力量,带走了她所爱的皮埃尔的神情面貌

  最后的最后,马赛尔没有供出她,没有进监狱。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深陷愧疚折磨。她需要忏悔,因为她才是真正的罪犯,更令她难过的是受到伤害是皮埃尔。于是她向皮埃尔说出了真相(皮埃尔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么刺激他),结果,结果。。。结果大家自己去看吧

  这本书的翻译是真的差,很多句子都不符合中文习惯,有些还表意不明,让人难以理解,没有耐心的人真的啃不动。书中对于心理和精神状态的描写比较多,而其他部分笔墨太少了,让人觉得情节有点不够扎实

  我只想说,女主既愚蠢懦弱,她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都是自作自受,真的让人惋惜。最后我想说,理性真的很重要,永远的不要深陷欲望的沼泽,有时候,当你意识到你在逐步走向毁灭时,也许你就已经无法自拔了。

  《白日美人》读后感(二):又是短评超了的瞎写

  第一次读这种题材小说,所以没有什么对比性,自己估摸着打了个四星。很喜欢这种法国人叙述感觉,淡淡的,克制的,又是克制的。但故事本身实在是令人心疼。我看到的赛维莉娜是在书叙述的整段时间里都失控的人,她的理性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导致结局个人(加上马松是四个人)的悲剧。看完整本书,我想,如果童年时期的赛维莉娜没有被猥亵故事会变成什么样的?她会跟皮埃尔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我不知道。甚至觉得她迟早有一天还是会变成白日美人。我自己也很奇怪我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或许我内心认为所有性少数群体都不完全是由童年阴影一类的造成的吧。人类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关于性爱的基因?…扯远了…赛维莉娜对皮埃尔确实让我感到震惊,从我让我对整个故事感到震惊,性和爱,灵与肉这种完全的剥离真实存在,而且两者都延伸极致

  皮埃尔确实是个完美爱人阳光善良仁爱,有学识,有风度,有气质,又体贴关键是对爱人也有毫无保留的,哇,越写越觉得他好。但结局太令人难过了。马赛尔也是我喜欢角色性格大概我这种宇直很容易被这种硬朗忠诚的角色吸引吧。于松的话,一出现就带着令女主害怕的特质,弄得我全程也自带害怕屏障

  赛维莉娜跟他们三者的关系其实都很难得啊…心爱的爱人,带来极致快感的守护者,真正的同类…但正是由于女主这三块的分开导致了四个人看似不同但又全是满身伤痕的结局吧…

  我希望(算是祝愿)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爱和欲望,盲目地压制只能带来毁灭性爆发…也希望所有人的欲望都能被理解…

  《白日美人》读后感(三):本能的骚动

  曾经以为爱情的精神方面肉体方面是统一的,爱一个人就不能和别人做爱。直到看了《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才开始接受爱情这两个层面的分离。

  同样是写灵与肉的《白日美人》,间接地描绘平静安逸的爱情下面,身体缺失刺激时,内心深处的骚动。为什么说是间接呢?因为本能的冲动是写不出来的,只能通过写受本能控制的人物来反映本能的不可抗性。在我看来,这本书中对女主人公的内心描写得相当真实,甚至让我觉得感同身受,回想起小时候朦胧的性意识。只因为女主在精神层面的支配地位很高,因此在身体层面强烈地渴望任人压制,难以满足,越斯文越有礼的嫖客反而越让她反感。因为那只会让她想起精神层面无瑕的伴侣,而她在精神层面不愿背叛,只愿当肉欲下的奴隶

  如果世界设定可以承认灵与肉的分离,那么也没有这本书了。正是社会对爱情的不可动摇认知,认为...第一段第一句...是必须的,才有了纠结的女主。我知道有三个认知,一是爱一个人就不能和别人做爱,另一个是爱一个人怎么能和他做爱?最后一个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的方式,爱情和做爱是两码事。可《白日美人》这本书中女主最后说,除了她丈夫外,她最爱的就是马塞尔。那么在女主的世界观中,做爱附属于爱情,也就是本能是爱情的一部分。我对以上四点不置可否

  最后说点有意思的,本书作者约瑟夫和米兰昆德拉都是法国的,对灵与肉的认识不得不说深刻,我觉得法国的文化比奢侈品更值得学习

  谢谢各位大大

  《白日美人》读后感(四):无梦的女人

  在布努埃尔导演,凯瑟琳•德纳芙主演的极富盛名同名电影中,塞维莉娜有过三次(或加上结尾,成为四次)梦境表现其强烈的受虐倾向:被捆绑、凌虐、受道德惩罚,如是,开卸了塞维莉娜心灵上的原罪。这是法国作家约瑟夫•凯赛尔的原著小说《白日美人》所无法预见的布努埃尔式的电影呈现,恰恰相反,在小说中,追寻快感进而享受陌生人的性爱过程,是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上升到“解放意义象征性行为

  于是非常吊诡的局面出现了,出版于1928年的《白日美人》强调塞维莉娜作为高贵少妇却受困于童年阴影,造成无法顺利与丈夫同房的事实同时,亦在推出其主动陷入妓院卖春的行为时,明证其反复逃离又禁不住诱惑再次回去的过程,直到她“真的中毒了,习惯渐渐比乐趣更重要……一次比一次平静”,甚至最后与其陷入虐恋的马塞尔冲出去误伤皮埃尔,都有作为妻子的塞维莉娜的教唆成分在内,从此意义上来说,塞维莉娜的“不性”婚姻,连同最后的悲剧一起,皆由其本人造成。相信这亦是凯赛尔在展示女性的挣脱同时,不自觉流露祸水情结,在著作等身,且善于深入观察人性记者凯赛尔抑或作家凯赛尔,是一处较为明显的作者视点。总之,这部二十年代的小说,呈现出汹涌的六十年代法国面目

  而反观布努埃尔拍摄于1967年并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影片,则别有一番滋味,其将背景置于电视当道、战后一代出世的六十年代中后期巴黎,妓院成为一处当代心理慰辽所,但塞维莉娜却真个成为了神女的化身著名的偷窥桥段呈示(或再度强调)其单纯心思不说,刺杀行动亦归结于马塞尔的单相思,而神奇的片尾,昭示了与原著截然不同价值取向,或许更布努埃尔一些——一切归结于噩梦重演。

  话说回来,小说《白日美人》很难称为凯赛尔的扛鼎之作,与后来大部头的纪实性文字相比,作为一个战地记者或经历二战的作家的凯赛尔,更为世人崇敬,而1928年的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于出版当时便或骂名,因其描摹性心理阴影却又渴望肉体欢愉矛盾心态,亦因其将作为男性主体的丈夫每每放在被动局面,小说中的皮埃尔,处处以妻子为美,妻之不豫,仿佛皆因己过,丝毫想不到,他精心呵护宝贝,已是维蕾纳街的“白日美人”,故此才有了“再也没有听见过皮埃尔的声音”的意味深长的结尾,如此看来,塞维莉娜的抗争,伴随着是男性权力的主动退场,卖欢,更像是塞维莉娜印证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而非依托男子,如此亦可解释马塞尔“吃软饭”的定位了。

  当然,今日的读者大约泰半要感谢布努埃尔和凯瑟琳•德纳芙以及那尊今日看来也勉强算是至尊神话的金狮奖,有传播巨大的影片在前,反过来读小说,其兴味与亲近程度皆有不同,由此亦可看出小说中隐藏的汹涌驱动力,并未因布努埃尔的梦幻改编而褪色,相反,正因为塞维莉娜本质依靠的是自我反制而非白日梦,才愈发彰显文学文本历久弥新,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说出了需要四十年人们才能听懂的话,而四十年后,人们看着银幕上的塞维莉娜,却正要把这份可贵的自主性交付赛璐璐与人心的双重梦境,凯赛尔成功塑造了一个爱与诚的女人,且不经意间,戳破了法国人所谓解放年代的怯懦内质。

  《时代周报》2013.10.10

  《白日美人》读后感(五):日有多美,夜有多慌

  去年《昼夜大火的时候知道了《白日美人》这本书——下午三点半的恋人

  都没有特别热衷到必追必看不可的地步,喜欢昼夜,被片头刺眼鲜艳的mv画面所吸引

  看了几集还是弃了,印象最深的还是上彩户在夕阳中随风骑行的画面

  也喜欢白日美人这个名称,所以记住了

  前几日在公司书吧随便看看,无意扫到这本书的背脊

  抽出看了几眼干净舒服封面,原来我好奇的那个美人

  在书里是长成这样的

  借回宿舍,书不长,抽空看了几天便看到底了

  看书的过程中差点弃了,女主的焦虑不安,向往肮脏不堪的快感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跟吸毒一样从挣扎到酿成恶果人生是我极度鄙视的

  灵与肉的分离也是我完全体会不了,无法感同身受的

  但确实啊,她就是如此啊

  她爱她皮埃尔吗?爱

  她爱马塞尔吗?也爱

  肉体的快感给了粗狂的马塞尔

  灵魂陪伴给了得体的皮埃尔

  但只有一个她,所以她在彷徨不安中一步步沦陷

  起初是矛盾的,后来竟觉得可以两个她最终合一相处了,成为整体

  白天追求肉体的欢愉

  夜晚感受丈夫的溺爱

  但白日的美人回归现实中的夜晚能心安理得享受这双份的幸福

  不能

  她害怕丈夫知道,她内心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面对丈夫宠溺眼神她承受不住她想和盘托出

  但真的事情快要败落的时候

  她又害怕眼前温馨家庭破灭

  日有多美,夜就有多慌

  所有出轨的人享用了多少的爱多少的激情

  回家就要承受多少的隐忍痛苦

  如果你没有,那你有没有想过你是把痛苦转化给了

  陪在你身边爱你的另一半

  当然如所有世俗故事和现实一样

  出轨的故事大多不会有完美的结局

  此书也不例外

  愿我们睡的那个人就是我们唯一爱的人

  《白日美人》读后感(六):叛乱的天使

  年轻漂亮的塞维莉娜,一边深爱着她的丈夫,一边偷偷跑出去卖淫。典型的关于“分裂”和“堕落”的故事。

  生活的分裂源于内心的分裂。塞维莉娜身属体面的中产社会阶层,正如每个人出于善的本性,要向他人展示一个完美的自我——她优雅温柔富有教养。可她多年来压制在身体里的东西——对粗暴和性虐的偏好阴暗卑微而见不得天光,是恶的一面始终是被压制而不是被有意识化解,被压制的就有被释放的欲望:起初的通道是做白日梦,无边际的幻想;后面就铤而走险,借助于卖身来满足这部分欲望。她的生活彻底分裂了,白天趁丈夫在外工作而踅出去卖淫,夜里回家接着扮演贤淑的妻子,由此被冠名“白日美人”。

  小说对塞维莉娜的堕落娓娓道来平和自然,并未添加道德批判意味,而我们从故事中也读到了爱欲分离的沮丧和无奈,她的堕落,有原初和天性的印记,层次上就深了,所揭示问题是争议和僵持的范畴,在道德有心无力的地方。作者写一个故事,提供的也仅仅是一种供探讨的东西。

  圣经里讲,撒旦反叛失败被逐出天堂的时候,毁掉了三分之一的天使,因为这些原本圣洁的神侍被撒旦这个坏蛋用欲望和谎言拉下水了,最终随撒旦一起被驱逐。塞维莉娜算是其中一个吧。

  《白日美人》读后感(七):值得一读的故事

  冲着布努埃尔和凯瑟琳•德纳芙去看的电影,看完有些不甚明了的东西,所以,又去看了书。

  其实这是一个讲述性心理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和男主都是俊男靓女(看过电影的知道,这部剧还被称为时装剧),他们彼此很相爱,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缺憾——或许在别的文化背景中这个小小的缺憾是会被女主本人选择性忽视掉的——在他们的性生活中,女主从未有过高潮。她幻想获得这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故意透露?)得知了一个地下妓院的地址,还知道某些人(体面的女人)暗地里在那里活动,于是便蠢蠢欲动了。整个故事围绕着这个缺憾的满足展开的,结局似幻似真,这究竟是她臆造的梦境,还是真实?这个结尾很有意思

  《白日美人》读后感(八):封面让我很想去看电影

  没看过电影,虽然电影比书出名得多。电影出名也是因为导演和女主角更出名,甚至看过电影的同事说剧中的服装才是最出彩的,不得而知。

  抛开这些出名,故事有点造作,一个美人(有冰美人之称的凯瑟琳确实美),寻求丈夫之外的性刺激。不过情节很吸引人,很适合做成电影,一波多折,看着让人过瘾。还有书中的心理描写很多,是否准确不好说,在看的时候我经常会去揣摩那种心理,有时觉得不至于那样吧,但又觉得非常符合作者塑造的人物心理。

  与我期待的经典还弱了那么一点。但一口气读完,说明还是好看的吧。

  《白日美人》读后感(九):读者·白日美人

  这本书叫做《白日美人》,说实话书名很有意思,封面上是一个侧身美人,让人浮想联翩。

  这本书是在中国图书网凑单购买的,九块九包邮,和藏书票一起。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同时还在看《忽然七日》,两种不同的阅读体验,《忽然七日》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引人入胜,但《白日美人》给我的感觉是糟糕的翻译,禁忌的故事。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中文版简直可以用晦涩难懂来形容,有些语句简直无法理解,一些字词分开来我还认识,放在一起我就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了,关键是这几个字词真的可以放在一起吗?完全不是平常的中文习惯。

  作者约瑟夫·凯赛尔是一个法国人,原版肯定也是法文,我不知道是不是法文原著就是这样子的意思,以至于让中文看起来非常不通顺,读起来简直就像是啃石头,所以这本并不厚的书花了我比较长的时间阅读。

  磕磕绊绊总算读完了这本书,也知道了这样一个就算是现如今也比较禁忌的故事。

  赛维莉娜与外科医生皮埃尔结婚两年,情感美满,但是她的肉体却得不到满足。经过一番挣扎,她开始去老鸨阿娜伊丝夫人家接客,取名“白日美人”。不料有一天她撞见了朋友于松。害怕之下,她差遣爱慕她的常客马塞尔去杀于松,以免他向丈夫告密,但马塞尔却失误伤到了皮埃尔,皮埃尔因此瘫痪,虽然经过修养好了一些,却只能坐在轮椅上了。

  说这本书禁忌,是因为作者写了一个出轨的女人,且不仅仅是出轨,而是到妓院去出卖肉体,以满足赛维莉娜内心饥渴的欲望。

  这本书几乎大部分的内容都在描写赛维莉娜纠结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精神世界,把一个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妻子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当然如果只是这样肯定没什么特点,重要的是赛维莉娜实际上是爱着她的丈夫皮埃尔的,可就是无法抗拒自己内心对于欲望的渴求,精神上她是爱着他,可身体上的反应却让她陷入了深渊之中。

  婚姻中性与爱,感情与欲望的关系,究竟是爱和性都需要,还是只要有爱或者只要有性就可以了?有爱无性的感情可以长久下去吗?

  人本身是有欲望的,这是人类的本性,对于感情的需求是一种欲望,对于性的需求同样也是欲望,本质上其实没有区别,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有选择的去寻求自己的需要。

  但人的本性,就像动物的天性,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凶恶的兽,这股兽性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如出一辙,甚至还有更甚之处,人无法抛却这股兽性,就如同人无法不喝水不吃饭一样。

  赛维莉娜最开始其实也是抗拒的,所以她纠结,她犹豫,她摇摆不定,于是她在欲望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最后欲望战胜了她对于人的本性的控制,所以她沉沦了,陷入了这无边的深渊之中。

  我一直觉得婚姻要想长久下去,爱和性是必不可缺的,爱是基础,性是调剂,有基础才能保鲜,有调剂才会持续,二者缺一不可,独一不活。

  赛维莉娜和皮埃尔结婚后是分床睡的,这对于婚姻中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出了矛盾又怎么会分床睡,但他们就是这样行动的,似乎他们睡在一起就不再是纯洁的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心理病态,总之没有性的爱不会长久,虽然赛维莉娜自认为爱着自己的丈夫,但她最终还是沉沦了,去了那个禁忌的地方,用自己的肉体换取了自己精神上的满足,那种前所未有的快感让赛维莉娜深深的陷进去而无法自拔。

  一直到赛维莉娜的秘密被丈夫的朋友于松知晓,她终于害怕了,惶恐不安,害怕自己的丈夫知道,我觉得她依旧是爱着皮埃尔的,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害怕,铤而走险让马塞尔去杀于松,只是世事难料,马塞尔失手伤了皮埃尔。

  赛维莉娜最终在难以忍受的思想斗争中把真相告诉了皮埃尔,但是自从赛维莉娜说出了真相,就再也没有听见过皮埃尔的声音了。

  故事也就这样结束了,是悲剧吗?也算不上悲剧,但却是如此的压抑,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呼吸困难。

  也许从一开始最让人同情的就是赛维莉娜的丈夫皮埃尔,但事实上这一切也可以说是有皮埃尔的原因,任何不和谐的婚姻生活,都不是一方能够促成的,从来都是双方共同促成,或者往大了说,从一开始他们结婚就是错的,甚至是社会造成的,但不管怎么说,结尾皮埃尔最是让人难过同情。

  赛维莉娜爱着皮埃尔,这不用质疑,但她出轨出卖身体也是事实,甚至她曾说过,除了她的丈夫,她最爱的人,就是马塞尔,那个经常光顾她的人,那个为她去杀人也没有告发她的人。

  整个故事里,似乎人们都不太正常,而赛维莉娜是最为疯癫的一个,就算是现在的社会,这样的人也是为人所不齿的,而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更是一种禁忌。

  小说的序言中,作者说道,我写《白日美人》,是为了展示灵与肉之间,真实、无边、温柔的爱情与感官无情的渴求之间可怕的分离。每个爱的长久的男人、女人的心中都有这个矛盾,极少有例外。它或许被看到,或许没有,或许让人痛苦,或许潜伏不动,但是它存在着。

  《白日美人》的主题,不是赛维莉娜的性变态而是这种荒谬之外她对皮埃尔的爱,以及这种爱的悲剧。

  作者说,我是不是唯一同情赛维莉娜、爱着赛维莉娜的人?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也同情塞维莉娜,并且爱着她,至少我自己并没有同情她,更不会爱着这样的女人。

  欲望虽然是人的本性,但当欲望占据了人的本性,内心的兽性一旦释放,人也便不再是人了。

  一本谈不上多好的小说,看完之后还去看了获得金狮奖的同名电影,电影也谈不上多好,跟原著相比,内容有些改动,结局也不太一样。

  总之,我应该是欣赏不来这样的小说和电影了。

  2018年3月5日13:47于西安,天阴。

  《白日美人》读后感(十):爱欲的几种形态

  这本书在上世纪20年代出版,背景是当时的巴黎;布努埃尔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在60年代。书里、电影里的扭捏时至今日已经被公共媒体的喧嚣裸露掩盖,实际上,在这喧嚣之外,《白日美人》试图谈论的话题永远都能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永远都能挑战一部分人的神经。

  一、爱与性欲的分离——被压抑的欲望(塞维莉娜与皮埃尔)

  书的封底摘录了作者Kessel的一句话:“我写《白日美人》,是为了展示灵与肉之间,真实、无边、温柔的爱情与感官无情的苛责之间的可怕的分离。每个爱得长久的男人、女人的心中都有这个矛盾,极少有例外。”这句话未免有在书受到强烈质疑后向公众辩解的嫌疑——“温柔的爱情”与“无情苛责的感官欲望”。然而对欲望一直被压抑着、不能通过轻松的途径得到满足,并且对自己的欲望感到恐惧的塞维莉娜来说,给性欲一个恶魔般向自己不断所求的角色,是让她获得丁点平衡的唯一方式。

  塞维莉娜爱自己的丈夫皮埃尔,皮埃尔来自她熟悉的生活环境,他英俊温柔明净,让她感到安全。偏偏她的身体被与皮埃尔相反的一切吸引着:粗俗、暴力才能让她获得肉体的快感。

  书和电影都有一个“童年经历”的介绍——少女的塞维莉娜偶然被一个水管工吸引(他如此不同于她身边的人),被其猥亵,而她在这猥亵中失去了一切反应能力。这段经历很难成为影响塞维莉娜性心理重大“童年阴影”,它只是一个交代:她成为现在这样由来已久。

  以相互分离的爱与性欲为题材,通常是为被压抑的性欲呐喊。在被列为所谓“禁片”的99年的《罗曼史》中,法国人走得更远更绝对——相爱的人不愿与自己做爱,因为他要维护爱情的纯洁;女主角只能在被强奸和不断的出轨中满足性欲。

  爱与性欲分离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女人身上。在比较新的美国电影《羞耻》(Shame)中,男主就面临同样的困境。

  塞维莉娜与皮埃尔是分房睡的。这个习俗大约是来自于宗教:性爱是不洁的,只是繁殖的需要而已,所以夫妻只是过几天在一起睡,履行义务。分房睡到后来的twin-beds(好莱坞老片里中间放个床头柜的那种)再到大床,地球上有那么一部分的几代人婚姻史是这样来划分的。

  二、挣脱枷锁极端爆发的性欲(塞维莉娜与马塞尔)

  在听到朋友的朋友卖淫的故事之前,塞维莉娜将自己得不到满足的性欲投射到幻想当中。这些性幻想在电影中表现得更多。卖淫的故事让她战栗不已,让她的幻想有了现实的落脚处。于是她被诱惑着,一步步走进了阿娜伊丝夫人的公寓。

  第一次,光是这里的氛围和一个胖嫖客对她的一个抚摸,就足够让她眩晕,得到了满足,并且持续一个星期都与皮埃尔一起享受阳光下的生活。

  “药劲”一过,塞维莉娜又回来了,这回她却尝到了无趣,等熟悉了以后,这些粗俗的男人也很难给她真正的快感。她需要危险、恐惧、暴力。

  于是,马塞尔出现了。马塞尔是一个罪犯,一个危险的人,他相貌出众(显然只要他愿意,多得是女人要包养他),却装了一口金牙,留了满身的伤疤。他为塞维莉娜着迷,并且愿意支配她,命令她,惩罚她。这真是满足了塞维莉娜的所有性幻想啊。

  但不久之后,当他失而复得般地予她温柔时,她却发现自己开始有些冷淡了——爱一旦出现,她的性欲便退缩;即使这爱是由欲望得到满足而产生的。

  走向妓院,是塞维莉娜性欲受到压抑,囤积后爆发的极端方式。这样的方式很难被世人接受,书初次出版后,即受到了种种质疑。而在本世纪,这样坦露欲望而挑战世人的现象,已处处可见。

  情色产品的丰富让性的种种形态逐渐失去了其神秘性,却并不代表人们就可以真的坦然地谈论性,而将私人的性坦露在公众视野,依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一个英国姑娘在研究生期间没钱了,做了应招女郎,并在博客上发表应招女郎日记,这个姑娘给自己起的艺名正是“白日美人”;后来姑娘的经历被改编成英剧,搜狐引进了,大人孩子免费观看。相比塞维莉娜,这位姑娘真是专业、敬业得多,并且在这份工作上实现了挣钱与享受的完美结合。

  木子美的性爱日记我一直没看过,现在的微博和专栏看过两眼,觉得尺度也不过如此;还是流氓燕更加给力。这两位,不知为何,总让人觉得“彪悍”,而她们的语言方式也真就是“豪迈”、“彪悍”的。也许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坦露自己的性欲还要继续生存的话,你只能伪装成一个爷们儿。

  三、完美的结合(塞维莉娜与于松)

  于松是皮埃尔的朋友,这个男人出入妓院,毫不掩饰他对女士们的兴趣。塞维莉娜害怕他,他的不加掩饰让她难堪——就仿佛他随时要来揭露自己。塞维莉娜害怕他,正像害怕自己心中的“黑暗”。

  然而当有一次,于松俯身向她的时候,她却说:“您不适合强奸。”

  对于塞维莉娜而言,于松毕竟还是属于她的生活圈,他还是不够粗俗、野蛮。但这一幕已经足以打消她对他的厌恶,并且给她提供了一段时间的幻想养料。

  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分享各自的性欲,试着去满足它,也许是爱与性欲的最完美结合。但这件事常常事与愿违。

  试图忽略自己的性欲或完全被它打垮的人,恐怕很难有力量把它拿出来与另一个人分享,并试着俩人一起去面对它。

  当然,在不同的人面前可以放松的程度不同。

  实际上,塞维莉娜在于松面前是可以最放松的——她不必隐瞒自己的需求,因为他了解;而他的身份可以给她安全感;他这样一个懂得情趣的人,也可以创造情境去满足她。

  但塞维莉娜不爱他,甚至厌恶她。

  书里的于松比电影里的于松可爱得多,并且始终对塞维莉娜未有半点恶意。而在塞维莉娜犯下大错,致使马塞尔刺伤皮埃尔后,还跟她分担这罪行。

  皮埃尔和马塞尔作为两个极端,都受到了重创,唯有于松毫发未损地幸存了下来,但他与塞维莉娜却永远无法接近。

  这部被布努埃尔拍成了“性虐教材”的书,实际上写得一点都不露骨,但不排除它当中的正常细节却足以触怒到一些胆小或无知的人(皮埃尔被刺伤瘫痪后,塞维莉娜居然在照顾他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愉快~)。

  在各种形态中挣扎的各位,祝你们好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