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龙泪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龙泪读后感10篇

2018-09-09 03:1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龙泪读后感10篇

  《龙泪》是一本由石田衣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龙泪》读后感(一):被龙泪戳爆泪点

  好吧 我最受不了这种情节了 看到小郭留着眼泪说着"我能留在这条街上吗"瞬间两眼一湿 能遇到这样一个妈妈是多么的幸运

  顺说前三个故事各种基情无法吐槽 石田用写同人的手法写政局真是gj

  最后吼一句:崇仔我爱你啊!崇仔你什么时候嫁进水果店啊!(不对

  《龙泪》读后感(二):I.W.G.P

  连译者都换了啊?这是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其实从灰色的彼得潘开始,再看池袋已经没有当初那种相见恨晚,想一口气读完的感觉了。同事问我好不好看,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或者去介绍这本书。

  有时候记忆真的是个很好的东西。所以五星给记忆中的池袋西口公园和阿城和国王和你和我。

  《龙泪》读后感(三):被《龙泪》震撼到了

  前三个故事真的很让人失望啊,感觉像看同人一样,总觉得下一本就要崇诚就要告白了。除了在买腐好像也没什么新意了。崇仔依然那么帅!不过这一本IWGP种他的表情语气变化貌似比以前的任何一本都要多。电话里都出现吼了。(“全身按摩让你实现美丽百分百”咱被瞬间萌杀了!!)

  不过最后《龙泪》倒是把我深深震撼到了。这个故事里第一次没有了绝对正义邪恶。无论是小林也好,杨也好,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都在履行自己职责,做着自己认为是正确事情。里面对中国社会描写确实夸大了,但确实有一小部分也是真实的。像小郭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即使在国内也有好多内陆的人到沿海城市打工,就为了赚比在内陆多一点点的钱,实际工资还是很低。作为生活勉强达到小康的我完全无法理解他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虽然上面说前三个故事没什么新意,不过在这三个故事里又一次感受到了最最底层,我们几乎看不见的人的生活。真的很想知道那些平时被我无视的流浪者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

  总的来说不错,对得起我的等待

  《龙泪》读后感(四):状态回升,仍有危机

  现在的池西有点像名侦探柯南,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小故事,加上定期一个同样独立大故事(比方剧场版),似乎有一条主线贯穿,不过并不明显不同的是,柯南的剧情最终走向很明显是打败黑衣组织,而支持柯南等人努力的,毋宁说他的复仇心态,而池西的目标,很可能是让池袋,乃至整个社会更好一些,黑暗更少一些。这个目标可大可小,也并不肯定能达到,不过从池西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作者道德意图显而易见。也使池西的故事更有深意

  在高一刚开始读池西的时候,我比较喜欢的是这些江湖浓郁的街头少年,保持着青年人最纯最真的热情和与很多冠冕堂皇的人迥异的良心。每次搞定一本,我常常吐一口气,好像对未来有信心样子。到了现在,我很关注石田衣良对种种道德问题的态度和讨论方法。因为随着作者和主人公一起长大,他们也越来越不得不成熟起来,像以前那样的意气用事会越来越少。实际上,你也能从最近的几本池西中读到一些端倪(其实从第一本开始石田衣良就很关注社会,只是当时以阿诚的年纪和心态,并不很适合发表像最近几本中的思考感慨,大多是低层次情绪),譬如说上一本中,反复提到的“M型社会”,到很有舞舞舞里面“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子。这不得不说是石田衣良的努力。而在非正规法抗分子中,他的努力还不成功,给人一种啰嗦的感觉。而且,很让人担心的是读者们似乎感受到一直以来的热血少年阿诚愈发老成不怎么热气腾腾了。池西的主线好像出现了偏离。

  这本龙泪总体来说要优于上一本,故事的大致情节差别倒不很大,但是在表现作者对现实看法和对道德的理解和坚持上,用的方法更有点回归头几本凭小说戏剧冲突表现的意味。故事比上一本好看一些。这是进步。

  不过从越来越薄、字数越来越少的单行本发行情况来看,危机好像也越发深重。第一点就是石田还能编出多少水准稳定有趣意蕴丰富的故事。第二点是阿诚现在算算也要三十出头了,崇仔也差不多(这个人物现在的个性好像越来越模糊了,只是不停地国王国王的叫,看不出深入的挖掘),整天卖腐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况且都是直男,不知道作者有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一个很可以探讨话题是:阿诚结婚以后,还会不会像之前那样?这不怎么好解决,因为草草处理很可能留下浅薄印记。如果成功了,池西的天地还是很宽广的应该。

  《龙泪》读后感(五):都市隙罅的故事

  被日本评论界誉为“捕捉现代感觉之妙手”的石田衣良是当今日本最具人气的少壮派作家之一,自从1998年以《池袋西口公园》一书获得“ALL读物推理小说新人奖”的副赏后正式涉足文坛。尽管也曾经凭《4TEEH》获得日本“直木奖”的肯定,但他却始终不曾背离创作原点,坚持将视线放在日本当下的社会议题,以私小说的视角探索个人精神世界,并延伸至整个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的方方面面,成功的将《池袋西口公园》打造成为深受各界肯定的现实主义小说系列作,最新在国内出版的就是该系列第九部《龙泪》。

  事实上《池袋西口公园》最初的面目青春小说,以处于东京边缘的池袋西口公园为中心,在这个社会边缘的平台上演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异常真实的世界诱惑残酷并存,街头边缘青少年的生存脉络清晰的放大,他们的故事将成为窥探日本现实社会的弊端放大镜,每一个故事结束时,你会情不自禁的为少年们永不放弃的正义与勇气而喝彩。随着时间流逝,往日的少年们已经成长,又该如何面对当下的世界?被称为池袋麻烦终结者的真岛诚又应当如何保持他的判断力,凭借独特正义感去解决难题?至少,我们看到曾经莽撞冲动的少年如今也因成长而变的益加成熟,黑暗世界里散发出的人性光芒令人赞叹,青春不再是唯一标志似乎为《池袋西口公园》的继续生存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龙泪》一书以目白通的猎人流浪汉的游行,圣诞老人缘分与龙泪等4个故事组成,每一篇故事都独立成章,所刻画的或是街头诈骗、或是暴力骗保、或是高利贷黑幕,而小说同名篇则是表现中国研修生在日本的真实窘况,宛如一幕日本当下社会的新浮世绘。串联起以上的故事的,则是水果店少东,往日的米虫现在的麻烦解决者――真岛诚,仔细算来,这位酷爱古典音乐,从不收取费用且时时自夸的街头侦探如今也20多块30出头了,对于社会的认知年少时更加成熟。至少,他学会解决麻烦的手段不再是刺激暴力的街头械斗,而是凭借明锐的观察力、拉拢不同背景势力凭借智慧去达成和解,隐藏其后的,是重情重意与不变的正义之心。事实上,真岛诚这个人物似乎与其创造者石田衣良形成了立体的重叠,曾经在大池袋区居住过,同样嗜好古典音乐,同样关注街头事件,同样不喜暴力和善于观察,同样试图从麻烦中找出解决之道。因此,37岁才开始创作的石田衣良可以准确的将成熟和理性思维引入文字之中,自然带有音乐节奏的文字充满暖暖人文关怀,在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自由切换,达到温情又不失流畅理想宣泄,让阅读体验高潮起伏,这不得不说是奇妙的阅读感受。

  遗憾的是,现实总是不完美的。在《龙泪》的世界里,日本社会依然饱受经济衰退之苦,随着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亦不能幸免,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与经济萧条打击,整个社会都处于惶惶不安的状态,生存环境变化下的人们,尤其是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感受犹深,当然,身处同一个世界的读者亦感同身受。如果说以往的社会是大鱼吃小鱼,那么在现在,小鱼的世界也不再宁静,街头欺诈的层出不穷与暴力骗保令得灰色的都市隙罅如此狰狞,因为失去方向、没有希望而彼此吞噬则显得越发残酷与辛酸,以及与之而来的迷茫。面对越来越模糊的生存空间,哪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属?他们又该怎样生活?自暴自弃还是努力向上?小说里的真岛诚展示出勇气的可贵,通过奔波于街头巷尾行动解决了问题,重新寻回公义,体现出自我价值存在意义。让读者了解到只有积极面对人生、知道和找到自己在社会里的定位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生活想必正是作者石田衣良希望传达给读者最重要信息吧。

  《龙泪》读后感(六):危机!阿诚变成妹控,崇仔何去何从

  好的,我是标题党。

  只是想说说这本书最后一个短篇,龙泪,有关国人的眼泪。

  文章一开始作者给过一个注释:

  “中国读者不难发现,这番话不完全代表实际情况,本文另有数处此类涉及中国问题的误读,属于文学虚构,读者自能鉴明。”

  全文读完,你会发现石田衣良并没有黑中国,中国确实有很多地方每月只能靠2000日元生活费过活,而时薪300日元,在北京也都不是太低的收入。我不清楚是不是有这么多农民会作为佣工去日本,但看过纪录片《含泪活着》便知,对于贫穷的中国底层,日本是真正的“黄金之国”。

  IWGP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社会问题的缩影,而这一次与一位中国少女有关,她来自河南农村漂亮,但没有钱。她来到日本的工厂做“奴隶工人”,却在半途逃跑,来到东京池袋的花花世界

  如果没读过本小说,请自行脑补一下会发生什么。

  而如果是在北京、上海这些中国大城市,这样的少女又有什么境遇呢?

  基本上,和你们想的差不多,结局除外。

  在《龙泪》这一篇的之前三篇,真岛诚只是在做一件事情:接崇仔交的任务,然后和崇仔身边陪伴女人争风吃醋。从他们两人之间越来越默契的娇嗔来看,如果IWGP最后的CP不是他们,那么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应该有暴动才对。

  但偏偏,龙泪的剧情急转直下。在下一本出来之前,你无法预测感情线的走向了。

  IWGP的主要人物,应该在猴子之后便没有增加,基本上是打架靠崇仔,活络关系靠猴子,警方有吉冈和横山,偷拍盗摄有秀树,实在不行还有最终兵器——阿诚老妈。仔细想想,这个阵容黑白两道通吃,基本无敌。不过你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没错,除了阿诚他妈,一个女性都没有。女性角色从来都是在某一集里打个酱油就消失不见,是时候改变这一切了,毕竟如果这样下去,曾经拿到直木奖提名的这系列就要变成腐剧了。是时候加入一个常设女性角色来稳固宅圈读者群了!

  于是如你所见,最后阿诚多出了妹妹,在四月之樱飘落之际,来自中国,吃苦耐劳,长得又漂亮,又有孝心的妹妹和阿诚还有老妈一起野餐,让这样的唯美画面一直持续下去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不如,崇仔继续做后宫无限的池袋国王,阿诚化身妹控好了。这样后作里宅男的杀必死会更多一点。

  以上都是口胡

  ——————————————

  不知不觉IWGP这个系列也到第九本了,还记得我大概是高二左右刚刚开始看第一本时大为惊喜,将其推荐同学,却得到“这推理不怎么样”这样的回答,之后每本我反复看了很多遍,只想对那位同学吐槽:“你是怎么看出推理成分的?”

  从高二到大四,石田衣良的写作依旧是广告文案风(大概和他以前在广告公司经历有关),《不眠的珍珠》可能是例外,但也因此,他的作品里,这本我看得最久最累。

  回到《龙泪》,就像看柯南看到400集之后一样,虽然在无聊时打开视频看看倒也不坏,但平时总有一种看腻的感觉,尽管,在豆瓣人人上发布这些相册都会勾起你儿时的回忆,但在论坛看见六百多集的种子,还是有意无意的将其忽略,一言以蔽之审美疲劳

  纵然石田衣良的文风总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纵然就像广告文案那般,他的笔触非常照顾读者的情绪,纵然他的书非常适合在地铁车站阅读,当第九本出现时,看着熟识的故事套路,难免还是有一点点厌烦。

  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文学经常有犬儒避世的倾向,本格推理往往设置一个环境出来强调故事中的逻辑精巧,丝毫不管环境以外发生什么。社会派小说,我都不知道它到底能否算一种流派,只是世界万物亿人的存在本身,比之逻辑,更是离奇玄妙得多,所以我更喜欢,如是而已。

  《龙泪》读后感(七):缝隙

  世界会渐渐变得越来越廉价吧,无可救药的不仅是你我这样的普通的人。我们在百元商店买杯面的时候,请把手放在胸口好好想一想。这碗浓浓的排骨味道泡面,包含了谁的多少眼泪呢?

  这是印在书腰封背后的一段石田衣良的话,这位被日本评论界誉为捕捉现代感觉之妙手的当代作家,用自己一番简短的话就紧紧抓住我的阅读欲望,从《池袋西口公园》开始,这已经是第九本该系列的小说集了,一本本看下来,仿佛是在看着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一开始我所记忆的文字时刻,便伴随着这些小说中的人物,一次次体验着作者所诉说的那些悲欢离合。

  这个系列已经是第九本了,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它的忠实读者,其实你不难发现,不管书中的故事怎么变化,不管他所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都不曾背离创作的原点,那就坚持把日本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作为创作的起点,以个人的角度去探索整个社会赋予每个人的意义,从个人的精神角度出发,去理解当下日本的种种好坏,并且通过最底层的人物生活,去影射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广受好评的现实主义小说系列之作,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每一个故事,去体验真实的日本,和他们的生活。

  我依稀记得,在最初看到《池袋西口公园》第一本的时候,简介上介绍这是一本青春推理小说,以东京边缘的某一个池袋西口公园为主要根据地,在这样一个处于城市边缘化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形形色色的人,上演着一幕幕或快乐或悲伤的故事,在这些作者笔下的人物中,有的是水果店的伙计,有的是无业的游民,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每天忙忙碌碌,有的每天游手好闲,他们的故事正在这里上演,等待你去围观,去发现。

  而最值得读者关注的,肯定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街头少年们,故事就从他们身上开始了,在异常真实的世界里,欲望和诱惑,梦想和现实,都在一次次考验着他们的内心,他们的生存状态异常的真实,笔下的世界中又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最最普通的少年,他们也是最最特殊的一群人,他们没有丰厚的家底,没有良好的教育,处于日本经济衰退的时候,又没有人可以真正约束,于是,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读者窥探日本现实社会弊端的一个最好的切入口。

  而就是这样处于社会大浪潮下的少年们,有着一样血气方刚的身躯,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执着,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曾经作品中我无数次看到那些正义和勇敢,不禁为他们叫好,看到他们的孤独和落寞,内心中感同身受,看到他们一次次为了情感飞蛾扑火,不由为他们惋惜。这些都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所以,可以这样说,在我的阅读经历当中,池袋系列是我度过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国外小说,它用一个个的故事讲述了日本当今的社会,而我从这些故事中,看到的是曾经的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样为了梦想打拼,一样为了以后迷茫,一样生活。

  然而这些年过去了,池袋系列出到了第九本,书中的主人公和我,都长大了,成为了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大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往日的少年们都已经变了摸样,他们又要如何面对这前有拦截后有塞堵的社会?他们又当怎样处理自己的情感世界,又要如何为自己所为的正义而奋斗和摇旗呐喊?这些,都是我在读这本书时,带着的问题。但当我看罢整本书,我长长出了一口气,原来啊,人都是会长大的,都是会成熟的,都是会被社会同化的,谁也不可避免,这就是人生呐。

  如果说在之前的作品当中,那些曾经的少年青春热血,他们打架,他们参与暴力,他们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最真实的面貌,那么在这本书中,曾经懵懂的首年如今已经变得成熟,在依然黑暗的世界里他们用更加稳健的方式来寻找自我的出口,他们用自己渐渐丰满的臂膀扛起了自己的责任,青春虽然依然是池袋系列书的标签之一,但很明显,在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和少年,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后青春时代,成为了一条离开青春的线索,引领着读者慢慢向青春道别,离开了。

  这本《龙泪》,诉说了四个故事,分别是目白通的猎人,流浪汉的游行,圣诞节的缘分,还有同名的龙泪,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所写到的依然是日本的现实社会,或是街头暴力,或是社会欺诈,或是贷款黑幕,或是留学生生活,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文风和行文习惯,依然是日本的当下最让人无奈的事情,宛如一幅幅的画面,在读者面前以一种承受能力的方式来进行铺展,用递进的手法为读者展现了这样一个个不同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依然那么熟悉,水果店的小老板,麻烦的解决者,对比之前的作品中的形象已经更加的成熟,至少,他在解决这些麻烦的时候不在使用那些简单而保利的手段,而是可以去凭借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智慧,去一点点解剖事实的真相,这或许也是因为他“办案”的次数多了,经验多了的缘故吧。笑。但不管怎样,在这本书中,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了他们的变化,而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在社会中抱有的最单纯的心,是一份对现在越来越让人失望的社会中最未来的期许,是希望。

  单单想说说《龙泪》这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日本依然还是看上去那么让人失望,在整个世界的现状不太好的情况下,日本不能幸免,随着各种的失业率和经济萧条的影响,整个社会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而这样的状况在生存在这个城市边缘的人们感受的最为深刻,处于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在城市的缝隙里,每个人都是苟延残喘,都是渴望生存而社会不允许,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希望,小说中的主人公生在这样的社会里,但却展示出了难得的单纯和勇敢,体现出了自我的价值。我想通过这样的小说构架,作者肯定是在给读者传递一份正能量,告诉读者,在任何的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都不要迷失了自我。

  书中还提到了中国的一些现状,在看这些描写的时候,我的心是揪起来的,因为在国外的作家描述中国现状的时候,总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态度和文学再创造,不过从这本书中的叙述来看,其实作者是很现实和客观地描述了中国。在中国的某些情况之下,其实很像现在的日本,社会的浮躁,人心的涣散,整体道德的沦丧,种种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丧失的是内心的精神世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是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而这个社会,又在给予了我们什么。

  整本书看完,意犹未尽,在开篇的时候我就在说,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自我,我们生活在同样的钢铁城市中,生存于社会的缝隙里,怎样实现自我价值,怎样去生活,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我们应该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即使整个社会都在改变,即使旁人的内心被欲望填满,自己依然行走在城市中,夹缝生存,但心有梦想,勇往直前!

  《龙泪》读后感(八):石田衣良 写不尽漫漫青春——by南方人物周刊

  原文链接:http://www.nfpeople.com/News-detail-item-3666.html

  日本文坛“裴勇俊”

  “东京就像一个女气很重的男生,他看到新鲜事物一定要弄到手,有点gay的感觉。”

  日本少壮派作家中,以描写东京“池袋西口公园”系列闻名的石田衣良,可谓风头正健。1997年,他初试啼声的《池袋西口公园》一出版即跃居图书畅销榜榜首并摘得日本推理小说新人奖,2000年作品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漫画书后,更在日本青少年间掀起一股热潮。

  8 月中旬,这位人气作家受邀参加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文景10周年“艺文季”等活动,携“池袋西口公园”系列第9本新作《龙泪》现身上海。据他介绍,他的多部作品正被各国改编为影视剧,“日本在拍电影《不眠的珍珠》,韩国在拍电影《十六岁》,中国在拍电视剧《秋叶原》。”

  石田衣良被评论界誉为“捕捉现代感觉的妙手”,他的创作题材广泛:2001年的情欲小说《娼年》和2002 年的青少年犯罪小说《骨音》分别入围第126届及第128届直木奖(日本最具权威的大众小说奖)候选作品;2003年,他发表青春小说《十四岁》,以东京附近填海小镇“月岛”为背景,传神描绘了4名男孩的少年愁滋味,反映出日本青少年的社会问题,一举夺得第129届直木奖,从而奠定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

  书展期间“青少年,在路上”签售现场,与石田衣良对谈的本土作家路内艳羡道:“这是我见过的女读者最多的一场!人人都爱他,3天前微博放出消息,好多女孩都很疯狂。”

  在日本读者眼中,颇具时尚品味的石田衣良被视作文坛的“裴勇俊”。一位获芥川文学奖的女作家曾说,她年轻时的理想就是嫁给“崇仔”(《池袋西口公园》系列里很有女人缘的男二号);在日本人列出职业女性最想咨询人生的作家榜单中,石田衣良位居榜首,对此,他羞怯笑答:“事实上,我有几个情感咨询专栏在日本女性杂志和少女漫画上连载,有时会有些很有意思的人来问我,比如‘我很喜欢我弟弟该怎么办’;但我基本上只有两个不变的回答:一是没关系,此外,不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我想,有这两个就足够了。”

  “打工仔的生活未必很糟”

  “当今世界趋势,大约有两种人:一种是进大公司拿高工资,另一种是打工辛苦过活。但我觉得打工仔的生活未必很糟,他们有机会慢慢看世界,三十多岁再找工作也不错。现在年轻人太急躁,太重视权威。我倒认为进大公司不是什么好事,大家应该更自由地生活。” 石田衣良的这番“教导”,算是过来人的经验:1983年从成蹊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他没有踏入高薪大公司,而是在各行各业里靠“打工”谋生。

  “我当时在日本国会议事堂底下的地铁打工,它是三线交叉的地方,在地下8层。我每天扛着30公斤的东西下去,一天要走30到40次,其实是很重的体力活。每天中午,我会上去在人行道边吃便当,吃完后把安全帽盖头上休息,我看到很多男女经过,还有女孩特别漂亮的脚踝。对他们来说,我是个建筑工人,他们不会注意我,我就像个透明人,当时心里有种哀伤的感觉,和看到那些美丽脚踝的感觉混杂在一起,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从20岁到25岁,石田衣良先后做过地铁工人、保安、仓库管理员和广告文案工作者,动笔写小说时,他已37岁。受女性杂志星相栏目启发,他开始实践自己7岁时的作家梦。

  1996年4月,白羊座运势不错:“现在开始的二三年间,进入象征压力的土星的影响范围。真挚地面对人生,自我学习,挑战自我极限为吉。”土星还未离开白羊座,他的第一本小说《池袋西口公园》已成为畅销书排行榜冠军,一路攻占连续剧、漫画等领域,池袋西口公园成为红遍日本的文化符号。

  在那个小小的圆形广场,石田衣良建构了他庞大的街头世界。“我其实对街头并没那么熟悉,只是好奇心强,比如看到有人倒下,我会去看去跟人说话。比起自然风光我更喜欢人。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十几二十几岁的自己,永恒地存在那里,所以我可以写这些年轻人的故事。”

  《池袋西口公园》系列中,石田衣良曾写了这么个故事:国三年级的森永和范是全班第一的优等生,毕业后考入私立明星高中,却把自己锁在房里与世隔绝,由于平日里没什么朋友,除了母亲,他3年来不曾和人接触……

  国中时代的石田衣良,也是优等生,作文频频获奖,常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但读大学后,他一度患有轻微的对人恐惧症,3个月几乎不与他人交谈。“我听老师讲课,总觉得这些人很信不过,上课没用,所以怀着自己的烦恼一个人去书店和图书馆猛看书。”在学生时代,他平均每天看2.7本书,边看边做笔记,A4大小的纸堆成一米多高。

  石田衣良从文字中得到慰藉,小说里的和范最终也等到主人公真岛诚的叩门,勇敢迈出了房间。“其实年轻人只要找到一个归属、可以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走回社会当个上班族。主角真岛诚虽然没学历也没工作,但他可以把人跟人联结在一起,这就是他最美丽的地方,也是我的理想。真岛诚是个不信权威的人,权威所说的世界,他不相信。抛开工作、年龄、外在的东西,我们在内心大概有八成是相似的。”

  找寻“大叔不穿上衣走来走去的地方”

  在新书《龙泪》中,石田衣良讲述了城市底层、社会边缘人士的生活,如美容欺诈、交友房间、流浪汉的失业保险,以及当地中国劳工的问题等,《Dragon Tears-龙泪》一篇主题即围绕China Town展开:一位中国男子请求真岛诚找回由中国偏远山区遣至日本血汗工厂劳作的一名女子。寻找过程中,真岛诚发现当地中国黑帮组织从中插手牟取色情业利润,故事背后也涉及了中国的户口、医保、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

  小说中,石田衣良引入巴托克的舞剧《神奇的满大人》,“讲的是3名恶徒让年轻女子去引诱男子,被他们选中的是穿着奇装异服的中国官员。被引诱到房间里的官员全身被脱得精光,然后被恶徒在肚子上刺了3刀,却没死掉。后来官员的脖子被吊到枝形吊灯上,还是没死掉。最后,他在年轻女子的臂弯中断了气。”这段介绍叙述后,作家来了句点评,“这种不死的能力就像在金融危机中仍保持经济发展势头的今日中国,感觉既恐怖又有意思。”

  第一次来上海,石田衣良目睹了奢侈品林立的南京西路,这让他觉得“有些虚假”,他感兴趣的是所谓Downtown,“那些生活感十足、有大叔不穿上衣走来走去的地方”。拐进静安别墅(旧式里弄),他显得兴奋起来,“很安静、很漂亮,想在这里住一个夏天”,接着半开玩笑道:“这巷子里很适合发生杀人事件,可以写‘一个人拿到一大笔钱’后发生的故事。”

  回了酒店,站在27层楼落地玻璃窗前,俯瞰整个大上海时,石田衣良略带钦羡道:“挺可惜的,我不是上海人。”在他眼中,东京和上海都是多元的新城,但东京更偏阴柔,社会活力不及上海,这种气质也体现在当下日本年轻人身上。“日本草食系男子似乎更易生存,约70%的男女交往都由女生提出约会,社会进入一个女生较主动、男生很被动的时代。”

  专访前,石田衣良正津津有味地翻阅着《Shanghai Youth》,若有所思道:“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年轻人都趋向同质化,约有几亿人都是这样,大家彼此讲话即能沟通。只要针对年轻人来写,就有很大的机会。”

  我是一个看未来的人

  人物周刊:你曾表示,“在日本,青春期被无限期地延伸,所以我可能一直都能描写年轻人”?

  石田衣良:在当今日本,一个人不是说你几岁就要结婚、几岁要有小孩,像这种界标式的东西已经消失。你可以一辈子和父母住在一起,一生只在外面打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用去做一个特别规范的人。我认为这或许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活法,可能是有益的。在这个意义上,日本是个很有趣的国家。

  人物周刊: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你自己的青春,你会怎么形容?

  石田衣良:看不到明天。天非常蓝。我觉得自己像一条流浪狗。

  人物周刊:有人评价,你的可贵之处在于写到社会边缘人物时,采取了一种平等角度来叙述,笔调从容、平静和温暖。你自己怎么看?

  石田衣良:我大学毕业后打工打了一段时间,那时可以算是社会底层。我当时看到的整个社会和自己的心态影响了我的作品。我一直认为,不是说你没有钱就没有希望,一无所有的人就不会幸福。

  人物周刊:你曾提到,在自己看过的几万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永井荷风和川端康成。如何评价这两位作家?永井荷风的作品有些江户遗风的感觉,你对这种生活方式很欣赏?

  石田衣良:这两个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有很敏锐的感受性,性格也有点古怪,都是都市生活者,都是城里人,川端康成可能在感受性方面更强些。他们的日语文章非常美,有那种鲜明的感觉。我喜欢的永井荷风的作品是中国没有翻译过的,是一些涉及床事的恋爱小说,写得很具体的那种,我觉得写得挺好的。我不太喜欢江户时代文化的那些东西,我是个不愿意回到过去的人。如果让我选择50年前还是50年后,我愿意去50年后。我是一个看未来的人。

  人物周刊:有人称你为作家界“贵公子”,注重衣着品位。介绍下你的偏好?

  石田衣良:我自己很喜欢时尚,也很在意自己的着装。但我不会被时尚牵着走,也没有喜欢什么特定的品牌,还是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气质,这个选择过程也很有乐趣。男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越来越沉重、严肃、无趣,着装像政治家,我会尽量把自己打扮得可爱一点。

  人物周刊:《池袋西口公园》4次提到资本主义,形容其“不可思议”。想听听你对资本主义的真实看法。

  石田衣良:日本已发展到你想买什么都买得到的程度,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认定“钱是万能的”, 我觉得这样就走得有点过头了。钱本来是个工具,但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比人更高的存在。

  人物周刊:你的小说对时代前端的东西都非常敏感,平常会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当下最前沿的话题和内容?目前你最关心的日本社会问题是什么?

  石田衣良:没什么特定的,就是每天看看电视新闻。可能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我一想到就会马上写,希望大家可以尽快看到这个小说。有的人可能一个话题会存上10 年,将来再写。但我觉得小说是个活生生的东西,所以喜欢第一时间就写下来。我现在最关心能源、核电方面的问题,不知道将来要用什么样的能源才可以。我考虑的是之后五六十年的世界。

  人物周刊:有人称你是“猫般的男人”,你觉得自己像什么动物?自我评价下优缺点?

  石田衣良:也有人说我像“金毛猎犬”啊!我的优点是比较开朗,讨厌的东西马上能忘记,而且视线捕捉很快,能立即看到有趣的东西。缺点是很容易只关注表面,不愿花很长时间去深思熟虑。因为有时你可能花了一年去考虑,最后也还是回到原点。其实人不要总是想自己这个人怎么样,这是挺烦的一件事,人要是不老想自己就可以幸福了。

  人物周刊:你在《十四岁》后记中写到,这部小说使自己正式成为成熟作家,对你而言,成熟作家的标准是什么?

  石田衣良:青春小说是一个人的青春结束之后回过头才写出来的东西。写完《十四岁》,我自己十几岁的年代就正式落幕了。真正跨过就成熟了。其实很多写青春小说的作家都是大叔大婶,我在文中写到跳楼自杀、(父亲)被关在门外死掉的小孩,都是我们班里真实发生过的事。成熟作家应该知道自己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自己不能写什么。大家都会有无限想写的题材,但是到了某个点,你应该知道自己写作的局限性。

  人物周刊:拍摄成电视剧的《池袋西口公园》你看过吗?觉得怎样?

  石田衣良:我看过,当时觉得很新鲜,每个星期都看。喜欢是喜欢,不过它和我的小说是两回事,就好像刺身和炸鸡,都很好吃,但不是一个东西。自己写的小说被改编觉得是一件很害羞的事,感觉好像自己的内裤被拍到电视上。

  (感谢现场日语翻译田肖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龙泪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