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译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语译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译注》经典读后感10篇

  《论语译注》是一本由杨伯峻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译注》读后感(一):好的注本及译本

  看八十年代的学术著作的印数,总会让人感动温暖。动辄几十万册,今天的大部分畅销书也人以忘其项背。一分精神产品,可以被如此广泛地接受,于个人,是生命价值最隆重的体现,于社会,则是资源有效最节约的配置。

  这和八十年代社会思潮意识比较单纯有关。那时候书的种类本来就不会太多,再加之人们阅读兴趣,阅读范围往往比较集中,而现在,书的种类多了,人的思想复杂了,社会分化了,学科领域细化了,于是,书的种类多了,印数下降了,从这个意思上讲,这是一种进步。

  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现实,那就是书的质量是的的确确下降下。虽然印刷更精美了,但内容却无复昔日,读者的眼光是雪亮的,这样的书籍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市场号召力,印数下降也就不可避免

  《论语译注》是一本很好的书。北大中文系的主任温儒敏曾说,没有看过论语,史记,便不要侈谈中国文化。鄙以为,只看过论语,史记,来谈中国文化也为时过早,但,论语,史记的确是一个必须的起点。读古书,好的注本译本不可或缺。《论语译注》就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的注本及译本。

  《论语译注》读后感(二):华夏民族信仰

  孔子,正人君子

  孔子从品德上主张“仁、义、礼、智、信”。这短短的五个字中包罗万象,枝叶庞杂,融入着他的道德教育、治国等的思想精华。其足以囊括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细细读来,发觉想做君子,绝非易事。这需要心底的思想认同,与严苛的自律、坚守。而孔子做到了,他的一生,以其笃信的精神内核贯穿始终。对人对事,对内对外,无不彰显出其坚毅豁达的儒家气度。也使千百年来的中华文明熠熠生辉,华夏民族之道光明正大。可以说,儒教,其实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信仰。

  读此书,可震体内的阴郁之气。细读细品,定会获益良多,启明心性。我正值需要这样的精神洗礼,使自己回归纯明朗达的品性。与我,意重。

  当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慢慢品嚼,有益适时的,融于我心,为未来做人、走路,打下正道根基。

  《论语译注》读后感(三):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课堂小结(四)

  孔子的资质教育观

  孔子关于教育最著名观点,大概就是“有教无类”了[1]。 孔子认为,教育的机会应当是平等地给予每一个人的,不应因为贫富、地域等差别而加以区别对待。但这种平等,只是教育的机会上的平等,而不是教育内容上的相同,对于有着不同资质和知识储备的学生,要教导不同的、与他们能力相符的内容。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了。孔子不给中人以下讲授高深的学问,不是因为懒惰或无暇顾及他们,孔子曾明确地说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诲人不倦”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因此他绝不会出于疲倦等个人因素而不给予前来求学的学生应有的指导。孔子不对他们“语上”,是因为这样的内容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即使对他们说了,他们也难以理解。而智者应当知道自己的学生有着怎样的资质、智力如何、有着怎样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并根据对这些的判断决定当下应给他教授什么样的内容。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4]可以同他谈的内容,却不同他谈,这是有失于人;而不可以同他谈的内容,却同他谈,这是浪费言语。智者不应有失于人,也不应浪费言语。这种观点与我们当下的“因材施教”十分相似。诚然,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的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强行对资质较差的学生讲授他所不能理解的内容只会产生反效果,这样的行为不仅不能使得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性,还会相反地挫败其学习信心,使其对学习产生懈怠、厌倦等不良心态

  然而,在以资质决定教育这一方面,孔子走得更远。孔子说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孔子教导学生的方式是在学生在遇到困难、想不明白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启发,在学生将知未知、想把道理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指点,因此孔子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而对于那些不具备足够的自主思考能力、推理能力的学生,对那些给予指导却不能将这个指导应用到其它方面的学生,孔子就不会再教他了。孔子在这里的“不教”,同样是因为不想失言,不想“不可与之言而言之”。此外,孔子也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6]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孔子不教这些人,可能也是因为认为这些不具备基本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是不可改变的下愚吧。

  然而,就实际情形来看,普罗大众普遍都是这种资质不足的下愚。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7]孔子明确地指出,老百姓就是那种遇见困难而不学最下等的学生。对于困而不学的老百姓,孔子说,可以使得他们按照指定的道路去行事,却无法使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确实,即使是在经济和教育已相当发达的现代社会,普通民众对政治的理解还是相当狭隘,对政治的见解仍十分片面,缺乏理性理论支撑,立场并不坚定,十分容易受到煽动和诱惑。然而,即使绝大多数人民确实缺少理解政治必要的素养,这也不应成为不给予人民理解它们的渠道的理由,相反,正因如此,更需要普及教育,促进人民自主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它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这样才能促进人民整体智性的提高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1]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92

  [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69

  [3]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75

  [4]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184

  [5]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77

  [6]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205

  [7]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99

  [8]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93

  《论语译注》读后感(四):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课堂小结(三)

  民无信而不立

  子贡曾问孔子该如何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当不得已必须去掉其中之一时,应先去掉哪一个,孔子答:“去兵。”子贡又问,那么在“食”与“信”间,不得已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应放弃哪一个?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

  在人们的印象中,儒家一直以仁政、民本等思想著称,强调君主要善治,要时刻考虑重视人民的利益。孔子赞赏“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的行为;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3],强调在一个国家里,人民是最重要的,甚至觉得为了人民安康,社稷也是可以变更的,“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2]然而,在回答子贡关于政治治理的问题时,孔子却把人民的生命放在了“信”后,这是不是与“民为贵”的思想起了冲突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通常情况下,不同于“兵”与“食”,“食”与“信”间不存在着直接竞争、相互抢夺资源的关系。一国国库有限,该把钱花在军事上还是该把钱花在改善民生上,这个“兵”与“食”的冲突自古就存在;然而“食”与“信”更多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政府改善好了民生,人民自然就会对政府有信心,民生搞不好,或者政府罔顾人民,政府的民望自然也就会下降。

  鲁哀公曾问有若,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该怎么办?有若回答,那就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哀公又说,十分抽二,我还不够用,怎么能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4]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让人民“足食”是重要的,就算国家用度很紧,也要确保百姓的生活,即使这意味着要缩减税收,减少国家在其它方面(比如军事方面)上的花销。第二,“民贵君轻”的思想,粮食不够,国君应当和人民共患难,应首先确保人民的用度。而这一点,正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方式。可见,孔子所说的“去食”绝不是一个轻率的举动,“食”是重要的,政府应当首先竭尽全力保全百姓的生活;即使真的是穷途末路无法使人民“足食”,政府也应当与人民共患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有信心。

  “足食”是重要的,但在孔子看来,“民信”却比它还要重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可以为了后者而牺牲前者的。那么,这种在“食”和“信”间二者择一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不妨举一些具体例子。我们假设A国由于敌国经济封锁处于贫困中,人民生活状况很差,而它可以选择施行一些正道的、人民认可的但收效较慢的政策来改善人民生活,也可以选择做一些使人民对政府信心下降但能迅速充实国库的事情。在我看来,会使人民对政府丧失信心的事情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违反社会传统风俗,败坏伦理道德的事情,比如从事儿童贩卖、贩毒卖淫并从中谋取利益,或者是强行改变国民信仰的宗教,压制有着众多信徒、国民信仰历史悠久但资金力量较弱的本国传统宗教教会,转向国民反感、被国民视为邪教异端的但却有雄厚财力资助国库的外来新宗教教会。第二类是破坏社会秩序法律的事情,比如强行在国内推行平均主义政策,剥夺富人财产分给穷人,或是驱逐极度贫穷而需粮量大的家庭,减轻国家粮食补贴的负担。这两类行为虽然可能可以在短期内改善“食”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却会使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激发人民与政府、人民之间的矛盾,民心涣散,失去对政府乃至对国家的认同感。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5]这两类失民心的行为会给社会动乱乃至国家灭亡埋下隐患,最终受害的还是人民。而若选择另外一条道路,施行一些人民认可的行为,即使最后还是没能解决“食”的问题,人民对政府、对国家依然抱有信念,少数存活下来的人依然保持着国家之魂、民族气魄,在将来依然可以国家,人民死得其所。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会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41

  [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 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60. 304

  [4]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42

  [5] 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60. 156

  《论语译注》读后感(五):也谈半部《论语》治天下

  传说宋代宰相赵普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参加高考完后买《论语》时徐斌表弟对我说的。当时的理解自然是:赵普说的是领悟到《论语》精髓的一半就可以治理天下大事了。十多年后的现在又读了几遍《论语》,对这句“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了新的认识。按我的理解这句话现在还可以适用,但意思得解释成:《论语》流传到现在还适用的只剩下半部了!其余部分都已out了!

  看杨伯峻版的《论语》注释就可以发现,《论语》中的很多话历来就有很多解释,各注释家各执一词各自说各自的道理,只可恨不能把孔老夫子从庙堂里拉起来请他来阐明本意!我在读《论语》还发现夫子说话前后不一的地方。当然咯这很可能是我理解错了,或者说我现在知识浅薄,只能理解《论语》内容的一半!

  读《论语》发现孔子其实是个很有趣的人。自己一面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面又跑去见南子,结果惹得子路不高兴了。孔子赶紧指天跺脚赌咒发誓道:“我如果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让上天抛弃我吧,让上天抛弃我吧!”(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感觉儒家的人真是幽默啊,把这件事也写在《论语》中了!

  不喜欢孔子整天把“仁”字挂在嘴边,但在他眼里就没几个人能成“仁”!搞一个谁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大家,有意思么?我宁愿他老人家多教导下我们这些普通人如何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贤人。在我看来“美国梦”比这个“仁”更有意义!

  看《论语》还发现夫子太偏爱颜回了,提到颜回时全是赞美表扬的话。“不迁怒,不贰过”,多难做到的事呀!在孔子看来颜回做到了!颜回去世时,夫子痛哭流涕道:“老天呀老天,我要了我的命呀,我要了我的命呀”(颜渊死。子曰:“天丧吾!天丧吾!”)。几位弟子劝道夫子您悲伤太过了,孔子回答道:“唉,我不为他伤心还为谁伤心呢?”(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夫子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呀。

  虽然觉得《论语》的有些内容在现代已经过时了,但对喜欢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来说,《论语》还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书籍!

  摘录一些《论语》中我认为还适用的,或者说是我能理解的吧(“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O(∩_∩)O),背诵之~。

  学而篇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也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也”

  为政篇第二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八佾篇第三

  1,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2,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3,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而爱其羊,我爱其礼。”

  4,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6,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里仁篇第四

  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公治长篇第五

  1,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2,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前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行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6,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篇第六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2,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述而篇第七

  1,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6,子不语怪,力,乱,神。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篇第八

  1,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罕篇第九

  1,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

  4,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乡党篇第十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先进篇第十一

  1,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颜渊篇第十二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篇第十三

  1,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2,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4,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5,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宪问篇第十四

  1,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2,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其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3,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砣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5,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卫灵公篇第十五

  1,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6,子曰:“有教无类。”

  7,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季氏篇第十六

  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信,友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阳货篇第十七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微子篇第十八

  1,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2,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子张篇第十九

  1,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2,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3,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尧曰篇第二十

  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译注》读后感(六):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课堂小结(二)

  儒家的待人之道

  儒家的待人之道,可以用“仁”来概括。首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这要求要求人们将心比心,把他人视作与自己平等的人,而不是一个与自我对立的他者;要求人们体会理解他人的处境,就像体会理解自己的处境一样。这是儒家对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一点,进一步的和谐统一、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实现。另外一点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自己想要成功,也要帮助他人成功。这更体现了儒家认为“己”与“人”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而非对立的关系。此外,《论语》中也提到了君子要严于律己,而不要苛求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综上三点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是一种和谐统一、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

  然而,儒家提出的这些待人之道的对象是谁?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里的“人”指的是所有人的话,人们是不是就不能对自己的敌人做出任何打击报复的举动?或者即使对方是坏人,也要帮助他?甚至不能有敌人,要以博爱的精神“立”所有人、“达”所有人?

  遍观《论语》,孔子确实有提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3] ,也即多检讨自己的坏处,而不要批判别人的坏处,以免造成无谓的怨恨。但孔子也有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全好事,而不促成坏事,这证明孔子不提倡人们毫无原则地“立人”、“达人”,还是要看事情本身的性质的,不能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此外,孔子也明确地提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4] 、“小人鸣鼓而攻之,可也”[5]。因此孔子认为对于异端,是要批判、消灭以制止祸害的,对于小人也大可大张旗鼓地攻击他。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有选择对象的,是不包括小人、异端的。

  然而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恶人”[6],只有仁者才有资格喜好人、厌恶人。仁者厌恶的人自然包括小人、异端,而孔子赞同对于这些人是可以攻击、批判的。而仁者是怎样的人?仁者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这跟“恶人”以及上文提到的“攻乎异端”、“小人鸣鼓而攻之”是不是存在矛盾?仁者要如何批判攻击异端、小人同时又保持遵循着“仁”的原则?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试着以下这个角度解释。君子、仁者对于他人不会造成太大祸害的小恶,不必大加批判制造不和,而更多的是要检讨自己,因为也有可能错不在对方而在自身。而对于祸害很大或存在原则性分歧的异端、小人,君子、仁者是要批判、攻击他们的,但必须以光明正大的方式,不能用阴谋诡计、见不得人的手法。这里遵循的依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君子、仁者在辩论场上即使是被打败也希望是因为对手确实是有理有据,而不是因为对手颠倒黑白、搬弄是非、散布流言;在战场上即使落败也希望是败于会用兵、得民心的君子而不是败于耍阴招的奸诈小人,所以君子、仁者面对对手时也不能用不希望被用在自己身上的不入流的手法对待对方。这也是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恶人”的原因:君子、仁者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他们面临冲突也不会使用无耻的、不合礼规的手法,这样一来就不会破坏社会的礼规,不会促成阴谋诡计的盛行,不会因为自己的手法险恶而在社会中激发引起更多的恶。

  [1]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39

  [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72

  [3]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46

  [4]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9

  [5]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31

  [6]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8

  《论语译注》读后感(七):学而篇第一(导读)

  读《论语》“还原语境”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方法,具体就是在读某一句话时在脑海中想象一副合理的画面,然后再进一步加以理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区分孔子与孔子弟子说的话,究竟是“子曰”还是“有子曰”或是其他什么人所言,因为其中的含金量十分不同;第二,要看清是别人问孔子的还是夫子自道,其中的分别也很大。我们都知道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即便弟子们问了同样的问题,他也会根据每个弟子不同的情况,给出一个稍稍高于该学生目前水准的回答,不高不低地为其指明下一步提升自己的方向,正因为如此,同孔子交谈常带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问起很多人对孔子的印象,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孔子就是一个温和的小老头儿”,如果孔子单单只是个温和的小老头,整天哆哆嗦嗦地唠叨着一些谁都会讲的大道理的话,他怎么能够享有“圣人”之名两千多年?难道我们的国人都是傻子吗?就连五四时期拼命要打倒“孔家店”都没有能动摇他,孔子从没有被打到过,如今屹立在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人原本倾力想要打垮的东西,现在反而是借着他的光来向外传播华夏的文明,孔子的地位不言而喻。

  老师说,读《论语》最初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了又读,慢慢地你可能会开始心生敬意。当你某一天从这部书中读出敬畏之情,觉得这位老人在你跟前,你愈瞻仰他却“仰之弥高”之时,可能你才真正读懂了《论语》。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笔记】这是一段典型的“夫子自道”式的文字。人总会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自然地反思自己的生活,问问自己活得怎样、活得快不快乐等等,孔子也一样。

  首先,“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与习同今天我们说的“学习”的含义有所不同,古人学的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如果我们仔细地考察这几门学科,很容易会发现它们都是一些“技能”,比如各种礼节、音乐、射箭、驾车都是需要不断身体力行地加以练习才能学好的,故这里的“习”字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复习、温习功课,而是实习、演戏的意思。《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有“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可见“习”更是演习、演练之意。在孔子看来,学与习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六艺”本是从周公那里传下来的,借着不断演戏这些技能,我们可以在精神上与古人交通,甚而有所共鸣,过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孔子认为过这样的生活是快乐的。

  如果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指的是一种纵向的、穿越时间的交流的话,后面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便是一种横向的、处于同一时间下的交往。古代的交通十分不便,故若有一位远方的好友上门来拜访绝对算的上是一件十分难得且令人兴奋的事。由此可见孔子不仅重视与过去精神上有修为的人的交通,也很喜欢与此世亲朋好友的交往,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我们对其生活方式略窥一二,此时我们甚至可以说,孔子他老人家过得还挺快乐。

  然而,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愠”一词指一种微微的郁结,并不强烈,放在整句话中却表达出一种深切的孤独,这种精神上的孤独不同于西方人的孤独,是一种极为深刻的东方式的孤独,一种对个体生命孤独的感受,而这种孤独远非之前的学与习、远方来的朋友所带来的快乐所能抵消。中国人把这种孤独在《论语》开篇第一节就展示在世人面前,意味何其深远。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笔记】首先要注意的是,这则话不是孔子所言,而是他的弟子有若说的。有若认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大多也能对自己的君王尽忠职守,即所谓的“忠臣孝子”,从而把家庭伦理和社会(政治)伦理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对后世影响深远。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也十分贴切,说的是君子总是尽自己所能努力踏实本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能长时间坚持如此“道”自然便渐渐显现出来了。

  最后,有若认为仁之根本就是“孝悌”,但这仅代表他个人的看法,具体孔子是如何看待仁之本的,我们从后面的对话当中可以慢慢体会。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笔记】孔子最讨厌的一类人:“佞”(nìng)会说话的意思。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笔记】最初“忠”字在古文中是尽己之意,自己是否做到倾己所有来善待朋友呢?可能我们常会把曾子作为“每日三省吾身”的好榜样,但其实在这段话中也体现了曾子的人生哲学。面对生活,他常问自己的问题是“我的不足在哪里”,而较之于前面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问的则是“我生活中的快乐在哪里”,虽说人生苦短,苦痛又是生命的常态,但当人同样对面这样的生活时,却有了十分不同的态度,其中的智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忘了是不是孔子了)对曾子的评价用了一个“鲁”字,意思是不够细致、粗糙、孤陋无文,整天战战兢兢地生怕自己犯错。比方说,古人觉得自己的身体都来自于父母,万一如果有了损伤便是一种不孝。曾子在临终前让他身边的弟子察看他的双手,见他手上的皮肤都完好无损便终于安心了。但若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这么过,每时每刻都害怕哪里会被碰伤、哪里会犯戒,生命对他何曾不是一种负担,甚至可以说死亡才能给他以真正的解脱。

  《论语译注》读后感(八):漫谈孔子的两次发怒

  尽管《论语》乃孔门弟子所编,难免为师者讳,其中的孔子俨然一完人;但百密一疏,里面还是有一些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一平常人。今下午看到三个例子:

  《子路第十三》中: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子路“当仁,不让于师”,当面诟病孔夫子过于迂阔,面对子路的人身攻击,孔子一下子恼火了:野哉由也!哎呀你这个子路,真是太粗野了!言下之意是,你怎么能这么对老师说话呢。可见孔夫子脾气也是很火爆的,对于人身攻击会即刻予以回击。

  《公冶长篇第五》中: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不用说在无事的时候睡觉,哪怕是在上课时间,迟到早退聊天假寐都是他们的权利。在孔子那里,他的学生宰予白天睡个觉,就不得了了,被他严厉批评为“朽木不可雕也”。

  估计是宰予喜欢昼伏夜出,或者就是喜欢睡觉,所以经常白天呼呼大睡。在孔夫子的课堂上,他照睡不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对老师讲的不感兴趣,一听老师讲课就打盹。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学生上课睡觉都让孔子严重地不痛快。孔子肯定也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次,宰予是屡教不改。所以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这就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了。可见孔子被激怒后,是很有攻击性的,说的话像匕首,像投枪。

  《论语译注》读后感(九):孔夫子教我们如何学习

  孔子已逝去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一直存活于中国文化之中。也许孔子生前绝没有想到,世人对他的评价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会儿被后人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一会儿又被摔在地上、踩在脚下,成了如丧家之犬的“孔老二”。但在我眼里,孔子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个教书匠,而且是个非常有见地的教书匠。大家也不得不承认,孔夫子的确是教书匠的祖师爷,不说别的,单一本《论语》就交给我们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就是我从《论语》中习得的一些学习方法。

  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1》

  我认为这一句讲的就是“乐学”二字。第一乐是个人的快乐。来到圣人门下,听名师传道,按时复习,乐在其中;第二乐是远方志同道合者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成为同门,歌弦一堂,岂不快哉?第三乐是师门之外,别人不了解也不生气,因为我们学习的目标是充实、完善自我,哪怕别人不了解,但内心也因充盈而满足与快乐,这不也很好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20》)

  求知的快乐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读书没有乐趣,不如不读。以学为乐,才能真正成为有大学问的人。

  二、勤学苦思,缺一不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5》)

  这说的就是学习与思考就如同吃饭和消化一样,一个都不能少。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越学越糊涂,只思考不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会枯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勤于思考。

  马克思就是在汲取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自成一派,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是学与思相结合的结果。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8》)

  填鸭式的教育教不出人才,只会死记硬背不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的人不可能成才。学习不能盲目地死学,应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勤学好问,扬长避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2》)

  孔子死后,卫公孙朝曾问子贡:你老师,他是跟谁学的?子贡说,“文武之道”散落民间,他跟很多人学,没有固定的老师。韩愈的《师说》中这样写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有很多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没什么可学,但同时,也有许多人盲目崇拜别人,对所谓的“偶像”、“权威”五体投地,对其缺点和短处完全视而不见,这两种人,结果都会落得“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因为不管盲目自大还是自甘卑下,都不会使人有任何进步。还是引用《师说》中的一句话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五、敢坐“冷板凳”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2》)

  想成为有大学问的人,就一定要勇于坐“冷板凳”。知识总得一点一滴地积累,而在这积累的过程中,一定得学会忍受寂寞。默默地记住每一个知识点,努力学习从不厌倦。

  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伟大的《资本论》就是这样诞生的。

  六、多师前人,完善自己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20》)

  一个人有做大事的目标,也有奋发进取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勇气,这无疑是很好的,但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也要适当学习前人的经验,善于继承总结和利用已有资源,并且能够向比自己有经验的人请教,这样做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牛顿也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吗?

  当然,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前人的模仿和遵从,更不能盲目地在前人划定的框框里不敢有丝毫的逾越,而是应该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前提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七、活学活用,方成大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在这里对死读书,不知道灵活运用的书呆子进行了批判,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学会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不仅要消化吸收书本知识,更要能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否则只是个两脚书橱,书读得再多,又有何用?

  就像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会把兵法与战场上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后惨死沙场,还害得几十万赵军投降后被秦军活埋。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是对“书呆子”们的警示。

  八、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11》)

  学生应该学会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对这句话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但我认为,这句话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在回顾所学知识的时候,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自己的阅历,得出新结论、新观点、新看法,这种能力也如同一个老师,让我们学到新的东西。

  九、见贤思齐,勤学苦练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32》)

  这让我想起了孔子说的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17》)看到别人的长处与优点,就要见贤思齐,同时还得付诸行动,勤学苦练,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十、上下求索,学而不厌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34》)

  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一向如此,从不标榜自己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也从不神话自己,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一直在努力,我觉得这正是我们学生应该学习的精神。

  面对失败,面对不足,我们不应该抱怨自己的天分不足,而只是努力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努力,相信终会有所成就。

  孔夫子在世人眼里,也许是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谦谦君子;也许是个一肚子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归的“古代愤青”;也许是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正直贤良;也许是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的复古圣人。但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匠,一个不但传递思想文化,而且教我们如何读书学习的好老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也许这么说有神话的意味,但“先师”二字,我个人认为孔夫子是受之无愧的。

  《论语译注》读后感(十):获益匪浅

  我把《论语译注》读了三遍,获益匪浅,读《论语》,才发现自己的浮躁与无知。在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就气馁,孔子所讲的治学之道对我很有帮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确是学子榜样,我以前觉得自己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不是因该读读佛经静一静?后来才知道佛经不是我这样的年龄和资质可以读懂的。而《论语》则为我指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没有以一种纯净恬然的心和一种乐学的态度对待知识。这让我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做人上,《论语》也给了我很多启迪,“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朋友的关爱会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真切。《论语》中有六十多条提到“仁”,而这仁又大多和交友有关,合上书本,发现朋友对我的关爱可谓无微不至:一次,我预感月考主科都考咂了,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体育课我就趴在教室里写作业,没有下去,我的同桌忽然跑进来说:我听说,你各科都考得不错!他对我笑笑,我也笑笑,没说话,同桌接着坐下给我讲作业,他知道我偏科,所以讲得及为耐心。别人都出去玩了,就他在教室里给我讲作业,而她却丝毫没有不高兴的样子。卷子发下来后,我发现的确考砸了,才知到他那是安慰我,我和他相视一笑。。。。。有问学的决心,朋友的关爱相信这世间就没有什么事是不可战胜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