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的读后感10篇

2018-10-12 04:1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的读后感10篇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是一本由(日)村上春树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一):单纯喜欢村上可以入,文一般

  的确是碎片碎得一塌糊涂高级版的八卦和读报后感,不建议

  很久以前还是上大学看村上,印象已经模糊了,但是对村上有好感,所以很多年之后想再看些村上的书,如手太仓促了,后悔。很难很难看下去,走不进那个年代。无聊的八卦,浪费时间浪费银子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二):感觉自己老了

  看到《碎片》,看到了和我们基本截然不同的日本人的生活,却觉得有点乏味

  那些陌生的拗口的人名小提琴钢琴、萨克斯;棒球马拉松。。。那么多属于另一个国度回忆

  我想,以前的我看到这些肯定好奇

  未知代表了更广阔世界,代表了故事趣味

  可是现在却疲乏了。

  失去了好奇、热情、睡眠和年轻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三):这本我不是很感兴趣

  村上的随笔短篇一向我都很喜欢,但这本我觉却不感兴趣。

  装帧很不错,但书本不对胃口。可是因为趣味性不强吧,谈论的都是那些我没兴趣的人和事,而且过于零碎。又不是村上Radio那种脑洞开得特别大的类型

  记忆中,影响深刻有两篇,一篇是说斯蒂芬·金,他觉得别人拍他写得东西没拍好就自己拍了一部,恶评如潮。一篇是说卡朋特女主唱去世。

  只记得这两篇了,其他的,没啥影响。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四):论话痨的最高境界

  首先声明标题不是贬义

  书如其名,真的是很多碎片,全部是村上春树许多年来陆陆续续发表的小段子合集。和天下的所有的小段子一样主题无外乎两者:吐槽、以及八卦。

  万事都有高手菜鸟之分。村上这堆碎片之所以好看,正是在于他把这两项全民运动拔高到某种文学境界。你完全可以透过这些碎片,看到书的副标题——令人怀念的一九八零年代。

  充斥着爵士乐和棒球的一九八零s·日本。

  当然,还有年轻时中二病重度患者的村上春树。脑洞太大是病得治啊大作家

  唏嘘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五):村上君放的屁都是香的呢!

  如果用村上本人的语气评论这本书的话 就是

  村上君放的屁都是香的呢!

  一本不咸不淡的姑且算散文集吧 显然 这本书真好写 抄抄拣拣 再加点自己的感想

  写的是八十年代的一些事 美国八十年代的人和事

  八十年代我还是个穿露鸡鸡裤的小屁孩 当时美国的事离我实在太远

  极度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 我翻了二十分钟就失去耐心

  看来 对一个小说家来说 写小说正儿八经的做爱 是要全力以赴

  写点专栏散文像手淫 挤出来一点也就行了吗!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六):碎片。

  不是春上村树迷,so,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不大,都是唠嗑,是村上先生看了一堆外国杂志以后加上自己的看法后发表给日本国内看的文章,正如村上先生所说,看这本书时能有那种,用一种收拾东西时偶然看到高中相册时不知道不觉慢慢往下翻看勾起回忆的感觉就ok,个人感受觉得这书不适合我,或者说不适合我这个年龄层的人看吧,更年长些的村上迷看可能合适。这本书唯一令我喜欢的是精装的外包质感纸质外皮下那层凹凸有致的菱格,摸起来手感非常好,很精致典雅的感觉。有种书中的奢侈品的赶脚冒出来,看着上档次,不忍多磨索,放着有分量华而不实。村上迷们,原谅我的胡说八道...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七):当村上不是村上的时候:记得当时年龄小

  村上春树是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意味畅销热门、诺奖,和女人心理

  写下这个标题,是想到在国庆期间读这本书的感受。

  那时诺奖还是一个未解之谜,那时村上还在痴痴等待

  这本书的文字,都是他还不是村上春树的时候。

  那时他还有些羞怯,甚至有些畏惧,畏惧这个庞大的世界,庞大的真实的世界。

  所以这些文字,像用刀刻下的,也充满了羞怯和畏惧,但不无真诚

  前两天看着网上有人说村上所以再一次与诺奖擦肩而过,是必然,因为村上一直在撒谎。

  如果这话是真的,那么村上在这本书里,每一个字都从心底淌出。

  如果这话是胡说,那么村上在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依然都从心底淌出。

  真诚的文字,胜过一切赞誉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八):一本八零年代的随笔

  应该怎么说

  这是一本八零年代的随笔

  记录了村上春树在那个年代还不流行的杂志上

  看到的那些自己蛮感兴趣的事情

  写了出来分享给了他的读者们

  而现在再来看那个年代的故事呢

  对于我这些未曾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来说

  还满是欣喜

  我很喜欢中国八十年代的故事

  喜欢例如野夫笔下的八零年代

  而日本的八零年代呢

  我还是第一次接触

  虽然都是过去时

  但对我而言都是新鲜发生

  那些故事有些看似无关紧要

  但却是与你在同一时空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

  虽然这个世界有一堆这样那样的事

  可是依然有趣

  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年代产生情愫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九):1980年代村上式的长微博

  架空在80年代的短文集,光是看了前言我就知道自己想看完它是很艰难的。因为我并没活在那个被迈克尔·杰克逊旋风席卷的夏天,也没怎么读过什么纽约客或者纽约时报,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也无福关注

  于是只好开着google边看边查,从约翰尼·本奇查到沃尔特·希尔。别笑,对我这样90年代的小鬼来说这些名字实在太陌生太符号化,毕竟我脑海里关于的迈克尔杰克逊的记忆几乎都是从4年前开始建立的,而爵士棒球疱疹之类的东西也离我太远。

  如果你了解那个年代,不妨读来看看村上的眼里那个年代是怎样的;如果你和我一样,还是去看无比芜杂的心绪吧,并不是后者易懂,而是没有经历过一个时代,是很难感受一个时代的精神的。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读后感(十):读起来很愉快的

  读村上春树的书总是非愉快,就像他自己所说“虽然这个世界上有一堆这样那样的事情,可是还真有趣啊”。比如他会说,

  “大家步入中年后会是怎样的情况呢,光是想想就令人心沉重

  “How a Man Ages,不禁令人感叹男性杂志就是经常会出这种令人沮丧的特辑”

  “那么上了年纪后,该怎么做才会比较快乐呢?就是要服老”。

  “要说情节嘛,简直是一眼就能看穿后续发展,但还是很有意思

  “她还说,你的确很认真锻炼身体,但身上很多小地方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形,而且正因为很认真,看在眼里反而格外令人难过

  “无论是疱疹也好,艾滋病也好,这种狂犬病也罢,美国人烦恼地事情还真是不胜枚举

  “可是一旦恐怖小说作家开始认真思考恐怖到底是什么,幽默小说作家开始思考幽默到底是什么,事情似乎反而就朝不利方向发展了”

  “美国人还真是喜欢做统计调查,调查这种事情到底有什么用处

  总之,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很愉快的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