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10篇

2018-09-28 04:5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10篇

  《偏跟山过不去》是一本由(英)比尔·布莱森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292图书,本书定价:31.00元,页数:2012-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一):翻译实在是。。。

  户外旅行的佳作,处处透着睿智幽默犀利以及惊人博学,从阿巴拉契亚小道延伸开去,堪称美国近代自然史的小百科可惜翻译实在不敢恭维,语句近乎直译,生硬拗口,有些句子又长又别扭让人差点一口气提不上来,还有错别字,糟蹋了一本好书。接力出版社,望再接再厉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二):还好

  打量久违的美国。。。 重峦叠嶂间的阿巴拉契亚小道是全球最长山间小路、、、对极富冒险探索精神、极富暴走经验职业探 险者而言,穿越阿巴拉契亚小道也是一件极为冒险和艰难的事情。。。而布莱森决定放弃所有交通工具、只 靠着两条腿穿越超过 3000 公里阿巴拉契亚更属惊人决定。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三):国际评论

  《偏跟山过不去》是一部几臻完美的旅行记。

  ——《波士顿环球报》

  比尔•布莱森就是写一篇关于烘干机棉绒或者退烧药片的文章,也会使得我们哈哈大笑

  ——《芝加哥太阳时报

  阿巴拉契亚小道……一共有大约500万步路,布莱森做到了从他穿越的每一步路中诱导出一声笑……读者在总共近300页的书中,要想做到不像白痴那样咧嘴大笑还真不容易……实在是一本妙趣横生读物。”

  ——《克尔库斯评论》

  布莱森的风格、幽默和叙事天赋将这本书提升远远高出区区一部游记高度……他收集了历史观察旅行者忧虑,将它们天衣无缝地编结起来。

  ——《列克星先驱领袖报》

  这是一部一气呵成之作,布莱森的粉丝们会将它置于他的最佳著作之列,而新的读者会带着发现文学新大陆喜悦笑容专心阅读

  ——《逃避杂志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四):林中漫步

  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无限好看,而他写的六本游记我只看了两本,看过的第一本已经忘记了叫什么名字,这么说你也大致知道那本书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偏跟山过不去》这本是前段时间出差往返北京的路上看的,内容书名都翻译的有点拗口,有些句子长的让人经常回不过脖来,但总算还是看完了。A Walk in the Woods是本书的英文原名大概出版社觉得直译成“林中漫步”不够吸引读者,就起了这个“偏跟山过不去”的名字,并且配了个“两条腿穿越3000公里山径”的副标题。后者更加名不副实,阿巴拉契亚小道全长2200英里,作者仅走了其中的870英里,缩水高达60.5%,跟我原来从事IT行业企业公布的业绩含水率差不多。书中在距离和高度上使用了英制计量单位,让人很不习惯,只好先将英里和英尺换算成公里和米之后再想象对应的空间感是怎样的,再加上诸多陌生的地名人名,经常读得磕磕绊绊。这里再重复记忆下对应的换算公式:1英里=1.61公里,1英尺=0.3048米。

  作者是位讲故事高手,这个从《万物简史》就可以看得出来。不过是一次断断续续的徒步旅行,比尔•布莱森就能把阿巴拉契亚小道的今生前世娓娓道来,穿插进这样那样的故事,莽原上野生动物的灭绝,植被的死亡和滥砍滥伐,商业旅游开发兴衰死灭,旅行者的意外伤害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等等,加上作者和旅伴令人发笑的种种经历,编织出了一副令人历历在目生动画卷。作者对节奏把握很值得学习,这种交叉叙事很考验人的信息检索和提纲挈领能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搞不好就变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好一点被读者跳着读,再差些干脆被扔到一边。

  往返北京的列车全程近24个小时,列车上,我时而读着这本书,时而瞭望窗外。列车在北方行驶时,我甚至没有看到过一棵像样的树,沿途只有清一色的小树苗,有超过10年树龄的么?没有!起码我没看到过一棵。美国人世纪森林毁灭性开发相信中国人的脚趾头都够不到。3月份北方的大地就像是一只巨大干瘪乳房趴在那里,可能今生今世我们都不会再看到它丰盈滋润样子了。

  阿巴拉契亚小道始于1921年,香港麦里浩径始于1979年,我们大陆有啥?阿巴拉契亚小道每隔几十公里都有个三面遮风避雨一面开口的荫蔽棚,就近有水源、茅厕等,而这些都是由管理机构“阿巴拉契亚小道会议组织志愿者修建的,总长度3500多公里的小道上这样的遮蔽棚、棚屋或者披棚共计有240个,平均15公里左右一个。每个遮蔽棚可供8至10人野营也就是说,所有这些遮蔽棚可同时为“2500名徒步旅行者提供有适当遮蔽的睡觉场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徒步走完阿巴拉契亚小道的人每年不到50名。近至1984年,这个数字还只有100名。截止20世纪90年代,人数闯过了200大关,目前已达到将近300人。这是巨大的增长,然而仍然是很小很小的数字。”这些完成者数字的背后,现在每年有大约三四百万人曾或长或短徒步旅行在阿巴拉契亚小道的某段上。

  2012-3-12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五):一大罐山泉水

  《偏跟山过不去》,这本书是一年前匆匆读过的。迟至近日,重新品味,便有了更浓厚味道。 记得初读时,有点不习惯它除了一张地图之外,没有任何配图的形式。从编辑的职业病出发,最先忧虑的是,现在哪里还有出版旅行图书不花哨不点缀文艺的,这本书算是个例外了。也许因为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比尔·布莱森——被誉为是“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这本徒步旅行记于1998年出版了英文版,并于2006年再版,经过了十多年的国外市场考验,出版社所做的决断也是相当有把握了,才有了版权页上标注10000册的印刷量。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他的畅销科普图书《万物简史》中文版也是2005年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

  合上书,再回味这个胖老头的旅行记,在旅行图书轰轰烈烈的炒作、花里胡哨的包装、雅俗不同定位中,会发现,读这本书的感觉更符合它的原书名“A Waik in the Woods"(林中漫步),而不是现在被架上的“偏跟山过不去”这样一句硬气的话。它不是决心,不是壮举,它只是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一种。

  比尔·布莱森徒步旅行的美国阿巴拉契亚小道,在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中,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的安娜普尔纳大环线,阿巴拉契亚小道是一条有2178英里长的徒步旅行小道,按1英里=1.61公里,换算出来这条小道超过3500公里。能够决定走上这条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是翻遍全书,那些通常旅游书上关于人生启迪、旅行的意义标签语录心灵鸡汤,在这里几乎没有。关于徒步这条小道,比尔·布莱茨只是说,这是一种强烈愿望,就像博物学家约翰·缪尔所说的那样:”往一个旧行囊里有进一长条面包和一磅茶叶,赶紧跃进后院的栅篱。“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在罗列自己的几条理由时,说到,在大家谈论在野外干的吓人的事情时,他”能够眼睛定定地注视着远方地平线,一如男子汉似的缓慢嗤之以鼻,然后再来点显摆:“嗨,我曾经在森林里拉过屎呢。”当然,他还陈述了另一个更加迫切的上路理由,那就是世界上最大工业硬木森林阿巴拉契亚山脉,在未来50年内很可有变成一片树木稀少草原。他想要找个适当的时间去体验,那就是现在。

  对于初次徒步旅行就选择这么一条“大线”的这个胖老头来说,当他把决定这次旅行的消息告诉身边的人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给他讲了一些可怕的事情。因此本书的第一章他定名为《危险诱惑》,因为人们说了许多森林里的危险——熊、蛇、狼等各种野兽暴雨雷电地震、传染病以及谋财害命。直到去户外店购买装备时,他第一次模糊意识到这个旅行会是一项令人气馁的任务,因为他很显然是野外生活的外行。于是,硬着头皮研究各项专业指标、并且被不停地当成一个外行,这些当时令他十分难堪过程,当他再次用文字叙述出来后,让人读着活生生像在现场旁观。

  他就是用这种笔调,写下了徒步小道的经历,包括他的邋遢同伴卡茨,他们在路上遇到的奇葩姑娘玛丽·埃伦,在摆着12张床铺的棚屋中遇到的其他徒步客。他们从第一天走了7英里就扔掉了许多装备和食品,到后来的种种狼狈、纠结、气馁甚至夜里在宿营地遇到了两只熊,以及享受着一顿丰盛大餐、一次热水淋浴等等的美好。这个胖老头本来最擅长的是讲一些枯燥的事情,但当这些遭遇本身就充满了笑料时,他便更有些喋喋不休,妙趣横生。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总能不失时机地穿插着一些关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这条小道的种种环境生态环保性质的科普知识,以及关于生态的恶化、动植物的濒于危境,过度商业开发的恶果……如果单独来读肯定有些枯燥,或者大部分人会自然地回避,但是这种巧妙的契合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品味下去。

  关于这样的漫长徒步,仅仅在一个篇章的开头,比尔·布莱森很平淡地做了一段表述:”生活也变得简单利落,时间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天黑了,你就上床睡觉;天再亮,你就起身,其间的一切仅仅是其间而已。这样的生活十分有意思,真的。“是的,也许很多时候琢磨不出来生活的意义,但是却会努力随从自己的心愿,让生活变得有点意思。读这本书时,就会觉得,用什么话来赞赏作者写作高明,都不如用一句”有意思“来得直接。我更在这本书中的评论中看到了只写了这样的一句——”哈哈哈哈哈哈哈“,七个哈字,足以表达读者的心情了。

  虽然作者并没有走完3000公里阿巴拉契亚小道全程,他的旅行也是在断断续续中进行,但是总有许多令人发笑的情节旅途中的遭遇、惊险离奇传闻尴尬境地不可理喻的旅伴,这些经由这个他的叙述,有许多细节令人爆笑不已。我不止一次想,老外就是这样写书的么?这要放在中国作者身上,恐怕早都被编辑大笔删减了。我们似乎总是很在乎游记中对于风景感悟、对于人生思考、对于如何省钱逃票的攻略,这些内容远远大于了旅行本身以及你自己在旅途之中的状态。但是在这个胖老头这里,他会告诉你,用最简单和直接的方式所记录下来的过程,叙述自己身体内心的体验和时时处处都能发现的乐趣,成了最有趣的事情。 当它们被这个胖老头笑呵呵地一边自黑着一边揉和在一起的时候,读着读着就会有种这样的感觉,原以为只是在喝一杯调制的饮料,却发现这是一大罐山泉水。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六):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

  夏 平

  没有去过美国的外国人也许会想象,那儿到处都是像纽约那样的繁华都市,充满了高耸云霄的摩天大楼,马路熙来攘往热闹得很。但是他们错了。美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一些安谧的中小城镇或者广袤山野平原,不过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倒是相当普及。另一方面,许多在美国住了一辈子的人也不会想到,当今的美国,仍然存在着受到商业化的浪潮波及较少,甚至数百年来基本保持原样大片荒野。探索这样的原始莽原,以便全面了解和重新发现自己国家,对于富于冒险探索精神的美国人,是一件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本书的作者比尔•布莱森的这本书《偏跟山过不去》,以“在阿巴拉契亚小道上重新发现美国”作为副标题,叙述了他是怎样同一位旅伴一起,徒步行走这条长达2100英里的古老小道的。夺人心魄的阿巴拉契亚小道沿途景色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险境形形色色的有趣人物,以及有关小道的历史沿革等,都由身历其境的作者用一枝充满风趣幽默的生花妙笔,娓娓道来。这本书自从出版以来,吸引了美国本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无数读者。

  比尔•布莱森1951年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出生。1972年,正在德雷克大学念书的他突然决定辍学,背上背包前往欧洲闯荡四个月。三年之后才偕同在英国娶的妻子,回美国继续攻读学位。此后,他又在英国居留20年,在《泰晤士报》和《独立报》任职,为英美各大出版机构著文。他在1995年举家回美,居住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镇,2003年再度返回英国,目前在英国诺福克居住,担任达勒姆大学的名誉校长。布莱森是一位多产作家,著作包括游记《不是故乡非客乡》、《失去的大陆》、《小岛札记》、《走遍“烤焦国”》等,关于语言书籍《母语》、《美国制造》,以及科普著作《万物简史》等。其中不少有中文译本

  翻开这部《偏跟山过不去》,我们跟随作者冒着严寒酷暑翻山越岭,走在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小道上,如同亲自体验徒步旅行的疲累和风险,也感知亲近大自然的独特乐趣。按说日复一日在景色雷同的大森林里辛苦跋涉,总不免会有单调之感,但是作者以阿巴拉契亚小道为线索,始终成功地抓住读者的兴奋点,谈古论今,绘景叙人。全书从头至尾,充满了具有英美两国文化背景的作者的美式调侃加上英式嘲讽的幽默机智,始终使得读者兴趣盎然,手不释卷,欲罢不能。

  与布莱森的其他旅行随笔一样,作者在《偏跟山过不去》向读者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他既调侃又自嘲;既述事实又有点评;既写到自己对旅行的酷爱,也坦然道出在艰难困苦时刻的内心感受,包括坦白自己的动摇和恐惧,把读者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不时又卖点儿关子,来点儿悬念,让你非想知道后事如何不可。

  旅行随笔描绘景色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一味绘景而不写人,终究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布莱森在这本书中信笔挥洒,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景中见人,情景交融。最有趣的当然是那位来自艾奥瓦州的旅伴斯蒂芬•卡茨。此君学历不高,不善言辞,常常有些蛮干,“扔”功一流,冲动起来,连旅途中至关紧要的食品、水瓶都会扔掉。但是,尽管卡茨的举动言行让读者感到发笑有趣,我们却看到了卡茨的邋遢外表掩盖不住他那坦荡、正直的品格,追求上进的赤忱。这位从艾奥瓦州迢迢赶来,不辞险阻,同布莱森一起踏上征程的卡茨不愧是一位忠实的好旅伴。还有那个样子滑稽可笑,幼稚而自以为是的玛丽•埃伦也是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此外,小鸡约翰、乐于助人的吉姆和希思父子,以及徒步走完小道全程的60多岁的老奶奶和体重350 磅的伍德罗•墨菲等人,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各具风姿,令人印象深刻。至于书中描写的一路上遇到的各种滑稽、尴尬、有趣的情景和事件,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给,大笑捧腹。

  《偏跟山过不去》不仅让你畅怀大笑,它也能够促你深思。在书中,作者出于对自然的爱恋,不仅描述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忧心忡忡地指出在自然和人的破坏、侵蚀与有关当局的不良管理下,小道沿线的森林植被日渐退化、蹙缩的现状。作者通过描绘被废弃的煤矿城市森特拉里亚的悲惨景象,形象地展示了掠夺资源性的工业化造成的多少年也难以恢复的浩劫。作者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性呼吁,不仅敲响了对美国有关当局的警钟,对于世界上其他后发的工业化国家,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七):真正的旅行是修行

  真正的旅行是修行

  这是在图书馆随手翻到的书,不是书名有趣,而是封面上对于阿巴拉契亚小道的介绍,无端的使我想起电影《朝圣之路》(那条路在西班牙的圣地亚哥,一个父亲为了完成儿子的徒步朝圣的愿望,找回自我和亲情的故事),想来一定有比电影更真实的体验,加上评论说,作者“从潮湿的睡袋里拧出来的幽默”令人莞尔,《芝加哥太阳时报》甚至称赞说,布莱尔就是写一篇关于烘干机棉绒或退烧药片文章,也会使我们哈哈大笑。想来文笔也不错。

  事实上,这真是一本我舍不得一气看完的书。

  从作者开始准备徒步走完这将近3000公里的山径时,能否走完的悬念就吸引了我。山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身体与精神的各种磨练与考验,还有那个聊胜于无的不太靠谱的同伴……因为真正想想,3000公里不是能随便走到的距离,再美的风景与沿途的各种痛苦危险比较起来,又哪里值得一提?毕竟在阴冷潮湿的树林里露营,哪有缩在温暖的沙发上,喝着咖啡读着游记,漫天想象来得舒适?

  可是读到后来,我真的已经不在乎他们是否走完全程,也不在乎是否看到绝美的风景——这些其实真不重要。我关心的是他们内心的体验,是他们遇到的各种徒步旅行者的经历;我开始为他们看到一个遮蔽棚而高兴,为他们偶遇其他徒步者,比如迷糊的“小鸡约翰”们捧腹大笑,总之,我感觉我看的好像不是一篇游记,它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游记。

  那么如此艰苦的徒步旅行究竟有何意义呢?恐怕只有旅行结束之后才能知道,只有读完书之后才能知道。

  这样长时间徒步旅行的路上,首先面对的是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想想看,在人迹罕至的森林里长途跋涉,一天又一天,从早到晚,回忆也罢憧憬也罢思念也罢反省也罢,各种内心活动都会被反复咀嚼,有的越来越清晰,有的恐怕越来越糊涂。而遇到各种不测境况时的反应以及处理的方法,也最能表现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布莱尔的出发多少带着点冲动,很为自己的非凡举动得意,朋友亲戚出版社人尽皆知,与不断增加的装备同时增加的是各种可怕的关于阿巴拉契亚小道的故事,所以,尽管表面上信心十足,但私底下已经有些气馁,因此,当多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斯蒂芬•卡茨愿意与他同行时,布莱尔立即信心大增——哪怕见第一眼时,就知道,他们不属于同道中人。

  卡茨曾经是个放荡不羁的人,吸毒、酗酒,还曾被监禁过18个月,也就是那时,他开始戒酒,努力改过自新,现在身材魁梧,呼吸粗重,食量大得惊人,不停抱怨、咒骂,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真是有好戏看了!

  可是卡茨最后却成为我非常关注与喜欢的人。作为同学,卡茨和布莱尔早已走上不同的人生岔道,而且各自走了很远,可是当他们共同走上阿巴拉契亚小道时,注定他们要结伴互助。显然,路途上他是被抱怨的对象,走得慢不说,还常常不计后果地扔掉补给品而减轻负重,时不时歇斯底里发作。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之间逐渐形成了默契: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吃完早饭后,两人按各自的速度行走,通常布莱尔先到某地,休息着等待卡茨,如果久等未到,就放下背包,返身寻找;而卡茨也总是不紧不慢在后面跟着,有时骄傲地举着布莱尔失落的手杖。“他努力做到不骂骂咧咧,我没有一刻忘记他可不是非来这儿不可的。”这样的状态对两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体验,都是性格的一次修炼。

  遇到玛丽•埃伦这个极品旅行者更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玛丽•埃伦是个说起话来没完没了,擤鼻涕声音响得足以吓得一条狗躲进桌子底下,转过身去“展示出一个广袤的后部,足以供比如说一个军事基地在那上面放电影”,她大话连篇,却喜欢指手画脚,一路上发生许多事,终于使得布莱尔他们想要甩掉她了。可是当他们千辛万苦摆脱她而在一个休息点准备大吃一顿时,卡茨却不安地说:“我感到有点儿难过,因为我们把她孤单单地一个人留在森林里”,说到底卡茨是善良的,甚至布莱尔自己都不曾意识到,他在自责中也吃不下美味的馅饼了。此后的徒步因而格外沉默,仿佛有了另一种重压,他们不断向遇到的人打听玛丽•埃伦,直到一个人说出了他见过她,并且告诉过他,“你们是一对体重过头的孬种,她被你们带得累死了”虽然被骂,但是可以想象他们真是如释重负啊!

  还有他们回家休息调整几个月后,第二次共同徒步走缅因州莽原时,也是令我格外牵心的一段经历。那是在一个休息站时,布莱尔发现卡茨又重新喝酒了,“这个行为看上去是对于一切的一种深刻、愚蠢的背叛——对他自己、对我,以及我俩在这儿做的事情。”布莱尔怒气冲冲,两人因此有了隔阂。本来人性就是复杂的,当你从旅行中回到现实,没身于庸常的日常生活——尤其像卡茨这样做建筑工人的,没有家庭和孩子,下班回家,只能吃盒装便饭,当工友们一次一次地邀他前去时,他抵抗不了了——“可是我爱喝酒。我没办法,我爱这一口,爱它的味道,爱喝上两罐之后脑子里的嗡嗡声,爱酒菜馆的气味和感觉……老实说,真的很难。”一次这样的徒步旅行可以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可是你也不要奢求更多,人生有各自的轨迹,像卡茨那样很难从吃盒餐中找到快乐的人,强行以另一种标准改变他,是不是有些残忍?

  当然布莱尔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和解了,达成更深程度的理解,为后面的行程留下更为难忘的经历,这里就不多说了。

  布莱尔的出发,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作为一个独特的莽原,正在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正在逐渐消失——尽管现在为时尚早。但榆树和栗树在此早就绝迹,铁杉和大叶四照花树正在灭亡,还有各种动物飞禽也正在走向灭绝的路上,想想真是可怕。随意书中不时地还穿插了丰富的生态学知识,以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写来,格外令人心惊。所以当布莱尔他们长时间在森林里行走,第一次到游客服务中心调整时,他们向往着那舒适的床铺,可淋浴的热水,美味的快餐,可是即使用卡茨的眼光来看,也可以看出“这些建筑多丑陋啊!”这是换一个视角看人类非自然生活的必然结果。

  在布莱尔决定最后离开小道的时候,他有一段非常棒的描写,而这不是一路经历体验后难以感受到的:新英格兰地区的差不多每一座重要的山峰——华盛顿山、拉法耶特山、格雷罗克山…——都如同天幕上精美的浮雕耸然挺立,显得比实际距离近十倍。景色美不胜收,难以语言描述,想到这无边无际的景观只是阿巴拉契亚小道全程的一个片段,想到在我的脚下就是一条穿越同样壮丽的山岭和山林,绵延2200英里,受到细致维护的免费小道,使我感到一种强烈震撼,几乎无法忍受。我不记得在我的一生中有什么别的时刻,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上天对于我出生的这片土地何其厚爱,这里看来是最佳的停止点了。

  这种发自内心的爱与感恩,真是难以言传的,却是徒步之前不曾想到的收获。

  尽管不舍,书还是读完了。又忍不住将作者插在首页上的阿巴拉契亚小道的徒步旅行简图复印了下来,我当然知道,这辈子我也不会加入到这群徒步走完阿巴拉契亚小道的旅行者行列,最多可能作为游览者到此一游,但当我凝视着这幅小小的地图时,那绵延的山峰、浓密的森林和壮丽的秋色就呈现在眼前,仿佛还看见布莱森汲水的背影消失树后,还听到刚刚赶上来的卡茨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