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摄影的艺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摄影的艺术读后感10篇

2018-09-23 04:4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摄影的艺术读后感10篇

  《摄影艺术》是一本由Bruce Barnbaum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3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摄影的艺术》读后感(一):为什么要摄影?

  拍什么?

  是什么打动、吸引了你?

  如何精准表现你的感觉

  此书不单单讲技术,还有摄影的理念,这是我认为更重要的!

  如何反映出,或可归类于技术范畴

  关键词:摄影的艺术、摄影的理念、18%灰、曝光

  开卷有益,力荐。

  看此书,与另一本《人与土地》同步阅读

  有了摄影的理念,再去拍摄,便会从容许多。

  《摄影的艺术》读后感(二):干货满满

  这本书里讲诉的大部分都和胶片摄影有关

  以前对胶片不剩了解,觉得大概就是拿着相机调好曝光然后拍拍拍。幸好没有一时头脑发热买一个来玩,不然肯定是放着落灰。因为其事很复杂

  撇开摄影的艺术性不说,单从技术来讲就好诸多要注意地方

  这本书里讲的最让我有所领悟的在于分区系统,如何控制曝光如何处理影调和色彩,你也可以利用滤镜等其他工具。人眼所见与机器所见区别很大,要如何再现你眼前的景象并如你所愿的表达自己想法?都是这本书里讲到的。

  原以为胶片没有后期,其事后期更甚,从曝光到色彩都可能在曝光和扩印的时候被处理。这部分因为缺乏经验不甚理解

  虽然数码横行,但这本书仍然能让你学到颇多。

  《摄影的艺术》读后感(三):摄影的本质

  这本书的高度市面上一般讲摄影的书之上很多。作者讲了很多摄影很深刻问题

  想起以前一个喜欢画画朋友说,画画和摄影不一样,摄影只能记录现实场景,而画画能加入自己的感情然后对场景进行创作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如果说只是记录现实场景的话,任何一个手机、拍立得都可以做的到,那也不叫做摄影,只能叫做拍照。把自己的个人感情和对事物主观看法融入到拍摄的事物中,让看的人能够感受得到,这是拍摄一副成功的摄影作品必要条件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国籍的人或许因为语言不同而不能交流,摄影却像一种通用语言,能将人们思想心灵情感感应连接。

  这和音乐绘画是一样的道理。听久石让的summer能让人感觉生活大自然怀抱无比的惬意自在。听石进夜的钢筋曲在宁静同时却能感觉一丝孤寂,如果演绎成场景就好像在空无一人雪地走向不见尽头的远方一样。音符桥段、过门、副歌、主歌这些都是技术部分,组合起来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传达情感,技术再精湛,传达不了情感也是失败的,摄影作品也是如此,构图、光线反差颜色调节得再好,传达不了任何主题就没有任何意义

  也有人会说你觉得没意义我却觉得很有意义,这是肯定的。譬如我听GD觉得嗨到爆马上要跳起去夜店你却觉得无动于衷,我听韩红觉得除了声音完美技巧纯熟完全不能打动我你却觉得感动浑身颤抖。你的性格,你的经历及你的兴趣决定了你会被什么吸引,也决定什么会被你吸引。凭借自己的直觉,抛开既定规则束缚大胆的创作吧

  《摄影的艺术》读后感(四):读摄影的艺术有感

  读摄影的艺术有感

  这是个风光黑白胶片摄影师写的摄影法则。但是他对普遍的摄影理论都有着深刻的理解,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书。

  先谈谈作者,作者是个标准理科男,所以他拍出的照片有着不是艺术家身份能拍出来的严谨科学感。对于一个理性思考逻辑摄影师,他却鼓励摄影师运用直觉和感性去摄影。他认为照片是十分主观和个人的事情,摄影师的观察方式反映了他自己整个的人生态度。每个摄影师都必须具有对世界的洞察力,创作出有意义的作品,专注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只有你感兴趣的东西,才是你熟悉的东西,对于熟悉的东西才会有能力把它拍好,所以拍摄之前要了解自己要表达什么,同时应该怎么表现。

  想起了之前老师跟我说过,你的照片只是美而已,没有内容。什么是内容?内容就是你要传达的思想,要表现的主题,这是对于摄影师本身自己想表达的主题,而对于观看摄影作品的人又是另外一种观看方式,所以不一定摄影师说表达的主要与观看者保持一致,但是摄影作品需要传达的是一种思想,就像写一本小说也有它的主要内容,一首好歌也是有它的表达主题,一个打动人设计也有了设计思维。要让一个东西有意义,挖掘背后的东西。

  关于人像拍摄的方法。摄影师应该认识主角,对他感兴趣,解读主角并与之交流,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解读主角,并努力把主角的个性以最强烈的方式表达出来。摄影师要具有高度的获取环境对象快速观察能力,简单点就是要控制整个场。

  关于光线的运用。看了这本书我才深切的感受到光线对于摄影的重要性。之前看国家地理杂志出的书中了解到好的摄影必须具备构图,光线,主题,曝光,对于光线的运用还美体验到深刻的重要性,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看认真的去看光,去分析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思考光线,光能带来的是二维照片的空间体积感,有了深度,才不会平,有了光就有了影子,有了影子才会有物体的暗部,纵深感。同时运用好的光线就是辅助主题的作用,就像是弱光可以表现出孤独感和隔离感,强光可以表达开放性的亲切感外向感。

  中间他有大段描写关于胶片的冲洗和扩印。如今数码的时代如果静下心来在暗房冲洗照片的人实在是很少,毕竟现代人这么浮躁和浮夸,好好的读一本书的时间都好像没有,现在科技发达带给人很多便利,然后有更多的讯息涌入,这是我们更需要自己的甄别和观察。虽然这章节我没有看懂,但是我还是看下去了,因为本人没有去过相片接触,我想当我如果真的实实在在的接触到就不会这么不懂了吧。

  很震惊他的影印照片的方法,他通过遮罩和加光把照片调整到自己理想的世界,就像里面有一张照片,拍出来明明木头门和背景石头墙的影调是一样的,他通过对门的遮罩把门调亮了,把地板通过加光调暗了。所以这在一定程度说明,摄影在没有按快门之前就应该想清楚要表达什么,就要有清晰的预见性,这样才能拍出好的照片。所以最后他成功的调出了一张好的作品。这也说明了,工具只是辅助人类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作品,无论你是在胶片的暗房里,还是坐在电脑前修片。

  但是这又出现了个问题,作者需要我们对事物的有秩序的观察,又需要遵循我们的直觉和感性,又有了意识,同时又是无意识的。

  《摄影的艺术》读后感(五):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处时间的废墟

  此书实际是关乎摄影的技术。

  我不懂技术,即使读完了整本也依旧不懂。

  但我在阅读中却生出一种好奇,想探究人们为何而摄影

  以及,我们到底拍了些什么。

  以下,就是这些零碎的断想。

  1、 摄影与油画,一如古诗与现代诗。很难说哪一个更困难,古诗与油画,其形式本身就已然划定了创作的门槛精美复杂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模糊掉内容的空洞。而摄影和现代诗类似,正因为形式简单,任何人都能够投入创作,因此内容的价值就成了衡量作品好坏关键。形式是枷锁,也是遮羞布。

  2、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处时间的废墟,当时光洪流冲刷之后,我们唯一能从废墟中找到的残片,大约就是当时的影像。如同被火山吞没的庞贝古城,定格在照片中的瞬间仍如此鲜活,似乎触手可及。你知道,它存在过,并将永远存在,只是你再也不可能居住其中。

  3、 生活在别处,是人类永恒渴望。当下的生活,都正是因为有一个闪光的别处才具有意义,而摄影的意义,正是使某个此处有别于其它的此处,它被拣选抽离出来,从此处变为了别处。但伍迪艾伦用《午夜巴黎》已经告诉我们,没有什么黄金时代。你回不去的那个时代,就是黄金时代。

  4、 摄影是一首挽歌,拍照就是参与一个人或物的易变性、脆弱性、必死性。照片是通过切下时间的一刻并把它冻结,来见证时间的无情流逝。照片,就是生命的切片。

  5、 摄影带给人占有幻觉。从前人们去非洲,带着一杆猎枪,现在带着摄影机,对准猎物的不再是瞄准器,而是取景框。三毛说,撒哈拉的居民恐惧摄影,认为那具机器有摄取灵魂功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摄影与爱欲有共通之处,是一种占有的仪式,却并不能真正的占有。

  6、 几千年前,柏拉图就说人类只是一群陶醉于墙壁幻影洞穴人,从未转头去见识真实的世界。几千年后,人类仍然无可救药的留在那个洞穴之中,只是幻影变的更加清晰而唾手可得,通过摄影。

  7、 摄影是对真实世界的裁剪与修补,它是一个线索邀请你去推论、去猜测,去脑补出完整故事情节。它把流体时间切割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固体,把完整的世界切割成为原子。所有边界都是任意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与别的东西分开,脱离关系。它令你以为你了解世界,但真实是不停流动的,在时间里发生的,只有在时间里去理解。

  8、 摄影令观看者的感受麻木过多的观看暴力色情美丽的影像,最终会令我们对此无动于衷,它不断调高感受力的阈值,调高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期待标准,误以为世界理应比它本身更绚丽生动。世界被它的影像所以充斥,本来面目模糊不见,人心也越来越无聊,更加难以得到满足了。

  9、 当一个工作狂在度假或玩乐时,照相机可以为他缓解一些不工作的焦虑感。起码他还可以做一些仿佛是模拟工作的事情:我在拍照。我不是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拍照使人们觉得在旅途中获得了真实的成长,似乎经历本身并不足证明自身。

  10、 拥有一次经验已经不能使我们满足,如果不能为它拍一张照片。通过观看照片参与一场公众事件,参与一次旅行。既然如此轻易就可以获得世界的肉身,又何必煞费苦心的再去探究它的灵魂。

  11、 当摄影师遭遇真实世界那痛苦的瞬间时,他必须选择是记录还是干预。因为记录就无法干预,干预便无法记录。创作既是身临其境,同时又必须是漠视与抽离。当一个非洲的婴儿即将被秃鹰啄食之时,摄影师却躲在机器之后冷漠的记录,他将遭遇指责,因为他也正是造成痛苦的原因之一。

  12、 相机揭示出多重宇宙的存在,它是在小径分叉的花园中选定一个入口,是薛定谔的猫在开箱的那个瞬间,如果多位摄影师,拍摄同一事物的同一瞬间,世界将会呈现出多重完全不同的面貌

  13、 摄影师通过捕捉世界与自身的同质化的瞬间,并将他们排列在一处以表达自身,通过相片,使世界呈现出与其灵魂一致的质感。比如黛安阿勃丝,拍摄的人物都是那么的怪异僵硬,她以超乎寻常敏感捕捉到人们不自知的畸形瞬间,令人感到深深不安,似乎有什么可怕猛兽隐藏在胶片之外呼之欲出,却又始终不曾现身。她拍到了人的孤独,每个人都是外人,每个人都在机械残缺的自我中动弹不得。

  14、 摄影师扮演上帝,他是全知视角,他看到整体,看到一切,却只是有选择的使世人看到一部分的真理,如圣经中上帝对世人的口吻诉说:“你们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宛如猜谜,你们所知道的有限。”

  15、 摄影是被动的艺术,作家画家音乐家都可以无中生有,使自己的思想发出声音或具有形象,而摄影师则必须物色他人的痛苦,他人的美,来说明他自己。他更像是猎手,需要捕捉和等待,他除了需要能够理解和表达自己,更要理解和表达他人。他也像是淘金者或采集果子的人,他不可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去,不断的收集与寻找,不断的观察与交流。

  16、 照片是对现实的稀释。当你观看一张裸照,或一张记载暴力的照片,感受一定远不如现场那么激烈,它抽掉眼耳口鼻舌身意中的六种,仅仅留下眼睛。它让现实变的沉默柔和缓慢的渗透你。

  17、 好的摄影师要深谙引诱的艺术。他要去与拍摄对象做朋友,使他们对自己卸下防备,暴露出自己的秘密,暴露出独特神情动作,暴露出真实而动人的一面。就像猫咪熟人面前露出柔软肚皮,牡蛎在热气中打开自己的壳。然后摄影师就快速按下快门,拿走贝壳中的珍珠

  18、 杨德昌在电影《一一》里,塑造了一个古怪小男孩摄影师,他专拍别人的后脑勺:“我要把你看不见的拍给你看”。一语中的。确实你只有拍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并且令他领悟到,啊原来这东西也存在于我身上,你才算是真的成功拍出了一张好照片。

  19、 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人,就像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去的有三种人。那些做买卖的属于最低一等,比他们高一等的是那些来竞赛的人,而最高的一等人则是那些来观看比赛的人。不谋利,不竞争,置身于吵闹的世间,只为以最冷静的眼睛观察世界,这是一个摄影师的基本素养

  20、 照片中有另一个自由政府,它发起一次次小而零碎的起义。官方的政府提供一种官方的现实,而那些污秽的角落,被忽略的不公,却构成每个人与城市相处的另一种现实。警察擒拿不到的灰色证据,摄影师们可以擒拿,如同侦探擒拿一名罪犯。

  21、 有些摄影是诗性的,它只关乎私人的情绪的涌动。有些摄影则是说明文,摄影师犹如科学家,冷静而勤奋的为时代积累下详实的影像库存。有些摄影则是革命性的,是议论文,它充满道德倾向,意在唤起人们的良心,冲击世界的既定价值观。

  22、 照片的组合会产生聚变,使其具有比独立的单张更丰富的含义。一组同样主题的照片会形成一套完整的组合拳,两张主题迥异的照片,也能在对照中将彼此的讽刺性充分暴露。

  23、 当然有一些天才是可以随时点石成金的,但多数精彩的作品仍然是来源于大浪淘沙,无论是写字还是拍摄,一张甚至一堆不完美的作品都不应该成为否定自己才华的理由。不是所有作品都有留存和被观赏的价值,夜空中闪烁的几颗恒星之所以夺目,是因为那背后有无尽的陨石与暗物质,它们必须先被创作出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