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10篇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是一本由王晓磊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一):语言细腻有光,情节逐层进入,合情理合史实
最近刚好在看《新三国》,感觉曹操在当时的时势下有很多无奈。。。
这本书第1部我就开始看了,感觉非常好,忍不住又买了第二部,看完之后仍然余韵悠长,以后会继续支持这套书。
满足地去继续看啦。。。。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二):买的有点不甘心
这时候就感觉有点坑了
不过另一方面,曹操人生的重头戏开始来了,冲这一点也会觉得比第一本好看。
所以在挣扎中啊……
三本买完基本接近一张大团结,倘若三本合在一起,我想我会看的更舒服。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三):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
话说曹操是卑鄙的圣人???卑鄙的?还没有看到,倒是确有怜惜人命之心,可是骨子里还是凶狠的吧,押运一亿钱,足见其骗人的功夫了。血染衣红,贱人命?还是忠君?操如何卑鄙?操如何圣贤?未见,这样一个连小舅子喜欢的女人都要抢来的人,真的很期待他是与儿子的抢夺。董卓进京,何人为幕僚?、赤兔,大宛,,,,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四):卑鄙的圣人继续
读完后,发现第二部像第一部一样精彩,甚至超过了第一部。在看小说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曹操的转变。形势所迫,加上天生的性格,也难怪后面故事那样发展。不知为什么,阅读中有种历史同步的感觉。历史都在重复上演,尽管略有不同,依然似曾相识。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这一本的进度太慢了。。。。。。期待后面的几部快点出来,未完结,继续等词真的折磨人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五):纠结啊!
买了第一本书才发现不是全传。。。啰啰嗦嗦300页才讲到曹操20多岁。。。而且情节过于啰嗦,不知道要出到第几部才能出完。。。有迷惑读者之意,还有,虽然说这本书写的还算勉强凑合,但是绝对没有豆瓣 当当里的评论那么神,那么好。很多都是枪手啊 挺愤怒的。30元得定价 照这样下去估计要出个五六本了 画一百多块钱买这样的书 太不值了 你们说呢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六):第二部也看完
第二部也看完了,感觉有点拖沓了,情节发展的有点缓慢。这一部之中曹孟德的人生有很大变化,起起落落,反反复复。每个人讲曹操的故事都避不开吕伯奢,看着这段故事不同的人看出了曹操不同的心态,其实因为你自己的心态就是多样的。另外以前的故事很少有人注重曹操在宫廷里和皇帝、大臣们争斗的情节,这里却着重描写了一番,也讲得曹孟德的不容易,似乎更加真实了。不知道第三部能不能完结了,最精彩的书可以连着5部,好书可以连着三部,这本书连出三部我觉得是极限了,见谅!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七):被这群狗P出版人和出版社气死了
与《南渡北归》基本同样套路:
2.数个不知所谓的推介人和推介媒体炒热;
3.小说不小说,人物评传不人物评传,史书不史书...结果就如同一系列“宫廷剧”一样,你只能反复告诫自己,是在看一出荒诞剧,玄奘是有的,西天(印度)取经是有的,但猪八戒、白骨精是没有的...
最搞笑的是作为“公务员读史”系列丛书之一,您看看书目吧,一堆《XXX发迹史》...版署不是瞎眼了就是脑袋灌水后被门框夹了。
被这群狗P出版人和出版社气死了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八):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
用公選課的時間看完了第二本,第二部的主線是在曹操的大起大落之上。曹操不甘寂寞卻又徘徊不定的心理被作者揣摩的一清二楚,並且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曹操在大起大落之時的矛盾心理,還是和第一部一樣,作者很重視細節描寫,尤其是這次將曹操的家庭生活作為重頭戲插進來,使曹操的形象更加豐滿。並且在這一部中,大致奠定了曹操日後的命運軌跡了,曹操在複雜的官場人際交往中完全確定了他日後的行為性格。
但是過於注重細節的描寫使得全書的進度有點拖沓,在這麼拖下去,可能會使部份讀者失去繼續讀下去的興趣,(話說不會變成《德川家康》這種13本的大部頭吧!!)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九):了解一个人难
了解一个人难,了解一个古人更难。纷乱的东汉末年,天灾人祸,饿殍遍地;血腥的朝堂之争,互相倾轧;民间豪强动辄拥有几千家仆武装,称霸一方;几十万挥舞着锄头木棒的农民组成的黄巾军,被武装精良的地主武装和军队血腥镇压。这些被正史中被刻意隐藏在角落,刻意美化的内容,被一一寻找出来,重现在读者面前。曹操这个朝堂上的小人物,在这些混乱和血腥中,慢慢的上升,从一个不起眼的看客,逐渐卷入权利斗争的漩涡中心。这些正史,野史,甚至《三国》里都只是遮遮掩掩、一笔带过的星星点点,现在被逐一从史书中筛取出来,编集成一串,标示出了曹操从一个善良,单纯的青年逐步成为一代枭雄的轨迹。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十):与三国中不太一样的曹操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作者更偏向于蜀,但无可否认,曹操的确有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否则也不会有那么 能人异士甘心追随曹操!只不过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就是忠孝仁理义,所以曹操的做法被大部分书生所鄙夷!纵观历史,成大事者不屈小节,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事实就是胜者王败者寇(例如天朝)!
本书不错,更像读小说,不过作者所描写的很多历史和我们所知道的并不相同,例如曹操不是为了刺杀董卓才出逃,再例如没有温酒斩华雄,也没有三英战吕布,曹操第一次认识刘备关羽是在和徐州大战时!但毕竟这些都是从三国演义上读来的,也不可置否!
真实的历史也只能读过三国志后才能比较了!