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槐园梦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槐园梦忆读后感10篇

2018-09-21 03:5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槐园梦忆读后感10篇

  《槐园梦忆》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4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槐园梦忆》读后感(一):含蓄的悼妻文

  这是一位老人对老妻的回忆,程夫人于1974年逝世,葬于美国西稚图的槐园(Acacia Memorial Park)。他用怎样一种悲伤心情去回忆,晋潘安仁有悼亡诗三首,写出了他的心思,然而他又不是片面哀伤,他知道适度,会用心灵与她去沟通,他去回想五十多年的往事,在回忆中好像我把如梦如幻的过去的生活又重新体验—次,他的妻子没有离开他,永远和他在一起。

  《槐园梦忆》读后感(二):生活太累,还是不忘那棵面包

  梁实秋先生太太程季淑女士做面包,做馅饼,她的烟火气和味道常常都在我心里。

  在凡俗的世界一面要好好地生活,不甘于陈在最底层,要向上努力

  另一方面难以忘记,当年为这本书的感慨

  我问朋友——我怎么都难以想象,泪壶都装不满眼泪的梁先生,为什么那么快地投入另一段婚姻

  朋友告诉我,因为他得到了婚姻的好,他相信婚姻的好,他才能这么快地开始另一段婚姻。

  无论怎么样,此文至情至真,永存我心。

  《槐园梦忆》读后感(三):三世可忍,只要能白首

  梁夫人说:“唐张公艺九世同居,得力于百忍,我们只有三世,何事不可忍?”国之女子,向以多忍闻名于世,最痛恨这一面,却也最佩服这一面。以一人之委屈全大家之和睦,其胸怀气度何其宽广

  梁夫人说“我愿省吃俭用和你过一生宁静日子,我不羡慕那些有办法的人之昂首上骧。”身为女子,她知他志趣,并且支持,最为难能可贵

  从梁先生怀忆夫人的情深字句中,我想到另外两对情深伉俪,一对是《浮生六记》中沈复和芸娘,一对是《我们仨》中钱钟书和杨绛。他们身上,一直以来都有那种心灵肉体肩并肩一起老去的爱情,一起历经磨难淘洗,散尽铅华

  有一个词说:“寿多必辱。”恩爱夫妻总分先后离世,不会有那种喊着:“一、二、三,然后一起死去”的理想浪漫,后去的那个,必更多磨难。

  《槐园梦忆》读后感(四):实 情

  本来对这种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如果不是梁实秋的大名,那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回忆私人生活的散文,于是,便草草翻阅,不碍于要有什么收获。只是,既然是梁实秋写的,那便很难说不受其大名的影响,更是抛开这些,是不是本身纯粹的便是一部优秀作品

  于是,看着看着便产生了一种“实”的感觉,却很难用充实朴实平实实在词语单一概括,藉此竟不觉此文真是人如其名。

  也有人说此书述亲情远胜于爱情,但是,看完之后,我却依旧觉得用亲情、爱情这样单一的词语来概括,还是简略了些。梁记录了其与程从见面到最后的主要历程,之中也有很实在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一个当代女性美的无形赞美,不论那是不是仅仅是作者自己对爱妻的美学认识,这本身有取舍的情的表述,已然散发着一种基于文学艺术的情。因此,本书还是耐看的~

  《槐园梦忆》读后感(五):没关系,我们不需要这个---读梁实秋《槐园梦忆》

  往日是不喜看散文的,倒不是因为人家写得不好,而是觉得一个大男生,整天看着那美美的散文,怕是要把那年轻奋斗的心给融化了。南朝谢灵运有诗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依我看,这“四美”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俱,在大家散文中倒是常能聚首的,老是看着这些美文,万一要沉陷其中,可不好玩,现实骨感着呢。

  一日在咖啡座等好友,闲来无事买了本文摘杂志随意翻着,翻到了那篇《槐园梦忆》的节选,便再也放不下了,丈夫对爱妻的绵绵情意全隐在那些描述生活细节的文字里:

  季淑那天头上戴着茉莉花冠。脚上穿的一双高跟鞋,为配合礼服,是粉红色锻子做的,上面缝了一圈的亮片,走起路来一闪一闪。因戒指太松而把戒指丢掉的不是她,是我,我不知在什么时候把戒指甩掉了,她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不需要这个。”

  我不禁在想,梁先生的夫人当然该是大家闺秀,但她该是怎样的女子,连婚戒丢了都不在意了。

  回家后,我立即开始在网上搜寻这本书,2006年江苏文艺版的《槐园梦忆》与此文同名,收录了梁先生十多篇散文,但《槐园梦忆》一文在此书中却只是节选,我电脑里备了份待买书的书单,将此书录入书单后便作罢了,待有了全本的再买吧。有朋友笑我迂:“现在哪还有买书看的,网上下载来看看,多方便阿”。我倒也不是特意要支持版权保护,只是觉得,只有纸质书才看得下去,也有一层对作者和编辑尊敬意思,网上下载,那是实在买不到书时的下策。上月,终于看到中青版的出来了,是全本,立马网购拿下。

  能让我看两遍的书不多,《槐园梦忆》算一本,《槐园梦忆》是梁先生为他的亡妻程季淑女士所作,寄托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平淡叙事中含着内心深刻的悲思,细节描写中埋藏着对亡妻深深爱恋。读此书,犹如坐在老藤椅里,晒着暖暖太阳,对面坐着的梁先生,将他与程先生五十余年来的恩爱岁月给你娓娓道来。读完书,整个人安静下来,带着淡淡的忧思,半天回不过神来。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梁实秋和夫人的关系是从一张红纸条开始,“程季淑,安徽绩溪人,年二十岁,一九〇一年二月十七日寅时生”,他们的结合虽是以古老方式--相亲实现,但也算是一见钟情了。梁先生初次电话给程季淑,便“受了刺激,受了震惊”,因为“她说话的声音柔和清脆是我所从未听到过的”,梁先生为此录了《李尔王》中的一句话评价:“她的言语温和的,轻柔而低缓,是女人最好的优点。”

  我一直认为,要看你对一个人爱得有多深,只消看你能记住多少与所爱之人平日里相处的细节。梁实秋无疑做到了这点,他在五十多年后还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约会的情景:“季淑穿的是一件灰蓝色棉袄,一条黑裙子,长抵膝头。我偷眼往桌下一看,发现穿着一双黑绒面的棉毛窝,上面凿了许多孔,系着黑带子,又暖和舒服样子衣服、裙子、毛窝,显然全是自己缝制的。她是百分之百的一个朴素的女学生。我那一天穿的是一件蓝呢长袍,挽着袖口,胸前挂着清华的校徽,穿着一双棕色皮鞋。”,眷眷深情无不浸在这平淡的细节描写中,倘若程季淑能看到此段,想必也会惊叹于此。

  能让梁实秋如此爱恋的人该是怎样的女子呢?一九六七年八月六日,在庆祝梁实秋译完三十七本莎士比亚剧本聚会上,谢冰莹这样说:“《莎氏全集》的翻译完成,应该一般归功于梁夫人!”;张自英说:“大家认为梁先生的成就,一半应该归功于他的夫人。”;梁实秋自己是这样说的:“她容忍我这么多年做这样没有急功近利可图的工作,而且给我制造身心愉快的环境,使我能安心的专于其事。”可见,无论是梁实秋自己还是他们的友人,都对程季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她内秀,女红特佳,长于刺绣,家人衣服“也是大部分自己做,找裁缝匠反倒不如意”;她明事理,操持家事,难保家人全部满意,程季淑总能夷然处之,并云:“唐张公艺九世同居,得力于百忍,我们只有三世,何事不可忍?”;她淡泊名利,“我愿省吃俭用和你过一生宁静的日子,我不羡慕那些有办法的人之昂首上骧。”;她坚强,遇到困难时,她说“沮丧有用,要面对现实积极的活下去。”;她聪颖,劝丈夫早日辞去官职,以免授人以柄或被人陷于不义;她勇敢强盗侵入后,她泰然处之;她节俭,量入为储,“东西不破,不换新的。一根绳,一张纸,不轻抛弃。”;她豪爽,“外出旅行的时候决不吝啬;过年送出去的红包,从不缺少;亲戚子弟读书而膏火不继,朋友出国而资斧不足,她都欣然接济。”;她可爱徐志摩找梁实秋一同去吃花酒,梁去请示程,程季淑笑嘻嘻的一口答应:“你去嘛,见识见识,喂,什么时候回来?”......  

  能得如此女子为妻,实为梁实秋的幸运,也难怪丧偶之后,梁先生的泪可以装满罗马人用以殉葬的“泪壶”。堕地之时,死案已立。文中提到梁先生和夫人不讳言死,还常谈论此事,商量的结果是程先走,梁承担苦痛。程叮嘱梁说,万一她先梁而化,梁须要怎样的照顾自己,“诸如工作的时间不要太长,补充药物不要间断,散步必须持之以恒甜食不可贪恋——没有一项琐节她不曾想到。”由此看见两人对生死坦荡双方感情深切,并带着几丝可爱的情怀,是绝然不需要梁实秋那枚结婚时弄丢了的婚戒作为见证的。

  全文虽朴实平和,但至结尾,梁实秋那句“缅怀既往,聊当一哭!衷心伤悲,掷笔三叹!”,可见梁先生此时情绪激动和悲伤,让我读来也不免心中隐隐作痛。梁实秋与程季淑之感情用现在的话讲,恐怕就是那所谓的纯爱了,脱胎于爱情但又高于爱情,已然是割舍不断的亲情了。至于梁实秋丧偶之后与韩菁清的婚姻那又是一段爱情故事,我想大家大可不必束缚世俗眼光而对梁先生太多指责,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我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如Robert Burns那首John Anderson My Jo诗中所言,与爱人“手拉着手的走下山”。全文笔触细腻感人至深,劝君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槐园梦忆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