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逃向苍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逃向苍天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逃向苍天经典读后感10篇

  《逃向苍天》是一本由雷颐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1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逃向苍天》读后感(一):你们沉痛的经历换来我们珍贵的常识

  最近看了《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雷颐著)、《昨天的中国》(袁伟时著)、《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的中国文坛纪实》(陈徒手著)、《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沈志华著)。

  我是80后,很惭愧,这么晚才开始了解这段历史。一是因为2012年初看了“战隼的博客”后,才慢慢养成每周看一本书的习惯。二是因为原来一直以为民国到“文革”这段时期的历史是禁区。直到2013年底看了徐中约和高华的书,才顺着指引看到上面这些书,又通过上面这些书,知道了其他一些这段时期的书。我还会继续看下去。

  提到这段时期的历史,最远的辛亥革命也才百年,最近的“文革”还不到四十年,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和事,那段时期的影响明显还在,矛盾也在,争论也在。如《昨天的中国》所说“历史一再回到原点。法治,个人权利,自由,市场,金融,民主,宪政,选举,公开的政治……没有一个是新鲜词语!现在争论得不可开交的问题,与百年前几乎一模一样。”

  对于那些经历者,这段历史是沉痛的。他们经过挣扎,受过屈辱,遭到迫害,甚至含冤死去。不论这些经历者抱有什么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尤其是那些勇敢的将那段历史记录下来的人,把这些宝贵历史智慧留给了后人。

  对于我们这些后人,这段历史是珍贵的。我们庆幸这段时期已经过去,虽然现在也有房价高、雾霾重、看病贵等困扰,但是已经没有了种种腥风血雨,不必去学习人人自危的丛林法则,不会因言获罪、动辄得咎,还有时间和心情来看过去的那段历史。

  那段历史可能还没有被认真的对待,因为,那些“小学生的常识”还有些模糊,更不用说达成共识,变成常识。我想可能还是有些放不开吧:

  1、只有辛亥革命才是革命。因为,“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是改变社会制度(修改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有远见的革命家的眼镜必然牢牢盯住公民的自由及其保障——民主和法治的建立和健全。”而孙文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国共内战都是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这些都不能算是革命,只是以暴力推翻暴政,是完成了毁灭,而没有完成重建。然后,可能就会引出对孙文和共产党的历史定位,会引来关于合法性的“过度阐释”,以及对于稳定的担忧。这个逻辑是值得警惕的,这需要理性和常识,而这正是现在缺少的。我感觉,上述的历史书籍通过它们的方式介绍了理性和常识,十分可贵,应该提倡读书、讨论。

  2、新中国的建立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其实,不论这个结果是如何达成的,也不论建国后经过了怎样失败的试验,都不能否定是,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先人们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地基,后人们可以更容易的进行建设。虽然目前还在建设中,还有许多困难,但是政府在不断改革。那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渐进的改革是成本最低的。改革应该逐步积累,尽可能避免突变。但是,时机成熟了拖延不改,也会带来无法挽救的灾难。”

  3、常识很重要。过去的革命家,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所处时代的限制,那些已经被人类社会长期实践的,值得吸收的现代社会知识,他们无法获得,至少是没有准确获得。他们只能从刚刚被推翻的传统文化,以及从近邻苏联、日本学来的有限知识中努力的探寻,艰难的摸索。难免会走很多弯路,犯不少错误。而现在世界已经连接在一起,信息十分发达,这些知识是极易获得的。值得注意的是,《昨天的中国》中反复提到,要分清楚制度性的文化和非制度性的文化。所谓制度性的文化包括:以自由、民主、法治、分权制约的宪政制度为核心的现代政治制度,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制度,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以言论自由为核心的多元的文化制度。至于非制度性的文化,例如风俗习惯,以及某些文学艺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或没有必要强分高低。应该尊重和保护的多元文化,主要就是这些非制度性的文化。至于制度性的文化,它关系国家兴亡,世界各国或迟或早总要大体趋同,而小有差别。

  4、制度更重要。当然这是现在政治改革的议题,是政治家的工作。在读《逃向苍天》时感觉到,穷山恶水不会出刁民,不良制度必出刁民。当社会上出现刁民的时候,期望政治家选择的是不断改良制度,而不是试图改造人性。

  《逃向苍天》读后感(二):“天下文章一大抄”“应付了事”的态度治史的模范

  前几天买了本金雁的《倒转“红轮”》,正好碰上京东的打折促销,在打折书目里看到有一本刘瑜在《观念的水位》里面提到过的《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于是就凑单买了来。然而,正如“老板和小姨子跑了,员工卖产品付工资”这类一样,促销的,真的不靠谱。尤其是当拿到书后,看到封皮下端熟悉的求是bird图标和“浙江大学出版社”,让我立马产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新编大学英语》一般的即视感,哪里暗暗一紧——有起码八成把握是掉坑里了。

  记得刚来浙大,各种社团面试都是西装革履,把人着实唬得不轻。而浙大出版社明显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封面封底做得堪称艺术,一看就知道编辑原来干过社团。而书的题目一贯兼总条贯,知至知中,直接用了托尔斯泰的典故——“逃向苍天“。可正如托尔斯泰仅仅逃到的是一个小站然后染病挂掉一样,本书的内容完全是托尔斯泰7天旅程的翻版。

  说标题是“小人物”,可是书里面除了一个辽宁农民梁书香等少数例子之外,均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以老舍开篇,接下来的乐黛云、彭柏山等等,均至少留下了自己的文集,彭甚至是毛点名批评过的——哪个小人物能有此”殊荣“?时传祥?因此,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读书报告,作者把一本本“文革”亲历者的回忆录读了之后,浓缩成短至三页,长至十余页的短篇,正如金雁所说,像小时候把《战争与和平》之类的名著略去环境描写后在自己本子上的摘要。并且,大段大段引号和摘要在本书中随处可见,简直就像我编的课堂论文。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中流露出对“把过去的报纸照抄一遍,谓之‘研究’”的人的鄙视,庶几便如此文也。当然这类研究也有其必要性,比如如果让我去翻几百页的彭柏山、马达之类人的回忆录,那我是决计不会的。

  还有一个我绝对不会翻这些人的回忆录的原因是,他们的文章平乏无味。我发现中国现代史的文章,有文采的极少。多数是某某文件怎么怎么说,遵照某某指示,决定什么什么工作,看得烦。甚至只要踏入这个水潭,连研究中国现代史的文章也难有有文采的。前几天看杨奎松的《忍不住的”关怀“》,也是因为毫无意思而中途放弃。正如于诸子中我最爱庄子,西哲青睐尼采一样,好文章一定要漂亮的。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光顾欣赏文字了,他们到底说了啥很难有印象。庄子的思想最近看了熊逸的注解才有点眉目,而尼采,除了他”人是动物到超人的桥梁“和”我是太阳“之外,什么都记不住了。诶,我这种人真让作者为难。恰如其分地爱读,真是罕见哪。

  作者雷颐不知道是什么人,书中的简介是湖南人,而百度百科中是湖北。可以肯定俩人不是一个。有了解此人的,拜托告诉我一声。

  另:关于浙大出版社,我就是随手黑一发,看官也就这么一看。绝无鄙视浙大之意。不过,既然俗话说”一黑顶十粉“,嘿嘿……PS:浙大出版社的《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录》是除了商务印书馆那本繁体版的维特根斯坦之外看得我最难受的维特根斯坦了。

  《逃向苍天》读后感(三):极端年代留给我们什么?

  今天,我看了雷颐先生的《逃向苍天》,书中副题是极端年代小人物的沉浮。说是小人物,其实按照现在看来,都算得上是中高层领导,比如说老舍、柳亚子等文人,程贤策、彭柏山等高级干部,马达、冯英子等红色报人。讲述的是建国后,他们在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以及文革中的命运。文中用了大量的故事论证了,其结局无疑是悲惨的,而文革则是错误的。不过,对于我们而言,文革留给今天的是什么?

  第一个,是“运动”。其实,运动不是始自文革,但是高潮于“文革”。运动最早应该是中共赋予先进的群体活动的一种褒称,比如最早的“五四运动”,到后来的京汉工人大罢工运动、一二九运动,到后来,中共建国后,就掀起了一轮轮的运动,在运动中发现敌人、消灭敌人。就像书中讲的程贤策,今日里面搞活动,抓地富反坏右,将一个在上海当了多年的老裁缝抓了起来,原因就是他攒钱买了几块地,按当时标准算作地主。而当地抓地主的数量不够,就把他来起来枪决了,尽管他长做善事,周围乡亲都认为他不该杀。可程贤策说“对阶级敌人不应该手软”,但过不久,他就在另一场大运动中,被红卫兵打到,“千万只脚踏上去,不得翻身”。时值今日,各项活动中仍有运动的影子,比如,早先的三讲、后来的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再后来的创先争优,到现在的中国梦、群众路线,都是运动式的。运动讲究的是疾风骤雨,来得快去得快。中央领导人的几句讲话,中央部委的一个文件,运动就来了,全民大运动,你搞我也搞,场面上热热闹闹,活动中有声有色,但对于人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对于未来的国家走向有什么作用,没时间思考,没有人思考,也由不得你去思考,总之,搞就对了。搞了,你就能写工作总结,搞了,上面就能给你投经费,搞了,将来就有提拔你的可能。不搞,你什么都没有。等风头过去了,领导人更迭了,或者换了什么新提法,那就接着搞另一个运动,眨眼间,你现在的活动就被搁置,哪怕搞了一半,或者初见成色,也得方向。运动,真的好像夏日里的雷雨般,来时轰轰隆隆,响彻天地,下起雨来,地皮刚见湿,就停了下来。这也就造就了今日社会急功近利的状态。

  第三个,是“稳定”。有人说,稳定不好吗?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都需要稳定。稳定,当然好,和平的环境,安定的社会秩序,都需要稳定。这里面所说的“稳定”,实际上是指政权统治的稳定,不由得任何对立,甚至于说,容不得半点批评之声。我们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像没有人是不会犯错误的一样,也没有一个政府在执政的过程中不犯错误。小孩子都学过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人监督,不让人批评,也不自我改正,那就严重了。因为一个人犯错误的话,影响的不过是身边的一两个人,但是一个政府犯错误的话,那或许影响的就是几千万人甚至几代人的命运了。其实,通过书中对两位红色老报人马达和冯英子命运的描写,对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之后的报业发展是大不相同的。在冯英子的描写中,书中提到,民国时期,“办报自由,没有审批,只要登记即可”,在冯老的家乡昆山,就有报馆多家,甚至有一人办一报的情况。可见当时报业的兴旺。报业兴旺的好处是很多的,一是百家争鸣,只要不违反法律,怎么写、写什么都可以,为了发行量,写作质量肯定要好,角度肯定要新颖,对于读者是一种享受;二是能够针砭时弊而又不受经济所限,能够对政府行为起到一定监督作用;三是为文人墨客提供一条生计,使他们不必囿于生活所困而趋附权势,能够更加有独立之风骨,写出更好的作品,而不需靠钻营来享受好生活。在文中,我们看到,即使是县长和警察局长,对于报社的记者也是无可奈何的。而建国后,政府对于报社进行了改造,报馆林立的状况再无发生,所有的报馆整顿后变成了党的新闻事业,各地报纸头条都以新华社为准,成为宣传各级党政领导人活动的工具,而不再起到监督的作用。这表面上似乎对政权统治有利,实则容易酿成更大的祸患,因为小小的矛盾得不到发泄,一点点积聚起来,更容易造成大祸患。文革后一个相当时期,现在各地都在称“维稳”,为了维稳,国家投入大量经费,然而却不见效果。甚至于为了营造稳定现象,不惜花费财力和暴力进行。很多时候,城管成为事件导火索,临时工屡屡成为事件替罪羊,特警则成为灭火器,媒体则被禁言。实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会酿造更大层面的不稳定。反倒是不如疏,让大家都来评论探讨,让犯了错误的人去承担错误,这样,大家才能够过得好,社会才能真稳定。毕竟,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网络时代,消息的流通渠道,已经远不能靠人为因素控制。

  《逃向苍天》读后感(四):没有私有权利的共识,就没有国家民族的未来

  国家和民族一直都是很虚幻的概念,什么是国家?什么又是民族?政府呢?不过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中的产物,而人类和社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古代罗马、中世纪前的欧洲是没有所谓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无非是建立在权利和义务契约下的领主为核心封地组织而已,甚至在宗教成为精神信仰之前,欧洲人是没有任何虚无概念的,他们相信财产权和自由的公民权。而中国恰恰相反,在周王朝建立后,大一统的正统国家观念便深入人心,以至于几个短暂的分裂局面都无法维持太长时间,老百姓需要一个正统的王权存在,而精英阶层则努力让自己扮演这么一个角色,几千年的训练下来,中国人适应了集权制的社会组织模式,而不会拥有自己的主张。

  在读反映49年后改革开放前历史的文学作品时,总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不仅困扰于领袖的荒诞主张以及时代受害者的悲惨境遇,更困扰于当时摇旗呐喊为虎作伥者的狂热与激情,为什么?当那么多人成为政权施暴的帮凶的时候,我心里生发了最绝望的凉意和最悲观的绝望,我不知道我们的民族能不能走出两千年的历史恶性循环,能不能达成和解与共识,至少在当前各种争吵不解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任何希望。我们没有学会和解与共识的规则,如何会有和解共识。

  批评一个政党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这个政党犯过错误,但仔细思考下,在这种错误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错误的闹剧中或受益、或忍耐、或帮忙、或无耻,那么究竟是谁更应该受到批评呢?

  几千年的历史不是能随意抹去的,就算是强大的中央极权压力和领袖个人号召力之下,历史的印记都依然存在,那就是我们习惯于让渡太多的权利出去,习惯于中央集权制下的生活,甚至于让渡最基本的私有权利,没有了私有权,我们自我保护的仅仅是一种虚幻的、而没有实实在在存在的自由,我们也就没有了希望和未来。

  当前迫切需要的,我不认为是什么政治体制改革,而应该的私有产权改革,或者说行政治体制改革之名的产权改革,允许民有实实在在的私有产权。唯有如此,民有所护,才是争取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开始。

  《逃向苍天》读后感(五):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

  这本书的副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吸引力,去探寻那个极端年代的小人物的命运从而反应当时的时代背景催人绝望催人亡。这是一篇很久之前的读书报告,想着与其待在文件夹里哪天被删了都不知道,还不如放在豆瓣里,想想看看以后回忆回忆。

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

  作者在这本书中正是从点滴细节中探究分析在当时那个极端年代下各色人物的命运,这也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分成上下两篇,每一篇中有许多节,在上篇的每一小节中都有一个或几个人物的命运故事,虽然不长,但是我读的时候仍感到十分沉重,我处在一个和平、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年代。但是书中的人物,他们所处的年代,不是一个个人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年代,我影响很深的一句话是在《“文化”人生》中的“‘至亲好友都充满警觉’的确是那个年代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写照。”“他人就是你的地狱”,那个极端年代充满了怀疑和批斗,在那个年代里生活的人们的命运究竟是如何随时代而浮沉的,作者在书中选取了几个明晰的例子为读者来讲述。本书的下篇主要就是分析一些政府对于一个社会和时代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怎样带来的影响,应该怎么做。

  首先来说说上篇,上篇作者写了非常多,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部分,通过那些作为普通中国人的命运沉浮,可以观照出那个极端年代曾经的荒唐荒诞和黑暗残酷。

  在作者所选择的人物中,大多是曾经倡导平等的新政权,新社会的主要人物或者在自己研究领域中有一定地位的专家学者,但同时也有一些真正的小人物,比如那个画等分十二角的学生和在《原生态农民生活史》中的辽宁农民梁书香。

  上篇给我的感觉十分压抑和沉重,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人会变成那个模样?那些专家学者,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满腔热情却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打压、流放、劳改,被践踏、羞辱,甚至被摧毁。在这里,我引用一句朱学东老师的书评“极端的洪流一来,携着独霸天下的‘革命信念’和权势,摧枯拉朽,无论,你身居何位,都逃脱不了被冲刷侮辱的命运,甚至尸骨无存。”

  在上篇写的26个故事中,我选取了几个令我影响极为深刻,也深有感触的几位人物故事来叙述。

  第一位是写出“坚强起来,把温情与文雅丢开,丢得远远的;伸出拳头,瞪起眼睛,和人民大众站在一起,面对着恶霸,斗争恶霸”的大文豪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在新中国甫成立时回国,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讴歌新政权,新社会。在对天坛举行的“控诉恶霸大会”的描述和感想中国,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新中国的拥护:“恨仇敌,爱国家,才是有价值,崇高的感情。”但是,在文革狂飙突起1966年那个血与火的夏季,“文艺界”和 “旧北京市委”首当其冲,当时作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老舍先生,因具有“双重身份”,而被当作“牛鬼蛇神”,被红卫兵暴打,批斗。这些老舍写的“社会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敌人都该消灭”“该打!该打!”最后都用在了老舍先生自己身上,未必太过戏剧化。最后老舍先生投太平湖自杀。从老舍先生的例子中,作者得出对法治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教育,应是所有教育的重中之重。

  又如曾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彭柏山,正牌红五类,在血雨腥风中加入中共,在上海曾参加左联,受胡风和鲁迅提携,多年后以胜利者身份回到上海时,已经是三野二十四军副政委,算得上是根正苗红,能文能武。但在极端年代里一夜之间变成了“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被开除党籍,发配青海,任其军队领导故旧援手,也无力改变其命运,最后被“革命群众”毒打致死,家人去收尸时“整个人被泡在医院福尔马林的药水里,人已经面目全非,彻底变形了,但是被打的痕迹却历历在目。”正如聂绀弩先生为彭柏山写的《挽柏山》中的“人生禁得几拳头!”命运只消几记重拳,就将彭柏山的命运击倒了。

  然后是著名的花卉学家陈俊愉先生的故事,我之所以对这个故事影响深刻,是因为在这个《梅花劫》中间涉及到的“过度阐释”在那个年代中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命运。陈俊愉先生由于对梅花的深入研究,并著有《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他被评为“梅花院士”。但是正是这个给他带来了极大荣誉的梅花,也带给了他一场家破人亡的劫难。文革狂澜初起他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反复批斗。他的其中一项罪状就是“国民党定梅花为国花,你喜欢梅花就是喜欢国民党。”,在他被关押被批斗,不得自由的那几天,他的母亲和妻子,一个在担忧儿子的痛苦中离世,一个因病一卧不起,害得他家破人亡。但是讽刺的是,当时人人要被的毛主席的诗词《卜算子 咏梅》中,梅花这个意象则代表了中共党人的凌霜傲雪,对未来充满自信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同一梅花,却被阐释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涵义。正如作者所说,这种“过度阐释”很大程度受“权力”掌控。因为陈俊愉先生是“反动学术权威”,所以梅花被阐释成了国民党的拥护者;要拥护毛主席,所以梅花象征了无产阶级的乐观主义精神。荒诞年代的荒诞、可怕,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最后,我上述所举的三个人物其实算是受过系统的知识教育,有水平且有能力发声的“人上人”。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民的日常生活很少被自己所描写,记录,所以在《原生态农民史》一节中,才是描述的真正的小人物的命运,这部分写的是辽宁农民梁书香的回忆录《难忘岁月》里面饿死人的记录,如今已有多种史料可以佐证,所以这个回忆录并非最残酷的记忆,其可怕惨烈要远小于1959年信阳的冬天所发生的是。其中有一些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学生时期的梁书香,写自己偷玉米挖红薯的经历,自比花木兰十三妹等古代侠女,“心里还产生一种凛然神圣的感觉”,并且还受到了母亲的鼓励;还有一个是梁家度过饥饿劫难靠的竟然是在城里上学的孩子省下的口粮……还有很多很多,包括当时从集体化、吃食堂到“记政治分”等一系列荒诞政策的背后,都是统治者,领导在压迫,剥削农民阶级。由此作者得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领导,教育干部而不是教育农民。

  《逃向苍天》的下篇则与上篇不尽相同,下篇不再讲述当时中国人处在极端条件下的命运沉浮,而是作者对几篇介绍经济改革历程的书评和对民主制度、宪政理念、法制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思索,关乎良知和道义,闪烁出的是更高层次的正义之光。

  在《一生背时的米瑟斯》中讲述到米瑟斯在当时经济爆发危机前对危机的预见以及后来对有关自由、平等乃至国家政治等的论证,对于如今再次面对经济危机是仍有裨益。从作者对于《宪政经济学》的书评中,我了解到了税收与宪政的关系极其密切,并且由于政府也与经济人一样,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也要对政法作出必要的限制或者宪法约束手段。并且米瑟斯也特内只有理性、正确的常识和民主制度才能真正的限制“官僚管理”。除了对政府要有相关限制之外,作者同时还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定价十分重要,这要求了企业自身要保证公正。

  《逃向苍天》这本书我主要读了上篇,也主要读懂了上篇。因为在看完整本书之后,我感觉上下篇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尤其是下篇,和这个书的主题关联也不是很大,所以我读了很久但是也写不出来关于下篇的很多感悟。但是上篇的每个故事我都至少读了两遍,影响深刻的还多读了几次,每一次读的心情都不太一样:第一次不知道人物结局,在看到结局后的沉重和深思,在第二次知道人物结局再读,又对他在受迫害前的意气风发感到唏嘘和悲哀。

  “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翻开如此血腥沉重的历史,谁能不沉痛。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是,我很好奇为什么用“逃向苍天”来作为题目。直到在《只能“逃向苍天”》中略微懂了一点,这个标题既是对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致敬,也是在反对暴力,强烈谴责暴力且反对以暴易暴,但是看不到专制的暴力统治为爱所感化的矛盾中,只能选择——逃向苍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