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8-30 05:5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由(挪威)乔斯坦·贾德 著 / 孙懿欢 绘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一):大陆出版的《苏菲的世界》被删去的部分

  翻译

  “听起来是很棒,但实际情况是怎样呢?后来真的发生革命了吗?”

  “可以说是的,也可以说不是。今天,除了他关于资本主义危机分析外,经济学家还可以确证马克思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犯了错误。另外他没有重视人类对大自然资源的掠夺——我们今天正在面临其严重后果。然而……”

  “然而什么?”

  “马克思主义造成了社会上很大的变动社会主义已经大致改善了社会上不人道现象。至少在欧洲,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比马克思时代更加公平、更加团结的社会中。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马克思和整个社会运动。”

  “发生什么事了?”

  “马克思之后,社会运动分裂成两股潮流:社会民主主义和列宁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代表一条渐进并和平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正是西欧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或者把它称作慢性革命。而列宁主义继承马克思暴力革命是唯一途径信念,在东欧、亚洲和非洲有广泛的影响力。两股潮流在各自的征途上都困难重重抵抗镇压。

  “但是这难道不是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镇压?比如说在俄国和东欧?”

  “无庸置疑,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人类所涉及的每一件东西都变成了善恶的两面体。从另一方面来看,没有道理因为那些在马克思死后五十或者一百年里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消极成分指责马克思。但是也许他没有对那些将成为共产主义社会领导人们给予充分考虑。很可能从来就没有一块真正的‘乐土’,人类总是为自己制造新的麻烦。”

  “我相信会有的。”

  “现在我们结束马克思的内容吧,苏菲。”

  “嘿,等等!你刚才不是说什么公平只存在平等之中吗?”

  “不,那是‘吝啬鬼’(注:本章前面提到的一个文学人物)说的。”

  “你怎么知道他说了什么?”

  “好吧,这样看——你和我有同一个作者事实上我们相互总是紧密联在一块,而不只是相互偶然的旁观者。”

  “又是你可恶的反讽!”

  “双重,苏菲,那是双重反讽。”

  “回到公平的话题。你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形式。那你如何定义一个公平的社会?”

  “一个叫约翰·罗尔斯的哲学家试图用例子说明它:想想你是一个特别议会的一员,你们的任务是为新的社会制定法律。”

  “我一点也不介意加入那个议会。”

  “那个议会的人们必须完全考虑到每个细节,因为一旦他们达成一个共识,他们每个人都签署法律使之生效时,他们就会立刻全部挂掉。”

  “噢……”

  “但他们很快会在他们立法所设计的那个社会中复活。而关键一点在于,他们将不知道自己在那个社会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

  “哈,我明白了。”

  “那是一个绝对公平的社会。它将会在平等中诞生。”

  “只有男性女性差别!”

  “不言自明。没有人知道他们以男性还是女性的身份复活。因为各自的机会都是百分之五十,社会对于女性和男性没有差别。”

  “听起来充满希望呢。”

  “那么告诉我,卡尔·马克思生活的欧洲是那样的社会吗?”

  “完全不是!”

  “但是你今天万一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社会呢?”

  “唔……好问题。”

  “想想吧。不过现在我们不会再谈论马克思了。”

  “什么?”

  “下一章!”

  英文原文

  quot;It all sounds wonderful, but what actually happened? Was there a revolution?"

  quot;Yes and no. Today, economists can establish that Marx was mistaken on a number of vital issues, not least his analysis of the crises of capitalism. And he pai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plundering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which we are experiencing today. Nevertheless . . ."

  quot;Nevertheless?"

  quot;Marxism led to great upheaval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ocialism has largely succeeded in combating an inhumane society. In Europe, at any rate, we live in a society with more justice--and more solidarity--than Marx did. This is not least due to Marx himself and the entire socialist movement."

  quot;What happened?"

  quot;After Marx, the socialist movement split into two main streams, Social Democracy and Leninism. Social Democracy, which has stood for a gradual and peaceful path in the direction of socialism, was Western Europes way. We might call this the slow revolution. Leninism, which retained Marxs beief that revolution was the only way to combat the old class society, had great influence in Eastern Europe, Asia, and Africa. Each in their own way, both movements have fought against hardship and oppression."

  quot;But didnt it create a new form of oppression? For example in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quot;No doubt of that, and here again we see that everything man touches becomes a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On the other hand, it would be unreasonable to blame Marx for the negative factors in the so-called socialist countries fifty or a hundred years after his death. But maybe he had given too little thought to the people who would be the administrators of communist society. There will probably never be a promised land. Mankind will always create new problems to fight about."

  quot;Im sure it will."

  quot;And there we bring down the curtain on Marx, Sophie."

  quot;Hey, wait a minute! Didnt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justice only existing among equals?"

  quot;No, it was Scrooge who said that."

  quot;How do you know what he said?"

  quot;Oh well--you and I have the same author. In actual fact we are more closely linked to each other than we would appear to the casual observer."

  quot;Your wretched irony again!"

  quot;Double, Sophie, that was double irony."

  quot;But back to justice. You said that Marx thought capitalism was an unjust form of society. How would you define a just society?"

  quot;A moral philosopher called John Rawls attempted to say something about it with the following example: Imagine you were a member of a distinguished council whose task it was to make all the laws for a future society."

  quot;I wouldnt mind at all being on that council."

  quot;They are obliged to consider absolutely every detail, because as soon as they reach an agreement--and everybody has signed the laws--they will all drop dead."

  quot;Oh . . ."

  quot;But they will immediately come to life again in the society they have legislated for. The point is that they have no idea which position they will have in society."

  quot;Ah, I see."

  quot;That society would be a just society. It would have arisen among equals."

  quot;Men and women!"

  quot;That goes without saying. None of them knew whether they would wake up as men or women. Since the odds are fifty-fifty, society would be just as attractive for women as for men."

  quot;It sounds promising."

  quot;So tell me, was the Europe of Karl Marx a society like that?"

  quot;Absolutely not!"

  quot;But do you by any chance know of such a society today?"

  quot;Hm ... thats a good question." "Think about it. But for now there will be no more about Marx." "Excuse me?" "Next chapter!"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二):笔记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问一个正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食物”。如果我们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答案一定是“温暖”。然而,当这些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后,哲学家认为,还有一些东西是人人都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提出哲学问题要比回答这些问题更容易。你无法在百科全书查到有关“上帝是否存在?”与“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这些问题的答案。百科全书也不会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不过,读一读别人的意见倒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对生命的看法。

  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哲学家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虽然在某个地方一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像破案,警方可能也永远侦破不了某些案件,比如韩国华城案件,十二宫案件,但凶手一定就在某个地方。

  哲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有好奇心的缘故,人对于活着这件事非常惊讶,因此自然而然就提出了一些哲学性的问题。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就像一个魔术师变出一只兔子,我们就是兔子皮毛上的微生虫,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向上爬,以便将魔术似的面容看清楚。

  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无疑,婴儿具有好奇心,但他们的好奇心在学会如何得体讲话,如何从事哲学性思考前就被消磨掉了。在我们成长时,丢掉了这份哲学家们试图使人们恢复的能力。尽管我们都思考过哲学的问题,但大部分人的好奇心都会被日常琐事压抑住,就像微生虫爬到兔子皮毛深处,永远不会再出来。

  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能力。他们踏上去细毛顶端的危险旅途,敢于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巅峰。

  所谓哲学,指的是耶稣基督降生前六百年左右,在希腊演进的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在那之前,人们在各种宗教中找到了他们心中问题的答案,这些宗教上的解释透过神话的形式代代流传下来。所谓神话就是有关诸神的故事,其目的在于解释为何生命是这番面貌,希腊哲学家则想要证明这些解释是不可信赖的。

  例如,在北欧神话的世界观中,雷神索尔总是伴随雨水出现,代表着肥沃与富饶。同时他也是善与恶对抗中的重要角色,以维持大自然的平衡。当发生旱灾时,人们思索之所以不下雨,是因为邪恶的力量偷走了索尔的锤子。

  人们试图用这则神话来解释一年中季节更替的现象:冬天时大自然死亡,是因为索尔的锤子被偷了,但是春天的时候,索尔便将它取回。神话的作用便是为人们不了解的食物寻求一个解释。

  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们对神话提出了批评,并随着希腊在本土与殖民地兴建起了大城市,市民们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充分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这时人们“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

  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目标乃是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

  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会企图探讨哲学的所有领域。

  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他们找出了哪些答案,而且他们问了什么问题。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他们的思考内容。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有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变化。现代人认为万物必定是某个时刻无中生有,希腊人则认为它们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大自然的形貌变化,比如属于物质的东西何以会变成有生命的物体。

  他们相信,世上必定有某种“东西”,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回归于此。他们想要寻求其中的自然法则,用神话以外的观点来了解变化过程。就这样,哲学逐渐脱离了宗教的范畴,可以说自然派哲学家为科学的先驱。

  我们所知的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利斯,他在埃及时,在自己影子和身高一样时,用同样办法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他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他相信所有的生命源自于水(洪水退去后,作物开始生长),而所有生命在消融后也仍旧变成水(水化为蒸汽后又变回水)。

  我们所知的第二位哲学家是安纳克西曼德,他认为万物的基本物质不可能是水这样平常的东西,而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

  第三位哲学家是安那西梅尼斯,他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包括水火与泥土,源头都是空气,虽然这些都是创造生命的必要条件,但是只有气才是真正的根源。

  但是物质是怎么变成另外一种东西的呢?帕梅尼德斯认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一种事物,我们依赖感官所见的一切不能与理智划上等号。他认为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与我们的理智不符,身为一个哲学家,使命就是要揭穿各种形式的“感官幻象”。

  这种坚决相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也就是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才是世间所有知识的源泉。

  同时代的另一位叫做赫拉克里特斯的哲学家则认为,恒常变化(流动)事实上正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没有任何事情是静止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足两次”,因为那时候不管是河流还是我都已经不同从前了。他还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病痛与健康,战争与和平,饥饿与温饱,冬天与春天),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他们之间不再有不停的交互作用,世界也将不复存在。他认为神涵盖整个世界的食物,既是白天也是黑夜,既是好,也是坏,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理解神的存在。他用logos(理性)这个希腊字来代替神,他相信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虽然我们人类思想不一致,理性也并不同样发达,但不可否认,“上帝”与“理性”就是万物之源。总而言之,他瞧不起其他用个人法则来生活的人,他说“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像儿戏一般”。

  以上两位哲学家的意见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直到恩培窦可里斯出现。他认为,两人之间之所以有无法跨越的鸿沟是因为他们都认定世间只有一种元素存在。他认同帕梅尼德斯主张的“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也同时认可赫拉克里特斯所说的我们必须信任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他认为水不可能直接变成蝴蝶,并指出大自然由四个根本元素“水,火,土,气”组成,大自然的所有变化都是这四个元素互相结合与分离所造成。万物不会改变,世间发生的事只不过是四个元素按不同比例的聚散罢了。之所以选择这四点,是因为这是大家认识到这些物质的重要性,并且可以观察到:木柴燃烧时,水分导致噼啪作响,气体导致烟雾迷漫,土就是所剩的灰烬。四种元素之所以聚合与分解是因为“爱”与“恨”的作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将“物质”与“力量”分开,直到今日,科学家仍旧将“矿物”与“作用力”分开,相信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说是各种矿物在不同自然力之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恩培窦可里斯认为我们的眼睛也是由四元素所构成,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若我们眼中缺少了任何一种元素,都无法看到大自然的所有事物。

  安纳萨哥拉斯与其他人都不同(他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兴趣,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被我们所知住在雅典的哲学家),他认为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每一最小部分中都包含了整体的所有成分。比如我们身体构造,从一个皮肤细胞中我们可以得到人体的大多数信息,这就是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与恩培窦可里斯所主张的“爱凝聚力”不同,他把这个拥有力量的秩序称为“心灵”或“睿智”,可创造生命体。他最后被赶出雅典,因为他宣扬太阳不是一个神,而是一块红热的石头。

  德谟可里特斯来自爱琴海海岸的小镇,他认为自然界的转变并不是因为事物真的有所“改变”,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最小的,永恒不变的单位构成的,他称为原子。原子(atom)的本意是不可分割的,更重要的是,构成大自然的原子不可能来自于虚无,他们必须是永恒的,并且所有原子都是坚硬结实的,但并不完全一样,否则不能构成各种不同的东西。当事物死亡或分解后,原子分散开来,根据自身的不同形状再次构建在一起,像积木一样组成新的物体。德谟可里特斯不相信有任何其他力量介入了大自然的变化,世间唯一存在的东西就只有原子与虚空。由于只相信物质的东西,所以我们称他为唯物论者。根据他的说法,原子的移动遵从“自然法则”,每件事发生都有一个自然原因,这个原因原本即存在于事物的本身。他同时认为灵魂是由独特的灵魂原子所构成,人死时,原子飞散构成新的灵魂。他赞成赫拉克里特斯所说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不过每一件流行的事物背后,都有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原子。

  宿命论的意思就是相信所有发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思想遍布全世界,从古至今,有占星,手相,算命,塔罗牌,咖啡残渣等等。古代的希腊人相信可以通过戴尔菲神论(戴尔菲神庙)知道自己的命运。负责神论的神是阿波罗,透过女祭司来发言,答案通常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由女祭司来解释。神殿入口处有一铭文:“了解自己!”意思是人类绝不可认为自己是不朽的,同时也没有人可以逃避命运。

  古希腊人相信疾病是超自然的原因所造成,打败仗是神在向自己报复,只要向神献祭,就可以痊愈,也可以扭转败局。流行性感冒(influenza)一词的本意其实是“受到星星的不良影响”。

  所以当希腊的哲学向新方向迈进之际,希腊的医学也开始兴起。这种学问的目的是为疾病与健康寻求合乎自然的解释。据传希腊医学的始祖为希波克拉底,他倡导了节制饮食,保持和谐,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灵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医学伦理”的概念。他要求他的学生宣读下列的誓言:

  我将依照自身的能力与判断,采用对病人有利的疗法与处方,绝不施以有害或有毒之物。无论应何人之请,我也绝不给与致命药物或做此类之建议,也绝不协助妇女堕胎。进入病家访视时,我将以病人的福祉为念,不做任何贪渎害人之事,不受男女奴仆之引诱。我在执业时之所见所闻,反不应泄露者,我将严予保密。若我遵行此一誓言,不懈不怠,愿上苍使我乐享生命、精进医事并受世人敬重。若我违反誓言,愿我遭相反之命运。

  古典派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哲学家,而这时,雅典已经成了希腊王国的文化中心。(当代,雅典是希腊的首都,古代,雅典是希腊城邦之一)

  雅典的哲学家与自然派哲学家不同,他们关注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有一群四处游历的教师与哲学家从希腊各殖民地来到雅典,自称为哲士或智者(Sophists),一般贬称为诡辩学家。他们同样批评传统神话,但他们认为,虽然哲学性问题或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不可能揭开大自然及宇宙之谜。这样的看法被称为“怀疑论”。诡辩学家认为,我们虽然不能知道所有自然之谜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人类必须学习如何共同生活,因为他们更加关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斯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意思是,一件事情是对是错,完全要看它与人类的需求有何关系而定。人类的一些个性也并非内在天生的,而是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所致,比如裸体时会害羞。诡辩学家宣称的“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在雅典造成激烈的争议,苏格拉底则证明此类规范事实上不容置疑,并放诸四海皆准。

  苏格拉底是个神秘的人物,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却对欧洲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他的模棱两可,才使得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可以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我们对苏格拉底的了解,基本是通过柏拉图所撰写的《对话录》。由于作者是柏拉图,所以我们很难分辨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是否真的由他本人所说,也这是我们面临其他许多未曾留下撰述的历史人物时遭遇的难题,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耶稣了。

  苏格拉底热衷于在市中心广场上与别人进行聊天式的探讨,看起来他无意指导别人,只想从对方那里学习。如果他只是听别人说话也不会成为哲学家,也不会背叛死刑。他会在一开始假装自己一无所知,然后在讨论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对方承认自己理论上的弱点,最后词穷之际,他们也不得不认清对错,我们称这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虽然这会让有头有脸的人物难堪得下不来台。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他认为谈话也就像是为别人接生,目的是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我们的智慧其实是与生俱来的。苏格拉底曾说“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

  苏格拉底自认为心中有“神明指引”,他重视自己的良心,真理,甚于生命。在因“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被定罪,但他不肯服从判决,并不接受离开雅典,最后服毒而亡。这一点与耶稣也极为相似,两人都是谜样的人物,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门徒来了解他们,都相信自己是某一种更高力量的代言人,批评不义与腐败,向地方挑战,最后因此丧命。

  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而苏格拉底与诡辩学派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智者(博学聪明的人),也不为赚钱而教书,他自认为是一个哲学家(philosopher),意为“爱好智慧的人”。诡辩学家就像学校里的老师,自以为无所不知实际一无所知,或为一丁点知识而满足的人。哲学家正好相反,他们知道自己所知十分有限,感到非常苦恼,这也是他们不断追求真知灼见的原因。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最具颠覆性的人就是那些提出问题的人,而回答问题则比较不危险。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比一千个答案要更具爆炸性。就像国王的新衣中,那个敢于指出事实的小男孩,再次强调,哲学家与小孩子的相似性。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基础,他相信这个基础就是理性,所以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知善者必能行善”,他认为我们犯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所以这就是人为何需要不断学习的原因。他与诡辩学派第二点不同的是,他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放诸四海皆准)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不存在于社会中。

  自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居住在雅典的高城,自然是因为它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雅典人对波斯人发起过一次战争,之后雅典高城被波斯国王掠夺,一年后,波斯人被打败,雅典的黄金时代从此开始,他们重建更雄浑的高城,并完全作为神庙使用。

  就在这个时期,苏格拉底穿梭在大街小巷上,与雅典人民谈话。各种悲剧与喜剧在酒神剧院出演(英文的剧场theater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看”)。还有为了崇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所建造的巴特农神殿。今天我们所听到的一些字眼,比如政治与民主,经济与历史,生物与物理,数学与逻辑,神学与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概念与系统等等词,都是由雅典市区广场的一小群人发明的,整个欧洲的文明都在这个朴实的地方扎下根基。

  亲眼见证雅典人民将苏格拉底判处死刑的柏拉图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件事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生涯,对柏拉图而言,苏格拉底的死证明了当今社会与理想社会之间的冲突。

  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所以可以得到保留,全因他当时在距雅典不远处的一个树林中创立了一个哲学学校,并以传奇中的希腊英雄阿卡戴慕士(Academy)为名,因此这里被称为“学院”或“学园”,这也是学校的前身。柏拉图也采取活泼的对话形式来进行授课,学院同时教授数学与体育。

  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诡辩学派认为每一个城邦与世代对于是非的观念各不相同,因为是非的观念是流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世间有所谓永恒绝对的是非观念存在。而柏拉图则试图掌握有关个人永恒不变的“真理”。这正是我们需要哲学家的原因,他们不会在意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善美”的事物上。

  恩培窦可里斯和德谟克里特斯两人都认为:尽管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但一定有某种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比如四根与原子。柏拉图则认为,“物质世界”的一切必然是由某种物质组成,所以才会随着时间的侵蚀“流动”起来,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是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例如五十块小人饼干,虽然他们每一个都有一些瑕疵,但是很明显,他们出自同一个模子,这个模子是完美的。柏拉图认为物质时间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型论。

  柏拉图的观点是:我们对于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于那些属于感官世界的具体事物只能有意见或看法。我们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在我们看过五十块小人饼干中,我们的理智会告诉我们饼干的模子会是什么样。

  假如有人问:彩虹哪种颜色最美,得到的答案可以各种各样,但是换个1+1等于几的问题,便会得到统一的答案,因为这是我们的理性在发言,他是“想法”与“感觉”的相反,他只表达永恒不变,宇宙共通的事物。柏拉图认为数学是非常吸引人的学科,因为数学的状态永远不会改变。假如我们谈论一个圆,即使理想的圆形(所有角度相加360度)不存在这个物质世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很清楚的想象一个圆该有的样子。我们用感官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模糊不精确的,但我们却可以运用理智来理解一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是亘古不变的,就算感官世界的马都瘸了一条腿,“理型”的马还是四肢健全的。

  柏拉图讲实在的世界分了两个领域,并认为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与感官世界不可分割,属于“流动”的事物,但我们同时具有不朽的灵魂,可以探索理型的世界。

  柏拉图同时认为,灵魂在栖居躯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他了解一切理型的事物,但在躯体中苏醒时,忘掉了所有完美的理型。当人们发现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式时,某些模糊的回忆便开始扰动他的灵魂,并涌起想回到本来领域的渴望,柏拉图称这种渴望为eros,也就是“爱”,从此灵魂体验到“一种回归本源的欲望”,渴望从“肉体的枷锁”中挣脱,回到理型的“家”。但是大多数人,都抱着“理型”投射的影子不放,他们不去思考是什么东西投射出来这些影子,就像“洞穴神话”中所说,大家都被手脚束缚绑在洞穴中,出生以来唯一能看到的就是眼前的皮影戏,便认为世间只有这些影子存在。当大家挣脱束缚后,回头便可以看到更为美丽的,轮廓清晰的实体。

  理想国是虚构的理想国度,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度应由哲学家来治理。人体由三部分组成,“理性”属于头部,“意志”属于胸部,“欲望”则属于腹部,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与美德”的境界。在学校时,儿童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达到智慧。在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中,也应该由统治者,战士与工匠(农夫)三部分组成,每一个国民都明白自己在国家中扮演的角色。国家要能上轨道,必须以理性来统治,社会也必须由哲学家来治理。柏拉图相信女人也可以和男人一样治理国家,因为女人同样具有理性。在理想国中,统治者与战士都不能享受家庭生活,也不可以拥有私人财产。养育孩童的事情责任重大,也不可以由个人从事,应由政府负责,柏拉图是第一位主张成立公立育儿所和推展全时教育的哲学家。在经历几次政治挫败后,柏拉图重新描述了一个“宪法国家”,并认为这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国家。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的最后一位大哲学家,也是欧洲第一位生物学家。他曾在柏拉图的学园中进修了二十年,柏拉图无视于感官世界的存在,沉迷于永恒的概念世界,但亚里士多德则正好相反。柏拉图运用他的理性,而亚里士多德同时也运用他的感官。柏拉图写作就像诗人与神话学家,而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则朴实精准,如百科全书,大多都是他实地研究的结果。他在欧洲的文化地位不仅是因为创造了许多现代科学家使用的词汇,同时也是伟大的组织家,发明了各种科学并且加以分类。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将整个观念弄反了,他认为“理型”是我们人类在看到若干事物后形成的概念,因此完美的形式是不存在的,所谓“理型”不过是事物的特征。小人饼干的概念并不合适,因为模子是独立于饼干存在的,自然界之外是不会有类似于这种模子的完美形式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存在于事物中,就是这些事物的特征。他将现实中最高层次的事情从理性思索转变到了感官察觉,灵魂中存在的事物不过是大自然的影子罢了,并批判柏拉图陷入了一个神话世界的图像中不能自拔。

  我们对于自己感官未曾经验过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柏拉图的理型论只会在我们追溯本源时使世界的层次倍增。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人天生就有理性,不过在我们感官没有经验到事物之前,理性是完全真空的,一旦我们经验到了事物,我们的理性就能自动组织所有的感官印象,并且将它们加以整理和分类。因此人没有天生的“观念”。

  他还认为,实在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是事物的个别特征。比如一只鸡,鼓翅乱飞,咕咕叫,会下蛋就是它的“形式”,它死后“形式”也不再存在,只剩下“质料”。质料总能形成某一特定的形式,总是致力于实现一种内在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比如雕刻,减法合成器)。

  一个事物的“形式”不但说明了这件事物的潜能,也说明了它的极限。不是每一个鸡蛋都会变成鸡,不是每一滴牛奶都能成为特仑苏,有的鸡蛋会被人吃掉,因而未能实现它的潜能,而且鸡蛋也不能变成鹅。亚里士多德所谈到的质料与形式,所指的不光是生物而已,而是世间万物。

  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界因果律的看法也很不同,他举出四种原因。之所以下雨,“质料因”是在空气冷却时湿气(云层)正好在那儿,“主动因”是湿气冷却,“形式因”则是水的形式,天性就是要落到地面(重力),还有一个就是“目的因”,因为植物和动物需要雨水才能生长,所以才会下雨。也可算是“人择原理”吧。

  亚里士多德将大自然的所有东西都加以分类,依旧在于某种事物虽然“质料”不同,但是“形式”相似。假设我们看到一个难以分类的东西,一定会大吃一惊。像我们通常玩的猜谜游戏也许就是亚里士多德发明的。

  他创立了逻辑学这门学科,他以实例显示我们在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证明时,必须遵循若干法则。例如我的第一前提是“所有生物都会死”,第二前提是“你妈妈是个生物”,结论很简单:你妈妈会死。这个例子很简单明了,因为它建立在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但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非都是如此明显,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不时澄清我们的概念。比如我们很容易忘记老鼠是哺乳动物,老鼠也是吃母奶长大的,因为他们喂奶时很怕见人,所以我们从没见过老鼠奶,这就需要我们的逻辑推理了。

  亚里士多德将自然界万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生物,没有改变的潜能,只能透过外力改变,另一类是生物,有改变潜能。生物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动物再次可以分为禽兽与人类。所有生物都有能力吸收养分以生长,繁殖,所有动物则多了感知周遭环境以及到处移动的能力,以至于人类更进一步,具有思考(或将他们感知的事物分门别类)的能力。所以人是最完全的生命。但亚里士多德不时提醒我们上帝必然位于大自然层级的最顶端,星球之间互相运转影响的前提是“上帝”或“第一推动者”的存在。

  他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任何一种不平衡都是无法接受的,同时也适用于人际关系,做人要勇敢(不够勇敢就是懦弱,太过勇敢就是鲁莽),人要慷慨(不够慷慨就是吝啬,太过慷慨就是挥霍),饮食方面同样如此,与希腊医学的主张一样。

  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宣称如果人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算是真正的人,家庭智能满足我们对食物,温暖,婚姻与生育的基本需求,但人类休戚与共的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描述了三种政治制度,一种是君主制,就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位元首,有沦为“专制政治”的可能。另一种是贵族政治,就是国家由一群人来统治,有沦为“执政团”的可能。第三种制度是民主政治,很容易变成“暴民政治”。

  遗憾的是,亚里士多德对女人的看法并没有像柏拉图那么崇高。在他眼中,女人是未完成的男人,只能被迫播种,男性则是主动与多产的。女人提供“质料”,男人提供“形式”。他的看法在整个中世纪中都起到了很强大的负面作用。

  诡辩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不无道理,只不过具有良知和运用良知是两回事。有些人做起事来一副无耻的模样,但我们相信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某种良知存在的。常识和良心像大脑一样,你不去用它,就会愈来愈萎缩。

  一个人的生活哲学的因素受到教养与环境的影响。柏拉图时代的人具有的生活哲学与现代人一定不同,一个人要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不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但也要学会在各种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年代里如何去接受彼此的信仰。

  我们讲公元前公元后,乃是以耶稣降生的前后来区分。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的过往,亚里士多德也是马其顿人,甚至曾经担任过亚历山大小时候的私人教师。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各地,使得埃及,东方(远至印度)与希腊的文明结合在一起。希腊的语言与文化在这新纪元中扮演了主导地位,这段为期大约三百年的时期称为“希腊文化”。直到罗马这个超级强权征服了所有希腊王国,罗马时期(近古时期开始),值得注意的是,罗马本身也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所以希腊文化与哲学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这不同文化熔成一炉的时代,发生了“信仰的混合”,也叫“信仰的交互激荡”,在此之前,人们都认同自己所属的城邦,但随着疆界的逐渐泯灭,许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社会所持的生命哲学。近古时期充斥着宗教质疑,文化解体与悲观主义。哲学家开始关心何谓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致这种幸福。

  犬儒学派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塞尼斯所创,他强调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之上,真正幸福的人不会依赖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并且一旦获得,不会再失去。犬儒学派相信,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活受罪。所以到了今天,犬儒主义的意思变成了对人类真诚的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

  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季诺曾是犬儒学派的学员,他经常在门廊(stoa,希腊文的门廊,也就是斯多葛)上聚集徒众,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并对罗马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斯多葛派人士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也就是大宇宙的缩影。他们与苏格拉底相同,认为宇宙间的公理建立在亘古长存的人类理性与宇宙理性之上,不会随时空改变,在他们眼中,当时各国的法律条文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法则的一些不完美法条罢了。他们否认个人与宇宙有别,主张“精神”与“物质”之间没有冲突,宇宙只有一个大自然,这种想法叫做“一元论”(monism),与柏拉图的“二元论”(dualism)相反。斯多葛学派与犬儒学派不同,他们极富时代精神,许多人成为了活跃的政治家。其中之一的西塞罗后来自己创立了“人本主义”(一种主张以个人为人类生活重心的哲学)。斯多葛学派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生老病死都只是遵循大自然的法则,不要抱怨,也不为快乐的事所动,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来形容一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都将苏格拉底的哲学解释为“不能沉溺于物质上的享受,人应忍受各种痛苦”,但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弟子阿瑞斯提普斯则提出了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避免所有形式的痛苦。伊比鸠鲁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与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论结合起来,创立了伊比鸠鲁学派。伊比鸠鲁相信,人类不像动物,我们具有“乐趣计算”的能力,在追求较短暂并具有副作用的快乐时,我们可以考虑是否拥有其他方式可以获致更强烈,更持久的快乐。所谓乐趣并不一定指感官上的快乐,交朋友与欣赏艺术,克制自我欲望,自我规范都可以使我们得到平和的心境。大多数人因为惧怕神明与死亡才来到伊比鸠鲁学派的门下,伊比鸠鲁运用德谟克里特斯的灵魂原子理论来帮助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之时,我们也就不存在了。”伊比鸠鲁以他所谓的四种药草来总结他的哲学:“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伊比鸠鲁学派对政治与团体生活并不感兴趣,他们离开社会,寻求自己的避风港。在伊比鸠鲁之后,这个学派的人沉溺于自我放纵,“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名言已成贬义。

  希腊文化末期最有名的学派还是普罗汀创立的新柏拉图派,他吸取了柏拉图二元论的概念,把人类世界比喻成一个受不到“上帝之光”普照的黑暗角落。我们的灵魂会收到这光的照耀,但是物质则位于并不存在的黑暗世界,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生命体离上帝最近,石头泥土则离上帝最远。普罗汀与柏拉图的差异是,他认为上帝存在于外物,就算是洞穴里的影子,也有微弱的上帝之光。

  神秘经验是一种与上帝或“天地之心”合而为一的体验。神秘主义者认为万物之间没有差异,当他们的“我”融合进“大我”时就感觉水滴掉进了汪洋之中。“每一滴水流入海洋后,就成为海洋。同样的,当灵魂终于上升时,则成为上帝。”放弃微不足道的“自我”,便可以感受到永恒,那种感觉就像是体内的某种东西从额头上迸裂而出,与宇宙万物融合在一起,就像一滴颜料使整罐水染上色彩一般。但是神秘经验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净化与启蒙”,比如简朴生活以及静坐。神秘主义者可以说“我即上帝”,“无神论者就是不相信自己灵魂的神圣与可贵”。神秘主义在印度非常盛行,它同样具有道德价值,拉德哈克里希南曾说:“你当爱邻如己,因你的邻人就是你,你是在幻觉中才将他当成别人。”

  印欧民族指的是所有使用印欧语言的民族与文化,各印欧文化也有相近的思想模式,希腊哲学源自印欧文化并非偶然,印度教与佛教都源自印欧文化,所以这两大宗教至今仍然充满了哲学式的省思。许多印欧文化也有灵魂转生与生命轮回的观念,两千五百年来,每一个印度人的生命终极目的就是要挣脱轮回(柏拉图也相信灵魂可以转生)(原始的印欧民族在大约四千年前向四方迁徙,途中吸收了各种当地文化,所以古代的神话,经书,哲学都是由相似的印欧语言撰写的,相近的语言往往导致相近的思想)。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又分天主教,东正教,英国圣公会与基督教,也称新教),这三大宗教都出自闪族文化,古兰经与旧约圣经都是由闪族语系的语言写成的。闪族人源自阿拉伯半岛,同样也迁徙各地,一直过着离乡背井的生活。基督教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它的新约是用希腊文撰写的,教义神学成形时也受到了希腊哲学的影响。闪族的一神论与印欧民族的泛神论不同,印欧民族相信历史是轮回的,是兴盛的不断重复,但闪族认为历史是直线发展的,从神创造世界到“最后的审判日”。对于印欧人而言,他们终于视觉的感官,所以经常用图画和雕刻来描述诸神形象,但闪族人更注重听觉的感官,圣经里经常会出现“听”“听从”“听到”等词语,并且大声朗诵经文,旧约告诫人们不要制作任何神像,教堂中的耶稣与上帝的画像是受到了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结果。西方三大宗教目的与东方宗教不同,在于研究圣经,布道祈祷,从罪恶的谴责中得救。

  以色列的祖先是亚伯拉罕,他曾与上帝立约,要求亚伯拉罕的子孙世代遵守上帝的戒律,在上帝向摩西颁布十诫后,在埃及当了很久努力的以色列人在摩西的领导下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以色列王国兴起,国王由人民行涂油礼,被称为弥赛亚(意味受膏者),并被视为上帝与子民间的媒介。不久后国家分裂成南北两国,南国为“犹大”(首都耶路撒冷),北国仍称“以色列”,两国均被异国征服,从此直到基督降生,犹太人都生活在异国的统治下。以色列人会疑惑上帝为什么答应保护以色列又做不到,人们普遍相信是因为以色列不遵守戒律而受到惩罚。之后先知宣称,救世主很快就要出现了。

  人们最初只是从政治角度期盼一位救世主出现,能带领犹太人民脱离罗马的统治,后有眼光长远的人预言,这个救世主会拯救全世界的人民脱离苦难,也就是耶稣。耶稣所要建立的“爱的天国”与人民所期待的“军事天国”相差甚远(别人打你,你不但不能还手,还应该转另一边的脸让他继续打),他与苏格拉底一样,威胁到了当时掌权的人物(当我们要求穷人免于饥饿,当权者赦免政敌时,强权也会被颠覆),所以被处死。根据基督教的教义,耶稣是世上唯一正直的人,然而还是被判了死刑。基督徒说他背负人类的罪孽,为人类而死,让我们得到“救赎”,这就是“基督受难记”。

  之后不久,有人传言耶稣已经复活,保罗宣称这是上帝所展示的奇迹,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做可信的证据(因为犹太人从没有不朽的灵魂与转世的概念,他们相信复活乃是上帝神迹之故,而非我们本身能力,所以秉着这种信念,基督徒开始宣扬天国的“福音”)。后来,整个希腊文化地区开始浩浩荡荡的交汇融合,最终为基督教的领土。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我们理应熟悉自己在历史上的根,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方式,也是避免我们在虚空中漂浮的唯一方式。

  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罗马的时候,基督教已经逐渐被罗马所接受,但此时罗马面临分崩离析的情况,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君士坦丁堡,之后西方的罗马被劫掠。(一千年后,东方的君士坦丁堡也被征服,从此改名为 伊斯坦堡)

  中世纪这个词汇指的是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黑暗时代”,被称为“一千年的夜晚”。当时教会关闭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圣本笃修会(本笃会,修隐会之一)成立,成为基督教钳制希腊哲学的象征,从此修道院垄断了所有教育与思想,但学校的制度也在此时成立,而且诞生了不同的国家不同文化,民俗音乐以及故事,如果没有中世纪,恐怕现在整个欧洲都是罗马的一个省份。

  基督教在中世纪是用来统一欧洲的力量,基督教渗透到其他异教徒的世界中,慢慢与他们的信仰融合在一起(俗话说的狗与主人长得越来越像)。

  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整个罗马的文化都被瓦解,回到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与封建制度,人口从一百万减少到四万,大家需要建材时,就从曾经辉煌的建筑中取用,导致现今古迹被破坏。

  此时,随着罗马帝国逐渐分裂为三种文化,希腊的哲学也顺着三条河流分离开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与古代文化在中世纪末期再度于意大利交融,文艺复兴时期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中世纪的哲学家几乎认定基督教义就是真理。圣奥古斯丁在研究了不同宗教与哲学后,决定将新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义结合,希腊哲学就被这样的教会领袖带领到了新时代。关于柏拉图的理型论,圣奥古斯丁给出的解释是,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理型”就存在于上帝心中了。他努力将希腊与犹太的思想融合,但仍支持圣经,主张世界与上帝之间有不可跨越的距离,而非普罗汀所说的“万物皆为上帝一部分”的主张。他认为没有人值得上帝去救赎,但上帝仍旧决定拯救某一部分人,人类自己没有权利过问。这便将人简单分为“会得救的人与受惩罚的人”两种,脱离了雅典的人本主义。圣奥古斯丁相信,人们只能经由教会得救,这个想法直到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才敢有人驳斥。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旧约中的线性历史观,“上帝要借历史来实现天国理想”,他说:“神以其先知先觉导引人类的历史,从亚当一直到世界末日。”

  中世纪中期,人们兴建哥德式大教堂本身就是宗教庆典活动,用来彰显上帝的荣耀。

  阿拉伯人维系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以学者的身份宣扬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使人们对于自然科学重新燃起兴趣。圣多玛斯出现,就像圣奥古斯丁把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圣多玛斯将亚里士多德也“基督教化”了。把活在基督降生前好几百年的哲学家加以基督教化很奇怪,但意思只是把这两位希腊大哲学家的观念,用一种对基督教没有威胁的方式加以诠释,他采取的方式是进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世界,用他的话来诠释圣经。圣多玛斯认为哲学与教会信仰并不冲突,往往二者想通,我们可以透过理性推断圣经上所说的真理,像上帝创世这种“事实”只能透过信仰得知,但是上帝确实存在这个“事实”是可以透过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性所得知。我们可以通过理性与信仰两条道路来接近上帝,但光依靠理性很容易迷失。圣多玛斯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只对了一部分,因为他不曾受到基督的启示(但亚里士多德也同样认为上帝是第一推动者)。理性的思考与圣经的启示互相重叠,上帝既透过圣经,也透过人类的理性来显现,所以既有“启示神学”,又有“自然神学”(不依赖于信仰或特殊启示,而仅仅凭借理性与经验来构建关于上帝的教义)。比如说,即使我们瞎了,也可以听到雷声,即使我们聋了,也可以看见闪电,实际都是下雨,如果可以同时看到听到就是最好的,因为这两种具有彼此增强的作用。假如我们看一本小说,我们只能了解作者的点滴,就像我们走在大自然中,了解了上帝的点滴,但是作者的具体资料我们只能通过自传来了解,就像圣经,它就是天主的“自传”。圣多玛斯与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上帝乃最高层存在,天使高于人类,天使既没有身体也没有感官,他们具有自发直接的智慧,不用“思索”也不用靠推理来得出结论,他们没有躯体,所以不会死亡,但不像上帝永在。上帝则掌管世间万物。圣多玛斯也采取了女性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的观点,因为圣经里也说女人是由亚当的肋骨所造。人类后来才发现哺乳类动物有卵子。

  古代的基督徒和犹太人相信上帝不只是个男人而已,他也有女性化(母性)的一面,他们认为女人也是依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在希腊文中,上帝女性化的一面被称为苏菲亚(Sophia),Sophie就是智慧的意思。

  文艺复兴代表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也是“人道主义的复兴”,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与中世纪一切以神为本相反,当时的口号是“回归本源”。哲学与科学脱离神学,使得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自由。在当时,发掘古代的经卷典籍几乎成为一种大众休闲活动,学习希腊文也变得时髦起来,人们认为学习希腊的人文主义有教导与启发的功能,它除了可以使人了解古代的思想文化,也可以发展他们所谓的“人的特质”,因为人要作为一个人,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必须经过教育。

  罗盘,火器,印刷术这三大发明都是形成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人们可以依靠罗盘航海,火器武器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印刷术使得教会不再是唯一能散播知识的机构。望远镜也在这时发明。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转型为货币经济体系,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已经改变。

  最重要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使大家对人的本身与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因为希腊哲学家也以人为本出发,所以我们说文艺复兴是古代人文主义的重生。但这时的人文主义更强调个人主义,我们不仅是人,更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种理念导致人们无限崇拜天才。所谓的“文艺复兴人”就是艺术科学样样精通的人。由于对人的观点改变了,人们对人体构造再次产生兴趣,也出现了很多大胆的描绘人体的作品,不再以自己为耻。与古代希腊人文主义不同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强调的不是宁静与节制,而是及时行乐。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的精神,建筑,艺术,文学,音乐,哲学与科学在这时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重新兴建罗马是他们的文化责任,于是圣彼得大教堂诞生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认为大自然是神圣的,这种泛神论观点遭到了教会的反对,“反人文主义者”盛行起来,各国政府与教会的权威勾结,审判女巫,烧死异教徒(布鲁诺)。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双城记),善恶乃是人类历史中不时交织在一起的两股线。

  “新科学方法”也在这时产生,就是以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科学,这种方法到后来结出了明显的科技果实。它主要呼吁人们不要盲目相信权威,也不要只靠思考去想问题,要利用我们的感官来调查太自然,称之为“实证法”。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科学观察所得的结果用准确的数学词汇表达出来。伽里略说:“我们要测量那些可以测量的东西,至于那些无法测量的,也要想办法加以测量。”他并表示:“大自然这本书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写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有了这些实验与测量结果后,就促成了技术革命,之后自然会有新发明了。人们在这时学会了如何去干预控制大自然,这也是有正反两面作用的,但乐观的人士认为我们最终会学会如何完全控制大自然,并且不会走向失控的阶段。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打破了中世纪人们抱有的以地球为中心的世界观,并提出地球围绕太阳以圆形转动的理论。自柏拉图以来,球体与圆形就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直到开普勒发现其实是按照椭圆形轨道运转。同时期的伽里略提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惯性定律虽然是伽里略提出的,但是由牛顿总结的,所以叫牛顿第一定律。反对地球自转的人会说,如果地球自转,我扔的东西会掉到几百米以外去。因为惯性定律的作用,物体会维持了和地球同样的速度。我们想象一个人推一个球,突然放手后,球还会保持这个速度运动,但由于外在阻力与重力的影响,最终停止。

  重量与重力有关。

  如果一个问题你不能回答上来,那么这个问题就不算傻。

  牛顿根据伽里略发现的惯性定律与斜面定律(抛物线定律:当两股力量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这个物体会循椭圆形的路径移动)总结出了适用于宇宙万物的定律,推翻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天上与人间分别适用两套不同法则的看法。这个新的世界观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样让人震惊,都遭到了教会的强大阻力。但牛顿本人的信仰从未动摇,他认为自然法则的存在正是证明了宇宙间有一位万能的上帝。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被这种新的世界观影响,发觉自己的位置比以往更为重要,因为宇宙没有绝对的中心,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中心。

  当抛物线定律没被发现之前,人们普遍相信东西下落时是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先呈微微的弧形,然后垂直落向地面。(这与比萨斜塔试验一样值得商榷,但抛物线的问题确实要比物体下落速度的问题难以理解许多)

  文艺复兴运动造成了新的宗教狂热,随着哲学与科学脱离神学范畴,基督徒变得更加虔诚。新的世界观也对人类的宗教生活产生了影响,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个人与教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这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因为以往的圣经只有教士才能看懂,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被翻译成了各国的语言。

  马丁路德摒弃了教会中许多从中世纪起就形成的教条,并认为人们不需要买“救赎券”,也可以得到上帝的赦免,他说“我们只信靠经文”,希望以这个口号把基督教带回它的“源头”。他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从而创造了德文的文字。马丁路德并不认为教士与上帝的关系就更近一些,路德教会之所以雇佣教士,是需要有人主持礼拜料理日常。但他并不全然是一个文艺复兴人士,因为他抱有对人十分消极的观点,认为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后,人类就彻底腐化了,唯有上帝的恩典才能赦免人的罪孽,罪恶的代价就是死亡。

  巴洛克这个名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是巴洛克艺术的典型特征,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要更加充满张力,拥有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形式。但同时也有一股退隐避世的潮流逐渐兴起,人们在浮华而矫饰的生活中也同样体会到了世事无常的无奈。

  巴洛克时期也是充满冲突战争的年代,三十年战争几乎席卷了欧洲所有国家,法国也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国家。因为阶级差距很大,所以政治情势中充斥着阴谋与暗杀。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当时最常用来比喻生活的象征,“人生如戏”这种话被说了太多次。布景与舞台机关就是在这时诞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展现一种假象,这让类似人生缩影的艺术让大家无尽唏嘘。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

  世界是一座舞台,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

  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好几种角色。

  在《麦克白》中,他说: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高谈阔步的可怜演员,无声无息地悄然退下,

  这只是一个傻子说的故事,说得慷慨激昂,

  却无意义。

  哈姆雷特也说过经典的:“存在或不存在,这是问题所在。”

  卡尔德隆在《人生如梦》中有句台词:“生命是什么?是疯狂的。生命是什么?是幻想,是影子,是虚构之物。生命中至善至美者亦微不足道,因为生命只是一场梦境。”

  霍博格的《杰普大梦》,庄子的庄周梦蝶,以及挪威诗人达斯的句子:“上帝仍为上帝,即便天地尽荒,上帝仍为上帝,纵使人人皆忘。”

  巴洛克时期人们的哲学特色同样也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而且两者之间冲突强烈。“理想主义”是人们认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唯物主义”指一种相信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的哲学。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渗透整部哲学史,但是很少像巴洛克时期这样明显共存。因为牛顿的原因,唯物主义日益盛行。大家认为理论上,自然界所有变化都可以用数学精确地计算,“机械论的世界观”由此诞生,但任何人都不认为机械论与上帝的信仰有任何冲突。但之后两个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并不这么认为,拉普拉斯发表了最极端的机械论观点,也就是所谓的“决定论”,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命中注定,如果有某个神祇在某个时刻能知道所有物质分子的位置,则没有任何事情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同时他们也能看到所有过去以及未来的事情。他们认为人并不拥有自由意志。但是大家发现灵魂与大脑的关系并不像尿液与肾脏的关系,因为灵魂并不是物质,所以无法分割成更小的单位。

  笛卡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如苏格拉底一样,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他认为人们不能完全相信古籍的记载以及自己感官的感觉。苏格拉底,柏拉图,圣奥古斯丁与笛卡尔属于一脉相传的理性主义者,相信理性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

  在文艺复兴之后,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应该讲哲学整理成一套体系,也就是从基础开始创立,企图为所有哲学问题寻找解释。笛卡尔则是第一位做这种尝试的现代哲学之父。他最感兴趣的题目,是我们所拥有的确实知识以及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

  人们这时愈来愈倾向采取机械论的观点。笛卡尔相信“精神”与“物质”有明显的不同,他不属于“身体机器”的一部分。

  笛卡尔希望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学思考,他运用我们算数时所运用的“理性”来解决哲学问题,并认为只有这种结果才是我们可以了解的,真实的。他主张哲学应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他的第一步是在一开始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因为他不希望我们的思想是建立在一个不确定的基础上,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之前,要摆脱前人的所有理论影响,他甚至认为我们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因为这可能误导我们。

  前人大多走到一半无路可走,笛卡尔设法从零开始,怀疑一切。这时他悟出:有一件事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这就是我思故我在。

  但笛卡尔认为人们之所以天生清楚知道什么是完美的实体,是因为上帝这个完美实体的概念与生俱来烙印在我们身上,就像工匠在作品上打记号一样。不然不完美的我们不可能会有完美实体的概念。很多人认为这结论是笛卡尔的弱点。

  笛卡尔再次引入了柏拉图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概念都是幻象,我们可以运用理性察知他们的数学特质(比如长,宽,高),但是感官经验的特性便可能欺骗我们(比如颜色,气味等)。如果我们的理智很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外在的数学特性),那么上帝不会欺骗我们,这件事物必定如同我们所知那样。

  笛卡尔宣称宇宙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一种是思想,灵魂,一种是扩延,物质。灵魂非实体,不占空间,所以不可分割,物质纯粹是扩延,可以一再被分解成更小的单位,但没有意识。思想与扩延都是来自于上帝,但两者之间没有任何接触,不会相互影响。所以我们说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他认为只有人类拥有灵魂,其他则属于扩延世界,都是复杂的机械装置罢了。他认为人类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又占空间,又有灵魂,也有扩延的身体。他把身体看做机器,灵魂独立于身体运作,我们所用理性思考的一切都发生在灵魂中,因此不受扩延世界的左右。他并不否认动物也可能有思想,如果有,那么同样也是二元的存在。

  笛卡尔承认灵魂与身体之间经常相互作用,他相信灵魂会透过一个成为松果腺的脑部器官与人脑连结,灵魂与物质在此相互作用,灵魂可能会受到身体冲动的影响。但是人的理性是高尚的,可以挣脱这种桎梏,假如我们变老,一加一还是等于二,三角形内角和依旧是一百八十度。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那些似乎能够自行运转的机器和钟表十分着迷。

  现代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哲学家们认为人的精神也许并不比身体官能自由,这种似乎具有智慧的机器可能会吓尿笛卡尔。

  斯宾诺莎时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他认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之所以流传至今完全是透过严格的教条与外在的仪式。他否认整本圣经都是受到上帝启示的结果,他说当我们阅读圣经时,要时时记得它所撰写的年代,来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如此便会发现经文的矛盾之处。他大力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与爱的精神,却被讽刺地驱赶,最后只好隐遁,专心研究生活,为人打磨镜片糊口。(这件事可说具有象征意义,一个哲学家必须帮助人们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生命)

  斯宾诺莎鼓励人们用永恒的眼光去看待事情,感受无穷的空间与时间。他认为上帝就是大自然,上帝不是一切,但是一切都在上帝之中。对他而言,上帝创造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置身其外。

  《几何伦理学》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斯宾诺莎所指的伦理与现在所说的并不太一样,而是包括生活的艺术与道德行为。他秉承了笛卡尔的数学方式的哲学思考,用绝对合乎逻辑的术语和公式来显示人类的生命乃是遵守大自然普遍的法则。

  斯宾诺莎拒绝了笛卡尔将世界二分的想法,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笛卡尔的上帝独立存在,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大自然,而且这个自然所指的不光扩延的自然界,还有精神上的思想。他认为人类所感知的“思想”与“扩延”不过是上帝众多属性中的其中两个罢了。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假如一枝花,这是上帝在用扩延属性的模态来展示这朵花,而一首咏叹这支花的诗歌,则是在用思想属性的模态来展现。

  在他严峻的公式之下,其实埋藏着他对生命美妙之处的体悟。

  在我们思考或者移动的时候,可以看作是自然透过我们思考移动,因为我们就是某种广大无边的存在。我们所做的事情由“自然法则”决定,这法则标志着我们的本质(比如我们可以移动拇指,但是不能让他飞起来)。这种法则我们称之为“内在因”,与傀儡师操控式的“外在因”不同,因为上帝就是“内在因”,表示物质世界发生的每件事都有其必要性(参考斯多葛学派)。这也象征着斯宾诺莎是一个决定论者。

  所谓自然法则也并没有那么玄,我们可以想象一只狮子,他无法决定自己是否食素,是否要去杀别的动物。再用人来打比喻,我们出生就会要吃奶,吃不到就会含住自己的手指,大一点就会对周围感到好奇,再大一点就会缠着妈妈叨逼叨,还会怕黑,青春期的女孩会去化妆,这每一件事背后都有一个很复杂的理由。我们的发展与成长受到社会舆论,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阻碍与限制,只有我们能够自由发展固有能力时,我们才能算一个自由的人(像一颗苹果树在雨水充足,阳光普照,没有生长阻碍下茁壮成长),但这个自由也被我们内在潜能所限制(像一棵苹果树永远不会长出梨来)。

  斯宾诺莎指出我们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人的灵魂被囚禁在一个类似机器的身体里,我们可以争取自由,但是永远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因为只有上帝(或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三):哲学启蒙--致《苏菲的世界》

  

我理解的哲学是这样的

我,一个普通的中国式小孩,童年是在红白游戏、冗长的肥皂剧、热血的动画片中度过的。我既没有感受过苏菲所处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也没有一个像艾伯特那样精通哲学的父亲为我启蒙。但是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会从儿时起便在脑海中萦绕过一些声音,关于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疑惑,虽然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按部就班的跟着老师,学校,家长安排的道路前行。但是仔细回想,肯定会有这样的时刻,因为彼时的我们心中没有清晰的对世界的认知,恰好拥有一个哲学家必备的好奇心。我们开始对生命感到好奇——观察蚂蚁、逗弄蟋蟀;我们毫不设防——开心的时候会大笑,不开心的时候会放声大哭;我们会时不时的动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被赋予的智慧去思索这一切从何而来,每天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点滴小事有可能都会刷新我们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都是在试着回答这些令人困惑的哲学问题。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这是书中苏菲第一次拆开那个信封,印入眼帘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好问题,然而渐渐的我们开始长大,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成年人,我们开始脱离哲学的思考,因为我们意识到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只需要接受就可以,所以我们就接受了,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无意识下渐渐褪去。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不再去深究这些问题。 成年的我们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我就是我。我活着,也会死去,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子的。你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生命会出现在这个世界?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我不太解释得清......但是我不在意。我知道科学家已经分析过地球的由来,还有那些高深的宇宙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一切——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等等。这一切终究已经有了合理的解释,总之世界就是这样子的,我对它了解到这里就足够了,它与我无关,与我的生活无关。” 站在一个普通成年人的立场上,我能够理解我们活在世上会感到饥饿,会生病,会寒冷,会感到寂寞孤单,所以我们需要食物、需要温暖、也需要他人的爱。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当这些都得到满足之后,我们还需要什么?我觉得我们需要去试着弄明白: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宇宙、地球和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宇宙来说,每一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所幸我们可以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哲学去思考,世界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千百年以来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纠正对世界的认知,正是源于拥有这不断追求真理的哲学家的精神。

这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其背后是否有某种意志或意义?人死后还有生命吗?我们要如何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有意义的活着?

  这本书借一个科幻故事,带领我们粗略的了解了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哲学大师对世界的理解,而这其中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或许会带着所处时代的桎梏,但是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毋庸置疑我们必须不断的思考才有可能揭开谜底或者说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也许会像我一样惊奇的发现,但凡是优秀哲学家都会在科学发展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对哲学问题的探寻其实也正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

“...磷光和其他所有的有机体都是由那些曾经融合为一个星球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 “人也是吗?” “没错,我们也是星尘。”

书中涉及的哲学理念

  一.【古希腊哲学】

  泰利斯(Thales)

  1.水是万物之源,所有的生命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2."万物中皆有神在"。

  安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

  我们的世界只是所谓的“无限定者”(注:世界由无限定者元素所构成)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无限定者"并非指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

  安那西梅尼斯(Anaximenes)

  万物源于"空气"或"气体"

  (以上三者想要从古代神话以外的观点来了解周遭发生的事。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事物来自虚无,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

  时间节点:公元前五世纪

  帕梅尼德斯(Parmenes)

  1.万物亘古长存。

  2.世上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

  3.在感官与理智中选择信任理智。(感官上事物会发生变化)

  赫拉克里特斯(Hera—creterus)

  1.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人不可能两次经过同一条河流。

  2.事物【感觉】都是相对的。

  2.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恩培窦可里斯(Empe—docles)

  1.水火气土四根说。(万物中皆含有各物)

  2.世间发生的事便是这四种元素的分合聚散,"爱"使事物相聚,"恨"令其分离。(将其理解为自然界的两种力量)

  3.将物质与力量分开。(注:【现代科学表述】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各种矿物在不同自然力之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安纳萨哥拉斯(Anaxagoras)

  1.万物由"世界细胞"构成,无限可分,须弥芥子。(注:可理解为基因/DNA遗传信息)

  2.秧序(心灵)令世物聚散。(力量)

  3.认为别的星球上可能也有人类。并且指出,月亮自己并不会发光,它的光来自于地球。(注:现在我们知道月亮的光应该是来自于太阳)同时他还解释了日蚀的现象。

  德谟克里特斯(Democrltus)

  1.原子虚空论,原子形状不同,不可分割。

  2.唯物论者。

  3.流动事物的背后有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

  贺若多陀斯/修西德底斯(希腊历史学家)

  不再认为国家战败是诸神的报复(注:开始为历史事件的发生寻求合理的解释)

  希波克拉底

  希腊医学的始祖,开创了“医学伦理”(为疾病与健康需求合乎自然的解释)

  诡辩学派

  普罗塔哥拉斯(Protagoras)

  1.“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以人为中心。

  2.不可知论,怀疑论者。

  “诡辩学派”的哲学家认为哲学问题或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不可能揭开大自然及宇宙之谜,宣称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他们是苏格拉底时期雅典的主流学派。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

  1.承认自己无知,"一个爱好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引领人们运用本身的常识去思考)

  2.认为知识源于内心。

  3."知善者必能行善",只要有正确的见解就会采取正确的行动。

  4.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苏格拉底坚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人的理性之中。

  柏拉图

  1.关心的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将其加以联系。

  2.追求永恒的"真善美"。

  3.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把世界分为"理型世界"与"物质世界"。其中理型世界中存在着物质世界所有形象的"模型"。

  4.身体流变,灵魂不朽。对于理型的概念存在于灵魂之中,其完美吸引灵魂回归理型世界。提出"洞穴神话"。

  5.理想国与男女平等观。

  亚理士多德

  1.感官世界先于理念世界。.自己感官未曾经验过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源于体验。(经验主义)

  2.形式存在于事物中,与质料不可分割。实在界(感观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3.“质料”总是可能实现成某一特定的“形式”。我们可以说“质料”总是致力于实现一种内在的可能性。亚理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

  4.因果论:质料因(发生时机),形式因(物质特性),主动因(运动推动),目的因(发生目的)

  5.三段论的简单逻辑,生命层级说。

  四大学派

  犬儒学派

  1.认为幸福源于内心。

  2.轻视物质条件,提倡极简生活。

  3.由于提出"不必过于忧虑生死及他人的苦难",所以后来成为对轻视他人真诚,漠不关心他人困苦的同义词。

  斯多葛学派

  1.每个人都是"世界常识"的一部分,都是大世界的一个缩影。

  2.认为世界上存在建立于人类理性及宇宙理性之上的"神明律法"(世界公理)。

  3.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大自然"。一元论。

  4.提出“人本主义”,主张以个人为人类生活重心。"对人而言,人是神圣的"。提倡积极参与公共政治,"民胞物与"。

  5.认为生死只是遵循自然法则的现象,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人要学会接受命运,不因悲喜而动。

  伊比鸠鲁学派

  1.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享受。以为人生至善之事乃是享乐。

  2.享乐不仅指感官享受。人可以运用理性考量行动的乐趣及代价。

  3.提出"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4.反对参与政治,要求人们离群索居。

  5.无神论。

  新柏拉图派

  1.救赎论。

  2.提出万物一体的光暗两极论。上帝为光极,光度依绝对公理,灵魂,动物,物质等逐极下降,直至上帝之光照不到的黑暗。

  3.特别提出神秘体验(合一体验)的泛神论,认为世界一体,自然包括人类,又高于人类这一形式。人类可透过"灵魂"与万物合一,感受"我即世界"。

  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哲学】

  耶稣

  1.原罪论。

  2."爱邻如已"。

  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

  1.将新柏拉图派与基督教义相结合。

  2.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人本主义。

  3.人与上帝之间的距离不可跨越。

  圣多玛斯(ThomasAquinas)

  1.将亚理士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义相结合。

  2.认为人可以同时运用理性与信仰认识上帝(世界)。(以信仰为主)

  3.人与上帝之间的距离不可跨越。

  费其诺(MarsilioFicino)

  米兰多拉(PieodellaMirandola)

  1.强调人的尊严,人文主义先驱。

  2.泛神论。

  三.【近代西方哲学】

  理性主义

  笛卡尔

  1.提出以建立"数学化"哲学体系的方式探索哲学问题,二元论。

  2.怀疑论,认为生命唯一真实的是思考,"我思故我在"。

  3.理性主义,"越能被理性认同,就越真实"。

  4.世间存在完美实体,即上帝。

  史宾诺莎

  1.理性主义者,批评既有的宗教,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主张宗教宽容。

  2.用"永恒的观点"看问题,泛神论者,一元论。

  3.认为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他不是一个外在因,上帝(自然规律)通过内在限制显现(为我们所知)。

  康德

  1.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

  2."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不一样的。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认识受外在限制与内在限制影响。

  3.重视道德,并为此强调信仰与"上帝"。

  4.每一个人都有实践理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人是自身的目的,而非工具。

  黑格尔

  1."世界精神"是文化的集合,它受时代局限,但朝"更了解自身价值"的方向演进。没有"永恒的真理"和"永久的理性"。

  2."正,反,合"的辨证法,存则必有反,反则必趋和。"从纯粹逻辑或哲学的观点来看,两个观念之间总是存在有一种辩证式的紧张关系"。

  3.外在客观对个人有束缚作用,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指人类文化(文明?))能够发现自我。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个人意识,集体意识,哲学映现。

  4.泛神论者,每一件事物都属于一个大的‘自我’,这也是黑格尔的哲学。批评个人主义,认为每一件事物都是世间唯一的世界理性的表现。

  经验主义

  洛克

  1.认为我们的心灵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先透过感官而来的。

  2.关注两性平等,最旱提出分权。

  柏克莱(GeorgeBerkeley)

  1.物是观念的集合,否认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人无法确认物质世界的性质)。

  2.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精神性的成因。

  休姆

  1.断定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

  2.认为人没有不变的自我。心灵是‘一个剧场。在这个剧场里,不同的感官认知在各种位置和情况下轮流出现、经过、再现、消退及融合’。休姆指出,我们心中有的只是这些来来去去的知觉与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

  3.不可知论者。

  4.言语或行为不由理性决定,而由感情来决定。

  祁克果(S&renKierkegaard)

  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整体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主观真理论",认为可以被清晰把握的事物不值得关注,与己有关的才有价值。

  3.生命三段论,人可分为美感,道德,宗教三个阶段。

  4.存在主义者。

  注:(启蒙运动)

  1反抗权威 2.理性主义 3启蒙运动 4.文化上的乐观态度 5.回归自然 6.自然宗教 7.人权

  (浪漫主义)

  1.强调感情,经验,想象,渴望。2.将"世界灵魂"看成是一个‘自我’,而这个自我在梦般的情境下创造了世间的一切。3."统一体"论,崇尚自然。

  四.【自然主义(无神论)哲学】

  马克思

  1.唯物主义者。认为我们的思考方式有一大部分受到社会中的物质因素的影响。此外,这类物质因素无疑也左右了历史的发展。

  2.促成改变并因此把历史向前推进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提出剩余价值理论。

  达尔文

  1.否定人在《圣经》中的地位。

  2.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佛洛伊德(SigmundFreud)

  1.潜意识理论,主张人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

  2.以"本我,自我与超我"(本能的意识,本能与现实妥协的意识,规则与理性意识)解释心理现象。

  五.【现代西方哲学】

  尼采(FriedrichNietzsche)

  1."上帝已死"。

  2.重视生命本身及现实世界。

  萨特(Jean—PaulSartre)

  1.存在主义者,认为哲学应该把人存在的情况作为出发点。这里的存在指"意识"到自己存在。"存在先于本质"。

  2.人并没有一种不变的本性,生命没有固定的意义。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赋予其意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四):哲学始于好奇心

  据说这本书是最畅销的哲学启蒙书,全书由两个线索交错、重合:一边是14岁女孩苏菲和神秘哲学家艾伯特之间亦师亦友,通过一系列书信和谈话对西方哲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和讲解,一边是同样年纪的席德和她爸爸之间的通信往来,而最后的真相像是一个梦中之梦:苏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爸爸为女儿写的小说里的人物,也是爸爸对女儿的一场哲学启蒙教育,虚虚实实、似梦似真,让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哲学变得有吸引力,跟着苏菲从最初的自然派哲学家走到达尔文的进化论。

  人类对世界的惊奇、对人生的疑惑、对自身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最后到马克思和达尔文进化论,人类的知识不断在扩张在进步,任何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都离不开他们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这是个历史过程,而真理就是这个过程。

  哲学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去向何处?我是我但又不是我,如果我不是我而我又如何看待我现在这个自我?世界从某些物质而来不断演化,也只是宇宙中的微小的星尘,你我是否存在,在这个世界里,每个生命是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五):苏菲的世界很奇妙

  谈毕人性善恶,《苏菲的世界》又把我带到了人的无知与智慧的门前,“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苏菲越来越发明白:知道自己无知,也是一种知识。

  无知、智慧,前者是人类都不愿意承认的事情,而后者则是绝大多数人都渴望拥有的又是希望可以与他人比较的资本。“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不过这里的“知识”是超越了“智慧”的,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知识,也不是指后来所谓形而上学的知识,而是人对“美德”的理性认知和把握。“美德”包含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也许也是人生一大智慧罢!

  想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个体,首先要学会明辨是非。“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斯曾经说过:“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他的意思是:一件事情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完全要看它与人类的需求有和关系而定。是非观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也间接奠定了一个人的品性。而是非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善恶标准,亚里士多德曾经批评过德谟克利特,说他忽略了目的因,把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归于必然性。但是对于灵魂学说,他却是值得关注和表扬的。他揭示过许多人生箴言:“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凡期望灵魂的善的人,是追求某种神圣的东西,而寻求肉体快乐的人则只有一种容易幻灭的好处”……德谟克利特关于人生真谛的探索,教导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抛弃假、恶、丑,给人们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走进苏菲的世界,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洛克、休姆、伯克莱、康德、黑格尔等伟大的哲学家,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到的眼光,探索了一个未知的西方哲学世界,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带着苏菲和读者畅游了这个神奇的国度,让我们与善恶是非交朋友,与真正的自己对话,浅看生命的开始和消亡……

  《苏菲的世界》是本深入浅出的哲学读物,用简单的角度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丰富和开阔的视野式西方哲学,带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通往更光明的远方。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六):在最美好的岁月里遇见,往最高处的兔毛上攀爬

  怪我目光短浅,知道上了初中才知道世上有这本书。在书店纪念偶遇见它,刚认识也就刚买。

  那时我和苏菲一样,都是十四岁——这也许是什么默契吧。

  苏菲在十四岁时开始了她的哲学之旅,我也在十四岁时(像席德一样)在书外的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哲学的光芒。

  第一次读《苏菲的世界》不太认真,后来好几次打算细心读,也没有突破本书的1/3,对于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家的部分我不太搞得清楚。

  不过我读的最懂的还是前几章。苏菲的哲学老师不仅告诉她哲学是什么,同时也好像在警示她:“苏菲,你正处于一个前途未知的年龄。你是想和其他大部分人一样爬到兔毛低端,享受着平凡的生活,淹没于柴米油盐的琐事中了了一生;还是勇敢的爬到兔毛顶端,看看我们的大兔子长什么样,或者大兔子以外的世界长什么样——我敢说,苏菲,你一定能够看到一个令你内心无比激动的神圣的世界。”

  也许我跟席德一样,在读完前几章之后,都会有一种“赶紧抱紧兔毛,才知道下方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抬头仰望,第一次看见璀璨的星空”的感觉。

  14岁,青春期,一个“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的美好时光,顿时感觉像是“(一步步受家庭学校社会引诱)慢慢滑入兔子皮毛深处,未来要过上蚤虱一样的生活!”

  感觉贾德在向我说:“孩子,你的处境很危险。”

  在读完《小王子》之后,《苏菲的世界》又一次让我把童真的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以前会安慰自己:“虽然离童年越来越远了,但幸好自己还没有丧失所有好奇心。自己还会思考,还会胡思乱想,还不必为了生活失了天真。”

  《三体》中有两句话:“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不思考,上帝连笑也不至于。”

  虽然我们弱小,我们无知,但是我们会思考。就算永远也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也可以得到灵魂的尊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七):存在与语言的巅峰

  这本插图版的苏菲的世界我读了很久,整部书是对西方哲学的一个概括总结,从希腊文化和闪族文化的根基入手,逐渐展开了一个奇妙而广阔的哲学世界,古时的神话,希腊的理性,中世纪的基督,巴洛克时代的奇幻,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并存的碰撞一直到现在的存在主义都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即使是普通生活中似乎也可以感到他的能量,整本书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存在和语言。

  存在自不用说,从我是谁这个问题出发,存在就成为了哲学的一个大问题,古代奇妙的神话固然给出了富有丰富想象力的故事,但显然随着城市的发展,自由气息的诞生而使得市民阶层开始不满足于此,他们开始了理性的漫步,最具代表的莫过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理性世界的关辉被点燃,存在成为了永恒的观念世界,一时间各种文化的声音响彻在希腊的中心广场上,直到一个名叫保罗的哥们的声音彻底终结了这种理性思潮,欧洲迎来了漫长的中世纪,人的存在问题变成了神的问题,随后的文艺复兴给欧洲带来了人的解放,人们终于抛开了原先的枷锁,思考自身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笛卡尔建立了数学的完美世界,休姆、洛克的经验主义可以更加关注自身与自身所得到的东西,在两种思潮的演化中,逐渐出现了十八世界的浪漫主义,卢梭和谢林强调回归自然的口号,让人的存在于世界的存在融为一体,随后黑格尔与祁克果的思辨又更开始加入时间的维度,打破了永恒的观念,黑格尔强调辩证,祁克果强调信仰,而达尔文、马克思、佛洛依德三位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现代哲学增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达尔文从外在的生物理论论述了人之所以现在存在的理由,马克思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论述了现在社会之所以是这样的理由,佛洛依德则给那些超自然者当头一棒,告诉我们内心的存在。

  语言则直接反映了本书的架构上,开始的故事其实只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脑电波,这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有点类似盗梦空间的感觉,不过由于他符合哲学的因果论和我们现在人的思考方式,他的理性总是那样真实,即使最后开始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怪想法,也能让读者接受,我想这就是读者费尽心机写出两套故事的缘由吧。

  只有哲学才能让理性达到存在和语言的巅峰,他更直接,更日常。思考存在会使语言更富因果,交流语言会使存在思考更加细致。另外正本书的插画确实不错,有点超意识流的性质在里面。边读书边欣赏插画也是不错的选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八):书评

  当然,这本书只列举了一些流派里比较重要的哲学家,及最主要的观点,而且叙述大多是不成严密的。但这毕竟只是一本通俗读物,许多理论虽然不全面,但是最核心的观点已经讲清楚;虽然行文不紧凑,但是有逻辑、成体系,并且很流畅。

  目前发现其最可贵的有两点(也是让我最有收获的两点):

  首先,可能由于作者是高中哲学教师的缘故,他真正像面对一个孩子一样将哲学娓娓道来,把抽象的哲学理论讲得非常浅显,并且,他似乎非常了解学生会在哪些地方感到困惑,会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比如魔术师变出来的兔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其次,就像封面上写的那样:“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起码这本书在我身上确实造成了这方面的影响,不管我是否变得如孩子一样对所处的世界出现最原始的好奇,但我确实感受到我出现了这样的某种转变。而对人类和对生命的赞叹也是随之而来的。我猜想,造成这种影响,和艾伯特一开始在白信封里问苏菲的那些恰到好处的问题有关。这些从没想过或想过但很快放过的问题似乎重新打开了一些窗子,射进几束阳光,让我重新打量自己所处的屋子。哈,这个回忆起最初的好奇心的其妙过程和柏拉图的回忆说有点像。灵魂先于躯体存在,当灵魂进入躯体时,由于躯体的遮蔽,它便忘了理念,当遇到具体的可感事物(一匹马)时,才想起在理念世界见到的完美的理念(马的形式),并产生一种回到本来领域的渴望。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九):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以前每次看到此书名时,以为是很久以前出的书,比如1950年以前甚或是20世纪以前,因为以前一直听说此书是精典,精典书一般都是成书很久的书,并一直有认为其是一本精典童话书之类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其出现在一些对青少年阅读书目的推荐书之中,而这本书却是成书于1990年。也就是这一两年,才知道这本书原来是一本哲学书,也因为是一本哲学书,买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看,这是因为我持有与大多数人一样的观点:哲学是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事,所以不着急。然而,不知不觉地,我却突然意识到哲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因为它解决的是你为什么而活之类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竟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那他一生必定是糊涂的,活着的时候会忙忙碌碌,去跟风追求大家都在追求的东西:钱、地位、名声等,死时一定会后悔说这生白活了。而如果在年少时即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那一生都会有一个比较坚定的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财富和地位等也许不过是一个自然得到的副产品。即我认为,一个人只要坚持去追求他的目标,他不但会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和满足,同时也会获得世俗的成功。而这些,是一个人具有哲学思维后会得到的。而若没有及时进行哲学思考,即使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也大多不快乐或一直不得心安,像那位获得了奥赛一等奖保送清华后却出家的学霸,以及去年自杀的、大家公认的优秀人物林某某。

  这本书的写法很奇特,用一句书中的话来表达,即是“一个人怎么可能在一本有关他自己的书里面发现一本有关他自己的书呢?”。书中的苏菲和哲学老师,其实是书中的另一位角色写作虚构出来的人物,但他们却互相影响。而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阐述目前人类现有的哲学体系情况,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等的出现,以及笛卡尔、洛克,再到达尔文、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最后是萨特,这些都是在哲学体系上基石般的人物或事件。还好去年看过一本《哲学的故事》,对这些都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看这本书时,多多少少理解起来更顺畅些。不过,让我自己觉得有点难为情的是,这本书其实在一般的推荐中,都是推荐给初中生看的,而我,看完这本书却并不能说是完全的明白地理解了。所以,我还是有点怀疑我的智商。

  跟随本书某些句子,也许可看见并串联起哲学的脉络。

  具体 详见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32802021979366&mod=zwenzha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十):少年书房 | 少年时代也要学着体会一下终极关怀

  少年书房 | 少年时代也要学着体会一下终极关怀

  2014-07-05 孙正凡 外滩教育

  第34 期 少年书房 来了。每周六,我们约请行家给孩子推荐一本书,推荐的标准是少年时应该读并且值得读一辈子。本周,天文学博士孙正凡为大家推荐乔斯坦·贾德所著《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是挪威一位高中哲学教师,他发现众多哲学启蒙书少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著作,于是自己动手写了这本《苏菲的世界》。该书巧妙设置,以一封封神秘来信,徐徐展开一幅哲学发展的卷轴,帮助孩子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引发孩子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和追问。

  …………订阅“外滩教育”……………

  1、点击上方文章标题下的“外滩教育”

  2、在“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外滩教育”,或搜索微信号“TBEducation”

  3、点击右上方的按钮,查看公众号

  ………………………………………………

  《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是挪威一位高中哲学教师

  哈利·波特在11岁生日那天收到了来自魔法学校的通知,开启了神奇的魔法之旅。在《苏菲的世界》中,即将15岁的苏菲也收到了一系列奇怪信件,从此她对世界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她的命运也和其他人大不一样了。这些信件构成了一部简洁的哲学课程,而《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本身和读者一起,构成了一个故事里面有故事,故事背后还有故事的神奇世界。

  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是挪威一位高中哲学教师,他发现众多哲学启蒙书中,很少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著作,于是自己动手写了这本《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一举成为全球畅销书。

  目前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缺少哲学课程,这也是本书值得推荐的意义所在,希望它能够为我们的青少年补上一门轻松有趣的哲学课,就像炎炎夏日里享用一杯清凉的饮品,让我们的头脑也冷静清爽起来。

  哲学思想的力量

  说到哲学,大多数人都以为哲学就是玄学,总是谈论一些不食人间烟火“不切实际”的问题,比如“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当然这些问题是基本的哲学问题,但哲学问题远远不限于此。翻开任何一本哲学书,或者到图书馆浏览哲学书架,你会发现哲学话题包括万象,从世界的起源、宇宙的运作,到社会规范、道德观念、法律政治、语言心理、美学艺术统统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哲学”这个词是毕达哥拉斯提出来的,它的希腊语本义是“爱智慧”,即“趋向智慧的努力”。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那些古代思想家、科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培根,还有牛顿,其实他们共同的身份都是哲学家。

  最初的科学研究就是作为哲学而出现的,牛顿划时代的著作《原理》全称就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科学”这个词在牛顿时代才逐渐开始盛行,至于“科学家”这个词,是牛顿去世一百年之后才出现的。牛顿在世的时候,他们都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今天“理科博士”(Ph.D)如果直译过来,仍是“哲学博士”。

  著名韦氏词典给出的哲学定义是:1.智慧或知识的源头、热爱,或对此之追寻;2.对行为、思考、知识与宇宙的本质等原则、理论或逻辑的分析。这样简单的两行字,其实孕育着无穷的力量。两千多年来哲学家默默工作的成果,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

  地球是圆的,这一发现直接推动哥伦布航海的成功

  自然哲学家从观测推断出我们脚下的大地是球形,这一论断和我们的日常经验(大地是平的)是冲突的,但这项有力的论证激励着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扬帆远航,哥伦布因此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证实了两千多年前的论断。以伽利略-牛顿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推动了工业革命,让人类掌握了改造山河、上天入地的本领。

  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哲学家承继古希腊传统,对人性和人类社会制度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三权分立”等重要的思想,推动了个性的解放,推动了美国、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即使在此之前,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被神学利用,成为替上帝和神学辩护的工具,但哲学固有的思辨力量,仍然推动了神学内部的革命——宗教改革的发起人马丁·路德既是一位宗教领袖,也是一位哲学家。

  哲学史就像是一出分成许多幕的戏剧,就像苏菲一样,随着我们对哲学了解越多,哲学带给我们的惊奇也就越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哲学这只手是如何悄悄改变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进而改变整个世界的。

  哲学vs神话

  最基本的哲学问题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其实也是每个人在童年、青少年时期都曾经问过的,因为这个世界对孩子们来说是充满新奇的。可能每个家长都为这些提问而头疼过,不过别不耐烦,这说明每个人都有成长为哲学家的潜质,包括已经不再提问的家长们。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基本问题在人类历史上被反复提出,那么就必须提供答案。最初的答案都是以神话形式出现的。神话及其背后的思维模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苏菲的世界》作者是挪威人,他就举了北欧人最初对世界的解释:

  北欧最初对世界的理解图示,“中央王国”是世界中心,彩虹链接着人类的中央王国和诸神的领地

  北欧人相信人类居住的这部分世界是一个岛屿,时常面临来自外界的危险。他们称此地为“米德加德”(Midgard),就是“中央王国”的意思。在这个中央王国内,有一个地名叫“阿斯加德”(Asgard),乃是诸神的领地。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化解释世界的常用模式。我们中国人,自称“中原”“中国”,古人认为我们居住在“天下之中”;“地中海”这个词也是欧洲古代认为他们才是世界的中心(欧亚非三大洲环绕地中海)。那么哪里才是“中”呢?古希腊哲学家发现,原来我们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只是地球的直径实在太大了,各民族之间隔得又太远了,所以每个民族都觉得自己是在“天下之中”,其他人都是“蛮夷”。

  根据神话,每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受神灵眷顾的,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女娲娘娘造出了我们人类。同样,匈奴自称“天之骄子”,犹太人自称是“上帝选民”,古希腊人的神话也认为人类是天神普罗米修斯创造的,并一直在保护人类免受鬼怪恶魔的伤害。

  在这些神话基础上,又诞生了古代的宗教,成为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神话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也让人很安心——我们是世界的中心,神灵都在保护我们呢,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儿嘛!但可惜的是,这些神话假设经不起推敲、追问和比较。

  古希腊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之地,附近的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希腊自身,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出现了发达的文明。各民族在此交流过程中,都带来各自至高无上“最厉害”的神灵。问题就出现了,这么多“最厉害”的神灵之中至少有一位不是“最厉害”的,也就是假的。那么进一步设想,也可能这么多大同小异的“最厉害”的神灵都是假的。

  古希腊哲学家最早提出,应该避免引入超自然的力量(妖怪鬼神)来解释世界上的各种现象,要观察和使用其中的自然因素经过逻辑推理来获得答案。

  神话解释不过是“这个世界应该就是这样”,而哲学引导我们探索“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

  针对各种“天神造人”的古代传说,古希腊哲学家指出,其实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了这些天神,而不是相反。同样风也不是恶魔吹起来的,应该从空气、热、压力等因素来解释。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理性”,哲学就是关于理性的艺术。

  休昔底德用哲学的分析方法写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已经把哲学应用于历史研究,强调要理性地分析历史发展中的政治力量,而不是像《荷马史诗》那样把历史事件归结于天神之间的争斗。希腊哲学影响到学术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苏菲的世界》中,苏菲拿到 “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时,就想到宗教课上说上帝创造了万物,那么是谁创造了上帝呢?他是从无中生有创造了自己吗?万事万物包括上帝都应该有个开端吧?苏菲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除了古希腊以外,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也产生初期的哲学萌芽,比如中国古代关于“白马非马”的思辨,印度佛教经典“因明学”也带有很强的逻辑性。那么为什么我们讨论哲学的时候,一般默认是“西方哲学”呢?

  哲学精神: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希腊三圣哲”,这三代师徒的哲学观点构成了古希腊哲学的重要部分,《苏菲的世界》也花了大量篇幅进行讨论。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被认为西方哲学奠基者,他自述把一生都献给了最重要的职业:讨论哲学。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思想记录在柏拉图、色诺芬等的对话录中。他对哲学的最重要贡献是他的辩证法(诘问法),他认为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逻辑上的错误,因此他用一系列的提问协助人们发现漏洞,做出判断。苏格拉底经常说,他唯一所知道的,就是他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要重复检验我们的思想,发现正确与谬误。

  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是《理想国》(Republic,即共和国),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或学习了哲学的人来担任国王。以此为标准,雅典式民主并不符合这一条件。但对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来说,民主制才是更值得赞赏的,即便是被民主投票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宁可尊重法律饮下毒酒,也不愿意破坏法律逃生。

  同样的师生争论也发生在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之间。柏拉图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类东西都先行存在一个理想形式,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理想苹果”概念的不完美的复制品。而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柏拉图的这种看法,认为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不能离开个体而存在。柏拉图将他的哲学定义为“理念的科学”,致力于寻找所有现象的基础原理;而亚里士多德哲学是“研究真实宇宙的原因”。

  他们之间既有继承关系,彼此差异也很大。正是这种争论,促进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繁荣。比如亚历士多德的著作涉及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I love Plato, but I love Truth more)。拉斐尔的油画《雅典学园》生动地表现了古希腊的学术氛围,学者们三五成群地争论着问题,不分年龄大小职位高低,追求真理才是哲学家关心的事情。

  拉斐尔的油画《雅典学园》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其他古代民族的文化中,常常出现将先贤的观点和文章神圣化的倾向。

  比如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也出现了许多观点各异,互相诘难启发的的思想流派。但到了汉代,董仲舒帮助汉武帝制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此进入儒家一家独大的时代。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孟子被尊为“亚圣”,颜回被尊为“复圣”,他们的论述才是“最正确”的,从而导致了“思想垄断”,后来的学者只能膜拜和解释前人的思想。在这种学术传承模式下,后人难以发现前人思想的错误,更说不上改进和创新。

  这两种思想模式造成了东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方向。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哲学在摆脱神学桎梏,获得了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哲学大师,哲学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推手。而东方哲学掉进了对前人顶礼膜拜的怪圈,哲学讨论范围和模式都没能形成很大的突破。

  近代以来,在与西方哲学相遇时,数学和自然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被现代化的西方思想所占据,数理化天地生、农业、医学,完成了“西化”也就是现代化过程。西方哲学给东方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认识到孔子也只是诸子之一,开始重视其他思想流派,才有了“东方哲学史”。所以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几乎任何一门学科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都会被教导希腊先哲当初是怎么讨论这些问题的。

  “言必称希腊”,就是因为古希腊人最早找到了“爱智慧”,并且继续发展智慧的方法。

  故事背后的故事

  《苏菲的世界》安排了非常巧妙的故事,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神秘女孩席德和她的爸爸,甚至不朽的也看不见的童话镇。作者贾德果然是一位深谙学生心理的好老师,通过这一连串富有哲学意味的故事,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哲学课程变成了一场猜谜游戏,引人入胜。

  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和自然科学的背景。古代有灵论(就是那些神奇的妖怪鬼神)和近代机械世界观思维范式的交替,神学和哲学之间的互动,科学发展带来的新世界观(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科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哲学的影响),都时刻提醒我们,哲学故事是一部宏伟的人类历史,也是每个人心智发展的历程。苏菲代表的,就是每一个渴望成长、渴望探险的年轻的心灵。

  作者在全书中也散布了许多比喻(有的是隐喻)。如作者多次说明,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变出来的一只白兔,只是这场戏法要变几十亿年,我们人类不过是出生于兔子的细毛顶端一些微不足道的微生物。一般人会偷懒藏进兔毛深处,哲学家则会抓紧兔毛,努力探究这个更大的世界,用观察和逻辑来发现真相。

  在故事行将结束时,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逃到了童话镇永恒之乡,这里的居民是灰姑娘、福尔摩斯、小飞侠彼得潘、巫婆、天使和小鬼。作者大概是想表达对这些不朽经典故事的敬意,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不朽。我想作者已经做到了。

  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迷信使整个世界受火焰炙烤,唯有哲学可降下甘霖。”在即将到来的这个炎炎夏日,让三千年来的哲人陪伴你一起探索世界,获得清凉的智慧吧。

  中文版《苏菲的世界》,作家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