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

2018-09-14 03:1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

  《论语译注》是一本由杨伯峻 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9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译注》读后感(一):满足

  作为八十年代书籍 肯定对当时从文革后期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革中 起到了很重要思想启蒙作用 但既然看的是新版 从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角度出发 从世界多元化文化交融冲突出发 与与时俱进一直在变化的思想出发 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从书中要做到认识自己 认识这段历史 认识这个时代 认识这种文化 就比较满足了

  《论语译注》读后感(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论语译注》读后感(三):论语小结

  读了几本论语的书。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在译与注方面,是最见功夫的;钱逊的《论语读本》都是大白话,生怕读者看不懂,但能前后关联索引,这对于阅读编排次序不那么严谨的论语是很有裨益的;钱逊的老爸——钱穆的《论语新解》,重在解,综合古今之说讲,有一套自己的解读,其功底之深可略见一斑;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重在阐释他的“情理结构”、“半宗教哲学儒学”、“对于知命立命的积极理解”等观点,初学者慎入。

  参考钱逊先生的“论语的处世智慧”的讲解,将个人对论语的理解小结一下。

  孔子重仁。“仁”很难解释,也很容易解释——即“爱人”。为仁以孝悌为本,忠恕为实践路径。其次重礼,礼是一切行为习俗准则。礼不能脱离仁,是仁的外在体现,又可以促进仁德的培养

  儒家重为学与修身,从孟子、荀子两位后期儒学大家身中,可以看到一以贯之的传承。关于修身,孔子为其后两千多年的世人塑造了一个楷模——“君子”,内仁外礼的君子,这一点对中国社会影响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至于修养方法,孔子也给出来了:自省、改过、力行、克己。

  关于社会,孔子提出了很重要的“正名”的观点,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封建贵族体系崩塌的春秋时代,这正是对社会秩序重构的需求回应。在政治思想上,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政思想。

  最后,是关于命。所谓命,是人力所不能支配领域。孔子提出了”知命“的观点,所谓”尽人事知天命“,这一点,影响更是深远。当下世人,承继这一观点的,恐怕是多数。

  《论语译注》读后感(四):那些年我没有读过的经典之一——《论语》小札

  这是一篇非常简陋凌乱的读书笔记,在读这本经典的过程中,越读越有一种启发。看来之前就算对这本书有多么的了解,都不如亲身翻开书本实践来得实在计划接下来读《孟子》和《左传》这两部经典。

  泰伯篇第八

  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提高自身内涵重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内涵中的素养更重要。

  颜渊篇第十二

  22·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我想在孔子眼中,真正的仁是屹立不倒的,而真正的君子也是“百毒不侵”的,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自信。“君子坦荡荡”便是如此吧,只是乱世就未必了。

  子路篇第十三

  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半部《论语》知天下”果然名不虚传;这句话说得何尝不是中国当下应该走的道路之一?

  宪问篇第十四

  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孔子这句话是不是此后历代文人必出仕入官、大展抱负,纵一生坎坷也不枉然的滥觞了?

  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打成文字时候注意到结尾的“?”,是编辑错了,不可能吧,但下文翻译又是句号的;其实我觉得不论是哪个时代,都有为己或为人者,只是为己的要多许多而已。

  卫灵公篇第十五

  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只怪人是群居动物,且骨子里有一种去不掉的惰性生活中类似那样描述的人何其多!孔子这样感叹“群居”,与“三人成虎”、人多势众也有点关系

  阳货篇第十七

  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值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枉。

  ——孔子是智慧的,这一句话有多少人是在经过少年的摸打滚爬之后才知道的?“六言六蔽”俱不离“学”,而要想“学”,必须有一颗谦恭之心,说到底,应该是还是和孔子所提倡尊崇的“君子”一以贯之的吧。

  《论语译注》读后感(五):儒家经典的智慧

  这本中华民族圣经是这套国民阅读经典里的第一本书(这套里的确有不少书不错)。

  现在汉语中很多耳熟能详说法来自《论语》,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说法有点消极)、“成人之美”、“一以贯之”“杀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祸起萧墙”。实际上,所谓成语,就是因为说的多了,大家习惯用了,就成了成语。《论语》是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被无数文人政治家采用,我们对它的说法熟悉也是常理之中。这里面也有很多生僻词,现在已经解释不清了。

  《论语》中不少比喻非常精彩,有稍微短一点的故事堪称一绝。还有个有意思地方,里面几处提到孔子遇到点醒他、智慧不比他低的隐者,而这些内容也被记录了下来。说明孔子和他的门人是谦虚的。

  孔子很多思考出发点是自我修养、社会管理治理,也有不少人性观察。“仁义礼知(通智)信”占了很大篇幅。很多地方要多想想才能领略其中的智慧,这本书时不时翻翻也对我们会有很大好处

  《论语》我几年前全读过一次,今年我42岁,重读这个版本印象深刻的有以下部分

  “不患仁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话教我在观察了解别人上更加努力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对待手下一定要礼貌。)

  “朝闻道,夕死可矣。”

  (争分夺秒,把事情清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受好的影响,而不要受坏的影响。)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遇到任务不要傻傻的胸一挺就迎上去。真正的勇敢是能谨慎思考后,能把事情负责任的做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愚民!)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的确,物理欲望精神欲望更强大、基本。)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没脑子的勇敢是自寻死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放下过去,放眼未来!)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论语译注》读后感(六):读《论语》,如沐春风

  关于“君子”

  不像别的文章那么才华横溢,那么有锋芒《论语》读来,有一种让人如沐春风温暖,这便是君子之风吧。

  5·19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颜色;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颜色。……这个人算不算仁呢?孔子说:未知。”15·1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陈列之法。孔子对曰:“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的事情,从来没学习过。”第二天便离开卫国。译注说,论语中的“不知”,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表否定的另一种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不会把自己放到舞台中心位置上。它有一种以他人为中心的立场出发,产生的强烈自知的谦卑。儒家与个人主义有着不相容性。虽然从小父母叫我们要“听话”,但从书本,媒体,网络,却让我们发扬个性,可以说我们是矛盾的。我们的上层流行文化,从五四以后离儒家很远了,但我的底层无论好的坏的,都还有原先文化多。

  何为君子?6·18子曰: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所以君子是一种修养。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由此可以看出君子的外在表现温和严厉,有威仪。20·3孔子曰:“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懂得天命,安守本分,才能叫君子。何为君子?君子在里,知天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安守本分;君子在中为,注重自身修养;君子在外表为“三变”,表现出适宜的脸色姿态

  关于“好学”

  17·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而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关于学习的精彩语录非常多。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2·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语句勾勒出一个好学者的乐园令我心向往之

  关于孔子的学习方法。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传承古代文化而不自己创作,以相信态度喜爱古代文化,并且敏以求之,这是孔子自己说的学习方法。孔子是一个复古主义者,7·1可以当作他的座右铭了。但作为一个"述而不作"的复古主义者,却被我们后人认作了儒家的创始人,这正体现了复古与创新之间微妙关系。

  一般人本能的态度是,喜欢自己创造,以现代的眼光去挑前人错误。7·28“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孔子说我是没有这种不知而作的毛病的。如何做到的呢?我认为的答案是“克己”,这才是真正的法门。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要戒掉四种毛病,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7·26“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这些都是需要“克己”的功夫的,其实不止是学习,“仁”,“礼”的法门都是“克己”,论语通篇也都是。这里主要指的还是“虚心“,“敏求”。孔子说学习有四个层次,16·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我是困而学之者,属于又其次这类。

  关于”仁“的观念

  王路文章说到”因为万物皆备于我,故不能不对一草一木遭遇生起恻隐,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它暗示了万物一体的认识。“如果照此说,那么”仁“,便是一种解释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思想了。这种说法不一定对。但要说”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可以肯定的。4·15孔子说我的学说有一个基本观念贯穿,“忠恕而已矣”。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看作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看作一体的。有人说《论语》是讲伦理人际关系成功学,其实是不了解“仁”的含义

  1·2“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孝弟”孔子把它看作仁的发端,孔子认为人对父母和兄弟姐妹会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对父母会有“孝”,对哥哥姐姐会有“弟”,这种天然的感情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涉及到当人幼年的时候与父母的关系了。

  17·21宰我问道:“父母死了,守孝三年,为期也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习礼仪,礼仪一定会废弃掉,三年不去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陈谷即已吃完了,新谷又已登场,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了一个轮回,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道:“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个白米饭,穿那个花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宰我道:“安。”

  孔子便抢着道:“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的守孝,吃美味不晓得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以为舒适,才不这样干。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便去干好了。”

  宰我退了出来。孔子道:“宰予真不仁呀!儿女生下地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的。宰予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着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孝弟”源自幼年时受到的父母的爱护,那么“仁”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