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自然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自然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1 04:5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自然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0篇

  《大自然艺术》是一本由[英]朱迪丝•马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自然的艺术》读后感(一):万物有灵且美

  1.植物王国——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

  虽然自己万分愚笨,不能绘出精美的植物手绘图。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植物,喜欢手绘的植物画。

  书中那些美丽插图均被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着。众所周知,英国是植物的王国,园艺非常著名。前不久,观看《植物王国》,影片通过3D技术展示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的生命,不由得惊异于英国自然科学发达,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

  看《大自然的艺术》发现,邱园,这个皇家植物园,很强大。它不仅会雇一些植物学家收集植物与种子,还会雇一些植物学画家创作画作。像弗朗兹•鲍尔(1758—1840)、沃尔特•胡德•菲奇(1817—1892)都是受雇于邱园的植物学画家。

  2.博物学natural history

  本书文字流畅,读完对博物学有了初步认识

  库克船长、邱园园长胡克、达尔文、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威廉•巴特拉姆、亚历山大•威尔逊、奥杜邦、洪堡、华莱士、古尔德、鲍尔兄弟、班克斯、里夫斯、埃雷特、雷杜德……这些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造就了17 ~ 20 世纪三百年间博物学的繁荣

  一直以来,脑海中只有“自然”这个词,没有博物。也是近年来才接触到跟博物学相关的一些知识。原来,“natural history”不是自然历史,而是指专有名词“博物学”。

  犹记得小学时开设的自然课,由于是不用考试科目老师讲得随心所欲,会让大家收集各种树叶天气好的时候让大家搬着凳子教室外面对着一棵老树画画(通过阅读笔记大自然》得知,原来这是在做自然笔记),做各种有趣的自然实验……

  小时候,虽然生长环境很自然,总是在跟大自然做着各种各样亲密接触,但却很少受到有关的自然教育,更别提做个小小的博物学家了。哈哈~

  初中以后陆续设了植物、动物课程,好像还有生物,但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考前拿着老师划得重点背诵的情景

  其实,中国在明代时出现了一部伟大的博物学著作,就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这本书最有价值之处恐怕要数书中所附的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这成为后人研究植物的宝库。但我们貌似没有形成自己的博物学知识体系

  3.中国缺乏博物学画家

  书中在商业帝国之中国篇中写道:“尽管技艺娴熟能力非凡的画家比比皆是,但中国特色的画法在合乎科学的准确度方面一向不是强项,里夫斯就为这些画师提供植物学和动物学插图方面细节规范培训指导画师们工作。”

  中国古代绘画世界上所取的成就很高,但这些绘画,尤其是描绘有关自然的画,通常重在表现思想内容深度广度,而不讲求科学性和准确性。画法多为写意,或兼工带写,带有文人画的特点。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墨竹。他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化身,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虽然中国古代一些花鸟画表现动植物形象生动逼真,但远达不到进行学术研究的地步

  读到书的封底上,野生动物摄影师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所长徐健发出的呼吁:“中国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名列前茅国家,居北半球第一位!但中国的独特自然世界却是被研究、记录和描绘得最少的。愿这本描绘博物学的权威著作,可以呼唤出一批中国极端匮乏的、年轻有为的博物学画家。”我不禁也在心中喊道:“中国,加油!”

  《大自然的艺术》读后感(二):博物学——美开启人对世界的好奇心

  在巴黎读书的时候,众多各具建筑风格特色的博物馆对于我这个建筑系学生而言充满了吸引力。再加之,巴黎的博物馆通常是免费对26岁以下的学生开放的。于是,每到周末便常常去逛博物馆。 一开始主要是被博物馆的建筑魅力所吸引,渐渐地在看展的过程中,对展览陈列的内容也变得感兴趣。位于5区塞纳河畔的巴黎植物园(Jardin des Plantes)是我最常去溜达的地方之一。在这个大花园中坐落着博物馆群,不仅有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有植物温室、植物陈列馆、矿石地质博物馆等。不得不说儿时的记忆中博物馆都是一股尘埃味道阴冷乏味的地方,而这里盛开的各色鲜花精致标本却让我如沐春风

  《大自然的艺术》读后感(三):科学而艺术地观察世界

  ◇李挺

  位于英国伦敦的自然史博物馆(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除了拥有约七千万件生物和地球科学标本外,还汇集了大量的书籍期刊手稿,当然还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艺术品收藏。《大自然的艺术》一书就是任职于该博物馆的学者朱迪丝•马吉(Judith Magee)对馆藏的自十八世纪以来三百年间最伟大的博物学画家作品的汇编之作。博物学绘画与一般绘画的区别在于它既要准确地描绘自然事物的科学形态,又要融合艺术性,美和科学不可偏废

  全书分成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和欧洲等五章,共收录博物学绘画作品两百多幅。直到今日,这些画作依然光彩夺目。当年博物学画家们对于动植物、自然生态土著居民栩栩如生的科学描绘,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在每一章中除了呈现与各大洲相关的画作外,更通过它们讲述欧洲人对世界的探索、商贸和殖民,回顾了这些画作诞生过程中的赞助者和伟大的博物学画家们,展示了博物学兴起和式微的历程

  欧洲在17世纪发生科学革命理性主义取代了迷信和神学,欧洲人开始对他们熟知世界之外的自然事物好奇心激增。另一方面,欧洲人开始对世界进行探索和殖民扩张商务活动和殖民扩张都需要异国的动植物资源有更深入的认识。在经济利益与科学探索的双重驱动下,博物学开始达到了巅峰,而博物学绘画也随之兴盛。从17世纪到19世纪,画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逐渐成熟,并伴随着博物学的发展,最终形成严谨的体系。

  作者循着这些画作的足迹,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在这些画作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博物学画家们的努力,为了描绘自然状态下的鲜活植物,他们随同商业探险队伍走进以前从未被欧洲人踏足的新大陆,与风浪、传染疾病以及各种风险斗争,不少人因此命丧他乡。当然,这些画家中有人是为了寻求经济上的宽裕或者学术上的地位,且在其中无可避免地隐藏着对世界血淋淋的掠夺,但是他们更大的动机是对新事物的好奇之心,正如其中的佼佼者亚历山大•洪堡所言,他说自己“对遥远未知世界有一种莫名渴望,而那些总是能激发他的幻想危机四伏海洋,探险的欲望,能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走进奇妙多姿的世界”。更加无可辩驳的是,这些画作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改变了世界。

  在亚洲章节中,印度占了三分之二篇幅,剩下的三分之一是中国,原因可能是当时欧洲与印度的交往最为频繁,而十八世纪的中国只有广州港与欧洲有条件通商。欧洲人对中国充满了好奇甚至为之着迷,一些在广州经商的欧洲人发现了其中巨大商机。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叫约翰•里夫斯,他雇佣中国画师对当地动植物群进行描绘,并发回欧洲面向公众出版,同时打造了一条从中国往欧洲的动植物标本贸易流水线。其实,中国画也有对花鸟鱼虫等自然事物进行描绘的传统,从科学应用角度,明代就有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编写刊刻《救荒本草》植物插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附有800多幅毛笔白描的植物图片,清朝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插图多达1865幅,都是对照植物新鲜状态时写生而成。但是以西方科学的标准评价,中国画重意不重形,而且“散点透视”在准确描述事物上可能不如“焦点透视”。所以我们今天看当时那些经过简单规范培训的画师们的作品,仍能感受到中国画的风格与科学画的规范碰撞在一起的影子。当然,二十世纪随着中国引进西方博物学,博物学绘画上也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植物科学画上兼用小毛笔和小钢笔,形成了细腻清新简洁流畅的风格,达到并领先国际水平

  博物学绘画与博物学共荣共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博物学式微,博物学绘画也进入低潮。科学研究层面的原因是研究重点已经从宏观上辨认或者分类动植物进入到微观分子层面,而且新的视觉影像记录技术开始在研究领域应用。而在科普层面,以往受到大众欢迎的博物学绘画期刊也逐渐被高质量电影电视节目所代替。

  中信出版社制作的本书非常精美,那些经典画作的色彩和细节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更像是一本精美绝伦画册。虽然博物学绘画在科学研究上的作用现在有所减弱,但是绝不会被彻底取代。相比于摄影摄像技术,博物学绘画能够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抽象和概况,特别是通过剖面图、透视图和分解图的综合运用,更好地呈现重要细节,从而帮助人更好地认知。正如有人说,如果说摄影能够记录瞬间,那么博物学绘画记录的就是物种的永恒

  对于我们来说,逐页欣赏这些画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获得了一个科学而艺术地观察这个世界的绝妙视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