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手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手笔》读后感10篇

2018-08-27 05:1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手笔》读后感10篇

  《大手笔》是一本由(日)松本清张 / (日)宫部美雪 导读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手笔》读后感(一):并没有特别推崇清张爷爷但是

  最近经过劼人路时,总能想起前些时候读这本《大手笔》里,(原因也是不太清楚啊,啊哈哈。)老爷子处女作《某小仓日记》。我其实不太喜欢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中学时逃课去泡书店霸王书时,曾煞有介事地捧起他的《点与线》,只因为书封上将其誉为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家这种相当有威慑力和震慑度的评语。可当时确实一点也读不完,很卖力坚持到三分之一,居然已经过去了一个早晨,我只好拍拍书包走人。

  时至今日也许会有所不同,(毕竟那时候还是比较热衷本格吧,何况如今我连宫部美雪都能忍受,甚至喜爱了。啊哈哈哈)可结果证明,读《大手笔》确实很开心,但是除了《某小仓日记》之外,其余作品,也只能让我:“哦,清张老爷爷蛮会的。” “ 哦,这篇真是简洁。” “哦, 很古典啊。” 之类的莫名其妙概叹。

  《某小仓日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某诗人收到陌生人来信,信中附寄了一批森欧外的考究资料,是位名耕作的青年经年数月的考察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关森欧外一直未能找到的小仓日记。诗人回复了这封信,对此表露些许敬意

  然后清张笔锋一转,开始就寄信人耕作的生平有条不紊的讲起故事。这个名为耕作的青年,生活非常失意,在其就要荡失人生之际,因缘际会发觉他曾经同大文豪森欧外之间有几丝几缕的联系,而这联系又恰恰关系到森欧外研究史上一直未能攻破的一环,即文豪曾于小仓写就的日记。于是耕作便开始,同他的母亲进行了种种的考察,其间耕作的人生境遇虽说依旧毫无起色,可他俨然通过森欧外暂时谋得一种精神寄托,或可称之为莫大的安慰,以至于让他能够就惨淡的现实忽而不记。

  故事的结局非常的悲伤,再此就不想多spoil。然而最近不知为何让我总是突然想起这篇作品,清张老爷子那清淡无饰的叙述,耕作那宛如神游般的浮萍生涯,俨然像一团附身幽灵般缠上了我。不禁在想,当年初出茅驴的清张是怀着怎样的心绪写下这么一篇作品呢?当然后来的研究者们,会从这篇中挖掘蛛丝马迹,来对比清张后期那种怜悯和警醒,富有开创性的社会派推理风格。但《某小仓日记》里,那人之巨大卑微,人之善良冷酷,以及所有一切,当事人都无从所知,而清张只是末了轻点一笔,以一个问句作结,这蕴含期间的那种意味,真的无法简单拿推理小说,尤其是社会派推理小说那套理论观点来套现成。

  所以,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后来冷静克制,甚至于有些闷的松本清张,(就我个人后来陆续不多的阅读体会而言)无论如何都无法回归到《某小仓日记》那最初的,要怎么形容呢?轻盈?(可同时沉重。)的状态了。

  :我一点也不觉得《大手笔》的装帧好,(当然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完全看不懂责编搞一副浮世绘(似乎后续三本也都要贯彻这个“创意” 呃,真恐怖。)搭配松本清张选集意图何在?有时候我觉得中国出版界的毛病就是莫名其妙。的确,硫酸纸,特种纸,竹丝纹XXDD的各种工艺一齐上,很用心不错,可就算这套东西不用在松本清张选集,用在任何一个日本作家的选集也都可以啊,搞不懂二者之间有什么必要联系。

  唔。。。。。。

  《大手笔》读后感(二):果然“大手笔”!

  情节曲折峰回路转,而后急转直下戛然而止,不禁让人感叹众生百态世事难料。文风质朴,这样的写实风格我很喜欢,没有一点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狗血感。宫部美雪的导读也很平实,读起来很亲切

  把《某<小仓日记>传》放在第一篇确实是把我吸引住了,平淡的叙述,自然营造出的氛围淡淡的忧伤随着阅读积累成浓浓的忧郁,而后急转直下、戛然而止。“啊,不愧是获得芥川奖的好作品啊!”接下来的几个短篇推理小说,与品味其他经典作品的感受类似年代的久远验证了作品的历史性和先锋性,不得不令我肃然起敬。只是最后的日本报告文学,我没看下去,抱歉了。

  有兴趣买接下来的几本了。

  《大手笔》读后感(三):就书论书

  实事求是地说,我一直是个想不通本格新本格或者更新流派比老旧的社会派好在哪里的家伙。这种印象大半来自于儿时的阅读经历,跟太多人雷同,就不多说了——那年月爹娘书架上没有几本松本清张森村诚一西村寿行大薮春彦呢……【喂,老爸,那些年你口味很重啊】

  《砂器》、《点与线》等等一路看下来,想当然地认为这位大师级的作者一生贡献给了长篇社会派推理小说,居然从未想过好好探寻一下他的生平,更没想过那些散落四方的短篇作品居然自成阵列,并且更加接近他心目创作峰顶的样子

  所以当我毫无准备地以阅读又一部不太知名的清张长篇作品的心态翻开此书时,震惊之情可想而知。其中印象至为深刻之二篇并非传统的社会派,《某<小仓日记>传》和《删除的还原》虽创作时期一头一尾,侧重点也极为不同,但围绕真实存在人物森鸥外和似实似虚的调查过程和推论不能不让我想起《时间女儿》,尽管所解谜题的知名度不在同一层次,但敢于用对现有材料严谨分析大胆推理向历史真相动刀这一点的确非大手笔不能为之。

  而其他篇目居然风格各异,说是小品也罢,奉为珍品亦可,个个颠覆着此前对清张作品结实明白、深刻但略显冗长的固有印象,某些篇目实在模糊了社会派、本格和新本格的界限,让人能够抛却门派之见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

  当然如《真假森林》般虽无血腥谋杀,但因与艺术界黑幕与古董仿制这种令人兴趣满满的主题相联结,实在读得起劲,那略显潦草的结尾简直令人抑郁,恨不得把它扯成一部长篇才过瘾。这种“突然死亡”法似乎在清张极早期的《某<小仓日记>传》等作品中就已经确立。不过仔细想想短篇小说这东西不就是种“戛然而止”的艺术吗。

  可以毫不遮掩地说,这是一本十分优秀的短篇作品选集,编选者宫部美雪自然居功至伟。就算不知道她“清张闺女”的绰号,看她忍不住连并非推理小说的历史研究作品强塞进来的架势(当然这极有助于了解贯穿前期作品的战争之魇的背景),以及选出十篇作品配了六篇导读类文字劲头就能体会她的用心。

  我是很喜欢宫部作品的,她似乎总是在处心积虑地把手底的故事搞的更加复杂厚重不满足虚构趣味的传达,这些还真是与清张一脉相承,只是书中并未提及她的生活与老作家是否有过直接的交集,但愿后两部中能见端倪

  另外此书装帧效果得意外,硫酸纸下浮世绘若隐若现,只是被“封面绘图:歌川丰国”吓了一跳,仔细看看没有“特邀”二字才放心。至于价格,比之前期的确靠谱很多,属于系列性价比极高之一册,最好保持下去。

  《大手笔》读后感(四):我所理解的松本清张

  大约3年前周游九州地区时,我经过了小仓市。作为日式城堡爱好者,我去了小仓城。当时到了庭院门口没有研究就随便买了包含天守的通票,其中还包括了如今位于小仓城内的松本清张纪念馆

  当时正是樱花烂漫的季节,城下聚集了许多前来观赏樱花和野餐的市民。那个时候我还并不知道松本清张是谁,但既然票都买了,就顺道参观了一番。结果看得云里雾里,除了知道他是个作家外其余仍然一无所知

  那年我后来又去了日本其他一些地方,读了一些日式推理小说。在游玩北海道的时候,我同时看完了“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虽然我觉得这本书不怎么样,但是将故事围绕着真实地理位置展开还是引发了我的一些兴趣,似乎也有爱好者在GOOGLE地图上编写了这个故事的导游图。自然,这时我已经知道了松本清张的地位

  大约2年前,我又因机缘巧合再次途径小仓。那时候我没有去松本清张纪念馆,因为我对他的作品仍然一无所知。当时在那里遇见一些上海朋友向我抱怨小仓是如何的无趣,显然他们也是没有读过松本清张的。如果再有机会去到小仓,我必然会再次拜访松本清张纪念馆。因为直到最近,我才真正读了松本清张。

  将真实的地理环境纳入小说中的杰作,可参看“骨灰坛的风景”一文。读完这篇东西,我的心情非常复杂,这个故事描写主人公对于家乡往事的回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故事非常的平凡,但作者将下关海峡和小仓市内写的如此细致,仿佛如同带领我再次游览这些地方。甚至提到米子,安来这些我曾途径过的地方,实在让我感慨万千。我回想再三,这个故事为何会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其奥秘或许恰好就在于它的平凡,因为平凡而真实,才能唤起读者最真实的感情。对于我这样只是途径小仓的游客尚且如此,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显然更是一番难以忘怀乡愁

  松本清张的代表作“点与线”,同样读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我曾看过一些评论表示书中的地理位置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幸好我无需借助地图便能明白书中所写各处所在位置,故事发生地点南辕北辙以及青函联络船这一机关设置都让人读来感到诧异之余又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这种体验在以往任何作品中都绝无仅有。此外,在60多年前,日本车站时刻表就如此精确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曾觉得日本领先中国30年,如今看来或许甚至还不止。

  随便再扯一句,在几年前,GTA大卖。我一个游戏业的朋友强力推荐我玩,但我玩了没多久就弃了。后来遇见他,他问我玩的怎么样,我说这游戏一般阿。他和我说,确实一般,但如果把场地移到上海来,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这个游戏正是在这一点上超越了以往所有游戏,虽然我不赞赏它,但它的理念仍然不得不让我佩服。后来我玩了刺客信条1和2,毫无疑问,2代在克服了1代的缺点后成为了一部杰出的作品。但打从我真正走进威尼斯小巷中的那一刻(更不用说罗马了),我就明白这部作品对于欧洲人而言,必然有着和其他地方玩家决然不同的,更高的意义。所以在这一点上,相比GTA或者刺客信条,松本清张的作品正是在很久以前,就以一种更古老载体为读者达成了这样一种体验。

  在”‘火的记忆’的记忆“一文中,评论家将松本清张的作品分为得救的和不得救的两类,并表示不得救的占了压倒性优势。但得救抑或不得救并非重点。无论得救与否,故事本身都避免不了晦暗的基调。”几乎所有小说都在主角失落时戛然而止“,这一概括正是我读完”真假森林“后想作但又未能作出的一个结论,包括“某‘小仓日记’传”以及其他众多作品皆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松本清张的小说中,往往故事基调起于晦暗的社会现实,然后从主人公身上寻得一丝光明,但最终落于苦涩

  纵观”真假森林“一文,其晦暗的基调本质上基于社会话语权的争夺这一复杂的社会矛盾。很多年前,我读完鲍曼所写的自由那本小册子,深受感动。里面阐述了这样一个理论,社会学上的自由象征着一种权力,与其说一个人的自由有多少,不如说这个人的权力有多少。而这种权力最终落于话语权,所以所有的社会资源的争夺最终落于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在这一语境中,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在社会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社会中的人而言,话语权的争夺无法停止。唯一可能的拯救在乎一种出世的人生哲学,也就是要求个体游离于社会之外。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首先描写了主角空有一身才华但遭人排挤这一晦暗的社会现实,然后近乎出世的主角由于机缘巧合萌生了入世的念头,从而陷入对于社会话语权的争夺中。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前面这两个部分,读来让人不由得心潮澎湃。但最终寥寥数语便宣告了主角的失败,也让读者吞下了人生的苦涩。这种对于社会无药可救的描写,在勾勒出了社会残酷现实的同时,似乎也包含着这样一个意味,陷于话语权的争夺从本质上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在作者的笔下,人生难以预料。

  在另外一篇小说“恐吓者”中,就在故事进入到高潮后,作者只用了只字片语就结束了故事。在这里,故事的矛盾落于个人价值(爱)与社会价值(金钱)之间的冲突,而作为矛盾中心的主角最终选择超脱方式来消解矛盾。在作者的其它作品中,以这种方式来消解矛盾的例子还有很多。

  以我的理解,松本清张这种结尾的方式,似乎意味着作者对于消解现实社会矛盾的态度。任由矛盾再激烈,结果却总是戛然而止,似乎世间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无论读者经历如何的人生或者社会,最后都能在其中体验到一种戏剧性的美,即便它是晦暗或是苦涩的。对于个体来说,意义不在于陷入社会,而在于消解社会对他的影响,因为社会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个体赋予其意义。

  “现在大致回忆一下,当初写这些文章时的环境,编辑等众人的脸孔,采访时的经历,所到之处的情景,等等,均历历如在眼前,令我不胜怀念。“ --- 昭和四十九年三月 松本清张

  《大手笔》读后感(五):起点和终点,都可以是松本清张

  之前时常对别人说,我推理小说的入门读物是绫辻行人和横沟正史。当时集中火力连续阅读两人的作品,无论是横沟正史在本格中加入恐怖味道的做法还是绫辻行人令人大开眼界的新本格思路,都让我有一种想一头栽进推理小说的冲动,于是个人大规模阅读推理小说的时光便开始了——这是明面上的流程。而其实在那段时间之前或之后,我仍然在默默阅读松本清张或者森村诚一的书,这些小说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非常适合用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当中就有松本清张著名的《点与线》,虽然时刻表诡计向来是我最不喜欢的诡计类型,但对当时推理小说入门者的我而言,警察在排除不可能发生情况之后逐步找到凶手踪迹的做法,倒是很符合我的阅读胃口,而推理小说也成为我后来阅读的最爱。

  也许绫辻行人或者横沟正史给人提供更多的是推理小说诡计的震撼性(对入门者来说,他们的诡计绝对有足够的震撼力)呃真相揭露时的惊愕感,相比之下,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则显得朴实无华,小说里面还加入很多时刻表的做法可能也会令人不太感冒。但松本清张的妙处在于,虽然最后也会揭示谜底,但在之前的阅读中完全不会有故事上的不耐烦感,不会出现“前面十七章的枯燥+最后三章的精彩逆转”的模式。当时的我在想,推理小说也能写成松本清张这样的,倒也蛮好,虽然谜底可能不太震撼,但是整个阅读过程非常爽。

  之后的时间里,差不多就真是一头栽进了推理小说的汪洋大海中,从横沟正史开始,我反而开始去回溯黄金时代的名家名作,奎因看过几本,卡尔看过几本,阿婆的书看得少些,大抵是自己受不了那股啰嗦劲。

  话说三巨头里面最喜欢的还是奎因,因为他的书在逻辑推演方面深得我心,而卡尔目前个人最喜欢的是《燃烧的法庭》,《犹大之窗》也蛮不错,他其余的密室的作品我倒是兴趣缺缺,大概是我很难欣赏那种密室美学的原因吧。至于阿婆,个人非常喜欢《无人生还》,但其它作品就没什么兴趣了,主要是看了几页不太看得下去,索性就一直搁着。

  但是从绫辻行人开始而接触到的日系推理,倒是令我欣喜不已。日系推理的风格多变是我向来喜欢的,而在阅读上,日系推理也比欧美推理容易读得下去,里面的亮点也比较多,常常有能让人出乎意料的收获。也许在诡计本身的创新上,日本人已经再没办法超越黄金时代了(毕竟好的诡计差不多在那个时代都写完了),但他们通过重新包装诡计,用独特的叙事风格进行创新,在犯罪动机和小说基础设定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推理小说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否则,我们喜欢的推理小说恐怕早就死了。

  诡计很重要,故事很重要,讲故事的手法也很重要。现在第一条已经被玩烂了,第二条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第三条道路还在不断创新中。这不仅是推理小说的发展流程,也是个人阅读推理小说的成长史。一开始光是看看古早的古典欧美推理小说,就能获得极为愉悦的诡计震撼感;慢慢地,得专门去挑岛田的宏大诡计,或者东野圭吾的多重逆转才能有不虚读此书的感觉。再往后,好像读什么推理小说都失去了兴趣,好比玩三国杀第一次见到“一桃三血”的技能觉得惊为天人,第二次见就觉得一般,第三次见就觉得“这技巧都用烂了”。所以,那些没在厌倦之前读到的推理小说,恐怕只能说声抱歉,一如没在合适的时间遇上合适的人一般,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对推理小说的评价,一开始拼命打高分,觉得每部都是神作,读完后都恨不得有千言万语想写在书评里;待到读得多了,踌躇之间就不太肯再给高分,因为重复而生厌,书评当中也恨不得只写寥寥几句,再也憋不出多余的话来。再加上又工作了,读书的时间本来就少,所以读到一本不太好的书,评价就更为苛刻了。

  记得自己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书很便宜,但是时间很贵。”对上班族来说还真是如此。如何在有限时间里尽量去读有价值的书,是自己面临的迫切问题。不想再读烂书,不想再给烂书写书评,是我此刻的宗旨。所以我谨慎避开有栖川有栖、法月纶太郎等一系列作家,东野近期的书要谨慎点看,岛田的吉敷系列挑几本来看也就差不多了,卡尔的一堆密室就放在那里吧……这样,在不多的时间里,我却开始捧起之前被打入冷宫的那三本松本清张短篇杰作选。

  也许恰好是在此时阅读这三套书吧,让我感觉之前实在是太低估松本清张了。拿松本清张作为推理小说阅读的起点,之后去追寻的,是震撼的诡计和逆转的快感。这几样,在《点与线》里面是很难看到的。所以在推理小说的海洋了转了一圈,回过头来再看松本清张的小说,免不了会有些忐忑。

  但读完第一本之后,才始觉松本清张是大才。诚然,这些短篇小说乍一看很有一股《故事会》的味道,但仔细想想,才能从中品味出故事内在的韵味。也许是宫部美幸选编风格的缘故,三本书里面的短篇,多数在写人生和世间百态,里面有负心的男人,有痴情的女子,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情节,有报仇却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的桥段。从这里可以看见人生么?我想是的,在对人生感悟的描写上,也许松本清张比古典推理小说更古朴,他走的是大巧若工的路子,没有太多叙述技巧,很多时候甚至都是在平铺直叙,但就是这些故事,就能让人久久回味。

  三本书当中,除开里面关于二二六事件还有日本的黑雾等纪实文学的部分不太有趣之外,剩下的短篇,都值得反复品味,看来宫部美幸选书的眼光也很不错。我们在读推理小说的时候,同时也在和有关推理的一切事情打交道,推理小说可以带来愉悦感,但推理小说相关的一些事情却可能带来很不好的感觉。阅读是在寻求心灵上的净土,但终究不能免俗,不是吗?而松本清张的这三本短篇集,好些短篇都在描绘唯美事物之外的肮脏情事。艺术有令人蒙羞的事情,爱情也有欺骗与背叛。这些感悟是需要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才能体会到的。

  所以这三本短篇集,也完全可以作为一名推理迷的终点。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看透绝大多数千奇百怪诡计之后,也许才适合阅读松本清张的这三本短篇集,古朴而又大气,不去追求诡计的华丽性,却能在平淡之中蕴含深意,看尽沧桑后的返璞归真,应该就是如此。

  一段旅程的终点在此,那再前方又是什么?谁知道呢,也许是新的体验和想法,也许是新的朋友或者敌人,也许是新的事业。不同的人在终点的时候检视了自己的收获,于是他们便奔向不同的旅程。

  《大手笔》读后感(六):推理小说教——读《某<小仓日记>传》

  状态不好的时候,最想干的事情就是读有意思的书。而我状态不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所以杂七杂八读了很多小说,一个个熟悉姓名的陌生作品排着队从眼前过,有的才开头就放下了,有的读完也就忘了。似乎人到了一定年纪,除了你已经读过并接受的东西,已经很难再有别的东西触动你了。然而文学毕竟是文学,虽不至淡妆浓抹总相宜,但确实总有一款打动你。打动我的,是松本清张《某<小仓日记>传》。

  真的好久好久没有看到一个讲得如此质朴而动人的故事了。

  小的时候就认识松本清张,在他之前,我看的推理小说往往是侦探多么厉害而警察只是陪衬甚至是反衬。

  一部《点与线》,一部《砂器》,松本清张告诉年少的我:警察也可以是很厉害的哦!这厉害靠的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对人之常情的深切体认和为追求真相不惜踏破铁鞋的执着。破案不是侦探坐在摇椅里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层警察循着蛛丝一般的线索跑断腿跑出来的,我想这才更接近真实生活中刑事侦破的本来面目。

  松本清张,把推理从天才的门萨俱乐部还给人间。

  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推理的主人公甚至从警察降格到普通人,不是业余侦探,也不是走到哪哪就死人的死神体质,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他们机缘巧合卷入一个案件,旺盛的好奇心和对真相超乎寻常的渴望促使他们从自己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奔赴他人生活的各个角落追寻答案。案件结束之后便回归生活,做回自己的编辑、作家、工人、学者……也许从此再无机会解谜破案,但我们知道他们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沉睡的侦探。

  我们偷偷相信我们的身体里也住着一个沉睡的侦探。

  豆瓣上有一篇《苍白的轨迹》的书评,题目叫《教练,我想做侦探》——的确,看完松本清张就是这个感觉呢!觉得自己努努力,也可以拨开迷雾接近真相,可以穿透藏匿和漠视伸张正义。体内沉睡的侦探魂都要燃起来了!推理小说的爱好者,有几个没有憧憬过做侦探的?而这种“人人皆可以为圣”的架势太适合我们这些成天做白日梦的人了,它至少为我们的生活保留了一种可能性。

  松本清张还教导我们:做侦探,不是盼着捡钱包那样盼着发现尸体,然后你就能大展才干了。你不是世上唯一的咨询侦探,也没有开侦探事务所的准老丈人或者担任警察的学弟,所以不会有案件送上你的门。但如果有人突然不喜欢你写的作品了,某张老照片让你想到你见过的一张脸了,你关心的一家老店新开张后面目不同了……这些背后都可能藏着案子等你去破。再说,推理的背后并不一定要有犯罪,推理的发生不必是出现了尸体或者丢失了珠宝,更不用凑齐七个跳芭蕾的闺女、拥有建造复杂的房子或者大家扎堆困在孤岛。人的日常生活、还有文学和历史,都是推理施展的空间。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研究者就是一个推理者。

  终于说回《某<小仓日记>传》了。它讲的是一个文学研究者的故事。

  一个身有残疾的业余文学研究者,他做不来也不愿做其他任何事情,只把毕生的心血耗费在考证文学家森鸥外在小仓的生活轨迹上。起因是他在鸥外的作品中读到了自己儿时听过的传信人的铃声。

  推理以鸥外的小说文本和研究资料为开端,他循着里面能提供的信息,拖着残疾的腿遍访鸥外当年的房东、教他法语的牧师、友人、友人的妻子、寺院的和尚……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线索通向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访问对象,集录吉光片羽般的资料,推知鸥外当年小仓生活的真实情况。

  听上去像一个励志故事呢。如果他的研究写下来,无疑会成为鸥外研究的重要资料。但是他没有写完就死了——战争造成的物资匮乏恶化了他本来糟糕的身体。死之前,他于寂静的冬夜再次听到了铃声。

  这是松本清张早期的一部小说。我看到的短篇集里,编者宫部美雪强调:“这是他获得芥川奖的作品。是芥川奖不是直木奖哦!”当然更不是乱步奖了。这是一部被当做纯文学(不是畅销书,也不是推理小说)来看待的作品,当时还不是推理文学作家的松本清张以比他终身未变的朴实文风更为朴实的文风写下了这样一部作品:最普通的旁观者视角,不代言主人公心理活动,流水账一般按时间顺序记录,自设谜团和叙事性诡计这样的东西更是没有——然而这仍是一部优秀的推理小说。

  因为它完美的表达了推理小说最重要的东西。

  推理小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谨代表我个人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是三观!

  不是谜诡的精致完整无纰漏,不是严格遵守十诫,更不是你猜不猜得到谜底……是!三!观!

  推理小说应该让人感知到正义,应该关心同情弱者,应该以现实为立足点,折射世上的苦难和人的困境。推理小说应该是人的智慧、勇气、毅力攻克现实和恶意,向着真理和正义趋近。推理小说不是猜谜游戏,为了满足谜团的设定可以不惜改变和夸张我们生活的现实;推理小说不该将人的死亡仅仅是充作娱乐要素供人提神醒脑……

  三观如此——

  所以我说《某<小仓日记>传》是一部优秀的推理小说。

  所以我爱福尔摩斯,因为他总是与弱者站在一起。

  所以我爱阿加莎克里斯蒂,因为她笔下的死亡总是哀伤的,因为她喜欢成全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因为她让波洛献身于正义,让马普尔小姐成长于乡土。

  所以我爱加贺恭一郎却不爱汤川学,所以我不喜欢岛田庄司更不喜欢京极夏彦。

  以前看《双曲线杀人案》,惋惜那样完美的计策,完全抓不到破绽的凶手,竟至于在结尾要被小学生作文感化。我那时就知道这是“正义的需要”。只是后来才知道,正义的需要不是愚蠢的,是必要的。

  只是有时候,正义的需要并不一定能满足,该来的报偿迟迟不来也许终究不来。于是我们看到《点与线》结尾鸟饲警官的无奈,看到《白夜行》结尾令人不知该如何反应的沉重,看到《某<小仓日记>传》的结尾——

  “昭和二十六年(一九五一)二月,鸥外的《小仓日记》在东京重见天日,这在如今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件。当时,鸥外的子孙自逃难点带回装满废纸的衣箱,打开一整理,发现了这本日记。田上耕作,在不知道这个事实的情况下死去了,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推理者的生命终结之后,其毕生努力的成果也随着更有力的原始资料浮出水面而化为虚无。然而有这样一篇推理小说,让我们看到他奔走的足迹,听到回响在他心里的清脆铃声。透过鸥外笔下的铃声,田上耕作的个体经验的一部分得以在文学构造的永恒中回响。鸥外展现给他趋向永恒的可能性,于是他穷尽自己的一生,去追逐这种可能。

  推理是穷尽手头资料的可能性,去应和生命的呼唤——执法者对正义的呼唤,普通人对真相的呼唤,文学研究者对永恒的呼唤。

  也许多数人会认为,要求推理小说具有教化功能是脑残五毛的想法。那么我就做一个脑残者吧。我始终认为文学应该承担比审美和娱乐更多的东西,推理小说也一样。因为文学真的教育了我,影响了我的人生,塑造了我的三观;而在严肃文学占据我的视野之前,承担对我的教化功能的读物,多半是童话和推理小说。古人有诗教的传统,我这种脑残的想法,姑且称作“推理小说教”吧。

  《大手笔》读后感(七):就书论书

  我想过很多方式来写这本书的评论,但似乎无论怎样写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我总是对越喜欢的作家、越喜欢的书越不知如何下笔,这可能和挑人毛病张口就来,真心赞赏反而想不出新鲜词的道理差不多吧。

  这是本短篇小说集,说起短篇小说真的想再多说几句,我一直疑惑为什么短篇小说特别“不上道”,照理说区区几十页的小故事应该是最易接受的,但每次向人推荐都碰壁。而且特别不好卖(对,这句是重点!)。但短篇小说是我最爱的,没什么特别原因,只因为我坐不住,读书又慢,这个长度恰好让我能舒服享受阅读又不至于坐得屁股疼。哪怕拿到上下班的公车地铁上看,也能恰好看完一个故事,不用天天断点续传。

  短篇小说对我而言很像听朋友讲故事,把有趣的故事分享给我,利用同乘一辆车的个把小时;或是我把有趣的事情讲给别人听,利用一顿饭的时间。对,松本清张就是个简单的讲故事的人。

  他的短篇小说从未让我有惊艳的感觉,没什么高深的大道理,没有哪句话能让你摘抄下来作签名;没有离奇的情节,让你看完好几天还能想起一两个火爆场面;更没有超级主角,变态得让你不禁咂舌。他的短篇小说难寻个脉络,总是如冰山一角,你坐船行过,达不到泰坦尼克般毁灭的碰撞,只能远远看一眼,拍照留念也好,看过即忘也没什么损失。

  这样去推荐真是没什么说服力,但唯有怀着“看看吧”的心,或许才能体会清张短篇文学的魅力。

  获奖作《某<小仓日记>传》只是在追寻森鸥外的足迹。主角耕作拖着半残的身体,一步一步去追寻那段雾中的历史,为一个与自己无任何交集的已故名人耗尽生命。他的母亲陪伴左右,看着他一步步接近“真相”,看着他这短暂一生的喜怒哀乐。这个坚强的女人是如何看待森鸥外的?爱屋及乌吗?还是怨恨这个故人为何不将日记藏在更好的地方,能让世人清楚明白地知道那段日子都发生了什么?清张呢,淡淡叙述这个悲惨故事的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待笔下人物的。说白了,耕作的每一步其实不都是他这位作者踏出的吗?而我们,排在这列“寻找小仓时代的鸥外”队伍的末尾,跟着,紧跟着,眼巴巴地等着耕作(或清张)拿出新的证据、发现新的事实。终于跟到耕作也故去,听故事听到尾声,却什么都做不了。

  这篇小说的主角无疑是耕作,在读者、作者,甚至耕作的母亲、朋友眼中,整件事的主角都是不起眼的耕作。但在耕作眼中,主角却只有森鸥外一个人。另外,主角耕作的一切发现其实都是作者整理总结出来的,再借一个虚构人物之口说出。这种错位反而让我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错位的主角之后是蒙面的主角。

  《等候一年半》是个极其极其简单的故事,相信不少人看到一半就大致能猜出个所以然了。但我若问你:“女主角聪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你真能答得出来吗?那真的是聪子这个女人吗?

  “那张脸蛋生来就颇有男人缘”,“举手投足无不散发我们所渴望的东京女子风情”;她温柔贤淑,知性美丽;工作上聪明伶俐,一人撑起一个家;要顾忌失败的丈夫,还要悉心照料两个年幼的孩子……这样一说,你的脑海里有没有出现一个朦胧的聪子的形象?

  可是,这个女人压根就没正面出现在故事中,你根本一次都没见过她,没听她说过半句话,怎么就能下如此的定论呢?

  我不讲这样的女人到底发生了什么,只劝你抽出看一集电视剧的时间,听听和这个女人有关的两个人聊聊她,在背地里,偷偷的,聊聊主角。

  对于松本清张短篇杰作选第一本就写到这里(《订外地报纸的女人》太多人喜欢太多人推荐,我就懒得写了。),清张的短篇写得没有野心,自然也希望阅读的人不带明显的目的。只是些简单的小故事,就那么看看吧。

  《大手笔》读后感(八):《大手笔》就是大手笔

  【一】《某<小仓日记>传》

  生而口吃、左腿微残的田上耕作整天流着口水,唯一可以自信的是优异的成绩,但始终摆脱不了孤独。因为孤独,他爱上了文学。偶然地开始喜欢一个名为森鸥外的著名作家,得知其《小仓日记》佚失,便决定搜集资料编出《小仓日记》。——他也只能以此为人生的目标,企图得到世人的承认。——幸运地是他的母亲始终支持他。而在寻找当年的资料过程中,他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果实……但是他死后数月,真正的《小仓日记》便重见天日了……

  结尾作者写道:“在不知道这个事实的情况下死去了,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我一时竟难以回答:幸,他的愿望实现了,《小仓日记》找回来了;不幸,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沫。不过,他最真实的愿望应该还是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吧。那么死对他来说应该算一种幸运,不然实在难以想象他的绝望。

  但他的努力应该还是有价值的,有些资料《小仓日记》中未必有,而且他已经收获了快乐,一直走在一条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生命不至于空虚,更有母亲的支持,他虽然不幸,其实也很幸运了。

  而他的悲剧是无奈的。天生的残疾让他难以融入正常人的世界,只能奢求承认,在社会的边缘游荡。他人也不能指责他的性格,因为他真的已经做的很好了,他真的尽力了。

  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值得思考:爱写诗的文艺青年、田上的挚友江南铁雄,颇具领袖风采、爱买书却不看书的文化人白川庆一郎,活泼可爱、给田上希望却最终拒绝他的护士照子……他们大多可以出于怜悯帮助田上做一些小事,田上也应该满足了吧。

  他是病死的,略惨。

  唉,人生总是孤独地奔波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

  【二】《恐吓者》

  一场洪水,促使凌太逃出监狱。在洪水中他偶然地闯入一户人家,引起了多惠子的恐慌,接着洪水冲走了他们。幸运的是凌太带着昏迷的多惠子来到了岸上,并做了人工呼吸,只是突然的脚步声惊走了他……而再见时,多惠子是监工太太,凌太是个工人。多惠子误以为自己曾被侵犯,害怕凌太借此勒索她;凌太被激起了愤怒,便真的勒索了她,甚至产生了莫名的爱情……凌太意外受伤了,却心生忏悔,遣工友加治送信。加治也借机勒索,约定在山中交易。而凌太此时躺在床上听另一个工友说起加治与多惠子的行踪,心生警惕,毅然地前往拯救多惠子……他最后算是成功地解救了她。小说结尾是加治与凌太一起滚下山:“两人的身体越过这片草浪,坠落至下方险峻的断崖。树叶、折断的小树枝及泥土,如雨点般纷纷随他们落下。”

  小说题为《恐吓者》,我发现了三个恐吓者:一是多惠子她自己做了自己的恐吓者;二是勒索多惠子时的凌太恐吓了多惠子;三是勒索多惠子时利欲熏心的加治成为真正的恐吓者。但是再仔细一想,真正的恐吓者是所谓的道德,是日本的传统教育;凌太成为恐吓者的心理极其微妙;加治则可以代表了许多现实中的恐吓者与犯罪者。三者之间有奇妙的联系,缺一不可。他们都是罪人,也都是受害者。

  如果多惠子勇敢坚强不胡思乱想,凌太不会去勒索她,加治更不会心生贪欲;如果凌太非常正直,是真正的君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勒索多惠子,故事也不会有看头;如果加治不去勒索多惠子,又如何表现凌太未泯的良知呢?

  再想想,凌太心中也藏着一个恐吓者,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逃狱是罪加一等,因而四处逃窜;加治是因为现实对其的恐吓而变坏;多惠子作为传统的妇女,舆论、规矩与夫权的恐吓更是深入其心……——这一切的矛头又,指向了社会,这个处处充满恐吓的社会。但庆幸,似乎还有一些人性未泯灭。

  【三】《等待一年半》

  我读得很流畅,但读完时也忍不住惊叹!《某<小仓日记>传》与《恐吓者》只能说是巨匠的起点,而此篇应该算是一个小丰碑,才算是推理小说!故事的叙述也极其有魅力,先交代了案件的结局,再以冈岛久男的另一个视角叙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步步地将故事剥开……读完时余韵不绝!

  小说先讲了一个女人杀夫的案件:丈夫失业后酗酒、养情妇、殴打妻儿,而须村聪子则善良、贤惠、为家庭拼搏,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杀了丈夫。舆论站在了须村聪子这一边,她成功地减刑了。——至此是非常平凡的故事。

  接着一个神秘男子拜访了高森泷子(帮助聪子成功减刑是评论家),一点一点地告诉她聪子杀夫是有预谋的,又是如何使她丈夫走向不归路,最后说明了聪子的动机……开始高森泷子还不相信,我也依然疑惑,但当冈岛久男说:“因为须村聪子在我向她求婚时,让我等待一年半。”泷子震惊了,我也震惊了!实在精彩!同时思考冈岛久男的理由……

  在读完的刹那,我以为是爱情的不可靠,冈岛久男无法忍受一年半的等待,所以背叛了聪子;但转念一想,我认为也可能是冈岛久男的正直,他不能看着真相被淹没;还可能是他对聪子的行为感到可怕……再想结尾时他优雅的鞠躬,我有些敬佩这个男人。

  对须村聪子的印象则从同情转为可怕,心机深沉,滴水不漏,唯一的纰漏也不能怪她。倒也没有厌恶,想了想,是更深的同情,让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女人……

  还有正义的女评论家泷子也没有错,只是不小心被利用了。这种利用,让人无法拒绝,只是提醒公知们,是否应该更加冷静。而且小说留了一个悬念:泷子知道真相会做什么?可想而知她有多么纠结……

  而须村要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杀人总是违法的。

  我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好人杀坏人?

  总之《等待一年半》耐人寻味处颇多,推理过程严密精彩,叙述角度切换恰到好处,对人性的表现宛如一面镜子,虽然只是短篇,但是短小精悍,值得思考探索研究。难怪宫部美雪将其奉为最爱之一。

  【四】《订地方报纸的女人》

  这篇我读完后并无想法,没有什么震撼,最多是一些同情。对于那个可怜的女人,我也只能叹息。

  结合她的丈夫去打仗了,我似乎嗅出了反战的味道;如果她的丈夫不去打仗或可以早点归来,她不至于悲剧。

  也提醒了很多女性,应该学会自立更深,学会勇敢。

  而杉本隆治的疑心,确实也算精彩,抓住了仅有的蛛丝马迹,顺藤摸瓜,证明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潮田芳子不以看小说为借口订报纸,是否不会引起杉本隆治的疑心,从而真的没有人发现呢?可能吧。

  可是当杉本隆治看见芳子的遗信时,也会悲悯同情吧。是否也后悔自己的多余之举呢?——本来芳子可以与她丈夫过上好日子的啊!

  【五】《理外之理》

  很简单的叙述,小说平坦得仿佛平原。

  须贝玄堂在面对十几次的退稿后,终于决定报复新任编辑山根。他的计划可以说非常简单,以一个“吊死鬼的故事”引发山根的好奇,玄堂老人趁机将沉重的包袱给他,再趁机勒死他。因为荒野无人,玄堂老人竟然做得天衣无缝,即使有人怀疑,也会被莫名地推脱给鬼神之说……这案子究竟有没有漏洞呢?其实很多的,但故事以一纸法医鉴定结束了:“这是一个背着沉重包袱时,因包袱皮的死结压迫颈动脉引起窒息所造成的意外死亡,属罕见案例。”不得不说非常有讽刺意味。

  只是这样报复真的好吗?山根也没有做错神你,只是不够宽容么?这篇没有悬疑的小说,很平淡地说出了玄堂老人被逼上杀人之路的过程,也有莫名的残忍,让我叹息。

  不禁思考“理外之理”究竟是什么?仅仅是鬼神之说还是有更深的道理?——我看了一下宫部美雪的导读,才略有所悟:左右人心的道理。

  可我还是为山根不平,如果山根做得更坏,且毫无忏悔,也不会中圈套。这提醒我,要么一条道做坏人,要么从头到尾做好人。而好人受伤的事很常见,坏人一善良就死了。

  就是这么直的小说,反而让我感觉不安,我似乎没有看懂。是我多虑了么?

  【六】《搜查圈外的条件》

  读完,我的心中只剩苦涩的叹息。

  黑井为了复仇,而用七年的时间走出搜查圈。在这七年中,他始终坚持着心中的仇恨,仿佛是一种神圣的信仰。七年后,他终于“悄悄”地杀死了笠冈勇市,但一首歌却暴露了黑井……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黑井还是没有逃出搜查圈。

  孰是孰非已毫无意义。毕竟七年啊……

  【七】《真假森林》

  “对于今后的人生,我早已丧失希望,已经过了五十五岁的我很清楚这辈子不可能再出人头地,年轻时的野心也已褪尽。只因为得罪了一个当权者,一生就被糟蹋;没实力的男人却凭借奉承当权者主动当奴才而继承到权威宝库,然后用低沉庄重的声音装模作样、故弄玄虚。我想向这种不合理挑战,我想向世人揭示人类中的真货与假货。”

  这篇有点长没钱么的铺垫多而从容,以宅田的口吻说出来,表达了怀才不遇者的千古之叹。尽管结尾是宅田还是失败了,但他没有沮丧,只有无奈。——功亏一篑的结局,让我欲罢不能,缓缓读完,难免感到苦涩。

  “我的事业被这个不幸又意外的绊脚石绊倒,之后便以迅猛的速度彻底瓦解。不过,我没有完全一事无成的感觉。

  相反,我隐约有种完成可某件事的充实感。恍然回神,才醒悟,这是因为我成功地培养出了风岳这个仿作画家。”

  ……

  唉。

  【八】小结

  我是被腰封那个“纯文学”吸引的,我以前从未看过推理,因为一直觉得推理侦探小说血腥恐怖。

  于是我就读了,在上学的夜里,一天读一篇,顺便看完写一篇,随手敷衍而成了七篇,也一点一点地感觉到了推理小说的精彩与迷人,对松本清张的社会派推理充满了好感。

  别的短篇我还没有看过,但是就这七篇来看,对人性的表现是非常真实的,很容易引起共鸣。

  这个集子名为《大手笔》,确实是大手笔。

  《大手笔》读后感(九):不走寻常路——读松本清张《大手笔》

  近来买纸质书书愈加谨慎,因为纸质书占地方,而且适合珍藏的书其实不多,像《死了七次的男人》和《首无·作祟之物》这样的——不好意思老拿这俩书做反面例子——我读过一次之后应该不会再翻开了。买松本清张的《大手笔》和《坏女人》,是因为上次京东搞活动满200减100,于是就凑了八本书。八本书才100块钱,难怪作家大多穷困潦倒啊。

  松本清张,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之父,和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一起并称“日本推理文学三大家”。一个和乱步齐名的人,这就是我对松本清张感兴趣的原因。新星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了《松本清张杰作选》,共4本:《大手笔》,《坏女人》,《革命者》,《雾之旗》。其中前三本主要是短篇小说集(《大手笔》里面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下面会讲到),《雾之旗》则是长篇小说。

  最近读完了《大手笔》,有收获,也有失望。

  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松本清张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作家。本书开篇印着他的一句话:“没学过写作的我,不知该以哪种小说为取向。不过,我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他走的路到底有多不寻常呢?他43岁时凭《某〈小仓日记〉传》获得芥川奖,芥川奖可是纯文学类型的奖项啊。后来写出推理小说名作《点与线》,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除了推理小说家之外,松本清张还有另一个身份——昭和史研究家。他写了《昭和史发掘》、《日本的黑雾》等报道文学。纯文学、类型文学、报道文学,能横跨这么多种类型的文学的人,估计在推理小说家中很少见吧。

  之前我一直不知道“社会派推理小说”到底长什么样子,本书算是帮我解答了这个问题。所谓社会派推理小说,我的理解就是更加写实,更加注重社会现状,更加直接的描写小人物的疾苦。我还挺喜欢这类文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我觉得乱步有些作品也有社会派的韵味,当然乱步对“社会”的描写没有松本那么直接就是了。

  关于本书的各篇小说:

  《某〈小仓日记〉传》,说实话一开始我读了之后没什么感觉。后来翻查松本清张的资料,了解到他前半生过得穷困辛酸,我才隐约感受到他书中描写的那种小人物向上奋斗的力量。

  《恐吓者》,这一篇给了我惊喜,特别是结局,宫部美雪写道,“结尾那两行,把女主角多惠子和读者一起晾在崖边,戛然而止,真是凄凉又鲜明。《等待一年半》,看似平平无奇,娓娓道来,结局却来了个大逆转,经典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两篇,绝对能让人爱上松本清张。

  《订地方报纸的女人》,《理外之理》,《删除的还原》,这几篇,开始让我觉得有些重复的东西出现,例如出版社、作家,松本清张很喜欢写作家呢。

  《搜查圈外的条件》,风格有点变化,我第一次看到松本用第一人称,第一次看到从凶手的角度描述。另外,还黑了一下同行:“我也看了一些侦探小说,可惜都派不上用场,只有一些虚构的不可行的诡计显得分外刺眼。”……“其中有些作品实在荒谬到让人喷饭,充斥着只有魔术师才办得到的夸张情节,以及强词夺理、牵强附会的解答。”

  《真假森林》,如果说《搜查圈外的条件》让人看到新意,那么这一篇就让人看到了重复。同样是第一人称,同样是凶手的角度,同样是复仇,确实重复得比较明显。然后,前面我一直看得津津有味的,有种一直追下去的冲动,但是!结局真的太让人失望了。这个结局,就像连载小说突然被人砍掉了一样,随便编了个理由就草草收尾了,真让人难以接受啊。

  《昭和史发掘》,《日本的黑雾》,没想到,本书的最后两篇,竟然是报道文学!我不敢轻视松本清张在报道文学方面的成就,但是,我连报道文学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从来没读过呢。看了两眼,有点像中学时的历史教科书,当然讲的是日本的历史,让我昏昏欲睡。作为推理小说迷而不知报道文学为何物的我,顿时觉得这书买得好像有些不值。。。

  关于失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书中收录的这些篇目,真正涉及到推理的少之又少,总让我觉得不太过瘾。很想找松本的几部长篇代表作来读一读呢。

  《大手笔》读后感(十):真正的《大手笔》!

  最初读松本清张也不是太早。那个时候我正热衷于本格推理小说。岛田庄司先生的御手洗系类、二阶堂黎人、馆大神绫辻行人等等。除了偶尔阅读美国雷蒙德式的硬汉小说外,那时的我基本上不怎么花时间去阅读社会派的推理作品。毕竟当初的话支持官方的准文学。

  后来我有些对日本文学十分热衷的中国朋友向我推荐了松本清张的恶女三部曲系类中的《兽之道》(也是我最早阅读的有关清张的小说)后,本着对社会派没多大兴趣阅读的我才发现——原来文章还能够这样写——这有些意思!之后,我又不断的阅读了其其他作品:《点与线》《砂器》《隔墙有眼》......没错当初的我因为不太了解“辩证法”险些错过了如此精彩的作品。我渐渐的迷上了松本清张!

  不过我真的算不上头号的清张迷。毕竟我对于乱步、岛田等人的研究要多于对清张的了解。如果不是午夜文库推出的《大手笔》我可能在当下都未必阅读得了清张除了推理小说之外的其他风格的作品。可以准确的说,因为《大手笔》的发行使我对松本清张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此我真的要好好感谢阿库!

  但是要是真的有人问我到底你喜欢松本清张的哪篇作品,我还真的说不出来。像对人性重重解剖的恶女系类对人性、讽刺辛劳一生但却换得无用功的《某<小仓日记>传》、对战后日本给予公平评价且超越了各种庸俗之言的《日本的黑雾》......这些在我眼里都是难得一遇的佳作!现在的我也许正遇着与宫部美雪女士相同的问题:每篇皆是精品!但是人家宫部美雪女士是阅读了二百六十多篇清张的文章后才如此说的——而我——区区一个业余读者却也出此狂言,实在是有些“罪大恶极”!

  如今我还想继续阅读清张。但不是为了什么牟利。在我看来,像松本清张这样的人的文章,是当下中国读者最需要阅读的。与那些无聊的甚至有些恶心的浮夸文风相比,这样的作品是一味最有效果的良药!现在我真的不知道再用键盘敲打出什么能够赞美清张的话了。因为凭我之言,微不足道。其文章一现,世人皆知其精华。今者能够做的则是继续阅读,因为他们的文章与魂一直活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