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1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读后感10篇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是一本由(法)米兰·昆德拉著作,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9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人生存在关键词

  星期五言: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他在行文中常常本人站出来,和我们一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他站在两方面构思自己的小说,一方是作者,而另一方是读者。这样的写作方法让我惊叹,往往让人陷入故事内,同时又置身故事外,享受作者的快乐。昆德拉的魅力就在此间的变换中,幻化出无穷。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这样一个结构。记得第一次阅读它,那种爱不释手,接着几个月又阅读了三遍,当然好的文学,它的灵魂不仅在于结构,还有内容,这是本质。记得有位学者评论这篇小说时,有一个有趣观点:他说在这部作品中,昆德拉把每个人命运和几个关键联系在一起,就像塔丽莎,她的一生重要的两个词语便是灵与肉,和她相关的事情都是灵与肉的矛盾挣扎,甚至抉择、搏斗。

  人的一生往往就那几个关键词,这些神秘名词将会组成一个圈套,让人在里面挣扎,反抗,从中去感悟一种神秘的不可反抗性。昆德拉用几个词汇圈住人物的命运,托马思的“同情”以及“非如此不可”的生命拉力,这是他在性与爱之间的矛盾。为了塔丽莎,他不得不放弃“性友谊”。但在他的词汇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可是塔丽莎要求纯洁的圣爱,她怎么也无法抹掉托马思给她造成的阴影。她曾经常梦到自己与一大群裸体女人游泳池边绕行,悬挂在圆形屋顶篮子里的托马思,冲着她们吼叫,让她们给他唱歌啊,下跪啊。并随意击杀不如他意的人。

  这是昆德拉关于此梦的解释

“梦的开头有一种恐怖,女人们同声歌唱!她们不仅仅身体一致,同样地没有尊严可言,这是失去灵魂者兴高采烈的大团结。她们对于灵魂的事件摆脱很欣慰,抛弃了可笑妄自尊大绝无仅有幻想——终于追求卑微统一。塔丽莎与她们一起唱,但不高兴,她是因为害怕而唱,在灵魂与生命之间,她仍是选择后者。”

  其实,这段话概括了塔丽莎的一生。她是追求灵魂至上者,但是一个灵魂至上者的追求还是选择了生命,服从了肉体驱使,最后,她与托马思在一个农场生活,那是他们最安静的一段生活,但却是预示着死亡。塔丽莎的猜疑,她曾对托马思说过,自己要与他合为一体,一起享受托马思与别的女人在一起德尔快乐。这是塔丽莎在选择,徘徊中一次又一次想到安慰自己的话。

  可是最终呢,在农场里,当托马思真正完全属于她一个人时,她却郁郁寡欢,因为她是灵肉之约而产生的,作家告诉我们,塔丽莎产生于胃里的咕咕低声。这是肉体的象征,但是塔丽莎却是一个要挣脱肉体,追求灵魂的人。这样一组矛盾造成了她的悲剧,这就揭示了一个人类普遍的矛盾:心灵与肉体的不可调和性。

  其实,在作品中,作者不仅仅用词汇去概括人生,她在塑造托马思的时候,却用了一种生命悖论让托马思在里面涡旋。托马思是”Einmalist Keinmac”这一词的产物,这是句德国的谚语,就是只在生命中出现一次的事物,等于什么也没发生

  但他在一个小镇上,与塔丽莎见了一面后呢,托马思原以为会如此以往的女友一样,又在某晚出现一次,随后便各走各的,他无法料到自己与塔丽莎的认识是一种偶然。一个数字6,一本书,一段贝多芬的钢琴曲,机缘之鸟便把两人拉在一起,悖论出现了,托马思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轻松地和女友告别,他被一种同情深深拴住,他不止一次地想象着,第一次塔丽莎睡在自己床上的情景,“她像一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蓝里顺水飘来的孩子”,当时塔丽莎睡发烧了,托马思就在床边看着她,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女人,给他一种感觉,要给她保护。他看着塔丽莎的柔嫩娇美脸庞感受着她的呼吸,那独有的醉人气息,沁入他每一寸肌肤,如同切实地感受和吸吞她的爱欲,刹那间,他又幻想着自己与她已经有经年,如果这一刻她死去,他也将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

  托马思就这样被自己的“同情”和一连串的“非如此不可”所征服,但他的本性却是“只有一次”。他曾向塔丽莎妥协,直到最后卡列宁的死亡,他都一直在爱着,矛盾着,同时又不止一次地让步着。最后,一场车祸结束了一切。其实,死亡对于他们是必然的,而不是一次偶然的车祸事故。两个人的生命本质是相异又相吸,两个对灵魂有特殊感受,对肉体又抱不同态度的相爱者,生活在了一起,这是上帝的一种游戏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作家运用哲理诠释人生,解说一种生存方式。他不仅写了爱情,写了人生,还写了民族国家。小说向读者展现了捷克人民的生活,以及其他国家对战争中捷克的种种态度。他不是用一种政治立场在揭示,而是继续采用人性与爱情。

▲《布拉格之恋》电影剧照

  这主要表现在另外两个人物,弗兰茨与萨宾那。关于弗兰茨,书中有他与萨宾那关于“纽约美丽”的阐述。萨宾那喜爱纽约因为那是没有目的的美,随机、偶然、张扬,有着背叛快感,而弗兰茨呢,他欣赏带有预先规定尺度的欧洲式的严格与冷静。对萨宾那而言异调美的纽约具有挖掘不尽的神秘的力量激情,然而这一切对弗兰茨如同梦魇般可怖,远远没有严谨的欧洲对他具有吸引力归属感是的,弗兰茨一直追求一种归属。他原以为妻子身上有母亲影子,可婚后,更确切讲师遇到萨宾那后,他是多么厌倦那个家。他的归属在萨宾那那里,并且开始向往萨宾那的国家——捷克,向往那种战争、疯狂,这一切都因萨宾那而显得神圣。当他彻底失去他时,独自一个人来到东方印度,把生命献给战争,更确切地说献给了他在萨宾那身上找到的神圣。

  最后,我想谈谈萨宾那,一个被弗兰茨说成是“女人”的女人。作为读者,我越发地喜爱这个故事的女人。她是自由与背叛的结合体,一次次,从背板父亲,背板丈夫,到背叛情人弗兰茨。这些其实都因一点,她承受不了生命之轻。作家说:“也许最沉重上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将我们的生活压近大地,同时走向真切实在。”萨宾那是流浪者,漂泊者,她要的不是安详温情,而是厚重刺激,是对生活的一种执着寻觅。我认为,萨宾那有关轻与重的选择正是作者向我阐明的生活选择。

  萨宾那一生与两件东西相关:一顶黑色帽子;一副有缺憾的旧画。那顶帽子在讲述萨宾那的过去,是从她祖父开始的,那是一个没有飞机汽车年代,她祖父经常戴着这顶帽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这是一种男人身份的象征,但是萨宾那继承了这顶帽子以后,用来做什么呢?它在萨宾那手里是与托马思性爱工具。萨宾那经常裸体站在镜子前,头上戴着这顶象征男权的极不合适的帽子,旁边托马思穿戴整齐地看着镜子中的她,她沉醉于这种彻底颓废,这种男人对女人侮辱的快感。

▲《布拉格之恋》电影剧照

  另一件东西便是缺憾的旧画,那本来时一副严格又严谨的画,很逼真反映着事物。但她偶然滴了一点红色颜料涂在上面,它一直流下来,成了一道缝,于是这个建筑工地画图变成了一个关合的陈旧景慕,她于是玩味这道裂缝。萨宾那绘画生涯的第一部作品诞生了。一个偶然,给了她一个神秘的启示表面的定西看似明白无误,却经常遍布谎言,表面之后所隐藏的看似抽象莫测,却总是真理浑篇。这在她一生中,最突出表现出来的便是背叛。这种背叛成了一种对生活真理的追求。

  小说的整篇布局就像贝多芬的四重凑,这是一种音乐形式,前半部分买个小结篇章较短,给人一种阅读的快感,而后半部分每个篇章越来越厚重,一直到最后的结束,有种压抑,阅读时,让人感觉不只是来自小说还是现实。这就是昆德拉小说布局的绝妙之处。

  我阅读这本书,铭记的便是题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如萨宾那的背叛,她经常逃离,一次次的远行,去寻觅,寻找能够承受一颗心的重量。佛家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能容纳万物,当阅读之后,我只希望自己这颗心去包容生活的无奈,包括生命的悖论。这一切都是人力所不能的,只能安静的等待生命的沉积,然后去领悟,去勘透,或许时间流逝中,能让我们明白存在在何处。

  与我们一起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大学时读过的第一本昆德拉的著作,当时就被他对男女之间的微妙潜台词深刻洞悉而惊叹不已。而如今步入社会,书中当时是懂非懂道理如今也算是可以感同身受,如果大学的时候只关注的是书中特蕾莎和托马斯的情爱纠葛,那么现在更理解的是生命之轻是如何的让人不可承受。

einmal ist keinmal! 一次不算数!

  einmal ist keinmal, 这是一个德国谚语,说的是一次不算数,如果事情只发生过一次那就跟一次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存在即合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因素,这里昆德拉所引入的哲学性的思索扩大到整个人生,我们只能过完一生,一方面我们不能同过去对比,另一方面此生的遗憾也无法在来世得到补救,那岂不是人的生命比鸿毛还轻?就像昆德拉所言,我们只有感到生命的重负,让身体紧贴大地,感受到自己脉搏的怦怦跳动,生命才是真切地存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重复”,只有在重复当中才能感受到生命,才能有比对,改进,优化,演绎过程,这就是昆德拉所定义人生的意义,就像西方哲学中存在的西西弗斯一样,需要不断地将石头推上高山,因为于昆德拉而言,所谓的轻吟实际痛苦不堪。而人类的幸福就是对重复的渴望

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生命的孰轻孰重可以由我们去选择,如果我们选择的是“轻”,我们的人生又该何去何从呢?文中的托马斯原本是一个外科大夫,但是由于政治清算不幸被下放到了乡下,被迫做着类似于擦窗户一样的杂活。医学对于托马斯来讲,是生命的价值所在,es muss sein,是非如此不可的!手握手术刀向病人皮肤划开一道缺口就如同他与女性的身体交融向这世界开刀划下的那一横,是他必须要去做的事。当托马斯每天下班就可以把工作抛到脑后的时候,这也是托马斯前所未有轻盈时刻,他曾经手握手术刀的时候可曾对此充满幻想?可以确切的是他曾经对此怀抱怜悯,他明白现在的工作如同放假一样,无法无限延长下去,并且每延长一天就是一天的煎熬,感受不到价值的生活让人沉重不已。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设伏绑架心弦的存在源于一种悲悯

  这是命运么?或许有些存在早已经设伏在那里,特丽莎,就是绑架托马斯心弦的存在。

  也许很多人看到了淫乱,我竟看到了纯情和悲悯并多次为之流泪。是的,托马斯有一种天降的悲悯和责任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越不想承担责任的人内心越善良,他在潜意识里用“不去承担责任”来掩盖这种善良。

  诚然,特丽莎激发了托马斯的善良。每晚狠狠攥着自己手的特丽莎,这个女人如此让他割舍不下,特丽莎对托马斯的需要激发了他内心的感动,是特丽莎让他感受到了那种内心深处一直渴望却求之不得的“存在感”。

  特丽莎“野蛮地”闯进他的生活。

  特丽莎从未真正快乐过,并且她以前从未真正感受过快乐。“狂欢过去了,她重新害怕黑夜,希望逃离黑夜。她已经明白,只有在某些条件下,她才能感到自己的强健和充实。她期望浪迹天涯,到别的地方寻找这一些条件。”其实,特丽莎也是在用一个替代一个,她的生命感太轻了,她多么想让安全的重量压倒自己,让自己安眠,可是她时刻处在不安中,除了紧握住托马斯的手。

  托马斯与情人之间是“肉”的爱,特丽莎与托马斯互相找到“活着感觉”的一种需要之爱,两人都是如此不安。

  我想象中的托马斯就像一个睁着大大眼睛、无世无争的卷发中年,虽然早已油腻,但是眼里时而会闪过特有的纯真与对这个世界的不解。那就是他最迷人的瞬间。托马斯用放纵和出格掩盖恐惧,用一个情人替代一个情人,以为这样可以稀释掉一切曾经的旧恨,可是这样重力却越积越多。米兰·昆德拉说托马斯同情特丽莎,我觉得,不如说是悲悯。

  米兰·昆德拉不止一次地说集中营,所有的羞耻都变得稀松平常,每个灵魂都吊在霸权的尖刀上随时可以被轻易刺破。作者眼中,每个人似乎都生长在轻与重的临界点。(时间紧迫,未完待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MARK

  两三个月之前读的书,超期了,捡起来,清一清。灵与肉,想到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唯物论系列小说;音乐性叙事,很多短篇,读起来很舒畅,有些篇章的开头语气和氛围像极了一些著名的开头,一见如故,倍感亲切;性,大江健三郎《性的人 我们的时代》以及前些日子的电影《香肠派对》,徘徊困境;“真正的孤独不仅要远离群体,尤其要彻底地分离,由此而断绝一切交流;通过彻底地分离,群体和牧歌之间欲望被彻底剥夺其资格”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五):轻重的界线 太模糊了

  到底什么是轻 什么又是重呢?

  我们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生活时 偶尔觉得幸福 偶尔觉得无聊 所以我们就一些情景 把形容词与之串联起来 于是就产生了 当“参议员”看到自己的四个小孩奔跑在草地上的时候 发出的“真幸福啊” 当特蕾莎看到已经老去的托马斯时 内心产生的愧疚 这些词语帮我们在特定的情节下 表达了某些情感

  可是世界上的一切 存在着 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意志而发生转移 我把这件事 这个人 甚至一些生命 看得很重 知道达到某一限度之后 我发现一切都轻了 轻的感受不到 轻的觉得以前的自己很愚蠢

  这本书里的人物 每一个都很饱满鲜活 我尤其喜欢萨比娜 她的反叛 她的非媚俗 她的非刻意的美 弗兰茨为了她 和妻子摊了牌 合理的 不再受外界看法的飞奔到萨比娜身边 但萨比娜隔天离开了那座城 “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 一辈子的安稳是不存在的 那些已经活到七八十岁的人 只是在对生活的麻木中 多少提起点兴趣 没有一直的忍耐 甚至不存在他人给予自己的一生的爱 爱是需要距离的 更甚 可能需要断绝的 我常常会觉得 我爱上了某位朋友 但一定是早就不联系了的 自己都不一定能爱自己一辈子 哪里来的他人的爱呢?

  书中最后一部分 卡列宁的微笑 足足赚了我的眼泪 我是不能忍受和芒果的分别 (很大程度上 我讨厌宠物这个词 每个生命都有灵魂 芒果心甘情愿给了我快乐 不求我回报什么 这种爱 怎么能把它降至于人与人之间的爱之下呢!) 很庆幸 第一只小狗离去的时候 我在外面 没有看到那个瞬间 但我同样很难过 她到离开这个世界为止 都没再见到我 她胆小又粘人 怎么敢自己离开呢?动物与人之间的爱 纯粹的可怕 不掺杂语言的诱惑 没有其他的杂质 可爱的让人感动

  这本书里还对很多有共鸣的点让我写不出来 但的确是本让我打心眼里喜欢的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