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魂》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魂》读后感10篇

2018-09-04 04:3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魂》读后感10篇

  《安魂》是一本由周大新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魂》读后感(一):人生轨迹是一个圆

  生命开始从无到有,生命的终结是从有到无。

  从无到有,我们经历了尘世纷扰

  从有到无,我们回归纯真自然

  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这个世界有谁懂,谁说活着比死了要好,谁说死了比活着好?

  顺其自然吧,这本书,让我的心安静下来。

  《安魂》读后感(二):前半段有亮点 后半段大失败

  对于人生和死亡,作者并没有提供什么很新的观点。前半段还算不错,写出了父亲儿子生病时所经历的那些痛苦挣扎以及努力,非常动人。但是一到后半段虚构部分就开始沦为毫无意义的讲大道理了,提到的那些例子都好单薄,整个表现方式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所以我看到150多页的时候就果断放弃了,把后面的随便翻翻就过去了。我真后悔我是买了它,而不是去图书馆借的。

  《安魂》读后感(三):一部真正触动心灵的书

  父亲在叙述儿子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带着无限的懊悔与绝望,让我的心为之揪痛;儿子在叙述自己天堂生活时带着乐观与希望,让我又产生超越死亡的思考。正是这种双重角度描写,正是这种人性之间的对话,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反思,让这部本应该带着死亡色彩的书中又蕴含了一抹光亮,让我在悲伤中可以感到温暖,在绝望中可以感到希望。 这是我从心底呼唤:这是一部真正触动心灵的书。

  《安魂》读后感(四):善待周边的人

  忘记具体时间,应该是在2013年的夏天读的这本书。不顺心事情接二连三,偶然间买了这本书,沉浸的那对父子的对话当中。书中的父亲就像是朴实农民可能有些落后愚昧感觉把,但确实是以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读完这本书,就给人体验了一种死亡之后重生的感觉,自己成长的每一天里,同时也伴随着每一天父母的老去,时间无痕无迹,却在慢慢摧毁着最珍贵感情和最挚爱的人。希望那些读到一半缺难以为继朋友们坚持读完,你的灵魂或许就已经得到了完整升华

  《安魂》读后感(五):生者父亲的反思

  这是一部“失独”父亲的真情告白

  前半部分,重点在于对儿子成长过程的反思,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行为角色的重新认知

  中间一部分,对孩子住院时,父母的心态及采取的行动,都让人唏嘘

  最后一部分,探索生命的意义,通过采访各种人物入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

  感悟

  1、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2、跟孩子在一起,用心

  3、时间是生命的别名,在时间殿里,我们都是过客

  4、当个好父亲,需要学习

  《安魂》读后感(六):周大新的《安魂》,安的最多是自己的魂

  翻了一下书,在15秒之内,决定借阅此书。

  我不喜欢偷窥人的隐私,更不是变态喜欢看到别人的痛苦,我只是凭阅读经验相信,这样的文章文字是不会骗人的。

  看过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是在其获奖之前,个人感觉最多80、85分吧;也看过他的两本中篇小说集,感觉他的小说读着不累,故事较为精彩。个人感觉,周大新是一位优秀作家,但不是顶级作家。

  《安魂》是一部特别的小说,如果可以称为小说的话。

  《安魂》应该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165页为止,可以称为纪实部分;后半部分,直到尾页363页,可以称为魔幻部分。

  我是在晚上11点多读至165页的,我泪流满面,我很想将书推荐老婆和儿子看,因为我认为这虽然不是多么精彩的小说故事,但确实真实感人并对人有教益作用

  当我开始阅读后半部分时,我非常的失望是的是非常的失望!必须承认,我是翻读后半部分的,因为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周大新疯了!我承认,他承受人间最大的不幸和痛苦,但是作为一个矛盾文学奖获得者,他真的可以如此玩弄文字和读者吗?!

  周大新大致是于60岁时完成此书的,也就是说,一个甲子年岁的作家,经历了人生多少风雨坎坷,但是遗憾的是,他向读者我们展示的只是一个幼稚的灵魂和生命,这或许是当代中国真正的悲哀所在……

  我必须公开我的信仰,我信奉基督信仰!

  我们的信仰,对生和死的定义非常的明确:世界的一切包括人,全部由上帝创造。人被上帝赋予灵魂,肉体终会死亡,但灵魂永远不死。信神的人,灵魂入天堂;不信神的,灵魂下地狱,就是这么简单!面对神,人有自由选择权利,但是,人终觉会接受:完全的相信神、跟随神、赞美神、感谢神、顺服神,就是人最好的选择!

  周大新经历人间的极端痛苦后,向读者我们展示了《安魂》,暴露的问题很简单很明确:国人需要真理,国人需要信仰!

  《安魂》读后感(七):前半部分的情绪描写很细腻真实

  亲历过失去至亲的痛苦,无法安置这种时时刻侵蚀的情绪,慕名找了这本书来看,试图从中寻找到一星半点儿的安慰,想着作者作为一个过来人,应该能给指一条明路。看完以后,并没有发现什么“明路”,倒是在前半部分找到了很多可以共情之处——原来至亲病重后,人的感觉是那么类似,每个心理过程都仿佛亲历,甚至愧疚自责的细节都很雷同——原来我没有什么不一样,连痛苦都不是独一份的。然而,这条艰难的路,还是要自己一个人走。

  身患绝症,才真切意识医学是如此不发达人类的认知是如此浅薄,我们描述世界的方式是那么不可靠生死之间只有无能为力悲怆,平日里似乎努力能改变一切的感觉如同幻影。就是有那么一些事,发生时无缘无故,结束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命运摆弄。这个时候,多么希望灵魂的存在,这不仅是生者的寄托,也能让我们感觉到宇宙中有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能够给予生命存在的意义。不然,活着有什么意义?每个人的结局都一样,除了肉身的经历不同,难道活着仅仅是生命的本能?如果真的是这样,人和蝼蚁毫无区别,为什么仅仅人具备灵智呢?所以,我愿意相信灵魂是不灭的,生命是灵魂的磨练,而痛苦别具含义

  说到这本书,父子对话的方式,的确能很好地抚慰生者的遗憾,似乎每个问题都有了解释、每个怀疑都自有道理,一切的一切最终都是命运之手的拨弄,作为命运的棋子,我们就是要走那么多弯路、犯那么多错误、忽视那么多命运的提示!这种宿命的感觉,的确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痛苦,降低源自无能为力的自责。也许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但并不敢这么直接地写出来,因为看上去就像是在为自己辩解。所以,相比于作者心理的细腻剖析,能让我得到安慰的,反而更多的是这种形式

  至于后半部分关于天国想象,确实像其他读者评价的一样,有些刻意的感觉。可以说,灵魂在天国安好、甚至能与人世沟通,是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的期望。但这种想象是很难具体描述的,毕竟没有人真正了解,因此越是具体的描述看上去越不可信。此外,作者在前半部分多次反省了对儿子的过多干预和期望,希望如果时间倒流能让儿子自由自在地选择,然而在天国部分,可以看出对儿子生活的设想仍然是先前期望的延续——即便是灵魂,儿子在天国也是独特的,是得到天神眷顾的。

  大概人是无法真正改变自己的吧,道理都明白日子还是一样地过。

  《安魂》读后感(八):安魂,为了百万“失独家庭

  安魂,为了百万“失独家庭”……

  我一向偏激地认为,只有理性冷静才能去直面“生死”这一命题。感情太易冲动不足以承受与掌控关于这一命题的长篇大论。而今,一位父亲近三十万字的呕心力作,让我发现——原来,“向死而生”的意境,并不仅仅存在于哲学家们的专著中;而更多地存在我们这些平常人记忆里……

  《安魂》一书是作者出版社于2012年8月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周大新,是一位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这本书里,他并非仅是去叙述些旁人生活的作者,而是以绞心之痛为笔、以泣血之泪为墨的父亲。他所讲述的故事,来自于自己生活中所有真实的情感回忆,甚至还有着如呓语般的宏大梦境

  书的封面素雅宁静颜色透着几分清幽的凝重,像极了莫扎特那d小调的《安魂曲》,低沉浑厚,又带着几丝直入人心的刺痛。没有太多的介绍,腰封处引用了作者的一句原话:“献给我英年早逝的儿子周宁 南给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而失去儿女的父母。”目录上仅以日期顺序,似乎在告诉我们作者失子之后的那种度日如年的痛苦之情。

  书中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均是以父子之间的互相倾诉为表现形式:第一部分作者从父亲的角度回忆了儿子的出生和成长的过程。文中作者似乎在努力搜索着记忆中关于自己儿子的一切,事无巨细。那如泣如诉的回忆过后,便是带着痛彻心扉的自责剖析,忏悔着在儿子短暂人生路上自己所做的所有错误干涉。作者痛苦地写道:“我竟然没有意识到你才是最金贵的”,“……没有我的这次干涉,你生命完全可能留下另外的轨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我强行改变了你的命运。”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作者与儿子一同抗击病魔到儿子离世前的整个过程。儿子告诉父亲:“学会比吧,与比你的命还苦的人比……”这种看似轻松的劝慰话语中,却流露着作者带着痛苦的自我满足感。他写道:“人的生命未受到侵扰时,很少知道去享受生命中本有的那份快乐和美好,只有当生命险些被收走以后,才会意识到,人活着就是一件该欢喜不尽的事。”作者慨叹生命的脆弱,从宗教哲学高度体味着生离死别给他自己所带来的所有意义。而到了第三部分,仿佛如音乐中的行板一般,作者的文笔突然变得似乎不那么沉重了。作者开始用一种庄重却不失轻缓的口吻,从儿子的角度向父亲汇报着离世之后所遇见的一切。作者似乎受了但丁《神曲》的启发,将儿子所要去的天堂想象成了一个明大是大非、知大善大义理想世界。作者对死亡后的世界进行解构:甄城的道德审判、惩域的罪恶惩罚、学域的学习历练、享域的尽享天伦……无一不体现着作者思想高尚分明善恶观念,他希望儿子能够在天堂继续着自己的生命体验

  钱穆在《湖上闲思录》里认为西方人的爱,重在未来幸福上;而中国人的爱,重在过去情义上。而作者似乎在此书中将中西方的爱意融合到了一起,既回忆了儿子生前所带来的珍贵意义,又畅想了儿子去世后的极乐世界的美好生活。那种穿透于中西文化之中的大爱精神,显然已经完全超然单纯对于儿子的留恋之上。海德格尔认为人都是在向死的路上走着,而亡却不是死的最后定义。“死亡促使人超越生命的边界,瑧求趋向无限的精神价值。”(陆杨语)作者大概是基于对死亡本真的理解,构画着对死亡之后的象征性世界。作者对未知世界的畅想,似乎相信自己的儿子只是去很遥远地方生活,并没有真正的离开自己,只是因为在那个现在的自己还不能去到的地方罢了。生与死一样,都可以超然于痛苦,描绘得无比诗意。诗意的生死之间,是父亲的大爱所支撑起的高贵灵魂,构筑了无比精致而细腻的美学冲击力。

  据统计,目前我国失独家庭已经超过百万。这些家庭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也许在这些失独家庭中,有人在努力忘却着悲伤,有人在默默吞噬着孤独;有人在哭泣中沉沦,有人在绝望后无助。《安魂》这本书算是一种精神的自我催眠吗?也许是,也许不是。那在死生之间相互扶持行走着的白发苍苍的父母们,会静下心来聆听那低沉悠扬歌声吗?

  “主!请赐给他们永远的安息,并以永远的光辉照耀他们……”

  《安魂》读后感(九):《安魂》读后

  开卷即是呐喊!字字带血,句句含泪……

  以已故儿子口吻反向展开的疏导对话苍白深刻,分明是作者徒劳真切百转千回切入心肺的长期思量。

  在我们的认知里,另一个世界是没有疾病和痛苦的,那么离开饱受疾病百般苦痛折磨躯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否极泰来呢?那么所失去的无法割舍的爱,又该如何定义?是用作交换代价吗?

  没有虚构,不作渲染,仿佛昨天,尽是生活。这本书使我想到了我的父辈我的童年、我的儿子,阅读时候情感十分复杂,时时穿插回想,难以客观清晰管理情绪。

  作者以孩子成长经历为线,对一闪即逝的生活琐事细节加以回顾,反思到诸多遗憾,更品咂出细腻的宝贵生活历程

  反观人生步步都随大流主流社会意识,每一年龄段处处蒙头盲进缺乏思考,对子女培养只注重家庭意志的独断实现,忽略孩子心灵的向往虚荣攀比作祟,过高的逼迫要求,对人生成功畸形定义、单一从众心态,人云亦云结果贻害后世,悔不当初。

  作者不仅写出了典型代表家庭的血泪辛酸,也深入生动描绘了相近几代人成长阶段家庭同社会资源间的取舍与权衡,其中诸多弊病如今依然存在。

  痛彻心扉的反省,很难想象每件事后作者续写的以儿子视角的交流,内心作何感受?对自己方向性的错误甚至无可不可的片段批评用词之过分犀利,毫不留情。

  大难常降临于不备。事后由于心理崩溃无助方寸大乱,总把多年无序更无由之事相连,为心灵解脱引幡开道。

  得知噩耗,精神轰然崩塌。抛开家庭条件有别之外,多数家庭面对一时让至亲难以接受的恶疾颇具相似之处:顶梁男人痛苦无法拒绝,终被迫接受,权量亲人思想负担和承受能力尽量隐瞒实情,往返奔走寻求最佳治疗方法和条件……可结果总归欲盖弥彰,横竖逃不掉。

  书中描写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区的章节,使我想起了2013年1月初,我妈妈胆囊息肉手术时候的事。

  经过多次检查,妈妈胆囊多个息肉,达到手术标准。1月5日入院检查准备,1月8日手术。医大二楼手术室外面乱得很,术前起早,签字,准备,我的经神早已严重透支。那天来了很多妈妈的友人,实施麻醉前需要家属确认签字,我心里明白这样的小手术医大每天能做几百台,可是我还是紧张得连姓氏“董”字忘记了如何写,愣在医生桌前几分钟,下不去笔。医生几度劝我说不要紧张,没事的,我回答说,没事。然后我在手术室门口附近站着不走,妈妈朋友们都跟我说,我们在这,你走走去,一言一语说多了我感到十分烦躁,海婷也如此要拉着我走开时,我爆发:别管我,我就在这!闹得大厅人都看过来,长辈们脸上下不来,医生转身走掉。

  事后所有人埋怨我摔性子,不成熟,我想张嘴骂人。我从小家里就两口人,我必须在门口站到手术顺利结束,我要考虑到事情的顺序已没有精力去把礼貌排在第一位,虽然感激,但如有违背,我宁愿与任何力量对抗。理解不了,惘活几十年人。

  中途我听到手术室叫,过去后医生展示了切除的胆囊和里面的息肉,我的心才落了地,体力也耗尽,疲惫不堪,等不到妈妈在麻药苏醒室慢慢醒来就托付给舅舅,先行被海婷开车拉回家。

  由此,我不能根据听到的讲述全部还原当年我做手术时家人承受的心理压力。由此,我能够部分理解作者面对灾难情境所背负的重压。

  重大变故过程中,很多自然而然的事情被迫受到阻隔,退回原点由另外更深层次的角度对人性重新审视考量,比如感情。有的因事而成,也有的缘事则散。

  一次又一次焦心失误的判断,信心稍得延缓随即遭受的狠狠打击,病情不可逆且无法阻止地朝膏肓的深渊迈进。

  一切努力已尽,不放弃希望同时,平静接受现实,心理垮塌,更多活动围绕精神寄托。

  细写从失语到无意识过程,探讨联想生命的起始至离去间的联系,撇开浮于物质精神浮躁层面,试探人生来,建立对家庭和周遭相处的究极朴实意义。

  相伴一程,终须一别。尽管后事极尽简写,却怎么也剪不去悲痛欲绝的殇。

  久久的思念,作者对天国异境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饱含着对至亲浓烈无处安放的牵挂,寄托作者爱憎分明,惩恶扬善性情,也表出渴望简单返璞归真生活的信念。理想之国的描写,暂时使压抑许久的情绪淡化。

  当一部描述苦难坚强讴歌父子情深的书籍逐渐信马由缰变成穿越科幻小说后,我一目十行,三十秒一页翻看着,我不关注作者内心的天国构想,只是好奇情节是否收得回来。这样的突兀变换我还真有些接不住,鸡肋般无奈。

  作者借虚拟天国的构想实现了会见家族先人,同已故亲人团聚的梦,它远超出惦记儿子的意义。如此设想,亲人离世在长远时间概念上就不是绝望的事,甚至与西亚国家宗教有相同之处,超然之上的思考。

  放手思考,大有纵横捭阖打破年限国界之束缚,都用来武装丰富在理想的世界。但于我却失去阅读吸引力,因人而异吧。

  结尾不是永绝而是一个美丽的约定,渴盼团圆远大过生死那一桩事,博大父爱可见一斑。

  分部剪辑出单行本,会是感天动地的著作,后半程或许我年岁大些会回看。

  ——周大新《安魂》读后

  《安魂》读后感(十):穿透骨髓的安魂曲

  “出生”是一个生命过程的开始,而“死亡”则意味着这一过程的终结,对于我们来说,它们都是一种事实,同时也是一种隐藏的秘密。亦如福斯特所言:“出生和死亡,它们令人陌生的原因是:它们既是经验又不是经验,我们只能从别人口中了解。……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人的生命是伴随着一种遗忘的经验开始,又伴随着一种虽然参与但又无法了解的经验告终。” 于是,关于生命的开始与终结在任何时候都能引起我们无限的思考。文学始终是人类精神思想天然的记录者,而关于这一“秘密”的思索和追问也就成为了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尽管如此,生命的绽放始终是璀璨、鲜艳的,它所蕴涵着的生命力让每一个人都能为之怦然心动,相比之下,“死亡”就显得灰暗得多了,它不仅是一个生命的物理存在形式的消逝,同时也将与这一生命体相关联的精神脉络一一切断,留下的只有悲痛。相信人们更愿意扮演的是生命的迎接者,而非是一个生命终结的见证者,无奈总是不能遂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这样的与生命的告别。当生命降临之时,我们欣喜、欢呼,而当生命逝去,我们除了悲痛、懊悔,又能做什么呢?周大新以他特别的方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在经历了中年丧失爱子的悲痛之后,周大新用3年的呕心泣血为我们沉淀出了这一部厚重的《安魂》。可以说在当下犹如浪潮一般涌现的出版物中,并不缺少关于生命的礼赞,相反,能够真正直面死亡这一事实的则并不多,尤其是像《安魂》这样能够穿透骨髓与灵魂的“安魂曲”更是少之又少。儿子周宁还未到而立,正值年轻有为,渴望着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之际,却不幸逝去,留下的只有满满的遗憾与亲人的泣血哀哭:“谁知道失去儿子的痛苦是怎样的吗?那不仅仅是心口痛,那是一种无可言说的痛,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空忙之痛,是五脏六腑都在搅呀!”在这样的哀情中展开“安魂”,不只是要为英年早逝的儿子安魂,同时也是在抚慰作家自己的心。小说通篇都是由父子俩人的对话构成,以“丙子”为界,前半部以回忆为主题,而后半部则通过作家的想像,将自己对于儿子的祝福与爱凝结为关于“天国”的幸福想像。

  前半部中作者采用了纪实的手法,父亲不断回忆往事,从儿子出生到与病魔抗争,一直到最后离世,充满着无比的哀痛与愧疚,他向儿子忏悔自己当儿子出生时并未在身旁,同时又匆匆离开赶往单位,没有能够尽到父亲的职责、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便仅仅为一小瓶墨水而打儿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儿子身上,让儿子改学理科,而当儿子有了情投意合的爱人时,又以封建家长式的粗暴干涉将其拆散……父亲反问自己,“仅仅因为我是父亲,我就拥有了这种权力?!”这是父亲的深切自责,也是难以释然的痛楚,更是一种父辈深沉的爱。在父亲深情倾诉自己的愧疚的同时,儿子周宁也在回应着,他不断地安慰父亲,同时也以自己抵抗病魔的心路历程来向父亲讲述着自己的超脱之路,“人生就是一个向死的过程,我的人生过程不过是缩短些罢了。缩短些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你想想,假若我再多活几十年,你尝过的那些生存压力之苦、撑持家庭之苦、人生奋斗之苦我不也要去一一品尝?少尝一点人生之苦又有何不好?”“爸爸,别再频频回头去找那些使你痛苦的原因了。”父子间的爱以及儿子与病魔抗争的顽强在行文中熠熠闪动。而从“丙子”以降,作家则展开了想象,以温情的笔触为自己的儿子以及读者描绘了一幅关于乌托邦式的天国乐土的图画。在这里,罪孽将被洗涤,纯洁的灵魂们得以永生,自由地享受着神的赐福。

  灵魂得到安息、平静,这是生死两端的共同心愿,如何让这一心愿实现呢?作家选择了与儿子“对话”的方式来倾诉,让这一曲“安魂”就这样平静地在言说中缓缓展开。整部作品就是由父子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对话所结构而成的,对于这样的表达方式,周大新坦言:“我就是想把对儿子说的话说出来,我也知道儿子有很多话想对我说,因为他病情加重后失语而无法说出来。所以,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实现我们父子的心愿,才能让我们俩都好受些,也才能对他的灵魂起到安慰的作用。” 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这些“对话”就不再仅仅只是作家的简单想像了,而是他在面对死亡这一既定事实之时的担当。死亡固然可怖,但是当作家动笔书写的时候,就已经赋予了这一叙事行为独特的语言力量,在这些滚烫的文字中间,逝去的儿子被重新“复活”了。

  作家借助着这样特殊的言说方式——父子对话——将自己的心声悉数吐露,也就是说,这样的对话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作家个人的独白。他将自己对儿子的追思以及在经过生离死别洗礼之后所得的思考一一倾诉,虽然是借用了补偿性的想像话语,却仍然不失深刻、厚重。伴随着作家的回忆文字而浮现的,不仅仅是过往的时光,更是生命的一次重生,“叙事改变了人的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感觉。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命若有若无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破碎不堪时,当我们的生活想象遭到挫折时,叙事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的空间,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中的无常抹去的自我。” 的确如此,这样的“对话”式的叙事,作为作家的无畏尝试,通过文字的深情编织,把流逝的生命时刻串联了起来,不但让儿子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时空,同样也让作家完成了他自己关于生与死的茫茫求索。这样的叙事方式就是作家的隐喻表达,不但是一种深情言说,同时也是在自己对自己的开导。在层层推进的交谈之中,不但给予已消逝的生命以慰藉,也实现了仍留存于阳世之人的超脱。

  斯多噶派的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死并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它带来了阴阳两界的分隔、人情伦理的断裂,但在这一转折点之上,又将生者推向了直面死亡的一端,使我们得以郑重地审视这一亘古的“神秘事实”。爱子的英年早逝,首先给周大新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比悲痛,他不断地追问:“上天为何要将一个二十九岁的生命决绝地拖走?我们没有做过任何该遭惩罚的事。凭什么要给我们这样的回报?!这有违常理!这不公平!”儿子周宁却一直在劝慰父亲,希望父亲能够平静下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离去,“一个人这一生要尝受什么,不管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不管是幸福快乐还是不幸苦痛,可能都有一个定数,这个定数不是由他本人决定的……因此,不论你得到了什么,都请接收吧,抱怨没有意义。”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态度,从病魔发作到最后抱憾逝去,周宁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却又坚硬的心,他诵读心经、坚持参加气功锻炼,以一种洒脱来面对着逐渐走近的死神,也给了身边的亲人一份温暖与安详。

  虽然儿子在阳世的生命已经终止了,但他的灵魂又在“天国”中得到了延续。死,对于阳世而言是一个终点,但对于天国,这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像儿子一再安慰父亲的那样:“每个生命,都是由一个无任何欲望的安静状态起始的……”“生命的终点和起点非常相似”,“人从虚无中来,又向虚无中去,轨迹是一个圆圈呀……”或许是周大新对此的回应,小说在章节的编排上采取了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来做回目,并且刻意地没有按照从开头到结尾这样的顺序,而是从中间开始,最后却又首尾衔接,成为了一个循环,这似乎也意味着作家的一番苦心,儿子的生命在一种“生发”的状态中戛然而止,但是他的灵魂又在另一层面继续延续着,生命的环形就这样悄无声息却又毅然坚定地运行着。

  人,虽然作为个体,最终总归是要走向死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周宁在他的生命逝去之后仍然在这个世界里留下了“力”的痕迹。他在以自己的生命历练向我们展示了应该如何去生存,如何面对死亡,这种使生命最终能够得以聚存的“力”正是他对我们所有人的馈赠。至始至终陪伴在儿子身边的周大新,从最初的痛不欲生中逐渐超脱而出,他与儿子携手面对这些磨难,一起为我们捧出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在书中,既是父与子的深情对话,又是作家自己的痛苦沉潜,他并非是孤单的一个人,与儿子的共同历练给了他也给了我们这些读者这份面对生死时的超脱、平静。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作品后半部中的奇妙想象,固然这些有关“天国”的美好想象稍显生硬,却是融入了作家自身深切的人文关怀。“就当下中国文学来说,《安魂》以洁净、悲悯的文字、荡气回肠的情感旋律诠释了生与死、善与恶、此岸与彼岸、忏悔与救赎的主题,建构了一种以情感力量、道德批判和哲学思考为根基的崭新文学角度。” 在作家的笔下,自己的儿子学会了“对灵魂的访问之道”,并且一次次地对各种灵魂进行访谈,有科学家、历史名人,也有普通人,他向不同的灵魂追问着自己的也是所有人的困惑:人到底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而去?人活着的意义为何?既然降生于世间,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活下去?可以说儿子在天国的这些经历以及他与许多伟大人物如达尔文、爱因斯坦、弘一法师等等的对话,也是一次与当下时代的全面交流。他关心人的生死、平等,也关心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这是周宁也是作家周大新个人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不只如此,作家还将自己的笔触伸向了当下浮躁的社会,对其中的丑与恶展开自己的批判,从自己身上的功利心、门第观念等等,再到社会中关于权力、金钱等等这些与欲望相交错从而产生的丑恶现象,周大新都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同时又不失温情,展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所拥有的宽广的人文情怀。

  从人与自然的互动到每一个个体如何在这大千世界中实现自我的完满,周大新的视角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之中,他跳出了自己的“小我”视域,从而以一种“大我”的姿态来审视世界,试图为整个世界“安魂”。 他让儿子的灵魂作为自己的代言人,通过与形形色色的灵魂相互碰撞,从而表达出自己对当下每一颗悸动的灵魂的抚慰。不管是他想为爱子“安魂”的初衷,抑或是最后超脱出来展开对整个时代的关怀,这都是一种需要相当勇气的担当。在这样一实一虚的穿插中间,周大新完成了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安魂与独白,这更是一次对我们当下的时代的深邃审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安魂》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