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文化的命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文化的命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文化的命运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文化命运》是一本由梁漱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一):睁眼便见梁漱溟

  首先是本书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本书是作者在解放前和解放后写作的书稿的一个合并,中间有一定的跨度。在那个社会环境下,中国引入外国经验试图改变国运而屡次失败。主要的措施包括进行科学技术引进和民主引进,然后都没有能够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从两次社会实验,包括个人自由主义社会实验和集体主义社会实验的经验来看,都宣告失败。那么中国的问题出在哪儿呢,也许作者的论述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中国社会的特点包括:

  1. 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度内聚和调和性,对事物极易吸收

  2. 无宗教,以尊人、敬老、崇德为主线

  3. 在道德上追求自省,形成了包括:向上心强和与人宽厚的民族性格

  相应的缺点包括:

  缺乏法制、缺乏组织能力、没有公德、没有纪律习惯

  这样的特点是由我们的历史演进得来的

  中国的历史演进:

  自周孔确立其指导思想以来,进而到春秋,中国以人才为尊;一统之后,国家的组织形式以家庭为中心,以周孔之伦理道德为基础;社会职业分途,形成了士农工商的职业分别--> 总结而得便是:以道德为本位,职业分途

  欧洲历史演进:

  上古罗马以形式上的兼容而占有巨大领土,然而终于由于向心力不强崩溃;基督教传入之后,确立了一神的原则,并对外排斥;在中古时候,生活以教堂和地主为中心,同业之间有工会,对内管制而对外争取权益,城市形成自治模式

  对于欧洲来讲,中古时期的严重集团教育和对个人的压制催生了后来的各个革命。而中国来说并没有这些条件,可以说我们在不温不火中度过了多年。

  在这种生活中,中国人形成的人生态度均为以他人为尊,认为一切权利均为他人所赋予。

  综合而言,中国人长于待人、外国人长于待物。

  中国人缺乏的是集体生活的训练,是民治的训练,是对自我的觉醒。

  Q1 新中国做了什么事情来改变中国组织能力缺乏和纪律习惯缺乏的问题,现在我们处于什么阶段?

  Q2 中国难以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其他原因?教材是怎么教的?

  曾国藩被誉为全天下掌握中国文化之道登峰造极之人,下一本看来便是要读曾国藩的专辑了。

  “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更接近于社会主义的消费本位经济模式,而非资本主义的生产本位模式”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二):应该是怎样的命运

  最近的状态一直不怎么好。看书的心态也浮夸了好多。

  中国文化,一直是让世界称赞 传扬而近而转变为一种带有有斥责的惋惜。其实大部分现代人也是觉得中国现在的文化已经是世态炎凉感觉。其实应该怎么说呢?没有走过别人走过的路,就别去批判他们见到的风景。诚然我也没有走过你的路,我更没有去批判你的风景。。。我的世界与你无关。之所以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有不同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来自对事物的了解。所以可以这么说。。。现在大部分人否定现行的中国文化石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

  浮夸的一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使大部分人慢慢倾向于浮夸的一面。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众,大众又反作用于环境。于是,大部分人的消息来源除了在上学时那少的可怜的学校教育,其他的也主要是社会提供的快餐文化。新闻播报,流行广告,虚假报纸。。。总之是大多快餐式的来源。虽然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却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精华的东西永远不会像流行乐一样满大街的飘。慢慢的人们便被蒙住了双眼,也渐渐习惯了这种蒙蔽。穿着西装唱着无地自容。裸露大腿谈论柏拉图。

  之所以高谈阔论是因为我现在还是无知,还想去暴漏自己的无知。我很想做个沉默寡言的智者。只是我天生就是个无拘无束的傻子。。。

  应该是怎样的命运?那要看你抱着怎样的心态过怎样的生活。。

  我爱你。。姑娘。。。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三):人生实践的哲学——读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有感

  梁漱溟(1893—1988)汉族,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他是现代新儒家群体中最后离世的人物,大约基于这个原因,美国著名汉学家艾恺称呼他“最后的儒家”。

  《中国文化的命运》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全书分为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等三编。全书一百八十页,相比较那些动辄皇皇十几卷的书来说,不算很多。但其中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字字珠玑,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其中意义非我所能详尽,现露其宝玉一角,与诸君共赏。

  他在自己的文章里痛彻心扉地发问:东方文化能否存在?“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上完全是西方化的世界!”他批评洋务运动将西洋东西搬来中国的时候,没有留意这些东西在西方产生的文化根基,“好比西化的东西是一个瓜,洋务派仅截断瓜蔓便搬过来,如此轻轻一改变,不单这些东西搬不过来,并且使中国旧有的文化步骤也全乱了。”梁漱溟属于“保守派”,却不无理性之处。

  梁漱溟说:“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柢。”在他的眼中,中医有其学术的价值和地位,但是“惜其莫能自明。”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没有经过必要的发展阶段便一步登天,所以只有等别人来接受它。看完梁漱溟对中医的论断,则当今某些“学家”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之论,可一笑置之矣。

  1941年圣诞节,日本军队袭入香港。经过九死一生挣扎,梁漱溟终于逃脱虎口。他乘船逆西江而上进入广西。在安全抵达国统区以后,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略显狂狷之语,尽显效国之志,可以为后人珍惜生命之楷模。

  梁漱溟自称“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思想而行动的人”。艾恺称他为“最后的儒家”其象征意义,大约也在于像梁漱溟那样坚持立场和重视实践的人,是中国的绝响。梁漱溟对别人给他加上的学者、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的称号都不太认同。但我以为称呼他“教育家”该是妥帖的,他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七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当年投身到邹平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知名教授、学者不下百人,知识分子几百人,有的夫妇双双下乡。当时,梁漱溟为研究院农场撰写了一副对联:“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此处可见其从事乡村建设的态度和热情。1986年初,九十三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在北京讲课不愿落座,他以梁启超先生的名言自励,朗声说,学者就应该死在讲台上!

  这些书稿出版之前被尘封了七十年,拂去历史的尘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先贤智慧熠熠生辉。他那惊人的预见性,在某些程度上仍然是文化发展的预防针。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四):写点题外话

  住在宿舍里,大家都是同学,一样的年纪,一起成长。偶尔看着她们,犹如照镜子一般,嘻嘻哈哈的总结下生活。

  总觉得生活似乎不可总结,因为往往今天总结的到明天,也就随事而迁了。内心里似乎并没有一种十分坚定的内核去固守这一方领土。

  今天看了一点梁漱溟的书,一方面不断的品玩“参酌”“深澈”这样古雅幽远的文字,一方面忽然像找到知音般的看他谈论自己“我这个人本来很笨,很呆,对于事情总爱靠实,总好认真,就从这样粘滞的脾气而有这篇东西出来。我自从会用心思的年龄起,就爱寻求一条准道理,最恨`无可无不可`这句话,所以对于事事都自己有一点主见,而自己的生活行事都牢牢的把定一条线去走。因为这样,我虽不讲学问,确实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被我收来,加过一番心思,成了自己的思想。自己愈认真,从外面收来的东西就越多,思想就一步一步的变,愈收愈多,愈来愈变,不能自休,就成了今日这个样子。。。”

  这一点,真的特别赞同。人相对于万物的存在的确有其渺小的地方。但是人的思想与理念是十分了不得的东西。当代的谦卑不过是让人感到无尽的生命之崖之中灵魂孤独,以及对于之前人类自信的嘲讽。

  可是这种嘲讽之后呢,剩下了什么?

  我们精神世界的那个坚硬的内核是什么?享乐?悲观的孤独?孤独?

  或许,当代哲学中这种貌似谦卑的嘲弄也是一种变相的自大。抹杀掉一切我们还剩下什么?

  这种挣扎是当代哲学的魔力之处。很想去搞懂。不过,总觉的生活中应该有一种审慎的态度。过一种快乐的小日子,身边起起落落,人来人散,自己不论各种境地,不自大不自卑,有一份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多好的境界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五):在越来越无趣的年代,他能带来另一种美

  【梁的好书,我的烂文章】

  我们很急。

  我们时常“快进”,我们喜欢“刷新”,我们赶公车赶火车赶飞机,赶着恋爱赶着结婚赶着生子,我们是最不耐烦的人。同时,我们又表现的十分耐心,因欲求不满而耐心等待焦躁不安却又心安理得。这是什么毛病?若柏杨仍在,他也会直言不讳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过滤性病毒”吧。

  文化是一个遥远的词吗?

  或许是的。但有谁又能否认处于时代潮流中的自己,也在影响和被影响着这一时代的文化呢?

  敢于批判的柏杨说:“长期以来,你们所看到的,多是虚骄的中国人。而现在,有检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带中国人诞生。”但梁漱溟在民国十年出版的《中国文化的命运》却让我瞥见了“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卓见和深思。不同于陈寅恪的隐晦和鲁迅的慨然,梁漱溟以一种“时刻自警”的谦逊又严谨的态度,在这个欲望膨胀、膜拜虚荣、野心旺盛的中国青春期,体现出一种质朴而敦厚的美感。

  《中国文化的命运》共分为三辑,一百万字,也就两部爱情小说的篇幅,却别有一番胜于爱情的风味。第一辑谈中国文化之精神,看似说不尽道不清的话题,却被梁先生一点一点勾勒了出来。第一辑从文化上将中西文化做了一番对比,借引述西学的观点来谈中国文化中的“理”和“错误”。中国人究竟有怎样的精义神,上古以来积淀的文化又在演进中被漂洗成了什么模样?平实的语言和带些辛味的明喻暗讽使文章即使在数十年过后也依旧隐喻着时代的光芒,尤其在读过《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中国文化五大病》等文章后更为先生的远见拍案称奇。

  说罢中国传统文化,便开始谈这文化的温床——社会。从文化到社会,即文化所拥有的社会性,梁先生在第二辑第一节中就明确提出“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梁先生认定“伦理本位,职业分途”,在本辑中追问“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在解读了西方社会与城市文化之后推及中国的社会状况,指出社会演进上的中西殊途。但殊途毕竟还要回归,于是便有了第三辑——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在前两辑分别介绍了文化概念与实际状况后,梁漱溟先生渴望以自己一种指引方向的观点来指明文化的去向。第三辑更着重一种将来的状态,没有局限于一时一期,而讲述“今后文化的新趋势”,倡导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如今这样讲或许会让人感到此书酸腐无用,但细读来会感到精神一振。不同于电视电影电脑电玩的感官麻痹与刺激,而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清醒与反思的愉悦。梁先生在书中说道:“毁灭人类的并不是科学,而是只知相争不知想让的人生态度。”这样的语言,在现在看来,怎能说无用作古了呢?中国文化中常谈仁义、忠恕、信实、公道等,并非有外力相逼,而是浑然天成那一种高度的道德准绳;对真善美是自然而然认同的,“此自动承认之理……皆出于仁爱之情,是非之意。”

  近来的中国面向世界,追求开放,追求成功。国人尤其年轻人愈其西化,传统文化或被束之高阁,或成为一种炫耀的皮毛。《南方周末》特稿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没有形状的男孩”:“他就像水一样,遇到石头缝就钻石头缝,遇到老鼠洞就钻老鼠洞,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没有底线,也没有自我,只是贪婪地不择手段地渴求着成功。”梁先生深以为当时国人(当然还有现代人)对文化的一种困惑是可引导,可改变的,并且也意欲尽一人之力来提一些观点,为改变出一份力。“我看西洋人可怜,他们当此物质的疲敝,要想得精神的恢复,而他们所谓精神又不过是希伯来那点东西,左冲右突,不出此圈,真是所谓未闻大道,我不应引导他们于孔子这一条路来吗!我又看见中国人蹈袭西方的浅薄,或乱七八糟,弄那不对的佛学,粗恶的同善社,以及到处流行种种怪秘的东西,东觅西求,都可见其人生的无着落,我不应该引导他们于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来吗!无论西洋人从来生活的猥琐狭劣,东方人的荒谬糊涂,都一言以蔽之,可以说他们都未曾尝过人生的真味,我不应当把我看到的孔子恩圣贡献给他们吗!然而西洋人无从寻得孔子,是不必论的;乃至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一样无从为人晓得。”这近百年的窘况,与今日文化沙漠,文化随经济虚假繁荣的状况,是否又有几分相似呢?书的现实意义,也多在于此了。

  徐小平说:“有一种人,也许他从政没有发迹,经商没有发财,学术没有发表,管理没有发达……但他可能有一种精神,一种选择了自己认定事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力量。当你见到这种人的时候,你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某种鼓舞,反过来刺激了你自己的人生发展。”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缕清香也好,一樽烈酒也罢,毕竟梁漱溟此书为我们在这个越来越无趣的年代,带来了另一种美。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六):美麗新世界

  梁先生在《中國民族性的缺點》一文中提到,中國人最為人所嚴重指斥者,有如:

  (一)不講公德、缺乏國家觀點、自私心重;

  (二)缺乏紀律習慣、公共場所沒有秩序;

  (三)缺乏組織能力,如一盤散沙;

  (四)好徇人情,缺乏法治精神。

  ***************************************************************

  以上幾點,在當下中國,除了國家意識已經明顯的增強之外,其他所提之缺點或多或少都尚且存在。組織能力在社會上,因經濟的成長,私營企業的增多,得以一定程度的增強,在大中學組織中,因社團活動的展開,校規一定程度上的規範,能力也有一定的增強。而不講公德、自私、沒有公共秩序、徇人情及缺乏法治精神這些缺點,在當下社會,自文化大革命徹底失敗之後,依然顯著的存在著。經濟的成長,在某種程度上似乎還使這些缺點更加暴露無遺。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七):《中国文化的命运》:中国文化振兴的一剂实在的药方

  《中国文化的命运》:中国文化振兴的一剂实在的药方

  《中国文化的命运》的作者梁漱溟先生在共和国历史上是一个绕不过的重要人物。他性子倔,火气大,脾气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初期,公然在一次会议上与毛泽东你一句我一句地较起劲来,毛泽东在那次会议上,同样火药味甚浓的对话,被整理成一篇看上去赏心悦目的论语式的好文章,强大的口语化、巧妙的辩证法思维、霸主式的文风口气,可以说带着建国后毛泽东的经典表述风格,这篇文章后来被收进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稿在另一种情况下,未尝不可以看成是即说即忘的背后闲谈,但一旦只字不差地沉淀成文字,文本本身就可能超越了文字应有的意义,而带上历史上的宣判式的结论。今天看来,毛泽东的这篇讲话更可能带给人一种小提大作的印象,在当今宽松与宽容的目光重新审视下,我们必然会更多地关注毛泽东锋芒指向的另一个标的性人物梁漱溟,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在谙知毛泽东对梁漱溟的评判的同时,其实我们对梁漱溟知之甚少。甚至收录在毛选里的毛的讲话,其实是一场互动对话里的一个单向说词,毛的很多言词,只有结合梁漱溟身处的对立情境下的发难之词,才能感受到毛讲话中的真正意义。比如毛在讲话中数次提到“雅量”一词,如果不知道这是梁漱溟咄咄逼人的挑衅性话语里的中心关键词,我们很难理解毛为什么突兀地抓住这个词语,用毛习惯性的“欲擒故纵”战术,首先进行战略性的“后退”,放敌入内,收下对方扔过来的帽子,然后反戈一击,毛在这方面对汉语语词属性的改变,可谓是毛泽东大智慧的一个经典章节,比如,毛发明了“阳谋”,坦承“土匪”,还有那个至今还引来众口纷纭的“感谢日本侵略”的调侃性自况,都可以看出,毛泽东近似采用了王朔式的自讽式思维脉路,以求得绝地反击的胜算。

  尽管毛泽东的那篇讲话不留余地地声明梁漱溟“未干过一件好事”,但奇怪的是,毛泽东却对他出人意外地宽大为怀。这个几乎一件好事未做的人,竟然拿着几百元的工资,衣食无忧,要知道,几百元的薪水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的平民百姓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元而已。八百元就能盖一幢砖墙瓦盖的三间大房子。梁漱溟虽然挨批的时候较早,但也成功地躲开了“反右”的波及,在文革期间,他在政协圈子里,参加讨论,大会小组发言,梁漱溟再次呈现了他的半是喜剧性半是悲剧性的人生角色定位,时常用一些出格的话语,惹火烧身。五十年代所遭受的意外磨难,并没有磨掉他身上的棱角与韧劲,依然用他的近似于冥顽不化的处事风格,屡屡对当时政治思潮中破绽百出的逻辑漏洞掷出自己的“投枪”,用《毛选》中的话说,就是“用笔杀人”。梁漱溟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底气?我想,这可能他深知,毛泽东对他并没有什么深入到骨髓里的仇恨,他有他的依仗。这份底气,往远回看,可以追溯到毛泽东在北京大学担任小小的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梁漱溟曾经在毛的后来的岳丈家里与毛的初次相遇,同样这份底气,也包括梁漱溟曾经来到延安,与毛泽东进行过数次长谈,可以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直到艰难困苦的延安时期,梁漱溟与毛泽东有许多记忆上的交集,还有思维上的交锋,他们都能忖度出在两人交流时深藏在双方内心里的那份振兴中华文化、致力国家民族复兴的那份炽烈情怀。有了这份骨子里的相知相与,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的冲突,虽不免有一刹那间的意气之争,但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毛泽东在那篇讲话稿里发泄完了,他自己都可能没有彻底相信自己所说的判断,要不然,像梁漱溟这样“从没有做过好事的人”,怎么可能还在文革期间依然活跃在政治前台?包括当时江青的红人杨荣国,都要上门向梁漱溟面陈自己的真实内心。可以看出,与其说领袖与一个学者之间是一种针尖对麦芒,倒不如说他们内心里是惺惺相惜。他们关键的差异,是他们的目标一致的,但是他们的理论裂隙太过巨大,几乎没有弥合的可能。

  毛泽东对梁漱溟的发难,看起来是五十年代的事,其实,这更多地可以看作是历史上的陈账的再次清算。早在1938年的时候,梁漱溟到延安时,就曾经向毛泽东推销自己的“乡村建设”一书,在这里,梁漱溟按照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振兴中国文化的道路。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只有“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而阶级分化与对立不明显、不强烈、不固定,这显然与毛泽东以阶级论及中国历史的看法过于南辕北辙了。这是梁漱溟与毛泽东的根本分歧,也是日后毛泽东为什么在政协会议上指斥梁漱溟根本不懂农民的原因所在,因为早在1938年,梁漱溟是以懂得农民的立场的身份向毛泽东提出自己的乡村建设方策的。

  现在出版的这本《中国文化的命运》里共收有梁漱溟三个时期的文章,第一部分《中国文化之精神》实际是以作者于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为基本框架。第二部分《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写于1942年,第三部分《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出版于1949年。可以看出,这三部分的文章,都在与毛泽东延安谈话之后,但梁漱溟并没有接受毛泽东的阶级理论体系,依然在文字中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人际关系“皆有情有义”,历史上并没有强烈的阶级对立。这种人际关系,在梁漱溟看来是显然要优于西方文化中的“人对物”(P175),那么是什么导致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落后呢?梁漱溟认为西洋人具有团体生活的传统,而宗教的存在,也使“欧洲无论何人均属于教会”,促进了西洋“集体生活”这一特征的强化,而中国人相形之下,缺乏集团生活,由此引发一连串的“中国民族性的缺点”,这就是书中多次申说的四大缺失:一是缺乏法治观念,二是缺乏组织能力,三是缺乏纪律习惯,四是缺乏国家观念。梁先生对中国病的把脉不可谓不准,但是在梁先生开出的药方上,便与毛泽东的方针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既然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缺乏西洋人的团体精神,那么,最为关键的是要在中国精神中引进团体精神,如何引进?这就是梁漱溟进行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为此,他身体力行,深入到民间,展开他的乡村建设实践,重点是加强乡村的组织建设,开设村学,提高民智。这一点与毛泽东提出的“组织起来”有着不谋而合的思想共同点,但是,在如何建构新的中国组织结构上,两人却不得不分道扬镳,这就是毛泽东对梁漱溟的判断是“改良主义”的原因。梁漱溟的三部分文章,从中国文化命运、质理以及走向多个层面,最终将他的理论论断引向了他的乡村建设实践,因此,他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对中国文化的解析之书,更是对中国文化振兴的一剂实在的药方。梁漱溟的改良主义在当代中国不可谓没有它的现实意义,毕竟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革故鼎新,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梁先生希望用文化的精神,焕发出中国精神的内在力量,对我们当下的中国各个层面的建设都有着启迪性的价值。这也许是这本书能够在相隔半个世纪后重新受到人们研究与探讨的原因所在吧。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八):读梁漱溟他儿子整理的他老子的书

  名字题材大得我都不好意思读,中国文化的命运!还是希望中信出版社不要用这种噱头式的副标题:“尘封七十年的遗稿首次呈现,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读本”。“最有价值”这类广告词简直就是⋯⋯叫卖

  梁的思想还是全在《人心与人生》里更全面更完善。

  梁这一代文人,本就自幼兼习中西两种文化,当他们遇到选择和困惑时必定因这几十年的屈辱导致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怀疑,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证明。值得佩服的是梁的文化担当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及思考的广度。

  其中对于我们近代历史的选择说道:东欧之集体主义过于抬高团体以压个人,似乎是加强团体生活之向心力。但中国之病在于散漫与被动,抬高团体之结果,便是专制和统治。专制和统治反之又加重国人的被动,是药与症相反。梁的问题依旧还有待遇各位的思考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九):为中国文化寻一究竟

  梁漱凕先生一生致力于儒学,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对后人了解与学习中国文化其功不可没。先生口中所说之文化,乃中国人数千年间传承之思想,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梁先生的为人,更是一位果敢而不失智慧的大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的命运》是梁先生早年对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与时局的把脉。这其中不仅有着其对中国文化的精深见地,亦有对中国未来命运走向的设想。书分三辑,深刻的研究了中国文化的根本、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互补。全书内容虽成于上世纪之初,但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却是精准无误的,这种精准不仅仅停留于著作之时,即使在当下的社会,梁先生所提出的问题依然存在于国人身上。只有这种时间亦无法洗染的精神,才能称之为中国真正的文化传统。

  现今与大儒家梁漱凕先生相关的书,所配的照片大都是其老年啒嘴形象,一脸的傲气,有着书生铮铮铁骨的气度。一如人们所称颂:“正气傲骨、赤胆丹心、一代宗师、举师皆钦。”梁先生一生为人与学问相来就在这十余字之中可见一斑了,而在弘扬儒家学问的初衷上,更是见其风骨。

  梁漱凕先生在晚年间说起过自身学佛一事,言及自身由始至终都是一名佛教徒,早年学佛,受佛法熏陶,后历世事转而弘扬儒家学说。这其中便有着极深的因缘。而在这本《中国文化的命运》一书之中收录了其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一文便为其隐佛法而弘儒学道出了因缘。“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那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可见先生对信仰的转移从其出发点而言是为了利益更多的人,而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之中梁先生觉得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更好教化民众。

  当下的多数国人对传统文化都有着极深的误解,如近年所鼓吹学习传统文化之风,首推《弟子规》,以令人误以为传统文化即这等儿童启蒙读物,更将这其中之思想扭曲认为是旧时社会为人处事之行为准绳,更对其中趋善改非抱以旁观之势,觉得这种顺从、以父母为尊的行为让孩童思想僵化,令其失去机敏。而事实却是当下之人少了前人对世间天地人的敬畏,日常懒散疏于自律,忽一有规矩则难以接受,故对《弟子规》此一类旧时文化奋力抵抗。而这从学习的方法亦有非常关系,学校之中任务式的背诵,不仅学生觉得繁重,为师者亦自觉辛苦。故此生硬之方法搬运文化,故收效甚微。中国文化教育特点在于其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以身作则。而在这一点上,则如梁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伦理本位”。

  梁先生提在其“伦理本位”的基本上提出了中国人的民族特征,他说:“中国的民族精神: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在中国社会之中,家族式的伦理功用有着与宗教般的作用,其在教化民众上有着相似的意义。如梁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伦理本位底社会”,这是一种以宗族为中心展开的社会关系,而在此基础上,又暴露了中国民族性的缺点。宗族处事带有人情关系于其中,生活之际于同袍六亲集聚,外出之时于五服九族间散落,总之不论是在家或是外出,中国人都离不开其宗族或人情的关系网,并依附着其中向上努力。这即是中国精神的长处,亦成为令中国人自身短促的要点。

  “中国社会的两大怪点:一是那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一是那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梁先生对中国文化“吃”的极透,仅这一点就已经紧紧的抓住了中国精神之关键所在,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矛盾,而在此矛盾之上建立的则是中国人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体系。一如梁先生自身所推崇的孔孟儒学,所追求的便是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这其中有着对于“天道”的顺应,而中国人的天道并非什么玄之又玄捉摸不透的东西,而是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顺应时势的把握。这有对帝皇、权臣、父母顺服的忠孝,又有对兄弟、朋友、同志之间的相恤的节义。

  在书中梁先生为中国文化的命运提出了种种的分析与设想,并将中西方文化比喻为“动、静”二相,谓中国文化好动,西方文化好静,前者的道德追求是向内寻求,向着自身自心去体悟挖掘,而后者则是理智去思考自心以外的一种方式去成就自身。这些对比与分析可见梁先生为中国文化之命运谋寻出路之拳拳心意。虽然“伦理”与“道德”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路坚守与传承之精神,同时又限于自身进步之关键。中国文化的未来能否吸收西方文化之特长以补自身之不足,或舍弃自身之短以令其完备,这些都不得而知。

  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中国文化不论如何迁徙改变,其内在的根本则是不变的,不论是“橘”是“枳”,同是中国之文化,即有中国人的地方即会形成中国之文化。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十):粗读数篇,发人深省

  昨日读梁漱溟先生作《中国文化的命运》数篇,心中自觉郁闷难当。大学曾读林语堂先生文字,感其文字精练风趣、简洁明了,系当时中国之文体,似现代白话文也。曾仿此文体码子数篇,读之,感其精、简,不似今日之文落笔竟废话连篇。

  此书名曰中国文化,实则比较中西文化之大不同,直诉中国文化之优劣。今较之我辈,全然被西化,观念、自由、物质,乃至制度、法治。吴吾之辈承认西方之好,无外乎理智之开化、自由之权利、民主之制度,殊不知此三点之历史由来。如鲁迅先生笔下“拿来主义”,只求果而少有因者。吾之辈除文字与数本教科书外,所明吾国之文化内涵者,其量甚希矣。

  中国本不是“速食”之国,其文明经前年不衰,自有其理;虽吾不能道出。中国若一骏马走行于历史,或戏于草原,或行于山丘,又浠水于溪涧之中,如此终于本性之节奏,此刻如加上一汽车发动机而狂奔不止,失去之心性,只知向前。然机械之力,岂是血肉之躯、本性之心所能承受焉?古中国欲直而效之于西方,恐将血肉之躯消殆尽矣。吾辈者若不解吾国之历史,吾国之文化,而只徒有其形,不解其意,何以秉承偌大一文化,何以自诩炎黄之子!

  梁先生亦指中国文化之诟病:老而衰,时幼稚、懒而惰、空于想、虚以暧昧。吾国须改此病,吾民亦须正此弊。

  昨日泛而读之,落笔数字,阅之,吾话空而泛,只窥其毫厘,此书必读数遍,方解其意。数遍之后,仍不可随意言吾国、吾辈,只待学识精进,方能言之数字。现吾犯历来之诟病,断章取义,不解其根本而言之,此文之“吾国”“吾辈”,实乃言之吾身而已。谨以此记,往后勿轻言之,恐落为笑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