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10篇

  《在中途换飞机时候》是一本由[美]欧·亨利 等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4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一):《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终此一生,人都在学习对爱的领悟

  随着现代社会在各个方面发展人们的“三观”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各种哪怕是相对“奇葩”的思想接受度,也在日益提升--以“奇葩”这个词为例,现在就已经能在不同场合随着语境,在褒义词和贬义词间自如切换了。而一些几十年前的以“爱”为主题故事,虽然有一部分女性、对家庭看法,与现代人不同,却不妨从反方向,以近似于荒诞角度去看:看几十年前的人们严肃地认定的陈旧规矩”,现在是不是还会成为我们追寻爱的枷锁;看几十年前,没有那么多物质诱惑世界里,人们对爱的理解;看多年前,尤其是战争过后重建的社会中,一些被时代造成的“错过”,推延到今天,是否依旧具有引发人们的思考价值

  比如说起爱的“热恋时期”--热恋中的人们都会许下这个故事的题目一样的《天长地久》、“永不分离”的誓言,而这一旦成真,即使双方都具有良好的生存物质供应教育底蕴感情基础,是不是就代表需要再向这感情中注入新的“活力源泉”了呢?如果这份感情,更是要时时刻承受他人的谴责非议呢?甚至,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如何信任都是身为“叛徒”的对方呢?

  比如说起爱的“误会时期”--口口声声说是为对方好,那么,把真话说出来,解除误会,给对方一个公平地自我选择未来道路机会,不是更好吗?骗来的结果,真的稳固牢靠吗?是不是一定要让生命不可逆转地“以死为祭”,才能逃离那么多善意的、恶意欺骗?幸好时代变了,即使是坐上《新婚的床》的一瞬间,才发现被欺骗,那么即使是对着道貌岸然的人供奉的神明发过誓,要让所有的亲朋故旧大为吃惊,要在注重人情的社会里、在大庭广众之下当众高声说出骗子们的名字,依旧可以堂堂正正离开,与爱人开始新的生活

  比如说起爱的“尊严”--这包括自尊自爱,爱惜自己名誉,爱惜自己的人格。网络上各种让人难以名状组织要求员工以自我摧残方式“抛弃自尊”,提出这样想法的人,一定无法理解有人会为了爱惜自己的尊严和名誉,以自己的生命对抗合理的搜身要求,更是在误会解除之后,依旧毅然决然地烧毁了一张极为贵重的《野牛头》邮票。爱的尊严,还包括对自我的珍爱,不为了主流社会认定的“安定舒适”的体面生活,就在还没有主见情况下,任意地安排自己的未来,这对即将踏入婚姻的双方都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只可惜,不是人人都在《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都能遇见一位心中无私、从而能点醒陷入迷惑中的少妇的“高人”。而爱的尊严,也需要方方面面的成全。《海风》中,一对海员好朋友交情过命,安德烈出海后,他的妻子对尼古拉表白了,被拒绝后,她却始终声称自己后来生下的女儿是尼古拉的骨肉为此,尼古拉的新娘差点要悔婚,安德烈虽然相信朋友、一生都没有当面质疑,却也在妻子过世后,一再对安德烈强调,“她爱过你!”几十年后,尼古拉远航归来,家人已经都死于祸乱,是安德烈的女儿到码头上迎接他带他回家,说是父亲让她来的。直到晚上,她像女儿一样对尼古拉吐露母亲临终前对她说的“身世秘密”······尼古拉此时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继续解释下去,但他像父亲一样,拥抱着这个女孩,“老迈疲惫地无声地哭泣起来”,“他为人生有时遇到不可理喻的事惊奇地哭泣”,“为逝去的一切而哭泣”,而风依旧从海上来,从海上去······

  本书选取的故事都带着一种人生的“朴素质感”,所以,尽管作者们的写作风格不尽相同观点也各有侧重,却都在各个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爱”的领悟。而现代人尽管自诩聪明,却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爱”的,惟愿时代的变化和进步,能让每一个新生的“学员”,在“爱的领悟”这门课程里,绕开更多的弯路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二):中信出版的书都是有逼格

  说实话,我是被这本书的作者吸引过来的,【美】欧·亨利 等 著,美国鼎鼎大名的欧·亨利,果断入手,拿到手,才发现玄机,后面还有一个等,多有中国特色啊,哈哈,怪之怪,眼太快,手太快,不过看过之后,其实这个“等”,包含了很多其他大家,比方说【泰国】马来·初皮尼,【黎巴嫩】纪伯伦,【德】赫尔曼·黑塞,包含书名《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的作者【法】安德烈·莫洛夫等。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亲情之爱,有恋人之爱,有朋友之爱,有兄弟姐妹之爱,还有陌生的爱等,每一种爱,在特定或者不特定的时候,总能给与我们温暖与方向,有爱的地方,就是避风港。这段时间,因为工作不是特别忙的原因,有了大段时间,可以呆在老家,老家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还有慢节奏的生活,都让浮躁的心平静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到了饭点就有饭吃,虽然不是美味佳肴或者山珍海味,但是老妈做的饭,不管做的什么饭,就算一碗泡面,也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家,这是家的味道

  《译文》,自1953年创刊,后来改名为《世界文学》,而这本《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也是《世界文学》六十五周年纪文集中的一部(小说卷-爱主题),另外三卷,分别是诗歌卷《我歌唱理由》,散文卷《青年到此为止》,小说卷(孤独主题)《西西里柠檬》。因为《世界文学》刊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唯一一家专门翻译外国文学的杂志,所以积攒了海量的包含莎士比亚、惠特曼、肖洛霍夫、茨威格、泰戈尔等等世界杰出小说家诗人在内的作品。这次的纪念刊物,也是从海量的优秀作品中,精选出来了四个主题的文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经过筛选出来的文章或者诗歌,可想而知,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最近半年,看书比较多,看的也比较杂,历史的、文学的、社科的、经管的等等都有涉猎,而其中看的最多的则是小说,历史类的悬疑类的言情的穿越的虐恋的,也都看了,看过之后,再看那些经典小说,发现,经典的就是经典的,不然为什么流传这么多年,依然那么多的人看。经典小说就像一片肥沃土地,而我们是就是土地上的庄家,可以不断的从那里汲取营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三):黑纱之下,“爱”还是不是爱?

  “爱”是什么呢?

  前两天和家人发生了一点摩擦,但是随后的冷战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辜负了来自爱我的人的爱——这些看起来天经地义的爱?同时,日常琐碎的生活是否正在逐渐消磨这种爱?而更为深刻的是,这种爱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所以我思考:爱,究竟是什么?其次,我们又将如何去爱人?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是19个以爱为主题的名家短篇小说选集。阅读这些故事,在了解他人的爱的同时,我们更能够形成自身对于“爱”的定义。这些爱,有的是像《天长地久》里令人扼腕的自由、悖德之爱;有的是《新婚的床》中勃发的纯洁、对抗世俗的爱;还有的是像《伊莉丝》和《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这些亲近自然,亲近生命意志的更加广阔的爱。这些有关爱的故事如此真挚, 它们足以点亮阅读者的心灵,《教长的黑面纱》就是启迪我当前困惑的一个小故事

  人人爱戴的胡波牧师突然在脸上蒙了一块黑纱,于是大家纷纷猜测揣度面纱背后的秘辛,以至于人们开始畏惧这个添加了自己想象成分的胡波牧师。众人之中,只有牧师的未婚妻坚信牧师的为人,没有妄加猜疑。但是她热切地要求牧师在她面前摘下面纱,好让她知晓有关黑纱的秘密。牧师温柔固执地拒绝了,未婚妻最终因为被排斥在黑纱的秘密之外而决绝离去。“他想到。把他与幸福拆开的,只不过是这么一个物质的象征。其实,这物质所投下的阴暗恐怖才必定会在最亲密情侣之间造成隔阂啊!”

  每个人都有自身背负的秘密,这隐秘可大可小。也许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不愿意让人知晓,无论亲疏远近。但是,人们往往只执着于这微不足道的不曾知晓的隐秘,这层轻薄的“黑色面纱”,却忘却、丢弃了我们在这层“黑纱”之外的真心。所以尽管胡波牧师兢兢业业一如以往,然而面纱的存在却将他与众人隔绝开来。弥留之际,他挣扎着抗拒那些仍然想要揭开他面纱的众人,他说:“其实它有什么可怕,还不是由于隐约地象征着的秘密?等有一天,等朋友和夫妇之间都能推心置腹,开诚相见,等人们再也不妄想逃避造物主眼睛卑鄙地藏匿自身罪恶隐私,到那时,你们再为我这生死不离的象征物而把我看作怪物吧!我看着我的周围,啊!每一张脸上都有一面黑纱!”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暗。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黑纱,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佩戴,而胡波牧师只是将这层黑纱物质化了。然而,刺探不成的众人却将这层黑纱无限放大,直到彻底遮盖住胡波牧师的真诚与爱。他们对胡波牧师的面纱感到战栗,对他的爱视而不见,而我们却不能不深思:爱,究竟是什么?有关爱皇后乐队唱道:“love dares you to care for the people on the edge of the night,and love dares you to change our way of caring about ourselvs ”爱,是我们对自身的体认,是我们对他人的关怀,即使我们蒙上面纱,来自心灵身处的爱也并不会有所减损。有关面纱,有关隐秘,实在是不应该成为拒绝、忘却更深沉的爱的理由。关于“爱”,霍桑又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四):在爱里长大

  在爱里长大——读《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有感(1256字)

  作者:苇眉儿

  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自古至今,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层出不穷。有些爱,单纯;有些爱,沉重;有些爱,死了都要爱。不管哪种爱,都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需要我们理性甄别,感性拥有

  古今中外亦是如此。

  世界各国,不同种族肤色年龄性别阶层的人们,爱也五花八门。爱在文学中的表达,更是增添了无尽的味道。世界是多变的,也是永恒的;文学是孤独的,更是自由的。一本汇集世界各国的十九种爱,在《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书中牵手相亲相爱,这样的精神美食,是馈赠读者的一道饕餮大宴,毕竟世间高贵感人至深的情感渗透开来,令我们人生的每一个日子精彩纷呈,超出你所有的想象。

  一篇《天长地久》让我嗟叹不已。泰国作家马来·初皮克的文笔令人折服,老狐狸帕博的侄子尚孟,虽正值血气方刚却单纯得不谙世事年轻漂亮的新婶婶尤帕蒂又是那么与众不同惺惺相惜,心有灵犀,干柴碰烈火,要是不咔嚓轰隆噗通呼啦实在不是情理之中事情啦!小说的情节一步步跌宕起伏,读者的小心脏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把心提到嗓子眼儿读这篇文章,很刺激,也很过瘾。虽然小说的结尾很老套,但是,世界上哪一种惊世骇俗的爱最后不都是土归土尘归尘了呀?爱,是不是有悖于情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感受就不同。只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怕只怕是旁观者也是另一场爱情游戏中的当局者呀!

  纪伯伦《新婚的床》就更加惊世骇俗令人胆战心惊了。新娘要嫁的人,竟然不是自己所爱的,很明显是被逼迫的,更可怜见的是相爱的他也在婚礼现场的一个角落忧伤极致。眼前是一派喜气洋洋,新娘和所爱的男子却如吞了黄连一样凄苦心如刀绞比死还难受。这样鲜明对比,其喜乐悲伤令人心惊胆战,不知哪一刻世界就会天崩地裂。当那一刻真的来临了,两个人对爱情是那样坚贞和深爱,纵使赴黄泉也要一起。只要一起,哪怕死了,爱情说简单也很简单。少数人抗衡大多数人的唯唯诺诺,自古邪不压正,爱情给我们诠释了其内涵和外延的精髓

  《味道》是巴基斯坦作家萨达特·哈桑·名都的作品,故事不长,笔触却很大胆讲述个性经验丰富的男人在一个场景两个时空里的感受和体验,题目本身就很有味道。爱,如果掺杂了别的什么,如利益、门第、交换、逼迫……等元素,就会发酵变质了。

  ……

  每一篇,都讲述着人们在爱里酸甜苦辣,在爱里悲欣交集,在爱里自生自灭。汲取不同的国别风格写法,本身阅读就是一种提高。爱,可以是爱,也可以是爱的反面——恨。爱说起来,虽是永恒的,却也极具多变性和复杂性,因为爱从来就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爱会牵涉家人、家庭、婚姻、伦理等等很多的方面。这样一来,很多爱在爱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以后的命运。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抢来了也呆不久。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爱,很公平。

  爱,也很残酷。

  爱,是没办法的事。

  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不管是我们在爱,还是我们被爱,我们都会在爱里成长,最终变成一个身披铠甲却遍体鳞伤心有千疮百孔的人,唯有经历了,才会更懂、更珍惜。

  谢谢爱。

  谢谢爱你的人。

  谢谢你爱的人。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读后感(五):【转】编后记:跨越岁月,大师笔下的十九种爱

  文/孔霞蔚

  开始编选这部小说集,是在大约一年半之前。当时我的健康状况出了点问题,本该正常运转的个别零件有些失灵,于是心情也随之一直恹恹的,提不起劲头。一天,高兴主编叫我到他办公室,邀我参与编选《世界文学》创刊六十五周年纪念文集。作为一名为《世界文学》工作多年的编辑,我曾数次亲见编辑部里资深的老师们在选编丛书、文集时是何等的小心谨慎、精益求精,所以深知兹事体大,心中不免惴惴。主编似乎发现了我的不安,微笑看着我,坚定地说:“你可以的!”我可以的!于是,我抛开身体的不适,抛开因之而起的种种杂念,一头扎入《世界文学》自创刊起的近四百期杂志,终日沉浸其中,埋首阅读、选稿。不曾料到的是,两个多月之后,选编任务基本完成之际,我的身体状况竟自好转,情志的高昂与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世界文学》的文字,无疑是充实心灵、疗愈身心的一剂良方。

  不言而喻,《世界文学》在六十多年来始终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持续不断地提供华美的精神食粮,濡养和丰富着阅读者的内心。来自不同国家和区域、分属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名家创作的小说、散文与诗歌,构成了这份文学盛宴的核心,而其中所占分量最重的自然是小说类作品。我们的这本小说分册,即是从以“爱”为主题、围绕人类这一高尚情感而展开的小说中挑选出十九部。编选过程中,我们确定的原则是:一,作者、作品、译文均要有高水准;二,尽可能地挑选短篇小说,每部作品的篇幅不宜过长;三,以二十世纪作家的作品为主。囿于篇幅和版权等条件,最终的编选范围不得不压缩为二十世纪中期之前的外国作家作品。因此,对一些相对年轻的作家作品只好忍痛割爱,而更多地保留了经典作家的作品,这也便形成了我们现在这本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书中的十九部小说,共同晕染出一幅跨世纪的爱之图景。

  本书作者当中,大多是享有世界级声誉的文学家,比如霍桑、纪伯伦、欧·亨利、皮兰德娄、布尔加科夫等都是跨越十九、二十世纪的名家,最为年轻的,是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六十年代去世的美国女作家西尔维亚·普拉斯。在这些作家笔下,红尘之人如何爱自己、爱他人,以及由爱延伸而出的婚姻、家庭关系及其他情感——诸如爱极而生的恨、失却爱所导致的癫狂、在无私大爱面前对个人情感的牺牲和舍弃等,展示了“爱”作为人类永恒情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金重赫的《地下有蛇》是书中唯一以当代作为时代背景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一直暗恋着家乡好友的妻子,在好友遇难、好友之妻身处危险之际,主人公果断前往陪伴和保护。不能不说他的爱勇敢而富有牺牲精神,只是,那种爱终究包含有些许不为人所知的阴暗,也正因为如此,主人公爱得焦虑惶恐、瞻前顾后,且毫无希望。而在书中其他作家的笔下,“旧日之爱”发生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相对单纯,因而他们的情感也愈加纯粹、澄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不论是《天长地久》中追求自由、与丈夫的侄儿陷入“不伦恋”的美丽伯母,还是《理想婚姻》中不在意世俗者的讥笑与嘲讽、共浴爱河的女巨人和男侏儒,抑或《新婚的床》中以死来抗拒陈规陋习、成全爱情的美丽新娘,在真爱面前,他们全都勇气十足,义无反顾。即便是在《国王》《朱迪思》这样带有血腥气的故事中(前者以悍匪的抢劫、纵火作为情节主体,后者则主要讲述了战争中一位弱女子为夫报仇的杀人事件),主人公的爱情只是一笔带过,然而正是透过那看似云淡风轻的只言片语,还是能感受到主人公情感的深沉凝重、刻骨铭心。或许,他们在爱之光环映照下飞蛾扑火般的无所畏惧,恰是我们闪现在心头的那一抹浓重的亮色。

  相较于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恋人之爱,作家们书写的另外几种“爱”的情感,同样动人心魄。那是一种倔强而执着的自爱,在《野牛头》中,主人公格外爱惜自己的羽毛,当他深陷一场误会,尊严受到严重挑战时,为维护自尊,他甚至不惜以性命作为代价,而当真相大白之后,他轻蔑地把自己身上那枚几乎引发轩然大波的、价值连城的邮票投入了火中。显然,没有谁比这位几乎经历了一番生死劫的主人公更明白:再没有什么是比珍爱自己的尊严更重要的;那是一种相互之间无法割舍的、十指连心般的手足之爱,在《红色冠冕》中,哥哥找到了即将上战场厮杀的弟弟,二人只来得及打个招呼,一小时后,哥哥等来的弟弟,却已经由那个喜欢缠着哥哥、从来都“用心听”哥哥话的帅小伙,变成一具血肉模糊的尸身,自此,兄弟俩只能日日在哥哥的梦中相见;那是一种极为含蓄庄重、彰显宗教情怀的慈悲之爱,在《教长的黑面纱》《伊莉丝》与《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几篇小说中,浪漫缠绵的儿女情长黯然失色,耀眼夺目的是那个以特殊方式来点化教众,并宁愿为此孤独终老的教长,是那个执意不肯嫁给心上人,却鼓励其去探索内心隐秘的美丽女子,是那个与女主人公在机场偶然邂逅便情愫顿生,却决意为“建造一个更明智、更幸福的世界”而孤军奋战的教堂音乐家,是他们对“更伟大的爱”的追求和践行。

  正如法国作家莫洛亚的名篇《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中,男主人公所言:“一个人只有不再为自己谋求通常所说的幸福,或许才能恰如其分地去爱别人,才能获得另一种方式的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