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共勉

  版本不同差距很大;此人之肉彼人之毒 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兴奋~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字句上而在于思想!你只有变得更聪明才能看到人间的至善!轻狂是道德缺陷!人要想受罪很容易 用不着特别去体验!人经不起恭维 撒死起癔症来!我并不缺少崇高的气质 我只是不会唱那些高调~推己及人 这个方法是错误的~走投无路的人就容易迷信 而且是什么都信!真正的科学没在中国诞生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平等从孔孟到如今 讲的全是尊卑有序!有了平常心 也就不容易被人骗!别人的痛苦才是你的艺术源泉 而你去受苦 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 那就只能生活在现实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 狭窄的很!对于人来说 不加检点的生活 确实不值得一过!抱着封闭的态度来生活 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限度总是存在的 人类向限度屈服 这才是真正的失败!人们知道的越多 明辨是非就越困难 !差异并不意味着某个性别的人比另一个性别的人优越 也不意味着高明 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 应该像男孩子一样 有权利追求她所要的一切 假如她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 那就是最好的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也许这就是王小波

  歌德曾有一句话是,“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高尚的人谈话则是让人能够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进行淬炼。小波的这本书的确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是做到了,这可能也是因此近年来很多人将他推上神坛的原因吧。但是就我从这本书里认识的小波而言,我觉得他更像是生活在周围的一个普通而又有趣的人,不时地倾诉着他朴实的思想。

  读这本书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朴实的语言以及平淡的情感,似乎并不需要细细咀嚼便可以吞咽,然而当我想用肠胃去进一步消化它时,却发现如果不挑出里面的刺,它只会是我身体里面刺痛我的异物。所以每篇文章读到一半时,我都习惯性愣地迟疑片刻,生怕有被遗漏的刺。如此一来,读这本书的确没法让人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因为既没有让人大彻大悟的道理,也没有令人惊艳的文笔。但是你若静下来读它,至少可以驱赶心中些许的浮躁。之所以要静下来,是因为静默能让你更理性,而保持理性也正是王小波这本书劝诫读者去拥有的习惯。正如扉页的那句话所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这本书最先让我产生好感的是自序里面的那句“我对读者要求的,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忽略我的那一份恳切而已”,那感觉就像是一位好友在跟你探讨他的思想和观点,你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倾听下去。没让人失望的是,书中没有一处语言会让你感觉到严肃或是犀利,没有一个观点是站在至高点用俯视的姿态来表达。这应当是很合我口味,因为我总是希望观点能够被平等地表达,我也喜欢在云淡风轻中去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

  同时,书里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作者思想中理性的光辉,而学会理性地思考我以为便是我在书中最受益之处。比如在书的第一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中,作者就指出在恶劣的环境下,话语通常让人陷入思维的移植和灌输中,个性和人性都被严重的抑制,反而选择沉默是保持理性的方式。但是沉默的大多数内心的思想无法得到表达,导致了非理性话语占据了公共文化思想的主导地位,因此作者本书的立场正是站在沉默的大多数这一群体这边,试图让话语成为理性思维的交流。又比如另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决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他希望人拥有明辨是非的理性,不会被动地接受善恶标准的灌输。作者所赞成的那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也是为了说明思想和知识的参差多态才是人幸福最根本的来源,而理性则是保证思想自由的前提。

  不论是中外历史,社会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陷在教条地传承之中,理性要么被主流唾弃,要么被生活掩埋,社会发展也因此极其缓慢。而当理性被重新唤起时,社会变革则开始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也迅猛地发展丰富起来。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通常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理性能让你不被情感所蒙蔽,理性能让你批判地接受外界信息的输入,理性能让你的思想真正独立。或许当全社会崇尚理性时,才能让整个社会思想真正地解放,去拥抱自由,精神文明才能极大丰富。

  作者自然是没有想在书中对理性的价值做一番高屋建瓴的评论,毕竟这不是他的风格。然而书往后一读,通篇点到即止的论述风格实在让我咬牙切齿。论点总是给人一种只可意会的感觉,捅破天窗的工作只能读者自己去完成,而其论据则通常是荒诞不经的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未免过于牵强。也许这涉及个人文学层次的问题我无法体会,但至少在我希望借助作者的思想去思考时,会感觉这种思考犹如空中阁楼一般缺乏支撑,即便存在也是在风中岌岌可危。

  所以总的来说,我心中的王小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既有种种的不足,又有高尚的思想。我们的时代需要的是更多这样思想的人,而不仅仅被供着的思想。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三):沉默者大多数

  我觉得挺合我胃口的。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先想到的是鲁迅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还有龙应台的一些话。我在想我似乎是属于沉默者,什么时候不再沉默,我也不知道。我在这里把沉默等同于不说话。不与别人讨论他人的长短,说三道四,也想让自己不去八卦。可以说我在回归自己的内在。若是与他人讨论书,又限于自己看的书不多,实在不知道如何谈起。书中写的一些还真是切切实实的。人能从沉默中学会人性。我想这是从沉默中看到人性的弱点吧。我对于国学的看法是担心它被居心叵测之人所利用。我希望我是聪明的善良,而不是愚蠢的善良。作者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篇中,写到他对失败的定义,他不相信命运,但认为人是有限度的。意识到限度而不去突破,这是平庸的生活。作者佩服的是明知道限度却去突破的人。作者是个特立独行的人。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四):书摘

  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和《我的精神家园》里的文章是不重复的。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好在人不光在书本中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沉默的大多数》

  参加了积代会,就是积极分子。选择了去积代会说话的朋友可能不相信我是自愿放弃说话的,因为话语即权力,而权力是个好东西。我不说话的主要原因是,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我觉得不够有意思。据我所知,那个圈子里常常犯者贫乏症。——《沉默的大多数》

  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没能力说话,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种厌恶之情,我就属于这一种。我曾经是个沉默的人,但是最近我参加会议时也会发言,有时也写点稿。我为的是一种责任感。——《沉默的大多数》

  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事其实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他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了解先辈科学家的杰出智力,就如同和一位高明的棋手下棋,虽然自己总被击败,但也有机会领略妙招。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相比。——《思维的乐趣》

  一般人认为,善良而低智的人是无辜的。加入这种低智是先天造成的,我同意。但是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所以后天的低智算不了无辜——再说,没有比装傻更便当的了。——《思维的乐趣》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思维的乐趣》

  知识分子们因此批评大学生水平太低,连杨政宁、李政道、李四光都不知道。这三位先生的学问实在高深,中学生根本不该懂,不知道学问,死记些名字,有何必要?——《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直特立独行的猪》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五):论沉默与思辨的相爱相杀

  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读书少,现在才真正读进去王小波。

  我的读书历程很奇怪的,还小的时候,大把大把的时间,没有出去玩耍培养社交技能,却孤僻地读了很多那个年纪不会真正懂得的书,没错就是所谓的世界名著,那些故事只留下了剧情,后来才渐渐学会分析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叙事节奏情节设置,才学会共情和悲悯...长大了,开始有思想懂得思考的时候,却花了大把的时间恶补小时候遗漏的社交技能,成为一个过分跳脱的煞笔,于是我在最会玩耍的年纪里太安静,又在应该沉默的时候选择了话语,说不清这样成长的利弊,幸好现在懂得去找寻平衡了。

  看得出王小波是很喜欢罗素的,一句一个罗素说了什么罗素他说得对。他说龙应台西化得太厉害,不理解中国人沉默的艺术;他直指话语一旦出口便远离初衷,不带逻辑的煽动话语带来的集体狂热足以毁灭人性道德是非的准绳;他又讥笑所谓的道德和中古遗风,说知识分子的百无一用已经达到了空喊口号而言之无物的境界;他说他宁愿选择在沉默中思辨也不要在话语中爆发,他还说,自己不得不应和的说话是为自己保有沉默的权利而缴的苛捐杂税;他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话语圈的侵蚀,却从不吝于表达自己,因为这个圈子已经分崩离析啦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六):我佩服的聪明人

  以前不了解王小波,唯一的印象就是语文课本里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关于这篇文章,老师说:“王小波这是在借猪喻人,喻别人,喻自己,他绝望,他在反抗,在批判......”对此,我当时的看法是:“不就是下个乡、插个队,至于这样吗?”我只是想简简单单地看个故事,好在王小波的文字很通俗,有些小幽默(我当时才不管它是不是黑色幽默),最重要的是,他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他才不管别人信不信。

  所以,故事看得挺舒服。王小波给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在书里看来,王小波是这样一个愤青:只念过一年初中,却自学考上了人民大学;本科学了理科,却赴美留学修社会学;大学毕业开始写作小说,但对物理化学甚至计算机的热情并未减少......这才发现,王小波竟然是我最佩服的那一种聪明人。

  王小波善用比喻类比,而且很多是那种极其粗俗的类比,这正合我的口味——我认为越是粗俗越是容易理解。幽默,有俗有雅,也有典故,但绝对是黑色幽默。很多文章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我想骂人,但我是文明人,不能直接骂。于是,我先讲一个故事,故事很真实,但故事里的人好像有毛病;我再引一些典故,摆点事实,都很有道理;然后说着说着,突然发现,故事里讲的不就是我刚才要骂的那个谁!最后,几句精辟的说理,干脆的结尾。

  至于王小波都骂了谁,骂了什么,就不说了。

  有些文章看不懂,也有些文章有点枯燥。

  说王小波是愤青,我承认;但我要坚持:王小波说的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的,王小波是学理科的——是讲理的人!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七):我们都向往特立独行

  有人对王小波的评价是:“小波的写作一直追求常识和有趣,在他的杂文中不遗余力地普及常识让人印象深刻”。读完《沉默的大多数》,我认为这评价是十分贴切的。

  这本书刚开始翻阅的时候读起来是有点昏昏欲睡,可能我当初是报着随意读读的心态吧,后来再翻阅这本书,我发现书中对问题的剖析都很深刻和引人入胜,后面的文章我都是边读变思考作者对一个事件的分析,觉得越发有趣,对平凡的事件得出深刻的结论,确实让我受益良多。

  在其中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只猪拜托了人对猪的生活做的种种限制,到处游荡,模仿各种声音,桀骜不驯,但是赢得了知青们的喜爱,但是老乡和领导却十分讨厌它,后来因为总是学汽笛叫使出工的人提前收工,领导们准备围剿它,但是它最后还是逃之夭夭。

  知青们对于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喜爱,大概源自于它敢打破规则,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吧。即使在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是被处处设置,从小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到大学要选个好专业以后才有出路,大学毕业要找个好工作以后才能好好生活,恋爱结婚要经过父母首肯同意,要努力工作以便存钱买房,诸如此类。我们不能说这些都不对,但是很少年轻人会喜欢被这样设置吧。冲破的人只是少数,并且被人们称为异类。我们对敢于冲破的勇者报以羡慕,钦佩,但让我们自己来,我们总是不敢的,大部分的人已经习惯于这种设置,并且安之若素。确实,即使在如今的社会,特立独行还是会被理解为叛逆,耍个性。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想要设置别人生活,或者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或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一直怀念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八):牙尖嘴利王小波

  文/龙女那伽

  我上大学和刚毕业那几年,为了与众不同,着实读了些自己看不明白的书,其中就包括王小波的作品。想来当时虽自以为与众不同,其实还是追逐时髦,专捡名气大且有争议的作品来看。

  那时,我读的就是王小波的时代四部曲(郭敬明的小时代四部曲不知道是不是让王小波的粉丝恶心),一部也没看懂,就记住其中有一本写到他靠做数学题解闷,一本接一本做题。对我这种数学白痴来说,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为此,我还冲动买了一套高等数学放在柜子里显(zhuang)摆(bi)。

  这本书是他的一本短篇作品集,包括杂文、书评和时事评论(我瞎说的)。俗话说“就怕流氓有文化”,王小波虽不是流氓,可有文化,有文化的人,再加上一身戾气,就成了一副牙尖嘴利的样子。

  与很多步入中年的人喜欢怀念青春少年时期不同,王小波也怀念青春,但不会连那个年代混在一起。这本文集中,有很多篇幅都透露出他对青年时代“上山下乡”的时代极为厌恶。那个年代,没有书读,思想也不算自由,一伙年轻人被忽悠着去干各种体力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他看来,不去让人动脑子发明机器节省体力,而是完全靠人力挑土拉粪,完完全全是浪费精力、浪费青春还浪费粮食。

  凡是哪些文章或者人缅怀那个时候,他总会讽刺得异常激烈。他认为那个年代,没什么值得怀念的,年轻时纯属犯蠢,还有时代大潮造成的无奈。

  为了这个无奈,他就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自己说自己是沉默的,可这沉默之下的话,却像是地壳下的岩浆一样滚烫。人到中年,写出来,仍旧是字字机锋,酣畅淋漓。

  比如“极端体验”一文中,他就提到有些人到了国外,拿了绿卡,开始怀念那个年代“早请示、晚汇报、学老三篇”的好处,在他看来,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太平年月和乱世的区别,“比新鲜空气和臭屎的区别还要大”。他觉得,那些海外学人,也不是真的喜欢那个年代,只是喜欢当时的极端体验气氛。我想,就向城里人喜欢时不时地到什么“农场”去采摘、种植体验一样,采摘、种植上一天,回城继续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赚钱、工作,要真正把他们下放成老农民,天天干农活,恐怕是不乐意的。

  “任何一种信仰,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一句话,道尽了“阶级斗争”这根棍子的害处。而现代,则有“女德”、“女权”、“国学”、“爱国”各种五花八门的棍子,网络上大家分派别挥舞着打人。

  《花刺子模信使》一文,让我想到某总局。那些奇葩禁令,颇有些带着“花刺子模”君主的气质。而各路编剧、导演,也只好“耍滑头”,奸佞的就整出各种“神剧”来拍马屁取悦上峰,左右为难的,只好自宫。

  《论战与道德》一文中,说到国产电影的危险表现在两个方面:“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这种站队式的“论战”,在今天可不是经常见到。比如《战狼2》有人评价不好看,不喜欢,立刻就有人扯到“爱不爱国”上面,挥着爱国的棒子给人贴标签。“谁敢拿自己的人品去冒这种风险?”网络暴力,就成了各种看起来“正义”的棍子集中地。

  王小波对“道德”这个词也非常警惕。时代推进到21世纪,大家都在向“钱”看,各种乱象横生,于是不少人推崇回归“传统道德”。但王小波认为,文化届存在一种“道德保守主义”,就是大多数文章都会得到一种“号召积极行动的结论”。

  王小波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首先要考虑让寡妇守节这种伦理是否合理,如果不考虑这个伦理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变革,就容易轻松得出“要丧偶女士饿死这样一个可怕的结论”。看起来好像挺简单的道理,事实上,到今天未必人人都能做到。无非明辨是非,而判断是非,总是最困难,最需要智慧的一件事。

  在道德层面,固化的价值判断,往往是要命的毒药。既可以把人捧上高台,也可以成为杀戮的工具。“实际生活中,人们处死一个人,还给他身边与忏悔的机会,而道德作家宣布一个人的死刑,则往往不容他申辩,只是剥夺他的一切优点,夸大一切缺点,把他置于禽兽不如的地位。”

  比如他屡次提到的孟子,孟子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就是这种对自己不喜欢不接纳的东西,归之为“禽兽”。

  这些时事评论很有意思,颇有鲁迅的感觉,不过,没有鲁迅那么尖锐。比如说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在批判方面,是对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和“踩着地雷断了腿的同类”,因为别人惹不起。建设方面,则是树立个几乎是“圣母”一样的形象和森严的道德体系,恨不得让道德楷模成仙,“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

  杂文中,有一篇“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非常有意思,是他劝外甥不要去搞摇滚音乐的。

  通常的论调是“痛苦是艺术的源泉”,比如舞台上的“黄土高坡”、“一无所有”,银幕上的“老井”、“菊豆”、“秋菊打官司”,现在还有“我不是潘金莲”等等。他的外甥准备选择以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净化灵魂,以达到艺术的高峰。他做的思想工作则是让外甥明白“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这话点的精妙,实在让人击节赞叹。

  如果鲁迅杂文一样,虽然文中举例和所述社会现象,都是1994—1996年间的事,可放在现在依然不过时。我私下想,若王小波是活在今天,那毒舌的公众号中,应该有他的一份江湖地位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九):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

  他的文字是温和的,不激烈,他是热情的,有一颗热烈似火的心,他对文化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认知。但是实话实说,粗看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作者有着大智慧,貌似看透了关于知识关于知识分子的所谓哲理,然而笔下的文字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为了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这样是不好的,而且很糟糕。

  从言辞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西方哲学的推崇和对中国哲学的不屑,他总是尝试着去证明西方哲学和科学文化就是比中国先进而更符合人类发展,在此过程中,作者试图通过去贬低他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也是不好的。

  反而观之,书中作者所有的思考其实仅仅流于表面,要说有多深刻,却也没有。讲道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十):讲逻辑,重思维

  《对待知识的态度》一文追叙了作者自身插队时期的读书经历,有感而发:“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未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得很。”这话我不能赞同更多,读书的时候感觉思想上、精神上都是自由的,也就是说,“它可以使你生活在过去、未来和现在,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趣。”小波认为将知识功利化的说法有偏差,“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都应该学习——持这种态度来求知更可取。”这与他“曾独自一人度过了求知非法的长夜”有关,但他并没有因为读书被禁止而停滞接受思维的乐趣,引罗素言: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

  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指出,善良的儒家原则不堪做道德的根基,“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选择道德的根基,我愿选择实事求是。”善良确实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某些情况下妇人之仁只会尽输大局,一定要建立在实用之上,善良才能发挥正能量。

  评《老人与海》一书对失败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在人生道路上,‘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

  评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时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分析之后开始质疑“明辨是非”的伦理体系,“我们学会了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分成好的和坏的以后,对世界的了解还是非常非常可怜的。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切是如何发生、如何变化的。”“在一个伦理的体系之中,人们学会了把事物分成好的与坏的、对的与错的、应该发生的和不应该发生的,这样的是非标准对我们了解世界是有不良影响的。”正所谓“大人看利弊,小孩看对错”,眼里只有是与非,而不加分辨利与弊的人,不能成大器。

  作为一名游离于主流之外的作家,小波自然遭受了不少批评、误解、诽谤,一句话回之“既然谁都不明白谁在说些什么,就应该互不搭理才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