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10篇

2018-09-13 03:4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10篇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是一本由龙镇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一):好教材

  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中国朝代除了夏商史料匮乏幸免于难之外,每个朝代都被通俗解读了一番。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虽然不一定香,有时候碰到牙口好的别人,也能帮助消化特别是在如今这样信息空前丰富时代

  语言平实,偶尔甩包袱,没有当年明月那么“卖”;内容呢,春秋战国乱哄哄的国际关系和乱哄哄内部斗讧实在是如今处理内政外交最好的学习材料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二):还在读之中

  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叙述历史同时有理有据,再加上作者自己的一些有趣观点,使这本书既通俗易懂又趣意盎然。对于我这种历史小白开讲,是很好的科普历史的书,但是也难免会受到作者观点的影响人物关系很复杂,要是能够有个关系图会让人更加清晰。讲战争之时,要是能以地图加以我解说就完美了。公务员读史系列倒也贴切,对国家治理和外交方面分析头头是道。还在读当中,需边看边记些东西,否则会混乱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三):可惜了那段精彩的历史

  一直对春秋战国的故事充满期待,不可否认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了我,读客出的《卑鄙圣人》读着也还不错,所以充满期待的买了这本书,我只能说哥你写的实在对不起这个标题,思路混乱,毫无章法简单的罗列横跨其中,除了稍显的愤青和幽默赢得了我的一点好感,关于这段精彩历史的描述缺乏驾驭的能力,让我怀疑你是在边看《左传》《春秋》《诗经》边在编写,更让人气的是还有第二部未完待续,欺骗我的感情,好歹你写清楚这是第一部也好让我做好思想准备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四):社会进步了,但人心没变

  一开始看的《大秦帝国》,对春秋战国产生兴趣,后来看的《东周列国志》是带点文言文的,没那个语境比较枯燥没什么味道。这次看《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浅白易懂,有时还有点小搞笑,讲的故事有些跟前两本差不多,也有些新鲜的。比如商鞅变法讲的都有搬柱立信的,在这本书里就写得就比较好玩。还有苏秦合纵被他写就几笔,倒是跟燕后私通就花点笔墨

  然而最大的感触是,生产力可以提高科技可以进步、政权可以优胜略汰,但原来我们现在看到让人恶心、鄙视的人跟事,在两千年前就不断发生,人心好像没有什么进步过。用孔夫子的话就是礼崩乐坏,道德沦丧。人的阴暗面处处都有,嫉妒也不只是女人特权男人干起来也很阴损。不过在历史面前,再好的演技来掩盖也是徒劳的,历史会无情的撕破人的那张伪善的脸。这本书非常适合对历史感兴趣,又不想太枯燥的同学推荐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五):我们的春秋战国

  最喜欢这样的书啦!朴实直白,大大方方把历史的基本轮廓讲清楚了,还顺带普及一点小知识

  本来是很害怕看这类“用大白话来戏说历史”读物的,因为会参杂很多作者自己的私人见解,这种见解越有“个性”越有“文采”,就越是会破坏史书的那种追求真相的基本需求说白了,读史书就像看纪录片,一段一段影像抛过来就是了,各种分析解说越少越少,请相信读者自己消化资料的能力。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就是这种朴素纪录片噢!就是很直白地把当时发生的故事给说清楚了。语言朴朴素素的,充分相信读者,在必不可少地方介绍一点基本背景知识,在必不可少的地方讲一讲某个人、某个国家的来龙去脉,在必不可少的地方做一点少少的、最基本的总结。总之,看得可舒服啦!

  而且,又因为春秋战国的历史,本身就是那么丰富精彩,有棱角有味道,有各种传奇人物,有各种风流韵事,只要能准确讲述,就能让人一瞬间回到春秋战国。

  而且,看完书了才明白,其实,我们从未离开过春秋战国,我们一直就活在春秋战国……

  多么美好的旧时代啊!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六):榜爷书评之[0032] 龙镇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

  五部书的大合集,洋洋洒洒,花了我好长的时间才读完。看到最后那一页,竟然有种意犹未尽感觉

  “龙镇,男,70后,研究《左传》《国语》《史记》多年,作《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希望以此发现当代中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俗源头。” 这是豆瓣上对作者寥寥几笔的介绍,这个70后从研究古籍着手,长久的苦读之后,有这样高质量的产出,是理所当然事情。他比当年的当年明月要成熟一些,这是他在写书时的优势足够客观陈述历史的细节自不必说,逗逼和偶尔犀利点评也精彩万分。

  史书由后人书写,李斯这厮一个混蛋主意,被嬴政这个鸟皇帝放大以后,无数把的大火,竟然给后人没有留下多少靠谱的史料。唐宋元明清和天朝的后人们,只能通过仅有的那几部史书和那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文字去揣摩细节。写春秋战国史,比写明史要难太多了。

  这550年间的历史,充满了所有的政治斗争、冷兵器血肉搏杀、君臣大义博弈、百

  家争鸣、思潮迭起、儿女情长,始皇一统之后的2000年,这片土地竟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春秋战国之后,无需读史。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七):华夏子孙应该都了解一段故事

  春秋战国多的是好看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励人心的故事。难的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此书有一个例子举的非常让人明白。华夏是一个大村子,周天子村长,每户人家就是各个诸侯,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虽然有时闹闹别扭打来打去,但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大家往上寻,都是亲戚关系,所以有了外来的野蛮人(北狄,南蛮,犬戎,早期的楚国),还是会团结一致对外。而这个大村庄,因为灿烂文明,也一直吸引着其他的野蛮人慢慢加入,中国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的形成了我们的文化

  我一直以为,中国人识字后,就应该多读这样的故事,这样,以后才能读懂《春秋》,《左转》,《论语》这些书,才能明白我们从哪里来。

  有两个不满意的地方,这部书,为何是“公务员读史”系列,这个划分,实在是败笔,惹人生厌。就我所见,我觉得是归入“中国人读史”“或者“中国青少年读史”更好。

  还有,古代中国的人名地名有很多生僻字,书中有的有注音,但是只注一次,后文出现就不再注音,其实全书的生僻字都注音,这样才能让人记住这些字的读音。还有,最好在人名和地名下面加一个下划线,这样,可以看得更加明白一些。

  瑕不掩瑜,是一本好书,期待作者出第二本吧!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八):我们生活在春秋战国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5/07/27/chunqiu-history-1/

  似乎从《明朝那些事》起,这些年开始流行这种通俗的历史叙述方式, 唐宋明清,还有就是这本《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

  事实上,我对于这样的历史通俗讲述也不是很感冒,大体读过部分的 当年明月,剩下的就是这本(系列)。究其原因,也大致是因为我很喜欢 春秋战国那段历史,就像古希腊一样,我们也有一个百花齐放,让人心驰神往 的时代,而那时或许只是朴素的言论自由,朴素的君臣伦理,朴素而完备的 周礼。而2000多年后的今天,似乎这些都已远去,留下的是什么呢?看着 浮躁城市人际关系,我们又能如何?

  春秋战国

  除过诸子百家,还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以及数不尽的在历史上已然销声匿迹形形色色的人。于是,国学基础欠奉的我们,只好通过作者的演绎能够更直观地 了解那段历史,这是值得肯定之处。

  历史往往是严肃的,哪怕是2000多年前的历史,当为了取悦某些人而扭曲或者演绎 某些历史时,读者似乎已然远离的历史真相,或者说是必然远离,信息在传播中 是不断失真的,当然历史也不例外。所以,无法分清历史与小说(作者的演绎) 这是这类小说的致命缺陷,也是我不感冒这类题材的原因。

  字里行间,对于《左传》《国语》《春秋》的引用,倒很是不错,互相印证,大致 也是对于上面我所提到缺陷的一种回应,但还是及其不足,印证的相比未印证的 基本上都不用提了。

  最后

  当然,看完第一本后,还是顺便买了系列剩余的几本,闲暇时当做对于历史脉络的 了解参考,对于春秋战国有个稍微具体印象,倒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资料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读后感(九):说春秋的精华

  很喜欢看关于历史的书,更喜欢看关于讲述春秋的历史书,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很多文化的精华都出自那个时期。这本书相当于贾志刚说春秋的精华版吧,故事叙述言简意赅,语言幽默,作者也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观点也很标新立异。当然其实书中的故事在《说春秋》中都已经看过了,权当将精华部分温习一下吧,尽管讲述没有《说春秋》详细

  其实说起春秋的故事,史学家还是把《春秋》作为一手资料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价值判断,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都有其深思熟虑比如说郑庄公杀弟的故事。《春秋》记载此时只有六字:“郑伯克段于鄢。”分析一下内涵很多。其弟段以下犯上,违反了孝悌之道、群臣之意,所以直呼其姓名。庄公和段两兄弟相争,如同一国二君分庭抗礼,所以用克。称庄公为郑伯,不称其为郑庄公,是讽刺其没有尽到兄长义务。不写段出奔共这部分史实,是因为如果写了,好像罪责就全在段身上,其实庄公也有责任感叹史官的笔锋是如此之锐利

  书中的一些历史知识就不在一一阐述,有一句话引用了几次,那就是北岛的那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不知道是否真有因果,让卑鄙也成为卑鄙者的墓志铭,但在春秋时期,高尚之人总是结局很惨,比如卫宣公大子急子、晋献公大子申生。到现在依然如此。

  故事从僖庄小霸讲到了晋楚城濮大战前夕。可以买一本第二部看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