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10-08 03:5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精选10篇

  《假装的艺术2》是一本由[英]理查德·威尔逊著作,南方出版社出版的237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一):作者才是真正的装b

  什么畅销书?唉,下次买书慎重啊,原以为是一本快乐的书,确实满纸抱怨言,一堆无聊话。尤其是有些作者本人并没有什么感受却在大肆抱怨浮躁时代畅销书。为了多读好书只有不读坏书,这种书少读为妙,读一些心灵净化一些的书也不至于浪费时间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二):See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原书名为Can't be arsed,副标题为101 things NOT to do before you die.

  其中第四章是See the Great Wall of China,译过来就没有了,也就只剩下100个章节了.

  原文,译文都没读过,不作评论,只是好奇怎么又出了个二,搜了搜就发现了以上这些,仅供参考.

  本不作评价,但豆瓣必须给打分.该给个中评,去掉一星是因为:删掉一个章节,改了名字,然后把这本书归为另一作者的另一本书的续集或者说系列(准确的说还是续集因为名字沿用了假装的艺术那本的名字).当然这也许是已经经过两位原作者的一致同意的.但我看来这并不好,因为原作的意思已经变了.

  最后提一点"也许"与此书无关的话题(就不再减一星了):在国内某知名图书电子商城上,此书99.8%的五星评价.点进去看,几百人在几乎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本书作出一致好评.然后同时这些读者又分别在相同的时间对另外几本相同的书作出一致的好评.

  只能对国内的图书市场,出版发行零售都叹一口气了.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三):对这本书的说明——译者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Can't Be Arsed,副标题为:101 Things Not to Do Before You Die。稍微懂点英语的人也可以看得明白这书的大概意思:吐槽那些所谓的你死前不得不做的N件事。开始我给小编建议的书名为《不跟疯》,小编说她也很喜欢这个名字,但是由于那时某位大编的一本名为《假装的艺术》的书刚刚大卖,所以为了营销需要出版社便把这本完全不同作者不同译者的书定名为《假装的艺术2》了,虽然我在他们尚未最终定稿时表示反对,但是基本上后期付梓印刷事儿都轮不到我们译者插手,所以这本书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不知道营销团队是怎么想的,反正现在这书也不是出版社的主打了,只是这样做的坏处相当明显喜欢那本《假装的艺术》的人不断在拿这第二本跟第一本做比较,看短评里有人说“好的译者都死光了么连书名都会译错”我只觉得无语。而不喜欢《假装的艺术》的人觉得那么烂的一本书还出个2原本就是一件非常二的事所以没看就先吐槽。当时听说了有这个2定名之后我也买了一本《假装的艺术》看了看,不仅文风完全不一样——1为故意装模作样让看的人自己感觉那样做的荒谬,所谓的2则是直接吐槽、一舒胸臆——1的内容也基本是我不太感兴趣的(比如怎样品葡萄酒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是行家这样的事)。至于译文,我觉得那时我也译得没多好,这都是三年前的水平了,但至少流畅、像个正常人在说话。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的是:这本书是我独立一人完成,不知道怎么的,两次出版的书都弄错了译者的名字。最近听一个已经离开编辑部的人说是因为当时签内部合同时候有人给签错了名,而这份合同我从来没有经手过。印错后小编给我多次道歉,所以没有任何追究的意思,只是卖得这样不好,估计没有加印改过的可能了。

  所以这样一本折腾了近3个月的小书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成就感,只有莫名尴尬和无语。有时一本书能不能大卖完全不在它的内容好坏或者文笔如何,而是它能造成多大的话题性。就跟很多院线电影一样。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四):关于丰胸的最好方法

  导读:很多新妈妈都有这样的烦恼,那就是生完小孩子以后身材严重变形胸部也会下垂,所以产后丰胸是很多新妈妈都很关注问题。今天就教大家产后丰胸方法,介绍一套产后妈妈丰胸秘籍给新妈妈们。只要你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傲人的大胸就会重现。你也可以成为超级辣妈。

  自然丰胸就选【摩亭】,60天从A到C, 全国Tel:4OO-O9O-1685

  关于丰胸的最好方法?“飞机场”、“男人婆”是朋友送我的称号平常朋友们出去,永远只能做绿叶;在聚会帅哥都向胸大的朋友们蜂拥而去,而我却无人问津;身边的男孩子不但对我没兴趣,还把我当他们取笑的对象;就连去找工作因为自己是“飞机场上司没看不到我的“事业线”而不被公司录取……丰胸渐渐成为了我生命中的唯一目标,眼看身边的朋友都成双成对,而自己却渐渐的被“剩下”了,心里真的很自卑。因心理的自卑,我从爱说、爱笑、爱运动成了现在名符其实宅女木瓜怎么吃丰胸效果最好

  为了寻找安全的丰胸方法自己开始研究起各种丰胸的方法,慢慢的日子久了,居然也颇有收获。知道大家不想听我废话,还是赶紧晒晒我研究了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的方法吧!网上常说的那些什么按摩手法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效果还是有的,可以试一下。既然要秀,就秀一些比较不常见的。我的方法主要靠内调外抹,内调主要是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作息都健康规律一点。当然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也是很重要的哦!木瓜怎么吃丰胸效果最好

  食疗就是要多吃富含维生素E、B族的食物,比如卷心菜、菜花葵花籽油、芝麻油等等都是。因为维生素E可促使卵巢发育和完善,从而使成熟的卵细胞增加,黄体细胞增大。而卵细胞是分泌激素的重要场所,当雌激素分泌量增加时则会刺激乳房发育。(不建议吃丰胸的药剂哦,市场上各种丰胸丸神马的统统不要吃,因为你不能保证你吃的到底是什么)另外除了食疗之外天然疗法层出不穷锻炼也是丰胸的良方。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注意锻炼胸部肌肉,使胸大肌发达,促进乳房丰满。平时注意站立和行走姿势,经常保持挺胸收腹,以利乳房发育。参加游泳运动特别有助于双乳健美。木瓜怎么吃丰胸效果最好

  内调之后就是外抹了,外抹就要很慎重了,许许多多像我一样要摆脱贫乳的女人很多都是败在了这一不上,因为目前市场上各种丰胸外用的产品层出不穷让我们眼花缭乱不知道哪一种才是真正有效的,我也是在这些年里用过不少丰胸产品也瘦了不少的罪,直到有一天经过朋友的介绍我遇见了她-“摩亭”,一款真正有效的丰胸霜。我用了大概1个多月就感受到了明显的改变,量了量大了一个罩杯,我真是兴奋坏了,到现在我还在坚持使用,因为她不但能增大乳房还能有效地使胸部挺拔预防下垂,另外胸部的皮肤也越来越好了呢~!

  对了说了半天差点忘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摩亭客服电话吧,大家可以打过去咨询哦,客服是很温柔妹子呢。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五):人生无处不坑爹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往山西平遥自驾的路上。当然不是我开车。不然一边看书一边开车太装逼了。

  书里写到:“你永远不会看到你心目中那座泰姬陵。事实总会让你失望——你期望自己在闯过大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能为之震惊。但无论你怎样自欺欺人结果总让人扫兴。我们在心理预期了太多⋯⋯”看到这里,我终于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平遥古城

  我很负责任的说:第一眼看到平遥古城的时候,我真的震惊了!!!那据称是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上居然贴着几个红地白色的“平遥国际影展”的大字生生让我穿越到天安门城楼。平遥城墙上空滚过的黑色风沙,让我觉得像是看到伏地魔,更别提呜央呜央遍地外地牌照的汽车,一圈又一圈的在平遥城外转,只为了找一个停车的地儿警察民众都很热情,嘴里不断的发出,倒,倒,打轮,打轮,整个平遥变成了一个停车场。古城里面,生灵塞满,这就是我一直在心里念着的平遥古城。

  真是好坑爹啊!!!我仰天长啸,之后立马咳嗽了好久,我想,我不会得肺矽病吧。头上挨了老公一记爆栗。

  啊,扯远了。我是来说书的。我其实是个很崇拜知识的人,从小就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头喜欢仰望天空的,一天到晚说些听不懂话的人。身边一有这方面出现就做粉丝状,还根据不知道哪里来的啥啥XX大学推荐书目,某某电影学院学生必看电影的弄一堆书和电影在家里,之后基本没怎么看过。因为我后来发现,这些介绍这些书和电影的理由通常都在同一个部分,就像喜欢看足球赛集锦的人,基本很难耐着性子看完整场足球赛是同一个道理。如果你真的冲着那些被人嚼过的,整理好的,ps过的书,电影,景点图片去看,去听,去玩的话,那么你一定会说以下的话:人生无处不坑爹啊~~~

  又扯远了。这本《假装的艺术2》是有个爹的。就是《假装的艺术》。我看了《假装的艺术》发现你嘛我年轻的时候净崇拜装逼的人了。当我不自觉的也变成个装逼犯的时候,《假装的艺术2》出来坑爹了,它无情的撕掉我之前的装逼计划,比如去马尔代夫潜水,比如去看一下《公民凯恩》,还有去看一下地摊卖盗版必出现的《二十二条军规》。

  不知道津津乐道平遥古城的驴友们有没有去过双林寺和镇国寺?其实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把平遥古城、双林寺和镇国寺三个地方一并收入名录,也就是说这三个地方一起才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去双林寺、镇国寺欣赏美轮美奂的彩绘泥塑的同时,也在感慨这两个寺庙萧条冷清年久失修

  快乐并不取决于你到过多少地方,那些我们所追求的,也许只是一堆垃圾而已。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书的一段序言。形容此刻的平遥古城,非常贴切,其实我也在想,可能是我没有真正去理解它,或许那些不是精华的、过誉的景点里,会有我想要的东西呢?

  头上又挨了一记爆栗。老公总在我装逼的时候打我。和世俗划清界限,其实也是一种装逼,不是么?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六):吐槽快哥的快乐指南

  “一生中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临死前要做的100件事”、“每个人都应该读的60本书”……每天你都免不了要被这些触目惊心的标题轰炸,校内转帖加上网友热议,搞得你不由得产生一种人生紧迫感,因为要做的事情那么多,而你的时间和金钱又是那么有限

  但是你真的要在临死之前像电影《遗愿清单》里的两位老先生那样举着个单子一样一样去完成吗?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开着私人飞机喝着小酒,飞跃北极的冰原,看到月光洒在一望无际白色大地上这种夜色的。而有那种好命躺在医院里就遇到一个可以带你去实现这种愿望大款概率,就更低了。

  于是我一直暗暗希望有个明事理而且还有点质疑精神的人能出来系统地点评一下这些清单,然后我就等到了《假装的艺术2》。其实我根本就没看过《假装的艺术1》,但这根本没有影响我读2的时候所体会到的快乐。我给作者理查德•威尔逊取了个外号叫“吐槽快哥”,要去的地方要听的CD要读的书要看的电影,在他的笔下都可以成为绝佳笑料

  “在布拉格读懂卡夫卡”,说真的我都不知道是哪个爱好装13到了如此地步的人想出这么一个复杂晦涩苦逼难言的大招儿,吐槽快哥说:“这是任何一个自命不凡的、先锋的、非常文艺的、波西米亚学生范儿的—通常是男人而且肯定是那种非常注意自己的鞋和裤子家伙‘必须要做的事’。”我简直不能更同意了!说真的谁会想到在去布拉格的时候带上一本儿卡夫卡呢,我一直觉得卡夫卡是要在海边读的!而布拉格应该是个在广场上唱蔡依林的歌并且往水池子里扔硬币的地方!

  “表演喜剧”也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大招儿。吐槽快哥表示,他听说“那些花15年在研究笑料上的人会发出愤怒的咆哮”。没错!作为一个每年要给公司年会贡献喜剧剧本的苦逼小审计,我觉得不抖黄段子不搞歧视就让人发笑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任务想想春晚上那些声嘶力竭的小品吧,五湖四海观众都快掀桌了,演员们还得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继续哑着嗓子又哭又笑。偶尔遇到笑点过低的现场观众,在不该笑的地方瞎笑,生生就能把演员笑忘词儿了,那当口儿真是苦逼没有出口,发泄找不到方向啊!更讽刺的是,当喜剧演员正儿八经的出现在主旋律电影里,一句词儿都还没说的时候,观众就已经笑了。换成一般人儿,估计不用15年,15天就得“愤怒的咆哮”了。这种身心折磨下喜剧这个行当居然没有消失,也算是历史长河中一朵奇葩了。

  吐槽完各路大招,还有各种书和电影。“12部挑战智商极限的电影”,我勒个去,这种自己给自个儿找不自在的清单是谁列的?TVB告诉我们,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不伤脑子的电影嘛,看了也就看了。可你自己非要找伤脑子的来看,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伤脑子这种事呢,谁都不想的。饿不饿?看电影的时候要不要来碗面?Laughing哥说呢,加了午餐肉的更好吃。

  那么《战争与和平》你要不要亲自读完全本儿?迄今为止我身边没人这么干。毕竟那是没有电视电影互联网甚至连交通堵塞也没有的时代人们消磨时间的书本,而你真的要花两年时间去读这样一本书吗?有这时间你完全可以好好谈好几场恋爱,其间抽两个小时读读以赛亚柏林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就可以了。瞧,你不仅知道托尔斯泰,你还知道以赛亚柏林!

  《假装的艺术2》的副标题是:我们到底去哪里寻找快乐。我嘻嘻哈哈的看完这本书,在结尾处有了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毕竟,在这个连商业电影都像教导主任一样教你什么是爱的年代,有这么一本轻松的好玩儿的书真是很难得。当然如果你非要从阅读中找寻意义的话,这本书是显得有点儿玩世不恭了。可作为一个读完了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而只留下几页读书笔记的人,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书能提供所谓“阅读的意义”了。反倒是这本小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小人物的快乐。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页,还奉送了一张“居家必备”的度假计划表。确实是居家必备!吐槽快哥真是有心人呐!

  《假装的艺术2》读后感(七):喂,可恶的假装!

  如果你看过《假装的艺术:一本让你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书》,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假装的艺术2》。无论是将它看成“日常行为指南”还是“对装逼分子无情的控诉书”,亦或者是“笑话大王的幽默故事”,这两本书都将带给你一些厕所里才能有的小清新的味道,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风味和濯清涟而不妖的韵气。

  《假装的艺术》给予了广大装逼犯们一个行为指南,一种指导性手册的性质让这本书缺乏了一些调侃的气息,虽然全书都有一种暗含的讽刺和让你憋住不笑的能量,但是这种如同大便断断续续的不顺畅之感总是让有些人意犹未尽。而这本《假装的艺术2》便给了充分的宣泄。

  “快乐并不取决于你到过多少地方,拥有过、看到过多少东西。快乐在于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可是你想要什么呢,你自己真的确定吗,还是仅仅在随着外界的声音而渴求、摇摆?又或者,那些我们所追求的,也许只是一堆垃圾而已。”理查德•威尔逊如此写道。我们苦苦寻找的快乐究竟是什么?我们苦苦炮制出各种生前必读的101本书,生前必须去的101个地方,生前必须做的101件事情,在我们看来各种玩炫和酷毙的刺激的事情,是否真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指导?噢,这样说着说着就有点太严肃了。理查德•威尔逊或许想批判批判这些在他看来“形式主义”得接近装逼或者就是装逼的事情,但是他也并非想与这些东西彻底决裂,因为《Can’t be arise》本身就是一本用装逼调侃装逼的书了。但是这种调侃有趣而富有生命力,并非一副严肃的摆出各种学科名词的,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可就失去很多趣味了。

  让我们来看看理查德•威尔逊是怎么调侃所谓在“布拉格读卡夫卡”的。

  “这是任何一个自命不凡的、先锋的、非常文艺的、波西米亚学生范儿的 通常是男人而且肯定是那种非常注意自己的鞋和裤子的家伙“必须要做的事”。这等同于藏书家们所说的“令它保持真实”,而且暗指如果在一个错误的环境里阅读某位作家的作品,无异于读那些大发行量的普通版本或是没有长句子的删减版。

  或者,你可以假设自己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因为这种自命不凡的野心或许不止对卡夫卡一位作家才有。你也会自发地走同样远的距离去追寻其他作者在写作时的感觉吗?比如航海去刚果,在那里读读《黑暗的心》,带着雷蒙德?钱德勒的书去洛杉矶郊外,或者去本?埃尔顿3 的高效香肠工厂体验做苦工的滋味。

  要是看科幻类的书可怎么办呢?哪里才是读威尔斯的绝佳地点呢?在未来?显然,布拉格可要比未来好去一些,但是如果最近你去过布拉格,你就会明白,没人会去那里读书,除了看看《你死前一定要去的101 个周末度假胜地》。

  曾几何时,在布拉格,你能花很少的钱去看一场歌剧或者免费欣赏正宗的捷克影子戏。但是现在那里充斥着当地的瓶装啤酒,一些三十岁左右的人尖叫着挤在瓦茨拉夫广场(Wenceslas Square),涌向查理大石桥(Charles Bridge) 想在这种环境里欣赏《城堡》里营造的孤独意境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你非要分享卡夫卡的无望、孤独、受伤和无可奈何,你不用那么麻烦去布拉格 只要像他一样做个保险经纪人就可以了,花五年的时间苦心钻研法律,染上肺结核、抑郁症、偏头疼、失眠和便秘。

  或者,如果这些都不行,试着去Argos 5 超市里买几节电池吧。”

  看完这篇让人拍桌的小文,晕闷的大脑顿时清醒了过来。反严肃和幽默永远是精神最好的兴奋剂啊。

  理查德•威尔逊这本《假装的艺术2》调侃了一些所谓必做的事,调侃了关于文化中的音乐专辑、经典电影、艺术、经典书籍,还有最后“文化,文化,真是够了……”部分中对小清新和小资们渴望做的事情的调侃。总共100篇小文章,或许不是篇篇都有趣(比如理查德•威尔逊点评《战争与和平》一篇文章中只有如下一句话:“实在,实在太长了”。),不过大部分的篇章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心想这个小坏蛋啊,真是够刻薄的。

  当今时代愈发的有一种无逻辑的倾向,在反严肃的基调之下人们对于事情的关注呈现出了一种无所谓的调侃姿态,而和这种姿态对应的则是见花开花落便泪流满面的45°的忧伤,对长途旅行的一直近乎偏执的妄想:我要去远方,看那美丽的风景,看人来人往,花开花落(哎呀,我就有过想去丽江边买醉的念头)。但是无论是反严肃还是矫情得让人肉麻,当我们体会到他们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种自然而生的情绪,没有任何优柔造作,都特么是那么顺其自然,于是便心想,谁人不是活着呢,不严肃就不严肃吧,该矫情就矫情吧,认真你就输了,该乐呵的时候就乐呵去,该撒欢的时候就撒欢,都是为了快乐,有一句话说的好:Just for fun!有什么所谓呢?

  劳伦斯•怀特德-弗莱的装逼犯指南和理查德•威尔逊的如何调侃装逼犯,在不严肃的话题面前何必用严肃去对待它呢?虽然理查德•威尔逊在序言中写到:“我们要跟这些教条反抗到底。把那些监视着我们一举一动的破玩意从主桌上扔掉,把怒火全都撒在它们身上,打得他们抱头鼠窜。”我强忍住想笑的冲动,暗暗咒骂理查德这个可爱的装逼犯啊(虽然我觉得他肯定不会接受被人称之为“可爱”)。

  准备好假装了吗?让我们戴上黑色墨镜,穿上笔挺的黑色西服和鲜艳的人字拖吧,噢,别忘了这本《假装的艺术2》,猛烈的朝装逼犯开火吧,不过别忘了,要面带微笑,我们面对的可不是杀父仇人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